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7925A - 驱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7925A
CN106337925A CN201610532196.8A CN201610532196A CN106337925A CN 106337925 A CN106337925 A CN 106337925A CN 201610532196 A CN201610532196 A CN 201610532196A CN 106337925 A CN106337925 A CN 106337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force
lubricating oil
clutch
reservoir
reception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21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7925B (zh
Inventor
大野峻
松本明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37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7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7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79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48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Lubricant storage reservoirs, e.g.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a gear sump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in the upper part of a gear c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06Lubrication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F16D13/74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26Cover or bell housing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2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 F16D25/123Details not specific to one of the before-mentioned types in view of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够提高不传递驱动力的不工作时的拖曳转矩的降低效果。驱动力传递装置(1)具备离合器衬套(41)及离合器鼓(42)、与离合器衬套(41)进行花键嵌合的内离合器板(43)、与离合器鼓(42)进行花键嵌合的外离合器板(44)、具有收容离合器衬套(41)及离合器鼓(42)的第二收容室(2b)的壳体(2),内离合器板(43)和外离合器板(44)被润滑油(L)进行润滑,其中,驱动力传递装置(1)具有翅片板(9),该与离合器衬套(41)一起旋转,通过该旋转拢起第二收容室(2b)的润滑油(L)而向在壳体(2)形成的积存室(222)输送润滑油(L)。

Description

驱动力传递装置
在2015年7月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35923的公开,包括其说明书、附图及摘要作为参照而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多个离合器板间的摩擦来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其搭载于例如四轮驱动车,能够断续地向始终被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的主驱动轮、及对应于行驶状态而被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的辅助驱动轮中的辅助驱动轮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例如参照特开2013-100079号公报)。
日本特开2013-100079号公报记载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在同轴上能够相对旋转的内轴及壳体、收容内轴及壳体的壳体、与壳体进行花键嵌合的外离合器板、与内轴进行花键嵌合的内离合器板、使外离合器板及内离合器板产生凸轮推力的凸轮机构。在外离合器板与内离合器板之间存在润滑油,利用该润滑油抑制外离合器板与内离合器板的摩擦滑动造成的磨损。
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与壳体一起收容外离合器板及内离合器板的圆筒状的收容室、能够暂时积存收容室的润滑油的积存室。积存室在收容室侧开口,通过将该开口的局部堵塞的形成为环状的分隔件划分出收容室。积存室具有其开口未被分隔件堵塞的润滑油的导入口、位于导入口的下游侧而将积存的润滑油向收容室侧导出的导出口。导出口的开口面积形成为小于导入口的开口面积。
在此处,在驱动力传递装置不传递驱动力的不工作时,有时产生在外离合器板与内离合器板之间存在的润滑油的粘性引起的拖曳转矩。根据上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由于伴随壳体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形成沿壳体的旋转方向的润滑油的油流,沿该油流流动的润滑油被导入积存室的导入口,积存于积存室内。由此,收容外离合器板和内离合器板的收容室的润滑油减少,实现驱动力传递装置的不工作时的拖曳转矩的降低。
但是,日本特开2013-100079号公报记载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通过伴随壳体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将收容室的润滑油向积存室导入,因此在例如壳体的转速小的情况下,向积存室供给的润滑油的量减少,润滑油残留在收容室内,有时不能充分得到拖曳转矩的降低效果。因此,日本特开2013-100079号公报记载的方案在提高拖曳转矩的降低效果的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够提高不传递驱动力的不工作时的拖曳转矩的降低效果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第一旋转部件,输入有车辆的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第二旋转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在相同的旋转轴线上相对旋转;离合器装置,由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一起旋转的第一离合器板及与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一起旋转的第二离合器板构成;及收容部件,收容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及第二旋转部件的一部分,通过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板与第二离合器板之间的润滑油的摩擦配合而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向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传递,其中,所述收容部件具有收容所述离合器装置的收容室、及积存所述润滑油的积存室,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具有送油部件,所述送油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中的任一方一起旋转,而将所述收容室的所述润滑油向所述积存室输送。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不传递驱动力的不工作时的拖曳转矩的降低效果。
附图说明
前述及后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表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四轮驱动车的构成例的构成图。
图2是以水平剖面表示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构成例的剖视图。
图3是以垂直剖面表示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关键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从第二壳体部件侧观察第一壳体部件后的俯视图。
图5是从第一壳体部件侧观察第二壳体部件后的俯视图。
图6表示翅片板的构成例,左半面是俯视图,右半面是该俯视图中的A-A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翅片板的叶片部的构成,左半面是放大立体图,右半面是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观察翅片板时的侧视图。
图8A是表示第一壳体部件的流出口的立体图。
图8B是表示第二壳体部件的流入口的立体图。
图9是将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以水平剖面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构成例的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的润滑油的流动的说明图,是图10所示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关键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四轮驱动车的构成例的构成图。
四轮驱动车100具备产生行驶用的驱动力的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02、变速器103、作为左右一对主驱动轮的前轮104L、104R、及作为左右一对辅助驱动轮的后轮105L、105R、能够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向前轮104L、104R及后轮105L、105R传递的驱动力传递系101、控制装置13及液压单元14。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各标号中的L及R以相对于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左侧及右侧的含义使用。
该四轮驱动车100能够在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向前轮104L、104R及后轮105L、105R传递的四轮驱动状态、及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仅向前轮104L、104R传递的两轮驱动状态之间切换。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驱动源应用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发动机和IMP(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电动机等高输出电动机的组合来构成驱动源,也可以仅通过高输出电动机来构成驱动源。
驱动力传递系101具有前差速器11、能够切断驱动力的传递的作为离合机构的啮合离合器12、传动轴108、驱动力传递装置1、前轮侧的传动轴106L、106R、后轮侧的传动轴107L、107R,构成为将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向前轮104L、104R及后轮105L、105R传递。发动机102的驱动力始终向前轮104L、104R传递。经由啮合离合器12及传动轴108向后轮105L、105R传递发动机102的驱动力。
前差速器11具有与一对前轮侧的传动轴106L、106R连结的一对侧齿轮111、使齿轮轴正交而与一对侧齿轮111啮合的一对小齿轮112、支承一对小齿轮112的小齿轮支承部件113、及收容所述一对侧齿轮111、一对小齿轮112和小齿轮支承部件113的前差速器壳体114。
啮合离合器12具有与前差速器壳体114一体旋转的外侧旋转部件121、相比外侧旋转部件121配置于内侧而能够在同轴上与外侧旋转部件121相对旋转的内侧旋转部件122、能够将外侧旋转部件121和内侧旋转部件122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套筒123。
具体而言,在外侧旋转部件121及内侧旋转部件122的外周面设置的外周花键嵌合部与在套筒123的内周面设置的内周花键嵌合部啮合,由此外侧旋转部件121和内侧旋转部件122通过套筒123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另外,通过套筒123的轴向移动,套筒123仅与内侧旋转部件122的外周花键嵌合部啮合,而不与外侧旋转部件121的外周花键嵌合部啮合的情况下,外侧旋转部件121和内侧旋转部件122成为能够相对旋转的连结切断状态。套筒123能够通过图略的执行器沿轴向进退移动。
传动轴108从前差速器壳体114经由啮合离合器12接受发动机102的转矩,向驱动力传递装置1侧传递。在传动轴108的前轮侧端部,设有与齿圈108b啮合的小齿轮108a,齿圈108b与啮合离合器12的内侧旋转部件122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
发动机102经由变速器103及前差速器11,向一对前轮侧的传动轴106L、106R输出驱动力,由此驱动一对前轮104L、104R。另外,发动机102经由变速器103、啮合离合器12、传动轴108、及驱动力传递装置1将驱动力向后轮侧的传动轴107L、107R输出,由此驱动一对后轮105L、105R。
驱动力传递装置1将从传动轴108输入的驱动力向后轮侧的传动轴107L、107R允许差动地分配。传动轴107L与左后轮105L连结,传动轴107R与右后轮105R连结。
液压单元14被控制装置13控制,向驱动力传递装置1供给工作油。驱动力传递装置1经由该工作油的压力而工作,从传动轴108向后轮侧的传动轴107L、107R传递驱动力。
图2是以水平剖面表示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构成例的剖视图。图3是以垂直剖面表示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关键部分的剖视图。图3中,图面上侧相当于向四轮驱动车100的搭载状态下的铅垂方向的上侧,图面下侧相当于向四轮驱动车100的搭载状态下的铅垂方向的下侧。此外,以下的记载中,上及下是指驱动力传递装置1搭载于四轮驱动车100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的上下。
如图2所示,驱动力传递装置1具备由第一~第三壳体部件21~23构成的作为收容部件的壳体2、与传动轴108(如图1所示)连结的小齿轮轴30、将从小齿轮轴30传递的驱动力从一对侧齿轮531、532允许差动地输出的差速器装置5、调节从差速器装置5向传动轴107L传递的驱动力的离合器装置4、通过从液压单元14(如图1所示)供给的工作油的压力而动作的活塞部件6。此外,为了说明的明确化,在以下的记载中,设一对侧齿轮531、532中的左侧的侧齿轮为第一侧齿轮531,设右侧的侧齿轮为第二侧齿轮532。
另外,驱动力传递装置1具备:与差速器装置5的第一侧齿轮531一体地旋转的第一旋转部件31;与第一旋转部件31共有旋转轴线O,能够在同轴上相对旋转的第二旋转部件32;配置于离合器装置4与活塞部件6之间而经由后述的离合器衬套41与第一旋转部件31一起旋转的翅片板9;使各部的旋转顺畅的轴承71~79;密封部件81~84。
壳体2包括:收容离合器装置4的第一壳体部件21;收容小齿轮轴30及差速器装置5的第三壳体部件23;配置于第一壳体部件21与第三壳体部件23之间的第二壳体部件22。第一壳体部件21和第二壳体部件22通过多个螺栓241而结合,第二壳体部件22和第三壳体部件23通过多个螺栓242而结合。第一壳体部件21收容离合器装置4,第三壳体部件23收容小齿轮轴30及差速器装置5。
小齿轮轴30通过螺栓34及垫圈35与传动轴108(如图1所示)所连结的连结部件33一体旋转地结合。另外,小齿轮轴30被一对轴承73、74支承为能够旋转,齿轮部301与差速器装置5的齿圈54啮合。
差速器装置5具有差速器壳体50、支承于差速器壳体50的小齿轮轴51、轴支承于小齿轮轴51的一对小齿轮5、使齿轮轴正交而与一对小齿轮52啮合的第一及第二侧齿轮531、532、与差速器壳体50一体地旋转的齿圈54。差速器壳体50中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被轴承71、72支承为能够旋转。
差速器装置5的齿圈54与小齿轮轴30的齿轮部301啮合。差速器装置5将从小齿轮轴30向齿圈54传递的驱动力经由一对小齿轮52和第一及第二侧齿轮531、532向后轮侧的传动轴107L、107R分配。
差速器装置5的齿圈54与小齿轮轴30的齿轮部301的啮合、及一对小齿轮52与第一及第二侧齿轮531、532的啮合被图略的差速器油润滑。该差速器油具有适合于对齿轮的啮合进行润滑的粘度,通过密封部件82~84,被封入到收容壳体2中的小齿轮轴30及差速器装置5的第一收容室2a内。
密封部件82被固定于供在第三壳体部件23形成的后轮侧的传动轴107R插通的插通孔的内表面。密封部件83被固定于与第一旋转部件31的外周面相对的第二壳体部件22的内表面。密封部件84被固定于与连结部件33的外表面相对的第三壳体部件23的内表面。
在第一侧齿轮531上,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有向离合器装置4传递驱动力的第一旋转部件31。在第二侧齿轮532上,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有传动轴107R。第二旋转部件32与传动轴107L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
在第一旋转部件31中的传动轴107L侧的端部,连结有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离合器衬套41。另外,在第二旋转部件32中的传动轴107L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连结有形成为直径大于离合器衬套41的有底圆筒状的离合器鼓42。
在向图1所示的四轮驱动车100的前轮104L、104R及后轮105L、105R传递发动机102的驱动力的四轮驱动时,使啮合离合器12为连结状态,且通过从液压单元14供给的工作油使离合器装置4工作而成为能够传递转矩的状态。由此,发动机102的驱动力经由前差速器11向前轮侧的传动轴106L、106R传递,而且经由前差速器壳体114、啮合离合器12、传动轴108、及驱动力传递装置1向后轮侧的传动轴107L、107R传递。
另一方面,在仅向前轮104L、104R传递发动机102的驱动力的四轮驱动车100的两轮驱动时,使啮合离合器12为连结切断状态,使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离合器装置4释放而成为不传递转矩的状态。由此,在两轮驱动的行驶时,传动轴108、差速器装置5的小齿轮轴30及齿圈54、小齿轮轴51、及差速器壳体50成为不旋转状态,润滑油L的搅拌阻力、各部的滑动阻力降低,能够改善四轮驱动车100的燃油经济性。
在该两轮驱动的行驶时,差速器装置5的第二侧齿轮532与传动轴107R一起旋转,通过伴随第二侧齿轮532的旋转的小齿轮52的自转(以小齿轮轴51为旋转中心的旋转),第一侧齿轮531向与第二侧齿轮532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与第一侧齿轮531连结的第一旋转部件31和与传动轴107L连结的第二旋转部件32向相反方向旋转,伴随于此离合器装置4的后述的外离合器板44和内离合器板43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
因此,若在外离合器板44与内离合器板43之间存在的润滑油L的粘性引起的拖曳转矩增大,则在两轮驱动的行驶时不能充分发挥使传动轴108等的旋转停止的效果,燃油经济性的改善效果可能下降。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1中,构成为在两轮驱动的行驶时减少在外离合器板44与内离合器板43之间存在的润滑油L,降低离合器装置4中的拖曳转矩。关于该构成,在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离合器装置4具有与第一旋转部件31一体旋转的离合器衬套41、与第二旋转部件32一体旋转的离合器鼓42、与离合器衬套41进行花键嵌合的多个内离合器板43、与离合器鼓42进行花键嵌合的多个外离合器板44、与离合器衬套41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按压部件45、对按压部件45施力的弹性部件46。此外,内离合器板43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一离合器板,外离合器板44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二离合器板。
多个内离合器板43和多个外离合器板44沿着与第一旋转部件31及第二旋转部件32的旋转轴线O平行的方向交替地排列而配置。如图3所示,内离合器板43在其内周端部具有多个卡合突起431,外离合器板44在其外周端部具有多个卡合突起441。
离合器衬套41一体地具有:圆筒部411,在外周面形成有与旋转轴线O平行地延伸的多个花键突起所构成的花键嵌合部411a;连结部412,从圆筒部411的一端部向内方延伸而与第一旋转部件31连结。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衬套41的连结部412通过焊接而与第一旋转部件31的外周面连结,但不限于此,连结部412也可以通过例如花键嵌合与第一旋转部件31连结。
各内离合器板43的多个卡合突起431与在离合器衬套41的圆筒部411形成的花键嵌合部411a卡合。由此,各内离合器板43相对于离合器衬套41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
另外,在离合器衬套41的圆筒部411上,在轴向的与连结部412相反一侧的前端部,形成有供形成于按压部件45的多个内方突起451插通的多个槽。通过内方突起451与该槽卡合,按压部件45相对于离合器衬套41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内方突起451的前端部相比圆筒部411的内周面向内侧(第一旋转部件31侧)突出。
弹性部件46配置于离合器衬套41的连结部412与相比圆筒部411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按压部件45的内方突起451之间。弹性部件46在沿与旋转轴线O平行的方向被压缩的状态下配置,对按压部件45向从离合器衬套41的连结部412分离的方向弹性地施力。按压部件45一体地具有在离合器衬套41的圆筒部411的外周侧配置的环状的按压部450和多个内方突起451,多个内方突起451从按压部450的内周面向内方突出。
离合器鼓42一体地具有:圆筒部421,在内周面形成有与旋转轴线O平行地延伸的多个花键突起所构成的花键嵌合部421a;底壁部422,从圆筒部421的一端部向内方延伸;连结部423,从底壁部422的内周侧的端部沿着第二旋转部件32的外周面延伸。离合器鼓42的圆筒部421及底壁部422呈有底圆筒状,离合器鼓42的圆筒部421的内周面与离合器衬套41的圆筒部411的外周面相对。
各外离合器板44的多个卡合突起441与在离合器鼓42的圆筒部421形成的花键嵌合部421a卡合。由此,各外离合器板44相对于离合器鼓42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鼓42的连结部423通过花键嵌合与第二旋转部件32的外周面连结,但不限于此,连结部423也可以通过例如焊接而与第二旋转部件32连结。
多个内离合器板43及多个外离合器板44配置于离合器鼓42的底壁部422与按压部件45的按压部450之间。在离合器鼓42的底壁部422与第一壳体部件21的内表面之间,配置由推力滚子轴承构成的轴承75,通过该轴承75限制离合器鼓42的轴向移动。
多个内离合器板43及多个外离合器板44受到来自按压部件45的按压部450的按压力而进行摩擦接触,在离合器衬套41与离合器鼓42之间传递驱动力。即,若多个内离合器板43及多个外离合器板44受到来自按压部件45的按压力而进行摩擦接触,则从第二旋转部件32向第一旋转部件31传递驱动力,若多个内离合器板43及多个外离合器板44未受到来自按压部件45的按压力,则第二旋转部件32与第一旋转部件31之间的驱动力传递被切断。
多个内离合器板43和多个外离合器板44被润滑油L润滑。通过该润滑油L,抑制内离合器板43及外离合器板44的磨损。润滑油L通过在第二旋转部件32的外周面与第一壳体部件21的内表面之间配置的密封部件81,抑制从收容离合器衬套41和离合器鼓42的壳体2的第二收容室2b的漏出。另外,第二收容室2b中的润滑油L和第一收容室2a中的差速器油被密封部件83划分开。第二收容室2b中的润滑油L具有低于第一收容室2a中的差速器油的粘性。此外,第二收容室2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收容室。
第二旋转部件32被与密封部件81并列放置的轴承76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21旋转。在第二旋转部件32中的第一旋转部件31侧的端部形成轴套部321,在该轴套部321的外周配置的轴承77与在第一旋转部件31形成的凹部311的内周嵌合。由此,第一旋转部件31和第二旋转部件32能够在同轴上相对旋转。
在第二壳体部件22中,形成有供第一旋转部件31插通的插通孔220、从液压单元14供给工作油的缸室221、积存润滑油L的积存室222。向缸室221经由在第二壳体部件22形成的图略的工作油供给孔供给工作油。
缸室221及积存室222在插通孔220的外周侧形成为环状(参照后述的图5)。缸室221被夹于划分出与积存室222之间的外侧划分壁223与相比外侧划分壁223靠内侧形成的内侧划分壁224之间而形成。缸室221及积存室222一起向第二收容室2b开口。
积存室222的开口222a的一部分被环状的盖部件10堵塞。盖部件10外嵌于在外侧划分壁223的前端部形成的环状的嵌合槽223a。积存室222在相比开口222a靠上方处具有未被盖部件10堵塞的润滑油L的流入口222b。积存室222中,相当于流入口222b的部相位比被盖部件10堵塞的范围向外周侧鼓出而形成。积存室222以隔着盖部件10与第二收容室2b沿旋转轴线O相对的方式配置。
活塞部件6一体地具有:被支承部61,收容于缸室221内而能够向旋转轴线O方向移动地被支承;按压部62,与被支承部61沿旋转轴线O连续地形成,从缸室221向第二收容室2b侧露出。
在活塞部件6中的被支承部61的内周面及外周面分别形成有环状槽,在该环状槽中收容有内侧及外侧的O形环63、64。该O形环63、64作为防止从液压单元14供给的工作油向第二收容室2b泄漏的密封部件发挥功能。活塞部件6的按压部62在缸室221的外部与翅片板9相对。在活塞部件6的按压部62与按压部件45之间配置有由推力滚子轴承构成的轴承78。
活塞部件6中,若从液压单元14向缸室221供给工作油,则被支承部61受到工作油的压力而向离合器装置4侧移动。另外,若缸室221中的工作油的压力下降,则活塞部件6通过经由按压部件45及轴承78受到的弹性部件46的作用力(复原力)而向离合器装置4侧的相反侧移动。
翅片板9配置于按压部件45与推力滚子轴承78之间,构成为与离合器衬套41一体地旋转。翅片板9通过与离合器衬套41一起旋转,而将第二收容室2b的润滑油L向积存室222侧输送。翅片板9一体地具有形成为环状的圆板部90、及在圆板部90的径向的外侧设置的叶片部91(参照后述的图6左半面)。在圆板部90的内周,形成有与离合器衬套41中的圆筒部411的花键嵌合部411a卡合的多个卡合突起901。由此,翅片板9相对于离合器衬套41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地连结。此外,翅片板9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送油部件。
在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工作时,翅片板9的圆板部90经由轴承78被活塞部件6的按压部62按压而受到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按压力。另外,翅片板9的叶片部91具有经由离合器衬套41与第一旋转部件31一起旋转,并将滞留于第二收容室2b的下方的润滑油L向上方拢起的作为泵功能的作用。关于该翅片板9的叶片部91的详细结构,在后面说明。
在第一壳体21部件上,形成有用于收集被翅片板9拢起的润滑油L的受油部211。受油部211形成为,设于第一壳体部件21的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与翅片板9的叶片部91相对的部位,且设于第一壳体部件21的周向的1个部位而向径向外方呈凸状伸出(参照后述的图4)。
另外,受油部211形成为其外表面从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第一壳体部件21朝向第二壳体部件22侧逐渐向径向外侧鼓出。受油部211被与受油部211的内表面相对、且沿旋转轴线O延伸的分隔件212(参照图4)划分出第二收容室2b。分隔件212形成为其第二壳体部件22侧的前端部至少到达直至平行于第一壳体部件21与第二壳体部件22沿旋转轴线O相对的相对面21a的平面。图3中,将该分隔件212以双点划线表示。此外,上述的受油部21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收集室”。
若离合器衬套41旋转,则伴随于此而翅片板9旋转,被翅片板9拢起的润滑油L被收集于后述的受油部211,从受油部211溢出的润滑油L向流入口222b流入,积存于积存室222。并且,若第二收容室2b中的润滑油L减少直至不能被翅片板9拢起,则在该状态下积存室222中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及第二收容室2b中的油面高度分别成为大致一定。以下,将该状态称为第一稳定状态。
另一方面,若离合器衬套41及翅片板9的旋转停止,则积存室222中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与第二收容室2b中的油面高度变得相同。以下,将该状态称为第二稳定状态。
图3中,将第一稳定状态下的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以H0表示,将第二收容室2b中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以H1表示。这些油面高度H0及H1是指从铅垂方向的第二收容室2b的最下点2c至积存室222及第二收容室2b中的润滑油L的表面为止的高度。
如图3所示,第一稳定状态下的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H0比第二收容室2b中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H1高。即,积存室222能够以比第二收容室2b中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H1高的油面高度H0积存润滑油L。
另外,图3中,第二稳定状态下的第二收容室2b及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以H2表示。该油面高度H2是外离合器板44的内周侧的端部在第二收容室2b的下部淹没的高度,比第一稳定状态下的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H0低,比第二收容室2b中的润滑油L的油面高度H1高。另外,积存室222的流入口222b设于比第二收容室2b的油面高度H2高的位置。由此,在第二稳定状态下,滞留于第二收容室2b的润滑油L由于自重而不会向积存室222流入。
第二稳定状态下,在多个内离合器板43与多个外离合器板44之间存在润滑油L,因此即使受到来自按压部件45的按压力且同时离合器衬套41和离合器鼓42相对旋转,也能抑制内离合器板43及外离合器板44的摩擦滑动造成的磨损。
图4是沿旋转轴线O从第二壳体部件22侧观察第一壳体部件21时的俯视图。此外,图4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翅片板9。
另外,图4中,在四轮驱动车100的四轮驱动的前进时,离合器衬套41及翅片板9向逆时针(箭头R方向)旋转。
如图4所示,受油部211形成于具有与翅片板9的叶片部91相对的内表面212a的分隔件212的外周侧。即,受油部211被分隔件212划分出收容离合器装置4及翅片板9的收容空间。本实施方式中,分隔件212为沿第一壳体部件21的周向延伸的圆弧状。另外,受油部211向第二壳体部件22(如图3所示)侧开口,沿旋转轴线O与第二壳体部件22的积存室222的开口220a连通。
受油部211的内表面由上表面211a、相互面对的第一及第二侧面211b、211c、分隔件212中的内表面212a的相反侧的端面即外表面212b形成。第一侧面211b为设于分隔件212侧的侧面,第二侧面211c与第一侧面211b及分隔件212隔着间隙而相对。在分隔件212与第二侧面211c之间,形成有用于将被翅片板9拢起的润滑油L导入的导入口213。导入口213相比翅片板9的叶片部91位于第一壳体部件21中的径向的外侧。
上表面211a是指向位于受油部211的下方的翅片板9的面,具有从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第一壳体部件21越靠第二壳体部件22侧越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211d、及沿旋转轴线O平行地延伸的平行面211e(参照图3)。
第一及第二侧面211b、211c形成为从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第一壳体部件21侧越朝向第二壳体部件22侧越相互分离。因此,受油部211在从第二壳体部件22侧观察时,形成为越靠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内部侧,其开口宽度越逐渐变窄。由此,限制受油部211的内部容积,受油部211收集润滑油L,缩短至收集的润滑油L溢出为止的时间。由此,能够使由受油部211收集的润滑油L顺畅地向积存室222流动。
在四轮驱动车100的两轮驱动时,若翅片板9向逆时针方向(图所示的箭头R方向)旋转,则通过伴随翅片板9的旋转的离心力,形成与翅片板9的旋转方向相同方向的润滑油流动(图中表示的油流S)。沿着该油流S而润滑油L顺着第一壳体部件21的内表面经由导入口213被向受油部211收集,并且被翅片板9的叶片部91拢起的润滑油L也通过导入口213被向受油部211收集。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翅片板9通过将第二收容室2b的润滑油L拢起直至受油部211的泵功能而将润滑油收集于受油部211。
图5是沿旋转轴线O从第一壳体部件21侧观察第二壳体部件22时的俯视图。图5中,以双点划线L1、L2表示盖部件10的外缘及内缘。即,第二壳体部件22中,这些双点划线L1、L2之间的区域被盖部件10覆盖。
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部件22上,以与第一壳体部件21的受油部211对应的方式,其外周面突出的凸部225形成于周向的1个部位。在凸部225的内侧形成有前述的流入口222b。
积存室222和缸室221由环状的外侧划分壁223划分出。缸室221及积存室222、以及内侧划分壁224及外侧划分壁223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而形成为同心状,缸室221形成于外侧划分壁223与内侧划分壁224之间,积存室222形成于外侧划分壁223的外周侧。
从积存室222的流入口222b流入的润滑油L沿外侧划分壁223的外周面流动,通过设于盖部件10而沿旋转轴线O贯通的圆形的流通孔10a向第二收容室2b侧排出。此外,该流通孔10a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椭圆形状或矩形状。
图6表示翅片板9的构成例,左半面为俯视图,右半面为该俯视图的A-A剖面的剖视图。图7表示叶片部91的构成例,左半面是放大立体图,右半面是沿径向从外侧朝向内侧观察叶片部91时的侧视图。
如图6左半面所示,翅片板9是形成为环状的板状的部件,如前所述,一体地具有圆板部90和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0个)叶片部91。在圆板部90形成有供离合器衬套41的圆筒部411(如图3所示)插通的插通孔90a。另外,圆板部90的多个卡合突起901分别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本实施方式中,翅片板9为通过例如注塑成形等而一体成形的合成树脂制的部件。但是,关于翅片板9的材质及制法,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对例如钢板等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
叶片部91从圆板部90的外周端部向径向的外侧延伸而形成,沿旋转轴线O观察的方向为大致矩形状。多个叶片部91以在周向相邻的2个叶片部的距离相等的方式沿周向排列。另外,叶片部91如图6右半面所示,具有向圆板部90的板厚方向(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指向第二壳体部件22(如图3所示)的一侧立起而形成的拢起板911。
如图7左半面所示,叶片部91一体地具有从圆板部90的外周端部沿径向平行地延伸而形成的平板910、及从平板910的上表面910a(指向图3所示的盖部件10的面)沿旋转轴线O立起设置的拢起板911。如图7右半面所示,拢起板911从平板910的上表面910a的左侧的侧部直立而形成。另外,拢起板911的右侧(图7右半面的右侧)的侧面作为翅片板9向图6左半面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拢起润滑油L的拢起面911a形成。
如图7右半面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叶片部91的平板910与拢起板911所成的角度为90度。即,平板910的上表面910a与拢起板911的拢起面911a正交。但是,叶片部91中的平板910与拢起板911所成的角度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拢起板911相对于平板910以钝角倾斜。这样,通过适宜设定叶片部91的平板910及拢起面911a的倾斜角,也能够调节叶片部91拢起润滑油L的量。
具有在以上图1~图7中说明的构成的驱动力传递装置1为了降低拖曳转矩而如下进行动作。关于该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动作,参照前述的图4以及图8及图9进行说明。图8A、B是用于说明收集于受油部211的润滑油L向积存室222流动的情形的图,图8A是表示第一壳体部件21的受油部211的放大立体图,图8B是表示第二壳体部件22的积存室222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润滑油L的流动的图,是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关键部分放大剖视图。图8中,以双点划线示出盖部件10。
在四轮驱动车100的两轮驱动时,如图4所示,翅片板9向逆时针(箭头R方向)旋转。此时,受到翅片板9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润滑油L形成油流S,沿着受油部211的未形成分隔件212的内表面(第二侧面211c及上表面211a)向受油部211内流动。另外,被翅片板9的叶片部91拢起的润滑油L飞散,其一部分通过导入口213朝向受油部211的第一侧面211b飞入。由此,润滑油L被收集于受油部211。
并且,如图8图8A及图8B以及图9所示,若收集了超过受油部211内的容量的润滑油L,则润滑油L沿着分隔件212的外表面212b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流动,经由流入口222b沿箭头B方向(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向第二壳体部件22的积存室222流入。
积存于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沿外侧划分壁223的外周面流动,通过盖部件10的流通孔10a向第二收容室2b排出。此外,盖部件10的流通孔10a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在四轮驱动车100的两轮驱动时与向积存室222供给的润滑油L的量相比向第二收容室2b排出的润滑油L的量较小。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伴随翅片板9的旋转的润滑油L的拢起力,将第二收容室2b内的润滑油L向积存室222输送。若润滑油L积存于积存室222,则第二收容室2b内的润滑油L减少。由此,四轮驱动车100的两轮驱动时(在第一旋转部件31与第二旋转部件32之间离合器装置4不传递驱动力的不工作时)的多个内离合器板43与多个外离合器板44之间的拖曳转矩降低。
另一方面,在四轮驱动车100的四轮驱动时,如图4所示翅片板9向顺时针方向(箭头R的返方向)旋转。于是,受到伴随翅片板9的旋转的离心力的润滑油L形成油流T(虚线)。该情况下,由于翅片板9的离心力而附着于叶片部91的润滑油L的一部分飞散,但附着于受油部211的第二侧面211c,不会收集于受油部211内。
并且,如图9所示,收集于受油部211的润滑油L向第二壳体部件22的积存室222的流入口222b流入,沿外侧划分壁223的外周面向下方流动,最终通过流通孔10a向第二收容室2b侧流出。这样,被翅片板9拢起的润滑油L在受油部211→流入口222b→积存室222→盖部件10的流通孔10a→第二收容室2b的循环路径循环。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得到以下说明的作用及效果。
(1)翅片板9与和第一旋转部件31一体地旋转的离合器衬套41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通过与离合器衬套41一起旋转而将第二收容室2b的润滑油L向受油部211输送,因此能够将第二收容室2b的润滑油L经由受油部211高效地向积存室222侧供给。由此,在驱动力传递装置1不传递驱动力的不工作时即四轮驱动车100的两轮驱动时,多个内离合器板43与多个外离合器板44之间的拖曳转矩降低。
(2)积存室222在第二壳体部件22内设于与第二收容室2b在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因此与例如日本特开2013-100079号公报记载的驱动力传递装置那样积存室设于离合器装置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径向的尺寸。由此,能够实现驱动力传递装置1的小型化。
(3)翅片板9由树脂材料一体地成形,因此,能够以廉价且简单的构成来制造将润滑油L向积存室222侧输送的送油部件。更详细而言,在例如日本特开2013-100079号公报记载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要使润滑油L的拢起量增加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在与润滑油L的拢起面相当的离合器鼓的外周面设置凹凸等的加工,但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树脂材料通过注塑成形等制造翅片板9,因此能够得到能够容易地输送润滑油L的翅片板9。即,能够不增加制造成本而增加润滑油L的送油量。此外,关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翅片板9通过对钢板等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4)积存室222的开口222a的局部被盖部件10堵塞,由此,第二收容室2b与积存室222被隔离,因此暂时积存于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不会向第二收容室2b漏出,能够高效地在积存室222积存润滑油L。
(5)积存室222在供第一旋转部件31插通的插通孔220的外周侧形成为环状,在开口222a的上方形成有流入口222b,因此能够使积存室222为简单的构成并同时确保充足的容量。
(6)流入口222b设于第二稳定状态下的比第二收容室2b的油面高度高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积存于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顺畅地向离合器装置4供给。
(7)在第一壳体部件21的周向上的1个部位具有收集被翅片板9的叶片部91拢起的润滑油L的受油部211,通过分隔件212划分出第二收容室2b,因此能够高效地收集翅片板9拢起的润滑油L。
(8)受油部211从未被分隔件212堵塞的导入口213导入被翅片板9的叶片部91拢起的润滑油L,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收集润滑油L。
(9)在四轮驱动时,积存于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经由在盖部件10形成的流通孔10a向第二收容室2b供给,因此能够抑制多个内离合器板43及多个外离合器板44的磨损。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10及图11进行说明。
图10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局部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中的活塞部件及其周边部的润滑油L的流动的说明图,是图10所示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关键部分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1同样的功能,但活塞部件6及盖部件10的构成不同。以下,以该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图10中,关于与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构成要素共通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3中标注的标号相同的标号,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中,盖部件10和活塞部件6是分体的,但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10和活塞部件6一体地形成,由此,伴随活塞部件6的进退移动,积存室222被切换成开状态和闭状态。关于该构成,更详细地在以下进行说明。
活塞部件6一体地具有:被支承部61,能够向沿旋转轴线O的方向移动地被支承;及盖部62A,能够堵塞积存室222的开口222a的至少一部分。该活塞部件6在闭状态下使从积存室222向第二收容室2b的润滑油L的流动停止,并且在开状态下能够将积存于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向第二收容室2b供给。图10中,在相比旋转轴线O靠上侧示出活塞部件6的开状态,在相比旋转轴线O靠下侧示出活塞部件6的闭状态。
活塞部件6的被支承部61被收容于第二壳体部件22的缸室221。另外,活塞部件6的盖部62A在缸室221的外部与翅片板9相对。在活塞部件6的盖部62A与翅片板9之间配置有由推力滚子轴承构成的轴承78。
关于活塞部件6,若从液压单元14向缸室221供给工作油,则被支承部61受到工作油的压力而向离合器装置4侧移动。另外,若缸室221中的工作油的压力下降,则活塞部件6通过经由翅片板9及轴承78受到的弹性部件46的作用力(复原力)而向离合器装置4侧的相反侧移动。
若活塞部件6向离合器装置4侧的相反侧移动,则盖部62A将积存室222的开口222a堵塞。另外,若活塞部件6向离合器装置4侧移动,则积存室222的开口222a敞开,积存于积存室222的润滑油向第二收容室2b流出。
积存室222在相比开口222a靠上方具有在活塞部件6的闭状态下未被盖部62A堵塞的润滑油L的流入口222b。积存室222中,相当于流入口222b的部相位比被活塞部件6的盖部62A堵塞的范围向外周侧鼓出而形成。
在活塞部件6的被支承部61上,形成有在开状态下将积存于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从相比旋转轴线O靠上方向第二收容室2b供给的流通孔610。流通孔610沿径向贯通被支承部61,在被支承部61的内周面61a及外周面61b开口。另外,流通孔610设于被支承部61的上端部、即积存室222中的流入口222b的附近。本实施方式中,流通孔610为沿被支承部61的周向延伸的长孔,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圆孔。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被支承部61形成有1个流通孔610,但流通孔610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在离合器衬套41的圆筒部411上,形成使润滑油L沿径向流通的多个油孔411b,在弹性部件46上,也形成有使润滑油L沿径向流通的多个油孔46b。而且,在离合器鼓42的圆筒部421上,也形成有使润滑油沿径向流通的多个油孔421b。
若活塞部件6从开状态变为闭状态,翅片板9旋转,则如图11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时同样地,被翅片板9拢起的润滑油L被受油部211收集后,经由流入口222b向积存室222流入。
另一方面,若在活塞部件6为闭状态的情况下向缸室221供给工作油,则活塞部件6的被支承部61受到工作油的压力,活塞部件6沿旋转轴线O方向向离合器装置4侧移动。由此,多个内离合器板43和多个外离合器板44经由翅片板9及按压部件45被按压,并且活塞部件6的盖部62A从第二壳体部件22的第二收容室2b侧的端面22a分离,积存室222的开口222a暂时敞开。由此,积存于积存室222内的润滑油L向第二收容室2b流出。
积存于积存室222的润滑油L经由活塞部件6的流通孔610向下方流落。从流通孔610流落的润滑油L附着于第一旋转部件31的外周面,通过伴随第一旋转部件31及离合器衬套41的旋转的离心力,经由弹性部件46的油孔46b及离合器衬套41的油孔411b向内离合器板43与外离合器板44之间供给。而且,向内离合器板43与外离合器板44之间供给的润滑油L从离合器鼓42的开口部、油孔421b放出,其一部分沿着第二收容室2b的内表面从流入口222b向积存室222流入。
另外,不经由活塞部件6的流通孔610而从第二壳体部件22的端面22a与活塞部件6的盖部62A之间流出的润滑油L也从离合器衬套41的油孔411b等向内离合器板43与外离合器板44之间供给,向离合器鼓42的外部放出。放出的润滑油L的一部分如上所述从流入口222b向积存室222流入,从活塞部件6的流通孔610流落。
这样,在多个内离合器板43与多个外离合器板44进行摩擦接触的四轮驱动车100的四轮驱动状态下,润滑油L在包括活塞部件6的流通孔610的循环路径循环。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活塞部件6为开状态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能够更迅速地向离合器装置4供给润滑油L。即,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及效果以外,还能够抑制四轮驱动时的多个内离合器板43及多个外离合器板44的磨损。
以上,基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对翅片板9与离合器衬套41一体地旋转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与离合器鼓42一体地旋转。

Claims (13)

1.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具备:
第一旋转部件,输入有车辆的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
第二旋转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在相同的旋转轴线上相对旋转;
离合器装置,由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一起旋转的第一离合器板及与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一起旋转的第二离合器板构成;
收容部件,收容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及第二旋转部件的一部分;及
送油部件,其中,
通过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板与第二离合器板之间的润滑油的摩擦配合而将所述驱动力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向所述第二旋转部件传递,所述收容部件具有收容所述离合器装置的收容室、及积存所述润滑油的积存室,
所述送油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中的任一方一起旋转,而将所述收容室的所述润滑油向所述积存室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收容室和所述积存室以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相对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送油部件具有拢起所述收容室的所述润滑油的叶片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叶片部具有:平板,与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正交;及拢起板,立起设置于所述平板的指向所述积存室侧的端面,并形成有指向与所述送油部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拢起面,
在所述送油部件旋转时,所述收容室的所述润滑油收容于所述端面与所述拢起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送油部件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送油部件为板状的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积存室在所述收容室侧具有开口,通过将所述积存室的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堵塞的盖部件而将所述收容室和所述积存室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积存室在相比所述开口靠上方处具有不被所述盖部件堵塞的流入口,通过所述送油部件的旋转而被拢起的所述润滑油在所述流入口流动,向所述积存室流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流入口设置于比所述收容室的油面高度高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8、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收容部件为圆筒状的部件,在周向的一个部位具有收集被所述送油部件拢起的所述润滑油的收集室,
所述收集室在所述收容室侧具有开口,通过将所述收集室的所述开口的一部分堵塞的分隔件而将所述收集室与所述收容室划分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收集室具有不被所述分隔件堵塞的导入口,
所述导入口将被所述送油部件拢起的润滑油导入。
12.根据权利要求8、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在所述盖部件上,形成有使积存于所述积存室的所述润滑油向所述收容室侧流出的流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8、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盖部件配置成能够与对所述第一离合器板及第二离合器板施加连结力的活塞部件一起移动,
伴随着所述活塞部件的移动,而在将所述盖部件对所述开口的堵塞开放的开状态和所述开口的一部分被堵塞的闭状态之间切换。
CN201610532196.8A 2015-07-07 2016-07-07 驱动力传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37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5923A JP6601021B2 (ja) 2015-07-07 2015-07-07 駆動力伝達装置
JP2015-135923 2015-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7925A true CN106337925A (zh) 2017-01-18
CN106337925B CN106337925B (zh) 2020-10-20

Family

ID=57583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21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37925B (zh) 2015-07-07 2016-07-07 驱动力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8950B2 (zh)
JP (1) JP6601021B2 (zh)
CN (1) CN106337925B (zh)
DE (1) DE10201611228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8450A (zh) * 2018-04-20 2019-10-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装置
CN112219039A (zh) * 2018-06-08 2021-01-12 株式会社电装 离合器、电动机和离合器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54171B2 (en) * 2015-09-29 2018-08-21 Jtekt Corporation Driving 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JP6733353B2 (ja) * 2016-06-23 2020-07-2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駆動力伝達装置
KR101969240B1 (ko) * 2017-12-18 2019-04-15 현대트랜시스 주식회사 트랜스퍼 케이스의 드래그토크 저감구조
CN108331850B (zh) * 2018-02-05 2024-02-23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强润滑型机动车离合器
US10830286B2 (en) 2018-07-18 2020-11-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nsmission clutch with passive, speed-based fluid distribution
EP3693137A1 (de) 2019-02-05 2020-08-12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pfadplanungsmoduls und zum betreiben eines roboters, pfadplanungsmodul und roboter
JP2020159436A (ja) * 2019-03-26 2020-10-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駆動力伝達装置
CN110043575B (zh) * 2019-05-22 2020-11-03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离合器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US11428274B1 (en) * 2021-05-18 2022-08-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clutch assembly having oil deflector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6210A (en) * 1965-08-26 1968-01-30 Mack Trucks Wet clutch lubricating system
JPH04138927A (ja) * 1990-09-28 1992-05-13 Mazda Motor Corp 4輪駆動車のトランスファ装置
US5643126A (en) * 1995-03-31 1997-07-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ng oil supply structure i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CN101203396A (zh) * 2005-06-24 2008-06-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驱动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JP2010116967A (ja) * 2008-11-12 2010-05-27 Univance Corp 駆動力配分装置
US20110192699A1 (en) * 2010-02-09 2011-08-11 Honda Motor Co., Ltd. Clutch apparatus for a power unit and power uni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2713356A (zh) * 2010-01-25 2012-10-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装置
CN103889765A (zh) * 2011-10-19 2014-06-25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驱动力传输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4055A (en) * 1982-08-31 1985-10-01 Mack Trucks, Inc. Oil shut-off device for wet clutches
US4566572A (en) * 1984-01-09 1986-01-28 Dana Corporation Clutch with a piloted and spring loaded driven disc hub
US5706694A (en) * 1996-08-19 1998-01-13 Tesma International Inc. Plate clutch assembly having a torque transmitting member with an improved lubrication controlling dam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7485066B2 (en) * 2005-08-10 2009-02-03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Geared torque converter with multi-plate clutches and planetary gearset
DE102010019699B4 (de) * 2009-05-26 2021-07-29 Magna powertrain gmbh & co kg Lamellenkupplung
US10054171B2 (en) * 2015-09-29 2018-08-21 Jtekt Corporation Driving 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6210A (en) * 1965-08-26 1968-01-30 Mack Trucks Wet clutch lubricating system
JPH04138927A (ja) * 1990-09-28 1992-05-13 Mazda Motor Corp 4輪駆動車のトランスファ装置
US5643126A (en) * 1995-03-31 1997-07-01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ng oil supply structure i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CN101203396A (zh) * 2005-06-24 2008-06-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驱动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JP2010116967A (ja) * 2008-11-12 2010-05-27 Univance Corp 駆動力配分装置
CN102713356A (zh) * 2010-01-25 2012-10-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装置
US20110192699A1 (en) * 2010-02-09 2011-08-11 Honda Motor Co., Ltd. Clutch apparatus for a power unit and power uni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3889765A (zh) * 2011-10-19 2014-06-25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驱动力传输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8450A (zh) * 2018-04-20 2019-10-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装置
CN112219039A (zh) * 2018-06-08 2021-01-12 株式会社电装 离合器、电动机和离合器的制造方法
CN112219039B (zh) * 2018-06-08 2022-07-05 株式会社电装 离合器、电动机和离合器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38950B2 (en) 2018-11-27
DE102016112285A1 (de) 2017-01-12
JP6601021B2 (ja) 2019-11-06
US20170009817A1 (en) 2017-01-12
JP2017020519A (ja) 2017-01-26
CN106337925B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7925A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
EP2894056B1 (en) Vehicle driving force distribution device
CN106838043B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
CN102362100B (zh) 驱动装置
CN103221720B (zh) 分动器
WO2013179591A1 (ja)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JP6651838B2 (ja) 駆動力配分装置
CN103277496A (zh) 传动箱和结构系列
US9945471B2 (en)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rotating shaft
US11174938B2 (en) Transfer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07020950A (zh) 四轮驱动车
US20150060207A1 (en)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rotating shaft
CN106104084A (zh) 动力传输单元
KR102312541B1 (ko) 건식 섬프를 구비한 냉각 윤활 시스템
CN105939880B (zh) 驱动力分配装置
CN109416116A (zh) 车辆传动装置
BRPI1101271A2 (pt) estrutura de suprimento de àleo de um mecanismo de transmissao de potÊncia
CN103485883B (zh) 增压器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45529A (zh) 带齿形离合器的传动箱
US9500274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6527907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US20160355088A1 (en) Drive force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CN108001393A (zh) 伸缩轴的润滑安装结构及车辆
JP2020120556A (ja) 電動車両用モータの油冷却構造
KR101631770B1 (ko) 4륜 구동차량의 드래그 토크 저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