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1545A -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1545A
CN106571545A CN201510659101.4A CN201510659101A CN106571545A CN 106571545 A CN106571545 A CN 106571545A CN 201510659101 A CN201510659101 A CN 201510659101A CN 106571545 A CN106571545 A CN 106571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or
conducting terminal
plat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91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1545B (zh
Inventor
洪丽琴
林健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5106591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71545B/zh
Priority to US15/073,748 priority patent/US9685726B2/en
Priority to US15/280,602 priority patent/US9608353B1/en
Publication of CN106571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1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1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1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7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re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8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with identically-shaped contact, e.g. for hermaphroditic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9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导电端子包含:一基部单元、两弹性接触片、一尾部单元,及两接触板。基部单元包括一沿一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及两分别由底板左右两侧一体向上延伸的侧板。该两弹性接触片彼此并排,且每一弹性接触片包括一由该底板前端向上弯折的连接部、一由该连接部朝后延伸而位于底板上方并与底板相间隔的臂部,及一位于臂部后端的第一接触部。尾部单元连接于底板后端。该两接触板分别由两侧板前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且每一接触板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位于第二接触部前方的导引部。两第一接触部分别由该两接触板的后端朝上延伸且高于两第二接触部。

Description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特别是指一种相对接可形成两个接触区域的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可相对接的公母连接器组合,其中设于公连接器及母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皆具有接触弹片且用以连接线缆的,例如英国专利第GB886251A号所揭露者,在公、母连接器相对接时,公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母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是以接触弹片互相接触,相对接的两导电端子之间仅有一个接触区,而且两导电端子的接触弹片都具有弹性,因此容易受到不当外在环境力量的影响,例如震动、线缆拉扯等,使得两导电端子的接触弹片无法稳定接触。再者,长期使用后,接触弹片可能产生弹性疲乏,也容易导致两导电端子的接触弹片接触不稳定。
类似的还有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7153173(中国专利对应案CN201110212282.8、中国台湾专利对应案TW90129848)揭露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具有两接触点及两弹性部的导电端子,以及两分别延伸至该导电端子的该两弹性部顶面的抵压板。又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号US3742430揭露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底板、一由该底板前缘延伸的导电端子,及两分别由该底板两侧延伸的侧板,每一侧板具有一延伸至该导电端子之前段的凸出部,及一由该凸出部向前延伸的导引部。
然而,上述两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皆是用于电连接一电路板上的导线,而非用于对接另一导电端子,且上述两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仅具有一至两个接触区,也因此容易造成导电端子的电连接较不稳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导电端子。
因此,本发明的其中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前述问题的电连接器组合。
于是,本发明导电端子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是包含:一基部单元、两弹性接触片、一尾部单元,及两接触板。该基部单元包括一沿一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及两分别由该底板左右两侧一体向上延伸的侧板。该两弹性接触片彼此并排,每一弹性接触片包括一由该底板前端向上弯折的连接部、一由该连接部朝后延伸而位于该底板上方并与该底板相间隔的臂部,及一位于该臂部后端的第一接触部。该尾部单元连接于该底板后端。该两接触板分别由该两侧板前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且每一接触板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位于该第二接触部前方的导引部,该第二接触部位于对应的该弹性接触片的臂部上方,该导引部朝前且朝下延伸并位于该连接部的上方。其中,该两弹性接触片的该两第一接触部分别由该两接触板的后端朝上延伸且高于该两第二接触部。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基部单元的该两侧板至少局部遮蔽该底板与该两弹性接触片的臂部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弹性接触片还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第一接触部的后端弯折朝后斜向延伸且该延伸部的末端伸入该两侧板之间而未高出该两侧板的上缘。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导电端子还包含两分别由该两侧板后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的保护板,该两保护板分别位于该两弹性接触片的延伸部的后方。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底板包括一板部,及两分别由该板部前端的两侧互相朝相反方向延伸的翼部,且该两翼部分别位于该两侧板的前方。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尾部单元沿该前后方向包括一连接于该板部的定位部、一位于该定位部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一线缆的未包覆绝缘层的导体段的导体固定部,及一位于该导体固定部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该线缆包覆有绝缘层的部分的绝缘体固定部。
于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是包含:一第一连接器及一与该第一连接器对接的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壳及多个设于该第一绝缘壳的导电端子,该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壳及多个设于该第二绝缘壳的导电端子。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的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单元、两弹性接触片、一尾部单元,及两接触板。该基部单元具有一沿一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及两分别由该底板左右两侧一体向上延伸的侧板,该两弹性接触片彼此并排,每一弹性接触片具有一由该底板前端向上弯折的连接部、一由该连接部朝后延伸而位于该底板上方并与该底板相间隔的臂部,及一位于该臂部后端的第一接触部,该尾部单元连接于该底板后端,该两接触板分别由该两侧板前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且每一接触板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位于该第二接触部前方的导引部,该第二接触部位于对应的该弹性接触片的臂部上方,该导引部朝前且朝下延伸并位于该连接部的上方,其中,该两弹性接触片的该两第一接触部分别由该两接触板的后端朝上延伸且高于该两第二接触部。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等导电端子用以分别与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等导电端子相对接,且于对接时每一导电端子的两个第一接触部分别与其对接的导电端子的两个第二接触部相接触而在该相对接的两导电端子之间形成四个接触区域。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基部单元的该两侧板至少局部遮蔽该底板与该两弹性接触片的臂部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导电端子的每一弹性接触片还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第一接触部的后端弯折朝后斜向延伸且该延伸部的末端伸入该两侧板之间而未高出该两侧板的上缘。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导电端子还具有两分别由该两侧板后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的保护板,该两保护板分别位于该两弹性接触片的延伸部的后方。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壳具有一第一对接部、一与该第一对接部一体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及多个分别贯通该第一对接部与第一安装部的端子槽,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绝缘壳具有一第二对接部、一与该第二对接部一体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及多个分别贯通该第二对接部与第二安装部的端子槽,该第二对接部用以与该第一对接部对接,该第一绝缘壳及该第二绝缘壳的端子槽分别容置该等导电端子。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底板具有一板部,及两分别由该板部前端的两侧互相朝相反方向延伸的翼部,且该两翼部分别位于该两侧板的前方,每一端子槽内设有卡置对应导电端子的该两翼部的两个侧槽部。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尾部单元沿该前后方向具有一连接于该板部的定位部、一位于该定位部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一线缆的未包覆绝缘层的导体段的导体固定部,及一位于该导体固定部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该线缆包覆有绝缘层的部分的绝缘体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每一端子槽内还设有一弹性指部,及一位于该弹性指部前方并与该弹性指部相间隔的挡块,该弹性指部形成有一面向前方的阶部,该挡块形成有一面向后方的挡抵凸块,每一导电端子的定位部构成环状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相对且高于该接触板的片体,该两片体的前缘挡抵于该挡块的后端面,而该两片体的后缘则抵靠于该弹性指部的阶部,该定位部套设于该挡抵凸块,使该定位部位于该弹性指部与该挡块之间以将该导电端子定位于该端子槽内。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一端子固持件,该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二端子固持件,该第一端子固持件与该第一安装部相结合且具有多个分别伸入对应端子槽内的第一定位片,每一第一定位片的前端位于对应导电端子的定位片的片体的后端,该第二端子固持件与该第二安装部相结合且具有多个分别伸入对应端子槽内的第二定位片,每一第二定位片的前端位于对应导电端子的定位部的片体的后端。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使用相同结构及形状大小的导电端子,可节省制造成本,且对接的导电端子的两第一接触部、两第二接触部分别与其对接导电端子的两第二接触部、两第一接触部相接触而在该两导电端子之间形成四个接触区域,藉此提供更稳定与更可靠的电连接,且能提高长时间使用的效能及稳定性。再者,导电端子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在制造过程中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之间或导电端子与线缆之间相勾缠,以避免导电端子的损坏。且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可藉由两键与两键槽的配合以防止错插。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在未对接的状态;
图2是一图1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构件;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导电端子;
图5是一局部立体剖视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端子槽结构与导电端子的对应关系;
图6是一图5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7是一局部立体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于端子槽中;
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端子槽的结构;
图9是一图8的另一角度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端子槽的侧槽部;
图10是一局部立体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于端子槽中及其与第一端子固持件的作用关系;
图11是一图10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2是一局部立体剖视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端子槽结构与导电端子的对应关系;
图13是一图12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4是一局部立体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于端子槽中;
图15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端子槽的结构;
图16是一图15的另一角度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端子槽的侧槽部;
图17是一局部立体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于端子槽中及其与第二端子固持件的作用关系;
图18是一图17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19是一俯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时卡块尚未进入插槽的状态;
图20是一沿图19中XX-XX直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21是一沿图19中XXI-XX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22是一俯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完成时的状态;
图23是一沿图22中XXIII-XXI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卡块位于卡槽中;
图24是一沿图22中XXIV-XXIV直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第二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相对接时形成两个接触区域;及
图25是一沿图22中XXV-XXV直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键与第二连接器的键槽的作用关系。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第一连接器
200 第二连接器
1 第一绝缘壳
10 本体
101 顶壁
102 前侧缘
103 后侧缘
11 第一对接部
111 第一插槽
12 第一安装部
13 锁扣部
131 弹性支撑体
131a 第一连接段
131b 第二连接段
131c 弹性段
132 卡块
132b 后端面
14 键
15 第一定位块
151 斜面
152 直立面
2 导电端子
21 底板
211 板部
212 翼部
22 弹性接触片
221 臂部
222 连接部
223 第一接触部
224 延伸部
23 基部单元
231 侧板
232 接触板
232a 第二接触部
232b 导引部
233 保护板
24 尾部单元
241 定位部
241a片体
242 导体固定部
243 绝缘体固定部
3 第二绝缘壳
31 第二对接部
311 第二插槽
312 卡槽
313 键槽
314 凸伸块
32 第二安装部
33 第二定位块
4 端子槽
41 侧槽部
42 弹性指部
42a 阶部
43 挡块
43a 挡抵凸块
5 第一端子固定件
51 定位片
511 凹槽
52 弹性扣框
6 第二端子固定件
61 定位片
611 凹槽
62 弹性扣框
7 线缆
71 导体
72 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一实施例包含:一第一连接器100及一可与该第一连接器100对接的第二连接器200。该第一连接器100包括一第一绝缘壳1、多个设于该第一绝缘壳1的导电端子2,及一第一端子固持件5。该第二连接器200包括一第二绝缘壳3、多个设于该第二绝缘壳3的导电端子2,及一第二端子固持件6。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100及第二连接器200具有相同的导电端子2。
参阅图3与图4,该第一连接器100与该第二连接器200的每一导电端子2具有一基部单元23、两弹性接触片22、两接触板232、两保护板233,及一尾部单元24。该基部单元23具有一底板21及两侧板231。该底板21沿一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一板部211,及两分别由该板部211前端的两侧互相朝相反方向延伸的翼部212,该两侧板231分别由该底板21的板部211左右两侧一体向上延伸。该两弹性接触片22彼此并排,详细而言,每一弹性接触片22具有一由该底板21前端向上弯折而呈弯曲状的连接部222、一由该连接部222朝后延伸而位于该底板21上方并与该底板21相间隔的臂部221、一位于该臂部221后端的第一接触部223,及一由该第一接触部223的后端弯折朝后斜向下延伸的延伸部224。该两接触板232分别由该两侧板231前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而该两保护板233则分别由该两侧板231后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其中,该两侧板231至少局部遮蔽该底板21与臂部221之间的间隙,且该两侧板231分别位于该两翼部212的后方。每一接触板232具有一第二接触部232a,及一位于该第二接触部232a前方的导引部232b,该第二接触部232a位于对应的该弹性接触片22的臂部221上方以用于保护该臂部221,且该第二接触部232a还能用于电连接,该导引部232b朝前且朝下斜向延伸而大致遮蔽该连接部222上半部的区域以用于保护该连接部222。而该两保护板233则分别位于该两延伸部224的后方。需说明的是,该两第一接触部223分别由该两接触板232的后端朝上延伸且高于该两第二接触部232a,而该延伸部224的末端则伸入该两侧板231之间而未高出该两侧板231的上缘。该尾部单元24连接于该底板21后端,并沿该前后方向具有一连接于该板部211的定位部241、一位于该定位部241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一线缆7的未包覆绝缘层72的导体71段的导体固定部242,及一位于该导体固定部242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该线缆7包覆有绝缘层72的部分的绝缘体固定部243。藉由该两侧板231至少局部遮蔽该板部211与臂部221侧边之间的间隙,且延伸部224的末端伸入该两侧板231之间,以及该两保护板233遮蔽该两延伸部224后方的空间,可以防止在制造过程中导电端子2与导电端子2之间或导电端子2与线缆7之间相勾缠,以避免导电端子2的损坏。在一实施例中,该导电端子2由金属板一体成型各个部件。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的前后方向是分别相对于两者的对接侧为前,而线缆7连接侧为后,故在图1至图3中以不同箭头分别表示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的前后方向。
参阅图5、图6与图7,该第一绝缘壳1具有一本体10及一锁扣部13。该本体10具有一顶壁101、一第一对接部11、一与该第一对接部11一体连接的第一安装部12、多个分别贯通该第一对接部11与第一安装部12的端子槽4、多个形成于该第一对接部11且分别与该等端子槽4空间相连通的第一插槽111。该顶壁101具有一位于该第一对接部11的前侧缘102及一位于该第一安装部12的后侧缘103。该等端子槽4分别容置该等导电端子2。搭配参阅图8与图9,每一端子槽4内设有两个侧槽部41、一弹性指部42,及一挡块43。该两侧槽部41分别卡置对应导电端子2的该两翼部212,该弹性指部42形成有一面向前方的阶部42a(见图6),该挡块43位于该阶部42a前方并与该阶部42a相间隔且形成有一面向后方的挡抵凸块43a(见图5)。而每一导电端子2的定位部241构成环状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相对且高于该接触板232的片体241a,且该两片体241a的前缘挡抵于该挡块43的后端面,该两片体241a的后缘抵靠于该弹性指部42的阶部42a,使该定位部241位于该弹性指部42与该挡块43之间以将该导电端子2定位于该端子槽4内。更进一步来说,如图5与图8所示,该两片体241a相配合形成一U型结构,使该定位部241的两片体241a所围绕的内部空间能套设于该挡抵凸块43a,进而使该两片体241a限位于该弹性指部42与该挡块43之间。另外,如图10所示,当导电端子2插入端子槽4时,由于导引部232b大致遮蔽了连接部222,因此可防止组装过程中连接部222直接撞到第一对接部11的内壁面。
参阅图10与图11,该第一端子固持件5与该第一安装部12相结合(见图1、3)且具有两个分别伸入对应端子槽4内的定位片51,每一定位片51的前端形成有一凹槽511,当该第一端子固持件5组装于该第一安装部12时,各定位片51的凹槽511能够避开对应端子槽4内的弹性指部42,且定位片51的前端位于对应导电端子2的定位部241的两片体241a的后端,以与对应的挡块43共同将导电端子2的两片体241a夹置定位,进而加强固定该导电端子2。参阅图1至图3,具体而言,第一端子固持件5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等定位片51两侧且彼此相对的弹性扣框52。该第一绝缘壳1还具有两个分别对应该等弹性扣框52且呈楔形的第一定位块15。在第一端子固持件5与第一绝缘壳1组装前,第一定位块15的斜面151朝向弹性扣框52,使弹性扣框52组装至第一绝缘壳1时较容易滑移通过第一定位块15,待弹性扣框52到达定位时,第一定位块15进入弹性扣框52内,藉由第一定位块15的直立面152挡止弹性扣框52反向移动,而使第一端子固持件5与第一绝缘壳1结合固定。参阅图11,导电端子2固设于第一绝缘壳1时,第一接触部223凸伸入对应的第一插槽111且第二接触部232a露出于该第一插槽111。
参阅图12、图13与图14,该第二绝缘壳3具有一第二对接部31、一与该第二对接部31一体连接的第二安装部32,及多个端子槽4。该第二对接部31用以与该第一对接部11对接,并具有一第二插槽311,及多个凸伸于该第二插槽311中的凸伸块314,该等凸伸块314分别对应容置于该等第一插槽111。第二绝缘壳3的端子槽4分别由第二安装部32延伸至对应的凸伸块314并与第二插槽311空间相连通,搭配参阅图15与图16,端子槽4内的结构与第一绝缘壳1的端子槽4内结构大致相同,设置导电端子2的方式也相同,只是第二连接器200的导电端子2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0的导电端子2旋转180度设置,以使第一连接器100及第二连接器200的导电端子2能够相对接,所以第二绝缘壳3的端子槽4内的结构配置相对于第一绝缘壳1内的端子槽4结构配置对应呈180度旋转,细部结构于此不再重述。参阅图17与图18,每一导电端子2固设于第二绝缘壳3时,第一接触部223凸伸入第二插槽311且第二接触部232a露出于该第二插槽311。同样地,该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一第二端子固持件6,该第二端子固持件6与该第二安装部32相结合且具有两个分别伸入对应端子槽4内的定位片61,每一定位片61的前端形成有一凹槽611,当该第二端子固持件6组装于该第二安装部32时,各定位片61的凹槽611能够避开对应端子槽4内的弹性指部42,且定位片61的前端扺于对应导电端子2的两片体241a的后端,以与对应端子槽4内的挡块43共同将导电端子2的两片体241a夹置定位。而且,参阅图1至图3,第二端子固持件6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等定位片61两侧且彼此相对的弹性扣框62。该第二绝缘壳3还具有两个分别对应该等弹性扣框62且呈楔形的第二定位块33。第二端子固持件6和第二绝缘壳3的组装方式与第一端子固持件5和第一绝缘壳1的组装方式相同,于此不再重述。
参阅图5与图6,该第一绝缘壳1的锁扣部13具有一沿该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该顶壁101一体连接的弹性支撑体131及卡块132。该弹性支撑体131具有连接于该顶壁101且相邻该前侧缘102的第一连接段131a、一连接于该顶壁101且相邻该后侧缘103的第二连接段131b,及一位于该第一连接段131a、第二连接段131b之间且与该顶壁101相间隔的弹性段131c。藉由位于该弹性支撑体131两端的第一连接段131a、第二连接段131b分别与本体10的顶壁101连接,亦即两端为封闭,使得弹性支撑体131不易被拉扯而折断。该卡块132设于该弹性段131c。搭配参阅图12,该第二绝缘壳3的第二插槽311容置该第一对接部11及部分该锁扣部13,且第二对接部31还具有一容置该卡块132的卡槽312,该卡槽312与该第二插槽311空间相连通。而且参阅图1与图25,该第一绝缘壳1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锁扣部13平行该前后方向两侧的键14,该两个键14分别与该顶壁101连接并由该前侧缘102处沿该前后方向朝后延伸。而该第二绝缘壳3的第二对接部31还具有两个分别对应容置该两键14的键槽313,且该两键槽313与该第二插槽311空间相连通。藉由两个键14与键槽313的配合,可以避免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对接部11未在正确位置被插入该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插槽311。此外,两个键14可以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形状,该两键14的横截面形状可以调整且对应的键槽313亦配合调整,如此能使得不同的电连接器组合具有不同横截面形状的键14与键槽313,藉此可避免在多个电连接器组合的系统中不同电连接器组合之间的错插。
参阅图19、图20、图21与图25,在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的对接过程中,第一连接器100的两键14的位置及形状需分别对应第二连接器200的两键槽313的位置及形状才能使第一对接部11进入第二插槽311,然后,将第一连接器100的卡块132下压以进入第二插槽311,使得卡块132相对第二绝缘壳3滑动以移动进入该卡槽312,进而完成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之间的锁扣。特别要说明的是,搭配参阅图10与图14,在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的对接过程中,以第一连接器100为例,由于每一导电端子2的两第二接触部232a前端与第一对接部11的内壁面之间有一段间距,然而该两导引部232b分别是由两第二接触部232a朝前并斜向弯折,且第二连接器200的结构亦同,因此相对接的两导电端子2在组装过程中能顺着导引部232b滑动而不会互相卡住。
参阅图22、图23与图24,当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完成对接时,第一连接器100的卡块132位于第二连接器200的卡槽312中,藉由卡块132卡合于卡槽312中以防止第一连接器100后退,使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相对固定以稳定连接。再者,如图24所示,该第一连接器100与该第二连接器200每两相对接的导电端子2的两第一接触部223分别与其对接导电端子2的两第二接触部232a相接触而在该两导电端子2之间形成四个接触区域,藉此提供更稳定与更可靠的电连接,且能提高长时间使用的效能及稳定性。
由于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使用相同结构及形状大小的导电端子2,可以使用相同的模具制造,不仅可节省制造成本,而且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及库存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使用相同结构及形状大小的导电端子2,可节省制造成本,且对接的导电端子2的两第一接触部223分别与其对接导电端子2的两第二接触部232a相接触而在该两导电端子2之间形成四个接触区域,藉此提供更稳定与更可靠的电连接,且能提高长时间使用的效能及稳定性。再者,导电端子2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在制造过程中导电端子2与导电端子2之间或导电端子2与线缆7之间相勾缠,以避免导电端子2的损坏。而且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可藉由两键14与两键槽313的配合防止错插,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导电端子,包含:
一基部单元,包括一沿一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及两分别由该底板左右两侧一体向上延伸的侧板;
两弹性接触片,彼此并排,每一弹性接触片包括一由该底板前端向上弯折的连接部、一由该连接部朝后延伸而位于该底板上方并与该底板相间隔的臂部,及一位于该臂部后端的第一接触部;
一尾部单元,连接于该底板后端;及
两接触板,分别由该两侧板前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每一接触板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位于该第二接触部前方的导引部,该第二接触部位于对应的该弹性接触片的臂部上方,该导引部朝前且朝下延伸并位于该连接部的上方,
其中,该两弹性接触片的该两第一接触部分别由该两接触板的后端朝上延伸且高于该两第二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中,该基部单元的该两侧板至少局部遮蔽该底板与该两弹性接触片的臂部之间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中,每一弹性接触片还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第一接触部的后端弯折朝后斜向延伸且该延伸部的末端伸入该两侧板之间而未高出该两侧板的上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中,该导电端子还包含两分别由该两侧板后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的保护板,该两保护板分别位于该两弹性接触片的延伸部的后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中,该底板包括一板部,及两分别由该板部前端的两侧互相朝相反方向延伸的翼部,且该两翼部分别位于该两侧板的前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端子,其中,该尾部单元沿该前后方向包括一连接于该板部的定位部、一位于该定位部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一线缆的未包覆绝缘层的导体段的导体固定部,及一位于该导体固定部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该线缆包覆有绝缘层的部分的绝缘体固定部。
7.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含:
一第一连接器及一与该第一连接器对接的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壳及多个设于该第一绝缘壳的导电端子,该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壳及多个设于该第二绝缘壳的导电端子;
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的每一导电端子具有:
一基部单元,具有一沿一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及两分别由该底板左右两侧一体向上延伸的侧板,
两弹性接触片,彼此并排,每一弹性接触片具有一由该底板前端向上弯折的连接部、一由该连接部朝后延伸而位于该底板上方并与该底板相间隔的臂部,及一位于该臂部后端的第一接触部,
一尾部单元,连接于该底板后端,及
两接触板,分别由该两侧板前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每一接触板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位于该第二接触部前方的导引部,该第二接触部位于对应的该弹性接触片的臂部上方,该导引部朝前且朝下延伸并位于该连接部的上方,
其中,该两弹性接触片的该两第一接触部分别由该两接触板的后端朝上延伸且高于该两第二接触部;
该第一连接器的该等导电端子用以分别与该第二连接器的该等导电端子相对接,且于对接时每一导电端子的两个第一接触部分别与其对接的导电端子的两个第二接触部相接触而在该对接的两导电端子之间形成四个接触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基部单元的该两侧板至少局部遮蔽该底板与该两弹性接触片的臂部之间的间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导电端子的每一弹性接触片还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第一接触部的后端弯折朝后斜向延伸且该延伸部的末端伸入该两侧板之间而未高出该两侧板的上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导电端子还具有两分别由该两侧板后端的上缘朝彼此方向弯折的保护板,该两保护板分别位于该两弹性接触片的延伸部的后方。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绝缘壳具有一第一对接部、一与该第一对接部一体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及多个分别贯通该第一对接部与第一安装部的端子槽,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绝缘壳具有一第二对接部、一与该第二对接部一体连接的第二安装部及多个分别贯通该第二对接部与第二安装部的端子槽,该第二对接部用以与该第一对接部对接,该第一绝缘壳及该第二绝缘壳的端子槽分别容置该等导电端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底板具有一板部,及两分别由该板部前端的两侧互相朝相反方向延伸的翼部,且该两翼部分别位于该两侧板的前方,每一端子槽内设有卡置对应导电端子的该两翼部的两个侧槽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导电端子的尾部单元沿该前后方向具有一连接于该板部的定位部、一位于该定位部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一线缆的未包覆绝缘层的导体段的导体固定部,及一位于该导体固定部后方且用以夹置固定该线缆包覆有绝缘层的部分的绝缘体固定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每一端子槽内还设有一弹性指部,及一位于该弹性指部前方并与该弹性指部相间隔的挡块,该弹性指部形成有一面向前方的阶部,该挡块形成有一面向后方的挡抵凸块,每一导电端子的定位部构成环状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相对且高于该接触板的片体,且该两片体的前缘挡抵于该挡块的后端面,而该两片体的后缘则抵靠于该弹性指部的阶部,该定位部套设于该挡抵凸块,使该定位部位于该弹性指部与该挡块之间以将该导电端子定位于该端子槽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第一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一端子固持件,该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二端子固持件,该第一端子固持件与该第一安装部相结合且具有多个分别伸入对应端子槽内的第一定位片,每一第一定位片的前端位于对应导电端子的定位部的片体的后端,该第二端子固持件与该第二安装部相结合且具有多个分别伸入对应端子槽内的第二定位片,每一第二定位片的前端位于对应导电端子的定位部的片体的后端。
CN201510659101.4A 2015-03-19 2015-10-12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106571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9101.4A CN106571545B (zh) 2015-10-12 2015-10-12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US15/073,748 US9685726B2 (en) 2015-03-19 2016-03-18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15/280,602 US9608353B1 (en) 2015-10-12 2016-09-29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9101.4A CN106571545B (zh) 2015-10-12 2015-10-12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1545A true CN106571545A (zh) 2017-04-19
CN106571545B CN106571545B (zh) 2019-03-12

Family

ID=5835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9101.4A Active CN106571545B (zh) 2015-03-19 2015-10-12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608353B1 (zh)
CN (1) CN10657154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4268A (zh) * 2017-10-25 2018-03-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插件
CN110690624A (zh) * 2018-07-05 2020-01-14 东莞市铭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防反插的对插接头
CN112310698A (zh) * 2019-07-29 2021-02-02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接头和压缩机
CN114267999A (zh) * 2021-12-31 2022-04-01 惠州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2145B2 (ja) * 2016-07-13 2018-10-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11262066B (zh) * 2017-06-23 2021-10-01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JP2019079667A (ja) * 2017-10-24 2019-05-2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USD883932S1 (en) * 2018-10-03 2020-05-12 Xiamen Ghgm Industrial Trade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plastic shell assembly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5497A (en) * 1977-03-17 1980-11-25 Hans Simon Spring contact element and insulating case therefore
US6139376A (en) * 1997-05-09 2000-10-31 Molex Incorporated Female electrical terminal
JP3494347B2 (ja) * 1998-03-06 2004-02-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のへたり防止構造
CN202121113U (zh) * 2011-05-18 2012-01-18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513321U (zh) * 2012-03-30 2012-10-31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结构
CN203423327U (zh) * 2013-09-04 2014-02-0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防误插电连接器
JP2014099370A (ja) * 2012-11-15 2014-05-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および電線の接続構造
CN203707415U (zh) * 2014-01-26 2014-07-09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302480A (zh) 1957-04-22
US3742430A (en) 1972-02-24 1973-06-26 Ford Motor Co Electrical terminal
US4764129A (en) 1984-09-27 1988-08-1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US5183418A (en) 1990-10-01 1993-02-02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US5281175A (en) * 1993-03-30 1994-01-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Female electrical terminal
FR2709884B1 (fr) 1993-09-10 1995-10-13 Cinch Connecteurs Sa Perfectionnements aux boîtiers de connecteurs électriques.
JP3075461B2 (ja) * 1994-12-09 2000-08-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基板用接触端子
US5810627A (en) * 1996-01-11 1998-09-22 Molex Incorporated Female electrical terminal
US5897405A (en) * 1997-05-29 1999-04-27 Endo; Hiroshi Electrical socket contact
US6024612A (en) * 1997-09-23 2000-02-15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Receptacle contact
JP2002184502A (ja) 2000-12-18 2002-06-28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5396310B2 (ja) * 2010-03-01 2014-01-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01166B2 (ja) 2010-09-03 2014-05-2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5497A (en) * 1977-03-17 1980-11-25 Hans Simon Spring contact element and insulating case therefore
US6139376A (en) * 1997-05-09 2000-10-31 Molex Incorporated Female electrical terminal
JP3494347B2 (ja) * 1998-03-06 2004-02-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のへたり防止構造
CN202121113U (zh) * 2011-05-18 2012-01-18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513321U (zh) * 2012-03-30 2012-10-31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及使用此端子的电源连接器结构
JP2014099370A (ja) * 2012-11-15 2014-05-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および電線の接続構造
CN203423327U (zh) * 2013-09-04 2014-02-05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防误插电连接器
CN203707415U (zh) * 2014-01-26 2014-07-09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端子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4268A (zh) * 2017-10-25 2018-03-2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插件
CN107834268B (zh) * 2017-10-25 2019-05-2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插件
CN110690624A (zh) * 2018-07-05 2020-01-14 东莞市铭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防反插的对插接头
CN112310698A (zh) * 2019-07-29 2021-02-02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接头和压缩机
CN114267999A (zh) * 2021-12-31 2022-04-01 惠州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
CN114267999B (zh) * 2021-12-31 2024-04-09 惠州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小型化大电流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1545B (zh) 2019-03-12
US9608353B1 (en) 2017-03-28
US20170104288A1 (en) 2017-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1545A (zh)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AU2012294552B2 (en) Magnetic insert and receptacle for connector system
CN104779489B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CN204243294U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CN106299808A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108963497A (zh) 电连接器
CN106207635A (zh) 正反双向插接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和弹性卡扣
CN106981748A (zh) 电连接器
CN103579793A (zh) 卡连接器组合及其散热方法
CN104218367B (zh)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15158Y (zh) 电连接器
CN102931525A (zh) 具有套接壳的双面电连接公头
TWM287005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8723163U (zh) 焊线式板对板连接器
CN205670585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4858026U (zh) 具有金属外壳的双面电连接公头
CN106033852B (zh)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6283023U (zh) 连接器组接结构
CN202856002U (zh) 电连接插座
CN202094424U (zh) 电连接器
CN202797365U (zh) 插头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02513312U (zh) 电连接器
CN208256943U (zh) 改良的连接器组合
CN206225669U (zh) 电连接器
US8167663B1 (en) Laterally-plugged power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