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39A - 油墨盒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墨盒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39A
CN1063639A CN91112778A CN91112778A CN1063639A CN 1063639 A CN1063639 A CN 1063639A CN 91112778 A CN91112778 A CN 91112778A CN 91112778 A CN91112778 A CN 91112778A CN 1063639 A CN1063639 A CN 1063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ing ink
valve
record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1112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氏田敏彦
松本治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3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油墨盒,包括有油墨盛放部分,中空的针杆 穿过的塞子;防止油墨倒流进入盛放部分的一个装 置,该防止装置包括一个阀,一个该阀可在其中移动 的第一液体通道,和一个设置得比第一通道更接近该 油墨盛放部分的第二通道,并且该阀可关闭第二通 道。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有向记录头传送油墨的油墨盒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在一张纸上或OHP扳(OHP  Sheet)上,或所采用的类似物上作记录的各种类型的记录装置,它们使用各式各样的记录头。这种记录头的类型包括有针点型的(Wiye  dot  type),热敏型的,热传导型的或油墨喷射型的。其中,油墨喷射型因其运行的成本低,无噪音,近来特别引人注目,这是由于油墨直接被喷射到记录纸上的。
这种油墨喷射型的油墨喷射记录装置采用一种记录头盒,它以可拆卸方式装到该记录装置上,这种记录头盒有一个记录头和一个整体的油墨盒。为了因油墨用尽后施行油墨再添加的操作,这个油墨盒(油墨供源)被制成以可拆卸方式装到记录装置的主要部件上,这样,可使操作者用一个新的油墨盒替换下用尽的油墨盒。这样的一种类型的油墨盒就叫油墨容器(即油墨盒)。
这种油墨盒可包括敷涂有铝薄膜或其类似物的一个油墨胆,这是基于防止因曝光而引起油墨质量降低,油墨的密封和抵御空气在油墨供应系统中的压力平衡等的考虑。另外,考虑到该盒的易于掌握,该油墨胆可放在一个盒内。该油墨胆还提供一个橡胶或其类似物制成的塞子。油墨供给的完成,是通过该油墨喷射记录装置主要部件的油墨供给系统中的一个中空针杆贯穿该塞子。在油墨喷射出口处的弯月形保持力与记录头和油墨盒间的静压差是平衡的,并且油墨是通过例如管子的油墨供应系统的毛细管作用,而被供给传送到记录头上的。
但是,用通常的结构,在该油墨盒中的油墨是以反方向流动的,因而在操作中易出问题。当由于维修需要把记录头从主部件上卸下时,油墨与记录头之间的连接即对空气敞开,故记录头的月牙形与静水头差间的平衡受到干扰,结果使油墨倒流入油墨盒中,而大量的空气则可进入油墨供应系统,也就是说,空气进入管子。这点,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述。
在该记录头作喷射复位过程中,空气肯定会通过喷射口引入,之后,该气体,连同引入的空气,为了立即除掉在一个公共油墨腔附近处的可增加油墨阻流的粘度,例如气泡、灰尘等各种不适当杂物而被吸出。在此情况下,该弯月形与该水头差间的平衡受到干扰,从而在油墨供应管内的油墨会倒流入油墨盒中,而该油墨管则充以空气。
如油墨供应系统中的油墨倒流入油墨盒中,并引入空气,为重新稳定该油墨供应系统而抽吸油墨,以恢复该喷射操作的油墨量则显着增加,至使大量油墨的消耗并非用于记录上。采用有整体记录头和油墨盒的记录头盒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该油墨盒内压力为负压时,就有一倾向要把空气引入油墨盒中。如空气引入容器中,就不能使油墨有效的供应,结果会引起打印操作中断。如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来自由低到高的温度变化,会在油墨盒中出现压力的问题,如有此种情况发生,油墨可能会泄漏。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美国专利4931812,提出采用一种“L”形的油墨通道,以连接记录头和油墨盒,并在该处放一球体,以防空气的介入。可是这种结构不能用于该油墨盒,因为它是直接于记录头盒中的。
故,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油墨盒,它可有效防止因空气介入引起的油墨供应失效。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油墨倒流的油墨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配备一种油墨盒,它包括一个油墨的盛放部分;一个有中空式针体贯穿的塞子;一个可防止油墨倒流入所述盛放部分的装置,所述该防止装置有一个阀,一个该阀可在其中移动的第一液体通道,和一个比第一通道更接近该油墨盛放部分的第二通道,并且该阀是可以关闭第二通道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油墨盒的制造方法,它有一个油墨盛放部分,连通该油墨盛放部分和用以阻塞该液体通道的一个塞子的一个液体通道的制备;用油墨装入该盛放部分;把一个阀装进该液体通道;安置该塞子;通过塞子使作抽吸以从所述盛放部分处排出空气。
根据本发明再进一步,所述的阀安置在两个凸台之间,在所述阻塞阶段之前,而该阀受压向内超过该第一凸台。
根据本发明再进一步方案,配备一个油墨记录装置,它包括一个油墨盒,该油墨盒有一个油墨盛放部分;由一个中空式针杆贯穿的一个塞子;用以防止油墨倒流入该盛放部分的装置,该防止装置以一个阀所构成,阀在其中可移动的一个第一液体通道,以及比第一通道更接近油墨盛放部分的一个第二通道,而所述阀是可封密第二通道的;并且具有一个将该油墨盒可拆卸式的安装于其上一部分的记录头。
在复原操作之前,通过记录头的油墨喷射口,可引入空气的复位装置。
根据本发明,油墨倒流入油墨盒中这一情况可被有效地防止,故当拆卸记录头或复位操作中空气通过喷射口被引入时,进入油墨供给系统的空气的引入能被防止。故因恢复喷射操作而再行添加进油墨供给系统或记录头的油墨,可减少其油墨的消耗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点、及优点,可望有更清楚的了解。
图1  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油墨喷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  是图1装置中的一个记录头和其上的一个帽盖。
图3  是图1装置中的一个油墨盒安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4  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油墨盒的油墨连通部分的剖视图。
图5A和5B是第一实施例的油墨盒工作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油墨盒中供油墨系统的复位动作之前,该空气引入的操作。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装置中油墨供给系统的复位动作的剖视图。
图8是普通装置中拆下记录头时,说明该动作的一个剖视图。
图9是一个普通供墨系统中空气引入动作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油墨盒的制造过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油墨盒的油墨连通位置的剖面图。
图12是图11的墨盒中一个凸台形状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油墨盒的制造过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的一个油墨盒的油墨连通位置的剖面图。
见图1,它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油墨喷射记录装置,在此图中,一个盖子已被拿走。图2表示该装置的一个记录头和一个盖帽件。
记录头1采用一个片的形式并可安装在一个可作往复运动的托架2上。托架2有一个可拆卸式安装于其上的记录头1的支承件,及一个用以防护构成该记录头1、并在其上印刷有驱动电路或类似物的一个基片的复盖件(点划线表示)。
图2中,记录头1在其前面配备64个喷射口101,但图2只表示3个喷射口。每个喷咀101均与油墨通道103相通。在通道101之后,是供油墨给通道103的一个公共油墨腔105。每个油墨通道装有一个电热转换件107,产生热能使薄膜颤动,从而使通过喷射口喷出油墨微滴,还装有电极导线,用以电热转换件107的供电,通过供应管109,油墨供至公共腔103。
通过薄膜成型工艺,在一个硅片上或其类似的基片111上形成该电热转换件107和该电极导线。采用树脂或玻璃材料的层压分割成形件113及一个顶板115,或其类似物。该喷射口101,油墨通道103和公共腔105得以构成。在它们之后的记录头1上,驱动电路还被印刷在该基片上,根据记录信号,来驱动那些电热转换件。
托架2上有一个与连接体9相连接的一个连接体基板12,它位于记录头1之后。基板12有连接体9,用来与记录头1和连接体的电连接,及该记录装置的主部件的一个控制电路与一个挠性电缆的连接。该连接体基板12配备有电容和电阻,以补偿通过该挠性电缆的电源电压的电压降,并防止噪音电频的引入。该连接体基板12支承在一个滑动件上,它相应于该复盖件的开闭滑动与该记录头1的接点和连接体9接触。
托架2的一个接触部分2a与一个导向轴3以可滑动和可旋转方式相接合。该导向轴3在垂直于记录材料送进方向上延伸,复盖了一个大于例如记录纸的该记录材料宽度的范围。托架2与导向轴3相互平行的张紧皮带(图中未表示)的一部分相接合。该皮带由一个托架马达(图中未表示)驱动,可使托架2沿导向轴3移动,即在扫描方向移动。托架2和记录头1以其重量绕导向轴3可作摆动。通过托架2的一个滑动件,可推动一个纸张吸持板8。采用这种方式,确定3根据该记录纸张厚度的该记录纸和记录头1之间的一个预定间距。
记录纸6从一个纸张送进盒(图中未表示)或以手动送进方式送进,并通过由一个上部纸张导向7a及下部纸张导向7b所构成的纸张进口,提供给该记录装置的主要部件。上部导向7a与具有弯曲度的纸张限制板8相接,该纸张限制板8被推至纸张送进辊5,通过该材料的选择,使记录纸与记录纸之间的摩擦力比该纸张送进辊5与记录纸之间的摩擦力小。下部导向7b延伸到的位置,在该处纸张送进辊5布置得与纸张限制板8相平行。
以此方式提供的记录纸张6,通过纸张送进辊的转动沿直线向上方一张接一张地被送进。记录纸以一个平面方式在台板7上滑过,同时由该纸张限制板和台板7保持离开记录头1一个预定的间隔。该记录头1喷出油墨微滴于该记录纸的记录区域上,当它作扫描式移动时,以完成成线的记录。然后,该记录纸即被送进一行,而通过重复操作,字符和/或图样顺序地被记录在纸上。现有印有字符和/或图样的记录纸6被送进一个纸张送出盘,这借助于布置在记录纸通道上方的排送辊4和小齿轮40a和40b。相对于排送辊4配备5对齿轮40a和40b,并提供有设在其间的齿轮清洁器。图1中省略了该齿轮的支承件及齿轮清洁器。齿轮40a推动记录纸至排送辊,而且齿轮40b限制记录纸的传送通过。纸张排送辊4被转动,以得到一个大于该纸张送进辊5的圆周速度,故记录纸6被向上推,在此区段内构成该记录区域,结果避免了记录纸6从台板上升高。
紧邻记录头1的原位,由扫描区域向下,是一套喷射恢复机构,例如起清洁作用的一个刮板26,对喷射一侧表面上的油墨微滴(雾化微粒),灰尘或其类似物具有刮除作用,于该处设有喷射口,还有主要通过在喷射侧的表面上吸附油墨微滴,起清洁作用的吸附材料25,以及起密封喷射侧的表面以保证理想的喷射和油墨吸收的一个盖帽13。它们被整套地支承在一个支承件14上,以对着离开记录头1的运动区域运动。它们的操作严格准时。油墨吸口通过管131和与管131相连接的泵24的封闭空间。依靠这种封闭,建立起安装在盖13的支承件一侧上的封盖臂17上作的一个小孔,与托架2上的一个凸块之间的接合,结果防止了记录头1的向后的转动,这样,确保盖13的盖顶对着喷射侧的表面。盖13由例如橡胶制成的弹性零件,利用其弹性,空气通过喷射出口,在它与记录头1接合时,被逼进记录头中。
送进马达21的转动驱动力,用以转动纸张送进辊和排送辊4,并操纵喷射恢复机构,也就是使盖13,刮板26及吸附材料25相对记录头作分开的移动,从而与泵24一起实现抽吸操作。更具体说,安装在主部件框架的一部分上的送进马达,其转动驱动力传递给齿轮传动链19°该齿轮传动链19作用是选择适当齿轮完成托架2的运动,记录头1的扫描运动,记录头1到原位或到喷射恢复位置及停在该位置的运动,相对这些操作来选择齿轮(未表示)。齿轮系19中的齿轮转动,经由中间齿轮20传递给纸张送进辊与排送辊4,以及通过凸轮16传给整套帽13或其类似物,还有经原齿轮22和凸轮23传至泵24。
关于记录头1的油墨供给,装在记录装置的主部件上的墨盒27的一个塞子,一根中空式针杆穿过该塞子,并采用一根可随托架2运动的挠性管。由图1和其他图形可知,盒27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要低于记录头和喷射口。托架2的位置,是通过从一个基本参照位置上记下托架马达步进数来检测的,该参照位置上托架2的原位传感器11对应于设在紧靠托架2的移动区域一端上的原位检测标记。
图3表示墨盒27与主部件间的相互连接。标记271和340表示盒子的外壳和盛放供应油墨的一个油墨胆夹,它可被轮换地收容在外壳271内。该胆夹有一个橡皮的塞子342,针314插入塞342中,而进一步插进可与油墨连通。吸附材料344的作用是收容经由残墨管318来自由喷射恢复机构的操作所排放出的残墨,并被连接于油墨胆下部设置的油墨吸收材料。
墨盒27顶上设有一个导线结构346,主部件的控制器能检测到该墨盒的在位与否,这借助该结构346与触点306A和306B间的接通与切断。该结构可根据着油墨颜色或浓度改变该导线结构的阻抗,主部件控制器即可知道这些信息。
扣齿320作用是对墨盒27的固定装置,并在该墨盒的每侧配备一个。扣齿320在墨盒27插入或移出时,依靠与盒侧面的接触,靠其弹性把盒固定,结果可完成盒27的插入和取出动作,当它被接纳于盒27上的凹口332内时,同时通过其原状的恢复保持盒27处于一个正确位置。
图4是墨盒的油墨连通位置的一个示例,351标示墨胆340上的通道构成件,其作用是提供液体通道352。通道352为在一定部位353上具有直径D3的园柱状,在部位355处为一个小于直径D3的直径D2。大小直径部位间由部位357连接。球体361起一个阀门作用,它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而且有一个小于通道部分353的直径D3,而大于通道部分355的直径D2的一个直径D1。塞342用橡胶或其类似物制成,它放在由通道构成件351上凸起部分351A上,在该处形成通道353,并由一个约束件344把它固定到墨胆340上。
在普通记录及喷射恢复操作时油墨供给中,如图5A所示,球体361由以点划线表示的位置上移开,这种移动是在送进方向上由来自墨胆的油墨供给所产生的力,比如说,是因油墨流动引起的。它邻近针杆314的尖端,如实线所示,因此,如标号314A指示的尖端制成斜面状,墨流不会被堵住,而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向油墨供应系统。
另一方面,当记录头1从主部件上拆下或通过帽13而进入空气时,一旦发生油墨向胆夹倒流,即如图5B所示,由来自逆流的力作用,使球361从点划线所示位置上反向移动,直至它为实线所示那样靠近通道355。这样,来自油墨的力得以维持,致使朝向墨胆340的油墨反向流动得以停止。
针314的尖端314A的位置这样确定,即它推动球361但又不封闭通道。这通过确定针杆尺寸及其安装位置或与此类似方式得以调节,致使其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那样,呈现出具体空隙的位置状态。
将要描述本发明有关喷射恢复操作的积极效果。
见图6和7,表示用于喷射恢复为目的的一个供墨系统的空气充入及抽出动作状态。盒27底部设有油墨吸收材料281,设有一个附属容器121,以截除在油墨供给系统中的空气并用以防止由记录头对托架运动引起的压力变化的传递。管123起连通墨盒27与附属容器121的作用。过滤器125的作用是去除来自油墨中介入的尘粒或细小气泡从附属箱121进入公共腔105。管127作副箱121和泵24间的连通。当副箱的液位调整时,液体是通过管127抽吸的。管127设有一个阀门129。
如图6所示,恢复操作中,阀129处于关闭位置,经由弹性帽13对记录头1、借助或不借助压力泵,一次或重复多次的吻合作用,空气被排入喷射出口。空气到达公共腔105,而不是在墨盒27内。球361封闭通道352,故空气不能进入墨胆340。因此,由空气介入引起的墨盒失效不再发生了。
如图7所示,阀129关闭后,泵24起抽吸作用。此时,球361关闭通道,故油墨允许流出而进入供给系统。该充入的空气和油墨被吸进帽23中或至泵24处,至使油墨被补充。此时,抽吸操作也对附属容器121起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空气不会误入胆夹,并因此气泡不会进入油墨中,而由抽吸操作造成的油墨消耗量也小。
在图8和9所示,在没有防止油墨逆流进入墨胆340'的单向阀的墨盒27的情况中,记录头拆下或喷射恢复操作介入空气至记录头时,油墨盒与油墨供给间的压力平衡受到破坏,结果使空气介入,因此需要用更大的抽吸力来抽油墨到记录头上,而在后来的抽吸操作中,耗费的油墨就更大。
要考虑设置一个可防止在供墨系统中于半途位置处的气体误入的结构。然而为了平稳而有效的操纵该阀门,更佳的位置是这样,即由墨提供的力要更大,也就是说,该静力液位差要大。按此观点,该油墨盒27的位置是当优先考虑的。另外,为有效操纵该阀,该位置不可有空气存在也很重要,故该位置最好是这样,即空气不得沿供给系统的管壁或通过空气的充入而得以介入。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就是采用一系列扫描式打印机形成,因而油墨供给系统的一部分由挠性管制成,使于可随动于记录头。上述结构几乎不受由扫描运动引起的油墨运动的影响,因而该阀的误动也能发生。
图10为墨盒27制造的一个例子。在工步STP1处,墨胆341装入油墨。在工步STP3处,把球361装到通道352中,然后在工步STP5处,装上橡皮塞342。接着,把墨胆放入该盒的外壳之中,并装好盖子,随即完成装配(STP)。在工步STP9处,一根中空式针杆穿入,以便抽吸操作来除去在胆夹中的气泡。此后再进行下一步骤(检测和包装)。在此例中,约束件344与外壳和盖制成一体。
在工步STP9处,借助抽吸操作,在墨胆中造成轻度负压,故此时球361紧密地与通道壁355接触,因而当它被拿开时,墨漏可被有效地防止。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墨盒27的一个油墨连通位置图。各相应零件分别与图4中有相应的同一标记。此图中,371表示一个形成液体通道372的一个通道成形件。液体通道372包括有园截面的一个通道部分373及具有直径小于通道部分373的一个通道部分375。它还包括连通这些通道部分的一个部分。这些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但在本实施例中,有凸出部分379A和379B在通道部分373处向内凸起。制作步骤中,球361暂时被保持在这些凸起间。为完成这些过程,凸出部分379A和379B的内侧直径D4要比球361的直径小。凸起部分379A,379B最好沿通道373的壁有多个突起,如图12所示,而非以连续的环形凸起形式,考虑到球361的暂时的支承,在胆夹内充墨,搁置球361于被显示的位置,而当记录操作中油墨供给。然后,球易于超出凸起部分,并且为了在分开的凸起部分间以油墨充填胆夹提供油墨通道。凸起部分379A和379B之间的间距这样选定,即它大于球361的直径D1。通过把墨盒装到该装置上,针杆314推动球361超过凸起部分379B。为能实现这些过程,针杆的尖端314A最好是伸出朝向墨胆一侧,离开该凸起部分379B多于D1/2的位置。
在此实施例中,因油墨倒流造成的空气误入也能同样的得以防止,故能保持正确的供墨。与前例相似,针杆314的尖端位置是这样选定,即勿使其把球361推到通道375中。然而该尖端位置在凸起部分379B之上,这样可防止球361与该尖端接触,故由接触面引起的球361或针杆314的损坏可避免。塞342内侧底部与由塞342复盖的通道成形件371的凸起部分371A的顶部表面间的距离T,无需特别考虑,因在此例中球361不会落入。
图13是墨盒27的制造步骤,在步骤STP11处,球361被压在墨胆340的通道成形件371的上下凸起部分379A,379B之间。在工步STP13处,装有一橡胶塞342。接下去墨胆340被装在墨盒的外壳中,并装上盖子,这样就完成墨盒27的装配(工步15)。
然后,在工步STP17处,适当的中空式针杆N穿透塞342,以供给油墨并排放气体。此时,油墨和空气流是通过凸起部分379A和379B的分割部分间的间隙进行的。完成充填操作后,采用一个适当的推杆B(针N可用作此目的)将球361推到凸起部分379B以下,这是在工步19处进行的。然后进行包装至下面的检测和包装工序。以墨盒的功能方面考虑,上凸起部分379A不总是必要的,但为防止在工步STP11和STP13间球361的落下,以及在工步STP11处油墨注入时,防止球361的振动或运动,还有为了避免由针N和球361接触所引起的损坏,最好提供上凸出部分379A。
墨盒在销售时可将球361放在凸起部分379A和379B之间。在此情况下,在该墨盒装到装置中时,用油墨供给针杆推动球361。
图14是第三实施例的一个墨盒,它是第一例的修改。此例除了有一个其内侧直径小于球361的一个通道部分385,该通道构成件381被装在通道形成件381的出口一侧外,与图4的实施例相同。通常的墨供应中,针341的端部被放在通道部分385的外边,结果油墨供应不会被中断。
油墨的倒流防止效应与前例相同,此例中墨盒中的油墨用尽被卸下后,可能发生来自墨盒27的油墨泄漏。如果塞342由于时间关系其材质品质下降,在墨盒从记录装置的主部件上卸下时,因针314贯穿的孔就不会完全封闭。若在此情况下,剩下的油墨可能漏出。但按本实施例,泄漏的油墨运动会有效地朝向出口处推动球361,结果球关闭通道395,因此防止油墨外漏。
本例的通道,可通过如图10中的相似步骤制成,只是要在工步STP3和STP5之间附加一个步骤,以粘接或相似方式装配件381的步骤。在此例中,间隙T无需特别考虑,这与第二实施例情况相似。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一种油墨喷射记录头及记录装置中,其间由电热转换器,激光束或类似方式的热能被用以产生油墨状态的变化,以喷射或排放该油墨。正因如此,该象素的高密度及记录的高清晰度是可能的。
这种典型结构及操作原理,最好按美国专利4723129,4740796那样。该原理和结构可用于一种所谓按需求型(on-demand)记录系统及连续型记录系统。但是,具体的说,对于该按需求型是合适的,因为该原理是这样的,即至少一个驱动信号被用于布置在一块液体(油墨)阻滞板或液体通道的电热转换器,该驱动信号即完全可提供这样一种快速温升,以起一个使核化后分离的沸点,由此,经电热转换器提供的该热能,在记录头的加热部位上产生薄膜沸腾,因此相应每个驱动电信在该液体(油墨)中能形成一个泡沫。通过这种泡沫的产生,扩展和浓缩,该液体(油墨)经由一个喷射出口被喷出以生成至少一个小微滴。最好是该驱动信号以一个脉冲形成,因该泡沫的这种扩展和浓缩能在瞬间完成,而该液体(油墨)以极快地响应形成被喷出。脉冲形式的该驱动信号最好是像在美国专利4463359,4345262中那样。另外,该加热表面的温升率最好是像在美国专利4313124中所公开的那样。
该记录头的结构,可采用如美国专利455833和4459600所公开的那样,其中的加热部分设置了一个弯曲部分,以及为上面提及各专利中所公开的那样,采用一种综合结构的喷射口,液体通道和热转换器。另外,本发明还可用于如在日本专利123670/1984申请中所描述的那种结构,其中采用一个公用的狭长切口作为多个电热转换器的喷射口。还可用于日本专利138461/1984的申请中所公开的那样结构,其中对应于该喷射部位形成有用以吸收热能压力波的一个开口。因此,本发明能可靠、高效地完成记录操作而不局限是什么类型的记录头。
本发明可适用于具有相应最大记录宽度的一种所谓实线型的记录头。这种记录头可包括一个单个记录头和多个记录头结合起来以复盖该最大宽度。
另外,本发明可用于一系列类型的记录头,其中记录头固定在主部件上,对于一种可替换片型记录头以电方式与主装置连接,并且当装在主部件上时,可以供墨,或用于一种带整体油墨盒型的记录头。
更好是有用于初始操作的恢复装置和/或附属装置的设施,因它们能使本发明的效果更为稳定。对于这种装置,有用于记录头的复盖装置,其清洁装置,压缩或抽吸装置,可以是电热转换器附加加热元件或为其结合的原始加热装置。还有,用于初始喷射(并非记录操作)的装置,能稳定该记录操作。
至于可安装的各种记录头,对应于单色油墨可以是单个的,或对应于具有不同记录颜色或密度的多种油墨材料的则可以是多个的。本发明可适用于具有的黑色为主的至少一种单色型,以不同颜色油墨材料的一种多色型和/或采用颜色混合的一种全色型的一种装置,它可以是一个整体成形的记录单元或者是多个记录头的一种结合。
不仅如此,在前实施例中,该油墨是液体的,然而,这可以是低于室温则固化,而室温下液化的一种油墨材料。由于油墨被控制在30℃至70℃的范围内,以稳定该油墨的粘度,而使得在这种型号的普通记录装置上作稳定的喷射,则该油墨可以是这样的,即当该记录信号是如本发明的时候,在该温度范围内它是液态的,则可应用其他类型的油墨。其中之一,由该热能引起的温升肯定可通过将其消耗于该油墨由因相到液相的相态变化中得以防止。另一种油墨材料当它离散时就被固化,得以防止该油墨的挥发。在两种情况中,都应用该记录信号产生热能,该油墨被液化,而且液化的油墨可被喷射。另外一种油墨材料可以是正当它到达该记录材料的时候,开始固化。本发明也可应用这样一种油墨材料,即通过应用热能被液化的这种。这种油墨材料在通过一个多孔板材上形成的孔或凹坑中,可用一种液态或固态材料得以保持。像在日本专利56847/1979中所公开的那样,和日本专利71260/1985中所公开的那样。该板正对向电热转换器。对于上述各种油墨材料很有效的一种,是该薄膜沸腾系统。
该油墨喷射记录装置,可用作例如计算机及其类似物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出终端,如配有图像阅读机或类似物的一种复印装置,或用作具有信息传送和接收功能的一种传真机。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有效地防止油墨倒流进入油墨盒中。因此,喷射恢复操作,包括通过喷射出口的充气过程中及当记录头卸下时空气进入该油墨供给系统。这样,在恢复操作或油墨再加操作中,油墨的损耗量可以减少。
已在此以公开的参考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它并不限制于这些细节的描述,而本申请可延伸的是包括进一步以改进为目的的各种修改和变化,或下述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油墨盒,其特征是:
一个油墨盛放部分;
一个用中空式针杆穿通的塞子;
一个防止油墨倒流进入该盛放部分的装置,该防止装置包括一个阀,一个该阀可在其中移动的第一液体通道,和一个设置得比第一通道更接近于该油墨盛放部分的第二通道,并且该阀可关闭第二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油墨盒,其特征是第一通道有一个比该针杆的插入长度更长的长度,以避免影响该阀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油墨盒,其特征是第二通道的一个直径比第一通道的直径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油墨盒,其特征是第一通道设有一个向内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油墨盒,其特征是第一通道在自油墨盛放部分离开的一侧,设有较小直径的部分。
6、一种油墨盒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准备一个带有一个油墨盛放部分的油墨盒,与该油墨盛放部分连通的一个液体通道和一个用以关闭该液体通道的塞子;
用油墨装进该盛放部分;
把一个阀装到该液体通道中;
安装该塞子;
通过该塞子抽吸作用,把空气从盛放部分中抽出排走。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是该通道设有一个凸台,用以防止该阀移动而离开该油墨盛放部分,但允许油墨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是该通道进一步构成一个第二凸台,并且该阀放在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是该阀在关闭步骤之前,是放在该凸台之间,并且该阀向内被推移而超过该第一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油墨盒,其特征是进一步构成以自该第二通道延伸的一个第三通道,该阀可以关闭它。
11、一种油墨喷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包括有一个油墨盛放部分;一个具有用一根中空式针杆贯穿的塞子的油墨盒;
一个用于防止油墨倒流进入该盛放部分的装置,该防止装置包括一个阀,一个该阀可在其中移动的第一液体通道和一个设置得比第一通道更接近油墨盛放部分的第二通道,并且该阀可关闭第二通道;
一个具有以可拆卸方式装到该油墨盒中的一个部位处的记录头;
一个用于接纳该记录头的装置;和
一个用于该记录头的恢复操作的恢复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是该恢复装置用以把空气充入该记录头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记录头包括用于产生热能,使发生薄膜沸腾以喷射油墨的装置。
CN91112778A 1990-12-10 1991-12-10 油墨盒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636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09958/90 1990-12-10
JP2409958A JPH04214360A (ja) 1990-12-10 1990-12-10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該装置用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該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39A true CN1063639A (zh) 1992-08-19

Family

ID=18519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12778A Pending CN1063639A (zh) 1990-12-10 1991-12-10 油墨盒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0498117A3 (zh)
JP (1) JPH04214360A (zh)
KR (1) KR920011731A (zh)
CN (1) CN1063639A (zh)
CA (1) CA205731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6502C (zh) * 2001-12-12 2008-06-25 索诺科开发公司 用于流体分配盒的柱塞
CN101372177A (zh) * 2000-01-21 2009-02-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CN1891470B (zh) * 1994-10-26 2011-03-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油墨盒和一种喷墨记录设备
CN103171300A (zh) * 2012-03-23 2013-06-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打印机墨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8050B2 (en) 1995-04-27 2006-03-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container refurbishment system
US7249831B2 (en) 1995-04-27 2007-07-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container refurbishment system
US6076920A (en) * 1995-05-31 2000-06-2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placeable ink supply module (bag/box/tube/valve) for replenishment of on-carriage inkjet printhead
US6322205B1 (en) 1997-01-21 2001-11-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US7188918B2 (en) 1997-01-21 2007-03-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EP1287997B1 (en) * 1997-06-04 2006-04-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US6692117B1 (en) 1997-07-14 2004-02-17 Owens-Illinois Closure Inc. Liquid containment and dispens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flow control valve
ES2263733T3 (es) * 1998-03-04 2006-12-1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istema de reacondicionamiento de cartucho de tinta.
ES2271718T3 (es) 1998-05-18 2007-04-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parato de impresion de inyeccion de tinta y cartucho de tinta correspondiente.
DE19836924A1 (de) * 1998-08-14 2000-02-17 Staedtler Fa J S Ink-Jet-Tintenpatrone mit Verschlußvorrichtung
KR100362908B1 (ko) * 1998-11-11 2002-11-29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잉크젯식 기록장치와 잉크 공급시스템 및 잉크 카트리지
JP2001199082A (ja) 1999-10-08 2001-07-24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装着方法
CN1173830C (zh) 1999-10-12 2004-11-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用于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
GB9925988D0 (en) * 1999-11-03 2000-01-12 Dynamic Cassette Int An ink cartridge
ES2334100T3 (es) 2000-01-21 2010-03-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ucho de tinta para un aparato de registro y aparato de registro de inyeccion de tinta.
CA2379725C (en) 2001-04-03 2007-06-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DE10136052A1 (de) * 2001-07-25 2003-02-13 Pelikan Hardcopy Production Ag Tintenpatrone sowie Druckkopf für einen Tintenstrahldrucker
DE602004026799D1 (de) 2003-03-05 2010-06-10 Seiko Epson Corp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lüssigkeitsbehälters
MXPA04012988A (es) 2003-12-22 2005-10-18 Seiko Epson Corp Aparato para montar/desmontar un cartucho de tinta, aparato de registro, aparato para expulsion de liquidos y contenedor de liquidos.
JP2008018586A (ja) * 2006-07-12 2008-01-31 Ricoh Co Ltd インク供給装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US8322835B2 (en) 2007-02-19 2012-12-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ealing structure of fl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reusing fluid container
JP5181588B2 (ja) * 2007-09-11 2013-04-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の製造方法
JP5564973B2 (ja) * 2009-03-10 2014-08-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剤収容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剤収容容器の再充填治具
JP5321969B2 (ja) 2009-07-30 2013-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468635B2 (en) 2009-11-25 2013-06-25 Church & Dwight Co., Inc. Surface treating device
CN107487085A (zh) * 2016-06-10 2017-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水补给辅助装置以及墨水补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2710A (en) * 1977-10-06 1979-05-01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Public Corporation Ink liquid supply system for an ink jet system printer
JPS57103876A (en) * 1980-12-22 1982-06-28 Ricoh Co Ltd Safety device in ink supply system in ink jet printing device
US4527175A (en) * 1981-12-02 1985-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Ink supply system for nonimpact printers
JPS59131837U (ja) * 1983-02-23 1984-09-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エツ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カ−トリツジ装置
WO1990000976A1 (de) * 1988-07-25 1990-02-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Tintenvorratsbehälter für tintendruckeinrichtungen mit einer einrichtung gegen unberechtigtes wiederfüllen
US4931812A (en) * 1989-07-18 1990-06-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low control system for ink cartridge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470B (zh) * 1994-10-26 2011-03-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喷墨记录设备的油墨盒和一种喷墨记录设备
CN101372177A (zh) * 2000-01-21 2009-02-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US8636347B2 (en) 2000-01-21 2014-01-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998394B2 (en) 2000-01-21 2015-04-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0396502C (zh) * 2001-12-12 2008-06-25 索诺科开发公司 用于流体分配盒的柱塞
CN103171300A (zh) * 2012-03-23 2013-06-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打印机墨盒
CN103171300B (zh) * 2012-03-23 2015-07-1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打印机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20011731A (ko) 1992-07-24
JPH04214360A (ja) 1992-08-05
EP0498117A3 (en) 1992-10-21
CA2057315A1 (en) 1992-06-11
EP0498117A2 (en) 199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639A (zh) 油墨盒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194C (zh) 供墨机构和装有这一机构的喷墨墨盒以及装有这一机构的喷墨记录设备
US5670997A (en) Recording means for enhancing removal of ink deposited on an ejection side surface thereof,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said recording means, and recovery method
CN1138642C (zh) 喷墨打印机
US6698864B2 (en) Ink drop detector waste ink removal system
CN1251875C (zh) 墨水容器、记录头以及相应的记录装置
CN1026964C (zh) 油墨容器和具有油墨容器记录头盒
CN103057272B (zh) 喷墨记录装置的墨水供给装置及墨水供给方法
CN1533330A (zh) 喷墨打印机
CN1872557A (zh) 喷嘴面清洁方法
KR100815667B1 (ko) 액체 분사 장치
CN1082895C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供墨装置
CN102196916A (zh) 具有连续射流打印头的打印机和用于清洁该打印头的装置
KR19990014295A (ko) 잉크젯 프린터
CN107206795A (zh) 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清洁装置
JP2001121712A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用サービスステーショ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トヘッドの保守方法
US6533377B2 (en) Cleaning system for cleaning ink residue from a sensor
US6644778B2 (en) Stalagmite dissolving spittoon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JP20130009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923513A (zh) 用于成像装置的喷墨头的吐出装置
CN1118309A (zh) 喷黑记录装置及其所用的墨盒
US20120105540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233562A (zh) 采用借助吸入压力进行传输的颗粒的喷墨容器
DE69637051T2 (de) Elektronisches Gerät und Anzeigeverfahren hierfür
CN1433357A (zh) 喷墨打印机以及恢复系统的清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