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87083B - 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87083B
CN106587083B CN201611192947.2A CN201611192947A CN106587083B CN 106587083 B CN106587083 B CN 106587083B CN 201611192947 A CN201611192947 A CN 201611192947A CN 106587083 B CN106587083 B CN 106587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mist
diluent
spherical sio
preparing spherical
combustion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29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87083A (zh
Inventor
张建平
姜兵
王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ANRU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ANRU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ANRU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ANRU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929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870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87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87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87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87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燃烧炉和分级机,分级机上连接有引风机,在燃烧炉的出料口和分级机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加湿装置和稀释剂进风口;其备时选用纯度为99.8%以上的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通过燃烧炉进行燃烧得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然后进入到输送管道中,以空气或惰性气体为稀释剂,燃烧炉的燃烧余温作为除杂温度,通过加湿装置控制输送管道中稀释剂的湿度,对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除杂,最后通过分级机将除杂后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收集。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粉具有低的离子含量,因此表现出填料的绝缘性更好,由其生产出的下游产品的耐热性和电性能更优秀。

Description

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在半导体材料有重要用途,尤其是手机、大型服务器、集成电路对封装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粒度分布合理,还提出更高绝缘性的要求(也就是耐热性、电性能要求高)。为了满足现在电子行业的新要求,既要控制好产品的粒度分布,又要制备离子含量低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
现有技术:
CN 101746767 A《一种制备高纯球形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公开一种采用等离子体反应炉通过还原-氧化制备高纯球形二氧化硅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了等离子体反应炉,这就导致此方法不易规模化生产,能耗高,连续化生产困难等缺点。
CN 104192853 A《一种球形二氧化硅的生产方法》,以水玻璃作为硅源,加入一定量的酸,干燥得到球形二氧化硅。化学法制备的球形硅微粉纯度高,但是,表面不光滑、松装密度低、吸油值高,环境不友好等缺点。
日本专利平2-217308《氧化物粉末的制造方法》,以金属硅和金属铝为原料,燃烧制备球形硅微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第二燃烧室提供的高温除去因燃烧过程中产品的NOx。采用第二燃烧室提供的高温,需要增加设备和燃气的投入,成本明显增加。
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在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燃烧会产生酸性气体(如CO2、SO2、NOx等),且石英粉在高温条件下因晶型发生变化,部分离子析出,导致粉体水萃取液离子含量(一般行业内,也可以采用EC表示)升高,pH降低。这些会严重影响填料的绝缘性,影响下游产品的耐热性和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纯、低成本、绝缘性能好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燃烧炉和分级机,分级机上连接有引风机,在燃烧炉的出料口和分级机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加管道内湿度的加湿装置,在加湿装置后方的输送管道上设有稀释剂进风口;其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选用纯度为99.8%以上的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原料的电导率EC小于0.5μS/cm,Na+/K+小于0.5ppm;
(2)燃烧:以氧气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原料在载气的保护下与天然气、氧气同时加入到燃烧炉中,天然气和氧气在燃烧炉中燃烧使二氧化硅微粉原料球化,得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其中可燃气体的流量为120-250m3/h,载气和助燃剂总量的流量为300-500m3/h;
(3)除杂:上述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入到输送管道,以空气或惰性气体为稀释剂,燃烧炉的燃烧余温作为除杂温度,通过加湿装置控制输送管道中稀释剂的湿度,对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除杂,其中稀释剂湿度为10-90%,稀释剂的流量为100-40000m3/h,除杂温度为110-900℃;除杂主要是将吸附在颗粒表面的Na+\K+\CO2\SO2除去。
(4)收集:通过分级机将除杂后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收集,得到电导率EC为5-10μS/cm、Na+为0.1-0.35ppm、K+为0.01-0.03ppm、平均粒径D50=0.3-3μm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
名词解释:电导率(英文简称EC):物理学概念,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可以间接快速的测量溶液中离子含量。
Na+:在121℃放置24h,制取的水萃取液,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Na+含量。
加湿装置可以采用工业加湿器,湿热空气或惰性气体等进行加湿。
本发明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中:稀释剂为空气时,所述稀释剂进风口与鼓风机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中:稀释剂为惰性气体时,所述稀释剂进风口通过气管与惰性气体储罐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中:二氧化硅微粉原料在燃烧炉中停留时间为5-25s。
本发明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的惰性气体为氦气、氩气和氮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稀释剂湿度为50-90%,稀释剂的流量为10000-40000m3/h,除杂温度为200-9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燃烧、除杂技术制备出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具有低的离子含量、高绝缘性的特点,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微粉其表面吸附的Na+\K+\CO2\SO2会被除去,从而其电导率EC降低,具有低的离子含量和pH值,因此表现出填料的绝缘性更好,由其生产出的下游产品的耐热性和电性能更优秀,大大地提高了产品在客户端的应用性能,为客户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燃烧炉和分级机,分级机上连接有引风机,在燃烧炉的出料口和分级机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加管道内湿度的加湿装置,在加湿装置后方的输送管道上设有稀释剂进风口;其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选用纯度为99.8%以上的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原料的电导率EC小于0.5μS/cm,Na+/K+小于0.5ppm;
(2)燃烧:以氧气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原料在载气的保护下与天然气、氧气同时加入到燃烧炉中,二氧化硅微粉原料在燃烧炉中停留时间为5s,天然气和氧气在燃烧炉中燃烧使二氧化硅微粉原料球化,得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其中可燃气体的流量为120m3/h,载气和助燃剂总量的流量为300m3/h;
(3)除杂:上述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入到输送管道,以空气或惰性气体为稀释剂,燃烧炉的燃烧余温作为除杂温度,通过加湿装置控制输送管道中稀释剂的湿度,对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除杂,其中稀释剂湿度为30%,稀释剂的流量为10000m3/h,除杂温度为120℃;
(4)收集:通过分级机将除杂后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收集,得到电导率EC为5μS/cm、Na+为0.3ppm、K+为0.01ppm、平均粒径D50=0.3-3μm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
实施例2,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燃烧炉和分级机,分级机上连接有引风机,在燃烧炉的出料口和分级机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管道,通过引风机将粉末从燃烧炉吸出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分级机进行收集。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加管道内湿度的加湿装置,在加湿装置后方的输送管道上设有稀释剂进风口;其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选用纯度为99.89%的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原料的电导率EC为0.2μS/cm,Na+为0.39ppm;
(2)燃烧:以氧气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原料在载气的保护下与天然气、氧气同时加入到燃烧炉中,二氧化硅微粉原料在燃烧炉中停留时间为8s,天然气和氧气在燃烧炉中燃烧,在高温条件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二氧化硅微粉原料球化,得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其中可燃气体的流量为150m3/h,载气和助燃剂总量的流量为350m3/h;
(3)除杂:上述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入到输送管道,以空气或惰性气体为稀释剂,燃烧炉的燃烧余温作为除杂温度,通过加湿装置控制输送管道中稀释剂的湿度,对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除杂,其中稀释剂湿度为70%,稀释剂的流量为11000m3/h,除杂温度为400℃;
(4)收集:通过分级机将除杂后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收集,得到电导率EC为8μS/cm、Na+为0.3ppm、K+为0.03ppm、平均粒径D50:1.53μm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
实施例3,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燃烧炉和分级机,分级机上连接有引风机,在燃烧炉的出料口和分级机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管道,通过引风机将粉末从燃烧炉吸出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分级机进行收集。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加管道内湿度的加湿装置,在加湿装置后方的输送管道上设有稀释剂进风口;其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选用纯度为99.89%的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原料的电导率EC为0.2μS/cm,Na+为0.39ppm;
(2)燃烧:以氧气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原料在载气的保护下与天然气、氧气同时加入到燃烧炉中,二氧化硅微粉原料在燃烧炉中停留时间为6s,天然气和氧气在燃烧炉中燃烧,在高温条件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二氧化硅微粉原料球化,得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其中可燃气体的流量为200m3/h,载气和助燃剂总量的流量为420m3/h;
(3)除杂:上述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入到输送管道,以空气或惰性气体为稀释剂,燃烧炉的燃烧余温作为除杂温度,通过加湿装置控制输送管道中稀释剂的湿度,对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除杂,其中稀释剂湿度为70%,稀释剂的流量为19000m3/h,除杂温度为300℃;
(4)收集:通过分级机将除杂后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收集,得到电导率EC为5μS/cm、Na+为0.12ppm、K+为0.01ppm、平均粒径D50:1.51μm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
实施例4,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燃烧炉和分级机,分级机上连接有引风机,在燃烧炉的出料口和分级机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管道,通过引风机将粉末从燃烧炉吸出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分级机进行收集。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加管道内湿度的加湿装置,在加湿装置后方的输送管道上设有稀释剂进风口;其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选用纯度为99.89%的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原料的电导率EC为0.2μS/cm,Na+为0.39ppm;
(2)燃烧:以氧气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原料在载气的保护下与天然气、氧气同时加入到燃烧炉中,二氧化硅微粉原料在燃烧炉中停留时间为10s,天然气和氧气在燃烧炉中燃烧,在高温条件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二氧化硅微粉原料球化,得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其中可燃气体的流量为250m3/h,载气和助燃剂总量的流量为500m3/h;
(3)除杂:上述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入到输送管道,以空气或惰性气体为稀释剂,燃烧炉的燃烧余温作为除杂温度,通过加湿装置控制输送管道中稀释剂的湿度,对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除杂,其中稀释剂湿度为60%,稀释剂的流量为21000m3/h,除杂温度为200℃;
(4)收集:通过分级机将除杂后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收集,得到电导率EC为10μS/cm、Na+为0.32ppm、K+为0.03ppm、平均粒径D50:1.50μm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
实施例5,一种如实施例1-4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中,稀释剂为空气时,所述稀释剂进风口与鼓风机相连。
实施例6,一种如实施例1-4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中,稀释剂为惰性气体时,所述稀释剂进风口通过气管与惰性气体储罐相连。
实施例7,一种如实施例1-4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的惰性气体为氦气、氩气和氮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8,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性能评价实验:
对比例:
选用纯度99.89%,EC为0.2μS/cm,Na+为0.39ppm二氧化硅粉。以氧气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原料在载气的保护下与天然气、氧气同时加入到燃烧炉中,二氧化硅微粉原料在燃烧炉中停留时间为10s,天然气和氧气在燃烧炉中燃烧,在高温条件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二氧化硅微粉原料球化,得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其中可燃气体的流量为250m3/h,载气和助燃剂总量的流量为500m3/h;上述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入到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中的温度为600℃;最后通过分级机进行收集,得到电导率EC为15μS/cm、Na+为0.35ppm、K+为0.03ppm、平均粒径D50:1.50μm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
对比例与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对比结果如下表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粉的性能最好,电导率比较低。
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工艺流程,生产出的二氧化硅微粉其表面吸附的Na+\K+\CO2\SO2会被除去,从而其电导率EC降低,具有低的离子含量和pH值,因此表现出填料的绝缘性更好,由其生产出的下游产品的耐热性和电性能更优秀,大大地提高了产品在客户端的应用性能,为客户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Claims (6)

1.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炉和分级机,分级机上连接有引风机,在燃烧炉的出料口和分级机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加管道内湿度的加湿装置,在加湿装置后方的输送管道上设有稀释剂进风口;其制备步骤如下:
(1)原料:选用纯度为99.8%以上的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原料的电导率EC小于0.5μS/cm,Na+/K+小于0.5ppm;
(2)燃烧:以氧气为载气、天然气为可燃气体、氧气为助燃剂,原料在载气的保护下与天然气、氧气同时加入到燃烧炉中,天然气和氧气在燃烧炉中燃烧使二氧化硅微粉原料球化,得球形二氧化硅微粉,其中可燃气体的流量为120-250m3/h,载气和助燃剂总量的流量为300-500m3/h;
(3)除杂:上述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入到输送管道,以空气、氮气或惰性气体为稀释剂,燃烧炉的燃烧余温作为除杂温度,通过加湿装置控制输送管道中稀释剂的湿度,对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除杂,其中稀释剂湿度为10-90%,稀释剂的流量为100-40000m3/h,除杂温度为110-900℃;除杂是将吸附在颗粒表面的Na+\K+\CO2\SO2除去;
(4)收集:通过分级机将除杂后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进行收集,得到电导率EC为5-10μS/cm、Na+为0.1-0.35ppm、K+为0.01-0.03ppm、平均粒径D50=0.3-3μm的球形二氧化硅微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剂为空气时,所述稀释剂进风口与鼓风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剂为惰性气体时,所述稀释剂进风口通过气管与惰性气体储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硅微粉原料在燃烧炉中停留时间为5-25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惰性气体为氦气、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稀释剂湿度为50-90%,稀释剂的流量为10000-40000m3/h,除杂温度为200-900℃。
CN201611192947.2A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87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2947.2A CN106587083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2947.2A CN106587083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87083A CN106587083A (zh) 2017-04-26
CN106587083B true CN106587083B (zh) 2019-01-15

Family

ID=5860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2947.2A Active CN106587083B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8708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8446A (zh) * 2006-11-17 2007-05-09 四川大学 一种用天然石英粉制备高纯超细硅微粉的方法
CN101462727A (zh) * 2008-09-27 2009-06-24 浙江华飞电子封装基材有限公司 球形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02337676A (zh) * 2010-07-16 2012-02-01 北昌君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粘性除尘布的制备方法
CN102145898A (zh) * 2011-05-05 2011-08-10 张冬玲 一种二氧化硅超细粉的生产方法
CN105384177B (zh) * 2015-11-27 2018-04-13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亚微米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87083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3488B2 (en) Synthetic amorphous silica powd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140065423A1 (en) Synthetic amorphous silica powd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8883110B2 (en) Synthetic amorphous silica powd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9148643B (zh) 一种解决ald方式的perc电池在电注入或光注入后效率降低的方法
WO2018041031A1 (zh) 一种高毛细速率低松装密度的热导铜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0885A (zh) 一种电吸附循环水处理装置
CN103935982B (zh) 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CN106587083B (zh) 一种高绝缘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US9272918B2 (en) Synthetic amorphous silica powd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8637264B (zh) 一种球磨机、提高3d打印用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方法及3d打印用金属粉末
CN112899649A (zh) 一种在铜粉上包裹石墨烯的方法
JP4791697B2 (ja) シリコン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9231216A (zh) 工业硅炉外提纯精炼工艺
TW201936935A (zh) 銅微粒子
JP2010150049A (ja) 酸化珪素製造用原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酸化珪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31480B (zh) 锡酸锑纳米线复合电子封装材料
JP2021161008A (ja) シリカ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スラリー組成物
CN103498190A (zh) 高纯度枝状结晶FeWO4/FeS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JP2002543293A5 (zh)
CN105984869A (zh) 乙二胺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7652628B (zh) 石英玻璃填料、树脂组合物以及覆铜板
CN209816001U (zh) 一种高纯正硅酸乙酯的生产系统
TW201930189A (zh) 石墨烯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CN103935984B (zh) 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JP4118605B2 (ja) 溶融シリカ粒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