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6907A - 车辆下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下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6907A
CN106476907A CN201610624833.4A CN201610624833A CN106476907A CN 106476907 A CN106476907 A CN 106476907A CN 201610624833 A CN201610624833 A CN 201610624833A CN 106476907 A CN106476907 A CN 106476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dge beam
passage
width direction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48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6907B (zh
Inventor
小岛聪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76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6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6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6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本发明具有:(1)通道,其被配置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2)一对下边梁,其分别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处,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3)地板横梁,其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上,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所述下边梁与所述通道进行连结,并且所述地板横梁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该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该下边梁侧而变高,且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该下边梁侧起随着趋向于该通道侧而变宽。

Description

车辆下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the present disclosure)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0-120404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技术,即,在地板横梁中,设定为在下边梁侧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变高,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侧设置有脆弱部。该在先技术为,在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时(所谓的侧碰时),通过以该脆弱部为触发部而使地板横梁朝向下方侧折弯,从而防止地板横梁向车厢内侧折弯的技术。另外,除了上述的日本特开2010-120404公报以外,在日本特开2014-124999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14-180933公报中也公开了一种有关考虑了车辆的侧碰的地板结构的技术。
然而,在上述的文献所公开的技术中,在有效地使车辆的侧碰时的碰撞载荷向反碰撞侧进行传递的这一点上,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事实,而获得一种能够有效地使车辆的侧碰时的碰撞载荷向反碰撞侧进行传递的车辆下部结构。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为,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具有:通道,其被配置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一对下边梁,其分别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处,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地板横梁,其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上,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所述下边梁与所述通道进行连结,并且所述地板横梁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该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该下边梁侧而变高,且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该下边梁侧起随着趋向于该通道侧而变宽。
在上述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中,在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配置有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通道,并且在该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处分别配置有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下边梁。此外,在地板面板上配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下边梁与通道进行连结的地板横梁。因此,例如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等,向下边梁输入的碰撞载荷将经由地板横梁而向通道进行传递。
在车辆的碰撞时,靠近碰撞侧的一侧与远离碰撞侧的一侧相比,碰撞载荷较大。因此,在对下边梁与通道进行连结的地板横梁中,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与通道侧相比下边梁侧会被传递有更大的碰撞载荷。
因此,在本公开中,在地板横梁中,其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被设定为从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下边梁侧而变高。即,在地板横梁中,通过使下边梁侧的高度高于现有情况,从而能够在侧碰时的碰撞载荷被输入到地板横梁上之时,与现有情况相比对该地板横梁中的上下方向上的弯曲变形等进行抑制。
另外,在本公开中,在地板横梁中,其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被形成为从下边梁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侧而变宽。由此,能够在地板横梁的通道侧处,使从地板横梁的下边梁侧传递来的碰撞载荷分散,从而能够在通道中缓和应力集中。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地板横梁被构成为,包括:前壁部,其被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处,且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所述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所述下边梁侧而变高;后壁部,其以与所述前壁部对置的方式被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处,且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所述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所述下边梁侧而变高;上壁部,其被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部处并对所述前壁部的上端部与所述后壁部的上端部进行连接,并且所述上壁部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所述下边梁侧起随着趋向于所述通道侧而变宽。
在上述第二方式中,地板横梁被构成为,包括前壁部、后壁部和上壁部。前壁部被配置于地板横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处,且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下边梁侧而变高。以与该前壁部对置的方式而在地板横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处配置有后壁部,该后壁部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下边梁侧而变高。此外,在地板横梁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部处配置有上壁部,该上壁部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下边梁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侧而变宽。
在第二方式中,地板横梁被构成为,包括前壁部、后壁部及上壁部。因此,在地板横梁上,通过前壁部和上壁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有棱线,并且通过后壁部和上壁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有棱线。以此方式,由于在地板横梁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有棱线,因此与未形成有棱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地板横梁的强度与刚性。
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二方式中,在所述上壁部上设置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且能够进行载荷传递的条形突起部。
在技术方案三所记载的本公开的车辆下部结构中,在上壁部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有条形突起部,并且设为能够通过该条形突起部而进行载荷传递。由此,与在地板横梁上未形成有条形突起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载荷传递路径,并能够在通道中缓和应力集中。
如上文说明的那样,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能够有效地使车辆的侧碰时的碰撞载荷向反碰撞侧进行传递。
在上述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在地板横梁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有棱线,通过该棱线从而能够有效地传递碰撞载荷。
在上述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通过在地板横梁的上壁部上形成条形突起部,从而能够提高地板横梁的强度与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辆下部的车辆左侧的俯视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3为沿着图1的3-3线进行了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5为沿着图4的5-5线进行了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6为在车辆的侧碰时各部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的分布图。
图7为在地板横梁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各个截面部中所产生的弯曲载荷的映像线图。
图8A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改变例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进行了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8B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改变例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进行了剖切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所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以及箭头标记OUT分别表示应用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辆的前方、上方以及车辆宽度方向的外方。在下文中,在仅使用前后、上下、左右方向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预先特别进行记载,则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vertical direction:竖直方向)的上下、朝向前方的时的左右。
车辆下部结构的构成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构成进行说明。虽然图1为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10的车辆下部11的车辆左侧的俯视图,但是车辆下部11被设为以图1所示的单点划线L为中心而左右对称,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依此来进行说明。但是,车辆下部11不一定必须要以单点划线L为中心而左右对称。
如图1所示,在对设置于车辆12的前部的动力单元室(省略图示)与车厢13进行划分的前隔板14的下部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配置有前隔板下部横梁15。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前隔板下部横梁15以使后文所述的通道32置于中间的方式而被配置于下边梁20与通道32之间,但也可以以跨过通道32的方式而被配置于左右下边梁20之间。
此外,在前隔板14的下部上接合有构成车厢13的地板部的地板面板16的前部,由此使前隔板14与地板面板16被一体化。另外,该前隔板14与地板面板16也可以被一体形成。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合而言,也包括以下的说明,例如能够列举出由点焊等所实施的焊接。
如图1及图2所示,下边梁20被构成为,包括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下边梁外板22、和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下边梁内板24。此外,下边梁外板22以及下边梁内板24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进行了剖切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彼此面对面一侧被开放了的大致帽子形状。
从下边梁外板22的一般部26的上部起朝向车辆上方而伸出有凸缘部26A,从下边梁内板24的一般部28的上部起朝向车辆上方而伸出有凸缘部28A。而且,通过利用焊接而分别使凸缘部26A与凸缘部28A以及凸缘部26B与凸缘部28B相接合,从而在下边梁20中形成了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封闭截面部30。
此处,例如,地板面板16被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地板面板18和通道32。如果进行具体说明,则通道32在地板面板16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车辆左侧的地板面板18与车辆右侧的地板面板(省略图示)之间)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
通道32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进行了剖切时的截面形状呈向下方侧开口的大致倒U字状,并且所述通道32具备构成该通道32的上部的上壁部32A和位于该上壁部32A的左右的一对侧壁部32B。如图3所示,该一对侧壁部32B被设为,从上壁部32A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外端部32A1起朝向下方侧且分别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倾斜的倾斜壁部。从侧壁部32B的下端部32B1起,分别延伸有朝向通道3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折弯的外凸缘部32C。而且,该外凸缘部32C分别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6的下表面16A上。由此,地板面板16与通道32被一体化。另外,地板面板16与通道32也可以被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左右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6B上,以使通道32置于中间的方式而分别配置有作为地板横梁的前横梁34,且在前横梁34的后方侧分别配置有后横梁36。
前横梁34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架设于通道32与下边梁20之间,并对通道32与下边梁20进行连结。如图2所示,该前横梁34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进行了剖切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向下方侧开口的大致帽子形状。
如果进行具体说明,则如图1以及图2所示,前横梁34具备被配置于该前横梁34的前部处的前壁部34A。在该前横梁34的后部处,以与该前壁部34A对置的方式而设置有后壁部34B,并且在该前横梁34的上部处,设置有对前壁部34A的上端部34A1与后壁部34B的上端部34B1进行连接的上壁部34C。
而且,前壁部34A、后壁部34B以及上壁部34C分别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以跨及该前横梁34的整个区域的方式而延伸。由此,在前横梁34上,通过前壁部34A和上壁部34C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了棱线P,并且通过后壁部34B和上壁部34C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了棱线Q。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前横梁34的前壁部34A以及后壁部34B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通道32侧起随着趋向于下边梁20侧而以固定的比例逐渐地增高。
此外,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下边梁20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32侧而以固定的比例逐渐地变宽。例如,该上壁部34C被设为,以穿过下边梁20侧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O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中心线)R为中心而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线对称的等腰梯形形状。
但是,该上壁部34C的形状不一定局限于此。例如,虽然未进行图示,但也可以被形成为,通过以前壁部34A为中心而使后壁部34B从下边梁20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32侧而远离前壁部34A,从而使前横梁34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变宽。
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2所示,从前壁部34A的下端部34A2起延伸有朝向前方折弯的前凸缘部34D,从后壁部34B的下端部34B2起延伸有朝向后方折弯的后凸缘部34E。而且,前凸缘部34D以及后凸缘部34E分别通过焊接等而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6的上表面16B上。由此,在该前横梁34与地板面板16之间形成了封闭截面部38。
此外,在前横梁34的下边梁20侧处,从前壁部34A的外端部34A3起延伸有相对于该前壁部34A而向前侧折弯的前凸缘部34F。该前凸缘部34F在从通道32侧进行观察的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并且延伸至前凸缘部34D的前端部34D1为止。另外,后文所述的后凸缘部34H、前凸缘部34J以及后凸缘部34L与该前凸缘部34F相同也被形成为呈大致L字状。
此外,在前横梁34的下边梁20侧处,从上壁部34C的外端部34C1起延伸有相对于该上壁部34C而向上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折弯的上凸缘部34G。而且,在前横梁34的下边梁20侧处,从后壁部34B的外端部34B3起延伸有相对于该后壁部34B而向后侧折弯的后凸缘部34H。
这些前凸缘部34F、上凸缘部34G以及后凸缘部34H被设为,在从下边梁20侧进行观察的侧面观察时呈大致倒U字状的接合部40。该接合部40相对于下边梁内板24通过焊接等而被接合。
在此,如图3所示,下边梁内板24的一般部28具备构成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且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被形成的纵壁部28C。在该纵壁部28C的上方侧处,设置有朝向斜上方且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倾斜的上倾斜壁部28D。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的外端部34C1的高度被设定为,与下边梁内板24的纵壁部28C的上端部28C1大致相同的高度。
因此,如图1及图2所示,在接合部40之中,前凸缘部34F以及后凸缘部34H与下边梁内板24的纵壁部28C接合,上凸缘部34G与下边梁内板24的上倾斜壁部28D接合。另外,由于只要能够使上凸缘部34G与上倾斜壁部28D接合即可,因此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的外端部34C1的高度不一定需要设定为与下边梁内板24的纵壁部28C的上端部28C1大致相同的高度。
另一方面,在前横梁34的通道32侧处,从前壁部34A的内端部34A4起延伸有相对于该前壁部34A而向前侧折弯的前凸缘部34J。此外,在前横梁34的通道32侧处,从上壁部34C的内端部34C2起延伸有相对于该上壁部34C而向上侧折弯的上凸缘部34K。而且,在前横梁34的通道32侧处,从后壁部34B的内端部34B4起延伸有相对于该后壁部34B而向后侧折弯的后凸缘部34L。
这些前凸缘部34J、上凸缘部34K以及后凸缘部34L被设为,在从通道32侧进行观察的侧面观察时呈大致倒U字状的接合部42。该接合部42相对于通道32的侧壁部32B通过焊接等而被接合。
采用以上方式,前横梁34在地板面板16上于车辆宽度方向上对通道32与下边梁20进行连结。
车辆下部结构的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横梁3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通道32与下边梁20进行连结。因此,在车辆12的侧面碰撞时(侧碰时)等,向下边梁20输入的碰撞载荷F将经由前横梁34而向通道32被传递。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横梁34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通道32侧起随着趋向于下边梁20侧而逐渐地变高,且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下边梁20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32侧而逐渐地变宽。
在车辆的碰撞时,靠近碰撞侧的一侧与远离碰撞侧的一侧相比碰撞载荷较大。例如,虽然图6是作为一般性的示例而图示的图,但是在此,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被输入有特别大的冲击载荷的区域A以较浓的点来表示。如该附图所示,可知在对下边梁100与通道102进行连结的前横梁104中,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与通道102侧相比下边梁100一侧被输入有较大的碰撞载荷。
此外,在图7中,例如在车辆的侧碰时,被输入至前横梁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各个截面部中所产生的作为碰撞载荷的弯曲载荷的映像以实线S来表示。将对该实线S的端部彼此进行连结的直线表示为双点划线T。将由该双点划线T所表示的值设为前横梁的相对于弯曲载荷的耐力。
如该附图所示,由于在前横梁中,冲击载荷从下边梁20(参照图1)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32(参照图1)侧而逐渐地被吸收,因此作为前横梁所需的耐力也从下边梁20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32侧而逐渐地变小。
此外,如图7所示,在前横梁的下边梁20侧处,以双点划线T所表示的耐力与以实线S所表示的弯曲载荷相比而较小(区域B)。即,在该区域B中,相对于被输入至前横梁的弯曲载荷该前横梁的耐力下降了,从而意味着该前横梁的下边梁20侧有可能产生较大地变形。
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前横梁的耐力,而需要提高前横梁的刚性。例如,虽然在提高前横梁的刚性时,考虑到了提高前横梁的高度,但是如果提高了前横梁的高度,则相对应地质量以及成本也将增大。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前横梁的通道32(参照图1)侧处,以双点划线T所表示的耐力与以实线S所表示的弯曲载荷相比而较大(区域C)。即,可知在该区域C中,在前横梁上耐力是有富余的。因此,如前文所述,在实施了如下设计的情况下,在前横梁的通道32侧处将成为过剩设计,所述设计为,以与前横梁的下边梁20侧所需的刚性相一致的方式直至前横梁的通道32侧为止均维持大致相同的刚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文所述,在图1及图2所示的前横梁34中,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被形成为,从通道32侧起随着趋向于下边梁20侧而逐渐地变高。由此,在该前横梁34中,截面二次矩从通道32侧起随着趋向于下边梁20侧而变大,从而能够提高前横梁34的刚性。另外,在前横梁34的通道32侧处,成为确保了所需的刚性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侧碰时的碰撞载荷F从下边梁20向前横梁34输入之时,通过对应于该前横梁34中高度变高的量,与现有情况相比而能够抑制前横梁34的上下方向上的弯曲变形等。即,能够相对于车辆的侧碰时的、沿着前横梁34的轴向而被输入的轴力或弯曲而对前横梁34的变形进行抑制,并能够有效地传递碰撞载荷F。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前横梁34中,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被形成为,从下边梁20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32侧而变宽。由此,能够在前横梁34的通道32侧处,使从前横梁34的下边梁20侧传递来的碰撞载荷F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散,从而能够缓和通道32的侧壁部32B处的应力集中的情况。
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2及图4所示的前横梁34中,能够在下边梁20侧提高高度从而抑制上下方向上的弯曲变形等,并能够在通道32侧扩大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而使碰撞载荷F2分散,由此缓和了通道32的侧壁部32B处的应力集中的情况。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前横梁34及通道32的变形,从而能够有效地将车辆的侧碰时的碰撞载荷F向反碰撞侧进行传递。此外,由于能够在前横梁34的通道32侧处,在确保了所需的刚性的状态下降低所述前横梁34的高度,因此对应于使所述前横梁34的通道32侧降低的量而能够实现轻量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由于能够通过仅改变前横梁34的形状来提高前横梁34的刚性,因此与在前横梁34上另行设置了加强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以及成本增加的抑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4所示,前横梁34被构成为,包括前壁部34A、后壁部34B和上壁部34C,并且前壁部34A、后壁部34B以及上壁部34C分别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由此,在前横梁34上,通过前壁部34A和上壁部34C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有棱线P,并且通过后壁部34B和上壁部34C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有棱线Q。
以此方式,由于在前横梁34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有棱线P、Q,因此与未形成有该棱线P、Q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前横梁34的强度与刚性。此外,将棱线P、Q作为载荷传递路径之一,通过该棱线P、Q,从而能够有效地对碰撞载荷F进行传递。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横梁34与下边梁20的接合部40上,上凸缘部34G被接合在下边梁内板24的上倾斜壁部28D上。例如,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如果将上凸缘部34G接合在下边梁内板24的纵壁部28C上,则在于前横梁34的下边梁20侧处与现有情况相比使其高度增高的情况下,上凸缘部34G的接合面积将变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凸缘部34G被接合在下边梁内板24的上倾斜壁部28D上,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上凸缘部34G的接合面积,而且,还能够增加该接合面积。
此外,在前横梁34与通道32的接合部42中,上凸缘部34K被接合在通道32的侧壁部32B上。因此,能够在前横梁34的通道32侧处,与现有情况相比将前横梁34的高度设定得较低,从而相应地能够增加上凸缘部34K的接合面积。
以此方式,通过增加上凸缘部34G、34K的接合面积,从而能够增加与下边梁20、通道32之间的接合点的数量。由此,能够提高接合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实施方式的改变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前横梁34的前壁部34A以及后壁部34B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通道32侧起随着趋向于下边梁20侧而以固定的比例逐渐地变高。但是,前壁部34A以及后壁部34B的高度不一定必须以固定的比例逐渐地变高。也就是说,棱线P、Q也可以由多条直线形成。此外,棱线P、Q可以呈曲线,而且,还可以由直线与曲线形成。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从下边梁20侧起随着趋向于通道32侧而以固定的比例逐渐地变宽。但是,上壁部34C的宽度与前壁部34A以及后壁部34B的高度相同,不一定需要以固定的比例逐渐地变宽。
此外,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被设为平坦面。但是,如图8A所示,也可以在该上壁部34C上形成有能够传递载荷的条形突起部46。如果进行具体说明,则在上壁部34C的上表面34C3侧处,沿着中心线R(参照图1)而以跨及前横梁3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形成有条形突起部46。该条形突起部46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进行了剖切时的截面形状呈向下方开口的矩形波形状,并且以朝向上方侧的方式被凸出设置。通过形成该条形突起部46,从而在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上形成有棱线V、W、X、Y。
以此方式,通过在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上形成条形突起部46,从而与在该前横梁34上未形成有条形突起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前横梁34的强度与刚性。此外,通过形成条形突起部46,从而在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上形成了棱线V、W、X、Y。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前横梁34的强度与刚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传递碰撞载荷F(参照图1)。
此外,除了这些情况以外,如图8B所示,也可以在前横梁34的上壁部34C上设置以与前壁部34A、后壁部34B一体的方式而分别凸出设置的条形突起部48、50。另外,虽然条形突起部46、48、50分别从上壁部34C的上表面34C3上凸出设置,但显然也可以采用凹陷设置的方式。而且,虽然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条形突起部46、48、50分别以跨及该前横梁3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而被形成,但也可以将其形成在前横梁3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上。
此外,除了条形突起部以外,例如虽然未进行图示,但也可以在前横梁34上,将板状的所谓的补丁部件接合在欲进行加强的位置处。作为欲进行加强的位置,例如可以在前横梁34的下边梁20侧处,以包括棱线P、Q的方式将板状的补丁部件接合于前横梁34的表面侧或背面侧。
此处,虽然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对前横梁34进行了说明,但在图1所示的后横梁36中,也可以被形成为与前横梁34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是,如图6所示,由于在后横梁106中,中柱108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处,因此通过该中心柱108也输入了碰撞载荷的一部分。因此,在后横梁106中,除了区域A以外,作为被输入有较大的冲击载荷的区域而存在有区域D。
因此,在后横梁36(参照图1)中,虽然未进行图示,但在区域D(参照图6)中,可以实施由补丁部件所实现的加强。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后横梁36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通道32侧起随着趋向于区域D侧而变高,且被形成为后横梁36的高度在从该区域D起至下边梁20之间大致相同。
虽然上文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将一个实施方式以及各种改变例适当组合使用,并且显然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Claims (3)

1.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具有:
通道,其被配置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一对下边梁,其分别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处,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地板横梁,其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上,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所述下边梁与所述通道进行连结,并且所述地板横梁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该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该下边梁侧而变高,且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该下边梁侧起随着趋向于该通道侧而变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所述地板横梁被构成为,包括:
前壁部,其被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处,且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所述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所述下边梁侧而变高;
后壁部,其以与所述前壁部对置的方式被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处,且被形成为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从所述通道侧起随着趋向于所述下边梁侧而变高;
上壁部,其被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部处并对所述前壁部的上端部与所述后壁部的上端部进行连接,并且所述上壁部被形成为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从所述下边梁侧起随着趋向于所述通道侧而变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上壁部上设置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形成、且能够进行载荷传递的条形突起部。
CN201610624833.4A 2015-08-26 2016-08-02 车辆下部结构 Active CN106476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6890 2015-08-26
JP2015166890A JP6296023B2 (ja) 2015-08-26 2015-08-26 車両下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6907A true CN106476907A (zh) 2017-03-08
CN106476907B CN106476907B (zh) 2019-06-25

Family

ID=58097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4833.4A Active CN106476907B (zh) 2015-08-26 2016-08-02 车辆下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57553A1 (zh)
JP (1) JP6296023B2 (zh)
CN (1) CN1064769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52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8179B2 (ja) * 2019-03-08 2023-06-07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継手構造
JP7284131B2 (ja) * 2020-09-03 2023-05-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412A (en) * 1998-04-08 2000-10-10 Nissan Motor Co., Ltd. Floo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JP2003146248A (ja) * 2001-11-13 2003-05-21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構造
CN1663866A (zh) * 2004-03-02 2005-09-07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地板结构
JP2007216903A (ja) * 2006-02-20 2007-08-3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201626483U (zh) * 2010-01-22 2010-11-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地板总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50170U (zh) * 1987-09-25 1989-03-28
JPH01109486U (zh) * 1988-01-20 1989-07-24
JPH04287777A (ja) * 1991-03-14 1992-10-1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JP5396945B2 (ja) * 2009-03-17 2014-01-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US8292356B2 (en) * 2009-03-17 2012-10-23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DE102010035212A1 (de) * 2010-08-24 2012-03-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Karosseriestruktur eines Kraftfahrzeuges,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arosseriestruktur
JP2013082392A (ja) * 2011-10-12 2013-05-09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の下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412A (en) * 1998-04-08 2000-10-10 Nissan Motor Co., Ltd. Floo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JP2003146248A (ja) * 2001-11-13 2003-05-21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構造
CN1663866A (zh) * 2004-03-02 2005-09-07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地板结构
JP2007216903A (ja) * 2006-02-20 2007-08-3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201626483U (zh) * 2010-01-22 2010-11-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地板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522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CN108791522B (zh) * 2017-04-28 2021-04-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43201A (ja) 2017-03-02
US20170057553A1 (en) 2017-03-02
CN106476907B (zh) 2019-06-25
JP6296023B2 (ja)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5866B (zh) 车辆框架结构
CN106945730B (zh) 车辆框架结构
CN106541998B (zh) 车身构造
CN102791566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4843084A (zh) 车身下部结构
CN106995011A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6476907A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7035848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1765535A (zh) 车身结构
CN103339020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2017105427A (ja) 車両用フード
JP2018052499A (ja) 車両骨格構造
CN107914781A (zh) 地板面板
JP2016060435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9923002A (zh)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CN109906174A (zh)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CN105658506A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05818862B (zh) 前舱纵梁后段结构与汽车
CN103097231A (zh) 下边梁的端部结构
US8720981B1 (en) Vehicle floor frame stiffener
CN109923001A (zh)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EP3753813A1 (en)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JP6462531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10407098B2 (en) Rear vehicle frame and center longitudinal frame member therefor
CN107709131B (zh) 铁道车辆的冲撞能量吸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