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5791B - 叠片装置、叠片方法和基板强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叠片装置、叠片方法和基板强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35791B CN106335791B CN201610720923.3A CN201610720923A CN106335791B CN 106335791 B CN106335791 B CN 106335791B CN 201610720923 A CN201610720923 A CN 201610720923A CN 106335791 B CN106335791 B CN 1063357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wall
- lamination
- microscope carrier
- contra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7/00—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7/005—Stacking of articles by using insertions or spacers between the stacked lay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7/00—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7/02—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 B65G57/03—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from above
- B65G57/04—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from above by suction or magnetic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包括:叠片载台;搬送机构,用于将多个基板和多个间隔层一一交替搬送至所述叠片载台上的预定区域,以使所述基板和所述间隔层交替堆叠;喷雾机构,用于向所述搬送机构所搬送的间隔层喷雾。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叠片方法和一种基板强化设备。本发明能够提高OGS基板物理强化前多张OGS基板的堆叠精度,从而改善强化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的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装置、叠片方法和基板强化设备。
背景技术
“单片式”(One Glass Solution,简称OGS)触摸技术是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导电膜及传感器的电子产品保护屏,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控传感器的双重作用,具有结构简单,轻、薄、透光性好等优点。在制作OGS触控基板过程中,先在整张大的强化玻璃上形成导电膜等结构,然后对其进行小片切割,得到多个OGS触控基板。经过切割后,基板边缘容易产生微裂纹,造成应力集中强度下降,因此,OGS触控基板边缘二次强化技术成为各个厂家提升其产品核心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次强化有化学强化和物理强化两种方法。其中,进行物理强化时,将50~200张OGS触控基板堆成一叠,相邻两张OGS触控基板之间用间隔纸隔开,从而对一叠OGS触控基板同时进行物理强化。OGS触控基板和间隔纸的位置精度对强化效率影响很大。目前通常采用人工堆叠的方式将OGS触控基板和间隔纸交替堆叠,这种方式的堆叠效率较低;并且,由于间隔纸重量较轻,因此,当间隔纸上方还没有设置OGS触控基板压附时,很容易发生移动,从而影响强化效果,同时也有可能损伤强化治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叠片装置、叠片方法和基板强化设备,以在堆叠OGS触控基板时,提高堆叠精度,从而改善物理强化效果,并防止损伤强化治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包括:
叠片载台;
搬送机构,用于将多个基板和多个间隔层一一交替搬送至所述叠片载台上的预定区域,以使所述基板和所述间隔层交替堆叠;
喷雾机构,用于向所述搬送机构所搬送的间隔层喷雾。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对位载台和存储仓,所述存储仓用于存储多个待堆叠的间隔层;
所述搬送机构包括传输组件、第一搬送组件和第二搬送组件;
所述传输组件用于将待堆叠的基板从所述传输组件的一端传输至基板对位区;所述传输组件上设置有基板对位件,所述基板对位件用于调节所述基板对位区中的基板的位置;
所述第一搬送组件用于将待堆叠的间隔层从所述存储仓搬送至所述对位载台上;所述对位载台上设置有间隔层对位件,所述间隔层对位件用于调节所述对位载台上的间隔层的位置;
所述第二搬送组件用于将所述基板对位区中的基板和所述对位载台上的间隔层交替搬送至所述叠片载台上;
所述喷雾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二搬送机构所搬送的间隔层喷雾。
优选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传输带或多个并排的传输辊,所述基板对位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搬送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获取和释放待堆叠的所述间隔层;
所述对位载台和所述存储仓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排列,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时的投影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搬送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先后获取所述基板对位区中的基板和所述对位载台上的间隔层,并能够释放获取到的所述基板和所述间隔层;
所述对位载台、所述喷雾机构、所述叠片载台和所述基板对位区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排列,且均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时的投影范围内;
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均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相交叉。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包括:连接臂、安装台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的多个吸附件;
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机械手的连接臂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机械手的连接臂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吸附件包括吸附杆和设置在所述吸附杆一端的吸盘,所述吸附杆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吸盘的吸孔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出气口用于与抽气装置相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机械手中,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吸附杆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吸附杆的另一端伸入相应的安装孔中,且所述吸附杆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与所述安装孔发生相对移动;所述吸附杆外部还绕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喷雾机构所对应的区域是否存在间隔层;
所述喷雾机构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间隔层时,进行喷雾。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
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基板对位区是否存在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对位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基板时,对所述基板对位区的基板进行位置调节;
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对位载台上是否存在所述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对位件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间隔层时,对所述对位载台上的间隔层进行位置调节。
优选地,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水箱和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将水箱的水雾化后喷出,所述喷头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搬送组件的高度,以向所述间隔层的下表面喷雾。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叠片载台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叠片载台上的基板数量带动所述叠片载台升降。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叠片方法,包括:
S1、将待堆叠的基板搬送至叠片载台上的预定区域;
S2、向待堆叠的间隔层喷雾;
S3、将经过喷雾的间隔层搬送至所述叠片载台上的预定区域;
循环进行步骤S1~步骤S3,以使所述基板和所述间隔层一一交替堆叠,直至所述基板的数量达到目标数量。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板强化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叠片装置和基板强化治具,所述基板强化治具用于对所述叠片装置的叠片载台上的基板边缘进行强化处理。
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搬送机构可以将多个基板和多个间隔层一一交替搬送至叠片载台上并进行堆叠,因此,不需要人工进行基板和间隔层的堆叠,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堆叠效率;并且,由于喷雾机构可以对待堆叠的间隔层喷雾,经过喷雾后的间隔层堆叠到叠片载台上的基板表面时,水雾的张力可以将间隔层临时固定在基板上,防止重量较轻的间隔层在基板上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堆叠的精度,进而改善后续的强化效果,且防止损伤强化治具。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叠片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喷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承载有基板、间隔层的叠片载台和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叠片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叠片载台;20:喷雾机构;21:水箱、22:喷头;30:对位载台;40:传输组件;A:基板对位区;50:第一搬送组件;51:第一导轨;52:第一机械手;60:第二搬送组件;61:第二导轨;62、第二机械手;521、621:连接臂;522、622:安装台;523、623:吸附件;523a、623a:吸附杆;523b、623b:吸盘;624、弹性件;70:存储仓;81:基板;82:间隔层;90: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叠片载台10、搬送机构和喷雾机构20。所述搬送机构用于将多个基板81和多个间隔层82一一交替搬送至叠片载台10上的预定区域,以使基板81和间隔层82交替堆叠(如图5所示)。喷雾机构20用于向所述搬送机构所搬送的间隔层82喷雾。
所述叠片装置尤其适用于OGS触控基板的强化设备中,用于在对OGS触控基板进行批量强化之前,将待强化的OGS触控基板堆叠起来,每相邻两个OGS触控基板通过间隔纸间隔开。即,上述搬送机构所搬送的基板81为待强化的OGS触控基板,搬送机构所搬送的间隔层82为间隔纸。
由于所述搬送机构可以将多个基板81和多个间隔层82一一交替搬送至叠片载台10上并进行堆叠,因此,不需要人工进行基板81和间隔层82的堆叠,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堆叠效率;并且,由于喷雾机构20可以对待堆叠的间隔层82喷雾,经过喷雾后的间隔层82堆叠到叠片载台10上的基板81表面时,水雾的张力可以将间隔层82临时固定在基板81上,防止重量较轻的间隔层82在基板81上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堆叠的精度,进而改善后续的强化效果,且防止损伤强化治具。
其中,喷雾机构20只需要在所述搬送机构搬送的间隔层82经过喷雾机构20的位置时进行喷雾,其他时刻不需要喷雾,以节省功耗。具体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喷雾机构20所对应的区域是否存在间隔层82;喷雾机构20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间隔层时,进行喷雾;当第一传感器未检测到间隔层时,喷雾机构20不需要进行喷雾。具体地,喷雾机构20位于所述搬送机构所搬送的间隔层82下方,并朝上进行喷雾,所述第一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喷雾机构20上,以检测喷雾机构20上方是否存在间隔层82。应当理解的是,喷雾机构20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相连是指电连接,即喷雾机构20与所述第一传感器之间能够进行电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对位载台30和存储仓70,存储仓70用于存储多个待堆叠的间隔层82。所述搬送机构包括传输组件40、第一搬送组件50和第二搬送组件60。传输组件40用于将待堆叠的基板81从传输组件40的一端传输至基板对位区A,基板对位区A位于传输组件40的两端之间;传输组件40上设置有基板对位件(未示出),所述基板对位件用于调节基板对位区A中的基板81的位置。第一搬送组件50用于将待堆叠的间隔层82从存储仓70搬送至对位载台30上,对位载台30上设置有间隔层对位件(未示出),所述间隔层对位件用于调节对位载台30上的间隔层82的位置。第二搬送组件60用于将基板对位区A中的基板81和对位载台30上的间隔层82交替搬送至叠片载台10上。喷雾机构20位于对位载台30与叠片载台10之间,以向第二搬送组件60所搬送的间隔层82喷雾。
所述基板对位件对基板81的位置调节应当满足,位置调节后的基板81被第二搬送组件60搬送至叠片载台10上后,基板81位于所述预定区域且不发生歪斜;同样地,间隔层对位件对间隔层82的位置调节应当满足,位置调节后的间隔层被第二搬送组件60搬送至叠片载台10上后,间隔层82位于所述预定区域且不发生歪斜。通过所述基板对位件对基板81预先进行位置调节、所述间隔层对位件对间隔层82预先进行位置调节,使得叠片载台10上的基板81和间隔层82的位置均满足要求,不会发生错位或歪斜,提高堆叠精度。
具体地,传输组件40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传输带或多个并排的传输辊,所述基板对位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如图1所示,第一搬送组件50包括第一导轨51和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51上的第一机械手52,第一机械手52用于获取和释放待堆叠的间隔层82。对位载台30和存储仓70沿第一导轨51的延伸方向排列,且均位于第一机械手52沿第一导轨51滑动时的投影范围内。在叠片过程中,第一机械手52移动至存储仓70上方,并获取待堆叠的间隔层82;之后移动至对位载台30上方,并将待堆叠的间隔层82放置在对位载台30上。
第二搬送组件60包括第二导轨61和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61上的第二机械手62,第二机械手62用于先后获取基板对位区A中的基板81和对位载台30上的间隔层82,并能够释放获取到的基板81和间隔层82。对位载台30、喷雾机构20、叠片载台10和基板对位区A沿第二导轨61的延伸方向排列,且均位于第二机械手62沿第二导轨61滑动时的投影范围内。在叠片过程中,第二机械手62移动至基板对位区A上方,并获取基板对位区A中的基板81,然后移动至叠片载台10上方,并将基板81放置在叠片载台10上;之后,第二机械手62后移动至对位载台30上,并获取对位载台30上的间隔层82,然后移动至叠片载台30上,并将间隔层82放置在对位载台30上的基板表面。
其中,第一导轨51的延伸方向、传输组件40的传输方向均与第二导轨61的延伸方向相交叉,以减少所述叠片装置所占面积。
由于第一机械手52和第二机械手62均需要获取间隔层82,并带动间隔层82移动,而通常间隔层82为厚度较薄的间隔纸,因此,为了保证对间隔层82固定的稳定性,本发明中的第一机械手52和第二机械手62均通过吸附的方式获取基板81和间隔层82。
如图2所示,第一机械手52包括连接臂521、安装台522和设置在安装台522上的多个吸附件523。连接臂521的一端与安装台522固定相连,连接臂521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51上。吸附件523包括吸附杆523a和设置在吸附杆523一端的吸盘523b,吸附杆523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口与吸盘523b的吸孔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出气口用于与抽气装置相连通。其中,第一机械手52均在对位载台30、存储仓70上方移动,因此,吸附件523设置在安装台522的底部,吸盘523b设置在吸附杆523a的底端。
如图3所示,第二机械手62包括:连接臂621、安装台622和设置在安装台622上的多个吸附件623。连接臂621的一端与安装台622固定相连,连接臂621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61上。吸附件623包括吸附杆623a和设置在吸附杆623a一端的吸盘623b,吸附杆623a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口与吸盘623b的吸孔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出气口用于与抽气装置相连通。和第一机械手52相同地,吸附件623设置在安装台622的底部,吸盘623b设置在吸附杆623a的底端。
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第二机械手62中,安装台622上设置有与吸附杆623a一一对应的安装孔,吸附杆623a的另一端伸入相应的安装孔中,且吸附杆623a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与所述安装孔发生相对移动。所述吸附杆623a外部还绕设有弹性件624(例如,弹簧),弹性件624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如上文所述,间隔层82为间隔纸,当喷雾机构20向间隔层82喷雾后,间隔层82因吸水会造成微小形变,因此,为了防止间隔层82因形变而影响后续基板81的放置,第二机械手62将间隔层82放置在叠片载台10上后,可以向间隔层82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保持平整。在第二机械手62下压的过程中,弹性件624的缓冲作用可以防止第二机械手62的压力损伤下方的基板81和间隔层82。
进一步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基板对位区A是否存在基板81;所述基板对位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基板81时,对所述基板对位区A的基板81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对位载台30上是否存在间隔层82;所述间隔层对位件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间隔层时,对对位载台30上的间隔层进行位置调节。所述第二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传输组件40的基座上,所述第三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对位载台30上。
所述叠片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机械手52、第二机械手62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机械手52和第二机械手62的移动,并控制第一机械手52对待堆叠的间隔层82进行获取和释放,以及控制第二机械手62对待堆叠的基板81和间隔层82的获取和释放,从而控制第一机械手52将待堆叠的间隔层82搬送至对位载台30,第二机械手62交替将所述基板对位区A中的基板81和对位载台30上的间隔层82搬送至叠片载台10上。
本发明中的喷雾机构20如图4所示,其包括水箱21和与水箱21连通的喷头22,喷头22用于将水箱21的水雾化后喷出,喷头22的高度低于第二搬送组件60的高度,以向间隔层82的下表面喷雾,从而使得间隔层82被第二搬送组件60搬送至叠片载台10上的基板81上时,间隔层82可以稳定地贴附在基板81表面。
可以理解,当叠片载台10上的基板81数量增多时,高度也相应增加,因此,随着基板81数量增多,需要升高第二搬送组件60的高度和/或降低叠片载台的高度,以使得第二搬送组件60能够将基板81和间隔层82稳定放置在叠片载台10上。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90,升降机构90与叠片载台10相连,用于根据叠片载台10上的基板数量带动叠片载台10升降,升降机构90具体可以包括弹簧、伸缩杆等。假设基板的厚度为D1,间隔层的厚度为D2,那么,每将一个基板81和一个间隔层82搬送至叠片载台10,升降机构90均带动叠片载台10下降D1+D2的高度。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所述叠片装置进行叠片的过程进行介绍。
步骤一、待堆叠的基板81由传输组件40的一端传输至基板对位区A;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基板81时,所述基板对位件对基板81的位置进行调节。
步骤二、第二机械手62移动至基板对位区A上方,并吸附基板对位区A中的基板81;之后移动至叠片载台10上方,并将基板81放置在叠片载台10上。
步骤三、第一机械手50移动至存储仓70上方,并吸附存储仓70内的间隔层82;之后移动至对位载台30上方,并将间隔层82放置在对位载台30上。
步骤四、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间隔层82时,所述间隔层对位件对间隔层82的位置进行调节。
步骤五、第二机械手62移动至对位载台30上方,并吸附对位载台30上的间隔层82;之后移动至喷雾机构20上方。第一传感器检测到间隔层82时,喷雾机构20向间隔层82喷雾;之后,第二机械手62移动至叠片载台10上方并将经过喷雾后的间隔层82放置在叠片载台10的预定区域。为保证间隔层82表面的平整度,第二机械手62将间隔层82放置在叠片载台10上后,可以对间隔层82施加一定的压力。
重复执行步骤一至步骤五,以完成目标数量的基板81的堆叠。需要说明的是,步骤三至步骤四可以与步骤一同时进行,以提高叠片效率。还需要说明的是,每在叠片载台10上堆叠一张基板81和一张间隔层82,叠片载台10的高度均下降一次。
以上为对本发明提供的叠片装置的描述,可以看出,利用所述叠片装置进行叠片时,通过向间隔层喷雾,利用水雾的张力将间隔层临时固定在基板上,防止间隔层在基板上的滑动偏移,提供了堆叠精度;并且,利用叠片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叠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叠片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叠片方法,如图6所示,所述叠片方法包括:
S1、将待堆叠的基板搬送至叠片载台上的预定区域。
S2、向待堆叠的间隔层喷雾。
S3、将经过喷雾的间隔层搬送至所述叠片载台的预定区域。
循环进行S1~S3,以使所述基板和所述间隔层一一交替堆叠,直至堆叠的基板数量达到目标数量。
经过喷雾后的间隔层堆叠到叠片载台上的基板表面时,水雾的张力可以将间隔层临时吸附在基板上,防止重量较轻的间隔层在基板上发生滑动偏移,从而提高了堆叠的精度,进而改善后续的强化效果,且防止损伤强化治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叠片方法可以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叠片装置进行,由于上文已经对叠片装置的结构和叠片过程进行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基板强化设备,包括上述叠片装置和基板强化治具,所述基板强化治具用于对所述叠片装置的叠片载台上的基板边缘进行强化处理,所述强化处理具体可以为抛光处理。
由于所述叠片装置能够减少间隔层在基板上的偏移,提高基板和间隔层的堆叠精度,因此,所述基板强化设备的强化效果能够相应改善,并减少基板强化治具受到损伤的情况,延长其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叠片载台;
搬送机构,用于将多个基板和多个间隔层一一交替搬送至所述叠片载台上的预定区域,以使所述基板和所述间隔层交替堆叠;
喷雾机构,用于向所述搬送机构所搬送的间隔层喷雾;
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间隔设置的对位载台和存储仓,所述存储仓用于存储多个待堆叠的间隔层;
所述搬送机构包括传输组件、第一搬送组件和第二搬送组件;
所述传输组件用于将待堆叠的基板从所述传输组件的一端传输至基板对位区;
所述第一搬送组件用于将待堆叠的间隔层从所述存储仓搬送至所述对位载台上;
所述第二搬送组件用于将所述基板对位区中的基板和所述对位载台上的间隔层交替搬送至所述叠片载台上;
所述喷雾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二搬送组件所搬送的间隔层喷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上设置有基板对位件,所述基板对位件用于调节所述基板对位区中的基板的位置;
所述对位载台上设置有间隔层对位件,所述间隔层对位件用于调节所述对位载台上的间隔层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传输带或多个并排的传输辊,所述基板对位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送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获取和释放待堆叠的所述间隔层;
所述对位载台和所述存储仓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排列,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时的投影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搬送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先后获取所述基板对位区中的基板和所述对位载台上的间隔层,并能够释放获取到的所述基板和所述间隔层;
所述对位载台、所述喷雾机构、所述叠片载台和所述基板对位区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排列,且均位于所述第二机械手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时的投影范围内;
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传输组件的传输方向均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相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包括:连接臂、安装台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的多个吸附件;
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机械手的连接臂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机械手的连接臂的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包括吸附杆和设置在所述吸附杆一端的吸盘,所述吸附杆内部形成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吸盘的吸孔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出气口用于与抽气装置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机械手中,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吸附杆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吸附杆的另一端伸入相应的安装孔中,且所述吸附杆能够沿自身轴线方向与所述安装孔发生相对移动;所述吸附杆外部还绕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喷雾机构所对应的区域是否存在间隔层;
所述喷雾机构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间隔层时,进行喷雾。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
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基板对位区是否存在所述基板;所述基板对位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基板时,对所述基板对位区的基板进行位置调节;
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对位载台上是否存在所述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对位件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间隔层时,对所述对位载台上的间隔层进行位置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水箱和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将水箱的水雾化后喷出,所述喷头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搬送组件的高度,以向所述间隔层的下表面喷雾。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叠片载台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叠片载台上的基板数量带动所述叠片载台升降。
1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的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利用搬送机构将待堆叠的基板搬送至叠片载台上的预定区域;
S2、利用喷雾机构向待堆叠的间隔层喷雾;
S3、利用搬送机构将经过喷雾的间隔层搬送至所述叠片载台上的预定区域;
循环进行步骤S1~步骤S3,以使所述基板和所述间隔层一一交替堆叠,直至所述基板的数量达到目标数量。
14.一种基板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和基板强化治具,所述基板强化治具用于对所述叠片装置的叠片载台上的基板边缘进行强化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20923.3A CN106335791B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叠片装置、叠片方法和基板强化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20923.3A CN106335791B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叠片装置、叠片方法和基板强化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35791A CN106335791A (zh) | 2017-01-18 |
CN106335791B true CN106335791B (zh) | 2019-01-22 |
Family
ID=5782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2092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35791B (zh) | 2016-08-24 | 2016-08-24 | 叠片装置、叠片方法和基板强化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357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20645A (zh) * | 2017-04-10 | 2017-08-0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手臂及其使用方法 |
CN107649415A (zh) * | 2017-11-03 | 2018-02-02 | 通威太阳能(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人工分拣装置 |
CN109808946B (zh) * | 2019-03-21 | 2024-03-29 | 中山简良包装有限公司 | 智能自动检测计数堆叠机 |
IT201900006834A1 (it) * | 2019-05-14 | 2020-11-14 | Nuova Sima Spa | Apparato di smistamento per smistare ed impilare piastrell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3811A (zh) * | 2005-06-17 | 2008-06-04 | 夏普株式会社 | 基板搬运装置 |
CN202138781U (zh) * | 2011-07-20 | 2012-02-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校正玻璃位置的装置 |
CN102795502A (zh) * | 2012-09-06 | 2012-11-28 | 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板输送取放方法 |
CN204660839U (zh) * | 2015-05-29 | 2015-09-23 | 芜湖东旭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玻璃基板传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103640A (ja) * | 2006-10-20 | 2008-05-01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多層配線基板 |
-
2016
- 2016-08-24 CN CN201610720923.3A patent/CN10633579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93811A (zh) * | 2005-06-17 | 2008-06-04 | 夏普株式会社 | 基板搬运装置 |
CN202138781U (zh) * | 2011-07-20 | 2012-02-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校正玻璃位置的装置 |
CN102795502A (zh) * | 2012-09-06 | 2012-11-28 | 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板输送取放方法 |
CN204660839U (zh) * | 2015-05-29 | 2015-09-23 | 芜湖东旭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玻璃基板传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35791A (zh) | 2017-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35791B (zh) | 叠片装置、叠片方法和基板强化设备 | |
CN108657813A (zh) | 多层料盘上料设备和自动上料取料设备 | |
CN102157424A (zh) | 基板输送装置及基板输送方法 | |
CN102014568A (zh) | 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工件除吸附设备以及使用该设备使工件除吸附的方法 | |
CN105072820A (zh) | 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107098160B (zh) | 一种柔性多孔薄型片材的抓取与传递装置 | |
CN107104071A (zh) | 一种气浮基台及喷墨打印装置 | |
CN101855060A (zh) | 粘合基板制造装置和粘合基板制造方法 | |
TWI653917B (zh) | 基板分離設備 | |
KR101226733B1 (ko) | 기판 반송 장치 | |
CN109335754A (zh) | 一种稳定可靠的丝印方法及装置 | |
KR20140017306A (ko) | 모듈식 기판 투입 장치 | |
KR101031105B1 (ko) | 소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세정장치 | |
KR20180124891A (ko) | 기판 부상 반송 장치 | |
CN208471068U (zh) | 一种pcb板上板机 | |
JP2010120774A (ja) | 容器群段おろし装置及び容器群段おろし方法 | |
CN110436209A (zh) | 一种送料设备、取料系统及取料方法 | |
KR101692902B1 (ko) | 연료전지 스택 자동 적층 장치 | |
KR101230509B1 (ko) | 피시비 자재의 대량 이송장치 | |
KR20110105219A (ko) | 간지를 자동분리할 수 있는 세라믹 가공시스템 | |
CN102623377A (zh) | 硅片自动上下料机的抓手装置 | |
JP2018152447A (ja) | 基板浮上搬送装置 | |
TW200841414A (en) | Substrate conveyance system | |
CN206720326U (zh) | 一种玻璃基板输送装置 | |
CN220182115U (zh) | 屏幕搬运装置及真空转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