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6499A - 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6499A
CN106606499A CN201510705753.7A CN201510705753A CN106606499A CN 106606499 A CN106606499 A CN 106606499A CN 201510705753 A CN201510705753 A CN 201510705753A CN 106606499 A CN106606499 A CN 106606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lopurinol
coating
capsule
resin
sustained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57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军
吴跃
李小强
牛国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N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N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N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N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57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06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06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6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别嘌醇缓释胶囊,所述胶囊的内容物为别嘌醇缓释微丸,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别嘌醇80-120份,药用树脂2-10份,载药基质20-50份,增塑剂0.1-1.5份。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别嘌醇缓释微丸在1小时、4小时和8小时的释放量分别为标示量的10-40%、40-75%、75%以上。说明药物的释放度均匀,保证药物在体内的平稳释放,降低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在加速条件(40℃、75%RH)试验后,测定其6个月内的溶出度与加速前一致,产品性状稳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具体涉及缓释制剂,尤其涉及一种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别嘌醇(Allpurinol),化学结构为1H-吡唑并[3,4-d]嘧啶-4-醇。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无味。在水中极微溶。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别嘌醇作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能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而减少次黄嘌呤、黄嘌呤合成尿酸,降低血及尿液中的尿酸浓度至溶解度以下水平。别嘌醇也可通过对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酸转换酶的作用抑制体内新的嘌呤合成。因此,别嘌醇是防止痛风急性发作疗效较确切的药物。作为临床治疗痛风疾病的一线药物。别嘌醇在口服后,经胃肠道完全吸收,2到6小时即可达到血药峰浓度,半衰期为1-3小时,经肝脏代谢为具有活性的氧嘌呤醇,半衰期为15-18小时。
目前的别嘌醇制剂一般为常规片剂,每日服用1-3次,作用时间较短,需长期坚持服药次数和用药量。另外,在服用后不能保持平稳有效的抗痛风血药浓度,而且血药浓度波动大,易产生不良反应。通常80%的痛风患者为中老年人群,对于此部分患者,使用多频率的给药顺应性差,普通片剂难以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别嘌醇缓释片的制备及释药机理的初步探讨(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3期)公开了一种别嘌醇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其为骨架型缓释片。对于BCS Ⅳ(生物药剂学分类第四类)类的别嘌醇,制备成溶蚀扩散模型的骨架片虽然能够控制血药浓度稳定并降低给药次数,但其释放均一性较难控制。在CN102091051A“一种别嘌醇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详细描述了使用双释放机制调节别嘌醇骨架片的释放行为的方法。此方法能够控制血药浓度、降低给药频率并且能有效的控制药物释放。然而,该专利提供的双颗粒释放所需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对速释颗粒及缓释颗粒单独制备,辅料种类多,成本高。综合现有的别嘌醇缓释制剂,为了保证一定的释放性能,基本上在制备过程中均添加了大量的辅料如缓释材料、疏水材料、填充剂、粘合剂、抗黏剂等。不仅制备工艺复杂,并且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别嘌醇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别嘌醇缓释制剂,减少服用次数,提高依从性及降低不良反应,更好的控制别嘌醇的血药浓度,确保临床药效,工艺简单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别嘌醇缓释胶囊。
本发明所述的缓释胶囊为别嘌醇缓释微丸灌装于明胶囊壳中的固体硬胶囊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别嘌醇缓释微丸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
别嘌醇80-120份,药用树脂2-10份,载药基质20-50份,增塑剂0.1-1.5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别嘌醇缓释微丸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
别嘌醇90-110份,药用树脂3-8份,载药基质26-39份,增塑剂0.1-1.3份。
本发明所述的药用树脂选自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氨基乙酯或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聚合物。优选的药用树脂为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优选的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选自Eudragit(尤特奇)RS100、EudragitL100、EudragitEPO、Eudragit L30D-55或Eudragit S100。树脂中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含量范围为33.0%-50.0%。
所述的载药基质选自蔗糖丸芯、淀粉丸芯或微晶纤维素丸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载药基质为蔗糖丸芯或微晶纤维素丸芯。
所述载药丸芯的直径为0.4mm-0.9mm。优选的载药丸芯直径为0.5mm-0.8mm。更优选的载药丸芯直径为0.6mm-0.7mm。
本发明加入提高膜韧性的增塑剂。所述的增塑剂选自柠檬酸三乙酯、聚乙二醇、柠檬酸三丁酯、癸二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
所述增塑剂用量为药用树脂的10%-20%。优选的增塑剂用量为药用树脂的12%-15%。
本发明所述的别嘌醇缓释微丸释放模型为多颗粒膜控释放。别嘌醇通过药用树脂形成的骨架的溶蚀及膜空隙的扩散进行释放。
本发明所述的别嘌醇缓释微丸包有薄膜衣,使产品在放置过程中不会与胶囊壳发生水交换。
本发明所述别嘌醇缓释微丸包的薄膜衣材料选自欧巴代Clear系列辅料或陶氏化学提供的低粘度羟丙甲基纤维素类辅料。优选为欧巴代Clear YS-1-7006或羟丙甲纤维素E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别嘌醇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使用离心造粒方式制备缓释微球,经包裹薄膜衣层后的的微球经过鼓风干燥烘箱干燥后灌装在合适大小的硬胶囊中。
本发明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别嘌醇粉碎过100目筛后备用;
(2)将药用树脂缓慢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96%乙醇中,溶解后备用;
(3)将薄膜衣材料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热水,热水的重量为薄膜衣材料的10倍,水温为75-100℃;加入与热水等量96%乙醇配制成固含量为4-6%w/w的包衣液,冷却至室温(温度25℃±5℃)备用;
(4)将载药丸芯加入到离心包衣造粒机中,设置主机转速为100rpm-300rpm(每分钟转速,round per minite);打开鼓风机至总效率的15%;所述的鼓风频率为10%-30%,使用蠕动泵输送备用的药用树脂乙醇溶液;
(5)打开离心包衣造粒机的给料器,加入步骤(1)备用的别嘌醇粉,调节下料转速至25rpm进行粉末层积上药,同时调节雾化压力至0.1±0.02Mpa,将蠕动泵的转速调节至10rpm作为初始速度供给药用树脂,主机的转速随粉末加入的量逐渐增加,最高至300rpm,完成层积上药,制得别嘌醇缓释微丸;
(6)打开鼓风加热,设定温度40℃,提高鼓风机效率至20%,加入步骤(4)备用的药用树脂乙醇溶液,对步骤(5)制得的别嘌醇缓释微丸进行薄膜包衣,所述的给料速度与供液速度比例为1:1到5:1,至包衣完成后,经过5min的干燥后出料;
(7)将包衣后的微丸置于40℃的烘箱内,干燥4小时,灌装于1号明胶囊壳即得。
本发明方法所述药用树脂在96%乙醇中的浓度为3%-7%,优选的浓度为3.5%-5%。
所述的薄膜衣选用欧巴代的溶液进行包裹。优选欧巴代Clear
YS-1-7006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包制,96%乙醇和水的重量比为1比1。欧巴代在96%乙醇-水包衣液中的浓度为4%-6%。包衣增重为0.5%-3.5%,优选增重为0.8%-2.2%。
本发明提供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对其中的别嘌醇缓释微丸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别嘌醇缓释微丸在1小时、4小时和8小时的释放量分别为标示量的10-40%、40-75%、75%以上。说明药物的释放度均匀,依靠其特有的控制释放机制,保证药物在体内的平稳释放,降低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对别嘌醇缓释微丸在加速(40℃、75%RH)试验后测定其6个月内的溶出度与加速前一致,产品性状稳定,无粘附囊壳和颗粒间粘附现象。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能极大的降低运行时间,节约成本,易于工业化生产,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的别嘌醇缓释微丸释放度测试结果;其中,从上到下依次为实施例1到实施例4提供的别嘌醇缓释胶囊释放度曲线。
横坐标为溶出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纵坐标为释放度,单位为%。如图示,实施例1对应的标识为实心○,实施例2对应的标识为实心△,实施例3对应的标识为×实施例4对应的标识为实心□。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别嘌醇缓释微丸在加速条件下得到的释放度测试结果。
加速条件指的是将产品包装后放置在40℃、75%RH的条件下。其中,从上到下依次为实施例4提供的别嘌醇缓释微丸在6个月、3个月和0月时的释放曲线。横坐标为溶出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纵坐标为释放度,单位为%。如图示,加速6月的别嘌醇缓释微丸溶出曲线对应的标识为实心○,加速3月的别嘌醇缓释微丸的溶出曲线对应的标识为实心□,0月的别嘌醇缓释微丸的溶出曲线对应的标识为实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采用的试剂、辅料均市售得到。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别嘌醇缓释微丸制备
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别嘌醇粉碎过100目筛后放置在垂直推送料斗内备用。将Eudragit S10080g缓慢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的96%乙醇2000g。溶解后备用。将羟丙甲纤维素E650g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525g热水中分散。加入96%乙醇525g,配制成固含量约为4-6%w/w的包衣液,冷却至室温(25℃±5℃)备用。将直径为0.7-0.9mm的蔗糖丸芯750g加入到BZL-300型离心包衣造粒机中,设置主机转速为100rpm(每分钟转速),使用挡料板调节至物料呈扇面打开状。打开鼓风机至总效率的15%。使用蠕动泵输送备用的Eudragit S100的乙醇溶液,雾化压力调节至0.1Mpa,形成扇形雾化面后,以10rpm的速度供给Eudragit S100的乙醇溶液。同时,打开垂直推送给料器,调节下料转速至25rpm进行粉末层积上药。适当调节粉液供给比以保证粉液同时消耗完。主机的转速随粉末加入的量增加逐渐增加,最高至300rpm。完成层积上药后,打开鼓风加热,设定温度40℃,提高鼓风机效率至20%,将Eudragit S100的乙醇溶液更换为羟丙甲基纤维素E6的乙醇-水溶液,进行薄膜包衣,至包衣完成后,在离心造粒机内干燥5min后,出料。将微丸置于40℃的烘箱内,干燥4小时,灌装于1号明胶囊壳即得。
共制得别嘌醇缓释胶囊9200粒,收率92%,每粒胶囊重338mg。其中别嘌醇的理论含量为73.96%±1.50%
实施例2别嘌醇缓释微丸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别嘌醇缓释制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别嘌醇粉碎过100目筛后放置在垂直推送料斗内备用。将Eudragit EPO缓慢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96%乙醇1600g,溶解后备用。将欧巴代Clear YS-1-7006 50g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525g热水中分散,加入525g的96%乙醇配制成固含量为4-6%w/w的包衣液,冷却至室温(25℃±5℃)备用。将直径为0.6-0.7mm的蔗糖丸芯加入到BZL-300型的离心包衣造粒机中,设置主机转速为200rpm,使用挡料板调节合适的物料状态。打开鼓风机,调节鼓风效率至15%。使用蠕动泵输送Eudragit EPO的乙醇溶液,雾化压力调节至0.1Mpa,形成良好的喷雾状态后,以8rpm起的速度供给尤特奇溶液。同时,打开垂直推送给料器,调节下料转速至35rpm进行粉末层积上药。适当调节粉液供给比以保证粉液同时消耗完。主机的转速随粉末加入的量增加逐渐增加,最高至300rpm。完成层积上药后,打开鼓风加热,设定温度40℃,提高鼓风机效率至20%,将尤特奇溶液更换为欧巴代Clear YS-1-7006的乙醇水溶液,进行薄膜包衣。包衣完成后在离心造粒机内干燥5min后,出料。将微丸置于40℃的烘箱内,干燥2小时,灌装1号明胶囊壳即得。
(共制得别嘌醇缓释胶囊9000粒,收率90%,每粒胶囊重335mg。其中别嘌醇的理论含量为74.62%±1.50%)
实施例3别嘌醇缓释微丸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别嘌醇缓释制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别嘌醇粉碎过100目筛后放置在垂直推送料斗内备用。将Eudragit S10080g缓慢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96%乙醇2000g中配制成固含物为4%的溶液,溶解后加入柠檬酸三乙酯10g,搅拌备用。将羟丙甲纤维素E650g缓慢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525g热水中分散。加入525g 96%乙醇冷却至室温备用。将直径为0.7-0.9mm的微晶纤维素丸芯加入到BZL-300型离心包衣造粒机中,设置主机转速为100rpm,使用挡料板调节合适的物料状态。打开鼓风机至15%的总效率。使用蠕动泵输送Eudragit S100的乙醇溶液,雾化压力调节至0.1Mpa,形成良好的喷雾状态后,以10rpm的速度供给Eudragit S100的乙醇溶液。同时,打开垂直推送给料器,调节下料转速至25rpm进行粉末层积上药。适当调节粉液供给比以保证粉液同时消耗完。主机的转速随粉末加入的量增加逐渐增加,最高至300rpm。完成层积上药后,打开鼓风加热,设定温度40℃,提高鼓风机效率至20%,将EudragitS100的乙醇溶液更换为羟丙甲纤维素E6的乙醇水溶液,进行薄膜包衣。包衣完成后在离心造粒机内干燥5min后,出料。将微丸置于40℃的烘箱内,干燥2小时,灌装1号明胶囊壳即得。
共制得别嘌醇缓释胶囊9400粒,收率94%,每粒胶囊重339mg。其中别嘌醇的理论含量为73.74%±1.50%。
实施例4别嘌醇缓释微丸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别嘌醇缓释制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别嘌醇粉碎过100目筛后放置在垂直推送料斗内备用。将Eudragit S10080g缓慢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96%乙醇2000g中,溶解后加入柠檬酸三乙酯10g,搅拌备用。将欧巴代Clear YS-1-700650g缓慢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525g热水中分散。加入525g 96%乙醇冷却至室温备用。将直径为0.6-0.7mm的蔗糖丸芯加入到BZL-300型离心包衣造粒机中,设置主机转速为100rpm,使用挡料板调节合适的物料状态。打开鼓风机至15%的总效率。使用蠕动泵输送Eudragit S100的乙醇溶液,雾化压力调节至0.1Mpa,形成良好的喷雾状态后,以10rpm的速度供给粘合剂。同时,打开垂直推送给料器,调节下料转速至25rpm进行粉末层积上药。适当调节粉液供给比以保证粉液同时消耗完。主机的转速随粉末加入的量增加逐渐增加,最高至300rpm。完成层积上药后,打开鼓风加热,设定温度40℃,提高鼓风机效率至20%,将Eudragit S100的乙醇溶液更换为欧巴代Clear YS-1-7006的乙醇水溶液,进行薄膜包衣。包衣完成后在离心造粒机内干燥5min后,出料。将微丸置于40℃的烘箱内,干燥2小时,灌装1号明胶囊壳即得。
共制得别嘌醇缓释胶囊9260粒,收率92.6%,每粒胶囊重339mg。其中别嘌醇的理论含量为73.74%±1.50%。
实施例5本发明制备的别嘌醇缓释微丸的溶出度测定
取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别嘌醇缓释微丸,按照释放度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D第一法),采用溶出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第二法的装置,以颜色溶液(9→1000)9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每分钟75转,依法操作,经1小时、4小时、8小时分别取10ml,滤过,并即时补充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释放介质,分别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加释放介质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别嘌醇1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5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按别嘌醇的吸收系数和标准品间的吸收系数计算不同时间的释放量。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4所提供的别嘌醇缓释微丸在1小时、4小时和8小时的释放量分别为标示量的10-40%、40-75%、75%以上。实施例4所述的别嘌醇缓释微丸在加速(40℃、75%RH)6个月内的溶出度与加速前一致。且产品性状稳定,无粘附囊壳和颗粒间粘附现象。
比较例:常用粘合剂对别嘌醇缓释微丸的影响
本发明所述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制备载药丸的过程中,考察仅使用乙醇作为粘合剂时的载药效果,同时还对比筛选了共聚维酮PVPVA64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29/32两种物质作为粘合剂时对载药过程中的影响。除辅料不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致。
配方:
载药结果:
比较例1 比较例2 比较例3
收率 70% 81% 87%
外观 粗糙 粘连较多 粘连较多
弊端 粉尘较大 团块较多,粘底、壁 团块较多,粘底、壁
释放度 2小时内完成释放 2小时内完成释放 2小时内完成释放
上述结果说明,使用共聚维酮和聚维酮制备的别嘌醇微丸均有突释现象,且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易粘附聚集,生产效率低,外观圆整度差。另外,虽然别嘌醇属于难溶性物质,但仍能够在介质中快速溶出。不能单一的依靠原料的溶解性能和非骨架型的粘合剂控制释放行为。
比较例2:包衣方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尤特奇包衣层一般在高温或高湿环境下易软化粘连,为保证别嘌醇缓释胶囊的质量稳定,在缓释层外包裹薄膜衣做为隔离层,传统的包衣方式需在流化床内进行包衣。使用流化床包衣时,因载药量较大且运动过于剧烈,可能损坏微丸。另,引入新设备也会导致效率降低,且受流化床批量限制,可能需要分批次进行包衣。本发明特别的在离心包衣造粒机内进行包膜层的包裹,虽然包衣的均匀性较流化床相比差一些,但包膜层的作用只是隔离层,两种形式包裹对产品质量的差异较小。经对比,二者在稳定性、性状上无明显差异。
采用实施例1的配方制备载药丸,分别在流化床中和离心包衣造粒机中进行包衣,对比其释放度和性状等特性。
释放度结果:
在加速1个月内,两种包衣形式的释放度均较稳定。但使用离心包衣造粒机的总工时为3小时,使用流化床包衣的总工时为6小时(含载药丸制备过程)。因此,从能耗、设备等因素考虑,使用离心包衣造粒机对别嘌醇缓释微丸包衣更适应生产,并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需明确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仅为举例说明本发明。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设计出本发明的多种替代方案和改进方案。其均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别嘌醇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的内容物为别嘌醇缓释微丸,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
别嘌醇80-120份,药用树脂2-10份,载药基质20-50份,增塑剂0.1-1.5份。
2.别嘌醇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的内容物为别嘌醇缓释微丸,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
别嘌醇90-110份,药用树脂3-8份,载药基质26-39份,增塑剂0.1-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树脂选自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氨基乙酯或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树脂为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选自Eudragit RS100、EudragitL100、EudragitEPO、Eudragit L30D-55或Eudragit S100;树脂中甲基丙烯酸树脂的含量范围为33.0%-5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药基质选自蔗糖丸芯、淀粉丸芯或微晶纤维素丸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蔗糖丸芯或微晶纤维素丸芯;所述载药丸芯的直径为0.4mm-0.9mm,优选为0.5mm-0.8mm,更优选的载药丸芯直径为0.6mm-0.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选自柠檬酸三乙酯、聚乙二醇、柠檬酸三丁酯、癸二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柠檬酸三乙酯;增塑剂用量为药用树脂的10%-20%,优选为药用树脂的12%-15%。
8.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别嘌醇缓释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别嘌醇粉碎过100目筛后备用;
(2)将药用树脂缓慢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96%乙醇中,溶解后备用;
(3)将薄膜衣材料加入到搅拌状态下的热水中分散,热水的重量为薄膜衣材料的10倍,水温为75-100℃;加入与热水等量的96%乙醇,配制成固含量为4-6%w/w的包衣液,冷却至室温25℃±5℃备用;
(4)将载药丸芯加入到离心包衣造粒机中,设置主机转速为100rpm-300rpm(每分钟转速,round per minite);打开鼓风机至总效率的15%;所述的鼓风频率为10%-30%,使用蠕动泵输送备用的药用树脂乙醇溶液;
(5)打开离心包衣造粒机的给料器,加入步骤(1)备用的别嘌醇粉,调节下料转速至25rpm进行粉末层积上药,同时调节雾化压力至0.1±0.02Mpa,将蠕动泵的转速调节至10rpm作为初始速度供给药用树脂,主机的转速随粉末加入的量逐渐增加,最高至300rpm,完成层积上药,制得别嘌醇缓释微丸;
(6)打开鼓风加热,设定温度40℃,提高鼓风机效率至20%,加入步骤(4)备用的药用树脂乙醇溶液,对步骤(5)制得的别嘌醇缓释微丸进行薄膜包衣,所述的给料速度与供液速度比例为1:1到5:1,至包衣完成后,经过5min的干燥后出料;
(7)将包衣后的微丸置于40℃的烘箱内,干燥4小时,灌装于1号明胶囊壳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别嘌醇缓释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薄膜衣材料选自欧巴代Clear系列辅料或陶氏化学提供的低粘度羟丙甲基纤维素类辅料,优选为欧巴代ClearYS-1-7006或羟丙甲纤维素E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别嘌醇缓释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药用树脂在96%乙醇中的浓度为3%-7%,优选浓度为3.5%-5%;步骤(3)薄膜衣材料在96%乙醇-水包衣液中的浓度为4%-6%;包衣增重为0.5%-3.5%,优选增重为0.8%-2.2%。
CN201510705753.7A 2015-10-27 2015-10-27 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606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753.7A CN106606499A (zh) 2015-10-27 2015-10-27 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753.7A CN106606499A (zh) 2015-10-27 2015-10-27 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6499A true CN106606499A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5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5753.7A Pending CN106606499A (zh) 2015-10-27 2015-10-27 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064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0315A (zh) * 2021-06-10 2021-09-07 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545A (zh) * 2021-12-20 2023-06-23 燃点(南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506A (zh) * 2013-06-24 2013-12-04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别嘌醇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506A (zh) * 2013-06-24 2013-12-04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别嘌醇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炳盛: "《中药药剂学》", 28 February 2013,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陈卫卫: "《药剂学》", 31 January 2014,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0315A (zh) * 2021-06-10 2021-09-07 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70545A (zh) * 2021-12-20 2023-06-23 燃点(南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2086B (zh) 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肠溶片的制备方法
CN1407894A (zh) 药物组合物
CN107595795A (zh) 一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12172A1 (zh) 一种难溶性药物口服缓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9683B (zh) 含有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药物组合物
CN106860430A (zh) 控制释放的骨骼肌松弛药物剂型的制备
CN109044981A (zh) 一种普瑞巴林胃漂浮型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441A (zh) 一种富马酸二甲酯肠溶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8443A (zh) 一种盐酸普罗帕酮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6499A (zh) 别嘌醇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71703C (zh) 曲美他嗪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27309A (zh) 一种不发生粘丸的布洛芬缓释小丸
CN114748443B (zh) 一种盐酸美金刚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9762B (zh) 珍菊降压缓释制剂
CN103191065A (zh) 塞来昔布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33913A (zh) 一种盐酸右哌甲酯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56639B (zh) 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906077B (zh) 一种具有双相释药特性的非诺贝特酸胆碱盐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1795B (zh) 头孢克洛膜控缓释微丸胶囊
CN102552163A (zh) 一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5767B (zh) 雷诺嗪缓释片片芯、包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16100A (zh) 一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6353A (zh) 艾拉莫德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366A (zh) 一种依托贝特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CN104825422B (zh) 含达比加群酯甲磺酸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10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test area No. 1999 Zhang Heng Road No. 7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Double Star Th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Bing Road No. 306 building 3 floor No. 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SUNTECH PHARMACEUTICAL CO., 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