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7942A - 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7942A
CN106547942A CN201610850797.3A CN201610850797A CN106547942A CN 106547942 A CN106547942 A CN 106547942A CN 201610850797 A CN201610850797 A CN 201610850797A CN 106547942 A CN106547942 A CN 106547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rock mass
joint
pressur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07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47942B (zh
Inventor
李泽
周宇
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8507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47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47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47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属于岩土力学中岩土压力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外倾顺层节理岩体为研究对象,将顺层节理岩体按节理面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刚性岩块,基于潘家铮最大值原理,以被动侧向岩石压力为目标函数,将节理面的剪力和法向力作为未知量,构建满足破坏岩体的平衡方程、节理面的屈服条件、岩体与支护结构接触面的屈服条件,建立求解支护结构上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数学规划模型,采用有效集合算法对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求解得到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最大极限值。发明方法概念明确、计算精度高、工程应用简便,可将其应用于节理岩质边坡挡土墙、抗滑桩、桩锚支护等结构的设计中。

Description

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特别涉及顺层节理岩体被动破坏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属于岩土力学中岩土压力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项目中会碰到大量边坡、基坑等支护工程,为了保证边坡、基坑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支护措施,比如采用挡土墙、抗滑桩、地下连续墙、桩锚支护等等结构形式;在这些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中,岩土压力的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支护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土压力计算的准确性决定了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根据支护结构背后岩土体破坏形式的不同,常常将岩土压力分为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土压力计算已经形成了非常多的方法,在工程界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库伦土压力理论和郎肯土压力理论。库仑、朗肯土压力理论均是基于土体的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得到的,但这两种理论的应用范围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库伦土压力公式适用于非粘性土体,并且假设填土为理想散粒体、填土层表面为水平或倾斜的平面。郎肯土压力公式适用于粘性土体并同时要求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为水平或倾斜的平面。库仑、郎肯对于土质边坡土压力的计算具有较好的精度和适用性。
当前的一些岩土工程中常常碰到岩质边坡工程,岩体与土体的力学特性差异较大,有别于土体,岩体的破坏主要受控于岩体内结构面的分布和强度,因此采用常规的库仑、郎肯土压力理论在计算节理岩体的侧向岩石压力会存在一些缺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2013)中对侧向岩石压力主要规定了静止侧向岩石压力和主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并规定了根据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或坡顶重要建筑物的基础位置对侧向土压力进行修正。其中主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思路为:对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边坡,构建滑面以上的岩体的极限平衡方程,并根据滑面的抗剪强度条件求解侧向土压力,当有多组外倾结构面时,依次计算每组结构面的主动侧向岩石压力并取最大值。
对于外倾顺层节理岩体,如图1所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节理面抗剪特性较差、支护结构对岩体的作用反力较大或一些特殊荷载作用于支护结构上时,外倾顺层节理岩体有可能受支护结构的反作用而发生被动破坏,因此求解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的被动侧向岩石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对于被动侧向岩石压力,《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2013)中未作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4026)的研究工作,以外倾顺层节理岩体为研究对象,将极限平衡理论和数学规划手段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以获得被动破坏时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的极限承载力,为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对《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2013)中侧向岩石压力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本发明的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的技术方案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拟定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的计算参数
根据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的实际情况,拟定其计算参数,主要包括:几何参数、节理地质参数,岩体、节理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容重、凝聚力、摩擦角等)、荷载参数信息。
二、将外倾顺层节理岩体沿节理面离散为刚性岩块
支护结构与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相互作用,在受到支护结构的被动侧向岩土压力的作用下,支护结构后部的外倾顺层节理岩体有可能发生被动破坏,破坏面沿着节理层面发生,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准确计算被动侧向岩石压力,本发明按以下思路离散节理岩体:沿各层节理面将破坏岩体离散为刚性岩块,如图3所示,并以相邻岩块之间节理面的法向力、剪切力以及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的法向力、切向力为未知量,同时要求岩块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节理面满足摩尔库伦屈服条件。
三、建立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为了求解得到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的被动侧向压力的极限值,需建立节理岩体的极限状态方程,其包括岩块的平衡方程、节理面的摩尔库伦屈服条件。建立求解支护结构上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数学规划模型按以下步骤进行:
1、岩体被动破坏的受力分析
外倾顺层节理岩体发生被动破坏时,其破坏形态如图2所示。ABC为发生被动破坏的岩体;ABC形心作用有自重G;AB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其上作用有水平被动侧向岩石压力Ep和剪力Vp,规定Ep以受压为正,Vp以向上为正,两者的合力为Pp;BC为发生破坏的节理面,其上作用有法向力NR和剪力VR,规定NR以受压为正,VR以指向左下为正。
如图3所示,破坏的岩体ABC沿节理面离散成岩块以后,取岩块i作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4所示,节理面i作用有法向力和切向力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作用有被动侧向岩土压力和剪力块体i形心作用有自重Gi,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岩块保持极限状态平衡。
2、岩体被动破坏的极限状态
(1)岩块的平衡方程
岩块i的上节理面受到岩块(i-1)的法向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节理面受到岩块(i+1)法向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左边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受到支护结构被动压力Pp的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的作用力。在岩块被动破坏的临界时刻所有的力需要保持平衡,岩块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平衡方程为:
上式中:(i=1,...,nb),nb为岩块数量,Gi为岩块i的自重;为节理面i的法向力,为节理面i的切向力;为节理面i-1的法向力,为节理面i-1的切向力;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被动侧向岩土压力,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切向力;θ为顺层节理的倾角,逆时针方向为正。
(2)节理面屈服条件
当支护结构后的节理岩体处于被动破坏的临界状态时,破坏节理面应满足Mohr-Coulomb屈服条件,节理面的屈服条件可以写为:
上式中:(i=1,...,nj),nj为节理面的数量,c为节理面的凝聚力,为节理面的内摩擦角,li为节理面i的长度,并规定NR以受压为正,VR以指向左下为正。
(3)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作用力的约束条件
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作用力的被动侧向岩石压力与切向力需满足以下关系:
上式中:(i=1,...,nE),nE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的数量,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被动侧向岩土压力,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切向力,δ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之间的内摩擦角。
(4)目标函数
本发明的目的是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Ep,因此设Ep为目标函数。由图4可知:
上式中:(i=1,...,nE),nE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的数量,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被动侧向岩土压力。
因此,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Ep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为:
3、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根据以上推导得到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数学规划模型具体表达式为:
四、求解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
以上得到的求解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的数学模型是一个线性数学规划模型。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常用的求解方法有:单纯形法、内点算法和有效集合算法等,本发明采用有效集合算法对生成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为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如图5所示,以外倾顺层节理岩体为研究对象,将顺层节理岩体按节理面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刚性岩块,基于潘家铮最大值原理,以被动侧向岩石压力为目标函数,将节理面的剪力和法向力作为未知量,构建满足破坏岩体的平衡方程、节理面的屈服条件、岩体与支护结构接触面的屈服条件,建立求解支护结构上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数学规划模型,采用有效集合算法对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求解得到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最大极限值。
本发明的特点是:基于岩土力学中的极大值原理,将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作为目标函数,根据节理岩体被动破坏的极限状态方程建立,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并使用有效集合算法进行求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可获得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这可以为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参考;
(2)本发明方法可根据数学规划模型直接自动寻求节理岩体被动破坏的最危险滑面及其对应的极限侧向岩石压力;
(3)本发明方法概念明确、计算精度高、工程应用简便,可将其应用于节理岩质边坡挡土墙、抗滑桩、桩锚支护等结构的设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外倾顺层节理岩体与支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破坏岩体受力示意图;
图3为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破坏岩体的岩块离散示意图;
图4为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破坏岩块受力图;
图5为本发明技术路线图;
图6为实施例外倾顺层节理岩体几何形状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岩块离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拟定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的计算参数,如图6所示的,节理岩质边坡需要支护的垂直临空面高度为10m,有一组顺层节理,节理倾角为40度,节理面间距为1m,节理面的凝聚力为50kPa,节理面的摩擦角为25°,完整岩石材料的凝聚力为1.5MPa,完整岩石材料的摩擦角为35°,完整岩石材料的容重为25kN/m3,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之间的内摩擦角为18°。如此岩体受支护结构作用发生被动破坏,则被动侧向岩石压力Ep的极限值是一个关键设计参数。
二、将外倾顺层节理岩体沿节理面离散为刚性岩块
按照本发明内容中得方法将实施例外倾顺层节理岩体有可能发生破坏的岩体区域沿节理面离散为刚性岩块,其离散示意图如图7所示,共计离散成为7个块体+7个节理面。
三、建立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沿各层节理面将破坏岩体离散为7个刚性岩块,然后以相邻岩块之间节理面的法向力、剪切力以及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的法向力、切向力为未知量,根据每个岩块的平衡条件、每条节理面的摩尔库伦屈服条件,构建了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数学模型共计7个块体的平衡方程、7个界面的屈服条件,7个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作用力的约束条件,并以被动侧向岩石压力为目标函数。
四、求解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
以上得到的求解实施例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的数学模型是一个线性数学规划模型。采用有效集合算法对生成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计算了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与节理面摩擦角的关系,随着节理面摩擦角增大,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也增大。在节理面的凝聚力为50kPa、摩擦角为25°的条件下,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极限值为16035kN。
表1实施例被动侧向岩石压力极限值计算结果
节理面摩擦角(°) 本发明方法计算结果(kN)
15.0 6413
20.0 9244
25.0 16035
30.0 5646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

1.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外倾顺层节理岩体为研究对象,将顺层节理岩体按节理面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刚性岩块,基于潘家铮最大值原理,以被动侧向岩石压力为目标函数,将节理面的剪力和法向力作为未知量,构建满足破坏岩体的平衡方程、节理面的屈服条件、岩体与支护结构接触面的屈服条件,建立求解支护结构上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数学规划模型,采用有效集合算法对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求解得到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最大极限值;
具体步骤如下:
(一)拟定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的计算参数
根据外倾顺层节理岩体的实际情况,拟定其计算参数,包括:几何参数、节理地质参数,岩体、荷载参数信息、节理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节理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容重、凝聚力、摩擦角等;
(二)将外倾顺层节理岩体沿节理面离散为刚性岩块
沿各层节理面将破坏岩体离散为刚性岩块,并以相邻岩块之间节理面的法向力、剪切力以及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的法向力、切向力为未知量,同时要求岩块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节理面满足摩尔库伦屈服条件;
(三)建立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1)岩体被动破坏的受力分析
外倾顺层节理岩体发生被动破坏时,ABC为发生被动破坏的岩体;ABC形心作用有自重G;AB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其上作用有水平被动侧向岩石压力Ep和剪切力Vp,规定Ep以受压为正,Vp以向上为正,两者的合力为Pp;BC为发生破坏的节理面,其上作用有法向力NR和剪切力VR,规定NR以受压为正,VR以指向左下为正;
破坏的岩体ABC沿节理面离散成岩块以后,取岩块i作为研究对象;节理面i作用有法向力和切向力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作用有被动侧向岩土压力和剪力岩块i形心作用有自重Gi,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岩块保持极限状态平衡;
(2)岩体被动破坏的极限状态
①岩块的平衡方程:
E p i + ( N R i - N R ′ i - 1 ) s i n θ - ( V R i - V R ′ i - 1 ) c o s θ = 0 , ( i = 1 , ... , n b ) V p i + ( N R i - N R ′ i - 1 ) c o s θ - ( V R i - V R ′ i - 1 ) s i n θ - G i = 0 , ( i = 1 , ... , n b )
上式中:(i=1,...,nb),nb为岩块数量,Gi为岩块i的自重;为节理面i的法向力,为节理面i的切向力;为节理面i-1的法向力,为节理面i-1的切向力;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被动侧向岩土压力,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切向力,θ为顺层节理的倾角,逆时针方向为正;
②节理面屈服条件
当支护结构后的节理岩体处于被动破坏的临界状态时,破坏节理面应满足Mohr-Coulomb屈服条件,节理面的屈服条件为:其中:(i=1,...,nj),nj为节理面的数量,c为节理面的凝聚力,为节理面的内摩擦角,li为节理面i的长度,并规定NR以受压为正,VR以指向左下为正;
③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作用力的约束条件
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作用力的被动侧向岩石压力与切向力需满足以下关系:
其中:(i=1,...,nE),nE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的数量,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被动侧向岩土压力,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切向力,δ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之间的内摩擦角;
④目标函数
本发明的目的是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Ep,因此设Ep为目标函数:
其中:(i=1,...,nE),nE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的数量,为支护结构与岩体交界面i的被动侧向岩土压力;
因此,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Ep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为:
(3)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根据以上推导得到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求解极限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数学规划模型具体表达式为:
CN201610850797.3A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Active CN106547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0797.3A CN106547942B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0797.3A CN106547942B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942A true CN106547942A (zh) 2017-03-29
CN106547942B CN106547942B (zh) 2019-05-14

Family

ID=5836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0797.3A Active CN106547942B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7942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7858A (zh) * 2017-08-10 2017-10-13 西南交通大学 落石冲击下有回填土拱形明洞结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CN107330145A (zh) * 2017-05-26 2017-11-0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同时考虑岩体平动和转动效应的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下限法
CN107341285A (zh) * 2017-05-26 2017-11-1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地震力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极限承载力分析下限法
CN107507270A (zh) * 2017-08-02 2017-12-22 河海大学 一种咬合节理岩体周期性结构模型的生成方法
CN108959759A (zh) * 2018-06-28 2018-12-07 河海大学 基于数值模拟确定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比的方法
CN110189506A (zh) * 2019-06-14 2019-08-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节理面滑动面的岩质滑坡的预警方法及应用
CN111139876A (zh) * 2019-09-25 2020-05-1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碎石强夯置换的淤泥软土地基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11809537A (zh) * 2020-07-22 2020-10-2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崩塌滑坡拦挡消能桩阵及其设计方法
CN111832109A (zh) * 2020-07-14 2020-10-27 重庆大学 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重力式挡墙设计方法
CN112507550A (zh) * 2020-12-08 2021-03-1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
CN112541216A (zh) * 2020-12-08 2021-03-2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溶洞覆盖层表面极限均布荷载的计算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6126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Sullivan Laura A Low pressure recovery process for acceleration of in-situ bitumen recovery
CN104179514A (zh) * 2014-08-18 2014-12-03 同济大学 水下隧道破碎围岩突水预测与渗流控制的方法
CN105631102A (zh) * 2015-12-24 2016-06-01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深部高应力巷道钻孔卸压参数的数值模拟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6126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Sullivan Laura A Low pressure recovery process for acceleration of in-situ bitumen recovery
CN104179514A (zh) * 2014-08-18 2014-12-03 同济大学 水下隧道破碎围岩突水预测与渗流控制的方法
CN105631102A (zh) * 2015-12-24 2016-06-01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深部高应力巷道钻孔卸压参数的数值模拟确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泽等: "深基坑桩锚支护三维应力应变数值分析", 《路基工程》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0145B (zh) * 2017-05-26 2020-07-3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转动效应的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下限法
CN107330145A (zh) * 2017-05-26 2017-11-0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同时考虑岩体平动和转动效应的节理岩质边坡极限承载力分析下限法
CN107341285A (zh) * 2017-05-26 2017-11-1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地震力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极限承载力分析下限法
CN107507270A (zh) * 2017-08-02 2017-12-22 河海大学 一种咬合节理岩体周期性结构模型的生成方法
CN107507270B (zh) * 2017-08-02 2019-09-10 河海大学 一种咬合节理岩体周期性结构模型的生成方法
CN107247858A (zh) * 2017-08-10 2017-10-13 西南交通大学 落石冲击下有回填土拱形明洞结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CN107247858B (zh) * 2017-08-10 2019-11-05 西南交通大学 落石冲击下有回填土拱形明洞结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CN108959759A (zh) * 2018-06-28 2018-12-07 河海大学 基于数值模拟确定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比的方法
CN110189506B (zh) * 2019-06-14 2021-03-02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节理面滑动面的岩质滑坡的预警方法及应用
CN110189506A (zh) * 2019-06-14 2019-08-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节理面滑动面的岩质滑坡的预警方法及应用
CN111139876A (zh) * 2019-09-25 2020-05-1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碎石强夯置换的淤泥软土地基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11139876B (zh) * 2019-09-25 2021-06-29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碎石强夯置换的淤泥软土地基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CN111832109A (zh) * 2020-07-14 2020-10-27 重庆大学 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重力式挡墙设计方法
CN111832109B (zh) * 2020-07-14 2022-08-05 重庆大学 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重力式挡墙设计方法
CN111809537A (zh) * 2020-07-22 2020-10-2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崩塌滑坡拦挡消能桩阵及其设计方法
CN111809537B (zh) * 2020-07-22 2021-12-07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崩塌滑坡拦挡消能桩阵设计方法
CN112507550A (zh) * 2020-12-08 2021-03-1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
CN112541216A (zh) * 2020-12-08 2021-03-2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溶洞覆盖层表面极限均布荷载的计算方法
CN112507550B (zh) * 2020-12-08 2023-06-2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942B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7942B (zh) 一种外倾顺层节理岩体被动侧向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CN110147587B (zh) 一种隧道内集中荷载引起既有隧道位移变形的计算方法
CN106126892B (zh) 一种浆砌石挡土墙极限承载力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
CN104102767A (zh) 盾构施工对邻近托换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CN106066920A (zh) 上下重叠隧道盾构施工对托换桩基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
CN111753363A (zh) 一种考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和空间效应的基坑旁侧盾构隧道围压变化计算方法
CN108446251B (zh) 一种岩质边坡主动岩石压力的计算方法
CN108763833B (zh) 一种考虑土抗力突变的基坑支护桩挠度的计算方法
Tao et al. Failure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Jinping-I arch dam based on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 and nonlinear numerical analysis
CN113076653A (zh) 一种考虑尺寸效应的危岩体爆破动力稳定分析方法
CN111737878A (zh) 一种竖向顶管法施工过程中水平隧道的管片内力计算方法
CN114969922B (zh) 一种下穿施工的新建车站垂直荷载获取方法及施工方法
Lu et 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es for bearing capacity of rigid strip footing subjected to eccentric load
CN107830980B (zh) 一种空心变截面单向剪切模型箱
CN106053331A (zh) 开挖卸荷作用下巷道围岩应变能运移量化方法
CN112560149B (zh) 一种竖向裂隙发育围岩隧道超前管棚变形的计算方法
CN108914983B (zh) 一种盐岩地下储存库地表沉降主要影响半径计算方法
CN106503383B (zh) 一种临时仰拱或横撑的受力与变形分析方法
CN111090904A (zh) 一种基于广义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Elewi Response of single pile and pile groups to lateral sandy soil movement
CN207812517U (zh) 一种异步滑动装置及其地基原位测试装置
CN110532603A (zh) 一种黄土高边坡倾斜坡顶垂直裂隙计算方法
US11946831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ctive jacking force of tunneling closely undercrossing existing station
Indraratna et al. Performance and prediction of marine clay treated with vacuum and surcharge consolidation at Port of Brisbane
CN113987645B (zh) 一种山区斜坡直-斜组合桩基简化的内力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Ze

Inventor after: Peng Pu

Inventor after: Du Shigui

Inventor after: Zhou Yu

Inventor after: Xue Long

Inventor before: Li Ze

Inventor before: Zhou Yu

Inventor before: Xue L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