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4220A -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4220A
CN106314220A CN201510334390.0A CN201510334390A CN106314220A CN 106314220 A CN106314220 A CN 106314220A CN 201510334390 A CN201510334390 A CN 201510334390A CN 106314220 A CN106314220 A CN 106314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ooth plate
connecting plate
middle connecting
ca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43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园芳
陈春柳
危学兵
符大兴
韦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343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42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4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42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上连接板,中连接板、回位机构、下连接板和大齿板,所述中连接板上部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所述中连接板的下部与所述大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大齿板下部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所述回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连接板上,所述回位机构的底部与所述大齿板的顶部齿啮合,所述大齿板顶部的左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回位机构的左侧与所述限位结构可解除式相抵,与所述回位机构的左侧相抵,所述回位机构与解锁拉索连接。提高了结构强度,回位操作灵活,降低了锁止失效的风险,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技术背景
目前,汽车座椅靠背折叠机构无后限位结构,机构强度较弱,座椅靠背受到后向的作用力时,存在向后被锁止失效的风险;而且结构较复杂,装配工艺繁琐,消耗工时较长,零件成本及制造成本过高,制造周期过长。而且,解锁块与锁止板配合间隙大,容易出现松动异响,解锁失效的现象。并且,上下齿板采用两个齿啮合,锁止可靠性低,存在上下齿板脱离而导致锁止失效的风险,回位弹簧装在下齿板翻边孔上,不易装配且装配不牢固容易松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了结构强度,回位操作灵活,降低了锁止失效的风险,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的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本发明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上连接板,中连接板、回位机构、下连接板和大齿板,所述中连接板上部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所述中连接板的下部与所述大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大齿板下部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所述回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连接板上,所述回位机构的底部与所述大齿板的顶部齿啮合,所述大齿板顶部的左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回位机构的左侧与所述限位结构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回位机构与解锁拉索连接。
本发明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凸轮体、小齿板和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中连接板固定,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凸轮体连接,所述凸轮体与所述中连接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体的下部与所述小齿板上部相抵,所述小齿板与所述中连接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小齿板的底部与所述大齿板的顶部齿啮合,所述解锁拉索与所述凸轮体连接。所述限位结构为向上凸出的后限位体,所述后限位体与所述小齿板的左侧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大齿板顶部和所述小齿板底部的啮合齿至少为三对。
所述小齿板的上部设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凸轮体的下部位于所述凹槽相抵。
所述凸轮体的前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解锁拉索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转轴与所述凸轮体铰接。
所述大齿板和所述小齿板的前侧设有外连接板,所述外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大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小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块可转动连接。
所述中连接板通过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大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小齿板通过第二转动件与所述中连接板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铆钉。
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所述中连接板固定,所述销钉的中部设有向内凹进的卡槽,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卡挂在所述卡槽内。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上连接板,中连接板、回位机构、下连接板和大齿板,所述中连接板上部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所述中连接板的下部与所述大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大齿板下部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所述回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连接板上,所述回位机构的底部与所述大齿板的顶部齿啮合,所述大齿板顶部的左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回位机构的左侧与所述限位结构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回位机构与解锁拉索连接。这样,启动解锁拉索后,回位机构可以相对于中连接板顺时针转动,而由于回位机构底部与大齿板的顶部啮合,可以对大齿板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此时,由于大齿板固定设置,所以回位机构施加到大齿板上的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会传递给与大齿板转动连接的中连接板,中连接板在受力作用后,以与回位机构相同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中连接板带动与其固定的上连接板回复到位,实现了对已经向后打开的座椅靠背回复到原来位置的操作。由回位机构驱使座椅靠背可以自动回位,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而且,采用上连接板与中连接板固定,而大齿板与下连接板固定,增大了结构的强度,大齿板和下连接板对中连接板及回位机构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中连接板相当于大齿板转动的灵活性。同时,回位机构的底部与大齿板顶部啮合,所述大齿板顶部的左端设有限位结构,在锁止时,所述回位机构的左侧与所述限位结构相抵,使得回位机构与大齿板更加紧密牢靠的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回位机构与大齿板之间的松脱问题,降低了乘坐者向后倚靠时锁止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的回位机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上连接板 2…中连接板 3…下连接板 4…大齿板5…解锁拉索 6…凸轮体 7…小齿板 8…回位弹簧 9…连接块 10…转轴 12…第一转动件 13…第二转动件14…外连接板 15…销钉 16…后限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上连接板1,中连接板2、回位机构、下连接板3和大齿板4,所述中连接板2上部与所述上连接板1固定,所述中连接板2的下部与所述大齿板4可转动连接,所述大齿板4下部与所述下连接板3固定,所述回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连接板2上,所述回位机构的底部与所述大齿板4的顶部齿啮合,所述大齿板4顶部的左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回位机构的左侧与所述限位结构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回位机构与解锁拉索5连接。这样,启动解锁拉索5后,回位机构可以相对于中连接板2顺时针转动,而由于回位机构底部与大齿板4的顶部啮合,可以对大齿板4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此时,由于大齿板4固定设置,所以回位机构施加到大齿板4上的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会传递给与大齿板4转动连接的中连接板2,中连接板2在受力作用后,以与回位机构相同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中连接板2带动与其固定的上连接板1回复到位,实现了对已经向后打开的座椅靠背回复到原来位置的操作。由回位机构驱使座椅靠背可以自动回位,装配简单,装配效率高。而且,采用上连接板1与中连接板2固定,而大齿板4与下连接板3固定,增大了结构的强度,大齿板4和下连接板3对中连接板2及回位机构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中连接板2相当于大齿板4转动的灵活性。同时,回位机构的底部与大齿板4顶部啮合,所述大齿板4顶部的左端设有限位结构,在锁止时,所述回位机构的左侧与所述限位结构相抵,使得回位机构与大齿板4更加紧密牢靠的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回位机构与大齿板4之间的松脱问题,降低了乘坐者向后倚靠时锁止失效的风险。
参见附图1-2,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凸轮体6、小齿板7和回位弹簧8,所述回位弹簧8一端与所述中连接板2固定,所述回位弹簧8另一端与所述凸轮体6连接,所述凸轮体6与所述中连接板2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体6的下部与所述小齿板7上部相抵,所述小齿板7与所述中连接板2可转动连接,所述小齿板7的底部与所述大齿板4的顶部齿啮合,所述解锁拉索5与所述凸轮体6连接。这样,解锁拉索5可以带动凸轮体6拉伸回位弹簧8,相对于中连接板2顺时针转动,而凸轮体6下部与小齿板7上部相抵,可以小齿板7顺时针转动;而大齿板4固定设置,中连接板2与大齿板4转动连接,那么在小齿板7与大齿板4啮合的作用下,中连接板2相对于大齿板4顺时针转动,即座椅靠背向着乘坐者方向回位。回位操作结束后,解除解锁拉索5对凸轮体6的作用,此时凸轮体6在回位弹簧8的收缩力作用下回复。凸轮体6与小齿板7相抵,小齿板7与大齿板4之间的啮合,都使得零件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可靠,可消除由于零件间连接的偏差而造成相互磨损,形成较大间隙,进而产生松动及异响的问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限位结构为向上凸出的后限位体16,所述后限位体16与所述小齿板7的左侧可解除式相抵。这样,当座椅靠背受向后的作用力时,比如乘坐者向后倚靠座椅,限位体给小齿板7提供了向前的支撑力,避免出现大、小齿板7脱离而导致锁止失效的现象。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大齿板4顶部和所述小齿板7底部的啮合齿至少为三对。这样,采用至少三对的齿啮合方式,锁止牢固可靠,避免了大、小齿板7脱离而导致乘坐者向后依靠时,锁止失效的问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小齿板7的上部设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凸轮体6的下部位于所述凹槽相抵。这样,凸轮体6通过凹槽与小齿板7连接,更加的紧密,当凸轮体6向着小齿板7传递作用力时,可以使得小齿板7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少小齿板7的应力集中,提高小齿板7的使用寿命。
参见附图1-2,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凸轮体6的前侧设有连接块9,所述解锁拉索5与所述连接块9连接,所述连接块9通过转轴10与所述凸轮体6铰接。这样,可以通过解锁拉索5拉动连接块9带动凸轮体6转动,通过连接块9将解锁拉索5的作用力传递给凸轮体6,避免了解锁拉索5和回位弹簧8同时作用凸轮体6,而造成凸轮体6损坏的问题,延长了凸轮体6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生产的成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大齿板4和所述小齿板7的前侧设有外连接板14,所述外连接板14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件12与所述大齿板4可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板14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13与所述小齿板7可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板14通过所述转轴10与所述连接块9可转动连接。这样,外连接板14将回位机构遮盖,提高了外观质量,也避免了外部零件对回位机构的磨损。
参见附图1-2,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中连接板2通过第一转动件12与所述大齿板4可转动连接,所述小齿板7通过第二转动件13与所述中连接板2可转动连接。这样,通过设置第一转动件12和第二连接件可以使得中连接板2与大齿板4之间的转动,小齿板7与中连接板2之间的转动更加的灵活。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铆钉。这样,采用铆钉铆接的方式,装配工艺简单,装配牢固可靠。
参见附图1-2,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回位弹簧8的一端通过销钉15与所述中连接板2固定,所述销钉15的中部设有向内凹进的卡槽,所述回位弹簧8的一端卡挂在所述卡槽内。这样,销钉15中部设有卡槽,卡槽限制了回位弹簧8的窜动,避免出现回位弹簧8的晃动异响。
上述仅对本发明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发明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中连接板、回位机构、下连接板和大齿板,所述中连接板上部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所述中连接板的下部与所述大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大齿板下部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所述回位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连接板上,所述回位机构的底部与所述大齿板的顶部齿啮合,所述大齿板顶部的左端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回位机构的左侧与所述限位结构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回位机构与解锁拉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凸轮体、小齿板和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中连接板固定,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凸轮体连接,所述凸轮体与所述中连接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体的下部与所述小齿板上部相抵,所述小齿板与所述中连接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小齿板的底部与所述大齿板的顶部齿啮合,所述解锁拉索与所述凸轮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向上凸出的后限位体,所述后限位体与所述小齿板的左侧可解除式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板顶部和所述小齿板底部的啮合齿至少为三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板的上部设有向下的凹槽,所述凸轮体的下部位于所述凹槽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体的前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解锁拉索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转轴与所述凸轮体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板和所述小齿板的前侧设有外连接板,所述外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大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小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块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接板通过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大齿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小齿板通过第二转动件与所述中连接板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铆钉。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所述中连接板固定,所述销钉的中部设有向内凹进的卡槽,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卡挂在所述卡槽内。
CN201510334390.0A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Pending CN1063142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390.0A CN106314220A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390.0A CN106314220A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4220A true CN106314220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32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4390.0A Pending CN106314220A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422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0587A2 (de) * 2006-12-28 2008-07-10 Johnson Controls Gmbh Sitzversteller, insbesondere rückenlehnenneigungsversteller
CN101228044A (zh) * 2005-06-27 2008-07-23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防止自打开的包括安全挡块的锁定和释放机械装置
CN201245087Y (zh) * 2008-07-31 2009-05-27 安徽省怀远县华茂汽车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副驾驶座位锁扣
CN201849334U (zh) * 2010-09-03 2011-06-01 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
CN203766557U (zh) * 2014-04-01 2014-08-13 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
CN203805737U (zh) * 2014-03-31 2014-09-03 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后排座椅的调角器
CN203805740U (zh) * 2014-04-18 2014-09-03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折叠机构
CN204870624U (zh) * 2015-06-17 2015-12-16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8044A (zh) * 2005-06-27 2008-07-23 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防止自打开的包括安全挡块的锁定和释放机械装置
WO2008080587A2 (de) * 2006-12-28 2008-07-10 Johnson Controls Gmbh Sitzversteller, insbesondere rückenlehnenneigungsversteller
CN201245087Y (zh) * 2008-07-31 2009-05-27 安徽省怀远县华茂汽车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副驾驶座位锁扣
CN201849334U (zh) * 2010-09-03 2011-06-01 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
CN203805737U (zh) * 2014-03-31 2014-09-03 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后排座椅的调角器
CN203766557U (zh) * 2014-04-01 2014-08-13 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的解锁装置
CN203805740U (zh) * 2014-04-18 2014-09-03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折叠机构
CN204870624U (zh) * 2015-06-17 2015-12-16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6995B2 (en) Vehicle seat with a tumbling recliner
CN108016338A (zh) 一种翻转机构
CN106627262B (zh) 一种方便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
CN204870624U (zh)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CN105813889A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致动装置和车辆座椅
CN108312902A (zh) 具有便捷入座系统的汽车座椅
CN106314220A (zh)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机构
CN105189193B (zh) 具有锁定单元的车辆座椅
CN204236273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解锁机构
CN105378304B (zh) 用于将传输部件连接在杆件上的紧固元件
CN106080275A (zh) 一种叉车座椅旋转机构
CN104907973B (zh) 一种飞行器发动机装载车定位支撑装置
CN109664803A (zh) 一种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
CN203305854U (zh) 车辆用座椅斜倚装置
CN205113416U (zh) 一种脚踏式可倾方向柱调节机构
CN108973811A (zh) 一种新型两档式汽车座椅锁
CN204506612U (zh) 汽车用联动座椅调角器
CN108116275A (zh) 采用内部锁定方式的汽车座椅滑轨
CN209650098U (zh) 一种带一键解锁翻转机构的座椅
CN209321239U (zh) 一种y型交错式无人机机臂折叠件
CN208559122U (zh) 一种新型两档式汽车座椅锁
CN209634330U (zh) 一种便于后排乘客易进入的座椅
CN207916627U (zh) 具有便捷入座系统的车辆座椅
CN103171463A (zh) 一种抗逆动冲击的解锁锁定装置
CN109131201B (zh) 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锁扣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