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5651A - 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5651A
CN106655651A CN201610893307.8A CN201610893307A CN106655651A CN 106655651 A CN106655651 A CN 106655651A CN 201610893307 A CN201610893307 A CN 201610893307A CN 106655651 A CN106655651 A CN 106655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cavity
connecting line
out wir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33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55651B (zh
Inventor
林智谋
毛宏宇
刘廷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Winding Power Generation Corp Ltd Of Tianjin Datang
Data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ianjin Datang International Pan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Winding Power Generation Corp Ltd Of Tianjin Datang
Data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Winding Power Generation Corp Ltd Of Tianjin Datang, Data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Winding Power Generation Corp Ltd Of Tianjin Datang
Priority to CN2016108933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5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5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5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55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5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通过接头与引出线、连接线的焊接,利用原子之间的内聚力使连接更牢固,同时将接头内部的空隙填充,增强了材料之间的凝聚力,使引出线与连接线形成稳定连接,避免接触线氧化、接触电阻增大等情况发生,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的稳定运行。本发明的接头可将引出线、连接线熔接在一起,通过气孔的设置,可直观的确定银焊条熔液填充缝隙的情况,避免焊接中出现缝隙未填满或浪费材料的情况发生,节约成本,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焊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以及其他各行业生产用的大容量电动机中,有许多大容量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引出线与导电连接头的连接在出厂时是采用压线钳压接的。采用简单的机械连接的电机绕组连接和引出线表面极易氧化,当电流通过时,引出线连接头在长期运行中的热胀冷缩作用下导致接触压力降低、接触面氧化而增大接触电阻后过热、线芯熔断、绝缘损坏,电动机故障停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通过接头与引出线、连接线的焊接,焊接内部没有空隙,焊接材料之间相互渗透,形成通过原子之间的内聚力连接,避免连接处出现氧化、熔断,从而预防接触电阻增大导致的过热故障发生,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的稳定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一定长度的引出线、连接线去除套管;
步骤S2,将引出线、连接线分别从接头的顶端和底端放入接头的通腔内,进行预装配并保持接头竖直;
步骤S3,加热接头至变红后,向接头的通腔中注入焊粉,并熔化银焊条来填充通腔内的缝隙;
步骤S4,待接头底部的气孔有焊液流出且接头顶端溢出焊液时,完成焊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5:用绝缘防护材料将接头及与引出线、连接线的连接处进行防护处理,形成绝缘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2与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
步骤S21,将连接线与接头的底端进行机械压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1为:
步骤S11,切断设备电源,拆除连接引出线与连接线的接头,去除引出线、连接线的套管;
步骤S12,将引出线、连接线、接头的氧化层用盐酸刷去。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头为铜接头,所述的气孔的直径为1~4mm,优选地,气孔的直径为2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绝缘防护材料为石棉。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头,接头为内设通腔的筒体结构,包括本体、通腔,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用于连接引出线、连接线,所述的通腔与本体同轴设置,所述的本体上设有连通外界与通腔的气孔,所述的气孔靠近本体的底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的凸台设有凸台通腔,所述的凸台通腔的横截面大于等于通腔的横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台通腔为楔形,包括楔形顶口、楔形底口,所述的楔形底口大于楔形顶口,所述的楔形顶口与通腔连接,且楔形顶口与通腔横截面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台的外壁设有压接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腔的顶端口为漏斗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接头与引出线、连接线的焊接,利用原子之间的内聚力使连接更牢固,同时将接头内部的空隙填充,增强了材料之间的凝聚力,使引出线与连接线形成稳定连接,避免接触线氧化、接触电阻增大等情况发生,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接头可将引出线、连接线熔接在一起,通过气孔的设置,可直观的确定银焊条熔液填充缝隙的情况,避免焊接中出现缝隙未填满或浪费材料的情况发生,节约成本,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焊接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0-本体;11-通腔;20-凸台;21-凸台通腔;22-压接开口;30-气孔。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一定长度的引出线、连接线去除套管。将引出线、连接线的套管除去一定长度,除去的长度根据引出线长度来定,引出线和连接线去除套管的部分用于进行通电连接。
步骤S2,将引出线、连接线分别从接头的顶端和底端放入接头的通腔11内,进行预装配并保持接头竖直。接头是连接引出线、连接线的桥件,接头设有盛放电线的通腔11,引出线从接头顶端插入,连接线从接头底端插入,在接头的通腔11中,引出线、连接线接触在一起,进行预装配,保持接头垂直地面。优选地,接头为铜接头,既能使引出线和连接线的连接稳固,又可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
步骤S3,加热接头至变红后,向接头的通腔11中注入焊粉,并熔化银焊条来填充通腔11内的缝隙。给接头加热,可用气焊给接头加热,待接头变红后停止加热,使引出线、连接线在接头内受热熔软化,再从接头的顶端口往接头的通腔11中加入焊粉,用气焊将银焊条熔化并填充通腔11中的空隙,可使银焊条的熔液灌输到连接的间隙中。
步骤S4,待接头底部的气孔30有焊液流出且接头顶端溢出焊液时,完成焊接。注入银焊条熔液后,由于接头保持竖直,熔液会从上往下流动,逐渐将整个通腔11灌满,当位于接头底端附近的气孔30有熔液流出,且接头的顶端口的熔液溢出时,停止注入银焊条熔液,完成对引出线、连接线及接头的焊接,可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的紧密连接,避免使用中出现空隙造成接触电阻增加而过热。其中,所述的气孔30的为1~4mm,优选地,气孔30的直径为2mm。
在将引出线与连接线固定连接后,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本发明还包括步骤S5:用绝缘防护材料将接头及与引出线、连接线的连接处进行防护处理,形成绝缘防护层。接头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引出线、连接线连接,为防止连接处漏电及其他氧化腐蚀,用绝缘材料将连接处进行保护,以形成绝缘防护层,优选地,绝缘材料为石棉,用石棉对连接处进行进行缠绕,形成石棉绝缘防护,保证连接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接头在预装配和焊接时,均是保持竖直状态,为提高焊接时对接头的固定及预装配稳定性,所述的步骤S2与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将连接线与接头的底端进行机械压接。连接线从接头的底端插入通腔11中,为保证对通腔11浇铸银焊条熔液,通腔11的直径略大于引出线和连接线的直径,在预装配时,接头保持竖直,因此需要紧固连接线与接头,将接头的底端口设置成可进行机械压接的结构,在将引出线、连接线预装配完成后,对接头底端口进行压接,压接后连接线与接头形成固定,在加热接头、浇铸银焊条熔液时,方便对接头或连接线的固定。
本发明可以作为引出线与连接线的首次连接方式,同时也可以作为在使用中对引出线和连接线的重连方式,所述的步骤S1可以分为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1,切断设备电源,拆除连接引出线与连接线的接头,去除引出线、连接线的套管。目前,多数大容量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引出线与导电连接头的连接在出厂时是采用压线钳压接的,介于目前安装并应用的定子绕组,会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接触电阻过大,造成过热故障,当出现过热故障时,切断设备的电源后,将过热连接处拆开,即拆开引出线、连接线的连接处,并将引出线、连接线的套管除去一定长度,除去的长度根据引出线长度来定,若引出线的长度足够,可直接锯掉出线头。
步骤S12,将引出线、连接线、接头的氧化层用盐酸刷去。引出线、连接处在去除套管后,为避免出现的氧化层对通电连接造成影响,通过硫酸将引出线、连接线的氧化成刷掉,也可用其他去除氧化层的材料。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头,接头为内设通腔11的筒体结构,包括本体10、通腔11,本体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用于连接引出线、连接线,所述的通腔11与本体10同轴设置,所述的本体10上设有连通外界与通腔11的气孔30,所述的气孔30靠近本体10的底端设置。
具体地,接头是连接引出线和连接线的设备,主要是通过内部的通腔11将二者连接,通腔11的直径略大于引出线和连接线的直径,方便安装,接头的底部靠近底端附近设置有气孔30,该气孔30将通腔11和外界连通。应用时,将引出线从接头的顶端插入通腔11中,连接线从底端插入通腔11中,在通腔11中引出线和连接线顶头接触,形成预装配状态,用工具固定接头,通过气焊加热接头,直至接头变红,停止加热接头,往通腔11中注入焊粉,气焊加热融化银焊条,使银焊条的熔液灌入通腔11,熔液会将通腔11中的空隙填充,熔液从上而下流动,待到气孔30中有熔液流出且顶端口熔液溢出时,停止灌注熔液,待冷却后,完成引出线、连接线的焊接。其中,接头可采用铜接头,既能使引出线和连接线的连接稳固,又可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
为在加入接头时,提高对接头与连接线的固定,便于加热和灌注熔液,所述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20,所述的凸台20设有凸台通腔21,所述的凸台通腔21的横截面大于等于通腔11的横截面。凸台20为本体10轴向或径向的延伸,优选地,本体10为圆柱状,通腔11为圆柱状,凸台20为圆柱状,其中,凸台20的横截面大于本体10的横截面,且凸台20与本体10同轴设置,凸台通腔21的横截面等于通腔11的横截面,凸台20与连接线可进行机械连接,优选地,凸台20的外壁设有压接开口22。
为方便连接线从凸台通腔21口安装,所述的凸台通腔21为楔形,包括楔形顶口、楔形底口,所述的楔形底口大于楔形顶口,所述的楔形顶口与通腔11连接,且楔形顶口与通腔11横截面相同。凸台通腔21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楔形状,上口即楔形顶口,下口即楔形底口,楔形顶口与通腔11同截面连接,楔形底口比楔形顶口大,方便连接线从底口插入,同时也利于凸台20外壁对连接线的机械压接。为方便银焊条熔液从通腔11的顶口灌入,所述的通腔11的顶端口为漏斗状。
本发明通过接头与引出线、连接线的焊接,利用原子之间的内聚力使连接更牢固,同时将接头内部的空隙填充,增强了材料之间的凝聚力,使引出线与连接线形成稳定连接,避免接触线氧化、接触电阻增大等情况发生,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接头可将引出线、连接线熔接在一起,通过气孔30的设置,可直观的确定银焊条熔液填充缝隙的情况,避免焊接中出现缝隙未填满或浪费材料的情况发生,节约成本,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焊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切断设备电源,拆除连接引出线与连接线的接头,去除引出线、连接线的套管。大容量电动机应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接触电阻过大,造成过热故障,首先切断设备电源,将过热连接处拆开,即拆开引出线、连接线的连接处,并将引出线、连接线的套管除去一定长度,除去的长度根据引出线长度来定,若引出线的长度足够,可直接锯掉出线头。
步骤S12,将引出线、连接线、接头的氧化层用盐酸刷去。引出线、连接处在去除套管后,为避免出现的氧化层对通电连接造成影响,通过硫酸将引出线、连接线的氧化成刷掉。
步骤S2,将引出线、连接线分别从接头的顶端和底端放入接头的通腔11内,进行预装配并保持接头竖直。接头为铜接头,引出线从接头顶端插入,连接线从接头底端插入,在接头的通腔11中,引出线、连接线顶头接触,进行预装配,保持接头垂直地面。
步骤S21:将连接线与接头的底端进行机械压接。连接线从接头的底端插入通腔11中,通腔11的直径略大于引出线和连接线的直径,保证对通腔11浇铸银焊条熔液,在将引出线、连接线预装配完成后,对接头底端口进行压接,压接后连接线与接头形成固定,在加热接头、浇铸银焊条熔液时,方便对接头或连接线的固定。
步骤S3,加热接头至变红后,向接头的通腔11中注入焊粉,并熔化银焊条来填充通腔11内的缝隙。气焊给接头加热,待接头变红后停止加热,使引出线、连接线在接头内受热熔软化,再从接头的顶端口往接头的通腔11中加入焊粉,用气焊将银焊条熔化并填充通腔11中的空隙。
步骤S4,待接头底部的气孔30有焊液流出且接头顶端溢出焊液时,完成焊接。注入银焊条熔液后,由于接头保持竖直,熔液会从上往下流动,逐渐将整个通腔11灌满,当位于接头底端附近的气孔30有熔液流出,且接头的顶端口的熔液溢出时,停止注入银焊条熔液,完成对引出线、连接线及接头的焊接,可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的紧密连接,避免使用中出现空隙造成接触电阻增加而过热。其中,气孔30的直径为2mm。
步骤S5:用绝缘防护材料将接头及与引出线、连接线的连接处进行防护处理,形成绝缘防护层。用石棉对连接处进行进行缠绕,形成石棉绝缘防护,保证连接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接头与引出线、连接线的焊接,利用原子之间的内聚力使连接更牢固,同时将接头内部的空隙填充,增强了材料之间的凝聚力,使引出线与连接线形成稳定连接,避免接触线氧化、接触电阻增大等情况发生,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的稳定运行。本发明通过气孔30的设置可直观的确定银焊条熔液填充缝隙的情况,避免焊接中出现缝隙未填满或浪费材料的情况发生,节约成本,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焊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接头,接头为内设通腔11的筒体结构,包括本体10、通腔11,本体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用于连接引出线、连接线,通腔11与本体10同轴设置,本体10上设有连通外界与通腔11的气孔30,所述的气孔30靠近本体10的底端设置。
具体地,接头为铜接头,本体10为圆柱状,通腔11也为圆柱状,通腔11与本体10同轴设置,通腔11的直径略大于引出线和连接线的直径,方便安装,接头的底部靠近底端附近设置有气孔30,该气孔30将通腔11和外界连通,气孔30的直径为2mm。
应用时,将引出线从接头的顶端插入通腔11中,连接线从底端插入通腔11中,在通腔11中引出线和连接线顶头接触,形成预装配状态,用工具固定接头,通过气焊加热接头,直至接头变红,停止加热接头,往通腔11中注入焊粉,气焊加热融化银焊条,使银焊条的熔液灌入通腔11,熔液会将通腔11中的空隙填充,熔液从上而下流动,待到气孔30中有熔液流出且顶端口熔液溢出时,停止灌注熔液,待冷却后,完成引出线、连接线的焊接。
本实施例通过接头与引出线、连接线的焊接,利用原子之间的内聚力使连接更牢固,同时将接头内部的空隙填充,增强了材料之间的凝聚力,通过气孔30的设置可直观的确定银焊条熔液填充缝隙的情况,保障熔液填满空隙,减少材料浪费,使引出线与连接线形成稳定连接,避免接触线氧化、接触电阻增大等情况发生,保证引出线与连接线的稳定运行。
实施例三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一种接头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20,凸台20设有凸台通腔21,凸台通腔21的横截面大于等于通腔11的横截面,凸台20的外壁设有压接开口22。凸台20为本体10轴向或径向的延伸,本体10为圆柱状,通腔11为圆柱状,凸台20为圆柱状,凸台20的横截面大于本体10的横截面,且凸台20与本体10同轴设置,凸台通腔21的横截面等于通腔11的横截面,凸台20与连接线可进行机械连接。
通腔11的顶端口为漏斗状,方便银焊条熔液从通腔11的顶口灌入。凸台通腔21为楔形,包括楔形顶口、楔形底口,楔形底口大于楔形顶口,楔形顶口与通腔11连接,且楔形顶口与通腔11横截面相同。凸台通腔21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楔形状,上口即楔形顶口,下口即楔形底口,楔形顶口与通腔11同截面连接,楔形底口比楔形顶口大,方便连接线从底口插入,同时也利于凸台20外壁对连接线的机械压接。
本实施例设置凸台20,通过凸台20与连接线的机械压接,提高对接头与连接线的固定,凸台20的底口较大,方便连接线的插入及压接,同时通腔11的顶端口为漏斗状,便于加热和灌注熔液,从而使灌入通腔11的银焊条熔液更密实,提升接头的焊接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一定长度的引出线、连接线去除套管;
步骤S2,将引出线、连接线分别从接头的顶端和底端放入接头的通腔内,进行预装配并保持接头竖直;
步骤S3,加热接头至变红后,向接头的通腔中注入焊粉,并熔化银焊条来填充通腔内的缝隙;
步骤S4,待接头底部的气孔有焊液流出且接头顶端溢出焊液时,完成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5:用绝缘防护材料将接头及与引出线、连接线的连接处进行防护处理,形成绝缘防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与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
步骤S21,将连接线与接头的底端进行机械压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为:
步骤S11,切断设备电源,拆除连接引出线与连接线的接头,去除引出线、连接线的套管;
步骤S12,将引出线、连接线、接头的氧化层用盐酸刷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为铜接头,所述的气孔的直径为1~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防护材料为石棉。
7.一种接头,接头为内设通腔的筒体结构,包括本体、通腔,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用于连接引出线、连接线,所述的通腔与本体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连通外界与通腔的气孔,所述的气孔靠近本体的底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的凸台设有凸台通腔,所述的凸台通腔的横截面大于等于通腔的横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通腔为楔形,包括楔形顶口、楔形底口,所述的楔形底口大于楔形顶口,所述的楔形顶口与通腔连接,且楔形顶口与通腔横截面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的外壁设有压接开口。
CN201610893307.8A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Active CN106655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3307.8A CN106655651B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3307.8A CN106655651B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5651A true CN106655651A (zh) 2017-05-10
CN106655651B CN106655651B (zh) 2019-12-06

Family

ID=58856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3307.8A Active CN106655651B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556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3154A (zh) * 2019-03-29 2019-05-21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压铸机跑液检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1773A1 (en) * 2004-11-26 2006-06-08 Yazaki Corporation High-voltage wire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high-voltage wire connecting method
CN101262154A (zh) * 2008-04-11 2008-09-10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定子线棒连接线焊接工艺
CN102891417A (zh) * 2011-07-19 2013-01-23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导线连接方法和接线端子
CN103066778A (zh) * 2012-12-18 2013-04-24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绕组引接线接头的绝缘包扎工艺
CN103447706A (zh) * 2013-07-31 2013-12-18 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驱动电机绕组中性点和引出线焊接工艺
CN103516146A (zh) * 2013-10-09 2014-01-15 中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引接线接入定子线圈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1773A1 (en) * 2004-11-26 2006-06-08 Yazaki Corporation High-voltage wire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high-voltage wire connecting method
CN101262154A (zh) * 2008-04-11 2008-09-10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定子线棒连接线焊接工艺
CN102891417A (zh) * 2011-07-19 2013-01-23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导线连接方法和接线端子
CN103066778A (zh) * 2012-12-18 2013-04-24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绕组引接线接头的绝缘包扎工艺
CN103447706A (zh) * 2013-07-31 2013-12-18 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驱动电机绕组中性点和引出线焊接工艺
CN103516146A (zh) * 2013-10-09 2014-01-15 中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引接线接入定子线圈的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智谋 等: "《电气接头过热故障原因及对策》", 《华北电力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3154A (zh) * 2019-03-29 2019-05-21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压铸机跑液检测装置
CN109773154B (zh) * 2019-03-29 2023-11-03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压铸机跑液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5651B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5651A (zh) 一种大容量电动机引出线连接方法及接头
CN108847622A (zh) 一种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及电缆附件的封铅方法
CN201699502U (zh) 电机转子线圈端部并头固定装置
CN209217399U (zh) 一种制作铝合金导体接头的模具
CN113488286B (zh) 一种矿物质氧化镁绝缘铜套电缆的补线方法和补线结构
CN109510051A (zh) 一种制作铝合金导体接头的模具及方法
CN102886578A (zh) 一种全反镜端盖与直管的焊接方法
CN212900328U (zh) 一种可提高发热丝焊接稳固性的后布线电熔管件
CN110148867A (zh) 一种线束热成型方法
CN208871225U (zh) 一种可同时熔接双层管道电熔弯头
CN103639566B (zh) 节能型电机定子绕组与引接电缆焊接方法
JPH10220676A (ja) 合成樹脂管用電気融着継手
CN106695054A (zh) 一种加热器和一种电流端子与线材焊接方法
CN110474464A (zh) 定子总成、电机及定子总成的制造方法
CN202708443U (zh) 电熔管件弯头
CN205621694U (zh) 一种保险丝的可熔体结构
CN109175675A (zh) 一种钢轨三丝熔嘴电渣焊焊接装置
CN109277715A (zh) 一种火泥焊接结构及其焊接方法
CN204289984U (zh) 一种耐用型通水电缆
JP3203692B2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電熱融着継手の製造方法
CN110401086B (zh) 一种电连接插接件的成型方法
CN218748961U (zh) 一种电熔模具电极安装件
CN214535042U (zh) 一种拼装电熔管件
CN218342865U (zh) 一种橡胶止水带热熔连接装置
CN212783825U (zh) 一种铁路器材用便于安装的接地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