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7054B - 空气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7054B
CN106537054B CN201480080694.2A CN201480080694A CN106537054B CN 106537054 B CN106537054 B CN 106537054B CN 201480080694 A CN201480080694 A CN 201480080694A CN 106537054 B CN106537054 B CN 106537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ntralized
management device
identiflication number
centralized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06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7054A (zh
Inventor
小仓一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537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7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7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7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60Energy consump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14HVAC, heating, ventillation, climate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39Energy management, use maximum of cheap power, keep peak load 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具备:多个集中控制器,控制制冷循环装置,受理制冷循环装置的消耗电力数据;以及集中管理装置,至少使用消耗电力数据来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管理多个集中控制器,集中管理装置具有:第1数据部,保存消耗电力数据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以及第2数据部,保存从各集中控制器输出的数据,集中控制器具有:第3数据部,保存制冷循环装置的运转数据;以及第4数据部,保存从集中管理装置输出的第1数据部的数据。能够通过上述结构而避免由于数据消失而便利性受损。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系统中,提出了具有多个控制多个空调设备等的集中控制器,并且具有统括该多个集中控制器的集中管理装置的空气调节系统(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气调节系统中,集中控制器具有保存所收集的空调设备的数据(运转数据)的存储部,如果收集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则将该运转数据输出到集中管理装置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130号公报(例如段落0034、0035、图2以及图12)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气调节系统中,在集中控制器侧收集的运转数据被输出到集中管理装置侧,所以能够备份集中控制器侧的数据。但是,并未在作为子机的集中控制器侧备份作为主机的集中管理装置侧的数据,如果主机发生故障等,则存在主机侧所具有的数据消失的情况。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气调节系统中,存在集中管理装置所具有的数据消失,无法将其复原的情况。
例如,在大厦用多空调中,存在使用空调设备的用户针对每个楼层而不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针对每个用户进行收费,使用积蓄于主机的数据。但是,当在主机中数据消失的情况下,如果其无法复原,则无法对用户收费,便利性受损。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由于数据消失而便利性受损这一情况的空气调节系统。
本发明涉及的空气调节系统具备:多个集中控制器,控制制冷循环装置,受理制冷循环装置的消耗电力数据;以及集中管理装置,至少使用消耗电力数据来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管理多个集中控制器,集中管理装置具有:第1数据部,保存消耗电力数据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以及第2数据部,保存从各集中控制器输出的数据,集中控制器具有:第3数据部,保存制冷循环装置的运转数据;以及第4数据部,保存从集中管理装置输出的第1数据部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所以能够避免由于数据消失而便利性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0的概要结构例图。
图2A是说明第1控制部4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B是说明第2控制部24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A是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0中,在集中管理装置1和集中控制器20中进行数据的双重化时的动作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B是说明从集中控制器20侧向集中管理装置1侧输出数据,利用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的情况的图。
图3C是说明将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保存于第1数据部9以及第2数据部8,之后从集中管理装置1侧向集中控制器20侧输出数据的情况的图。
图4A是说明在更换了空气调节系统100的集中控制器31时,针对新设置的集中控制器31进行数据的复原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4B是从集中管理装置1侧向集中控制器31侧输出数据而进行数据的复原的流程图的一个例子。
图4C是从集中控制器20或者集中控制器31侧向集中管理装置1侧输出数据而进行数据的复原的流程图的一个例子。
图5是关于第2控制部240具有标志设定单元以及标志判定单元24C1的样式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集中管理装置;2:第1专用通信部;3:第1LAN通信部;4:第1控制部;4A:第1专用通信部控制单元;4B:第1LAN通信部控制单元;4C:第1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4D:第1识别编号判定单元;4E:第1显示部控制单元;4F:按比例分配计算部控制单元;5:第1操作部;6:第1显示部;7:第1数据同步部;8:第2数据部;9:第1数据部;10: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1:电能获取部;20:集中控制器;21:第2专用通信部;23:第2LAN通信部;24:第2控制部;24A:第2通信部控制单元;24B:第2LAN通信部控制单元;24C:第2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24C1:标志判定单元;24D:第2识别编号判定单元;24E:第2显示部控制单元;24F:标志设定单元;25:第2操作部;26:第2显示部;27:第2数据同步部;28:第3数据部;29:第4数据部;31:集中控制器;50:制冷循环装置;51A:室外机;51B:室外机;52A:室内机;52B:室内机;60:制冷循环装置;61A:室外机;61B:室外机;62A:室内机;62B:室内机;70A:消耗电力测量计;70B:消耗电力测量计;71A:消耗电力测量计;71B:消耗电力测量计;80:外部操作终端;100:空气调节系统;240:第2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被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包括图1,在以下的附图中,有时各结构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的大小的关系不同。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0的概要结构例图。图2A是说明第1控制部4的结构例的框图。图2B是说明第2控制部24的结构例的框图。参照图1、图2A以及图2B,说明空气调节系统100的结构等。
[结构说明]
空气调节系统100具有控制制冷循环装置50的集中控制器20以及控制制冷循环装置60的集中控制器31、和对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进行统括控制的集中管理装置1。另外,在各图中,集中管理装置1被记载为主机,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被记载为子机。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50以及制冷循环装置60与例如空气调节装置、电冰箱等制冷装置等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制冷循环装置50以及制冷循环装置60为空气调节装置的情况。制冷循环装置50具有搭载有省略图示的压缩机、节流装置、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外风扇等的室外机51A以及室外机51B、和搭载有省略图示的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室内风扇等的室内机52A以及室内机52B。制冷循环装置60也与制冷循环装置50同样地,具有室外机61A以及室外机61B、和室内机62A以及室内机62B。此处,室外机51A与室内机52A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外机51B与室内机52B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外机61A与室内机62A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外机61B与室内机62B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分别构成独立的制冷剂回路。
在室外机51A、室外机51B、室外机61A以及室外机61B中,安装有用于测量各个的消耗电力的消耗电力测量计70A、消耗电力测量计70B、消耗电力测量计71A以及消耗电力测量计71B。消耗电力测量计70A、消耗电力测量计70B、消耗电力测量计71A以及消耗电力测量计71B的数据被输出到后述集中管理装置1的电能获取部11。这样,在空气调节系统100中,在集中管理装置1侧获取1个或者多个室外机(室外机51A、室外机51B、室外机61A以及室外机61B)的每1个的消耗电力,并且获取在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侧收集的制冷循环装置50以及制冷循环装置60的运转数据,从而实施预先设定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由此,能够计算各室内机的每1个的消耗电力。例如,在空气调节系统100为大厦用多空调的情况下,在针对建筑物的各层的每1层而用户不同时,能够针对各层的利用室内机的每个用户,进行与消耗电力相应的额数的收费。
(集中管理装置1)
集中管理装置1与两台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和进行各种数据的交换的外部操作终端80通信自如地连接。集中管理装置1对作为子机的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进行统括控制,是与它们的主机对应的结构。
集中管理装置1具有:第1专用通信部2,用于与制冷循环装置60通信而控制它们;以及第1LAN通信部3,用于与集中控制器20及集中控制器31等通信。
另外,集中管理装置1具有:第1控制部4,控制各种结构;第1操作部5,被用户及管理人等操作;第1显示部6,为了用户及管理人等而显示预先设定的信息等;以及第1数据同步部7,用于在与集中控制器20及集中控制器20之间输出数据时进行同步。
另外,集中管理装置1具有:第1数据部9,保存与对自身设定的识别编号对应的识别编号数据(第1识别编号数据)等数据;以及第2数据部8,保存与对作为子机的集中控制器20及集中控制器31设定的识别编号对应的识别编号数据(第2识别编号数据)等数据。集中管理装置1不仅具有对自身直接输出的数据等,而且还具有集中控制器20所收集的数据以及集中控制器31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备份。
进而,集中管理装置1具有:电能获取部11,获取制冷循环装置50的室外机61A等的消耗电力的数据;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根据例如电能获取部11的消耗电力数据和保存于第2数据部8的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的运转数据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
第1专用通信部2被设置成能够从集中管理装置1侧控制制冷循环装置60。第1专用通信部2在集中管理装置1中具有用于在与制冷循环装置5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等。第1LAN通信部3具有用于集中管理装置1在与集中控制器20、集中控制器31以及外部操作终端8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等。进而,能够从集中管理装置1侧间接地控制制冷循环装置50以及制冷循环装置60。例如,在空气调节系统100中,通过集中控制器20控制制冷循环装置50,但不仅如此,从集中管理装置1侧也能够控制制冷循环装置50。
第1控制部4对各种结构进行规定的指令或者实施各种运算。第1控制部4与第1专用通信部2、第1LAN通信部3、第1操作部5、第1显示部6、第1数据同步部7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等进行数据的交换。第1控制部4具有:第1专用通信部控制单元4A,控制第1专用通信部2;第1LAN通信部控制单元4B,控制第1LAN通信部3;第1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4C,控制第1数据同步部7;第1识别编号判定单元4D,进行关于识别编号的判定;第1显示部控制单元4E,控制第1显示部6;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部控制单元4F,控制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第1专用通信部控制单元4A、第1LAN通信部控制单元4B、第1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4C、第1识别编号判定单元4D、第1显示部控制单元4E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部控制单元4F能够由例如各种电路构成。
第1操作部5具有与例如由用户以及管理人等操作的按钮、触摸面板等对应的结构。通过由用户以及管理人操作第1操作部5,能够实施制冷循环装置50等的运转、停止或者实施集中管理装置1与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之间的通信而进行数据的同步(双重化)。
第1显示部6与例如液晶等的显示画面对应。例如,显示制冷循环装置50等的运转状况、集中管理装置1与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之间的通信的状况等。
第1数据同步部7用于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使用时钟信号使转送速度同步,在与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侧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此处,集中管理装置1和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中的一方是发送侧,另一方是接收侧。例如,第1数据同步部7能够使用时钟信号使转送速度同步,将数据连续地输出到后述第2数据同步部27侧。第1数据同步部7能够由例如同步电路等构成。
第1数据部9保存消耗电力数据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等。更详细而言,第1数据部9保存(1)与对作为主机的集中管理装置1设定的第1识别编号对应的第1识别编号数据、(2)与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实施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对应的数据、(3)与室外机51A、室外机51B、室外机61A以及室外机61B的消耗电力对应的消耗电力数据等。
另外,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数据通过作为子机的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所具有的第4数据部29保存,进行主机侧的数据的备份。
第2数据部8保存从各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输出的运转数据等。即,第2数据部8保存由集中控制器20收集到的运转数据以及在集中控制器31侧收集到的运转数据等,进行子机侧的数据的备份。此处所称的子机侧的运转数据是指各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所具有的识别编号数据(第2识别编号数据)、由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实施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的数据、在按比例分配计算中利用的制冷剂流量数据等。
该备份的运转数据在例如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中的任意个发生故障等而进行了更换的情况下,被输出到新设置的集中控制器。另外,该备份的数据在例如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所存储的数据消失的情况下,被输出到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这样,第2数据部8具有作为子机侧的数据的备份的功能。
另外,第2数据部8不仅具有这样的作为备份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保存在由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实施的按比例分配计算中利用的数据的功能。即,其原因为,按比例分配计算由于计算室外机51A、室外机51B、室外机61A以及室外机61B的每1个的消耗电力,所以需要室外机51A、室外机51B、室外机61A以及室外机61B的每1个的运转数据。
第1数据部9以及第2数据部8既能够由例如硬盘这样的存储介质等构成,也能够由闪存存储器这样的存储介质等构成。
电能获取部11连接于消耗电力测量计70A、消耗电力测量计70B、消耗电力测量计71A以及消耗电力测量计71B,获取室外机51A、室外机51B、室外机61A以及室外机61B的消耗电力。电能获取部11将获取到的消耗电力数据保存于第1数据部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消耗电力测量计70A等的数据被输出到电能获取部11的样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具有电能获取部11。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管理者等读取消耗电力测量计70A等的消耗电力值,通过第1操作部5输入该消耗电力值。
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根据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运转数据(消耗电力数据)和保存于第2数据部8且与制冷循环装置50以及制冷循环装置60相关的运转数据,实施预先设定的按比例分配计算。此处,说明按比例分配计算的一个例子。此处,说明针对室外机51A动作时的消耗电力的按比例分配计算、即关于除了待机电力以外的消耗电力的按比例分配计算。
在集中控制器20中,具有在每单位时间流入到室外机51A的制冷剂流量以及在每单位时间流入到室内机52A的制冷剂流量的数据。关于每单位时间的制冷剂流量的数据,能够采用例如在制冷剂回路中设置制冷剂流量计来计算等各种手段。此处,以一方的室内机52A的制冷剂流量数据为22(无单位)、另一方的室内机52A的制冷剂流量数据为25的情况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对集中控制器20设定两台室内机52A各自的能力。例如,设为一方的室内机52A的能力是5kW,另一方的室内机52A的能力是2kW。在集中控制器20的第3数据部28中,保存有上述制冷剂流量的数据以及室内机52A各自的能力的数据。另外,制冷剂流量的数据以及室内机52A各自的能力的数据被输出到第2数据部8而保存。
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将制冷剂流量的数据与室内机52A的能力相乘,计算一方以及另一方的按比例分配系数。一方的室内机52A的按比例分配系数是22×5=110。另外,另一方的室内机52A的按比例分配系数是25×2=50。
另一方面,在集中管理装置1的第1数据部9中,保存有由电能获取部11获取到的消耗电能数据。此处,设为消耗电能的数值是1000Wh,待机电能是35Wh。另外,关于待机电能,设为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预先计算。因此,室外机51A动作时的消耗电能是1000-35=965Wh。
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通过对除了该待机电能以外的消耗电能乘以各按比例分配系数并除以按比例分配系数的合计值,能够计算一方以及另一方的室内机52A的每1个的消耗电能。关于一方的室内机52A,成为965×110÷160=663.4Wh,关于另一方的室内机52A,成为965×50÷160=301.5Wh。这样,管理者能够根据该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计算出的一方以及另一方的室内机52A的消耗电力,分别对使用一方的室内机52A的用户和使用另一方的室内机52A的用户索取使用费用。
(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
集中控制器20具有用于与制冷循环装置50通信而控制它们的第2专用通信部21和用于与集中管理装置1等通信的第2LAN通信部23。
集中控制器20具有:第2控制部24,控制各种结构;第2操作部25,被用户以及管理人等操作;第2显示部26,为了用户及管理人等而显示预先设定的信息等;以及第2数据同步部27,用于在与集中管理装置1之间进行数据输出时进行同步。
集中控制器20具有:第3数据部28,保存与对自身设定的识别编号对应的识别编号数据(第2识别编号数据)等数据;以及第4数据部29,保存与对作为主机的集中管理装置1设定的识别编号对应的识别编号数据等数据以及集中管理装置1所实施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数据)等。集中控制器20不仅具有对自身直接输出的数据等,而且还具有作为主机的集中管理装置1所具有的数据,进行备份。
第2专用通信部21以及第2LAN通信部23具有与第1专用通信部2以及第1LAN通信部3对应的结构。即,第2专用通信部21被设置成能够控制制冷循环装置50。第2专用通信部21具有通信电路等。第2LAN通信部23具有用于集中控制器20在与集中管理装置1以及外部操作终端80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等。
第2控制部24与第1控制部4同样地,对各种结构进行规定的指令或者实施各种运算。第2控制部24与第2专用通信部21、第2LAN通信部23、第2操作部25、第2显示部26以及第2数据同步部27等进行数据的交换。第2控制部24具有:第2通信部控制单元24A,控制第2专用通信部21;第2LAN通信部控制单元24B,控制第2LAN通信部23;第2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24C,控制第2数据同步部27;第2识别编号判定单元24D,进行关于识别编号的判定;以及第2显示部控制单元24E,控制第2显示部26。第2通信部控制单元24A、第2LAN通信部控制单元24B、第2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24C、第2识别编号判定单元24D以及第2显示部控制单元24E能够由例如各种电路构成。
第2操作部25、第2显示部26以及第2数据同步部27具有与第1操作部5、第1显示部6以及第1数据同步部7对应的结构。即,第2操作部25具有与例如由用户以及管理人等操作的按钮、触摸面板等对应的结构。另外,第2显示部26具有与例如液晶等的显示画面对应的结构。进而,第2数据同步部27由使用例如时钟信号使转送速度同步,将数据连续地转送到后述第2数据同步部27侧的同步电路等构成。
第3数据部28保存与制冷循环装置50相关的运转数据。更详细而言,第3数据部28保存(1)与对作为子机的集中控制器20设定的第2识别编号对应的第2识别编号数据、(2)与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所实施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对应的数据、(3)室内机52A以及室内机52B的制冷剂流量的数据等。
第4数据部29保存在集中管理装置1的第4数据部29中保存的运转数据等。即,第4数据部29保存集中管理装置1的识别编号数据等运转数据,进行主机侧的数据的备份。此处所称的主机侧的运转数据是指集中管理装置1所具有的识别编号数据(第1识别编号数据)、由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实施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的数据、在按比例分配计算中利用的消耗电力数据等。
该备份的运转数据在例如集中管理装置1发生故障等而进行了更换的情况下,被输出到新设置的集中管理装置1。另外,该备份的数据在例如集中管理装置1所存储的数据消失的情况下,被输出到集中管理装置1。这样,第4数据部29具有作为主机侧的数据的备份的功能。
如上所述,集中管理装置1以及各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构成为将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运转数据输出到第2数据部8,将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结果等运转数据输出到第4数据部29,进行数据的双重化。
另外,虽然省略说明,但集中控制器31也具有与集中控制器20同样的结构。即,集中控制器31具有第2专用通信部21、第2LAN通信部23、第2控制部24、第2操作部25、第2显示部26、第2数据同步部27、第3数据部28以及第4数据部29。在集中控制器31中,虽然省略图示,但第2专用通信部21连接于与制冷循环装置50以及制冷循环装置60不同的制冷循环装置,能够控制该制冷循环装置。
[关于数据的双重化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
图3A是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0中,在集中管理装置1和集中控制器20中进行数据的双重化时的动作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B是说明从集中控制器20侧向集中管理装置1侧输出数据,利用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的情况的图。图3C是说明将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保存于第1数据部9以及第2数据部8,之后从集中管理装置1侧向集中控制器20侧输出数据的情况的图。另外,为便于说明,在图3A~图3C中,示出了关于集中控制器31,不与集中管理装置1进行数据的交换,而仅集中控制器20与集中管理装置1进行数据的交换的情况。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第2数据同步部27将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运转数据转送(输出)到第1数据同步部7。该数据经由第2LAN通信部23以及第1LAN通信部3而输出到第1数据同步部7(步骤S1)。在第2数据部8中,保存输出到第1数据同步部7的数据(步骤S2)。
电能获取部11获取室外机51A等的消耗电力数据(步骤S3)。在第1数据部9中,保存从电能获取部11输出的消耗电力数据(步骤S4)。
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根据第1数据部9的消耗电力数据和第2数据部8的运转数据(制冷剂流量数据),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步骤S5)。
如图3A以及图3C所示,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将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的数据保存于第1数据部9以及第2数据部8(步骤S6)。第1数据同步部7将保存于第2数据部8的运转数据转送(输出)到第2数据同步部27。该数据经由第1LAN通信部3以及第2LAN通信部23输出到第2数据同步部27(步骤S7)。在第4数据部29中,保存输出到第2数据同步部27的数据(步骤S8)。空气调节系统100通过步骤S1、S2、S6~S8的动作实施数据的双重化(同步),并且,在步骤S5中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
[关于数据的复原]
图4A是说明在更换了空气调节系统100的集中控制器31时,针对新设置的集中控制器31进行数据的复原的情况的示意图。参照图4A以及上述图1以及图2,说明数据复原的手段。如图4A所示,集中控制器31发生故障等,而更换为新的集中控制器。
集中管理装置1具有保存于第1数据部9且用于识别集中管理装置1与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是否对应的第1识别编号数据。第1识别编号数据具有集中管理装置1的识别编号(001)、集中控制器20的识别编号(002)以及集中控制器31的识别编号(003)。
另外,各集中控制器具有保存于第3数据部28且与第1识别编号数据比较的第2识别编号数据。第2识别编号数据具有各集中控制器的识别编号以及作为主机的集中管理装置1的识别编号。此处,在新的集中控制器31中,没有识别编号(例如,识别编号000等)。
集中管理装置1构成为对第2识别编号数据与第1识别编号数据不同的集中控制器31输出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以及保存于第2数据部8的运转数据中的与集中控制器31对应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复原。即,集中控制器31的第2识别编号数据不具有主机的识别编号,所以能够判断为新更换了。因此,集中管理装置1将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以及保存于第2数据部8的运转数据中的与集中控制器31对应的数据输出到集中控制器31。该输出的数据保存于集中控制器31的第3数据部28以及第4数据部29。
图4B是从集中管理装置1侧向集中控制器31侧输出数据而进行数据的复原的流程图的一个例子。如图4A所示,此处,说明更换了集中控制器31时的动作。第2控制部24将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第2识别编号数据输出到第1数据同步部7侧(步骤S11)。第1控制部4的第1识别编号判定单元4D比较第1识别编号数据和第2识别编号数据(步骤S12)。在此处的说明中,如图4A所示,第1识别编号数据作为主机的识别编号而分配有001,第2识别编号数据不具有主机的数据。两者的数据不一致,所以转移到步骤S13。在第2数据部8中,保存第2识别编号数据(步骤S13)。第1控制部4的第1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4C控制第1数据同步部7,将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数据以及保存于第2数据部8的数据输出到集中控制器31(步骤S14)。集中控制器31将从集中管理装置1输出的数据保存到第3数据部28以及第4数据部29(步骤S15)。
图4C是从集中控制器20或者集中控制器31侧向集中管理装置1侧输出数据而进行数据的复原的流程图的一个例子。在图4C中,设想了更换了集中管理装置1的情况。
第1控制部4将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第1识别编号数据输出到第2数据同步部27侧(步骤S21)。第2控制部24的第2识别编号判定单元24D比较第1识别编号数据和第2识别编号数据(步骤S22)。此处,未对作为主机侧的数据的第1识别编号数据分配子机侧的识别编号。两者的数据不一致,所以转移到步骤S23。在第4数据部29中,保存第1识别编号数据(步骤23)。第2控制部24的第2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24C控制第2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24C,将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数据以及保存于第4数据部29的数据输出到集中管理装置1(步骤S24)。集中管理装置1将从集中控制器20输出的数据保存到第1数据部9以及第2数据部8(步骤S25)。
[使第1专用通信部2无效]
集中管理装置1构成为在实施双重化时以及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时,使经由第1专用通信部2的各集中控制器与制冷循环装置60的通信无效。双重化的动作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的动作对集中管理装置1的各种电路施加的负担增大。因此,在实施双重化的动作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时,第1控制部4的第1专用通信部控制单元4A以使第1专用通信部2与制冷循环装置60的通信无效的方式,控制第1专用通信部2。由此,集中管理装置1能够更平滑地实施双重化的动作以及按比例分配计算的动作。
[关于外部操作终端80]
外部操作终端80与集中管理装置1以及各集中控制器通信自如地连接。外部操作终端80能够由例如个人计算机等构成。集中管理装置1以及各集中控制器在通过外部操作终端80所具有的数据变更了集中管理装置1以及各集中控制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数据时,实施双重化。由此,能够缩短第1数据部9的数据与保存备份用的数据的第4数据部29的数据不同的期间、以及第3数据部28的数据与保存备份用的数据的第2数据部8的数据不同的期间,能够使备份数据的可靠性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0所具有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系统100中,集中管理装置1具有第1数据部9以及各集中控制器的备份用的第2数据部8,并且各集中控制器具有第3数据部以及集中管理装置1的备份用的第4数据部29。例如,即使更换了集中管理装置1以及各集中控制器中的任意个,仍能够将数据复原到新更换的装置。由此,例如,在空气调节系统100根据消耗电力进行收费的样式的情况下,能够避免无法对用户收费而便利性受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集中控制器20以及集中控制器31连接于集中管理装置1的样式,示出了一个例子,但不限于此,集中控制器也可以是1台,也可以是3台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按比例分配计算部10根据消耗电力数据和制冷剂流量数据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的样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代替制冷剂流量数据,既能够使用热开启(thermo ON)时间(在室内机中使制冷剂流过的时间)的数据,也能够使用室内机的风扇运转时间的数据。关于使用哪个或者哪些数据,能够根据所需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精度来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在集中管理装置1中存在电能获取部11的样式,示出了一个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存在于集中控制器20,也可以是在专用通信线上、LAN上存在的消耗电力测量设备获取电能。在该情况下,经由专用通信部、LAN,将电能数据收集到集中管理装置1。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对室外机连接消耗电力测量计,对室外机的消耗电力进行按比例分配的样式,示出了一个例子,但也可以对室内机连接消耗电力测量计,对室内机的消耗电力进行按比例分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对从室外机的消耗电能减去待机电能而得到的使用电能进行按比例分配的样式,示出了一个例子,但也可以对消耗电能进行按比例分配,也可以对使用电能和待机电能个别地进行按比例分配。
[变形例]
图5是关于第2控制部240具有标志设定单元24F以及标志判定单元24C1的样式的说明图。各集中控制器也可以构成为在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运转数据被修正了时创建标志,将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运转数据中的创建了标志的运转数据输出到第2数据部8。即,各集中控制器的第2控制部240也可以具有在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运转数据被修正了时创建标志的标志设定单元24F。另外,也可以是第2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24C具有将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运转数据中的创建了标志的运转数据输出到第2数据部的标志判定单元24C1。如果具有标志设定单元24F以及标志判定单元24C1,则能够避免在数据的双重化时将保存于第3数据部28的所有数据转送到第2数据部8,能够抑制数据转送量的增大。
另外,关于集中管理装置1,也可以是第1控制部4具有与标志设定单元24F以及标志判定单元24C1对应的结构。即,第1控制部4也可以具有在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等运转数据被修正了时创建标志的标志设定单元。另外,第1控制部4的第1数据同步部控制单元4C也可以具有将保存于第1数据部9的运转数据中的创建了标志的数据输出到第4数据部29的标志判定单元。

Claims (11)

1.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具备:
多个集中控制器,控制制冷循环装置,受理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消耗电力数据;以及
集中管理装置,至少使用所述消耗电力数据来实施按比例分配计算,管理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具有:
第1数据部,保存所述消耗电力数据以及所述按比例分配计算的结果;以及
第2数据部,保存从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输出的数据,
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具有:
第3数据部,保存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运转数据;以及
第4数据部,保存从所述集中管理装置输出的所述第1数据部的数据,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具有第1识别编号数据,该第1识别编号数据保存于所述第1数据部,用于识别所述集中管理装置与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是否对应,
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具有第2识别编号数据,该第2识别编号数据保存于所述第3数据部,与所述第1识别编号数据比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以及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构成为将保存于所述第3数据部的数据输出到所述第2数据部,将保存于所述第1数据部的数据输出到所述第4数据部,进行数据的双重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具有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专用通信部,所述集中管理装置构成为在实施所述双重化时以及实施所述按比例分配计算时,经由所述专用通信部的通信成为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外部操作终端,该外部操作终端与所述集中管理装置以及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通信自如地连接,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以及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在通过所述外部操作终端所具有的数据而变更了所述集中管理装置以及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的至少一方的数据时,实施所述双重化。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构成为对所述第2识别编号数据与所述第1识别编号数据不同的所述集中控制器输出保存于所述第1数据部的数据以及保存于所述第2数据部的数据中的与所述集中控制器对应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复原。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构成为在所述第1识别编号数据与所述第2识别编号数据不同的情况下,对所述集中管理装置输出保存于所述第3数据部的数据以及保存于所述第4数据部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复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通过更换所述集中管理装置或者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而所述第1识别编号数据与所述第2识别编号数据不同的情况下,实施所述数据的复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通过更换所述集中管理装置或者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而所述第1识别编号数据与所述第2识别编号数据不同的情况下,实施所述数据的复原。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1识别编号数据与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的所述第2识别编号数据一致时实施所述按比例分配计算。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以及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构成为在保存于所述第1数据部以及所述第3数据部的数据被修正了时创建标志,对保存于所述第1数据部以及所述第3数据部的数据中的创建了所述标志的数据进行双重化。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管理装置以及多个所述集中控制器中的各集中控制器构成为在保存于所述第1数据部以及所述第3数据部的数据被修正了时创建标志,对保存于所述第1数据部以及所述第3数据部的数据中的创建了所述标志的数据进行双重化。
CN201480080694.2A 2014-09-26 2014-09-26 空气调节系统 Active CN106537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75738 WO2016046986A1 (ja) 2014-09-26 2014-09-26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7054A CN106537054A (zh) 2017-03-22
CN106537054B true CN106537054B (zh) 2019-08-02

Family

ID=5558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0694.2A Active CN106537054B (zh) 2014-09-26 2014-09-26 空气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3350B2 (zh)
EP (1) EP3199879B1 (zh)
JP (1) JP6198963B2 (zh)
CN (1) CN106537054B (zh)
WO (1) WO20160469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7531B2 (ja) * 2018-06-13 2022-04-2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JP7341354B2 (ja) 2020-08-19 2023-09-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3154A (en) * 1987-07-10 1993-03-09 Hitachi, Ltd. Buffered peripher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cking up and retrieving data to and from backup memory device
JP2000234792A (ja) * 1999-02-17 2000-08-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料金管理装置
JP2001141290A (ja) * 1999-11-15 2001-05-2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の監視装置
CN1616897A (zh) * 2003-11-11 2005-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的中央控制系统以及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KR20060119299A (ko) * 2005-05-19 2006-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전력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CN101118508A (zh) * 2007-08-24 2008-02-06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安全存储方法
CN102914964A (zh) * 2012-09-07 2013-02-06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及其控制器、主机和数据备份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3235A (ja) * 1983-09-30 1985-04-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冷凍装置の分散形制御装置
JPS62200127A (ja) * 1986-02-27 1987-09-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3263323B2 (ja) * 1996-11-15 2002-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の監視方法
JP3879034B2 (ja) * 1998-02-19 2007-0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の制御システム
JP2004020130A (ja) 2002-06-19 2004-01-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設備コントローラ
US20060261780A1 (en) * 2005-05-23 2006-11-23 Edington Larry 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battery monitoring
JP2008177636A (ja) * 2007-01-16 2008-07-31 Smk Corp Rf通信システム
US8127128B2 (en) * 2009-05-04 2012-02-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swappable module in modular system
US20120109665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Knutson Erik L Dynamic order identification codes
WO2012117434A1 (en) * 2011-02-28 2012-09-07 Hitachi, Ltd. Method for ensuring consistency between mirrored copie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EP2865958A4 (en) * 2012-06-26 2016-03-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TWI526976B (zh) * 2013-11-21 2016-03-21 動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監控系統、方法及醫療監控系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3154A (en) * 1987-07-10 1993-03-09 Hitachi, Ltd. Buffered peripher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cking up and retrieving data to and from backup memory device
JP2000234792A (ja) * 1999-02-17 2000-08-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料金管理装置
JP2001141290A (ja) * 1999-11-15 2001-05-2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の監視装置
CN1616897A (zh) * 2003-11-11 2005-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的中央控制系统以及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KR20060119299A (ko) * 2005-05-19 2006-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전력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CN101118508A (zh) * 2007-08-24 2008-02-06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安全存储方法
CN102914964A (zh) * 2012-09-07 2013-02-06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及其控制器、主机和数据备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99879B1 (en) 2019-03-20
JPWO2016046986A1 (ja) 2017-04-27
EP3199879A4 (en) 2018-05-02
EP3199879A1 (en) 2017-08-02
US20170153034A1 (en) 2017-06-01
US10473350B2 (en) 2019-11-12
WO2016046986A1 (ja) 2016-03-31
JP6198963B2 (ja) 2017-09-20
CN106537054A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15830B1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device
CN105387578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JP5373532B2 (ja) 空調操作装置および空調操作方法
CN203823880U (zh) 流量控制装置及流体回路系统
JP5338693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10260461B (zh) 精准检测多联机空调系统中通讯线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73242A (zh) 热泵系统和用于控制热泵系统的方法
CN106537054B (zh) 空气调节系统
WO2014115318A1 (ja) 空気調和制御システム
WO2019196474A1 (zh) 多联机集中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8592353A (zh) 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KR20180072433A (ko) 공기조화기, 공기조화기의 중앙 제어기, 공기조화기의 원격 제어기,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4596000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TWI592617B (zh) One to many air-conditioned room where each room air-conditioning power consumption meter Calculation method and one to many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8592297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3137673A (zh) 空调及用于空调除湿控制的方法、装置
JP2017015345A (ja) 空調機遠隔管理システム
KR20150044306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JP2009121769A (ja) 冷水供給方法、冷水供給装置、及び冷水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2013329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673230A (zh) 数据中心复杂水冷系统运行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KR102206460B1 (ko)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03292384B (zh) 通断时间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
TW200807205A (en) Integration system of refrigeration, cold storage and electric power network monitoring
EP2137466B1 (en) Pipe probing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