CN106659068A -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9068A
CN106659068A CN201611052761.7A CN201611052761A CN106659068A CN 106659068 A CN106659068 A CN 106659068A CN 201611052761 A CN201611052761 A CN 201611052761A CN 106659068 A CN106659068 A CN 106659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ixed
radiation belt
heat dissipation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527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青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ror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ror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ror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ror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527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9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9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9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 H05K7/20418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the radiating structures being additional and fastened on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散热器包括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固定件和若干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的散热带,各散热带固定于固定件上且各散热带呈环形放射状分布。本发明的散热器,各散热带采用环形放射状分布的方式固定在固定件上,即平面设计的方式让散热带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广,如此,使得散热面积最大化,空气对流速度更快,加速散热。同时,散热带完全自然展开,使用时无需拉扯散热带,节省将其安装于电子产品上的时间,防止散热带重新叠加到一起,使用灵活性更强。另外,还可以按实际需求使用不同数量的散热带,形成多种组合。本发明的散热器不但散热效果极佳,而且使用灵活多变,适应于不同的电子产品上。

Description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散热组件是给电子产品里面容易发热的电子元器件散热的装置,大多数是采用铝合金或其他金属制品做成多个叠片状,来增加散热面积,此类散热装置对产品安装的空间尺寸要求严格。同时,现有的编带散热组件多为散热带平行的并列,通过多个数量叠加,此种设置散热带之间的间隔相同,空气对流小,不能很好的散热效果。而且现有的散热组件的编带因为是并列的方式重叠在一起,使用时需要用户去拉开散热带,安装复杂,安装完成后,散热组件会因材料固有的特性,恢复到安装前的状态,无法达到预期的散热性能。再者,现有的散热组件使用范围有限,单个散热组件只能够适应于一款电子产品,适用范围局限,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散热组件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器,包括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固定件和若干用于对所述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的散热带,各所述散热带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且各所述散热带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优选地,各所述散热带为金属编织带或者金属片。
优选地,各所述散热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或者各所述散热带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盖,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固定连接且各所述散热带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之间。
优选地,各所述散热带通过铆接、焊接或者紧固件锁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盖上设有铆接柱,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铆接柱位置对应的铆接孔,所述铆接柱插入所述铆接孔内与所述铆接孔铆接以使得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外周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产品连接的外螺纹或者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固定盖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位置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嵌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盖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产品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避空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散热器,各散热带采用环形放射状分布的方式固定在固定件上,即平面设计的方式让散热带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广,如此,使得散热面积最大化,空气对流速度更快,加速散热。同时,散热带完全自然展开,使用时无需拉扯散热带,节省将其安装于电子产品上的时间,防止散热带重新叠加到一起,使用灵活性更强。另外,还可以按实际需求使用不同数量的散热带,形成多种组合,适用范围广。本发明的散热器不但散热效果极佳,而且使用灵活多变,适应于不同的电子产品上。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固定件;
S2:提供若干用于对所述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的散热带;
S3:将各所述散热带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且将各所述散热带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生产出的散热器的各散热带采用环形放射状分布的方式固定在固定件上,各散热带形成平面设计,让散热带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广,如此,使得散热面积最大化,空气对流速度更快,加速散热。同时,散热带完全自然展开,使用时无需拉扯散热带,节省将其安装于电子产品上的时间,防止散热带重新叠加到一起,使用灵活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散热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应用于汽车大灯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应用于汽车大灯上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汽车大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固定件 11—固定座 12—固定盖
20—散热带 30—灯柱 40—LED模组
50—散热鳍片 60—散热风扇 111—环形凸起
112—连接孔 113—铆接孔 114—外螺纹
121—避空孔 122—铆接柱 123—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7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其主要应用在电子产品上(图未示),电子产品可以是灯具(例如汽车大灯)、计算机等。散热器包括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固定件10和若干用于对所述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的散热带20,各所述散热带20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0上且各所述散热带20呈环形放射状分布。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各散热带20采用环形放射状分布的方式固定在固定件10上,即平面设计的方式让散热带20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广,如此,使得散热面积最大化,空气对流速度更快,加速散热。同时,散热带20完全自然展开,使用时无需拉扯散热带20,节省将其安装于电子产品上的时间,防止散热带20重新叠加到一起,使用灵活性更强,适用范围广。另外,还可以按实际需求使用不同数量的散热带20,形成多种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不但散热效果极佳,而且使用灵活多变,适应于不同的电子产品上。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散热带20为金属编织带或者金属片。具体地,金属编织带可以采用若干条铜线进行编织而成,这样形成的金属编织带作为散热带20的优点是:各铜线与铜线之间会形成间隙,那么该间隙处铜线能够有效与空气接触,从而形成与空气的总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加快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以实现快速散热。当然,铜线还可以采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例如,铝编织、铁编织、石墨烯导热膜、铜铁合金线。
另外,也可以采用金属片作为散热带20,金属片可以采用薄铜片、薄铝片或者薄铜铝合金片,该种结构的金属片同样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散热。当然,在金属片上可以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图未示),如此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带20的数量可以是任意数量,例如1片至12片之间不等,具体地,散热带20的数量可以是1片、2片、3片、4片、5片、6片、7片、8片、9片、10片、11片或者12片及以上,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即可。如此,形成不同大小的散热器结构,以适应不同的产品上,例如,可以将散热器的整体结构设计得更小或者更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散热带2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0上或者各所述散热带2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0上。具体地,如若散热带20的长度较短,那么可以将其一端固定在固定件10上,如若散热带20的长度较长,那么可以将其中部固定在固定件10上,然后散热带20的两端呈放射状分布。两种方式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进行设定,从而能够满足应用在不同的电子产品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0包括固定座11和固定盖12,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固定盖12固定连接且各所述散热带20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固定盖12之间。具体地,采用固定座11和固定盖12配合组成固定件10,如此可以方便将各散热带20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1与固定盖12之间,即方便使得固定件10与各散热带20的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散热带20通过铆接、焊接或者紧固件锁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固定盖12之间。具体地,铆接和焊接的方式将各散热带20固定在固定座11与固定盖12之间的稳定性极佳,长期使用均无需担心各散热带20脱落与固定座11和固定件10的连接。而采用紧固件将各散热带20固定在固定座11与固定盖12之间,则可以在后期方便拆卸各散热带20与固定座11和固定盖12的连接,那么即可对散热带20进行维护或者更换。该两类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求采纳,例如,对于应用在会产生高温的电子产品上时,可以优选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而对于应用在产生温度较低的电子产品上时,在可以采用连接稳定性更加牢固的连接方式。其中,紧固件可以是螺丝、螺钉或者螺栓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除铆接、焊接或者紧固件锁紧连接三个连接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强力胶粘接的方式将各散热带20固定在固定座11与固定盖12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0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固定盖12上设有铆接柱122,所述固定座11设有与所述铆接柱122位置对应的铆接孔113,所述铆接柱122插入所述铆接孔113内与所述铆接孔113铆接以使得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固定盖12固定连接。具体地,通过铆接孔113插入铆接孔113内进行铆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座11和固定盖12,同样可以方便组装,以及能够确保固定盖12与固定座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无需使用外部连接件辅助连接固定盖12和固定座11,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铆接柱122的中部开设一个贯通孔123,通过该贯通孔123的设置可以供电子产品的电源线走线,如此,确保本实施例的散热器的安装不会干涉到电子产品的电源线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固定件10除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外,固定件10还可以采用由两个法兰盘构成,然后各个散热带20则固定在两个法兰盘之间,如此,同样可以将各个散热带20固定好,并使得各个法兰盘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总来的说,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10并不限于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上述三种固定件10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列举,其他时候方式则不在进行一一赘述。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1的外周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产品螺纹连接的外螺纹114或者安装孔(图未示),安装孔的作用是起到便于连接的作用,其可以是铆接作用或者螺纹连接作用。具体地,外螺纹114的设置可以便于与电子产品具有内螺纹的部件进行螺纹连接,这样可以方便本实施例的散热器与电子产品进行连接,且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固定件10应用在汽车LED大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5所示,汽车LED大灯包括灯柱30和LED模组40,所述LED模组40安装于所述灯柱30上;所述汽车LED大灯还包括上述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固定件10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柱30的外周,各所述散热带20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0上且各所述散热带20呈环形放射状分布。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灯柱3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盖12与所述固定座11固定连接;各所述散热带20通过铆接、焊接或者紧固件锁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固定盖12之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固定座11上设有环形凸起111,所述固定盖12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111位置对应的环形凹槽(图未示),所述环形凸起111嵌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固定盖12固定连接。具体地,通过环形凹槽与环形凸起111嵌装的方式连接固定座11和固定盖12,方便进行组装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固定盖12与固定座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无需使用外部连接件辅助连接固定盖12和固定座11,结构简单。其中,各散热带20则被嵌装连接的固定盖12与固定座11夹持,如此,实现整个散热器的组装。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1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产品连接的连接孔112,连接孔112可起到实现螺纹连接或者铆接的作用,所述固定座11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112连通的避空孔121。具体地,固定盖12的中部设置的连接孔112的作用是便于与电子产品具有外部螺纹的部件连接,如此,即可将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组装在电子产品上。其中,避空孔121的设置是供电子产品的具有外部螺纹的柱子穿设以便与连接孔112连接,也即是避免妨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固定件10应用在汽车LED大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6~7所示,汽车LED大灯包括灯柱30、LED模组40、若干散热鳍片50和散热风扇60,所述LED模组40安装于所述灯柱30上,各所述散热鳍片50设于所述灯柱30的一端且各所述散热鳍片50围设形成有安装腔(图未示),所述散热风扇6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汽车LED大灯还包括上述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固定件10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柱30的外周,各所述散热带20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0上且各所述散热带20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本实施例的散热器不散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散热组件、散热风扇结合使用,形成组合式散热结构。
如图4结合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固定件10;
S2:提供若干用于对所述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的散热带20;
S3:将各所述散热带20固定于所述固定件10上,且将各所述散热带20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生产出的散热器的各散热带20采用环形放射状分布的方式固定在固定件10上,各散热带20形成平面设计,让散热带20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广,如此,使得散热面积最大化,空气对流速度更快,加速散热。同时,散热带20完全自然展开,使用时无需拉扯散热带20,节省将其安装于电子产品上的时间,防止散热带20重新叠加到一起,使用灵活性更强。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固定件和若干用于对所述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的散热带,各所述散热带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且各所述散热带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带为金属编织带或者金属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或者各所述散热带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盖,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固定连接且各所述散热带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带通过铆接、焊接或者紧固件锁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上设有铆接柱,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铆接柱位置对应的铆接孔,所述铆接柱插入所述铆接孔内与所述铆接孔铆接以使得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外周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产品连接的外螺纹或者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固定盖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位置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嵌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以使得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盖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电子产品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避空孔。
10.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固定件;
S2:提供若干用于对所述电子产品进行散热的散热带;
S3:将各所述散热带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且将各所述散热带呈环形放射状分布。
CN201611052761.7A 2016-11-22 2016-11-22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6659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2761.7A CN106659068A (zh) 2016-11-22 2016-11-22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52761.7A CN106659068A (zh) 2016-11-22 2016-11-22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9068A true CN106659068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11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52761.7A Pending CN106659068A (zh) 2016-11-22 2016-11-22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9068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33039U (en) * 2007-11-22 2008-05-21 Cooler Master Co Ltd Stacked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and cooling fin thereof
CN201119245Y (zh) * 2007-11-22 2008-09-17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堆栈式散热装置及其散热片
CN101351901A (zh) * 2006-04-03 2009-01-21 株式会社渊上微 热管
CN101640153A (zh) * 2008-08-01 2010-02-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磁控管的散热片
CN201440778U (zh) * 2009-06-16 2010-04-21 林俊亨 散热模块
CN102076205A (zh) * 2009-11-19 2011-05-2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61628A (zh) * 2011-08-11 2011-11-30 陈俊峰 一种简易的高效传散热装置
CN202266572U (zh) * 2011-09-21 2012-06-06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装配结构
CN102601264A (zh) * 2012-03-19 2012-07-25 尹建军 一种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80050A (zh) * 2011-09-05 2013-03-20 王宇 三元流散热大功率led灯
CN103256287A (zh) * 2012-02-21 2013-08-2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铆合结构及其铆合工艺
CN105423257A (zh) * 2015-12-07 2016-03-23 谢彦涛 一种散热器、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的灯具
CN205332043U (zh) * 2015-12-31 2016-06-22 范德田 一种led汽车前大灯
CN206452649U (zh) * 2016-11-22 2017-08-29 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901A (zh) * 2006-04-03 2009-01-21 株式会社渊上微 热管
TWM333039U (en) * 2007-11-22 2008-05-21 Cooler Master Co Ltd Stacked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and cooling fin thereof
CN201119245Y (zh) * 2007-11-22 2008-09-17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堆栈式散热装置及其散热片
CN101640153A (zh) * 2008-08-01 2010-02-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磁控管的散热片
CN201440778U (zh) * 2009-06-16 2010-04-21 林俊亨 散热模块
CN102076205A (zh) * 2009-11-19 2011-05-2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61628A (zh) * 2011-08-11 2011-11-30 陈俊峰 一种简易的高效传散热装置
CN102980050A (zh) * 2011-09-05 2013-03-20 王宇 三元流散热大功率led灯
CN202266572U (zh) * 2011-09-21 2012-06-06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装配结构
CN103256287A (zh) * 2012-02-21 2013-08-2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铆合结构及其铆合工艺
CN102601264A (zh) * 2012-03-19 2012-07-25 尹建军 一种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23257A (zh) * 2015-12-07 2016-03-23 谢彦涛 一种散热器、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的灯具
CN205332043U (zh) * 2015-12-31 2016-06-22 范德田 一种led汽车前大灯
CN206452649U (zh) * 2016-11-22 2017-08-29 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20005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type illuminating module
US7495921B2 (en) Fan bracket and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202834855U (zh) 带有分离的驱动电路的led发光设备
KR101079151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 모듈
CN206247200U (zh) 汽车led大灯
US20140160783A1 (en) Light source assembly f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KR101353907B1 (ko) 히트 싱크 및 히트 싱크 제조방법
CN206452649U (zh) 散热器
CN106659068A (zh)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1031546B1 (ko) 엘이디 가로 조명등 기구의 방열구조
KR101231078B1 (ko) 메탈 pcb 기판을 갖는 led 형광등
KR101638027B1 (ko) 엘이디 조명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CN111486358A (zh) Led灯具
JP3156563U (ja) 照明用ledランプ
JP6839817B2 (ja) 照明器具
CN207350198U (zh) Led汽车灯
CN206191466U (zh) 汽车led大灯
CN208919838U (zh) 一种led泛光灯
CN209386259U (zh) 一种多散热片的led灯
CN206739245U (zh) 一种led灯散热器
CN207080939U (zh) 一种led车灯散热壳体
CN209415169U (zh) 一种新型工矿灯
CN107062171A (zh) 一种led灯散热器
CN209146983U (zh) 具有多级反光罩的led电动车灯
CN103062737A (zh) 一种led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