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2759B -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2759B
CN105882759B CN201610081888.5A CN201610081888A CN105882759B CN 105882759 B CN105882759 B CN 105882759B CN 201610081888 A CN201610081888 A CN 201610081888A CN 105882759 B CN105882759 B CN 105882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head piec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preced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1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82759A (zh
Inventor
中村岳司
川崎敬三
佐藤健
佐藤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82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2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82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27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包括:左右一对车顶边梁(3、3),在车身的车顶部(10)的左右两端部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车顶板(13),设置在一对车顶边梁之间;前顶横梁(11),以沿着车顶板的前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左右一对前柱(1、1),上部结合于车顶边梁,从该车顶边梁向下方延伸;前窗(22),设置在前顶横梁与一对前柱之间;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18),前部结合于前顶横梁,从该前顶横梁向后方延伸;节构件(51、52),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和前顶横梁的结合部(Tb)不重叠的方式设置在前顶横梁的内部。由此,以轻型的结构便能够抑制前顶横梁的上下振动,提高乘车舒适性能。

Description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该上部车身结构包括:左右一对车顶边梁,在车身的车顶部的左右两端部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车顶板,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车顶边梁之间;前顶横梁,以沿着所述车顶板的前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左右一对前柱,上部结合于所述车顶边梁,从该车顶边梁向下方延伸;前窗,设置在所述前顶横梁与所述左右一对前柱之间。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已知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58224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及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4894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车顶板,形成车身的车顶部;车顶加强件,在所述车顶板的下部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中,通过将侧视下呈大致W形状的车顶加强件接合于车顶板的下表面,来提高车顶板的张力刚性(flare rigidity),所述W形状的车顶加强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及中央部具有与车顶板接合的接合面,并且该接合面以外的部位以相对于车顶板的下表面离开间隔的方式形成(参照专利文献1中的第38段落及第49段落)。
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车辆用太阳天窗结构中,通过将作为车顶加强件的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设置成俯视下X形状,来提高车顶的刚性(参照专利文献2中的第27段落)。
本发明的发明人正在对提高乘车舒适性能进行研究,而为了提高乘车舒适性能有必要提高振动衰减性能。此处,振动衰减性能是指为了减低对象频带(模式)为20至50Hz频带的振动(微微的颤抖传递到乘员脚下的程度的振动)的性能。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随着前窗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的上下振动是对振动衰减性能带来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述专利文献1、2的结构对于抑制随着前窗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的上下振动也许能够期待一定的效果,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乘车舒适性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以轻型的结构便能够抑制随着前窗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的上下振动,提高乘车舒适性能(振动衰减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包括:左右一对车顶边梁,在车身的车顶部的左右两端部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车顶板,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车顶边梁之间;前顶横梁,以沿着所述车顶板的前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左右一对前柱,上部结合于所述车顶边梁,从该车顶边梁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中柱,设置在各所述前柱的后方,上部结合于所述车顶边梁,从该车顶边梁向下方延伸;前窗,设置在所述前顶横梁与所述左右一对前柱之间;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前部结合于所述前顶横梁,从该前顶横梁向后方延伸;节构件,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所述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和所述前顶横梁的结合部不重叠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前顶横梁的内部,其中,所述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具有在车宽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各所述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以从所述前顶横梁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至所述中柱与所述车顶边梁的结合部的近傍的方式设置,所述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中,一方的所述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的前部结合于所述前顶横梁的中央部与车宽方向的一方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部位,另一方的所述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的前部结合于所述前顶横梁的中央部与车宽方向的另一方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部位,所述节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前顶横梁的中央部的中央节构件、设置在比各所述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与所述前顶横梁的结合部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节构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节构件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和前顶横梁的结合部不重叠的方式设置在前顶横梁的内部,因此,基于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与节构件的协作而能够充分地抑制随着前窗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的上下振动。由此,能够以轻型的结构抑制前顶横梁的上下振动,提高乘车舒适性能(振动衰减性能)。并且,能够使上述的抑制随着前窗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的上下振动这一效果进一步得以提高。
此外,所述节构件的如上所述那样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和前顶横梁的结合部不重叠的方式设置的结构,在获得上述那样的效果这一点上是较为理想的,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仅在这样的位置设置节构件的结构,本发明并不排除在与所述结合部重叠的位置追加设置节构件这样的结构。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中央节构件及所述外侧节构件分别具有以越往后侧而高度越高的方式倾斜的倾斜上面部、从该倾斜上面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从该侧壁部的下端及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侧方凸缘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中央节构件及外侧节构件形成为适合于在前顶横梁的内部设置的形状。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中央节构件及所述外侧节构件还分别具有从所述倾斜上面部的后端向后上方突出的后方凸缘部、从所述倾斜上面部的前端向前下方突出的前方凸缘部,所述后方凸缘部及所述前方凸缘部被夹在所述车顶板与所述前顶横梁这两者之间并且与该两者接合。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中央节构件及外侧节构件以充分的强度固定在前顶横梁的内部(前顶横梁与车顶板之间)。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中央节构件以所述倾斜上面部的宽度在车辆前后方向的范围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所述外侧节构件以所述倾斜上面部的宽度越往车辆后侧越逐渐扩大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中央节构件及外侧节构件形成为更适合于各自的设置部位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被部分省略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车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的底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的前侧部分的立体图。
图5A、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顶横梁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央节构件的从左前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侧节构件的从左前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被部分省略后的从左前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车架结构的从左前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的从下面观察时的图,表示图1中的A-A线向视剖面图。图4是图2中的区域Z中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的前侧部分的放大图。图5A表示图3中的B-B线向视剖面图,图5B表示从左前斜上方观察到的图3中的C-C截断线的剖视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央节构件的从左前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外侧节构件的从左前斜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的从下面观察时的图,表示与图1中的A-A线向视对应的剖面图。图中,箭头“F”表示车身前方,箭头“R”表示车身后方,箭头“U”表示车身上方。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V的上部中,在车宽方向两侧设置有从前侧下部向后侧上部延伸的前柱1、1,这些前柱1、1的下部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铰链柱2、2连结。
前柱1是通过前柱内件和前柱外件接合而具备闭合剖面的车身刚性构件,铰链柱2是通过铰链柱内件和铰链柱外件接合而具备闭合剖面的车身刚性构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的左右的前柱1、1的后端连续地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车顶边梁3、3(车顶侧梁),在左右的前柱1、1的上端部彼此间架设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顶横梁11(参照图2、图3),在左右的车顶边梁3、3的后端部彼此间架设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顶横梁12。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前顶横梁1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接合有接合凸缘11a,前顶横梁11通过该接合凸缘11a而被结合(接合固定)于车顶边梁3。
此外,该接合凸缘11a以车宽方向的内端与前顶横梁11大致相同的阔度(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来形成,越往车宽方向外侧阔度形成得越大(参照图3、图4)。
而且,由上述的左右一对车顶边梁3、3、前顶横梁11、以及后顶横梁12所围着的区域被钢板制的车顶板13所覆盖(参照图1、图3),该车顶板13在车辆上部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扩展的方式设置。
该车顶板13不仅覆盖所述区域而且还以从上方覆盖前顶横梁11及后顶横梁12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因此,前顶横梁11及后顶横梁12与设置在它们的上方的车顶板13构成大致闭合剖面结构,它们分别在车顶板13的前部、后部成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身刚性构件。
下面详述前顶横梁11的闭合剖面结构,如图5A、图5B所示,前顶横梁11形成为具有在车宽方向的正交剖视下向上方开口的上方开口的大致帽形状,因此,在前顶横梁11的内部,在与覆盖该上方开口的车顶板13之间构成闭合剖面空间11A。
图5A及图5B中的符号9是密封件。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在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顶边梁3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图3中以双点划线的圆围着的部位3C)更前侧,连续地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柱31,在车顶边梁3的后端部连续地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32。
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车辆下部设置有从铰链柱2的下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下边梁33,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中柱31的下部接合于下边梁33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
此外,车辆前部具备前围板21,该前围板21从底板7的前端立起并且在车宽方向的大致整个宽度范围延伸,并且将发动机室E与车室C分隔,在前围板21的上方设置有车颈板23(参照图1及图2),该车颈板23沿车宽方向延伸,在前围板21的大致整个宽度范围支撑前窗22的下端。
此外,图1及图2中的符号24是分别在前围板21的前部的发动机室E的侧方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纵梁,符号25是相对于前纵梁24在车宽方向外上方离开距离的位置从铰链柱2的上端部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挡板加强件,符号26是发动机室E的车宽方向两侧所设置的悬架塔部。
而且,如图2所示,车辆V中,形成有由上述的前顶横梁11、左右的前柱1、1、车颈板23所围成的前窗开口部22A;形成有由铰链柱2、前柱1、车顶边梁3的前部、中柱31、下边梁33所围成的前侧的侧门开口34A;形成有由中柱31、车顶边梁3的后部、后柱32、包含后翼子板的后部车身侧部37、下边梁33所围成的后侧的侧门开口35A。在前窗开口部22A中设置有前窗22(参照图1、图3),此外,在前侧的侧门开口34A中设置有省略了图示的前侧门,在后侧的侧门开口35A中设置有省略了图示的后侧门,前、后侧门分别可开闭地被设置。
另一方面,在车辆后部形成有从位于车室C后方的后部行李室Cr向后方开口的后部行李室开口CrA(参照图2、图3),如图1及图3所示,通过由提升式门41(背门)以车顶板13的后端部(后顶横梁12部分)为开闭支点而覆盖后部行李室开口CrA来形成,从而构成掀背型的车辆。该提升式门41中设置有提升式门开口部41A,并且具备封闭该提升式门开口部41A的后窗42(参照图1、图3)。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车顶板13的下侧(车室C侧),且在上述的前顶横梁11与后顶横梁12之间设置有多个车顶加强件15至18,由上述的车顶板13、前顶横梁11、后顶横梁12、多个车顶加强件15至18构成车顶部10(参照图1、图3)。
上述的前顶横梁11、后顶横梁12、各车顶加强件15至18的上侧面上涂敷有粘接剂8(例如参照图5A及图5B),通过该粘接剂8而与车顶板13的下侧面粘接。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前顶横梁11与后顶横梁12之间,设置有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后侧第一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6、后侧第二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7、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以作为上述的多个车顶加强件15至18。
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在左右一对车顶边梁3、3之间沿车宽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如图3所示,其车宽方向两外端部分别接合有接合凸缘15a。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通过该接合凸缘15a而结合于车顶边梁3,该结合部(接合凸缘15a与车顶边梁3接合的接合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以与中柱31的至少一部分相一致的方式来设定。即,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在左右一对车顶边梁3、3之间以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与中柱31重叠的方式设置。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后侧第一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6及后侧第二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7在各自的两端部一体或一体地形成有接合片16a、17a。并且,该接合片16a、17a通过点焊焊接等而接合于车顶边梁3、3的前后方向各部,从而结合于车顶边梁3、3。
由此,后侧第一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6在比车顶边梁3、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3C(参照图3)更若干程度的后方,以将车顶边梁3、3彼此连结的方式设置,后侧第二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7设置在后侧第一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6与后顶横梁12之间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的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以在车宽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左右一对地设置,前部与前顶横梁11结合,并且以越往后侧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18以两者的车宽方向的间隔越往后侧越逐渐扩大的方式俯视下呈大致八字形状延伸(参照图3)。而且,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的后部被结合于中柱31与车顶边梁3的结合部T1的近傍位置(参照图2、图3)。
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在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18的前后两端部一体或一体地形成有接合凸缘18af、18ar(前端接合凸缘18af及后端接合凸缘18ar)。而且,如图3及图4所示,左侧的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的前端接合凸缘18af被结合在前顶横梁11上的中央部11C与左侧端部(左侧的接合凸缘11a)之间(参照图5A),右侧的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的前端接合凸缘18af被结合在前顶横梁11上的中央部11C与右侧端部(右侧的接合凸缘11a)之间。
此外,如图3所示,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上的各后端接合凸缘18ar结合在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上的与接合凸缘15a大致相同位置或者比该接合凸缘15a更若干程度车宽方向的内侧。
另外,上述的前顶横梁11的闭合剖面空间11A(参照图5A、图5B)中设置有如图2及图4所示那样的多个节构件51、52。各节构件51、52在前顶横梁11的内部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和前顶横梁11的结合部Tb不重叠的方式设置。
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在前顶横梁11的闭合剖面空间11A中设置有一个中央节构件51和两个外侧节构件52,以作为节构件51、52。中央节构件51被设置于前顶横梁11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11C(参照图3、图4、图5B),外侧节构件52在前顶横梁11的车宽方向两外侧部亦即前顶横梁11的左右的根基部分(左右的接合凸缘11a的近傍)各设置一个(参照图3、图4)。
具体而言,中央节构件51呈图6所示那样的形状,外侧节构件52呈图7所示那样的形状。这些的中央节构件51及外侧节构件52均一体地具有:以越往后侧而高度越高的方式(越往前侧高度越低的方式)倾斜的倾斜上面部51a、52a;从倾斜上面部51a、52a的车宽方向两侧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51b、52b;从侧壁部51b、52b的下端及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侧方凸缘部51c、52c;从倾斜上面部51a、52a的后端向后上方突出的后方凸缘部51d、52d;从倾斜上面部51a、52a的前端向前下方突出的前方凸缘部51e、52e。后方凸缘部51d、52d及前方凸缘部51e、52e被夹在前顶横梁11与车顶板13这两者之间并且与该两者接合(参照图5B)。
此外,如图6所示,中央节构件51以倾斜上面部51a的宽度(车宽方向长度)在车辆前后方向的范围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对此,如图7所示,外侧节构件52以倾斜上面部52a的宽度越往车辆后侧越逐渐扩大的方式形成,从宽幅的倾斜上面部52a的后端突出的后方凸缘部52d形成为比中央节构件51的后方凸缘部51d的宽度更宽幅。
这样,虽然中央节构件51和外侧节构件52彼此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但是以与前顶横梁11的车宽方向上的各设置部位的空间、形状对应的形状来形成。
以上所详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V的上部车身结构包括:左右一对车顶边梁3、3,在车身的车顶部10的左右两端部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车顶板13,设置在左右一对车顶边梁3、3之间;前顶横梁11,以沿着车顶板13的前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左右一对前柱1、1,上部结合于车顶边梁3,从车顶边梁3向下方延伸;前窗22,设置在前顶横梁11与左右一对前柱1、1之间;作为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的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前部经由前端接合凸缘18af而结合于前顶横梁11,从前顶横梁11向后方延伸;作为节构件的中央节构件51及外侧节构件52,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和前顶横梁11的结合部Tb不重叠的方式设置在前顶横梁11的内部(参照图2至图4)。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随着前窗22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11的上下振动,能够以轻型的结构提高乘车舒适性能(振动衰减性能)。
具体而言,由于前窗22通常是具有能够覆盖前窗开口部22A的大小的重量物,因此,车辆行驶中前窗22发生振动时,随着该振动,设置在该前窗22的上端的前顶横梁11也容易发生振动。于是,基于该影响,驾驶员例如会感觉到来自脚下的或者经由座椅安装部而传来的低频振动,从而对乘车舒适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对此,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V的上部车身结构中,如上所述,在前顶横梁11的内部,节构件51、52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和前顶横梁11的结合部Tb不重叠的方式设置,因此,基于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与节构件51、52的协作而能够充分地抑制随着前窗22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11的上下振动。由此,能够以轻型的结构抑制前顶横梁11的上下振动,提高乘车舒适性能。
此外,由于在前顶横梁11内设置有中央节构件51及外侧节构件52,因此,即使在前顶横梁11与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之间的空间中的车宽方向中间部不设置车顶加强件也能够提高振动衰减性能。
由此,不存在车顶加强件与通常在许多情况下设置在前顶横梁11和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之间的空间中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处的车室灯的配线单元等部件(省略图示)干涉的情况,既能够提高车辆V的乘车舒适性能又能够容易地安装车室灯的配线单元等车载部件。
此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车宽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分别各设置一个(亦即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各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以从前顶横梁11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至中柱31与车顶边梁3的结合部T1的近傍的方式(以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的后端接合凸缘18ar位于结合部T1的近傍的方式)设置。一方的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的前部被结合于前顶横梁11的中央部11C与车宽方向的一方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部位,另一方的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的前部被结合于前顶横梁11的中央部11C与车宽方向的另一方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部位。中央节构件51被设置于前顶横梁11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11C,外侧节构件52被设置于前顶横梁11的比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与前顶横梁11的结合部Tb更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两侧部(参照图2至图4)。
这样,在前顶横梁11的中央部11C及左右两侧部(结合部Tb的车宽方向外侧)分别设置有节构件51、52的情况下,相比于在与结合部Tb重叠的位置设置节构件的情形,能够由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及节构件51、52更效率良好地抑制随着前窗22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11的上下振动。
因此,能够以轻型的结构使上述的提高乘车舒适性能(振动衰减性能)的效果进一步得以提高。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不过,对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付以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Va是设置有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的车辆,以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V所具备的后侧第一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6及后侧第二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7,该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的后部结合于后顶横梁12,并且该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以越往车辆前侧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具体而言,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具有以越往车辆后侧越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左右一对框架材,该一对框架材的后端部彼此结合,并且该一对框架材通过后端凸缘部61ar而结合于后顶横梁1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换言之,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形成为从后顶横梁1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前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呈两岔状分支地延伸(车宽方向的间隔越往前侧越扩大)的车辆俯视下的大致V形状。
并且,如图8所示,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的前部在中柱31与后顶横梁12之间的前后方向位置结合于车顶边梁3(参照图8)。
具体而言,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的前部在车宽方向的两侧且在由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与车顶边梁3所形成的角部CN的近傍,通过前端凸缘部61af而结合于车顶边梁3。
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Va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V同样地,能够抑制随着前窗22的上下振动而产生的前顶横梁11的上下振动,能够以轻型的结构提高乘车舒适性能(振动衰减性能)。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Va中,由于以越往车辆前侧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的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的后部结合于后顶横梁12(参照图8),因此,能够抑制后部行李室开口CrA及提升式门开口部41A的变形。由此,能够提高车身扭转刚性,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
此外,由于使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的前部在中柱31与后顶横梁12之间的位置结合于车顶边梁3(参照图8),因此能够抑制后侧的侧门开口35A(参照图2)的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扭转刚性,提高操纵稳定性。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使后侧倾斜车顶加强件61的前部在由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与车顶边梁3所形成的角部CN的近傍结合于车顶边梁3(参照图8),因此能够抑制由车宽方向两侧的车顶边梁3、3和前侧车宽方向车顶加强件15及后顶横梁12所围着的车顶板13部分的变形(亦即确保了车顶板13的面刚性),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身扭转刚性,提高操纵稳定性。
此外,本发明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对应如下:本发明的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对应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本发明的节构件对应于实施方式的中央节构件51及外侧节构件52,但即使如此,本发明也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
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中央节构件51设置在前顶横梁11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11C,外侧节构件52设置在前顶横梁11的比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与前顶横梁11的结合部Tb更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两侧部,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节构件只要在前顶横梁11的闭合剖面空间11A中具备中央节构件51和外侧节构件52中的至少一者便可,例如仅具备中央节构件51和外侧节构件52中的任意一者等。此外,节构件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与前顶横梁11的结合部Tb不重叠的方式设置于前顶横梁11的闭合剖面空间11A的结构,在由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及节构件(中央节构件51和外侧节构件52)能够效率良好地抑制前顶横梁11的上下振动这一点上是较为理想的,不过,也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在与结合部Tb重叠的位置追加设置节构件。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18以两者的车宽方向的间隔越往后侧越扩大的方式设置为车辆俯视下呈八字形状,不过,该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18、18例如也可以以车宽方向的间隔越往后侧越缩小的方式设置为车辆俯视下呈倒八字的形状,或者也可以设置为彼此平行。

Claims (4)

1.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右一对车顶边梁,在车身的车顶部的左右两端部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车顶板,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车顶边梁之间;
前顶横梁,以沿着所述车顶板的前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
左右一对前柱,上部结合于所述车顶边梁,从该车顶边梁向下方延伸;
左右一对中柱,设置在各所述前柱的后方,上部结合于所述车顶边梁,从该车顶边梁向下方延伸;
前窗,设置在所述前顶横梁与所述左右一对前柱之间;
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前部结合于所述前顶横梁,从该前顶横梁向后方延伸;
节构件,以车宽方向的位置与所述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和所述前顶横梁的结合部不重叠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前顶横梁的内部,其中,
所述前后方向车顶加强件具有在车宽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
各所述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以从所述前顶横梁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至所述中柱与所述车顶边梁的结合部的近傍的方式设置,
所述左右一对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中,一方的所述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的前部结合于所述前顶横梁的中央部与车宽方向的一方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部位,另一方的所述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的前部结合于所述前顶横梁的中央部与车宽方向的另一方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部位,
所述节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前顶横梁的中央部的中央节构件、设置在比各所述前侧倾斜车顶加强件与所述前顶横梁的结合部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节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节构件及所述外侧节构件分别具有以越往后侧而高度越高的方式倾斜的倾斜上面部、从该倾斜上面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从该侧壁部的下端及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侧方凸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节构件及所述外侧节构件还分别具有从所述倾斜上面部的后端向后上方突出的后方凸缘部、从所述倾斜上面部的前端向前下方突出的前方凸缘部,
所述后方凸缘部及所述前方凸缘部被夹在所述车顶板与所述前顶横梁这两者之间并且与该两者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节构件以所述倾斜上面部的宽度在车辆前后方向的范围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
所述外侧节构件以所述倾斜上面部的宽度越往车辆后侧越逐渐扩大的方式形成。
CN201610081888.5A 2015-02-18 2016-02-05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82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9799A JP6229676B2 (ja) 2015-02-18 2015-02-18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2015-029799 2015-0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2759A CN105882759A (zh) 2016-08-24
CN105882759B true CN105882759B (zh) 2018-05-04

Family

ID=56551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188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82759B (zh) 2015-02-18 2016-02-05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16936B2 (zh)
JP (1) JP6229676B2 (zh)
CN (1) CN105882759B (zh)
DE (1) DE10201600131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16752A1 (de) * 2016-09-09 2018-03-15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Obere Fahrzeugkarosseriestruktur
DE102016118891A1 (de) * 2016-10-05 2018-04-0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bauteil
WO2018150376A1 (en) * 2017-02-16 2018-08-23 Magna Exteriors Inc. Infrared welded liftgate assembly and process of making same
EP3486149B1 (en) * 2017-11-21 2020-08-12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front header structure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a front header structure
JP7021655B2 (ja) * 2019-03-14 2022-02-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JP7251331B2 (ja) * 2019-06-05 2023-04-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上部車体構造
CN110294021A (zh) * 2019-06-27 2019-10-0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盖横梁及车辆
US11318996B2 (en) * 2020-09-09 2022-05-03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roof structure
CN112498070A (zh) * 2020-12-10 2021-03-1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天窗顶盖组件
JP7401481B2 (ja) * 2021-04-09 2023-1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2022170872A (ja) * 2021-04-30 2022-11-11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437A (zh) * 2011-08-31 2013-03-1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5230677B2 (ja) * 2010-03-23 2013-07-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CN103209883A (zh) * 2010-09-22 2013-07-17 巴斯夫欧洲公司 聚合物增强的金属顶部弓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22444A (en) * 1934-07-20 1938-07-05 Briggs Mfg Co Automobile body
JPH0351266Y2 (zh) * 1985-02-13 1991-11-01
JPH0569856A (ja) * 1991-09-13 1993-03-23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DE10022068B4 (de) * 2000-05-06 2007-07-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Windlauf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02248943A (ja) 2001-02-23 2002-09-0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構造
JP2005537172A (ja) * 2002-08-27 2005-12-08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車両用オーバーヘッドシステム
US20070035161A1 (en) * 2002-08-27 2007-02-1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Overhead system for a vehicle
DE102008051997A1 (de) * 2008-10-16 2010-04-22 Daimler Ag Dachrahmenelement in Hybridbauweise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1114662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Daimler Ag Fahrzeugdach einer Karosserie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JP5920134B2 (ja) 2012-09-18 2016-05-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US9440671B2 (en) * 2012-09-20 2016-09-13 Polaris Industries Inc.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0677B2 (ja) * 2010-03-23 2013-07-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上部構造
CN103209883A (zh) * 2010-09-22 2013-07-17 巴斯夫欧洲公司 聚合物增强的金属顶部弓梁
CN102963437A (zh) * 2011-08-31 2013-03-1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16936B2 (en) 2017-04-11
DE102016001316B4 (de) 2020-03-19
CN105882759A (zh) 2016-08-24
US20160236721A1 (en) 2016-08-18
JP6229676B2 (ja) 2017-11-15
JP2016150701A (ja) 2016-08-22
DE102016001316A1 (de)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2759B (zh)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N105882760B (zh)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US10618570B2 (en)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KR100893984B1 (ko) 차량용 시트백의 프레임 구조
JP5352682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KR101722870B1 (ko) 자동차의 차체 측부 구조
CN105813928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CN107054475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CN111824268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07848577A (zh)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CN107031719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CN107128372A (zh) 汽车车身结构
JP6178546B2 (ja) 車体構造
CN109204573A (zh) 汽车的下部车体构造
JP6137205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7128371A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KR101846864B1 (ko) 선 루프 차량의 상부 차체 구조
JP6237669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6229675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6237670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6172046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7444085A (zh) 车门构造
JP2011131685A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189622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7144967A (ja) 車両のキャブ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