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5100A - 预热塞 - Google Patents

预热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5100A
CN106605100A CN201580046977.XA CN201580046977A CN106605100A CN 106605100 A CN106605100 A CN 106605100A CN 201580046977 A CN201580046977 A CN 201580046977A CN 106605100 A CN106605100 A CN 106605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ose
head
central electrode
section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69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5100B (zh
Inventor
E.延森
G.加布里耶尔
A.盖辛格
J-M.考菲尼亚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605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5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5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5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7/00Incandescent ignition; Igniters using electrically-produced heat, e.g. lighters for cigarettes; Electrically-heated glowing plugs
    • F23Q7/001Glowing plugs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QIGNITION; EXTINGUISHING-DEVICES
    • F23Q7/00Incandescent ignition; Igniters using electrically-produced heat, e.g. lighters for cigarettes; Electrically-heated glowing plugs
    • F23Q7/001Glowing plugs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23Q2007/004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预热塞,所述预热塞包含加热销(2),所述加热销具有金属罩(21)和陶瓷的加热筒(22),所述金属罩与管状的本体(1)的前部区域(101)焊接,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后部区域支承用于电供给的连接器(3)。在具有筒的电路的加热筒(22)的设有输入触头(233)的底壁(24)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72)之间的电连接部包含:导电的连接块(4)和导电的柱状的头部(6),所述头部被固定到所述中心电极(7)的前部区域处,其中这两个部件在所述加热筒与支撑肩部(103)之间被挤压在一起,所述支撑肩部在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前端部的沉陷部(102)中。

Description

预热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热塞,所述预热塞具有加热销,所述加热销由金属罩构成,所述金属罩容纳由陶瓷制成的加热筒并且与管状的本体的前部区域焊接,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后部区域支承用于电供给的连接器,其中与地的电连接通过所述金属罩和所述管状的本体实现,其中所述供给从所述连接器出发通过中心电极实现,所述中心电极以绝缘的方式被容纳在所述管状的本体中。
背景技术
已经公开了这种预热塞的大量实施方式并且尤其公开了下述预热塞,所述预热塞通过将螺杆旋入到金属弹簧中来建立在陶瓷的加热筒的供给部与中心电极之间的连接,所述金属弹簧由从加热陶瓷引出的连接线构成。该结构通过包含在金属罩中的绝缘粉末来保持位置,所述金属罩插入到所述预热塞的管状的本体中。该电接触和位置的保持通过将所述绝缘粉末围绕着所旋拧的部件压实得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预热塞的构造和制造,其方式为:省去在所述预热塞的内部的被压实的绝缘粉末,以便降低用于所述预热塞的材料耗费和制造耗费,其方式为:减少制造步骤并且减少在实现所述预热塞时所参与的部件的数量。
为了简化描述,在不同附图中标准化地使用“前”/“后”这种定向的概念,其中前侧或者说附图的左侧对应于预热塞的加热筒的侧面,并且后侧或者说右侧对应于预热塞的连接管件的侧面。
为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之前所定义的类型的预热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的设有输入触头的后部的底壁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的电连接部包含:
-导电的连接块;
-导电的柱状的头部,所述头部被固定到所述中心电极的前侧处并且在后侧处具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凸缘;
-电绝缘的套筒,所述套筒在超出所述凸缘之外包围所述头部的前部区段并且部分地包围所述连接块;
-其中所述管状的本体在其前端部处具有沉陷部,所述沉陷部形成支撑肩部,所述支撑肩部容纳绝缘的定心及绝缘盘,其中所述凸缘在横截面方面小于所述沉陷部,以便安放在所述肩部处;
-其中由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头部所组成的子单元在所述加热筒的底壁的供给触头与所述管状的本体的支撑肩部之间沿轴向被挤压在一起,其中所述连接块以其前侧贴靠在所述输入触头处并且以其后侧贴靠在所述头部的前端部处,所述头部的凸缘借助于所述绝缘盘贴靠在所述支撑部处。
根据本发明的预热塞具有特别简单的构造,就所述构造而言,避免了在加热筒与中心电极之间围绕着连接元件使用绝缘粉末,由此简化了制造并且得到了可靠的、非常有效的并且经济的预热塞。
根据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连接块由石墨构成。
利用由石墨构成的连接块能够在所述中心电极或者说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与所述加热筒的后侧之间、在加热电阻的电路的供给触头或者说输入触头的区域中保证完好的导电性。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头部是导电的金属柱体,所述金属柱体被所述凸缘划分成前部区段和后部区段。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凸缘在横截面方面是截锥状。利用所述凸缘的该截锥状的横截面可行的是,将力良好地分配到可观的支撑面上,所述支撑面由所述柱状本体的沉陷部的支撑肩部构成,由此将保证所述加热筒与所述中心电极之间的电传导的全部压力限制到下述区域上,所述区域处于所述加热筒的后侧与所述头部之间,而所述力并不作用到所述中心电极上并且所述中心电极不会在所述管状的本体中变形并且不会引起与地短路,所述管状的本体与地相连接。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加热筒关于所述加热销的罩的基础部件回退地构造,以便形成腔室,所述腔室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连接块并且部分地容纳所述头部,其中这两个元件被所述绝缘套筒包围。
所述腔室在所述金属罩中以所述金属罩的由所述基础部件构成的较厚的部件构造,所述腔室实现了,形成空腔或者说至少形成所述空间的主要部分,在所述空间中容纳有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在所述加热筒的后侧与所述中心电极之间被挤压在一起,所述连接元件也就是所述中心电极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由所述头部构成,所述头部就其本身而言支撑在所述沉陷部的支撑肩部处。由此实现了:在不需要提高所述管状的本体的材料厚度的情况下,减小了所述沉陷部的深度并且同时没有削弱所述管状的本体的机械强度。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绝缘盘具有穿通部,所述穿通部明显小于所述中心电极的横截面或者说所述头部的后部区段的横截面。
所述绝缘盘的通孔的尺寸允许:基于微小的应力来保证所述中心电极的精确的定心或者说所述中心电极的延长部的精确的定心,所述微小的应力基于所述头部的后部区段的弹性变形实现,所述头部的后部区段处于所述凸缘的后侧并且在正常条件下被容纳在所述绝缘盘中。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绝缘套筒至少部分地嵌合到所述金属罩的腔室中,由此保证了电连接元件在所述加热筒的后侧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的完好的定心,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由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装上的头部构成。
如之前对其所定义的那样,本发明的任务也在于一种用于制造预热塞的方法。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构造具有沉陷部的管状的本体,所述沉陷部在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前端部处形成支撑肩部;
-将绝缘盘放置到所述沉陷部中置于所述支撑肩部处;
-事先将所述头部固定到所述中心电极处,装入所述中心电极,其方式为:将所述头部插入到所述绝缘盘中,以便使得所述头部的凸缘贴靠到所述盘处,并且其方式为:如此在所述管状的本体中对所述中心电极进行定心;
-将所述绝缘套筒放置到所述头部的前部区段处;
-将所述连接块引入到所述绝缘套筒中,其方式为:使所述连接块以其前侧以自然的方式伸出,其中所述连接块的后侧贴靠到所述头部的前部区段处;
-以下述方式装入事先被安装到所述绝缘套筒处的加热销:使得所述中间块的前侧至少基本上与所述加热筒的后侧在其腔室中处于接触之中,其中不同构件的几何参数使得:在所述加热销的基础部件的后侧与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前侧之间保留自由空间;
-沿轴向将所述加热销和所述管状的本体挤压在一起,以便使所述管状的本体与所述加热筒的金属罩的对置的侧面彼此接近并且至少基本上相接触,以便通过焊接将其接合在一起;
-通过将所述绝缘轴套的密封件装入到所述中心电极的后端部处并且最后将所述连接器装入到所述中心电极的后端部处来完成装配,其方式为: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管状的本体之间建立密封性和电绝缘。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基础部件与所述管状的本体的焊接利用激光、尤其通过围绕着所述预热塞的轴线的旋转运动来实现。这种激光焊接方法实现了特别有效的、密封的并且快速的焊接。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预热塞的前侧的装配利用垂直定向的管状的本体来实现,其中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前端部转向上方,并且以下述方式翻转如此安装的子单元:使得所述轴线垂直定向,但是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后端部和所述中心电极的后端部转向上方,以便尤其通过折边将所述密封件、所述绝缘套筒和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中心电极的后端部处。
如沿垂直的定向来装配所述预热塞的前部区段时那样,特别有利的是,在安装所述预热塞的后部区段时,翻转与预热塞的前部区段对应地安装的子单元,以便而后安装所述预热塞的后部区段并且尤其使所述构件联合并且安装所述连接器,更确切地说,利用特定的、作用于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压力通过折边将所述连接器安装到所述后端部处,所述后端部优选经过滚花或者经过打毛或者设有所述中心电极的后端部的螺纹,所述螺纹则承受所述力。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预热塞不仅由于其构造而且由于其制造方法而总体上特别简单、非常有效并且经济。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下文中进一步借助于预热塞的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来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预热塞的总视图;
图2以两个部分2A和2B的形式示出了所述预热塞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特殊的构造;
图2A示出了沿所述预热塞的轴线xx所剖切的预热塞的前端部的部分形式为分解图的剖视图;
图2B示出了沿所述预热塞的轴线xx所剖切的预热塞的后端部的剖面图以及部分形式为分解图的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A的预热塞的前端部的轴向的剖视图;
图3A示出了在焊接之前无压力的接合部的预热塞的前端部的轴向的剖视图;并且
图4以部分4A和4B示出了将根据图1的预热塞接合在一起的不同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本发明的主题是预热塞,所述预热塞由管状的本体1构成,所述管状的本体在前侧AV处支承加热销2并且在后端部110(AR)处支承连接器3,由此可行的是,将所述预热塞与各个车辆制造商的特殊的连接元件(未示出)连接起来。
所述加热销2通过其与所述金属罩21的电连接被接地,其中所述管状的本体1就其本身而言与车辆的车载电网的地线处于接触之中;通过所述连接器3实现供给,所述连接器通过未示出的控制装置与所述车载电网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对经由中心电极7穿过所述本体1对所述加热销2的供给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预热塞的详细的构造借助于图2A、2B和3上详细的图示来阐述;装配方法借助于图4及其部分4A、4B来描述。
根据图2A、3,所述预热塞的前侧由所述加热销2构成,所述加热销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沿着所述预热塞的轴线xx来装配。
所述加热销2由柱状的金属罩21组成,所述金属罩容纳陶瓷的加热筒22,所述陶瓷的加热筒包括电路23,所述电路具有加热电阻231、在所述电路的周缘处的地触头232以及在所述电路的底壁24或者后侧中的输入触头233。所述加热筒22的后侧24关于所述基础部件26的后端部和所述金属罩21的后端部回退地构造,其方式为:形成腔室25。
所述触头232与所述金属罩21的连接部通过钎焊、压入、热压配合或者通过压入和热压配合的组合来实现。该连接部具有附图标记201。所述连接部优选涉及所述加热筒22的整个周缘面和所述金属罩21的柱状的区段的整个内表面。
具有柱状的形状的金属罩21在带有基础部件26的后侧上终止,所述基础部件形成密封锥27,所述密封锥用于将所述预热塞支撑在燃烧马达的汽缸头处,其中由所述加热销2构成的前端部前伸到马达的汽缸的燃烧室中。
所述电路23通过地经由其触头232与所述金属罩21相接触;所述电路的输入触头233基于导电的接合部穿过所述管状的本体1与所述连接器3相连接,所述导电的接合部由连接块4构成,所述连接块部分地被容纳在绝缘套筒5中,所述绝缘套筒也容纳所述头部6的前部区段61,所述头部穿过所述管状的本体1被固定到所述中心电极7处。
详细来讲,根据图2A、3,通过焊缝202固定到所述中心电极7的前端部71处的头部6是柱状的部件,所述柱状的部件设有例如截锥状的凸缘62,所述凸缘62将所述柱状的部件的前部区段61与所述柱状的部件的后部区段63分隔;所述后部区段63通过焊缝202与所述中心电极7的前侧71焊接。
所述绝缘套筒5确定了在所述金属罩21的基础部件26中的传导路径并且使所述传导路径绝缘:即所述绝缘套筒覆盖所述头部6的前部区段61并且容纳柱状的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由导电的、柱状的、由石墨制成的元件构成,所述元件与所述加热筒22的后侧24达到电接触。
所述套筒5的长度L小于所述连接块4的长度与所述头部6的前部区段61的长度的总和,从而使得如果在安装时和在所述预热塞的运行期间将由套筒5和前端部61构成的接合部挤压在一起,那么该接合部的连接块4从所述绝缘套筒5的前部区域伸出。
在室温下将所述连接块4挤压在一起,其方式为:所述连接块以其前侧41与所述后侧24保持接触并且以其后侧42与所述头部6的前部区域保持接触,以便在热的条件下,尽管存在大量波动也保证电传导,所述大量波动就冷马达或者说热马达而言在所述预热塞的环境以及所述预热塞的温度波动的影响下由所述罩21、所述管状的本体1和所述中心电极7的不同的膨胀而产生。
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前端部101包含沉陷部102,所述沉陷部形成肩部103并且容纳绝缘盘104,所述绝缘盘使所述中心电极7与导电的管状的本体1保持绝缘并且以支撑的方式通过所述头部的凸缘62来容纳所述头部6,其中所述后部区段63通常嵌合到所述绝缘盘104中,以便在其中定心并且相对于所述管状的本体1保持电绝缘。所述绝缘盘104的开口1041在其尺寸方面与所述中心电极7或者说所述头部的后部区段63相协调、也就是略微被夹紧,以便将所述中心电极7直接或者间接地良好地保持在定心的位置中,所述定心的位置明显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内轮廓隔开,以便避免任何短路。通过所述开口1041将所述头部6在63处略微夹紧这种方式,结合通过在焊接203之后使所述凸缘62的后侧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支撑部103接近来挤压所述盘104这种方式保证了:不会由于所述头部6的前端部61的径向的运动而出现所述连接块4的后侧42的磨损。
根据图3,在安装好的状态下,所述截锥状的凸缘62支撑到所述绝缘盘104上,而在此没有接触所述沉陷部102的壁部,所述凸缘62在横截面方面明显小于所述沉陷部102,以便避免任何接触的危险。所述基础部件26通过焊缝203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前部区域101焊接,由此形成了具有所述腔室25和所述沉陷部102的空腔,在所述空腔中容纳有由连接块4和头部6所组成的子单元,所述子单元的前部区段61嵌合到所述绝缘套筒5中,所述绝缘套筒5部分地容纳所述连接块4。
该子单元由所述连接块4、所述头部6的前端部61和凸缘62借助于所述沉陷部102中的绝缘盘104在所述加热陶瓷22的后侧24以及尤其电供给触头233与所述支撑肩部103之间被挤压。由此将压力仅施加到所述头部6上,以便传递到所述支撑肩部103上,而所述中心电极7则不承受所述力并且不经受弯曲和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相接触的危险。考虑到有待传递的高的电功率,所述陶瓷筒22的输入触头233和所述头部6的前端部61具有表面处理层或者说表面覆层。这种或者说这些所加上的材料降低了电阻,提高了对抗磨损的稳定性并且禁止任何氧化,由于所述氧化会提高电流消耗量。
根据图2B、后侧AR,所述预热塞包含所述连接器3,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中心电极7相连接以用于所述预热塞的电供给。
为了将所述管状的本体旋入到燃烧马达的汽缸头中,所述管状的本体在外侧设有螺纹105并且设有工具容纳部106,所述管状的本体1在所述后侧AR上包含后部的沉陷部107,在中间连接密封件8的情况下,所述后部的沉陷部容纳用于使所述中心电极7的后端部72定心并且电绝缘的绝缘轴套9,所述密封件8将电极7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内腔之间的环状的中间空间封闭并且保证了所述预热塞的整个前部区段的密封性。
固定在所述中心电极7的后端部72处的连接器3在外侧设有凸缘31并且在前面设有套筒32,以便容纳所述中心电极7的经过滚花的或者说设有螺纹的后端部72并且以便允许通过折边204(图1)固定在安装好的状态下。
所述连接器3的后端部33容纳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对于各个车辆制造商而言是特有的;所述连接块通常从一个车辆制造商到下一个车辆制造商而各不相同,但是所有这些专门的连接器(未示出)都能够与所述端部33适配。
所述预热塞的装配就这样如其在图4中以图4的部分4A、4B所示出的那样来实现。
根据所述装配方法的该实施方式,为了安装并且首先为了装入构件有利的是,所述过程利用垂直定向的预热塞或者说至少就所述预热塞的轴线xx而言利用事先所制造的子单元的180°的翻转(图4A、步骤E1-E7)来实现,以便所述预热塞的后侧AR转向上方以用于装配(图4B、步骤E8-E10)。
不同的示意性地示出的装配步骤用附图标记E1-E10来表示。
在所述装配的下文中所描述的步骤之前,要么通过钎焊要么通过将所述加热筒22插入到所述金属罩21中来安装所述加热销2。
所述插入离线地进行或者在线地以自动的方式通过压入、热压配合或者通过压入和热压配合的组合来实现。
在钎焊的情况下,该装配离线地通过对成套的部件的钎焊来实现,所述钎焊在熔炉中并且以在生产线中无法企及的高温来实施。
所述预热塞的前部区域的安装(图4A)通过下述方式来实现:从经过加工的管状的本体1出发(E1),装入所述绝缘盘104(E2),而后将事先已把所述头部6焊接到其上的中心电极7引入到所述沉陷部102中置于所述绝缘盘104上面并且穿过所述沉陷部(E3)。所述头部6和所述中心电极7优选能够通过激光焊接利用旋转运动来接合。由于所述中心电极7的非常大的长度差异(所述长度差异由于基于制造商的需求而有待制造的预热塞的长度而引起),该焊缝优选离线地实现。
所述绝缘盘104优选具有下述横截面,该横截面为了使所述绝缘盘精确地定位并且而后为了使所述中心电极7精确地定位,以比较精确的方式和方法与所述沉陷部102的横截面相对应。
随后,将所述绝缘套筒5围绕着所述头部6的前端部61来布置(步骤E4),并且而后将所述中间块4装入到所述绝缘套筒5中(E5)。所述绝缘套筒5具有下述内直径,所述内直径与所述头部6的前部区段61的内直径适配,以便保证精确的定心。
由石墨制成的连接块4的外直径以精确的方式与所述绝缘套筒5的内直径相对应,以便以最小的间隙来保证定位。
所述由石墨制成的连接块4的前侧41的突出部关于优选由陶瓷制成的绝缘套筒的前端部形成超长部,所述超长部对于下述情况来说是需要的并且是绝对必要的:将所述由石墨制成的连接块4挤压到所述陶瓷的加热筒22的后侧24处并且尤其挤压到所述电供给触头233处。
沿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方向施加到所述基础部件26上的压力通过将所述头部6的凸缘62支撑到所述绝缘盘104处而成为下述压力,所述压力在安装之后通过将所述基础部件26焊接在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前端部101处而持久地得到维持。
所述由石墨制成的连接块4就这样确定地得到挤压。所述挤压程度根据由于所安装的部件的膨胀/松驰所产生的力而变化,所安装的部件在运行中承受着预热塞所受到的温度波动。施加到所述连接块4和所述头部6上的压力一方面在所述加热筒22的后侧24处实现并且另一方面在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支撑肩部103处实现。该确定的挤压允许承受由于所述预热塞的温度波动而产生的膨胀和收缩,以便独立于这些部件的温度波动而保证持久的电连接。
在步骤(E6)中,将利用所述加热销2所实现的结构覆盖。
在该装入之后,在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前部区域111与所述加热销2的基础部件26的后侧28之间保留中间空间(i)。该结构沿轴线xx被挤压,以便使所述表面彼此接近,并且将所述基础部件26焊接到所述管状的本体1处(E7),从而使得在对保持被压缩的结构进行焊接之后,在所述加热筒2与所述中心电极7之间实现电接触。
在步骤(E7)结束时所得到的子单元是稳定的,所述子单元在焊接之后利用所述焊缝203产生。将所述子单元转动180°,以便所述后侧转向上方(图4B)并且达到步骤(E8)的位置中。在该步骤中,装入所述密封件8并且而后装入所述绝缘轴套9(步骤E9)。
将所述连接器3安装在所述中心电极7的后端部72处,通过所述力F朝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方向对所述连接器3进行压缩(图2B),并且通过在经过滚花的端部72处压缩套筒32来对所述连接器3进行折边204(图1)(步骤E10)。

Claims (10)

1.预热塞,所述预热塞具有加热销(2),所述加热销由金属罩(21)构成,所述金属罩容纳由陶瓷制成的加热筒(22)并且与管状的本体(1)的前部区域(101)焊接,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后部区域(110)支承用于电供给的连接器(3),其中与地的电连接通过所述金属罩(21)和所述管状的本体(1)实现,其中所述供给从所述连接器(3)出发通过中心电极(7)来实现,所述中心电极(7)以绝缘的方式被容纳在所述管状的本体(1)中,所述预热塞的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筒(2)的设有输入触头(233)的后侧(24)与所述中心电极(7)的前端部(71)之间的电连接部包含:
-导电的连接块(4);
-导电的柱状的头部(6),所述头部被固定到所述中心电极(7)的前部区域(71)处并且具有支撑凸缘(62);
-电绝缘的套筒(5),所述套筒在超出所述凸缘(62)之外包围所述头部(6)的前部区段(61)并且部分地包围所述连接块(4);
-其中所述管状的本体(1)在其前端部(101)处具有沉陷部(102),所述沉陷部形成支撑肩部(103),所述支撑肩部容纳用于定心和电绝缘的绝缘盘(104),其中所述凸缘(62)在横截面方面小于所述沉陷部(102),以便安放在所述肩部(103)处;
-其中由所述连接块(4)和所述头部(6)所组成的子单元在所述加热筒(2)的后侧(24)的电供给触头(233)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支撑肩部(103)之间被挤压在一起,其中所述连接块(4)以其前侧(41)被挤压到所述输入触头(233)处并且以其后侧(42)被挤压到所述头部(6)的前端部(61)处,所述头部的凸缘(62)借助于绝缘盘(104)被挤压到所述支撑部(103)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塞,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块(4)由石墨制成、是导电的并且在压力下能够变形。
3.按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预热塞,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6)是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的柱体,所述柱体被所述凸缘(62)划分成前部区段(61)和后部区段(63)。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塞,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62)在横截面方面是截锥状。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塞,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筒(22)关于所述加热销(2)的罩(21)的基础部件(26)沿轴向回退地构造,以便形成腔室(25),所述腔室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连接块(4)并且部分地容纳所述头部(6),其中这两个元件(4、6)被所述绝缘套筒(5)包围。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塞,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盘(104)具有穿通部(1041),所述穿通部略微小于所述中心电极(7)的横截面或者所述头部(6)的后部区段(63)的横截面,以便实现无间隙的结构。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塞,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套筒(5)至少部分地嵌合到所述金属罩(21)的腔室(25)中。
8.用于制造按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预热塞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制造具有沉陷部(102)的管状的本体(1)(E1),所述沉陷部在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前端部(101)处形成支撑肩部(103);
-将绝缘盘(104)放置到所述沉陷部(102)中置于所述支撑肩部(103)上(E2);
-事先将所述头部(6)固定到所述中心电极处,装入所述中心电极(7)(E3),
其方式为:将所述头部(6)插入到所述绝缘盘(104)中,以便使得所述头部的凸缘(62)贴靠到所述盘(104)处,
并且其方式为:如此在所述管状的本体(1)中对所述中心电极(7)进行定心;
-将所述绝缘套筒(5)放置到所述头部(6)的前部区段(61)处(E4);
-将所述连接块(4)引入到所述绝缘套筒(5)中(E5),其方式为:使所述连接块以其前侧(41)以自然的方式伸出,其中所述连接块的后侧(42)贴靠在所述头部(6)的前部区段(61)处;
-以下述方式装入事先被安装到所述绝缘套筒(5)处的加热销(2)(E6):使得所述中间块(4)的前侧(41)至少基本上与所述加热筒(22)的后侧(24)在其腔室(25)中处于接触之中,其中不同构件的几何参数使得:在所述加热销(2)的基础部件(26)的后侧处的连接面(28)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前侧的连接面(111)之间保留自由空间或者间隙(i);
-沿轴向将所述加热销(2)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挤压在一起,以便使所述管状的本体(1)与所述加热筒(22)的金属罩(21)的对置的连接面(111)和(28)彼此接近并且至少基本上相接触,以便通过焊接将其接合在一起;
-将密封件(8)、绝缘轴套(9)和所述连接器(3)安装到所述中心电极(7)的后端部(72)处,其方式为:在所述连接器(3)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之间建立密封性;
-通过将所述连接器(3)安置到所述中心电极(7)的后端部(72)处来完成装配,其方式为:在连接器(3)与管状的本体(1)之间建立密封性。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部件(26)与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焊接利用激光、尤其利用这两个组成部分的同步的旋转运动来实现。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塞的前部区域的装配(E1-E7)利用垂直定向的管状的本体(1)来实现(轴线xx),其中所述管状的本体的前端部(101)转向上方,并且
-翻转如此安装的子单元,以便所述轴线(xx)始终垂直地走向,但是所述管状的本体(1)的后端部(110)和所述中心电极(7)的后端部(72)转向上方,以便尤其通过折边(204)来将所述连接器(3)安装在所述中心电极(7)的后端部(72)处。
CN201580046977.XA 2014-09-01 2015-08-18 预热塞及用于制造该预热塞的方法 Active CN106605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458171A FR3025153B1 (fr) 2014-09-01 2014-09-01 Bougie de prechauffage
FR1458171 2014-09-01
PCT/EP2015/068906 WO2016034399A1 (de) 2014-09-01 2015-08-18 Glühkerz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5100A true CN106605100A (zh) 2017-04-26
CN106605100B CN106605100B (zh) 2019-08-30

Family

ID=52130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6977.XA Active CN106605100B (zh) 2014-09-01 2015-08-18 预热塞及用于制造该预热塞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189273B1 (zh)
JP (1) JP6283768B2 (zh)
CN (1) CN106605100B (zh)
FR (1) FR3025153B1 (zh)
WO (1) WO20160343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8188A (zh) * 2018-11-02 2019-04-05 湖北康利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机防爆系统的预热塞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0328A1 (de) * 1999-08-27 2001-03-01 Bosch Gmbh Robert Keramische Glühstiftkerze
US6759631B1 (en) * 1999-08-27 2004-07-06 Robert Bosch Gmbh Ceramic sheathed-element glow plug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wder pellet contac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DE102009045273A1 (de) * 2009-10-02 2011-04-0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Glühkerze
CN103250002A (zh) * 2010-12-06 2013-08-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石墨密封件和电绝缘层的预热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300980B6 (cs) * 1999-08-27 2009-09-30 Robert Bosch Gmbh Svícka se žhavicím kolíkem
DE10030924A1 (de) * 2000-06-24 2002-01-03 Bosch Gmbh Robert Glühstiftkerze
DE10339641A1 (de) * 2003-08-28 2005-03-24 Robert Bosch Gmbh Glühstiftkerze mit besonders eingebettetem Kontaktelement
JP2005180855A (ja) * 2003-12-22 2005-07-07 Bosch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型グロープラグ
JP4623645B2 (ja) * 2004-06-29 2011-02-0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グロープラグ
DE102005029839A1 (de) * 2005-06-27 2007-01-04 Robert Bosch Gmbh Glühstiftkerze
JP5720452B2 (ja) * 2011-07-12 2015-05-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発熱体通電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0328A1 (de) * 1999-08-27 2001-03-01 Bosch Gmbh Robert Keramische Glühstiftkerze
US6759631B1 (en) * 1999-08-27 2004-07-06 Robert Bosch Gmbh Ceramic sheathed-element glow plug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wder pellet contac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DE102009045273A1 (de) * 2009-10-02 2011-04-0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Glühkerze
CN103250002A (zh) * 2010-12-06 2013-08-1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石墨密封件和电绝缘层的预热塞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8188A (zh) * 2018-11-02 2019-04-05 湖北康利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机防爆系统的预热塞
CN109578188B (zh) * 2018-11-02 2021-04-02 湖北康利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机防爆系统的预热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83768B2 (ja) 2018-02-21
EP3189273A1 (de) 2017-07-12
CN106605100B (zh) 2019-08-30
JP2017525928A (ja) 2017-09-07
FR3025153A1 (fr) 2016-03-04
WO2016034399A1 (de) 2016-03-10
FR3025153B1 (fr) 2016-12-09
EP3189273B1 (de) 2018-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68309B2 (ja) ヒ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049053A (ko) 디젤 엔진용 예열 플러그에 특히 적합한 복합 도체
CN103339810A (zh) 火花塞
JP2006040882A (ja)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の製造方法、その製造方法で製造した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およびその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を備えたグロープラグ
KR20010049674A (ko) 세라믹 가열 로드, 이를 포함한 글로 플러그 및 그 가열로드와 글로 플러그의 제조공정
EP1612485B2 (en) Glow plug
US6437492B1 (en) Ceramic sheathed-type glow plug
CN100499300C (zh) 一种用于火花塞的中心导线组件及其制作方法、以及一种点火装置
ES2204391T3 (es) Bujia incandescente y procedimiento para su fabricacion.
CN106605100A (zh) 预热塞
CN102016422A (zh) 压力测量电热塞
US20140339214A1 (en) Glow plug
JP2015535589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予熱プラグ
US9059571B2 (en) Spark plug having a side-mounted ground electrode
JP5414381B2 (ja) グロープラグ及びグロー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2011017504A (ja) グロープラグ
JP4295164B2 (ja) グロープラグ
JP6456278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02206739A (ja) セラミックスグロープラ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875365A (en) Spark plu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3834952B2 (ja) グロー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EP2912379B1 (en) Glow plug comprising an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sleev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id plug
JP2941889B2 (ja) シーズ型グロー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CN107378161B (zh) 将加速度计传感器中的镍强度凸耳与青铜连接销和黄铜接触环焊接的方法
JP2017515088A (ja) 予熱電極と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