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8534B - 秧苗插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秧苗插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8534B
CN106358534B CN201510591465.3A CN201510591465A CN106358534B CN 106358534 B CN106358534 B CN 106358534B CN 201510591465 A CN201510591465 A CN 201510591465A CN 106358534 B CN106358534 B CN 106358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edling
viewed
support
transplan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914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8534A (zh
Inventor
田部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5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8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8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8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秧苗插植装置能够减少在由横向移送机构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时支承载秧台的滑动部件的更换次数。通过使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32b、32c)与滑动面部(42)接触滑动,载秧台支承在秧苗插植装置的固定部(24),且被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滑动部件(32)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多个滑动部(32a、32b、32c),以使多个滑动部(32a、32b、32c)中要使用的滑动部(32a、32b、32c)与滑动面部(42)接触的方式,自由变更滑动部件(32)的姿势。

Description

秧苗插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坐型插秧机或步行式插秧机所具有的秧苗插植装置的载秧台的支承构造。
背景技术
就秧苗插植装置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在载秧台具有沿左右方向的滑动面部(专利文献1中图3和图4的46),在秧苗插植装置的固定部具有滑动部件(专利文献1中图3和图4的51)。
由此,通过使滑动部件与滑动面部接触,从而由秧苗插植装置的固定部支承载秧台,并且,通过使滑动部件与滑动面部滑动,从而由横向移送机构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7-10499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当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时,由于滑动部件与滑动面部接触滑动,因此会使滑动部件磨损。由此,随着作业时间的累积,需要定期将旧的滑动部件更换成新的滑动部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秧苗插植装置而言,能够减少在由横向移送机构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时支承载秧台的滑动部件的更换次数。
(解决问题的方案)
(1)
本发明的秧苗插植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秧苗插植装置的固定部具有沿左右方向的滑动面部且在载秧台具有滑动部件,或
在所述载秧台具有所述滑动面部且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滑动部件,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滑动部,
通过使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面部接触滑动,所述载秧台支承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且被横向移送机构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多个所述滑动部,以使多个所述滑动部中要使用的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面部接触的方式,自由变更所述滑动部件的姿势。
就载秧台而言,当滑动部件与滑动面部接触滑动时,不会同时磨损滑动部件的整个部分,而是磨损滑动部件中与滑动面部接触的部分。
根据该结构,滑动部件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多个滑动部,以使滑动部件的多个滑动部中要使用的滑动部与滑动面部接触的方式,自由变更滑动部件的姿势。
由此,当与滑动面部接触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部磨损时,只要使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滑动面部分离,变更滑动部件的姿势,使滑动部件的其他滑动部与滑动面部接触即可。
由此,由于本发明的结构是通过变更滑动部件的滑动部来进行使用,只有在滑动部件的全部滑动部都磨损的情况下才需要更换新的滑动部件,因此能够延长一个滑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并且,不需要像专利文献1所述的每当滑动部件磨损时就更换新的滑动部件,从而能够抑制秧苗插植装置的运行成本。
(2)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优选,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沿左右方向的导轨部件且在所述载秧台具有支承部件,或
在所述载秧台具有所述导轨部件且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支承部件,
通过使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导轨部件接触,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支承所述载秧台,
通过使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面部接触,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与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支承所述载秧台,
通过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导轨部件以及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部和所述滑动面部,所述载秧台支承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且被所述横向移送机构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
就秧苗插植装置而言,在从侧面观察时,载秧台配置成倾斜状。
由此,有时,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以及沿与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支承载秧台,在该结构中,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会承受载秧台的较多的重量。
根据该结构,在从侧面观察时,由支承部件和导轨部件在沿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支承载秧台,并且,在从侧面观察时,由滑动部件(滑动部)和滑动面部在与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支承载秧台。
此时,如上所述,由于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会承受载秧台的较多的重量,而在从侧面观察时在与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不会承受载秧台的较多的重量,因此,上述(1)所述的使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滑动面部分离从而变更滑动部件的姿势的作业能够在没有承受载秧台的较多的重量的状态下较容易地进行。
(3)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优选,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载秧台具有所述导轨部件和所述滑动面部,
所述导轨部件具有平面部、后面部和上面部,所述平面部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与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所述后面部在从侧面观察时从所述平面部的位于所述载秧台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上面部在从侧面观察时从所述后面部的上部向与所述载秧台相反的一侧延伸,所述平面部、所述后面部和所述上面部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平面部接触,
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件从所述载秧台的前侧进入所述上面部和所述平面部之间,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所述后面部接触,所述后面部为所述滑动面部。
如上述(2)所述,在从侧面观察时由支承部件和导轨部件在沿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支承载秧台,并且,在从侧面观察时由滑动部件(滑动部)和滑动面部在与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支承载秧台,在上述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由于导轨部件具有滑动面部(后面部),因此能够通过兼用导轨部件和滑动面部(后面部)实现构造的简化。
根据该结构,在从侧面观察时,滑动部件从载秧台的前侧进入导轨部件的上面部和平面部之间,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导轨部件的后面部(滑动面部)接触,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导轨部件的后面部(滑动面部)接触的部分被导轨部件的上面部和平面部包围。
由此,由于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导轨部件的后面部(滑动面部)接触的部分受到保护,因此能够延长滑动部件的一个滑动部的寿命(延长直至需要变更滑动部件的姿势从而使滑动部件的其他滑动部与滑动面部接触为止的运行时间)。
(4)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优选,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支承部件为绕与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心自由回转的回转体,
通过使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导轨部件接触回转,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支承所述载秧台。
如上述(2)所述,当从侧面观察时由支承部件和导轨部件在沿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支承载秧台时,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支承部件为在从侧面观察时绕与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心自由回转的回转体。
由此,通过使支承部件与导轨部件接触回转,从而由横向移送机构向左右方向顺利地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
(5)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优选,以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滑动部件的外周部具有多个所述滑动部,通过使所述滑动部件回转,变更所述滑动部件的姿势。
当变更滑动部件的姿势,从而使滑动部件的其他滑动部与滑动面部接触时,根据本发明的该结构,能够通过使滑动部件回转这类简单的操作变更滑动部件的姿势。
(6)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优选,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件的回转轴心沿着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
例如,当作业者从秧苗插植装置(载秧台)的前侧接近滑动部件,使滑动部件回转时,如本发明的第六特征所述,当在从侧面观察时滑动部件的回转轴心沿着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时,对于作业者而言,滑动部件易于把持,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滑动部件的回转操作。
特别如上述(2)所述,在在从侧面观察时由滑动部件和滑动面部在与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支承载秧台的情况下,当在从侧面观察时滑动部件的回转轴心沿着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时,载秧台的重量施加在与滑动部件的回转轴心交叉的方向上,因此滑动部件能够以足够的强度支承载秧台的重量。
(7)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优选,在从所述滑动部件的回转轴心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件呈三角形。
当滑动部件形成为六边形或八边形等多边形时,滑动部件的一个滑动部的长度变短,因此在滑动部件的一个滑动部与滑动面部接触滑动的状态下,有可能导致滑动部件因与滑动面部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回转,使得滑动部件的其他滑动部与滑动面部接触。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滑动部件形成为三角形,从而使滑动部件的一个滑动部的长度较长,因此在滑动部件的一个滑动部与滑动面部接触滑动的状态下,不易导致滑动部件因与滑动面部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回转使得滑动部件的其他滑动部与滑动面部接触。
由此,由于不易导致因滑动部件回转使得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滑动部之间的角部滑过滑动面部进行移动,因此能够防止滑动部件与滑动面部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乘坐型插秧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秧苗插植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秧苗插植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载秧台的下部附近的左侧视图。
图5是载秧台的下部附近的右侧视图。
图6是支承导轨、下导轨部件以及支承单元附近的纵截面侧视图。
图7是支承导轨、下导轨部件以及支承单元附近的纵截面主视图。
图8是支承导轨、下导轨部件以及支承单元附近的横截面俯视图。
图9是支承导轨、下导轨部件以及压制部件附近的纵截面侧视图。
图10是压制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支承导轨、下导轨部件以及支承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5:秧苗插植装置
12:载秧台
17:横向移送机构
24:秧苗插植装置的固定部
31:支承部件
32:滑动部件
32a、32b、32c:滑动部件的滑动部
38:导轨部件
41:导轨部件的平面部
42:滑动面部、导轨部件的后面部
43:导轨部件的上面部
A1: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
P1:在从侧面观察时与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心
P2:滑动部件的回转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6中,F表示机体的“前方”,B表示机体的“后方”,U表示机体的“上方”,D表示机体的“下方”。在朝向机体前方的状态下,R表示机体的“右方”,L表示机体的“左方”。
[1]
下面对乘坐型插秧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乘坐型插秧机的结构如下,机体具有左右侧的前轮1和左右侧的后轮2,在机体的后部具有连杆机构3和液压缸4,液压缸4升降驱动连杆机构3,在连杆机构3的后部支承有6行栽植型秧苗插植装置5。
如图1和图2所示,6行栽植型的结构如下,秧苗插植装置5具有1个供给箱6、支承框架7、3个插植传动箱8、回转箱9、一对插植臂10、触地浮板11以及载秧台12等,支承框架7连结在供给箱6并向左右方向延伸,插植传动箱8沿左右方向空出规定间隔连结在支承框架7并向后侧延伸,回转箱9以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在插植传动箱8的后部的右侧部和左侧部,插植臂10配置在回转箱9的两端。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机体的前部所具有的发动机13的动力经由传动轴14传递至供给箱6,供给箱6的动力再经由被罩体55覆盖的传动轴15传递至插植传动箱8,从而回转驱动回转箱9。由此,如下述[2]所述,随着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驱动载秧台12,回转驱动回转箱9,从而使插植臂10从载秧台12交替取出秧苗并插植在农田面。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载秧台12的6个载秧面中个每一个上,具有带式纵向移送机构16。如下述[2]所述,在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12的过程中,纵向移送机构16停止并支承载秧台12的秧苗,从而防止载秧台12的秧苗向下方滑落。
如图3和图4所示,当载秧台12到达往返横向移送驱动的行程末端时,纵向移送机构16仅被回转驱动规定的角度,将载秧台12的秧苗向下侧移送(参照图6和图9所示的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此时,在从侧面观察时,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为沿载秧台12的载秧面向下后侧倾斜的方向)。
[2]
下面,对载秧台12的往返横向移送驱动的构造以及纵向移送机构16的驱动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4所示,横向移送轴17(相当于横向移送机构)从供给箱6的左侧部向左侧延伸,横向移送轴17的端部支承在托架18,托架18连结在支承框架7,外嵌于横向移送轴17的移送部件19连结在载秧台12的背面侧部。
由传递至供给箱6的动力回转驱动横向移送轴17,沿横向移送轴17的外表面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移送部件19,通过移送部件19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12。
如图3和图4所示,横跨纵向移送机构16的下部连接有1根驱动轴20,输入臂21经由单向离合器(未图示)外嵌在驱动轴20。
如图2所示,纵向移送轴22从供给箱6的右侧部向右侧延伸,纵向移送轴22的端部支承在托架23,托架23连结在支承框架7,由传递至供给箱6的动力回转驱动纵向移送轴22。在纵向移送轴22连结有2个臂部22a,输入臂21位于纵向移送轴22的臂部22a之间。
通过上述构造,如图2和图3所示,当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12时,在纵向移送轴22的臂部22a之间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输入臂21,在此期间纵向移送机构16停止。
如图2和图3所示,当载秧台12到达往返横向移送驱动的行程末端时,输入臂21到达纵向移送轴22的一侧的臂部22a的位置,通过纵向移送轴22的臂部22a,输入臂21仅被回转驱动规定的角度,然后返回原来的位置。由此,通过输入臂21和驱动轴20,纵向移送机构16仅被回转驱动规定的角度,从而向下侧移送载秧台12的秧苗(参照图6和图9所示的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
[3]
下面,对支承载秧台12的下部的支承导轨24(相当于秧苗插植装置5的固定部)进行说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支承导轨24具有比载秧台12的整个宽度更大的长度,被沿左右方向并以跨连3个插植传动箱8的方式配置。如图5所示,在插植传动箱8的右侧的部分,连结有呈倾斜状的引导部件25,引导部件25是由板状件弯折成槽形而形成的。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支承导轨24连结有引导杆26,引导杆26向下后侧倾斜延伸,由板状件弯折成槽形而形成的卡合部件27连结在引导杆26的位于引导部件25的上侧的部分。引导杆26插入引导部件25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开口部,以沿引导部件25在上下方向上自由变更位置的方式支承支承导轨24。
如图2和图5所示,在3个插植传动箱8的上侧的部分形成有轴承部8a,以横跨3个插植传动箱8的轴承部8a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1根操作轴28。在与卡合部件27相对应的操作轴28的部分连结有操作臂28a,操作轴28的操作臂28a插入卡合部件27。
如图2所示,取苗量变更杆29连结在操作轴28的中间部并向前上侧倾斜延伸,取苗量变更杆29插入连结于支承框架7的杆引导部30。通过使取苗量变更杆29卡合固定在杆引导部30,操作轴28的操作臂28a的姿势得到固定,支承导轨24(载秧台12)支承在操作轴28的操作臂28a。通过沿杆引导部30变更取苗量变更杆29的固定位置,来向上下方向变更操作轴28的操作臂28a的姿势,从而使支承导轨24(载秧台12)的位置向上下方向变更。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沿规定的轨迹回转驱动插植臂10,插植臂10穿过形成在支承导轨24的缺口状的取苗口24a。由此,插植臂10从支承导轨24的取苗口24a取出秧苗并插植在农田面。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当通过取苗量变更杆29,将支承导轨24(载秧台12)的位置向上侧变更时,插植臂10穿过支承导轨24的取苗口24a的上下宽度变小,从而使插植臂10取出的秧苗量变少。
当将支承导轨24(载秧台12)的位置向下侧变更时,插植臂10穿过支承导轨24的取苗口24a的上下宽度变大,从而使插植臂10取出的秧苗量变多。
[4]
下面,对载秧台12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支承单元40以位于插植传动箱8的左侧的方式连结在支承导轨24,支承单元40位于操作轴28的操作臂28a的附近。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支承单元40具有支承辊31(相当于支承部件)以及滑动部件32。下导轨部件38(相当于导轨部件)跨左右方向连结在载秧台12的下侧的前侧的部分,下导轨部件38支承在支承辊31和滑动部件32。
如图3所示,在支承框架7的右侧和左侧的端部连结有支柱56,支柱56向上侧延伸,横跨右侧和左侧的支柱56的上部连结有横框架57。在横框架57的多个部位支承有自由回转的辊58,在载秧台12的上部,跨左右方向连结有上导轨部件59,上导轨部件59以向左右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由辊58支承。
如图3和图6所示,在从侧面观察时,沿载秧台12的载秧面(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支承单元40位于纵向移送机构16的下侧,辊58位于纵向移送机构16的上侧。由此,载秧台12的下部由支承辊31、滑动部件32以及下导轨部件38支承,载秧台12的上部由辊58和上导轨部件59支承,载秧台12被沿支承导轨24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
如图6和图11所示,在支承导轨24的取苗口24a与取苗口24a之间,安装有多个不锈钢等制的耐磨性好的板部39,板部39由螺钉50沿支承导轨24的长边方向安装。
由此,当沿支承导轨24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12时,即使秧苗在接触支承导轨24的状态下被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也能够通过板部39防止支承导轨24的磨损,当板部39磨损时,能够通过取下螺钉50来更换板部39。
[5]
下面对支承单元40(支承辊31和滑动部件32)进行说明。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支承单元40具有平板状的前壁部33、后壁部34和上壁部35。支承单元40具有前壁部33的上部的右侧和左侧的弯折部33a、后壁部34的上部的右侧和左侧的弯折部34a以及上壁部35的下部的右侧和左侧的弯折部35a,前壁部33的弯折部33a、后壁部34的弯折部34a以及上壁部35的弯折部35a重叠连结。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在后壁部34连结有支承轴36,支承轴36的前侧的端部由螺母60连结在前壁部33。支承辊31作为回转体由轴承61绕支承轴36的第一轴心P1(相当于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交叉的方向的轴心)自由回转地支承,在轴承61的前侧和后侧安装有密封部件62。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支承辊31从前壁部33的弯折部33a、后壁部34的弯折部34a以及上壁部35的弯折部35a之间向上侧凸出。就支承单元40而言,由于在支承辊31的下侧、右侧和左侧不具有部件,因此支承辊31的下侧开放,支承辊31的右侧和左侧开放。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在上壁部35的上部的弯折部35b,通过2根螺栓63连结有托架37,在托架37连结有支承轴37a。在托架37的支承轴37a,通过垫圈64安装有滑动部件32。
由此,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滑动部件32被以绕托架37的支承轴37a的第二轴心P2(相当于滑动部件32的回转轴心)(相当于从侧面观察时沿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的方向的轴心)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如图6所示,在从侧面观察时,滑动部件32位于支承辊31的上侧,在从侧面观察时,第一轴心P1与第二轴心P2垂直。
如图8和图11所示,在从第二轴心P2的方向观察时,滑动部件32形成为三角形,在外周部形成有3个滑动部32a、32b、32c(相当于滑动部件32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滑动部32a、32b、32c的状态)。3个滑动部32a、32b、32c呈平面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同的长度。图6和图8所示的状态为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被使用的状态,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b、32c之间的角部位于2根螺栓63之间。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在插植传动箱8的左侧的位置,开口部24b形成在支承导轨24,在支承导轨24的开口部24b的右侧和左侧的部分安装有盲孔螺母51。
由此,滑动部件32位于支承导轨24的上侧,以使支承辊31进入支承导轨24的开口部24b的方式将支承单元40配置在支承导轨24的下侧的部分。通过使前壁部33的弯折部33a、后壁部34的弯折部34a和上壁部35的弯折部35a由螺栓52连结在支承导轨24的盲孔螺母51,从而使支承单元40连结在支承导轨24。
[6]
下面,对下导轨部件38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6、图7、图8和图11所示,下导轨部件38具有平面部41、后面部42(相当于滑动面部)、上面部43以及安装部48,在从侧面观察时,平面部41位于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交叉的方向,后面部42从平面部41的位于载秧台12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上面部43从后面部42的上部向与载秧台12相反的一侧延伸,安装部48连接在后面部42的上部和下部。
如图6、图7、图8和图11所示,平面部41、后面部42、上面部43和安装部48沿左右方向延伸,安装部48连结在载秧台12的下侧的前侧的部分,在载秧台12的下侧的前侧的部分,跨左右方向连结有下导轨部件38。在从侧面(截面)观察时,由平面部41、后面部42和上面部43形成前侧开放的槽形(U字形)。
如图11所示,在从侧面(截面)观察时,平面部41具有前部41a和后部41b,前部41a从平面部41的与载秧台12相反一侧的端部向下侧延伸,后部41b从平面部41的位于载秧台12侧的端部向下方延伸,在从侧面(截面)观察时,平面部41呈朝下的槽形(U字形)。
[7]
下面,对支承单元40和下导轨部件38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支承导轨31从下侧进入平面部41的前部41a和后部41b之间,在从侧面观察时,平面部41和支承辊31在沿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的方向上接触。由此,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的方向上,载秧台12被支承辊31支承。
如图6、图7、图8和图11所示,在从侧面观察时,滑动部件32(滑动部32a)从载秧台12的前侧进入上面部43和平面部41之间,在从侧面观察时,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与后面部42在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交叉的方向上接触。由此,在从侧面观察时,在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交叉的方向上,载秧台12被滑动部件32支承。
根据上述构造,下导轨部件38支承在支承辊31和滑动部件32,载秧台12支承在支承导轨24,通过沿下导轨部件38使支承辊31回转并使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滑动,从而由横向移送轴17对载秧台12沿支承导轨24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
此时,如图8和图11所示,即使因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与后面部42的滑动(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与后面部42之间的摩擦力),使滑动部件32欲绕第二轴心P2回转,也会因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较长,使滑动部件32不会绕第二轴心P2回转。假设滑动部件32欲绕第二轴心P2回转,也会因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b、32c之间的角部与螺栓63抵接,从而阻止滑动部件32的回转。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在平面部41中与支承辊31接触的部分,不锈钢制的耐磨性好的多个板部44沿支承导轨24的左右方向排列配置,通过螺钉53进行安装。由此,当板部44磨损时,能够取下螺钉53来更换板部44。
如图6、图7、图8和图11所示,在后面部42的与滑动部件32(滑动部32a、32b、32c)接触的部分,不锈钢制的耐磨性好的多个板部45沿支承导轨24的左右方向排列配置,通过螺钉54进行安装。由此,当板部45磨损时,能够取下螺钉54来更换板部45。
[8]
下面对滑动部件32的姿势变更进行说明。
如上述[7]所述,当因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与后面部42的滑动使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a磨损时,如图6、图7、图8和图11所示,从托架37取下螺栓63,从支承单元40(上壁部35)取出托架37和滑动部件32。
如图6、图7、图8和图11所示,从支承单元40(上壁部35)取出托架37和滑动部件32后,使滑动部件32绕第二轴心P2回转,从而使滑动部件32的其他滑动部32b朝向后面部42。
然后,使滑动部件32(滑动部32b)在从侧面观察时从载秧台12的前侧进入上面部43与平面部41之间,使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b与后面部42接触,通过螺栓63将托架37连结在支承单元40(上壁部35)。
在如上所述地使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b与后面部42接触后,当因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b与后面部42的滑动使滑动部件32的滑动部32b磨损时,只要进行与上述相同的作业,使滑动部件32的其他滑动部32c与后面部42接触即可。
[9]
下面对抑制载秧台12的翘起的构造进行说明。
板部44、板部45并非形成为跨支承导轨24的全长的1根较长的部件,而是分割成多个部件。如图3和图9所示,就下导轨部件38而言,在相邻的板部45和板部45之间,最右侧的板部44、板部45的右侧的端部的右侧以及最左侧的板部44、板部45的左侧的端部的左侧,安装有压制部件46,压制部件46抑制载秧台12的翘起。
如图3和图9所示,当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12时,压制部件46也同载秧台12一起移动。
此时,压制部件46在接近操作轴28的操作臂28a的位置与接近支承单元40的位置之间移动,压制部件46不接触操作轴28的操作臂28a和支承单元40。
如图9和图10所示,压制部件46具有内置有螺母46c的安装部46a以及从安装部46a延伸出的指部46b,压制部件46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将压制部件46安装在下导轨部件38时,压制部件46的安装部46a进入上面部43和平面部41之间,使压制部件46的安装部46a抵接于上面部43和后面部42,并使压制部件46的指部46b进入支承导轨24的下侧,从上面部43的上侧将螺栓47在压制部件46的安装部46a的螺母46c拧紧,从而将压制部件46固定在下导轨部件38。
如图3和图9所示,当通过纵向移送机构16将载秧台12的秧苗向下侧移送时(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即使从秧苗向上作用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载秧台12,使得载秧台12欲翘起,也能够通过使压制部件46的指部46b与支承导轨24卡合,来抑制载秧台12的翘起。
当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载秧台12时,即使因振动等原因使得载秧台12欲翘起,也能够通过使压制部件46的指部46b与支承导轨24卡合,从而抑制载秧台12的翘起。
(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支承单元40连结在支承导轨24,而使支承单元40连结在插植传动箱8、操作轴28(操作臂28a)。当采用上述结构时,插植传动箱8、操作轴28(操作臂28a)为秧苗插植装置5的固定部。
(发明的第二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支承单元40连结在载秧台12,使下导轨部件38连结在支承导轨24、插植传动箱8、操作轴28(操作臂28a)。
当采用上述结构时,就支承辊31和平面部41而言,支承辊31配置在上侧,平面部41配置在下侧。平面部41的截面形状为朝上的槽形(U字形),该槽形由平面部41、后部41b以及前部41a形成,在从侧面观察时,平面部41位于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交叉的方向,后部41b从平面部41的位于载秧台12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前部41a从平面部41的与载秧台12相反一侧的端部与后部41b同样地向上侧延伸。
(发明的第三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二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废除支承辊31,将滑动部件32配置在支承辊31的位置,在从侧面观察时,使平面部41与滑动部件32在沿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式A1的方向上接触。
由此,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的方向上,载秧台12由滑动部件32支承。此时,也可以废除在从侧面观察时在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交叉的方向上与后面部42接触的滑动部件32。
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使滑动部件32连结在载秧台12,使下导轨部件38连结在支承导轨24、插植传动箱8、操作轴28(操作臂28a)。
(发明的第四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三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以绕沿载秧台12的左右方向的第二轴心P2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滑动部件32,从而变更滑动部件32的姿势。当采用上述结构时,优选将滑动部件32形成为沿第二轴心P2较长的部件。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三其他实施方式”以及该“发明的第四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动部件32也可以不为三角形而为四边形(正方形或长方形)(滑动部件32具有4个滑动部)或五边形(滑动部件32具有5个滑动部)。
(发明的第五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发明的第四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轴心P1的方向设定成从侧面观察时不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呈90度交叉的方向,而设定成从侧面观察时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交叉的角度小于90度(或大于90度)的方向。
也可以将第二轴心P2的方向设定成从侧面观察时不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平行的方向,而设定成从侧面观察时相对于载秧台12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A1稍有倾斜的方向。
(发明的第六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其他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五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滑动部件32开设多个螺栓用连结孔,通过在滑动部件32的多个连结孔的部分连结孔中安装螺栓来固定滑动部件32。
当采用上述结构时,通过变更滑动部件32的多个连结孔中用于安装螺栓的连结孔,能够变更滑动部件32的姿势。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6行栽植型秧苗插植装置,还能够适用于8行栽植型(4个插植传动箱)、4行栽植型(2个插植传动箱)、10行栽植型(5个插植传动箱)秧苗插植装置。
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在回转箱的两端具有一对插植臂的旋转式秧苗插植装置,还能够适用于不具有回转箱而具有曲柄式插植臂的秧苗插植装置。
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乘坐型插秧机,还能够适用于步行式插秧机。

Claims (7)

1.一种秧苗插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秧苗插植装置的固定部具有沿左右方向的滑动面部且在载秧台具有滑动部件,或
在所述载秧台具有所述滑动面部且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滑动部件,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滑动部,
通过使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面部接触滑动,所述载秧台支承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且被横向移送机构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多个所述滑动部,以使多个所述滑动部中要使用的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面部接触的方式,自由变更所述滑动部件的姿势,
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沿左右方向的导轨部件且在所述载秧台具有支承部件,或
在所述载秧台具有所述导轨部件且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支承部件,
通过使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导轨部件接触,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支承所述载秧台,
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件位于所述支承部件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插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面部接触,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与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支承所述载秧台,
通过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导轨部件以及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部和所述滑动面部,所述载秧台支承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且被所述横向移送机构向左右方向往返横向移送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秧苗插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秧苗插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载秧台具有所述导轨部件和所述滑动面部,
所述导轨部件具有平面部、后面部和上面部,所述平面部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与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所述后面部在从侧面观察时从所述平面部的位于所述载秧台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所述上面部在从侧面观察时从所述后面部的上部向与所述载秧台相反的一侧延伸,所述平面部、所述后面部和所述上面部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平面部接触,
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件从所述载秧台的前侧进入所述上面部和所述平面部之间,所述滑动部件的滑动部与所述后面部接触,所述后面部为所述滑动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秧苗插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支承部件为绕与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心自由回转的回转体,
通过使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导轨部件接触回转,在从侧面观察时,在沿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的方向上支承所述载秧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插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滑动部件的外周部具有多个所述滑动部,通过使所述滑动部件回转,变更所述滑动部件的姿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秧苗插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件的回转轴心沿着所述载秧台的秧苗的纵向移送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秧苗插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滑动部件的回转轴心的方向观察时,所述滑动部件呈三角形。
CN201510591465.3A 2015-07-24 2015-09-16 秧苗插植装置 Active CN106358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7101A JP6416050B2 (ja) 2015-07-24 2015-07-24 苗植付装置
JP2015-147101 2015-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8534A CN106358534A (zh) 2017-02-01
CN106358534B true CN106358534B (zh) 2021-06-08

Family

ID=57880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1465.3A Active CN106358534B (zh) 2015-07-24 2015-09-16 秧苗插植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16050B2 (zh)
CN (1) CN106358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8316A (zh) * 2020-05-20 2020-07-17 广州市纯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槽引导式穴盘取苗分布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7612U (zh) * 1985-12-27 1987-07-09
JPH08294314A (ja) * 1995-04-28 1996-11-12 Kubota Corp 苗移植機の苗載せ台支持部
JPH08294313A (ja) * 1995-04-28 1996-11-12 Kubota Corp 苗移植機の苗載せ台支持部
US6634306B1 (en) * 2002-07-30 2003-10-21 Frank W. Faul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lanting
JP2009118789A (ja) * 2007-11-15 2009-06-04 Kubota Corp 苗植付け装置の苗載せ台案内構造
CN202655620U (zh) * 2012-05-18 2013-01-09 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水口用滑动施压机构
JP2013208082A (ja) * 2012-03-30 2013-10-10 Kubota Corp 田植機の苗載台支持構造
CN203633123U (zh) * 2013-12-19 2014-06-11 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小型插秧机秧盘支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7612U (zh) * 1985-12-27 1987-07-09
JPH08294314A (ja) * 1995-04-28 1996-11-12 Kubota Corp 苗移植機の苗載せ台支持部
JPH08294313A (ja) * 1995-04-28 1996-11-12 Kubota Corp 苗移植機の苗載せ台支持部
US6634306B1 (en) * 2002-07-30 2003-10-21 Frank W. Faul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lanting
JP2009118789A (ja) * 2007-11-15 2009-06-04 Kubota Corp 苗植付け装置の苗載せ台案内構造
JP2013208082A (ja) * 2012-03-30 2013-10-10 Kubota Corp 田植機の苗載台支持構造
CN202655620U (zh) * 2012-05-18 2013-01-09 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水口用滑动施压机构
CN203633123U (zh) * 2013-12-19 2014-06-11 重庆博沃发动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小型插秧机秧盘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8534A (zh) 2017-02-01
JP2017023086A (ja) 2017-02-02
JP6416050B2 (ja) 201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5417B (zh) 割草机机头的轴承与齿轮轴装配机
CN106358534B (zh) 秧苗插植装置
CN106879288B (zh) 移植机
CN111133870B (zh) 苗栽种装置
CN107027398B (zh) 秧苗插植装置
CN206316717U (zh) 割草机机头的轴承与齿轮轴装配机
CN111108871B (zh) 苗栽种装置
KR101276322B1 (ko) 모 이식기
WO2014109174A1 (ja) 田植機
CN101699947B (zh) 步行型水田作业机
JP2009219436A (ja) 移植機
CN110476559B (zh) 苗栽种装置
US20160066502A1 (en) Pick-up arrangement for harvested crop and corresponding pick-up machine
CN100584188C (zh) 步行型水田作业机
CN101933422B (zh) 跨行行走的宽窄行密植手扶插秧机
CN201797731U (zh) 一种水稻宽窄行密植手扶插秧机
CN106493534B (zh) 割草机机头部分组装机的锥齿轴上料机构
CN116534362B (zh) 一种螺钉打包装箱装置
JP6242327B2 (ja) 田植機の苗植付装置
CN210900310U (zh) 一种可以实现精准播种的大豆播种机
CN211139805U (zh) 一种胶囊型包装定位输送机构
CN109178887A (zh) 穿料机构和凸轮料移送装置
JP6305361B2 (ja) 植付アーム
JP2008289452A (ja) 苗植機
CN110834885A (zh) 填海造陆用高强度土工布的间歇性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