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15866B - 车辆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15866B CN106515866B CN201610740752.0A CN201610740752A CN106515866B CN 106515866 B CN106515866 B CN 106515866B CN 201610740752 A CN201610740752 A CN 201610740752A CN 106515866 B CN106515866 B CN 1065158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floor panel
- cross member
- floor
- wid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08000007623 Lord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18—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front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具有:通道,其被配置在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一对下边梁,其分别被设置在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缓冲横向构件,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下边梁的前部和通道进行连结;前纵梁后构件,其被设置在前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且被设置在地板面板之下,并且在其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封闭截面部,前纵梁被配置于地板面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地板加强件,其在地板面板上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于车辆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缓冲横向构件与地板面板之间,且地板加强件与地板面板以及前纵梁后构件接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辆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24859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即,在下边梁与通道之间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配置有朝向上方侧突出的缓冲横向构件,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部加强件(以下,称之为“地板加强件”)被接合在该缓冲横向构件上。如此,可以说是通过将地板加强件接合在缓冲横向构件上,从而在该在先技术中使作用于缓冲横向构件的碰撞载荷的负担减轻的技术。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9-248593号公报中,在缓冲横向构件与地板加强件交叉的部分处,是使缓冲横向构件优先于地板加强件的,该地板加强件会通过缓冲横向构件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断开。另一方面,在地板面板的下侧处,被设置在前纵梁的后方的下部加强件(以下,称之为“前纵梁后构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其中,所述前纵梁在车辆前部处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在地板加强件中被断开的部分处,该地板加强件并未与前纵梁后构件接合。
其结果为,例如,在如微小重叠碰撞或倾斜碰撞等那样被输入有使前纵梁的后方侧向上方侧发生变形的这种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的情况下,有可能使从前纵梁后构件朝向地板加强件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传递的碰撞载荷的载荷传递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碰撞载荷以较高效率从前纵梁后构件向地板加强件传递的车辆框架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aspect)的车辆框架结构具有:通道,其被配置在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下边梁,其为一对,且分别被设置在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缓冲横向构件,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所述下边梁的前部和所述通道进行连结;前纵梁后构件,其被设置在前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且被设置在该地板面板之下,并且在所述前纵梁后构件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封闭截面部,所述前纵梁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地板加强件,其在所述地板面板上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地板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于车辆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缓冲横向构件与该地板面板之间,且所述地板加强件与所述地板面板以及所述前纵梁后构件接合。
在第一方式中,在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配置有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通道,并且在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处分别配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下边梁。此外,配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下边梁的前部和通道进行连结的缓冲横向构件。
在此,在地板面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处配置有前纵梁。该前纵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处设置有前纵梁后构件。前纵梁后构件被设置在地板面板之下,并在其与该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封闭截面部。此外,地板加强件在地板面板上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该地板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缓冲横向构件与地板面板之间,并与该地板面板以及前纵梁后构件接合。
即,在本发明中,由于地板加强件被配置在缓冲横向构件的下侧,因此地板加强件不会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由于该车厢前壁而断开。此外,由于地板加强件与前纵梁后构件接合,因此能够使从前纵梁后构件传递来的碰撞载荷以较高效率向地板加强件传递。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车辆框架结构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缓冲横向构件被构成为,包括:前壁部,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后壁部,其与所述前壁部对置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处;上壁部,其被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处并对所述前壁部的上端部和所述后壁部的上端部进行连接,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配置;前棱线,其通过所述前壁部和所述上壁部而形成,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续;后棱线,其通过所述上壁部和所述后壁部而形成,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续。
在第二方式中,缓冲横向构件被构成为,包括前壁部、后壁部与上壁部。前壁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设置在缓冲横向构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在缓冲横向构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处,以与该前壁部对置的方式而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设置有后壁部。此外,在缓冲横向构件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处配置有上壁部,该上壁部对前壁部的上端部和所述后壁部的上端部进行连接,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配置。
在此,通过缓冲横向构件的前壁部和上壁部而形成了前棱线,且通过上壁部和后壁部而形成了后棱线。而且,前棱线以及后棱线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续的方式而形成。由此,与在该缓冲横向构件上未形成棱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强度或刚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车辆框架结构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在所述缓冲横向构件与所述地板加强件交叉的交叉部处,所述缓冲横向构件沿着所述地板加强件的相对于延伸方向而交叉的方向上的形状而形成。
在第三方式中,在缓冲横向构件上设置有与地板加强件交叉的交叉部。在此,被配置在地板加强件的上侧的缓冲横向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下边梁和通道进行连结。因此,通过在交叉部中使缓冲横向构件沿着地板加强件的相对于延伸方向而交叉的方向上的形状而形成,从而使缓冲横向构件重叠在地板加强件之上。因此,在从地板加强件的下方侧被输入有碰撞载荷时,缓冲横向构件将成为从上方侧按压地板加强件的结构,从而会提高交叉部的刚性。即,能够抑制地板加强件的变形。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车辆框架结构为,在第三方式中,所述缓冲横向构件的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处的上壁部距所述地板面板的高度被设定为,以所述交叉部中的所述上壁部的高度为基准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为相同。
由于在缓冲横向构件的交叉部处,缓冲横向构件被配置在地板加强件的上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缓冲横向构件的上壁部的高度在该交叉部处成为最高。
因此,在第四方式中,以缓冲横向构件的交叉部中的上壁部距地板面板的高度为基准,将该上壁部距地板面板的高度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设为相同。由此,被形成于缓冲横向构件的上壁部处的前棱线以及后棱线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以距地板面板相同的高度形成。由此,与在缓冲横向构件中棱线未被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载荷传递损耗。另外,此处的“相同”意为所谓的“大致相同”。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车辆框架结构为,在第二方式至第四方式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地板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顶端部处设置有抵接壁,所述抵接壁在所述缓冲横向构件的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的前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处与所述前壁部抵接。
在第五方式中,在地板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顶端部处设置有抵接壁,且所述抵接壁在缓冲横向构件的前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处与该前壁部抵接。由此,能够使交叉部的刚性提高。即,能够在交叉部中使载荷传递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车辆框架结构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缓冲横向构件与所述地板加强件交叉的交叉部处,在俯视观察时,在与所述地板加强件、所述地板面板以及前纵梁后构件被接合的接合部重叠的部位处,形成有贯穿孔。
在第六方式中,在缓冲横向构件的交叉部处形成有贯穿孔。该贯穿孔在俯视观察时被形成在与地板加强件、地板面板以及前纵梁后构件被接合的接合部重叠的部位处。因此,能够穿过该贯穿孔而使地板加强件、地板面板以及前纵梁后构件相互接合。即,能够使地板加强件、地板面板以及前纵梁后构件稳定地接合。
附图说明
基于附图而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详细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框架结构的概要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框架结构的概要俯视图。
图3为沿着图2的3-3线而切断时的剖视图。
图4为沿着图2的4-4线而切断时的剖视图。
图5为沿着图2的5-5线而切断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各图中所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以及箭头标记OUT分别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辆的前方、上方以及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方向。以下,在仅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而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未特别预先进行说明,则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前方的情况下的左右。并且,虽然在图2至图4中图示了车身的左侧,但由于车身的右侧因左右对称也是相同的,因此适当省略关于车身的右侧的说明。
(车辆框架结构的构成)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框架结构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框架结构10的车辆11的车辆前部12处,设置有收纳未图示的动力单元的动力单元舱13。该动力单元舱13与车厢14通过车厢前壁16而被划分开。
车厢前壁16的上部成为被形成为大致垂直板状的垂直板部16A,车厢前壁16的下部成为与垂直板部16A一体设置并被形成为倾斜板状的趾板部16B。趾板部16B向车辆后方侧且向下侧倾斜,在趾板部16B的下端部16B1上接合有构成车厢14的地板部的地板面板18的前端部18A。通过该接合而使车厢前壁16与地板面板18被一体化。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合也包括以下的说明,例如可列举出通过点焊等而实现的焊接。
此外,地板面板18例如被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地板面板18和通道20。如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在地板面板19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车辆左侧的地板面板18与车辆右侧的地板面板(省略图示)之间)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有通道20。另外,图3中并未图示通道20。图4也与图3同样而未图示通道20。
如图1至图3所示,通道20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切断时的剖面形状被设为向下方侧开口的大致帽状,并且,所述通道20具备构成该通道20的上部的上壁部20A和位于该上壁部20A左右的一对侧壁部20B。该一对侧壁部20B分别被设为随着趋向于下方侧而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倾斜的倾斜壁部,并且,从侧壁部20B的下端起分别延伸出朝向通道2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而弯曲的外凸缘部20C。而且,该外凸缘部20C分别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8的下表面18B上。由此,地板面板18和通道20被一体化。另外,地板面板18和通道20也可以通过一张板材而被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地板面板1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分别延伸有一对下边梁22。下边梁22被构成为,包括被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未图示的下边梁外面板和被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下边梁内面板24。此外,沿着下边梁外面板以及下边梁内面板24的车辆宽度方向而切断时的剖面形状被设为,相互面对的一侧被开放了的大致帽状。
从下边梁内面板24的一般部26的上部起朝向车辆上方而伸出有上凸缘部26A,从一般部26的下部起朝向车辆下方而伸出有下凸缘部26B。与下边梁内面板24同样地,从下边梁外面板的一般部的上部、下部起,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分别伸出有上凸缘部、下凸缘部。而且,通过利用焊接而将下边梁内面板24的上凸缘部26A、下凸缘部26B分别接合在下边梁外面板的上凸缘部、下凸缘部上,从而在下边梁22中形成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封闭截面部(省略图示)。
另一方面,在动力单元舱1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前纵梁3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下边梁22与通道20之间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该前纵梁30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切断时的剖面形状呈大致矩形形状,并构成了封闭截面部32。
此外,前纵梁30例如被构成为,包括上壁部30A、下壁部30B、和一对侧壁部30C。从前纵梁30的上壁部30A以及一对侧壁部30C的后端起而分别延伸出朝向封闭截面部32的外侧而弯曲的外凸缘部30D,该外凸缘部30D分别被接合在车厢前壁16的前表面17上。而且,前纵梁30的下壁部30B向车辆后方侧且下方侧倾斜并向地板面板18的下方侧延伸出。
以下,将前纵梁30中的至车厢前壁16的前表面17为止的部位称为前纵梁30,将所述前纵梁30中的与车厢前壁16的前表面17相比靠后方侧的部位称为前纵梁后构件34。即,前纵梁后构件34被与前纵梁30形成为一体,并被设置在前纵梁30的后方侧。而且,前纵梁后构件34在地板面板18的下表面18B侧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前纵梁30的下壁部30B向车辆后方侧且下方侧倾斜并向地板面板18的下方侧延伸出,并构成前纵梁后构件34的下壁部34A。
即,在此,虽然前纵梁30的下壁部30B与前纵梁后构件34的下壁部34A为相同的部件,但为了便于进行说明,在前纵梁30的下壁部30B和前纵梁后构件34的下壁部34A处是以改变符号的方式来进行说明的。
如图1所示,前纵梁后构件34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切断的剖面形状被设为,对上侧进行了开口的大致帽状,并且,所述前纵梁后构件34具备下壁部34A和一对侧壁部34B。从侧壁部34B的上端起,分别延伸出朝向彼此分离的方向而弯曲的外凸缘34C。外凸缘34C分别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8的下表面18B上,从而在前纵梁后构件34与地板面板18的下表面18B之间形成了大致矩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36。
而且,将地板面板18隔在中间而在前纵梁后构件34的相反侧设置了地板加强件38。即,地板加强件38被设置在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侧。该地板加强件38被配置在下边梁22与通道20之间,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此外,地板加强件38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切断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对下侧进行了开口的大致帽状,并且,所述地板加强件38具备上壁部38A和一对侧壁部38B。从侧壁部38B的下端起,分别延伸出朝向彼此分离的方向而弯曲的外凸缘38C。外凸缘38C分别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接合部42)上,从而在地板加强件38与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之间形成了大致矩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40。
此外,如图4所示,在地板加强件38的前端处设置有前壁部(抵接壁)38D,从前壁部38D的下端起而延伸出向前方侧弯曲的前凸缘部38E,该前凸缘部38E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8的下表面18B上。
在此,如图1及图2所示,地板加强件38的外凸缘38C与前纵梁后构件34的外凸缘部34C分别以在俯视观察时重叠的方式而配置。因此,地板加强件38的外凸缘38C和前纵梁后构件34的外凸缘34C与地板面板18一起被相互接合(接合部42)。另外,在此,虽然以“×”来表示接合部42,但接合部42并不被限定于图示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1至图3所示,在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上,配置有在前端部18A侧对下边梁22的前部22A与通道20之间于车辆宽度方向上进行连结的缓冲横向构件44。如图3所示,将缓冲横向构件44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切断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向下方侧开口的大致帽状,并且,所述缓冲横向构件44被构成为,包括前壁部44A和后壁部44B以及上壁部44C。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前壁部44A、后壁部44B以及上壁部44C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连续地形成,并且通过前壁部44A和上壁部44C而形成了作为前棱线的棱线P。此外,通过上壁部44C和后壁部44B而形成了作为后棱线的棱线Q,从而棱线P、Q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连续地形成。
此外,从前壁部44A的下端部起而延伸出朝向前方弯曲的前凸缘部44D,从后壁部44B的下端部起而延伸出有朝向后方弯曲的后凸缘部44E。而且,前凸缘部44D以及后凸缘部44E分别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接合部43)上。由此,该缓冲横向构件44在其与地板面板18之间形成了封闭截面部46(于后文中叙述)。
并且,如图2所示,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下边梁22侧,从前凸缘部44D、前壁部44A、上壁部44C、后壁部44B以及后凸缘部44E起,以一体的方式而延伸出朝向上方弯曲的上凸缘部45。该上凸缘部45通过焊接等而被接合在下边梁内面板24上。
另一方面,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通道20侧,从前凸缘部44D、前壁部44A、上壁部44C、后壁部44B以及后凸缘部44E起,以一体的方式而延伸出朝向上方弯曲的上凸缘部47。该上凸缘部47通过焊接等而被接合在通道20的侧壁部20B上。
如上文所述,缓冲横向构件44在地板面板18上对通道20和下边梁22于车辆宽度方向上进行连结。
在此,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地板加强件38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在下边梁22与通道20之间。因此,缓冲横向构件44与地板加强件38成为交叉。在缓冲横向构件44与地板加强件38交叉的交叉部48处,缓冲横向构件44以从地板加强件38上越过的状态而在地板面板18上沿车辆宽度方向配置。即,在交叉部48处,缓冲横向构件44以重叠在地板加强件38之上的状态而配置。
此外,缓冲横向构件44在俯视观察时以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与后文所述的地板加强件38交叉的交叉部48)为顶部而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并且呈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而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倾斜的大致山形形状。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地板面板18随着从前端部18A趋向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而朝向下方侧弯曲。
因此,通常情况下,关于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上壁部44C,该缓冲横向构件4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交叉部48)将被配置在最靠上侧(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并且随着趋向于缓冲横向构件4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侧而逐渐被配置在下侧(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上壁部44C的距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的高度被设定为,以交叉部48中的上壁部44C的高度为基准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相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后壁部44B中,在交叉部48处的高度被形成为较低,并且后壁部44B、后凸缘部44E分别沿着地板加强件38的相对于延伸方向而交叉的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形状而形成。由此,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上壁部44C的高度被设定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相同。
另外,在交叉部48中,保留有后壁部44B的高度,棱线Q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连续。此外,在交叉部48中,后凸缘部44E被抵接并接合在地板加强件38的上壁部38A上,从而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上壁部44C与地板加强件38的上壁部38A之间形成了封闭截面部50。
另外,如上文所述,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除交叉部48以外的部位处,缓冲横向构件44的前凸缘部44D以及后凸缘部44E以与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抵接的状态而被接合在该地板面板18上(接合部43)。然而,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交叉部48中,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下侧处配置有地板加强件38。
因此,如图4所示,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交叉部48中,在地板加强件38的前端处设置有前壁部38D,缓冲横向构件44的前壁部44A与该前壁部38D抵接。从前壁部38D的下端起,伸出有向前方侧弯曲的前凸缘部38E,该前凸缘部38E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8的下表面18B上。
在此,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交叉部48处,在该缓冲横向构件44上,于与接合部42重叠的部位处形成有贯穿孔52,所述接合部42为,在俯视观察时地板加强件38的外凸缘38C、地板面板18以及前纵梁后构件34的外凸缘34C被相互接合的接合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接合部42被设为能够通过贯穿孔52而露出。
(车辆框架结构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框架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框架结构10中,在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上,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有地板加强件38。而且,如图3至图5所示,该地板加强件38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地板面板18与缓冲横向构件44之间。并且,该地板加强件38与该地板面板18以及前纵梁后构件34接合。
以此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地板加强件38被配置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下侧处,因此地板加强件38不会由于该车厢前壁16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断开。此外,地板加强件38与前纵梁后构件34接合。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从前纵梁后构件34被传递来的碰撞载荷有效地向地板加强件38传递,从而对前纵梁后构件34的变形进行抑制。
因此,例如虽未进行图示,但能够在由于所谓的微小重叠碰撞或倾斜碰撞而使前轮与下边梁22的前部22A或前柱的下端碰撞,从而被输入有使前纵梁30的后方侧向上方侧变形的这种碰撞载荷的情况下,对前纵梁后构件34的变形进行抑制。另外,“微小重叠碰撞”是指,碰撞体相对于车辆前面而从与前纵梁30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进行了碰撞的情况,“倾斜碰撞”是指,碰撞体从前纵梁3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进行了斜向碰撞的情况。
此外,前纵梁后构件34在其与地板面板18的下表面18B之间形成了封闭截面部36,地板加强件38在其与该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之间形成了封闭截面部40。以此方式,通过在前纵梁后构件34、地板加强件38上分别形成封闭截面部36、40,从而使这些部件的强度、刚性提高。
而且,将地板面板18隔在中间而将前纵梁后构件34与地板加强件38以上下重叠的方式相互接合。因此,地板面板18会成为被加强的状态,从而能够使包括这些部件的车辆框架的刚性进一步提高,进而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缓冲横向构件44中,通过前壁部44A和上壁部44C而形成的棱线P以及通过后壁部44B和上壁部44C而形成的棱线Q是分别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连续地形成的。由此,在该缓冲横向构件44中,虽未进行图示,但与未形成棱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强度、刚性提高,此外,通过该棱线P、Q,能够使缓冲横向构件44中的载荷传递效率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以及图5所示,在缓冲横向构件44与地板加强件38交叉的交叉部48处,缓冲横向构件44沿着地板加强件38的宽度方向上的形状而被形成。此外,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除了交叉部48以外的部位处,前凸缘部44D以及后凸缘部44E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8上(接合部43)。
由于缓冲横向构件4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下边梁22和通道20进行连结,并且被接合在地板面板18上,因此在从地板加强件38的下方侧被输入了碰撞载荷时,该缓冲横向构件44会成为从上方侧对地板加强件38进行按压的结构(按压结构)。由此,交叉部48的强度提高,并能够进一步抑制地板加强件38的变形。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后壁部44B上,交叉部48中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被形成为较短,并且后壁部44B、后凸缘部44E分别沿着地板加强件38的宽度方向的形状而形成。由此,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上壁部44C的(距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的)高度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形成为大致相同,从而能够使上壁部44C在高度方向上不会发生较大变动。
以此方式,通过使缓冲横向构件44的上壁部44C的高度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形成为大致相同,从而形成于该上壁部44C的棱线P、Q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以大致相同的高度被形成。因此,与在缓冲横向构件44中未将棱线P、Q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载荷传递损耗降低。换言之,能够在缓冲横向构件44中,使载荷传递效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交叉部48处,地板加强件38的外凸缘38C与地板面板18以及前纵梁后构件34的外凸缘34C通过接合部42而被接合。在此,在缓冲横向构件44上的俯视观察时与该接合部42重叠的部位处形成有贯穿孔52。即,能够通过该贯穿孔52而将地板加强件38、地板面板18以及前纵梁后构件34相互接合。
在例如通过点焊而实现的焊接技术中,在现状下,将四张以上的钢板等板材稳定地接合是非常困难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缓冲横向构件44上形成有贯穿孔52,因此该贯穿孔52的大小被设定为能够供点焊用的喷枪(省略图示)插穿的大小。
由此,能够在交叉部48中,将地板加强件38的外凸缘38C、地板面板18以及前纵梁后构件34的外凸缘部30D通过点焊而接合(接合部42)。其结果为,焊接作业的效率会上升,并能够实现稳定的接合。此外,由此而能够提高接合部42的接合强度,进而使载荷传递效率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改变例)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通过使车厢前壁16与地板面板18接合而实施了一体化,但车厢前壁16和地板面板18当然也可以通过一张板材而被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前纵梁后构件34被与前纵梁30形成为一体,并被设置在前纵梁30的后方侧。然而,当然也可以将前纵梁30和前纵梁后构件34通过不同的部件而形成,并将其通过相互接合而一体化。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横向构件44被配置在地板面板18上,但也可以配置在车厢前壁16侧,还可以配置为跨于车厢前壁16与地板面板18之间。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横向构件44在俯视观察时以交叉部48为顶部而呈大致山形形状,但并不是必须将缓冲横向构件44形成为大致山形形状。由于只要缓冲横向构件44能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下边梁22的前部22A和通道20进行连结即可,因此并不限定于该形状。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地板加强件38在其与该地板面板18的上表面18C之间形成了封闭截面部40,但该封闭截面部40并不是必需的,关于该地板加强件38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棱线Q是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连续形成的,因此在交叉部48中保留有后壁部44B的高度,但在交叉部48中该棱线Q并不是必需的。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交叉部48中,该缓冲横向构件44是沿着地板加强件38的宽度方向上的形状而被形成的,但并不是必须使其沿着地板加强件38的宽度方向上的形状。这是因为,由于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交叉部48以外的部位处,缓冲横向构件44是被接合(接合部43)在地板面板18上的,因此能够通过该接合部43而得到前文所述的按压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横向构件44被设定为,按照交叉部48中的上壁部44C的高度而使该上壁部44C的高度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相同。然而,该上壁部44C的高度并不是必须要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相同,也可以将缓冲横向构件44的交叉部48形成为最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横向构件44的交叉部48中,缓冲横向构件44的前壁部44A与被设置于地板加强件38的前端的前壁部38D抵接。然而,该前壁部44A并不是必须与前壁部38D抵接,此外,前壁部38D也并不是必需的。
虽然在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对一个实施方式以及各种改变例进行适当组合而使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显然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Claims (8)
1.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具有:
通道,其被配置在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下边梁,其为一对,并分别被设置在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缓冲横向构件,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所述下边梁的前部和所述通道进行连结;
前纵梁后构件,其被设置在前纵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且被设置在该地板面板之下,并且在所述前纵梁后构件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封闭截面部,所述前纵梁被配置于所述地板面板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地板加强件,其在所述地板面板上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地板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于车辆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缓冲横向构件与该地板面板之间,且所述地板加强件与所述地板面板以及所述前纵梁后构件接合,
所述缓冲横向构件被构成为,包括:
前壁部,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
后壁部,其与所述前壁部对置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处;
上壁部,其被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处并对所述前壁部的上端部和所述后壁部的上端部进行连接,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配置;
前棱线,其通过所述前壁部和所述上壁部而形成,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续;
后棱线,其通过所述上壁部和所述后壁部而形成,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续,
在所述地板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顶端部处设置有抵接壁,所述抵接壁在所述缓冲横向构件的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的前壁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处与所述前壁部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框架结构,其中,
在所述缓冲横向构件与所述地板加强件交叉的交叉部处,所述缓冲横向构件沿着所述地板加强件的相对于延伸方向而交叉的方向上的形状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框架结构,其中,
所述缓冲横向构件的配置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处的上壁部距所述地板面板的高度被设定为,以所述交叉部处的所述上壁部的高度为基准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为相同。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框架结构,其中,
在所述缓冲横向构件与所述地板加强件交叉的交叉部处,且在俯视观察时与所述地板加强件、所述地板面板以及所述前纵梁后构件被接合的接合部重叠的部位处,形成有贯穿孔。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框架结构,其中,
所述地板加强件在其与所述地板面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封闭截面部。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框架结构,其中,
所述缓冲横向构件于所述地板面板的前端部侧被配置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上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框架结构,其中,
所述缓冲横向构件在俯视观察时,以所述缓冲横向构件与所述地板加强件交叉的交叉部为顶部而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并且呈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而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倾斜的大致山形形状。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框架结构,其中,
所述地板面板随着从前端部趋向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而朝向下方侧弯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82309A JP6337860B2 (ja) | 2015-09-15 | 2015-09-15 | 車両骨格構造 |
JP2015-182309 | 2015-09-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15866A CN106515866A (zh) | 2017-03-22 |
CN106515866B true CN106515866B (zh) | 2018-12-04 |
Family
ID=5825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40752.0A Active CN106515866B (zh) | 2015-09-15 | 2016-08-26 | 车辆框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60493B2 (zh) |
JP (1) | JP6337860B2 (zh) |
CN (1) | CN1065158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81912B2 (ja) * | 2015-03-17 | 2020-04-15 | オートテック・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ソシエダッド・リミターダAutotech Engineering, S.L. | 自動車のロッカ及びそのようなロッカを備える自動車 |
JP6471768B2 (ja) * | 2017-05-08 | 2019-02-2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6532513B2 (ja) * | 2017-09-15 | 2019-06-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6640278B2 (ja) * | 2018-05-25 | 2020-02-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体 |
JP7052628B2 (ja) * | 2018-08-07 | 2022-04-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 |
JP6883934B2 (ja) * | 2019-01-22 | 2021-06-09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 |
JP7188328B2 (ja) * | 2019-09-06 | 2022-12-1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底部構造及び車両底部構造の製造方法 |
JP7219420B2 (ja) * | 2019-09-27 | 2023-02-08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
CN111645757A (zh) * | 2020-03-12 | 2020-09-11 | 上万清源智动车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客车车身结构 |
JP7284131B2 (ja) * | 2020-09-03 | 2023-05-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 |
JP7372272B2 (ja) * | 2021-01-26 | 2023-10-3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 |
KR20230011648A (ko) * | 2021-07-14 | 2023-01-2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전기차 보강 구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50301Y2 (ja) * | 1989-09-30 | 1995-11-15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3360647B2 (ja) * | 1998-09-16 | 2002-12-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US6679546B2 (en) * | 2001-06-12 | 2004-01-20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JP2004314729A (ja) * | 2003-04-15 | 2004-11-11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
JP4297152B2 (ja) * | 2006-10-06 | 2009-07-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 |
CN101143602A (zh) * | 2007-10-30 | 2008-03-1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前地板加强件 |
JP2009248593A (ja) | 2008-04-01 | 2009-10-29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骨格構造 |
JP2009286181A (ja) | 2008-05-27 | 2009-12-10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骨格構造 |
JP2013010424A (ja) * | 2011-06-29 | 2013-01-17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前部構造 |
CN103118928B (zh) * | 2011-09-01 | 2014-12-3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身构造 |
MY172810A (en) * | 2012-02-13 | 2019-12-12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
JP2014043133A (ja) * | 2012-08-24 | 2014-03-13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前部構造 |
CN202847830U (zh) * | 2012-08-31 | 2013-04-03 | 重庆至信实业有限公司 | 后地板加强件总成 |
WO2014162493A1 (ja) * | 2013-04-01 | 2014-10-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5854012B2 (ja) * | 2013-09-13 | 2016-02-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ービスホールカバー及び車両用ユニット搭載構造 |
JP5924331B2 (ja) * | 2013-11-25 | 2016-05-2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JP6079662B2 (ja) * | 2014-02-14 | 2017-02-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JP6011583B2 (ja) * | 2014-07-04 | 2016-10-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下部構造 |
JP2017024698A (ja) * | 2015-07-15 | 2017-02-02 | 現代自動車株式会社Hyundai Motor Company | 車体結合構造 |
WO2017163307A1 (ja) * | 2016-03-22 | 2017-09-28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下部構造 |
-
2015
- 2015-09-15 JP JP2015182309A patent/JP6337860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8-01 US US15/225,346 patent/US1016049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8-26 CN CN201610740752.0A patent/CN10651586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15866A (zh) | 2017-03-22 |
JP6337860B2 (ja) | 2018-06-06 |
US20170073012A1 (en) | 2017-03-16 |
US10160493B2 (en) | 2018-12-25 |
JP2017056799A (ja) | 2017-03-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15866B (zh) | 车辆框架结构 | |
US11691677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05531180B (zh) | 车身构造 | |
JP6007643B2 (ja) |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 |
JP4272626B2 (ja) | 車体下側部構造 | |
US7222911B2 (en) |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 |
KR101370729B1 (ko) | 센터 필러 상부 결합 구조 | |
JP7035848B2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KR20040087885A (ko) | 자동차의 차체 후부의 결합 구조 | |
US8733822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US9764775B2 (en) | Vehicle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 |
JP2017197059A (ja) |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 |
JP2014043133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18052499A (ja) | 車両骨格構造 | |
WO2013047547A1 (ja) | 車体の上部構造の製造方法 | |
CN106794879A (zh) | 车辆地板构造 | |
JP2007131054A (ja) | ルーフサイド構造 | |
KR101795206B1 (ko) | 차량의 조인트부 강성 증대 구조 | |
US11072372B2 (en) |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
KR20200117867A (ko) | 차체 측부 구조 | |
US20180251157A1 (en) | Vehicle rear structure | |
CN116353718A (zh) | 车身下部构造 | |
KR20130005871A (ko) | 전기 자동차 차체 | |
JP5871682B2 (ja) | 車両の車体補強構造 | |
US20220348264A1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