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6828A -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26828A CN106426828A CN201611024806.XA CN201611024806A CN106426828A CN 106426828 A CN106426828 A CN 106426828A CN 201611024806 A CN201611024806 A CN 201611024806A CN 106426828 A CN106426828 A CN 1064268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jector retainner
- retainner plate
- double
- ejection
- slid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29C45/401—Ejector pin constructions or mount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2045/4084—Progressive ej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该顶出单元包括上顶针板以及下顶针板,二次顶出脱模机构还包括导向元件,导向元件与顶出单元活动配合;顶出单元还包括锁紧元件以及滑块,锁紧元件与上顶针板活动连接,且锁紧元件与下顶针板连接,滑块可滑动地设在上顶针板内,滑块与锁紧元件配合以锁定上顶针板,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采用机械结构,特别是二次顶出的驱动结构,有效避免了油缸等非机械驱动结构,从而能使整个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作成本降低,并且缩短产品成型周期,而且,能提高模具的可靠性,满足模具能够达到50万件以上的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产品成型后,需要从模具中取出产品,可通过顶出动作一次完成,但是,有时候由于产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生产时有特殊的要求,在一次顶出之后,产品仍在型腔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通过两次顶出完成最终脱模,称为二次顶出。
二次顶出的使用场合有以下几种:1.要求自动脱落的产品;2.容易粘斜顶或直顶的产品;3.深腔型产品;4.部分需强脱的产品;5.双色模。二次顶出机构能让顶出流程更顺畅,并且对于顶出行程的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的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
目前,很多模具中使用的二次顶出机构,在第二次顶出时,均需采用油缸机构带动顶针板上的顶块或者顶针结构将产品顶出,而采用油缸机构,就会造成模具的开发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延长产品的成型周期,弊端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采用机械驱动,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包括上顶针板以及下顶针板,所述二次顶出脱模机构还包括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与所述顶出单元活动配合;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锁紧元件以及滑块,所述锁紧元件与所述上顶针板活动连接,且所述锁紧元件与所述下顶针板连接,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顶针板内,所述滑块与所述锁紧元件配合以锁定所述上顶针板。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元件包括锁口,所述锁口锁定所述滑块以及所述下顶针板,所述滑块部分嵌于所述锁口内以固定所述上顶针板。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包括与所述导向元件活动配合的第一穿孔,所述导向元件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且与所述滑块发生相对挤压,所述滑块滑动并脱离所述锁紧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元件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斜面,所述滑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顶针板包括与所述导向元件活动配合的第二穿孔,所述导向元件通过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下顶针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顶出单元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顶针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顶针板包括第三穿孔,所述上顶针板通过所述第三穿孔受到顶出力作用。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与所述上顶针板活动配合的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固定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二次顶出脱模机构,顶出单元包括上顶针板以及下顶针板,二次顶出脱模机构还包括导向元件,导向元件与顶出单元活动配合,并且导向元件固定设置在顶出单元上方;顶出单元还包括锁紧元件以及滑块,锁紧元件与上顶针板活动连接,且锁紧元件与下顶针板连接,滑块设在上顶针板内,滑块与锁紧元件配合以锁定上顶针板,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采用机械结构,特别是二次顶出的驱动结构,有效避免了油缸等非机械驱动结构,从而能使整个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作成本降低,并且缩短产品成型周期,而且,能提高模具的可靠性,满足模具能够达到50万件以上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第一次顶出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第二次顶出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的具体实施例,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一般安装在后模4下方,驱动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用于顶出所成型的产品。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包括顶出单元1、导向元件2以及限位元件3,其中,导向元件2以及限位元件3均与顶出单元1活动配合,并且均固定安装在顶出单元1上方的后模4上。在顶出过程中,顶出单元1受到向上的顶出力顶出,顶出过程中与导向元件2相互作用,依次完成第一次顶出和第二次顶出,直至顶出单元与限位元件3抵紧而停止。
顶出单元1包括上顶针板11、下顶针板12、锁紧元件13、滑块14以及弹簧15。
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中,锁紧元件13与上顶针板11活动连接,且锁紧元件13与下顶针板12固定连接,上顶针板11和下顶针板12平行设置。在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未驱动时,上顶针板11和下顶针板12相互贴紧,并且,下顶针板12与锁紧元件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锁紧元件13包括锁口131,锁口131用于锁定滑块14、上顶针板11以及下顶针板12。本实施例中的锁紧元件13优选为钩状结构,因此又可称为拉钩。
滑块14设在上顶针板11内,上顶针板11与锁紧元件13连接处设有一开槽111,该开槽111用于放置滑块14,并且供滑块14在上顶针板11内来回滑动。滑块14与锁紧元件13配合以锁定上顶针板11。本实施例中,滑块14部分嵌于锁口1131内,使得在锁口131的锁紧作用下,滑块14、上顶针板11和下顶针板12三者紧贴成一体,一旦受到外力,可以使得整个顶出单元1一起运动。
再次参照图2,顶出单元1还包括贴设在滑块14两侧的滑块压条16,以及设在锁紧元件13两侧且与滑块14配合的挡块17。滑块压条16优选矩形条状结构,且成对设置,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上顶针板11上,两个滑块压条16对滑块14形成限位槽,对滑块14起导向作用,可以使得滑块14在滑动过程中,沿着滑块压条16滑动。同样的,成对设置的挡块17,设置在滑块14一端,用于在锁紧元件13所在的一端,对滑块14进行限位,防止滑块14弹出。
滑块14为环形块状结构,包括与导向元件2活动配合的第一穿孔141。在顶出过程中,导向元件2穿过第一穿孔141,并且与滑块14发生相对挤压,滑块14滑动并脱离锁紧元件13。
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该配合效果,滑块14中第一穿孔141的最小宽度L1大于导向元件2的最大宽度L2。导向元件2和第一穿孔141在同一侧具有一个相同斜率的斜面,并且两者也具有相同的高度。
优选的,如图1所示,导向元件2下端的凸起部21与第一穿孔141均为倒置梯形,并且凸起部21的上底边(较长边)比第一穿孔141的下底边(较短边)短,如此,才能保证导向元件1能穿过第一穿孔141,并且通过前述斜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滑块14产生滑动。
凸起部21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211,滑块14设有与第一斜面211配合的第二斜面142。
弹簧15一端与滑块14连接,另一端与上顶针板11连接,用于第二次顶出完成之后滑块14的复位。故弹簧15同样嵌设在开槽111内,导向元件2和滑块14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
上顶针板11包括与导向元件2活动配合的第二穿孔112,导向元件2通过第二穿孔112与下顶针板12活动连接,并且在第二次顶出过程中,导向元件2与下顶针板12为抵紧状态。为了便于导向元件2的定位,下顶针板12在与导向元件2的连接处,设有与导向元件2配合的凹槽121。
整个二次顶出脱模机构,上顶针板11为驱动部件,其受到向上顶出的力而不断向上运动。因此,下顶针板12包括第三穿孔122,顶出过程中,通过第三穿孔122,上顶针板11受到向上的顶出力。
限位元件3与上顶针板11活动配合,用于限制上顶针板11向上顶出的位移。限位元件3为柱状结构,通过螺钉固定在后模4上。
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安装在模具上时,通常安装在后模4的一侧,当然,后模的另一侧是前模以及位于前模和后模4之间的成型产品。
如图3所示,在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顶出过程中,上顶针板11受到向上的顶出力,带动整个顶出单元1向上运动,逐渐靠近后模4。当导向元件2进入第一穿孔141,当凸起部21逐渐插入第一穿孔141中,第一斜面211沿第二斜面142下滑,直至该凸起部21完全插入第一穿孔141中,此时,滑块14在上顶针板内未产生任何位移。此时,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完成第一次顶出。
如图4所示,当顶出单元1继续向上顶出,凸起部21甚至整个导向元件2都逐渐穿过第一穿孔141,继而继续穿过第二穿孔112。在此过程中,导向元件2的最右侧挤压滑块14,并且推动滑块14在上顶针板11的开槽111内滑动,使得滑块14从锁紧元件13的锁口131中脱离开,从而解除滑块14和锁紧元件对上顶针板11的锁定,也就是说,上顶针板11不受制于锁紧元件13。因此,在持续的顶出力作用下,上顶针板11继续向上顶出,直至与限位元件3抵紧而停止,第二次顶出完成。在这过程中,当滑块14在开槽111内向右滑动时,压缩弹簧15,也就是说在第二次顶出时,弹簧1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脱模完成之后,当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复位时,导向元件2与顶出单元1相对分离,此时,在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能确保滑块14滑动重新卡入锁口131中。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斜面211、第二斜面142的斜面角度来调整二次顶出的开始时间,通过导向元件2的长度以及限位元件3来调整顶出的高度位置。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顶出要求,来调整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该二次顶出脱模机构,通过采用机械拉钩驱动结构,代替油缸等非机械驱动结构,使整个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作成本降低,并且缩短产品成型周期。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包括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包括上顶针板以及下顶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脱模机构还包括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与所述顶出单元活动配合;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锁紧元件以及滑块,所述锁紧元件与所述上顶针板活动连接,且所述锁紧元件与所述下顶针板连接,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顶针板内,所述滑块与所述锁紧元件配合以锁定所述上顶针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元件包括锁口,所述锁口锁定所述滑块以及所述下顶针板,所述滑块部分嵌于所述锁口内以固定所述上顶针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与所述导向元件活动配合的第一穿孔,所述导向元件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且与所述滑块发生相对挤压,所述滑块滑动并脱离所述锁紧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元件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斜面,所述滑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针板包括与所述导向元件活动配合的第二穿孔,所述导向元件通过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下顶针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顶出单元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顶针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针板包括第三穿孔,所述上顶针板通过所述第三穿孔受到顶出力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所述上顶针板活动配合的限位元件,所述限位元件固定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24806.XA CN106426828A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24806.XA CN106426828A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26828A true CN106426828A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8221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24806.XA Pending CN106426828A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26828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76362A (zh) * | 2017-10-13 | 2018-02-09 | 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装卸的变径螺母 |
CN107738418A (zh) * | 2017-11-08 | 2018-02-27 | 江苏星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深筋包紧顶块二次停止机械扣机 |
CN108916516A (zh) * | 2018-05-28 | 2018-11-30 | 王惠俊 | 旋转补偿器密封套固定结构 |
CN109352932A (zh) * | 2018-11-23 | 2019-02-19 | 天津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延伸导向结构 |
CN109501070A (zh) * | 2018-11-29 | 2019-03-22 | 上海奔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顶出机构以及采用该二次顶出机构的模具 |
CN110303650A (zh) * | 2019-06-27 | 2019-10-08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二次顶出工装 |
CN111186101A (zh) * | 2020-02-10 | 2020-05-22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CN115366347A (zh) * | 2022-09-22 | 2022-11-22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顶出脱模模具及脱模复位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53404A (ja) * | 2003-11-27 | 2005-06-16 | Murata Mfg Co Ltd | 成形機 |
CN203876170U (zh) * | 2014-06-12 | 2014-10-15 | 浙江誉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
CN204622503U (zh) * | 2015-04-18 | 2015-09-09 | 东莞市龙昕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结构 |
CN205167440U (zh) * | 2015-10-14 | 2016-04-20 | 张家港市乐余百润塑料模具厂 | 滑块式双向顺序推出注塑模具 |
CN207156368U (zh) * | 2016-11-15 | 2018-03-30 | 昆山鸿永盛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
-
2016
- 2016-11-15 CN CN201611024806.XA patent/CN1064268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53404A (ja) * | 2003-11-27 | 2005-06-16 | Murata Mfg Co Ltd | 成形機 |
CN203876170U (zh) * | 2014-06-12 | 2014-10-15 | 浙江誉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
CN204622503U (zh) * | 2015-04-18 | 2015-09-09 | 东莞市龙昕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结构 |
CN205167440U (zh) * | 2015-10-14 | 2016-04-20 | 张家港市乐余百润塑料模具厂 | 滑块式双向顺序推出注塑模具 |
CN207156368U (zh) * | 2016-11-15 | 2018-03-30 | 昆山鸿永盛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76362A (zh) * | 2017-10-13 | 2018-02-09 | 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装卸的变径螺母 |
CN107738418A (zh) * | 2017-11-08 | 2018-02-27 | 江苏星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深筋包紧顶块二次停止机械扣机 |
CN108916516A (zh) * | 2018-05-28 | 2018-11-30 | 王惠俊 | 旋转补偿器密封套固定结构 |
CN109352932A (zh) * | 2018-11-23 | 2019-02-19 | 天津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延伸导向结构 |
CN109501070A (zh) * | 2018-11-29 | 2019-03-22 | 上海奔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顶出机构以及采用该二次顶出机构的模具 |
CN110303650A (zh) * | 2019-06-27 | 2019-10-08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二次顶出工装 |
CN110303650B (zh) * | 2019-06-27 | 2024-02-23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二次顶出工装 |
CN111186101A (zh) * | 2020-02-10 | 2020-05-22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CN111186101B (zh) * | 2020-02-10 | 2021-12-31 | 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CN115366347A (zh) * | 2022-09-22 | 2022-11-22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二次顶出脱模模具及脱模复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26828A (zh) |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 |
CN105269769B (zh) | 一种具有双动力的斜弯销多向抽芯结构的注射模具 | |
CN105034285A (zh) | 一种边顶出边抽芯的镶嵌类立式注塑模具结构 | |
CN207156368U (zh) | 一种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 |
CN106042288A (zh) | 一种五金塑胶一体模具 | |
CN103640190A (zh) | 一种靠滑块镶件斜抽的机构脱出塑料制品的模具 | |
CN103341955B (zh) | 一种汽车车灯灯体模具分离式斜抽芯机构 | |
CN208645923U (zh) | 具有倒扣滑块内脱机构的汽车前大灯面罩注塑模具 | |
CN204955308U (zh) | 一种边顶出边抽芯的镶嵌类立式注塑模具结构 | |
CN203765951U (zh) | 结构简单的抽芯机构 | |
CN105216246A (zh) | 一种自动锁芯的二次斜抽芯模具 | |
CN106182635B (zh) | 用于汽车尾灯底座的注塑模具 | |
CN202088392U (zh) | 一种具有倒灌进胶结构的模具 | |
CN206748961U (zh) | 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 |
CN202781700U (zh) | 具有氮气弹簧的二次斜抽芯模具 | |
CN205291439U (zh) | 注塑模具 | |
CN211891747U (zh) | 一种防止注塑模具顶出开裂的结构 | |
CN102848531B (zh) | 具有氮气弹簧的二次斜抽芯模具 | |
CN212147378U (zh) | 注塑模具的直顶内抽芯机构 | |
CN111409237B (zh) | 一种在狭小空间内实现抽芯的结构 | |
CN209320213U (zh) | 一种抽芯带自锁的模具结构 | |
CN207465778U (zh) | 汽车后背门下饰板用模具 | |
CN203092960U (zh) | 模具的斜销上滑块结构 | |
CN108582702B (zh) | 一种同步开模机构 | |
CN101875224B (zh) | 具有斜销对开机构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