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0906A - 容器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0906A
CN106470906A CN201580028560.0A CN201580028560A CN106470906A CN 106470906 A CN106470906 A CN 106470906A CN 201580028560 A CN201580028560 A CN 201580028560A CN 106470906 A CN106470906 A CN 106470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bag
container
conveying unit
moun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85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0906B (zh
Inventor
吉田治
甲斐千束
丰岛邦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 Tech KK
Yakult Honsha Co Ltd
TOHOSHOJI KK
Original Assignee
N Tech KK
Yakult Honsha Co Ltd
TOHOSHOJ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 Tech KK, Yakult Honsha Co Ltd, TOHOSHOJI KK filed Critical N Tech KK
Publication of CN106470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0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5/00Conveyors comprising a cyclically-moving, e.g. reciprocating, carrier or impeller which is disengaged from the load during the return part of its movement
    • B65G25/02Conveyors comprising a cyclically-moving, e.g. reciprocating, carrier or impeller which is disengaged from the load during the return part of its movement the carrier or impeller having different forward and return paths of movement, e.g. walking beam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3/18Controlling escape of air from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14Combination of conveyors

Abstract

一种容器检查装置,具备:入口输送机,将已充填液体之袋体P朝一方向搬送;出口输送机,配置在比入口输送机更靠近一方向之下游侧,将袋体朝一方向搬送;载置台,配置在入口输送机与出口输送机之间,具有可载置复数个袋体的载置面;腔室,于局部上具有开口,藉由载置面接触该腔室而将该开口封闭,藉此而形成收容空间;传递体,以高于入口输送机搬送袋体之搬送速度的速度而沿着前述一方向移动,将复数个藉由入口输送机所搬送的袋体统整保持,搬送至载置台之载置面,并且将复数个已载置于载置面上的袋体统整保持,朝出口输送机搬送。

Description

容器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在搬送途中检查所搬送容器的容器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以来,已知有一种容器检查装置,针对例如已封入液体之纸袋体或输液袋等具有可挠性的液体容器,在搬送该容器的途中,检查藉由搬送设备所搬送之液体容器内是否有混入过多的气体。在该种容器检查装置中,将所搬送之液体容器收容至密闭空间后,将该密闭空间进行减压,当容器外壁膨胀的情况下,则判定为混入气体过多。也因此,由于用以将容器收容在密闭空间内所需要的时间、或是密闭空间受到足够减压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将会造成拉长检查液体容器之时间的情况。
在此,有鉴于该种情况,在过去还提出有一种容器检查装置,其可将复数个液体容器收容在具可密闭之收容空间的收容容器中,并且藉由配置复数个该种收容容器,而使得每一个液体容器的单位检查时间不至于过长。亦即,在该种习知的容器检查装置中,配置复数个收容容器,该等复数个收容容器分别移动,以交互或依序的方式接续至搬送设备。并且,在以交互或依序接续至搬送设备的各个收容容器中,藉由搬送设备而朝可密闭的收容空间之搬送而依序收容复数个液体容器(被检查物),并且藉由搬送设备而由收容空间依序排出复数个液体容器(被检查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81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在过去的容器检查装置中,为了缩短对每一个液体容器所需的单位检查时间,必须加快搬送设备搬送液体容器的搬送速度、缩短使复数个液体容器收容至收容容器内的时间。此外,必须要加快收容容器对搬送设备以交互或依序接续时的收容容器之移动速度。
然而,当已加快液体容器之搬送速度的情况下,由于所搬送之液体容器以高速于收容空间内移动,故而容易发生在收容空间内液体容器彼此间冲撞、造成液体容器翻覆的情况。为此,将有无法正确检查液体容器内是否有混入过多气体之虞。另外,当加快收容容器之移动速度的情况下,由于是在可密闭之收容空间内收容有复数个液体容器的状态下进行移动,因此,必须要有足以使收容容器移动的大驱动力。也因此,存在有不易加快收容容器之移动速度的问题存在。
此外,将所搬送之复数个液体容器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且进行检查的容器检查装置,基本上都具有所述之实情与问题。
本发明有鉴于如上所述之缘由,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检查装置,针对所搬送之复数个液体容器,将可缩短对每一个液体容器的单位检查时间。
用以解决问题的手段
以下记载内容,为针对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之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解决上述课题之容器检查装置构成为,一种容器检查装置,其将所搬送的复数个液体容器收容在收容空间内进行检查,该容器检查装置具备:第1搬送部,将已充填液体之前述液体容器朝一方向搬送;第2搬送部,配置在比前述第1搬送部更靠近前述一方向之下游侧,将前述液体容器朝前述一方向搬送;载置台,配置在前述第1搬送部与前述第2搬送部之间,具有可载置复数个前述液体容器的载置面;收容容器,于局部上具有开口,藉由前述载置面接触所述收容容器而将该开口封闭,藉此而形成前述收容空间;第3搬送部,以高于前述第1搬送部搬送前述液体容器之搬送速度的速度而沿着前述一方向移动,前述第3搬送部将复数个藉由前述第1搬送部所搬送的前述液体容器统整保持,搬送至前述载置台之前述载置面,并且将复数个已载置于前述载置面上的前述液体容器统整保持,朝前述第2搬送部搬送。
依据此种构造,第3搬送部以高速将复数个液体容器由第1搬送部搬送至载置台,并以高速将复数个液体容器由载置台往第2搬送部搬送。从而,在收容空间内检查载置于载置台之复数个液体容器的前后阶段,液体容器的搬送速度得以高速化,因此可缩短每一个液体容器的单位检查时间。
上述容器检查装置中,前述第1搬送部、前述第2搬送部、以及前述载置台较佳为在前述一方向上配设成并列为一列。
依据此种构造,由于第3搬送部可将复数个液体容器以最短距离而由第1搬送部经由载置台搬送至第2搬送部,因此可缩短每一个液体容器的单位检查时间。
在上述容器检查装置中,具备:搬送停止部,使前述第1搬送部停止搬送前述液体容器,使复数个前述液体容器成为于前述一方向上排列的接续状态;前述第3搬送部构成为,将已呈前述接续状态之复数个前述液体容器统整保持,搬送至前述载置台之前述载置面。
依据此种构造,由于第3搬送部构成为将第1搬送部中形成接续状态之复数个液体容器以维持接续状态而搬送至载置台,因此,无须在第1搬送部中将液体容器之搬送速度设为高速,便可由第1搬送部朝载置台以高速搬送复数个液体容器。从而,可缩短每一个液体容器的单位检查时间。
在上述容器检查装置中,前述载置台较佳构成为,前述载置面可移动,移动之前述载置面接触至前述收容容器而将前述开口封闭,藉此而形成前述收容空间。
依据此种构造,由于并非使收容容器移动,而是藉由载置面的移动来形成液体容器之收容空间,因此可利用比使收容容器移动还快的速度,而容易地将复数个液体容器移动至收容空间。从而,将可容易缩短每一个液体容器的单位检查时间。
在上述容器检查装置中,前述载置台较佳构成为,前述载置面可沿着铅直方向升降,上升之前述载置面由下方接触具有朝下开口之前述收容容器而将前述开口封闭,藉此而形成前述收容空间。
依据此种构造,使载置台(载置面)与收容容器配置在于上下重迭的位置上。从而,抑制在水平方向上容器检查装置之占有面积的增加,同时可缩短每一个液体容器的单位检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形态之容器检查装置的概略构成图,(a)为俯视图,(b)为前视图。
图2所示为沿图1(a)、(b)中之2-2线剖面、由箭头方向观察的剖面图。
图3所示为以容器检查装置实施之袋体检查动作的流程图。
图4(a)至(c)所示为袋体检查动作中之容器检查装置之状态的模式图。
图5(a)至(c)所示为袋体检查动作中之容器检查装置之状态的模式图。
图6(a)至(c)所示为袋体检查动作中之容器检查装置之状态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来说明容器检查装置之一实施形态。作为液体容器之一例,为充填有作为液体之一例之牛奶的纸制袋体,本实施形态之容器检查装置构成为,将前述袋体于搬送途中,收容复数个于收容空间内,进行指定检查的容器检查装置。当然,液体容器可为充填牛奶以外之液体的纸袋体或树脂袋体亦或输液袋等,只要是具有可挠性之液体容器均可。
如图1(a)、(b)所示,容器检查装置11具备:作为第1搬送部之入口输送机12,将已充填牛奶之袋体P朝一方向搬送;作为第2搬送部之出口输送机13,配置在比前述入口输送机12更靠近一方向之下游侧,将袋体P朝一方向搬送。并且,在入口输送机12与出口输送机13之间,具备载置台14,该载置台14具有可载置复数个袋体P的载置面14S。在本实施形态中,一方向系指水平方向,入口输送机12、出口输送机13及载置台14为配设成沿着该一方向而排成一列。
在载置台14上,在沿着铅直方向的处于反重力方向侧的上侧,配设有作为收容容器之一例的腔室16,该腔室16具有朝下之开口16K(参照图2)。上述腔室16为一种构成长方体形状之装置框体17的构件,为固定在沿着一方向所延伸设置的横梁18上。此外,在图1(a)中,为了便于说明,图中所示之状态为已将容器检查装置11的包含腔室16的装置框体17的上侧部分除去(切断)。
载置台14为一种略长方体形状的板状构件,藉由固定在装置框体17上之升降机构40而可在上下方向移动。并且,藉由载置台14朝上方移动(上升)、使载置面14S由下方抵压至腔室16而接触的状态来封闭开口16K,于腔室16内形成可收容袋体P的收容空间SK(参照图2)。亦即,藉由载置台14从初期位置上升,使得载置于载置面14S上之复数个袋体P收容至收容空间SK内,另一方面,藉由载置台14下降至初期位置,使得载置面14S自腔室16之开口16K分离,而由腔室16内的收容空间SK取出载置于载置面14S上之复数个袋体P。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载置面14S与开口16K形成将一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矩形形状,复数个袋体P为在一方向上排列、载置于载置面14S上。
在腔室16中,未图示之真空泵经由可流通空气之图中未示的配管而连接于所形成之收容空间SK内。亦即,在本实施形态中,形成在腔室16内之收容空间SK构成密闭空间,藉由真空泵的作动而可减压至指定的压力。
另外,容器检查装置11如图1(a)、(b)中以实线箭头与虚线箭头所示,具备有可沿着形成横梁18长边方向之一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作为第3搬送部之传递体15。传递体15具备:移动框体58,其可被设于装置框体17之横梁18上的导轨18G导引而滑动(参照图2),且可进行滑动;一对第1袋体夹具51,其等设于该移动框体58,呈相互对向;一对第2袋体夹具52,其等呈相互对向。
移动框体58将其一部分藉由固定部83而装设于环状带82,该环状带82被架设于一对辊轮80、81上。而一对辊轮80、81藉由马达等驱动源的驱动,至少一方如图1(b)中实线箭头和虚线箭头所示旋转。藉由前述一对辊轮80、81旋转,而使得移动框体58、亦即传递体15可如同在图1(a)、(b)中以两点链线所示,以高于入口输送机12搬送袋体P的搬送速度的速度而沿着一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一对第1袋体夹具51与一对第2袋体夹具52被配置于这样的位置,可朝与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相对于移动框体58,分别由初期位置移动成相互间隔变窄,而将复数个袋体P一起夹住、保持。
从而,第1袋体夹具51将复数个藉由入口输送机12所搬送的袋体P统整保持并搬送至载置台14之载置面14S上,同时,第2袋体夹具52将复数个载置于载置面14S上之袋体P统整保持并朝出口输送机13搬送。亦即,传递体15构成为可将复数个袋体P统整而朝一方向进行高速搬送。
于入口输送机12中,设有在带面上载置袋体P、进行搬送的输送带21。在以该输送带21所形成之搬送路径的一方向侧之终端部,具备有袋体止动器20,袋体止动器20藉由未图示之致动器的作动,而移动成从初期位置朝较输送带21之带面更为上方处跳出。袋体止动器20的机能在于作为一种搬送停止部,藉由前述的跳出移动而阻止朝一方向搬送之袋体P的移动、使其停止,形成复数个袋体P在一方向上排列的接续状态。
另外,于入口输送机12中,具备有一对定量止动器25,其等可在与一方向交叉之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藉由致动器25A之作动,移动成从初期位置而由两侧夹住袋体P,保持至少一个袋体P。定量止动器25构成为,当传递体15朝一方向移动之际,袋体P于入口输送机12中将不会被输送带21搬送至其搬送方向的下游侧,也就是不会搬送到一方向侧。
另外,于入口输送机12中,具备:姿势检测传感器22A,检测所搬送之袋体P的搬送姿势;袋体除去机构22,依据前述姿势检测传感器22A的检测结果,藉由从喷射部22B所喷射的气体(空气)而将搬送姿势不正确的袋体P去除、击落至除去容器22c。更设有接续检测部23,其构成为:被已移动之袋体止动器20阻止了移动(搬送)的袋体P,在入口输送机12上呈现接续成指定数量之状态时,利用传感器来检测排列于搬送方向上游侧之最终端的袋体P。
另一方面,于出口输送机13设有输送带31,构成将藉由传递体15来统整所搬送之复数个袋体P载置于带面,使之朝一方向搬送。在该输送带31之中途具备有以一对旋转体所构成的稳定器35,其以相对于输送带31之移动速度还要慢的周速进行旋转。亦即,稳定器35构成为,在出口输送机13中,将以接续状态下所搬送的袋体P,以相互隔有间隔的状态下进行搬送。
另于出口输送机13中,具备有袋体排出机构32,其构成为,藉由喷射部32b所喷射的气体(空气)而将所搬送之复数个袋体P之中的、经由腔室16内之收容空间SK中的检查而判定为内部混入气体过多的袋体P,由输送带31朝排出容器32c排出。而在出口输送机13中设有移动路33,为了变更袋体P朝一方向之搬送速度,而并设有其他条以与输送带31相异速度移动的输送带31A,上述移动路33为供袋体P朝前述所并设之其他条之输送带31A的带面移动。
参照图2,说明载置台14、腔室16及传递体15的构成。
载置台14于其下侧固定有矩形的支柱41,而该支柱41以立设状态而被固定至基台42。基台42构成为,受到于铅直方向具有轴线之导引轴43的导引,而可在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且被安装于驱动带47的一部分,该驱动带47为架设在藉由马达等驱动源之动作而旋转之一对带轮45、46上。从而,如图2中以实线箭头与虚线箭头所示,载置台14伴随着带轮45、46的旋转而上升或下降。此外,载置台14之载置面14S形成有袋体P之载置部分沿着一方向延伸的沟部14M,藉由该沟部14M,而得以抑制载置于载置面14S上的袋体P往与一方向交叉之水平方向(在图2中为纸面横向方向)移动。
腔室16构成为有底之箱状,可收容在一方向上呈接续状态的复数个(在本实施形态中最多为14个(参照图1))袋体P,腔室16内部设有收容空间SK,收容空间SK的一部分具有朝下之开口16K。腔室16系将该箱状之底部作为上侧,将其底部固定在装置框体17之横梁18,位于朝向下侧之开口16K周围则安装有可弹性变形的衬垫16S。藉由该衬垫16S,当载置台14上升、载置面14S接触至腔室16以封闭开口16K之际,封闭载置面14S与腔室16之间,而使收容空间SK形成为密闭空间。
另外,于腔室16内,在构成开口16K长边之一对长侧壁部16a、16b中,分别形成有透过部16T,该等透过部16T中以气密状态安装有使指定光线透过之透过构件。经由该透过部16T,将指定光线射出至已收容于收容空间SK中之各个袋体P,依据射出该光线、到以袋体P反射而返回为止的时间,检测收容于收容空间SK之袋体P的对向两侧面之变位量。因此,在腔室16内,对应于各袋体P,可在长侧壁部16a与长侧壁部16b分别安装最多14个用以检测其侧面之变位量的变位检测传感器60(例如,光电传感器),亦即可在两侧共安装28个变位检测传感器60(参照图1(b))。
如图1(a)与图2所示,传递体15在被支撑于装置框体17之横梁18的同时呈可滑动状的移动框体58中具备有一对支持构件58A、58B,一对支持构件58A、58B构成为由上方所视位在载置台14两侧,且分别沿着一方向而延伸成直线状、断面为四角形。分别于上述一对支持构件58A、58B,在与较其中央部分更靠一方向的相反侧上安装有两个第1致动器51A、在较其中央部分更靠近一方向侧上安装有两个第2致动器52A。
两个第1致动器51A与两个第2致动器52A如图2中以实线箭头与虚线箭头所示,分别具备有复数个可朝与一方向交叉之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棒51B与移动棒52B。而在该移动棒51B与移动棒52B之前端部,装设有第1袋体夹具51与第2袋体夹具52。亦即,在传递体15中具备有从上方观察,在与一方向交叉之方向上进行对向的一对(两个)第1袋体夹具51与一对(两个)第2袋体夹具52(参照图1(a))。
藉由安装在一对支持构件58A、58B上的总计4个第1致动器51A同时作动,两个第1袋体夹具51移动成对于初期位置而呈缩小相互间隔的状态。藉由前述移动,两个第1袋体夹具51形成夹持袋体P而接触的状态,将入口输送机12所搬送之复数个袋体P一起保持。另外,藉由安装在一对支持构件58A、58B上的总计4个第2致动器52A同时作动,两个第2袋体夹具52移动成对于初期位置而呈缩小相互间隔的状态。藉由前述移动,两个第2袋体夹具52形成与袋体P接触的状态,如同在图2中之两点链线所示,将被载置于载置面14S上之复数个袋体P一起保持。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设有抑制翻覆构件55,其作用在于,当由于第1袋体夹具51与第2袋体夹具52离开袋体P返回至初期位置而解除与袋体P之间的接触状态之际,不会使袋体P翻覆、稳定地离开袋体P。亦即,如图2所示,抑制翻覆构件55具有由一方向所见呈略C字型的形状,其两个前端部55a以分别位于第2袋体夹具52之上下两侧的状态而被安装至移动棒51B、52B。抑制翻覆构件55构成为,藉由其前端部55a以指定之弹性变形量对袋体P进行接触而解除第2致动器52A之动作,直到第2袋体夹具52自袋体P分离为止的期间,藉由其弹性变形量而维持与袋体P之间的接触状态。
接着,依据于图3所示之动作流程,说明在容器检查装置11中所进行的袋体P之检查动作。在本实施形态中,进行检查袋体P内是否混入过多气体(空气)的检查动作。该检查动作的实施构成为,在直到藉由入口输送机12所搬送之袋体P被出口输送机13所搬送的期间,未图标之控制装置系控制各驱动源之动作而使传递体15或载置台14等移动,或是进行控制真空泵或各致动器的作动。
如图3所示,当在步骤S1中以入口输送机12实施袋体P的搬送之后,在步骤S2中,使袋体止动器20移动而朝上方跳出。藉由该袋体止动器20之跳出移动,被入口输送机12朝一方向所搬送的袋体P,其因搬送而朝一方向的移动为藉由袋体止动器20而被阻止。其结果,已被阻止朝搬送方向(一方向)移动之袋体P,在入口输送机12上其个数依序增加的同时,沿着一方向接续的状态而排列。
而在后续的步骤S3中,当藉由接续检测部23进行检测得知袋体P已达接续成指定数量之状态后,在步骤S4中进行定量止动器25与袋体夹具的移动。在此,于一方向上,下游侧之四个第2致动器52A并未作动,而是上游侧之四个第1致动器51A作动,两个第1袋体夹具51从初期位置开始移动而缩小相互间的间隔,从而将复数个在入口输送机12上串联排列之袋体P一起夹持进行保持(夹持)。
接着,当在步骤S4以两个第1袋体夹具51统整、夹持复数个袋体P之状态下,接着在步骤S5中,解除袋体止动器20之跳出移动,当袋体止动器20返回至初期位置之后,于步骤S6中使传递体15向前进。再于步骤S7中进行定量止动器25的移动解除,使定量止动器25返回至初期位置。
在此,参照图4(a)、(b)、(c),针对由步骤S1至步骤S7之检查动作中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进行说明。此外,在图4(a)、(b)、(c)中,在模式化图标出容器检查装置11之构成构件的同时,分别于纸面左侧图示俯视图、于纸面右侧图示前视图。
首先在图4(a)中,揭示藉由步骤S2为止而实施之动作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复数个袋体P藉由入口输送机12而如同图中空心箭头所示,以所设定的速度而由纸面左侧朝右侧之一方向,以互相隔有间隔的状态下搬送。此时,定量止动器25、第1袋体夹具51、以及第2袋体夹具52不移动而处于自袋体P分离之初期位置状态。另外,分别将第1袋体夹具51配置在于一方向上之与入口输送机12重迭的位置、将第2袋体夹具52配置在于一方向上之与载置台14重迭的位置。此外,袋体止动器20处于朝上方移动的状态,另一方面载置台14处于不藉由升降机构40而进行上升,而是维持下降的状态。
接着,于图4(b)中,揭示藉由步骤S4为止而实施之动作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在入口输送机12上呈朝一方向接续状态之复数个袋体P,处于藉由如实线箭头所示而移动的定量止动器25与第1袋体夹具51所夹持、保持的状态。在此,第1袋体夹具51为保持14个袋体P,定量止动器25为保持两个袋体P。此外,使载置台14维持在已下降之状态。
接着,于图4(c)中,揭示藉由步骤S7为止而实施之动作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被保持在第1袋体夹具51之复数个袋体P处于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藉由传递体15的前进而移动至载置台14之载置面14S的状态。此外,当该传递体15前进之际,袋体止动器20朝初期位置移动而不至于朝较输送带21之带面还要上方的位置跳出。
藉由前述传递体15的前进,第2袋体夹具52为在一方向上由与载置台14重迭的位置移动至与出口输送机13重迭的位置。另外,定量止动器25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移动到初期位置,从而被该定量止动器25夹持、保持的袋体P处于藉由入口输送机12而朝一方向搬送的状态。
回到图3,在步骤S7之后除了反复进行步骤S1至步骤S3的动作,另一方面亦同时在步骤S8中进行袋体夹具之移动解除。在此,第1袋体夹具51离开袋体P而朝初期位置后退,从而解除袋体P之保持状态。接着,于后续步骤S9中进行传递体15的后退。
另一方面,藉由第1袋体夹具51的袋体P之保持状态的解除动作(步骤S8)之后,与步骤S9并行而实施步骤S11至步骤S14的动作。亦即,于步骤S11中进行载置台14的上升,接着在步骤S12中,进行腔室16内的收容空间SK之减压,该腔室16藉由载置面14S接触至腔室16而将开口16K封闭而形成密闭空间。在本实施形态中,藉由以变位检测传感器60来检测伴随于前述减压而膨胀之袋体P对向两侧面的变位量,而进行判定袋体P内是否混入过多气体的袋体P之检查。而在结束袋体P的检查后,在步骤S13中解除收容空间SK的减压,接着于步骤S14中,进行载置台14的下降。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之容器检查装置11中,当进行传递体15的后退(步骤S9)、以及载置台14之朝初期位置下降(步骤S14)这两者之作动的状态下,再由步骤S3前进至步骤S4的动作,进行定量止动器25与袋体夹具的移动。在此,在四个第1致动器51A作动的同时,四个第2致动器52A亦作动,以使两个第1袋体夹具51与两个第2袋体夹具52移动而相互间隔变窄。另外,在步骤S4之后进行步骤S5的袋体止动器20之移动解除。
在此,参照图5(a)、(b)、(c),针对步骤S8以后、由步骤S9与步骤S11至步骤S14为止的动作、又再进行至步骤S4、S5的检查动作中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进行说明。此外,在图5(a)、(b)、(c)中,为与图4(a)、(b)、(c)相同地模式化图标出容器检查装置11之构成构件的同时,分别于纸面左侧图示俯视图、于纸面右侧图示前视图。
首先,于图5(a)中揭示以直至步骤S8之动作所实施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对于藉由传递体15的前进而由入口输送机12移动至载置台14之载置面14S的袋体P,由于第1袋体夹具51朝图中以实线箭头所示而往初期位置后退、离开袋体P,而使得袋体P被载置于载置面14S(细言之,为载置面14S之沟部14M)上。另外,在此之间,于入口输送机12上形成袋体P持续朝一方向搬送的状态。当然,此时的袋体止动器20处于藉由在步骤S7之后再次进行的步骤S2之动作而朝上方移动的状态。
接着,于图5(b)中揭示以步骤S9、以及至步骤S11为止之动作所实施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在一方向上前进的传递体15,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往后退,处于在返回前进前之初期位置之状态的同时,载置台14藉由升降机构40而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处于已从初期位置上升之状态。当然,在前述载置台14已上升之状态下,进行收容空间SK的减压(步骤S12)、以及收容空间SK的减压解除(步骤S13)之动作。
接着,于图5(c)中揭示以再次进行步骤S4、以及步骤S5为止之动作所实施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在入口输送机12上处于朝一方向接续的状态之复数个袋体P,藉由以实线箭头所示移动之定量止动器25与第1袋体夹具51所夹持、保持。而袋体止动器20则是移动成不至于朝较输送带21之带面更为上方处跳出。
此外,于再次进行的步骤S4之动作中,在第1袋体夹具51与定量止动器25移动的同时,第2袋体夹具52亦如实线箭头所示而移动。亦即,入口输送机12之复数个(在此为14个)袋体P一并被两个第1袋体夹具51夹持、保持的同时,结束检查之复数个(在此为14个)袋体P一并被两个第2袋体夹具52夹持、保持。
回到图3,于再次进行步骤S5之后,再度进行于步骤S6中之传递体15的前进、以及于步骤S7中之定量止动器25的移动解除。并且,在步骤S7之后,再次反复实施由步骤S1至步骤S3的动作,另一方面,于步骤S8中再次解除袋体夹具之移动。在此,第1袋体夹具51与第2袋体夹具52分别朝初期位置后退而离开袋体P,解除袋体P之保持状态,从而将袋体P载置于载置台14的同时,将已结束检查之袋体P载置于出口输送机13。
从而,于再次进行步骤S8之后,除了进行在步骤S9中的动作、与该步骤S9之动作所并行实施的步骤S11至步骤S14的动作,还进行有在步骤S10中的动作,亦即,进行藉由出口输送机13所实施之袋体P的搬送。
在此,参照图6(a)、(b)、(c),除了针对于步骤S5之后再次进行的步骤S6至步骤S9、以及至步骤S11为止的动作进行说明以外,还针对步骤S10之动作中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进行说明。此外,在图6(a)、(b)、(c)中,为与图4(a)、(b)、(c)相同地模式化图标出容器检查装置11之构成构件的同时,分别于纸面左侧图示俯视图、于纸面右侧图示前视图。
首先,在图6(a)中揭示藉由再度进行步骤S6中之动作而实施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藉由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之传递体15的前进,形成为被保持在第1袋体夹具51之复数个袋体P移动至载置台14之载置面14S的状态,同时,形成为被保持在第2袋体夹具52之复数个袋体P移动至出口输送机13的状态。此外,此时由于定量止动器25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正朝初期位置移动,因此在入口输送机12中袋体P朝一方向搬送。
接着,在图6(b)中揭示再度进行步骤S8、以及至步骤S2为止之动作而实施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对于藉由传递体15之前进而由入口输送机12移动至载置台14之载置面14S的袋体P,由于第1袋体夹具51朝图中以实线箭头所示而往初期位置后退、离开袋体P,而使得前述袋体P被载置于载置面14S(细言之,为载置面14S之沟部14M)上。另外,袋体止动器20处于藉由在步骤S7之动作后所进行的步骤S2之动作而由初期位置朝上方移动的状态。而由载置台14移动至出口输送机13之袋体P则藉由出口输送机13之输送带31的移动,在图中空心箭头所示之一方向上搬送。
接着,在图6(c)中揭示再度进行步骤S9、以及至步骤S11为止之动作而实施的容器检查装置11之状态。在一方向上前进的传递体15,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往后退,处于返回到前进前之初期位置之状态的同时,载置台14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形成已从初期位置上升之状态。当然,在前述载置台14已上升之状态下,进行收容空间SK的减压(步骤S12)、以及收容空间SK的减压解除(步骤S13)之动作。
另外,在步骤S10之动作中,以接续状态下开始搬送之袋体P,藉由稳定器35而呈相互隔有间隔的状态下朝一方向搬送。而在从稳定器35到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上,将检测结果为混入过多气体之袋体P,藉由袋体排出机构32之喷射部32b而由出口输送机13之输送带31朝排出容器32c排出。
如图3之动作流程所示,在容器检查装置11中,于已进行步骤S3之动作后,在已再度进行步骤S9与步骤S14双方之动作的状态下,反复实施步骤S4以后的动作。亦即,在容器检查装置11中,袋体P由图6(c)中所示之状态开始,依序反复实施图5(c)、图6(a)、图6(b)中所示状态,再次反复进行于图6(c)所示状态之检查动作。
藉由反复实施前述检查动作,分别利用传递体15,以同时、统整的方式,将以入口输送机12所搬送之复数个袋体P朝载置台14、将载置于载置台14上已完成检查之复数个袋体P朝出口输送机13,高速地在一方向上搬送。此外,朝出口输送机13搬送之已完成检查之复数个袋体P中,混入过多气体的袋体P则在出口输送机13的搬送途中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输送带21之带面、载置面14S(细言之,为沟部14M)、以及输送带31之带面在铅直方向上以略为相同高度配设,并且,由铅直方向观察为沿着一方向而配设成一列。另外,在载置台14之载置面14S上,于与一方向侧相反侧之上端部上有实施倒角。藉由此种构造,复数个袋体P将可伴随着传递体15的移动,圆滑地自入口输送机12朝载置台14移动、并且自载置台14朝出口输送机13移动。
利用上述实施形态,将可获得如下所示之效果。
(1)传递体15为将复数个袋体P,以高速由入口输送机12朝载置台14搬送,且以高速由载置台14朝出口输送机13搬送。从而,已载置于载置台14上之复数个袋体P在收容空间SK里接受检查的前后,袋体P的搬送速度得到高速化,因此将可缩短每一个袋体P的检查时间。
(2)由于入口输送机12、出口输送机13、以及载置台14配设在一方向上以一列排列,因此,传递体15可将复数个袋体P自入口输送机12、经由载置台14,以最短距离搬送至出口输送机13。从而,可缩短每一个袋体P的单位检查时间。
(3)由于传递体15系将在入口输送机12上呈接续状态之复数个袋体P,于维持接续状态下搬送至载置台14,因此,并非在入口输送机12上使袋体P的搬送速度高速化,而是自入口输送机12朝载置台14以高速搬送复数个袋体P。从而,可缩短每一个袋体P的单位检查时间。
(4)由于袋体P的收容空间SK并非藉由移动腔室16、而是藉由板状构件之载置台14(载置面14S)的移动所形成,因此可较使箱状之腔室16移动的方式更为快速地、容易地使复数个袋体P移动至收容空间SK。从而,可容易地缩短每一个袋体P的检查时间。
(5)载置台14构成为,载置面14S可沿着铅直方向进行升降,上升之载置面14S为接触至腔室16、封闭开口16K,藉此,使载置台14(载置面14S)与腔室16在上下重迭。从而,能够抑制容器检查装置11的占有面积于水平方向上增大的同时,更可缩短每一个袋体P的单位查时间。
此外,上述实施形态亦可变更为如下述之其他实施形态。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载置台14亦可无须使载置面14S沿著鉛直方向升降。例如,亦可将载置台14构成为朝对铅直方向倾斜之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亦可构成为朝与搬送方向交叉之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当然,在此情况下,腔室16较佳构成为,使其开口16K形成为朝向载置台14(载置面14S)之移动的方向。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载置台14亦可无须使载置面14S移动。例如,亦可为使腔室16移动之构造。亦即,亦可构成为,移动的腔室16接触至载置面14S、封闭其开口16K。另外,亦可为使腔室16与载置面14S双方移动之构造。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于入口输送机12中,并非一定要具备使袋体P停止移动的袋体止动器20。例如,于入口输送机12中,当袋体P以接续状态而搬送的情况下,则无需藉由袋体止动器20而将袋体P配置成接续状态。当然,在此情况下,较佳构成为传递体15将入口输送机12上搬送来之已排列好的袋体P朝载置台14高速搬送。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入口输送机12、出口输送机13、以及载置台14,并非必须在一方向上配设成并列一排状。例如,亦可以形成一圆弧的状态排列、设置入口输送机12、出口输送机13、以及载置台14。在此种情况下,传递体15较佳为沿着该一圆弧而移动。换言之,只要入口输送机12、出口输送机13、以及载置台14为沿着传递体15的移动方向而配设成一排状即可。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袋体P的检查并非限定在是否混入过多气体的检查。只要可统括复数个袋体P而收容至腔室16内、进行检查即可。另外,腔室16内的收容空间SK并非得要密闭空间才行,其实并无大碍。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一方向并非限定在水平方向,亦可为对水平方向形成为锐角的傾斜方向。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第1搬送部或第2搬送部并非限定在使用输送带的输送机,亦可为使用链条或辊轮的输送机。重点是,只要所具有的构造可连续搬送袋体P便可。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第3搬送部的传递体15,并非得构成为以高于藉由入口输送机12搬送袋体P的搬送速度的速度而沿著一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例如,前进于一方向上的传递体15亦可构成为,后退至前进前之初期位置时的速度,与藉由入口输送机12而搬送之袋体P的搬送速度相同的速度、或是较藉由入口输送机12而搬送之袋体P的搬送速度还慢的速度。亦或,作为第3搬送部的传递体15,非构成为可往复移动状,亦可构成为藉由具备例如旋转式之移动机构,仅在与入口输送机12之移动方向相同的一方向上进行移动。
符号说明
11:容器检查装置
12:入口输送机(第1搬送部之一例)
13:出口输送机(第2搬送部之一例)
14:载置台
14S:载置面
15:传递体(第3搬送部之一例)
16:腔室(收容容器之一例)
16K:开口
20:袋体止动器(搬送停止部之一例)
P:袋体(液体容器之一例)
SK:收容空间

Claims (5)

1.一种容器检查装置,其将所搬送的复数个液体容器收容在收容空间内进行检查,该容器检查装置具备:
第1搬送部,将已充填液体之前述液体容器朝一方向搬送;
第2搬送部,配置在比前述第1搬送部更靠近前述一方向之下游侧,将前述液体容器朝前述一方向搬送;
载置台,配置在前述第1搬送部与前述第2搬送部之间,具有可载置复数个前述液体容器的载置面;
收容容器,于局部上具有开口,藉由前述载置面接触所述收容容器而将该开口封闭,藉此而形成前述收容空间;以及
第3搬送部,以高于前述第1搬送部搬送前述液体容器之搬送速度的速度而沿着前述一方向移动,前述第3搬送部将复数个藉由前述第1搬送部所搬送的前述液体容器统整保持,搬送至前述载置台之前述载置面,并且将复数个已载置于前述载置面上的前述液体容器统整保持,朝前述第2搬送部搬送。
2.如请求项1所记载之容器检查装置,其中前述第1搬送部、前述第2搬送部、以及前述载置台为在前述一方向上配设成并列为一列。
3.如请求项1或2所记载之容器检查装置,其中具备:搬送停止部,使前述第1搬送部停止搬送前述液体容器,使复数个前述液体容器成为于前述一方向上排列的接续状态;
前述第3搬送部构成为,将已呈前述接续状态之复数个前述液体容器统整保持,搬送至前述载置台之前述载置面。
4.如请求项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之容器检查装置,其中前述载置台构成为前述载置面可移动;
移动之前述载置面系接触至前述收容容器而将前述开口封闭,藉此而形成前述收容空间。
5.如请求项4所记载之容器检查装置,其中前述载置台构成为前述载置面可沿着铅直方向升降;
上升之前述载置面由下方接触具有朝下开口之前述收容容器而将前述开口封闭,藉此而形成前述收容空间。
CN201580028560.0A 2014-06-05 2015-06-04 容器检查装置 Active CN106470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16861 2014-06-05
JP2014-116861 2014-06-05
PCT/JP2015/066166 WO2015186778A1 (ja) 2014-06-05 2015-06-04 容器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0906A true CN106470906A (zh) 2017-03-01
CN106470906B CN106470906B (zh) 2019-10-08

Family

ID=54766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8560.0A Active CN106470906B (zh) 2014-06-05 2015-06-04 容器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23262B2 (zh)
JP (1) JP6621743B2 (zh)
KR (1) KR102291054B1 (zh)
CN (1) CN106470906B (zh)
DE (1) DE112015002644T5 (zh)
TW (1) TWI636922B (zh)
WO (1) WO20151867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65481B1 (ko) * 2020-02-28 2020-10-14 유종연 화장품용기의 검사장치 및 검사공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843U (zh) * 1987-10-12 1989-12-06 四国化工机株式会社 盖子的密封不良检测装置
JP2002143779A (ja) * 2000-11-09 2002-05-21 Yokozaki Co Ltd 選別コンベアの選別物取出装置
EP1509465A1 (en) * 2002-05-08 2005-03-02 Anzpac Systems Limited Sor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80066525A1 (en) * 2004-06-24 2008-03-20 Kabushiki Kaisha N-Tech Container Insp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271145A (zh) * 2007-03-23 2008-09-24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
CN101417712A (zh) * 2008-12-12 2009-04-29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袋输液生产线
CN102186764A (zh) * 2008-12-17 2011-09-14 Khs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试容器的方法与检测装置
CN202624724U (zh) * 2012-05-31 2012-12-26 内江市宏博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罐身封口检测设备
CN203428104U (zh) * 2013-08-16 2014-02-12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翻转照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7438A (ja) * 1983-12-13 1985-07-08 Kishimoto Akira 密封容器の漏洩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3167434A (ja) 1989-11-27 1991-07-19 Shindaigo:Kk 密封容器の検査装置
JP3597555B2 (ja) * 1994-03-04 2004-12-08 日本テトラパック株式会社 リークテスタ
JP2780151B2 (ja) * 1994-09-14 1998-07-30 株式会社ヤクルト本社 検査機構
JPH08324514A (ja) * 1995-05-31 1996-12-10 Shimadzu Corp 真空処理装置
DE102005017957A1 (de) 2005-04-18 2006-10-26 Khs Ag Inspektions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843U (zh) * 1987-10-12 1989-12-06 四国化工机株式会社 盖子的密封不良检测装置
JP2002143779A (ja) * 2000-11-09 2002-05-21 Yokozaki Co Ltd 選別コンベアの選別物取出装置
EP1509465A1 (en) * 2002-05-08 2005-03-02 Anzpac Systems Limited Sor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80066525A1 (en) * 2004-06-24 2008-03-20 Kabushiki Kaisha N-Tech Container Insp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271145A (zh) * 2007-03-23 2008-09-24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
CN101417712A (zh) * 2008-12-12 2009-04-29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袋输液生产线
CN102186764A (zh) * 2008-12-17 2011-09-14 Khs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试容器的方法与检测装置
CN202624724U (zh) * 2012-05-31 2012-12-26 内江市宏博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罐身封口检测设备
CN203428104U (zh) * 2013-08-16 2014-02-12 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翻转照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21743B2 (ja) 2019-12-18
KR20170015931A (ko) 2017-02-10
DE112015002644T5 (de) 2017-03-09
JPWO2015186778A1 (ja) 2017-04-20
WO2015186778A1 (ja) 2015-12-10
CN106470906B (zh) 2019-10-08
US20170199213A1 (en) 2017-07-13
KR102291054B1 (ko) 2021-08-20
TW201601973A (zh) 2016-01-16
US9823262B2 (en) 2017-11-21
TWI636922B (zh) 2018-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3735B (zh) 带管口的袋的供给装置
CN110395545A (zh) 具有物品移除装置的分拣输送机
JP6032418B2 (ja) リニア搬送装置
AU2015225700A1 (en) Shift and hold conveyor assembly for removal of oversize parcels
CN105383736A (zh) 带管口的袋的供给装置
CN105711881A (zh) 一种lcm打包设备
US97767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stacking and conveying articles arranged in stacks
CN106470906A (zh) 容器检查装置
CN108569543B (zh) 可靠地供应合规封口元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13573994B (zh) 用于分拣容器的设施以及方法
CN104349982A (zh) 用于对物品进行运输和质量测定的装置
KR102412008B1 (ko) 물품분류기용 슈트
KR20140001095U (ko) 화장품 수납용 상자의 정렬장치
BR102015020879A2 (pt)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manipular objetos alongados
EP1199265B1 (en) Product diverting mechanism in a packaging system
JP7121384B2 (ja) 箱詰装置
NL2012337B1 (nl) Eiersorteerder
ES2823200T3 (es)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detección de fugas en recipientes a presión
US10035665B2 (en) Table for accumulating FIFO items
HRP20220092T1 (hr) Sustav i postupak za utovar, transport i istovar lomljivih proizvoda
JP2016179896A (ja) コンベヤ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ベヤシステム
KR101686238B1 (ko) 적재함 내 에어튜브를 이용한 적재물 하역 장치
US6910570B2 (en) Transport system for containers, in particular an airport baggage handling system
CN112074472B (zh) 用于对托盘进行分组的分组站
JP2008115004A (ja) 搬送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