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6173A -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6173A
CN106306173A CN201610693284.6A CN201610693284A CN106306173A CN 106306173 A CN106306173 A CN 106306173A CN 201610693284 A CN201610693284 A CN 201610693284A CN 106306173 A CN106306173 A CN 106306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rhizoma zingiberis
zingiberis recens
fructus crataegi
wa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32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之俊
施卫强
余国仙
吴丹远
毕天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Dianh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Dianh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Dianh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Dianh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932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61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6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6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由山楂片10~15重量份、生姜丝10~15重量份和红茶20~30重量份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原料采集及预处理、萎凋、揉捻、发酵和烘干。本发明中的生姜采用冷冻干燥处理,使得其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山楂与红茶混合均匀后一起烘干,可以使二者通过相互接触或烘干过程中水分的传递使山楂中的蛋白酶可以与茶中的一些蛋白质相互作用,有机酸可以降低红茶的pH值,二者中的有效成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相互配合又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消食温胃效果。

Description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生保健茶,具体涉及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饮食的不规律,胃病发生率越来越高。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是说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现在很多人对药都比较排斥,能不吃就不吃,所以一种使用方便、温和养胃的养生保健品会受到现代人的欢迎。茶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会饮用的,而且茶中的红茶是经过完全发酵,其中的营养成分大大增加,且性温,可以养胃,所以红茶为主要原料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一种饮用方便、口感独特的养生保健品来弥补饮食不规律对胃造成的负担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人们由于生活不规律,三饥两饱给胃造成极大的负担而不能及时消食养胃,使得胃病发病机率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由山楂10~15重量份、生姜10~15重量份和红茶20~30重量份组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山楂为厚度0.2~0.3厘米的片,生姜为横截面直径0.3~0.5厘米的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原料采集及预处理、萎凋、揉捻、发酵和烘干。
作为优选的,原料采集是将生姜切丝、山楂去核切片并采集树龄超过200年的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作为优选的,所述萎凋是将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作为优选的,所述揉捻是将萎凋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放入揉捻机中揉捻20~30分钟,至产生部分碎末的状态。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酵是将揉捻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温度28~30摄氏度、湿度80%的条件下发酵4-6小时。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酵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110~120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5%后,与干燥的生姜丝按比例混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干燥的生姜丝是生姜丝置于-8~-10摄氏度预干燥30~40分钟后,再置于温度-40~-50摄氏度、压力10~15Pa条件下干燥30~60分钟得到。
本发明以生姜、山楂和红茶为主要原料。山楂中含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多种有机酸、蛋白酶和脂肪酸,口服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食物的分解消化。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红茶的加工过程中有发酵步骤,发酵时发生了化学反应使得鲜叶中的化学成份变化较大,茶多酚被氧化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黄素的新的成份,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除味道香甜纯正以外,鲜叶中大量含有的、具有收敛性的、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茶多酚在随着发酵程度的增加不断减少,氧化生程的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能够消炎、保护胃黏膜,达到养胃、护胃的作用。将山楂、生姜和红茶结合在一起,三者含有的有效成分相互促进,温胃、养胃、消食并行,可以有效缓解饮食不规律给胃造成的负担。
生姜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切姜时即便和姜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味道姜的味道,说明其中挥发物质的含量很高。本发明中的生姜采用冷冻干燥处理,使得其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采用丝状可以使保留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到水中,尽量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山楂由于中间有籽,切丝会比较碎,不美观,所以切成薄片,尽量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其中的有效成分释放到水中。将山楂与红茶混合均匀后一起烘干,可以使二者通过相互接触或烘干过程中水分的传递使山楂中的蛋白酶可以与茶中的一些蛋白质相互作用,有机酸可以降低红茶的pH值,二者中的有效成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相互配合又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消食温胃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至少是如下之一:
1)将红茶、山楂、生姜三者结合,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消食温胃效果。
2)本发明中的生姜采用冷冻干燥技术,低温环境使得生姜中的易挥发物质的损失降至最低。
3)山楂与红茶混合后烘干使得二者中的有效成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4)本发明结合了红茶的甘醇、山楂的微酸偏甜以及生姜的辛香,使得本发明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滋味浓郁、口味奇特鲜美,受人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由厚度0.2~0.3厘米的山楂片10Kg、横截面直径0.3~0.5厘米生姜丝10Kg和凤庆大叶茶30Kg份组成。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依次按照下列方法进行。
1、采集树龄超过200年的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洗净挑出杂物;采摘新鲜的山楂洗净、去核切片;生姜洗净切丝。
2、将凤庆大叶茶30Kg和山楂10Kg混合后,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3、将萎凋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放入揉捻机中揉捻20分钟。
4、将揉捻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温度28摄氏度、湿度80%的条件下发酵4小时。
5、发酵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110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5%后,与10Kg干燥的生姜丝混合。其中干燥的生姜丝是生姜丝置于-8摄氏度预干燥30分钟后,再置于温度-40摄氏度、压力10Pa条件下干燥30分钟得到。
红茶的加工过程中有发酵步骤,发酵时发生了化学反应使得鲜叶中的化学成份变化较大,茶多酚被氧化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黄素的新的成份,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性温的品质特征;除味道香甜纯正以外,鲜叶中大量含有的、具有收敛性的、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茶多酚在随着发酵程度的增加不断减少,氧化生成的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能够消炎、保护胃黏膜,达到养胃、护胃的作用。将红茶本身的养胃功效加上山楂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多种有机酸、蛋白酶和脂肪酸和生姜中“姜辣素”结合在一起,有效成分相互促进,温胃、养胃、消食并行,可以有效缓解饮食不规律给胃造成的负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由厚度0.2~0.3厘米的山楂片15Kg、横截面直径0.3~0.5厘米生姜丝15Kg和凤庆大叶茶20Kg份组成。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依次按照下列方法进行。
1、采集树龄超过200年的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洗净挑出杂物;采摘新鲜的山楂洗净、去核切片;生姜洗净切丝。
2、将20Kg凤庆大叶茶和15Kg山楂混合后,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3、将萎凋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放入揉捻机中揉捻30分钟。
4、将揉捻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温度30摄氏度、湿度80%的条件下发酵6小时。
5、发酵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120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5%后,与15Kg干燥的生姜丝混合。其中干燥的生姜丝是生姜丝置于-8~-10摄氏度预干燥40分钟后,再置于温度-50摄氏度、压力15Pa条件下干燥60分钟得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由厚度0.2~0.3厘米的山楂片12Kg、横截面直径0.3~0.5厘米生姜丝12Kg和凤庆大叶茶24Kg份组成。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依次按照下列方法进行。
1、采集树龄超过200年的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洗净挑出杂物;采摘新鲜的山楂洗净、去核切片;生姜洗净切丝。
2、将24Kg凤庆大叶茶和12Kg山楂混合后,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3、将萎凋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放入揉捻机中揉捻25分钟。
4、将揉捻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温度29摄氏度、湿度80%的条件下发酵5小时。
5、发酵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115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5%后,与干燥的生姜丝按比例混合。其中干燥的生姜丝是生姜丝置于-9摄氏度预干燥35分钟后,再置于温度-45摄氏度、压力12Pa条件下干燥45分钟得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由厚度0.2~0.3厘米的山楂片12.5Kg、横截面直径0.3~0.5厘米生姜丝12.5kg和红茶25Kg重量份组成。
红茶的加工首先原料采集是采集树龄超过200年的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洗净挑出杂物后,将茶鲜叶放入萎凋槽萎凋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然后放入揉捻机中揉捻25分钟,再在温度29摄氏度、湿度80%的条件下发酵4小时,最后将发酵后的红茶在115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为7.5%。
生姜和山楂分别在太阳下晒至水分含量为5%后,与红茶混合均匀,制成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
表1.具有轻微胃部溃疡的患者饮用各实施例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六个月后的情况统计表
实施例 参与回访人数 胃部溃疡消失的人数
1 105 99
2 98 94
3 100 98
4 102 83
表1为对随机抽取的、具有轻微胃部溃疡的患者饮用各实施例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六个月后的回访记录,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将生姜冷冻干燥、将凤庆大叶茶和山楂一起烘干得到产品的效果明显优于将生姜晒干、山楂和红茶分别干燥产品的效果,说明冷冻干燥确实可以保留生姜中的有效成分,山楂和凤庆大叶茶共同干燥也可以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作用。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9)

1.一种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其特征在于,由山楂10~15重量份、生姜10~15重量份和凤庆大叶茶20~30重量份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山楂为厚度0.2~0.3厘米的片,生姜为横截面直径0.3~0.5厘米的丝。
3.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原料采集及预处理、萎凋、揉捻、发酵和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采集是将生姜切丝、山楂去核切片并采集树龄超过200年的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一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是将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萎凋槽或萎凋帘萎凋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用手触摸茶叶有硬脆刺手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是将萎凋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放入揉捻机中揉捻20~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是将揉捻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温度28~30摄氏度、湿度80%的条件下发酵4-6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后的凤庆大叶茶和山楂混合物在110~120摄氏度下烘干至含水率小于7.5%后,与干燥的生姜丝按比例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生姜丝是生姜丝置于-8~-10摄氏度预干燥30~40分钟后,再置于温度-40~-50摄氏度、压力10~15Pa条件下干燥30~60分钟得到。
CN201610693284.6A 2016-08-22 2016-08-22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63061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3284.6A CN106306173A (zh) 2016-08-22 2016-08-22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3284.6A CN106306173A (zh) 2016-08-22 2016-08-22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6173A true CN106306173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44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3284.6A Pending CN106306173A (zh) 2016-08-22 2016-08-22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61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7267A (zh) * 2017-09-01 2017-12-15 广西昭平县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生姜保健红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4868A (zh) * 2014-05-30 2014-09-24 贵州省凤冈县黔雨枝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味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222386A (zh) * 2014-09-16 2014-12-24 郎溪庆林生态特色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 一种减肥生姜红茶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2726A (zh) * 2015-08-31 2015-11-25 朱爱群 一种红茶饮品
CN105325607A (zh) * 2015-11-29 2016-02-17 贵州省灵峰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姜丝红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4868A (zh) * 2014-05-30 2014-09-24 贵州省凤冈县黔雨枝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味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222386A (zh) * 2014-09-16 2014-12-24 郎溪庆林生态特色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 一种减肥生姜红茶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2726A (zh) * 2015-08-31 2015-11-25 朱爱群 一种红茶饮品
CN105325607A (zh) * 2015-11-29 2016-02-17 贵州省灵峰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姜丝红茶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启才: "《国医疗法:茶治百病》", 30 November 201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7267A (zh) * 2017-09-01 2017-12-15 广西昭平县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生姜保健红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5081A (zh) 一种辣椒健康奶糖
CN103734474A (zh) 一种美容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637A (zh) 一种锅巴的制作方法
CN106509850A (zh) 猴头菇除腥去苦制品的制作配方及其制作工艺
CN102870947A (zh) 一种可去除口臭的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28243B1 (ko) 유산균 발효 통마늘 제조방법
KR101181949B1 (ko) 졸음방지용 홍삼말랭이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졸음방지용 홍삼말랭이
CN101933549B (zh) 利用核桃叶、杜仲叶、松针制备复合茶的方法
CN107183593A (zh) 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306173A (zh) 消食温胃生姜山楂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1496586A (zh) 一种美容、养生保健茶
CN104489803A (zh) 一种红枣姜汁保健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3947716A (zh) 一种葡萄籽蛋白米糕及其加工方法
CN103444931A (zh) 一种春季养身下午茶袋泡茶
CN103549085A (zh) 一种蜂蜜麦芽柚子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4929A (zh) 一种玫瑰薄片红茶
KR102043262B1 (ko) 쌀겨 반죽을 이용한 커피 생두 숙성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커피 생두
CN103749933B (zh) 一种诃子果脯含片及制法
CN106235217A (zh) 一种补肾降火槐花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7233A (zh) 一种生姜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6222012A (zh) 一种缓解风湿的无花果酒
KR20100035471A (ko) 곰보배추 환의 제조방법
US20080286413A1 (en) Making Process of Extract Containing Ingredients of a Radish and a Pumpkin, and Making Process of Granules and Pills by Using the Extract
CN105995414A (zh) 一种黑色糯米饭的制备方法
KR101171390B1 (ko) 허브가 함유되어 있는 젤리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젤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