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8231A - 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28231A
CN106428231A CN201610629005.XA CN201610629005A CN106428231A CN 106428231 A CN106428231 A CN 106428231A CN 201610629005 A CN201610629005 A CN 201610629005A CN 106428231 A CN106428231 A CN 106428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wall
bottom panel
backplane channel
flange part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90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28231B (zh
Inventor
村松佑纪
山岸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28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8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28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8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36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side panels, sill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具备:一对下纵梁;前底面板;底板通道,其在所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鼓出;以及横梁,其在所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包括相对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所述纵壁在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后端部接合、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封闭。在所述底板通道内配设有:分隔部,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将该底板通道内分隔;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分隔部的下部与所述纵壁的下部连接。

Description

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的底板构造,已知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通道的构造(例如日本实公平3-8542号公报)。底板通道不仅形成如燃料管、排气管那样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结构的配设空间,而且还有助于底板刚性的提高。
底板通道有时因其截面形状而针对使其左右侧壁向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不能获得充足的刚性。因此,例如存在不能充分抑制底板通道的左右的底板的上下振动的情况、不利于侧面碰撞时的载荷分散这一点的情况。作为其对策,还想到了设置以从底板通道下部通过的方式将左右的底面板底部之间连结的支柱等,但这却成为车身的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车身的重量增加、且提高底板通道周围的底板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车身构造具备:一对下纵梁,其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地配置;前底面板,其设置于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底板通道,其在所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鼓出;以及横梁,其在所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相对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所述纵壁在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后端部接合、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封闭,在所述底板通道内配设有:分隔部,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将该底板通道内分隔;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分隔部的下部与所述纵壁的下部连接。
通过以下对典型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参照附图),本发明的特征会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立体图。
图2的(A)是横梁的主视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II-II线剖视图,图2的(C)是图2的(A)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3的(A)是表示其它例子的横梁以及前底面板的剖视图,图3的(B)是底板架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I-I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分隔部与弯曲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进行说明。在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身(车辆)的前后方向,FT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箭头W表示车宽方向,在车辆的前进方向上观察,LT表示左侧,RT表示右侧。箭头H表示上下方向,UR表示上侧,LR表示下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A的立体图。车身构造A是车辆的后部坐席周围的底板构造,其具备一对下纵梁1、前底面板2、底板通道3、横梁4、一对底板架5、以及后底面板6。
一对下纵梁1以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方式配置。左右的各下纵梁1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底面板2是构成后部坐席的足底的车身底部的部件,其设置于一对下纵梁1之间,并将各下纵梁1接合。下纵梁1在前底面板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底板通道3是在一对的下纵梁1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中央通道。底板通道3从前底面板2向上方以凸状鼓出,其具有截面为梯形的形状,即具备上壁3a以及左右的侧壁3b且下方敞开。底板通道3可以与前底面板2由单一部件形成,也可以通过将不同的部件接合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通过将不同的部件接合而形成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底板通道3形成为主体部31和接合部32的双部件结构,但也可以是单部件结构。主体部31是构成整个底板通道3的部件,接合部32是使底板通道3与横梁4接合的部件。接合部32构成底板通道3的后端部3c。
横梁4是在底板通道3的后端部3c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部件,其两端部与一对下纵梁1接合。
一对底板架5中的一方的底板架5相对于底板通道3在左侧设置于前底面板2,另一方的底板架5相对于底板通道3在右侧设置于前底面板2。各底板架5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与前底面板2接合。各底板架具备上壁5a、以及左右一对侧壁5b,并与前底面板2形成闭合截面。
后底面板6是构成车辆后部(例如后部坐席至行李舱)的车身底部的部件,其从横梁4的上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
在图1的基础上参照图2的(A)~图2的(C)及图4对车身构造A进行进一步说明。图2的(A)是横梁4的主视图,图2的(B)是沿着图2的(A)中的II-II线的横梁4的剖视图,图2的(C)是沿着图2的(A)中的III-III线的横梁4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I-I线剖视图,其示出比底板通道3的中央略靠右侧的截面构造。
横梁4一体地具备纵壁41以及凸缘部42。纵壁41整体上为板状的部件。纵壁41相对于前底面板2向上方延伸,并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在纵壁41的两端部设置有与下纵梁1接合的凸缘部41c、41d,纵壁41的左端部与侧壁左侧的下纵梁1接合,纵壁41的右端部与右侧的下纵梁1接合。
这样,由于横梁4(尤其是纵壁41)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因此,对于侧面碰撞时的载荷传递,能够从一方的下纵梁1传递至另一方的下纵梁1,从而能够实现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
纵壁41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41a、41b。通过加强筋41a、41b能够提高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的分散性,从而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加强筋41a、41b是向车身前后方向的后方凹陷的凹部,宽幅的加强筋41a形成有一个,窄幅的加强筋41b形成有多个。加强筋41a形成于纵壁41的上侧,且形成为横穿底板通道3的上方。加强筋41b分别形成于底板通道3的右侧、左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有多个加强筋41a、41b,但加强筋也可以为一个。
能够通过冲压加工等对一张板材(例如钢板)进行成型而构成整个纵壁41或横梁4。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与由多张板材构成整个纵壁41或横梁4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能够削减纵壁41的专属空间,有助于周围的结构的配置空间的增大、乘员的足底空间的扩大。作为周围的结构的配置空间,例如能够举出后底面板6的下方的空间,有助于该空间的扩大。在后底面板6的下方的空间例如能够配设燃料箱,因该空间的扩大而能够配设更大容积的燃料箱。
纵壁41借助接合部32而与底板通道3的后端部3c接合。进而,纵壁41的中央部将后端部3c的开口3d封闭。在图2的(A)中,虚线表示供后端部3c接合的部分,另外,图4示出纵壁41将后端部3c的开口3d封闭的情形。
纵壁41将后端部3c的开口3d封闭,由此提高了针对使底板通道3的左右的侧壁3b向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另外,由于利用横梁4将底板通道3的开口3d封闭,因此能够抑制部件件数的增加、车身的重量增加,且能够提高底板通道3周围的底板刚性。此外,纵壁41将开口3d封闭的面积越大,在提高刚性这一点上越有利,但只要以跨越左右的侧壁3b的方式延伸设置,则未必需要将开口3d的整个区域封闭。
凸缘部42以从纵壁41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位于横梁4的下端。凸缘部42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且在中途的部分形成有弯曲部42c,并以弯曲部42c为边界而具有:上侧的上侧部分42a,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处于后侧;以及下侧的下侧部分42b,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处于前侧。下侧部分42与前底面板2接合。能够经由凸缘部42而提高前底面板2与横梁4之间的载荷传递性,从而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
凸缘部42中的、进入底板通道3的内侧的部分,形成为不具有弯曲部42c及下侧部分42b而仅具有中央部42a’的结构。中央部42a’以横穿后端部3c的方式延伸设置,虽然是与上侧部分42a连续的部分,但与上侧部分42a相比,其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更小。
弯曲部42c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且使得凸缘部42在上下方向上弯曲。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弯曲部42c形成为使得凸缘部42向下方弯曲、进而向前侧弯曲的两阶段的弯曲方式,在上侧部分42a和下侧部分42b产生上下的层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凸缘部42具有弯曲部42c,从而与使凸缘部42平坦地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其刚性,尤其是由于弯曲部42c的棱线(折曲线)指向车宽方向,因此能够提高凸缘部42的车宽方向上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凸缘部42的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从而能够实现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弯曲部42c虽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中断,但由于在此处接合有底板通道3而提高了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一对下纵梁1之间的载荷传递性能。此外,可以使弯曲部42c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弯曲部42c形成于凸缘部42,但也可以使其形成于前底面板2。图3的(A)是表示其一例的剖视图,且是与图2的(C)的剖切位置相当的剖视图。在图3的(A)的例子中,凸缘部42不具有下侧部分42b及弯曲部42c,凸缘部42的上侧部分42a与前底面板2接合。
前底面板2具有与弯曲部42c相当的弯曲部2a。这样,即使当在前底面板2上形成弯曲部2a的情况下,在车宽方向上的刚性、载荷传递性能这些方面,也能够获得与在凸缘部42上形成弯曲部42c的情况同样的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1及图3的(B)对底板架5的后端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的(B)示出底板架5的后端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垂直剖视图。
底板架5的后端部与弯曲部42c接合。通过使底板架5的后端部与刚性高的弯曲部42c接合,能够提高底板架5与横梁4之间等处的载荷的分散性。另外,与使底板架5与纵壁41接合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底板架5的全长,从而能够相应地实现轻量化。
此外,在如图3的(A)的例子那样在前底面板2上形成弯曲部2a的结构中,能够采用使底板架5的后端部与弯曲部2a接合的结构。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缩短底板架5的全长,从而能够相应地实现轻量化。
接下来,参照图4及图5对在底板通道3的内部配设的分隔部件7进行说明。分隔部件7是具备纵壁7a以及底壁7b的L字型的部件,一体形成于纵壁7a的凸缘部7c、7d与底板通道3的侧壁3b的内表面接合,另外,底壁7b与横梁4的凸缘部42的中央部42a’接合。
纵壁7a以在底板通道3内将左右的侧壁3b之间连接的方式配置,且构成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将底板通道3分隔的分隔部SP。底壁7b从纵壁7a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底壁7b和中央部42a’构成将分隔部SP(纵壁7a)的下部、与横梁4的纵壁41的下部连接的连接部CP。
通过设置分隔部件7,在底板通道3内由纵壁41、分隔部SP、连接部CP以及底板通道3的上壁3a形成车宽方向上的筒体,因此提高了针对使底板通道3的左右的侧壁3b向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该筒体如虚拟线S1所示那样构成方形状的闭合截面的筒体,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抵抗使底板通道3的左右的侧壁3b向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
另外,由于同时使用纵壁41对底板通道3的后部的刚性进行加强,因此分隔部SP可以是比较简单的结构,与以横穿底板通道3的方式将支柱等设置于前底面板2的底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重量增加。连接部CP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比分隔部SP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短,由此,能够在底板通道3内构建比较紧凑的加强构造。进而,由于能够通过焊接等使分隔部件7与周围构造接合而构建,因此能够使组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由底壁7b和中央部42a’构成连接部CP,但也可以仅由底壁7b、或者仅由中央部42a’构成连接部CP。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分隔部SP(纵壁7a)配置为在车宽方向上与弯曲部42c连续。换言之,纵壁7a的左右的端部、与弯曲部42c的车宽方向中央侧的端部的位置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在提高车宽方向的刚性的方面,由于弯曲部42c及分隔部SP在车宽方向上连续,因此能够遍及大范围地提高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从而能够实现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弯曲部42c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与下纵梁1接合,从而分隔部SP和弯曲部42c作为整体而横穿一对下纵梁1之间,因此,能够在一对下纵梁1之间提高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此外,如图3的(A)的例子那样在前底面板2上形成弯曲部2a的结构中,还能够采用将分隔部SP(纵壁7a)配置为与弯曲部2a在车宽方向上连续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提高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从而能够实现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
接下来,参照图4对后底面板6周围的结构进行说明。后底面板6从纵壁41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并具有车宽方向中央部向上方鼓出的形状。
在后底面板6的下方配设有从纵壁41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面板8。连结面板8从比纵壁41的上端部低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底板通道3的上壁3a的接合部分)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设置,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前端部的凸缘部8a与纵壁41接合,后端部的凸缘部8b与后底面板6接合。
底板通道3具有从其上壁3a延伸设置的凸缘部3a’,该凸缘部3a’与纵壁41的前表面接合。在该接合部分,连结面板8的凸缘部8a与纵壁41的后表面接合,凸缘部3a’、纵壁41以及凸缘部8a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重叠而接合。通过像这样将三个板状的部件重叠而接合,能够将来自底板通道3的上壁3a的载荷顺畅地向后底板侧传递,从而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
纵壁41、后底面板6以及连结面板8主要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筒体。通过形成筒体而能够提高后底板的刚性。该筒体具有由虚拟线S2示出的大致三角形状(桁架状)的闭合截面。与具有方形的闭合截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刚性的提高、且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有助于周围的结构的配置空间的增大。例如,在将燃料箱配设于连结面板8的下方的结构中,能够增大燃料箱的容量。
在筒体的内部,与纵壁41、后底面板6以及连结面板8的各内表面接合的隔板9以在车宽方向上将筒体内分隔的姿势配置。能够提高筒体的刚性,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底板的底板刚性。在隔板9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从而实现了轻量化。
<实施方式的总结>
1.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具备:
一对下纵梁(例如附图标记1),其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前底面板(例如附图标记2),其设置于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
底板通道(例如附图标记3),其在所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鼓出;以及
横梁(例如附图标记4),其在所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包括相对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例如附图标记41),
所述纵壁在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后端部(例如附图标记3c)接合、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例如附图标记3d)封闭,
在所述底板通道内配设有:
分隔部(例如附图标记SP),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将该底板通道内分隔;以及
连接部(例如附图标记CP),其将所述分隔部的下部与所述纵壁的下部连接。
根据该结构,通过由所述纵壁将所述后端部的开口封闭以及设置所述分隔部,提高了针对使所述底板通道的左右的侧壁向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另外,由于在所述底板通道内由所述纵壁、所述分隔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底板通道的上壁形成车宽方向上的筒体,因此提高了针对使所述底板通道的左右的侧壁向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底板通道周围的底板刚性。由此,还能够使所述前底面板等的板厚进一步减薄而实现轻量化。并且,由于利用所述纵壁对所述底板通道的后部的刚性进行加强,因此,所述分隔部可以是比较简单的结构,与设置支柱等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重量增加。另外,由于所述横梁在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因此,对于侧面碰撞时的载荷传递,能够从一方的下纵梁传递至另一方的下纵梁,从而能够实现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此外,所述纵壁可以将所述后端部的开口的整个区域封闭,只要设置为横穿所述底板通道的左右的侧壁,则也可以将一部分封闭。在将一部分封闭的情况下,可以将开口的上侧一半以上的范围封闭而使得未封闭的部分处于下侧。
2.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由一张板材构成。
根据该结构,与由多张板材构成所述纵壁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能够削减所述纵壁的专属空间,有助于周围的结构(例如燃料箱)的配置空间的增大、乘员的足底空间的扩大。
3.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具有从所述纵壁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凸缘部(例如附图标记42),
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前底面板接合(例如附图标记42b)。
根据该结构,能够经由所述凸缘部而提高所述前底面板与所述横梁之间的载荷传递性,从而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
4.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或者所述前底面板具有弯曲部(例如附图标记42c),该弯曲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使得所述凸缘部或者所述前底面板在上下方向上弯曲,
所述分隔部配置为与所述弯曲部连续。
根据该结构,在提高车宽方向上的刚性的方面,由于所述弯曲部以及所述分隔部在车宽方向上连续,因此能够遍及大范围地提高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从而能够实现侧面碰撞性能的提高。
5.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还具备:
左底板架(例如附图标记5),其相对于所述底板通道在左侧设置于所述前底面板,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右底板架(例如附图标记5),其相对于所述底板通道在右侧设置于所述前底面板,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左底板架的后端部以及所述右底板架的后端部与所述弯曲部接合(例如图3的(B))。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底板刚性、且能够缩短所述底板架的全长而实现轻量化。
6.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例如附图标记41a、41b)。
根据该结构,能够借助所述加强筋而提高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的分散性,从而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
7.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还具备:
后底面板(例如附图标记6),其从所述纵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以及
连结面板(例如附图标记),其从所述纵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
所述后底面板从所述纵壁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
所述连结面板从所述纵壁的、比所述上端部低的位置向后方且向斜上方延伸设置,其后端部与所述后底面板接合,
由所述纵壁、所述后底面板以及所述连结面板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筒体(例如附图标记S2)。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形成所述筒体而提高后底板的刚性。尤其是由于所述筒体具有大致三角形状(桁架状)的闭合截面,因此,与具有方形的闭合截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刚性的提高、且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有助于周围的结构(例如燃料箱)的配置空间的增大。
8.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面板具有与所述纵壁接合的凸缘部(例如附图标记8a),
所述底板通道具有凸缘部(例如附图标记3a’),该凸缘部从该底板通道的上壁(例如附图标记3a)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纵壁接合,
所述连结面板的所述凸缘部、所述纵壁以及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凸缘部重叠。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三个板状的部件重叠而接合,能够将来自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上壁的载荷顺畅地向后底板侧传递,从而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能。
9.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还具备隔板9,该隔板9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在车宽方向上将该筒体内分隔。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所述筒体的刚性,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后底板的底板刚性。
10.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由所述分隔部、所述连接部、所述纵壁以及所述底板通道的上壁形成方形的闭合截面(例如附图标记S1)。
根据该结构,提高了针对使所述底板通道的左右的侧壁向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
11.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例如附图标记A)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由从所述分隔部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例如附图标记7b)、以及从所述纵壁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例如附图标记2a’)构成。
根据该结构,使得组装作业变得容易,且提高了针对使所述底板通道的左右的侧壁向左右开闭的方向上的载荷的刚性。
尽管通过参照典型的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方式。应当对其技术方案的范围进行最宽泛的解释,以便覆盖其所有变更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车身构造,其具备:
一对下纵梁,其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前底面板,其设置于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
底板通道,其在所述一对下纵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鼓出;以及
横梁,其在所述底板通道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包括相对于所述前底面板向上方延伸的纵壁,
所述纵壁在所述一对下纵梁之间沿车宽方向连续地延伸设置,与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后端部接合、且将该后端部的开口封闭,
在所述底板通道内配设有:
分隔部,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将该底板通道内分隔;以及
连接部,其将所述分隔部的下部与所述纵壁的下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由一张板材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具有从所述纵壁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前底面板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或者所述前底面板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使所述凸缘部或者所述前底面板在上下方向上弯曲,
所述分隔部配置为与所述弯曲部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左底板架,其相对于所述底板通道在左侧设置于所述前底面板,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右底板架,其相对于所述底板通道在右侧设置于所述前底面板,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左底板架的后端部以及所述右底板架的后端部与所述弯曲部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后底面板,其从所述纵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以及
连结面板,其从所述纵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
所述后底面板从所述纵壁的上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
所述连结面板从所述纵壁的、比所述上端部低的位置向后方且向斜上方延伸设置,其后端部与所述后底面板接合,
由所述纵壁、所述后底面板以及所述连结面板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筒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面板具有与所述纵壁接合的凸缘部,
所述底板通道具有从该底板通道的上壁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纵壁接合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面板的所述凸缘部、所述纵壁以及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凸缘部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隔板,该隔板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在车宽方向上将该筒体内分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分隔部、所述连接部、所述纵壁以及所述底板通道的上壁形成方形的闭合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由从所述分隔部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以及从所述纵壁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构成。
CN201610629005.XA 2015-08-04 2016-08-03 车身构造 Active CN106428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4481 2015-08-04
JP2015154481A JP6533715B2 (ja) 2015-08-04 2015-08-04 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8231A true CN106428231A (zh) 2017-02-22
CN106428231B CN106428231B (zh) 2019-01-18

Family

ID=5798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29005.XA Active CN106428231B (zh) 2015-08-04 2016-08-03 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02436B2 (zh)
JP (1) JP6533715B2 (zh)
CN (1) CN1064282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40609B1 (ko) * 2017-12-27 2022-09-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측방 차체 보강구조
JP7031329B2 (ja) * 2018-01-26 2022-03-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固定構造
JP7220506B2 (ja) * 2019-02-28 2023-02-1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構造
US11607962B2 (en) * 2019-12-12 2023-03-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igh voltage battery structural member end stabiliz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3423A (ja) * 1997-01-20 1998-08-04 Mazda Motor Corp 車体のフロア構造及びこのフロア構造に用いられるクロスメンバの製造方法
JP2000025655A (ja) * 1998-07-14 2000-01-25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支持補強構造
JP2003137139A (ja) * 2001-11-06 2003-05-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04359125A (ja) * 2003-06-05 2004-12-24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のフロア構造
JP2014162468A (ja) * 2013-02-28 2014-09-08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DE102013004793A1 (de) * 2013-03-20 2014-09-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Bodenstruktur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CN104108424A (zh) * 2013-04-17 2014-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542Y2 (zh) * 1985-09-06 1991-03-01
JPH038542U (zh) 1989-06-14 1991-01-28
JP3756223B2 (ja) * 1995-08-25 2006-03-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部の後端補強構造
JP5560508B2 (ja) * 2010-02-24 2014-07-3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DE102011015541A1 (de) * 2011-03-30 2012-10-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Bodenstruktur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3423A (ja) * 1997-01-20 1998-08-04 Mazda Motor Corp 車体のフロア構造及びこのフロア構造に用いられるクロスメンバの製造方法
JP2000025655A (ja) * 1998-07-14 2000-01-25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支持補強構造
JP2003137139A (ja) * 2001-11-06 2003-05-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04359125A (ja) * 2003-06-05 2004-12-24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のフロア構造
JP2014162468A (ja) * 2013-02-28 2014-09-08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DE102013004793A1 (de) * 2013-03-20 2014-09-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Bodenstruktur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CN104108424A (zh) * 2013-04-17 2014-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30642A (ja) 2017-02-09
US20170036705A1 (en) 2017-02-09
JP6533715B2 (ja) 2019-06-19
US9902436B2 (en) 2018-02-27
CN106428231B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8273B (zh) 汽车的机盖结构
CN105531180B (zh) 车身构造
CN107054470A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6428231A (zh) 车身构造
CN105263760B (zh) 车身的前部构造
CN105813928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03370258B (zh) 车辆下部结构
EP2792526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0491180C (zh) 汽车侧梁
CN105882759B (zh)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N107031731A (zh) 汽车的侧部车体构造
JP6304066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CN102791566B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2015151018A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06965859A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WO2014162493A1 (ja) 車体構造
JP2017056869A (ja) 車体構造
CN107848577A (zh)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CN106428232A (zh) 车身构造
CN107031719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US11173963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3648894A (zh) 车体的地板增强结构
JP2019048535A (ja) 車体構造
JP6558779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10065535A (zh) 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