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9024B - 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9024B
CN106579024B CN201611122221.1A CN201611122221A CN106579024B CN 106579024 B CN106579024 B CN 106579024B CN 201611122221 A CN201611122221 A CN 201611122221A CN 106579024 B CN106579024 B CN 106579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paste
temperature
primary
bone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222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9024A (zh
Inventor
张春晖
贾伟
李侠
王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Mengtai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6111222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79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79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9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9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9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预清洗后的温度为‑2~4℃的冰鲜食用骨,在常温下进行预粉碎成粒径小于20mm的初级粉碎料;将初级粉碎料进行高温动态水解处理分离出浮油和骨水解液,高温动态水解的条件为:温度为120~135℃,时间为50~80min;将骨水解液制备成骨泥;以及向骨泥中添加辅料混合调配后,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制成初级骨糊,之后将初级骨糊热灌装制备成品骨糊或者离心喷雾制备初级骨粉。本发明能够将可食性动物骨采用物理的加工方法,形成骨糊、骨粉产品,由于采用了梯次磨碎、超细微粉碎、动态水解工艺,将骨中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浮油的全利用,提升了可食性骨的综合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禽畜骨生产骨糊系列食品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型营养食品。骨糊既充分利用了骨上附着的肉,又能获得骨中的蛋白质、钙以及骨髓中对人体有益的磷脂质、软骨素、丰富的氨基酸以及维生素A、B1、B2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骨糊系列食品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品。
食用鲜骨糊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丹麦、瑞典等发达国家首先研制成功,而后很快在东南亚各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得到推广,尤以日本发展最快。我国对食用鲜骨糊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主要是在引进设备的基础上,自行研制骨糊加工机组,并形成了多种加工方法。但由于我国对骨糊加工研究的认识不足,加工技术落后,以及产品的贮存、保鲜等一系列问题,食用鲜骨泥在我国一直未能得到推广。根据对原料骨处理过程的不同,食用鲜骨糊加工方法可分为三种:低温冷冻磨碎加工、常温磨碎加工、高温高压蒸煮后磨碎加工。一般而言,低温冷冻后较常温易加工,如日本采用的冷冻后加工,我国采用的低温冷冻后加工及常温加工等,故仍以低温冷冻加工为主,通常称为冷冻法,是将鲜骨在-15~-25℃以下充分冷冻脆化,然后切成碎块、绞碎、再经多次(低温或常温下)磨碎,制成鲜骨糊。此种加工方式生产的骨糊适口感差,生腥味严重,而且由于没有进行前处理清洗,存在血水多,颜色容易变化,添加性差的问题。
骨糊粒径为70~80μm,其优点是低温加工保存了鲜骨中全部营养成分;缺点是:对原料骨有一定要求,需剔除坚硬的腿骨及骨骼上附着的骨膜、韧带、碎肉等不易磨碎的成分,成品骨泥含水、含油量高、不易保鲜、贮存、运输、使用均有不便;生产成本高、产品粒度粗,影响吸收利用。由于食用鲜骨泥的贮存、保鲜问题制约其推广,骨粉的研究应运而生,骨粉的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蒸煮法、高湿高压法、生化法等几种。归结起来,就是将骨糊通过干燥的方法将其制成粉状固体。
我国的可食性骨资源丰富,目前我国畜禽骨年产量高达1,200多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3,折合约200万吨动物蛋白,可满足7,500万人的年蛋白需求。同时我国又是蛋白质资源缺乏的国家,居民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蛋白摄入量不足。在人口压力与养殖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条件下,加强对骨蛋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由此,对骨资源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能够将可食性动物骨采用物理的加工方法,形成骨糊、骨粉产品,由于采用了梯次磨碎、超细微粉碎、动态水解工艺,将骨中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浮油的全利用,提升了可食性骨的综合利用价值。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清洗后的温度为-2~4℃的冰鲜食用骨,在常温下进行预粉碎成粒径小于20mm的初级粉碎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初级粉碎料进行高温动态水解处理分离出浮油和骨水解液,高温动态水解的条件为:温度为120~135℃,时间为50~80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骨水解液制备成骨泥;以及
步骤四、向骨泥中添加辅料混合调配后,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制成初级骨糊,之后将初级骨糊热灌装制备成品骨糊或者离心喷雾制备初级骨粉。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当冰鲜食用骨为带肉的禽畜骨和兔骨架时,应用绞肉机进行预粉碎;当冰鲜食用骨为牲畜骨时,应用硬质骨破碎机进行预粉碎。
优选的是,其中,应用绞肉机进行预粉碎成粒度为5~8mm的初级粉碎料;应用硬质骨破碎机预粉碎成粒度为10~20mm的初级粉碎料。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二中高温动态水解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初级粉碎料泵送至水解罐,之后,向水解罐中加入0.5倍初级粉碎料重量的纯净水,并开启搅拌程序,所述搅拌程序为按照顺时针搅拌10~15min停止3~5min,之后再逆时针搅拌5~10min停止3~5min,如此循环,直至高温动态水解结束,其中,搅拌程序的转速均为36~45转/分,并且采用上半部分为平桨搅拌,下半部分为螺带式搅拌。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高温动态水解过程中,所述步骤二中高温动态水解结束后,静置25~30min,之后进行浮油分离。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三中将骨水解液进行连续两次磨碎制备成骨泥,其中第一次磨碎至粒度为40~60目,在磨碎过程中逐渐加入纯净水,纯净水的加入量与骨水解液的质量比为0.5:1,加入流速与骨水解液在骨泥磨中的流速比为0.5:1~1.2;第二次磨碎至粒度为80~120目。
优选的是,其中,第一次磨碎过程中,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50μm;第二次磨碎过程中,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30μm。
优选的是,其中,步骤四中所述高温灭菌处理过程中伴随贴壁刮板搅拌,搅拌转速为36~42转/分,灭菌的温度为90~95℃,灭菌时间为30~40min。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热灌装制备成品骨糊的具体方法为:高温灭菌后,将初级骨糊在90~95℃温度下进行热灌装,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0~20Kg/袋进行包装得到成品骨糊;之后,密闭入库,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初级骨粉的具体方法为:高温灭菌后,将初级骨糊泵入到离心喷雾干燥塔中,进风温度180~185℃,排风温度80~90℃,制备成水分不大于5.0%的初级骨粉。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初级骨粉制备成成品骨粉:经过离心喷雾后的初级骨粉再经过行星球磨机研磨至粒径为10~12μm的超细微的成品骨粉,其中,行星球磨机的转速为:450~500r/min,研磨时间为3~4h;
之后,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Kg/袋进行包装得到骨粉产品,密闭入库,在干燥处阴凉处保存。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动态水解、逐级粉碎、离心喷雾等技术,实现了骨中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浮油的全利用,提升了可食性骨的综合利用价值,可使骨的利用率高达98%。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可以作为肉制品、面制品、休闲食品、调味品等的辅料,也可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重要补钙制剂。由于使用了动态水解工艺,其中的骨蛋白所形成的多肽易于人体吸收并协同促进钙的吸收,倍增了补钙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艺操作简便,设备简单造价低,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蒸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蒸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中,在130℃下动态水解40min后的鸡骨水解液中蛋白分子分布规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蒸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中,行星式球磨机的转速对粒径的影响的二维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蒸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中,行星式球磨机的转速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的二维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蒸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中,行星式球磨机的研磨时间对粒径的影响的二维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蒸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中,行星式球磨机的研磨时间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的二维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清洗后的温度为-2~4℃的冰鲜食用骨,在常温下进行预粉碎成粒径小于20mm的初级粉碎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初级粉碎料进行高温动态水解处理分离出浮油和骨水解液,高温动态水解的条件为:温度为120~135℃,时间为50~80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骨水解液制备成骨泥;以及
步骤四、向骨泥中添加辅料混合调配后,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制成初级骨糊,之后将初级骨糊热灌装制备成品骨糊或者离心喷雾制备初级骨粉。
在上述方案中,本发明采用动态水解、逐级粉碎、离心喷雾等技术,实现了骨中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浮油的全利用,提升了可食性骨的综合利用价值,可使骨的利用率高达98%;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可以作为肉制品、面制品、休闲食品、调味品等的辅料,也可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重要补钙制剂;
由于使用了动态水解工艺,其中的骨蛋白所形成的多肽易于人体吸收并协同促进钙的吸收,倍增了补钙效果。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当冰鲜食用骨为带肉的禽畜骨和兔骨架时,应用绞肉机进行预粉碎;当冰鲜食用骨为牲畜骨时,应用硬质骨破碎机进行预粉碎。
在上述方案中,对带肉的禽畜骨和兔骨架利用绞肉机进行预粉碎,不需剔除坚硬的腿骨及骨骼上附着的骨膜、韧带、碎肉等不易磨碎的成分,也能进行骨泥的生产,简化工艺流程。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应用绞肉机进行预粉碎成粒度为5~8mm的初级粉碎料;应用硬质骨破碎机预粉碎成粒度为10~20mm的初级粉碎料。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硬质骨破碎机预粉碎成粒度为10~20mm的初级粉碎料,降低后续加工难度,减小产品粒度,提高吸收效率。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高温动态水解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初级粉碎料泵送至水解罐,之后,向水解罐中加入0.5倍初级粉碎料重量的纯净水,并开启搅拌程序,所述搅拌程序为按照顺时针搅拌10~15min停止3~5min,之后再逆时针搅拌5~10min停止3~5min,如此循环,直至高温动态水解结束,其中,搅拌程序的转速均为36~45转/分,并且采用上半部分为平桨搅拌,下半部分为螺带式搅拌。
在上述方案中,首先需要进行低速旋转,可以有效避免高速旋转过程中,物料中掺杂入过多空气,发生氧化,营养骨泥的色泽和营养价值;另外,由于初级粉碎料中加入的水量较少,呈现糊状,低速搅拌容易产生糊状的物料在水解罐内的整体惯性旋转,无法达到充分搅拌的目的,如果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交替搅拌,则会产生逆向流动,以实现真正的搅拌,混合更加均匀。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高温动态水解过程中,所述步骤二中高温动态水解结束后,静置25~30min,之后进行浮油分离。
在上述方案中,水解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待水解结束后,静置一定时间,其中的浮油可以逐渐升到水解产物的上表面,便于分离;
分离取得的上层浮油经过精加工可以作为调制风味油脂使用。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将骨水解液进行连续两次磨碎制备成骨泥,其中第一次磨碎至粒度为40~60目,在磨碎过程中逐渐加入纯净水,纯净水的加入量与骨水解液的质量比为0.5:1,加入流速与骨水解液在骨泥磨中的流速比为0.5:1~1.2;第二次磨碎至粒度为80~120目。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第一次磨碎过程中,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50μm;第二次磨碎过程中,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30μm。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步骤四中所述高温灭菌处理过程中伴随贴壁刮板搅拌,搅拌转速为36~42转/分,灭菌的温度为90~95℃,灭菌时间为30~40min。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热灌装制备成品骨糊的具体方法为:高温灭菌后,将初级骨糊在90~95℃温度下进行热灌装,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0~20Kg/袋进行包装得到成品骨糊;之后,密闭入库,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初级骨粉的具体方法为:高温灭菌后,将初级骨糊泵入到离心喷雾干燥塔中,进风温度180~185℃,排风温度80~90℃,制备成水分不大于5.0%的初级骨粉。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初级骨粉制备成成品骨粉:经过离心喷雾后的初级骨粉再经过行星球磨机研磨至粒径为10~12μm的超细微的成品骨粉,其中,行星球磨机的转速为:450~500r/min,研磨时间为3~4h;
之后,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Kg/袋进行包装得到骨粉产品,密闭入库,在干燥处阴凉处保存。
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实施和检测研究:
实施例1
1)选取-2℃冰鲜鸡骨架骨原料50公斤,首先用清水将其杂质冲洗干净后,通过绞肉机绞碎,绞碎粒度控制在5mm;
2)绞碎后的鸡骨架通过管道输送至水解罐,加入0.5倍原料的纯水(按照GB17324);开启搅拌,搅拌转速36转/分;开启加热升温,搅拌程序按照顺时针搅拌10分钟停止3min,再逆时针搅拌5分钟停止3min,如此循环;水解结束后保持25min的静置阶段,方便取油;水解的温度为120℃,时间为50min,上层浮油可以作为风味调制油脂使用;
3)水解结束后,开启排放阀门,水解后的物料首先进入到一级骨泥磨,一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50μm,所加入水为符合GB17324直接饮用纯净水,加入质量与原料比为0.5:1,加入流速与原料流速比0.5:1,第一次磨碎粒度控制在40目;一次磨碎后,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二级骨泥磨,二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30μm,二次磨碎粒度控制在80目;
4)经过两次磨碎后的骨糊泵送至调配罐,加入辅料后开启螺旋推进搅拌,转速为200转/分,并开启蒸汽加热将温度控制在80℃,调配时间控制在20min;
5)调配后的骨糊产品进入到灭菌罐,搅拌为贴壁刮板搅拌,搅拌转速为36转/分,灭菌温度控制在90℃之间,时间30min;灭菌后,在90℃温度下进行灌装,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0Kg/袋进行包装;密闭入库,在干燥阴凉处保存得到骨糊产品;
6)将骨糊产品通过高压泵,进入到离心喷雾干燥塔中,进风温度180℃,排风温度80℃,成品水分不大于5.0%;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Kg/袋进行包装;
7)将上述离心喷雾干燥所得的骨粉加入到行星式球磨机进行450r/min的3h研磨,所得细粉颗粒直径大多集中在12μm左右。
实施例2
1)选取4℃冰鲜鸡骨架骨原料50公斤,首先用清水将其杂质冲洗干净后,通过绞肉机绞碎,绞碎粒度控制在8mm;
2)绞碎后的鸡骨架通过管道输送至水解罐,加入0.5倍原料的纯水(按照GB17324);开启搅拌,搅拌转速45转/分;开启加热升温,搅拌程序按照顺时针搅拌15分钟停止5min,再逆时针搅拌10分钟停止5min,如此循环;水解结束后保持30min的静置阶段,方便取油;水解的温度为135℃,时间为80min,上层浮油可以作为风味调制油脂使用;
3)水解结束后,开启排放阀门,水解后的物料首先进入到一级骨泥磨。一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50μm,所加入水为符合GB17324直接饮用纯净水,加入质量与原料比为0.5:1,加入流速与原料流速比0.5:1.2,第一次磨碎粒度控制在60目;一次磨碎后,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二级骨泥磨,二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30μm,二次磨碎粒度控制在120目;
4)经过两次磨碎后的骨糊泵送至调配罐,加入辅料后开启螺旋推进搅拌,转速为200转/分,并开启蒸汽加热将温度控制在85℃,调配时间控制在25min;
5)调配后的骨糊产品进入到灭菌罐,搅拌为贴壁刮板搅拌,搅拌转速为42转/分,灭菌温度控制在95℃之间,时间40min;灭菌后,在95℃温度下进行灌装,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20Kg/袋进行包装;密闭入库,在干燥阴凉处保存得到骨糊产品;
6)将骨糊产品通过高压泵,进入到离心喷雾干燥塔中,进风温度185℃,排风温度90℃,成品水分不大于5.0%;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Kg/袋进行包装;
7)将上述离心喷雾干燥所得的骨粉加入到行星式球磨机进行500r/min的4h研磨,所得细粉颗粒直径大多集中在10μm左右。
实施例3
1)选取0℃冰鲜兔骨架骨原料50公斤,首先用清水将其杂质冲洗干净后,通过绞肉机绞碎,绞碎粒度控制在6mm;
2)绞碎后的兔骨架通过管道输送至水解罐,加入0.5倍原料的纯水(按照GB17324);开启搅拌,搅拌转速40转/分;开启加热升温,搅拌程序按照顺时针搅拌12分钟停止3min,再逆时针搅拌8分钟停止3min,如此循环;水解结束后保持25min的静置阶段,方便取油;水解的温度为130℃,时间为65min,上层浮油可以作为风味调制油脂使用;
3)水解结束后,开启排放阀门,水解后的物料首先进入到一级骨泥磨,一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50μm,所加入水为符合GB17324直接饮用纯净水,加入质量与原料比为0.5:1,加入流速与原料流速比0.5:1,第一次磨碎粒度控制在40目;一次磨碎后,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二级骨泥磨,二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30μm,二次磨碎粒度控制在80目;
4)经过两次磨碎后的骨糊泵送至调配罐,加入辅料后开启螺旋推进搅拌,转速为200转/分,并开启蒸汽加热将温度控制在80℃,调配时间控制在20min;
5)调配后的骨糊产品进入到灭菌罐,搅拌为贴壁刮板搅拌,搅拌转速为36转/分,灭菌温度控制在90℃,时间30min;灭菌后,在90℃温度下进行灌装,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0Kg/袋进行包装;密闭入库,在干燥阴凉处保存得到骨糊产品;
6)将骨糊产品通过高压泵,进入到离心喷雾干燥塔中,进风温度180℃,排风温度80℃,成品水分不大于5.0%;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Kg/袋进行包装;
7)将上述离心喷雾干燥所得的骨粉加入到行星式球磨机进行450r/min的3h研磨,所得细粉颗粒直径大多集中在12μm左右。
实施例4
1)选取-2℃冰鲜牛骨原料50公斤,首先用清水将其杂质冲洗干净后,通过硬质骨破碎机进行预粉碎,粉碎粒度控制在10mm;
2)破碎后的猪骨架通过管道输送至水解罐,加入0.5倍原料的纯水(按照GB17324);开启搅拌,搅拌转速36转/分;开启加热升温,搅拌程序按照顺时针搅拌10分钟停止3min,再逆时针搅拌5分钟停止3min,如此循环;水解结束后保持25min的静置阶段,方便取油;水解的温度为120℃,时间为50min,上层浮油可以作为风味调制油脂使用;
3)水解结束后,开启排放阀门,水解后的物料首先进入到一级骨泥磨,一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50μm,所加入水为符合GB17324直接饮用纯净水,加入质量与原料比为0.5:1,加入流速与原料流速比0.5:1,第一次磨碎粒度控制在40目;一次磨碎后,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二级骨泥磨,二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30μm,二次磨碎粒度控制在80目;
4)经过两次磨碎后的骨糊泵送至调配罐,加入辅料后开启螺旋推进搅拌,转速为200转/分,并开启蒸汽加热将温度控制在80℃,调配时间控制在20min;
5)调配后的骨糊产品进入到灭菌罐,搅拌为贴壁刮板搅拌,搅拌转速为36转/分,灭菌温度控制在90℃之间,时间30min;灭菌后,在90℃温度下进行灌装,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0Kg/袋进行包装;密闭入库,在干燥阴凉处保存得到骨糊产品;
6)将骨糊产品通过高压泵,进入到离心喷雾干燥塔中,进风温度180℃,排风温度80℃,成品水分不大于5.0%;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Kg/袋进行包装;7)将上述离心喷雾干燥所得的骨粉加入到行星式球磨机进行450r/min的3h研磨,所得细粉颗粒直径大多集中在12μm左右。
实施例5
1)选取4℃冰鲜猪骨架骨原料50公斤,首先用清水将其杂质冲洗干净后,通过硬质骨破碎机进行预粉碎,粉碎粒度控制在20mm;
2)绞碎后的猪骨架通过管道输送至水解罐,加入0.5倍原料的纯水(按照GB17324);开启搅拌,搅拌转速45转/分;开启加热升温,搅拌程序按照顺时针搅拌15分钟停止5min,再逆时针搅拌10分钟停止5min,如此循环;水解结束后保持30min的静置阶段,方便取油;水解的温度为135℃,时间为80min,上层浮油可以作为风味调制油脂使用;
3)水解结束后,开启排放阀门,水解后的物料首先进入到一级骨泥磨。一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50μm,所加入水为符合GB17324直接饮用纯净水,加入质量与原料比为0.5:1,加入流速与原料流速比0.5:1.2,第一次磨碎粒度控制在60目;一次磨碎后,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二级骨泥磨,二级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30μm,二次磨碎粒度控制在120目;
4)经过两次磨碎后的骨糊泵送至调配罐,加入辅料后开启螺旋推进搅拌,转速为200转/分,并开启蒸汽加热将温度控制在85℃,调配时间控制在25min;
5)调配后的骨糊产品进入到灭菌罐,搅拌为贴壁刮板搅拌,搅拌转速为42转/分,灭菌温度控制在95℃之间,时间40min;灭菌后,在95℃温度下进行灌装,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20Kg/袋进行包装;密闭入库,在干燥阴凉处保存得到骨糊产品;
6)将骨糊产品通过高压泵,进入到离心喷雾干燥塔中,进风温度185℃,排风温度90℃,成品水分不大于5.0%;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Kg/袋进行包装;
7)将上述离心喷雾干燥所得的骨粉加入到行星式球磨机进行500r/min的4h研磨,所得细粉颗粒直径大多集中在10μm左右。
检测试验验证:
1、鸡骨水解液中蛋白分子分布规律
如图2所示,低分子多肽含量在骨水解液中含量高于大分子蛋白,因此,动态水解过程促进胶原蛋白的水解,有利于人体吸收。
2、骨水解液分子量分布的变化
由下表1可知随着抽提时间的增加,4000~5000分子量范围的大分子物质逐渐减少,<4000的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其中2000~4000分子量范围的物质相对面积增加了约700%,说明大分子物质在热压水解的作用下充分水解形成小分子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表1分子量分布变化(%)
Figure BDA0001174544630000111
Figure BDA0001174544630000121
由上述验证结果可知,2KDa~4KDa分子量大小含量最高,产品纯度较高,易被人体充分吸收。
3、球磨转速对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入图3所示,随着转速的增大,粒径减小,且差异显著(P<0.05)。400r/min之后粒径减少的速度变得平缓。由粒径分布图4可以看到,转速越大,兔骨粒径分布范围更小,600r/min和500r/min比400r/min和300r/min的粒径分布更窄,颗粒集中性更好。但是转速越大,对球磨机的损害越大,所以本发明选择500r/min为合理的转速。
4、球磨时间对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如图5所示,兔骨粉粒径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球磨时间为4h时粒径(10.203μm)减小速度变缓,球磨时间5h时粒径最小(9.785μm),球磨时间为7h时粒径反而增加(11.241μm)。
这可能是球磨过程中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兔骨颗粒表面张力变大,形成了二次粒径。
如图6所示,绝大多数粒径分布在40μm以下,球磨4h比球磨5h的粒径分布范围更小,兔骨颗粒粒径集中性更好。所以,本发明选择球磨4h为合理的球磨时间。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清洗后的温度为-2~4℃的冰鲜食用骨,在常温下进行预粉碎成粒径小于20mm的初级粉碎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初级粉碎料进行高温动态水解处理分离出浮油和骨水解液,高温动态水解的条件为:温度为120~135℃,时间为50~80min;所述步骤二中高温动态水解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初级粉碎料泵送至水解罐,之后,向水解罐中加入0.5倍初级粉碎料重量的纯净水,并开启搅拌程序,所述搅拌程序为按照顺时针搅拌10~15min停止3~5min,之后再逆时针搅拌5~10min停止3~5min,如此循环,直至高温动态水解结束,其中,搅拌程序的转速均为36~45转/分,并且采用上半部分为平桨搅拌,下半部分为螺带式搅拌;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骨水解液制备成骨泥;以及
步骤四、向骨泥中添加辅料混合调配后,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制成初级骨糊,之后将初级骨糊热灌装制备成品骨糊或者离心喷雾制备初级骨粉;
所述步骤三中将骨水解液进行连续两次磨碎制备成骨泥,其中第一次磨碎至粒度为40~60目,在磨碎过程中逐渐加入纯净水,纯净水的加入量与骨水解液的质量比为0.5:1,加入流速与骨水解液在骨泥磨中的流速比为0.5:1~1.2;第二次磨碎至粒度为80~120目;
第一次磨碎过程中,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50μm;第二次磨碎过程中,骨泥磨的转子与固定子之间间隙调整为3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当冰鲜食用骨为带肉的禽畜骨和兔骨架时,应用绞肉机进行预粉碎;当冰鲜食用骨为牲畜骨时,应用硬质骨破碎机进行预粉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绞肉机进行预粉碎成粒度为5~8mm的初级粉碎料;应用硬质骨破碎机预粉碎成粒度为10~20mm的初级粉碎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动态水解过程中,所述步骤二中高温动态水解结束后,静置25~30min,之后进行浮油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高温灭菌处理过程中伴随贴壁刮板搅拌,搅拌转速为36~42转/分,灭菌的温度为90~95℃,灭菌时间为30~4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热灌装制备成品骨糊的具体方法为:高温灭菌后,将初级骨糊在90~95℃温度下进行热灌装,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0~20Kg/袋进行包装得到成品骨糊;之后,密闭入库,在干燥阴凉处保存;
初级骨粉的具体方法为:高温灭菌后,将初级骨糊泵入到离心喷雾干燥塔中,进风温度180~185℃,排风温度80~90℃,制备成水分不大于5.0%的初级骨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初级骨粉制备成成品骨粉:经过离心喷雾后的初级骨粉再经过行星球磨机研磨至粒径为10~12μm的超细微的成品骨粉,其中,行星球磨机的转速为:450~500r/min,研磨时间为3~4h;
之后,内层用洁净塑料袋,每袋按1Kg/袋进行包装得到骨粉产品,密闭入库,在干燥处阴凉处保存。
CN201611122221.1A 2016-12-08 2016-12-08 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Active CN106579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2221.1A CN106579024B (zh) 2016-12-08 2016-12-08 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2221.1A CN106579024B (zh) 2016-12-08 2016-12-08 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9024A CN106579024A (zh) 2017-04-26
CN106579024B true CN106579024B (zh) 2021-05-28

Family

ID=58598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22221.1A Active CN106579024B (zh) 2016-12-08 2016-12-08 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7902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610A (zh) * 2008-02-01 2009-08-05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脱脂超细鲜骨粉及其用途
CN103504326A (zh) * 2013-09-06 2014-01-15 夏华 一种鲜骨超细化的加工技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6610A (zh) * 2008-02-01 2009-08-05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脱脂超细鲜骨粉及其用途
CN103504326A (zh) * 2013-09-06 2014-01-15 夏华 一种鲜骨超细化的加工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9024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7944B (zh) 猪皮胶原蛋白凝冻食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4824582B (zh) 一种天然椰子粉的制备新工艺
CN102742720B (zh) 综合利用鸡骨架生产调味鸡骨汤和宠物用鸡肉粉等的方法
US4426398A (en) Food product having a main component comprising powder made from soft shell turtles and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for
CN105266128B (zh) 一种混种发酵畜禽骨肉酱的制作方法
CN102132901B (zh) 一种即食香酥鱼的加工方法
CN102273649A (zh) 一种风味高钙肉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2738B (zh) 一种枸杞叶草莓蜂蜜粉及其加工方法
CN105146486A (zh) 一种畜禽鲜骨风味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6402A (zh) 一种豌豆纤维粉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和生产方法
CN103315323B (zh) 一种泡椒风味鸭肉午餐肉的制备方法
CN107125770A (zh) 一种利用鱼骨生产鱼骨肽的方法
CN101390626B (zh) 一种白蛤鱼肉丸的加工方法
KR101813091B1 (ko) 통 새우를 원료로 이용한 대하 소스의 가공방법
CN101731674A (zh) 海参产品的加工方法
CN106579024B (zh) 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CN109007623A (zh) 一种利用鸡肉自身蛋白包埋其脂肪生产纯鸡肉粉的方法
CN108902806A (zh) 一种再利用桑葚果渣的方法
CN111202231B (zh) 用于制备酱牛肉的营养骨汤、酱牛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6534A (zh) 一种运动营养蜂蜜奶茶粉及其加工方法
CN109601944B (zh) 藏鸡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1009A (zh) 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复合果皮提取物
CN105249262A (zh) 一种鸡骨蛋白凝胶、高汤与骨钙粉联产的方法
CN104082441A (zh) 一种果核蜂蜜茶粉及其加工方法
CN110973200A (zh) 一种高纤维肉松压缩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Address after: 011517 north of Yanjing South Street, Shengle economic Park, Helingeer County,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MENGTAI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No.2 Yuanmingyuan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