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9884B -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9884B
CN106299884B CN201610471596.2A CN201610471596A CN106299884B CN 106299884 B CN106299884 B CN 106299884B CN 201610471596 A CN201610471596 A CN 201610471596A CN 106299884 B CN106299884 B CN 106299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ble
housing
hold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15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9884A (zh
Inventor
东城胜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99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9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9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9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连接器具有:保持端子,其收容于壳体的第二收容部且对线缆进行保持;以及第一端子,其形状与保持端子相同且收容于第一收容部。第一端子具有与线缆接触的触点部,保持端子具有形成在与第一端子的触点部对应的部位的保持部。而且,在将壳体配置为线缆的插入脱离方向成为水平的状态下,收容于第二收容部的保持端子的保持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收容于第一收容部的第一端子的触点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多个触头、壳体以及杆的连接器。多个触头与在柔性印制电路板(FPC)、柔性扁平电缆(FFC)等片状的线缆上形成的多个导体分别接触。壳体收容多个触头。杆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
在该连接器上设置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用于防止插入到壳体中的线缆脱落。具体而言,在线缆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锁定孔,具有与该锁定孔卡合的锁定突起的保持端子设置在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将锁定突起插入锁定孔内,从而防止线缆从壳体脱落(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1-222273号公报)。
以下对现有的连接器中的问题点简单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两端,与触头独立地设置有保持端子。因此,成本相应地增大。另外,也考虑将多个触头的一部分用作保持端子,但若仅是将触头用作保持端子,则不能通过保持端子来进行线缆的临时保持,存在线缆从连接器脱落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削减成本的同时对线缆从连接器脱落的情况进行抑制的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壳体、第一端子以及保持端子。壳体具有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供片状的线缆插入。第一端子收容于第一收容部且与上述线缆导通连接。保持端子收容于第二收容部且对上述线缆进行保持。第一端子具有与保持端子相同的形状。第一端子具有与线缆接触的触点部。保持端子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形成在与第一端子的触点部对应的部位且对线缆进行保持。在将壳体配置为线缆的插入脱离方向成为水平的状态下,收容于第二收容部的保持端子的保持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收容于第一收容部的第一端子的触点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
根据该结构,可得到能够在削减成本的同时对线缆从连接器脱落的情况进行抑制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以及线缆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装体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连接器以及线缆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线缆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壳体中插入有线缆的状态下的、端子与线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保持端子与线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6是从杆侧对图3所示的连接器进行观察时的主视图。
图7是从杆侧对图3所示的连接器进行观察时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示出从图7所示的连接器取下杆后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9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杆的枢轴支承轴被轴支承部轴支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B是在图9A所示的状态下,对枢轴支承轴与轴支承部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从线缆接受部的插入开口侧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壳体进行观察时的后视图。
图11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的第一端子收容部(第一收容部)的剖视图。
图11B是图11A中的A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在图11A所示的壳体的第一端子收容部中收容有第一端子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壳体中的第二端子收容部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在图13所示的第二端子收容部中收容有第二端子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壳体中的第二收容部(保持端子收容部)的剖视图。
图15B是图15A中的B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在图15A所示的第二收容部中收容有保持端子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7是从线缆接受部的插入开口侧对在图15A所示的第二收容部中收容有保持端子的状态进行观察时的后视图。
图18是从线缆接受部的插入开口侧对在图17所示的第二收容部中收容有保持端子的状态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杆中的枢轴支承轴被轴支承部轴支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杆中的枢轴支承轴被轴支承部轴支承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0以及线缆20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组装体100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连接器10以及线缆20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线缆20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在连接器10的壳体30中插入有线缆20的状态下的、端子(触头)40与线缆2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保持端子50A与线缆2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连接器10具有绝缘性的壳体30、端子40以及杆70。线缆20插入壳体30中。线缆20具有具备表面以及背面的片状(平板状)的形状。具体而言,例如为FPC、FFC。端子40收容在壳体30中而与线缆20导通连接。杆70以能够在打开位置(图1所示的状态)与关闭位置(图2所示的状态)之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0上。在杆70处于第一位置即打开位置时,能够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中。另一方面,在杆70处于第二位置即关闭位置时,线缆20由壳体30保持。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为前后方向X,以壳体30的长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以壳体30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Z。宽度方向Y是端子40的并列设置方向,也是杆70的转动轴部即枢轴支承轴71所延伸的方向,还是与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以及线缆2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Z也是被插入的线缆20的厚度方向。
另外,以使线缆20从壳体30脱离时线缆20所移动的方向为前方,以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时线缆20所移动的方向为后方来进行说明。即,前方是指在壳体30中配置有线缆20的一侧,后方是指在壳体30中配置有杆70的一侧。换言之,前后方向X的正方向为后方,负方向为前方。而且,将以装配在壳体30上的杆70位于上部的方式配置连接器10的状态作为基准来规定上下方向。
片状的线缆20具有主体部20a、以及与主体部20a的后端连设的插入端部20b。多个导体21沿宽度方向Y以规定的间距在插入端部20b处露出,在导体21中,与端子40的触点部抵接的部位(在Y方向上宽度宽的部位)配置成前后两列的锯齿状(参照图3~图5)。
如图4所示,导体21分别在插入端部20b的表背面上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的图案。导体21基本上与在主体部20a内形成的多个导体(未图示)分别电连接。
如图3、图5所示,在壳体30的内部,沿宽度方向Y以规定的间距并列设置有与线缆20的导体21导通连接的多个第一端子50以及多个第二端子6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40分别具有第一端子50以及第二端子60。而且,与导体21导通连接的多个第一端子50以及多个第二端子60沿壳体30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Y以在大致同一直线上排列的方式配置。这样,构成被用作信号传送用的触头的端子组40G。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子50的触点部(固定侧触点部54a、可动侧触点部56a)与导体21的宽度宽的部位中的位于前侧(主体部20a侧)的宽幅部21a抵接。而且,第二端子60的触点部(固定侧触点部64a、可动侧触点部66a)与导体21的宽度宽的部位中的位于后侧(前端侧)的宽幅部21b抵接。以下,有时将固定侧触点部54a、可动侧触点部56a分别称为触点部54a、56a,将固定侧触点部64a、可动侧触点部66a分别称为触点部64a、66a。
并且,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设有保持端子50A。保持端子50A在端子组40G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各配置有一个,保持端子50A与构成端子组40G的多个端子40(第一端子50以及第二端子60)以在大致同一直线上排列的方式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保持端子50A到端子组40G的距离比上述的规定的间距大。规定的间距是指在构成端子组40G的端子40中,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第一端子50与第二端子60之间的宽度方向Y上的距离。
在线缆2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以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方式形成有向宽度方向Y的外侧开口的切口状的保持孔22。保持孔22形成于在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的状态下与保持端子50A的后述的保持部54aA对应的部位。
而且,在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中时,保持端子50A的保持部54aA卡止于线缆20的保持孔22。通过该结构,防止插入壳体30中的线缆20脱落(参照图5以及图18)。
另外,如上所述,在壳体30上能够转动地安装有绝缘性的杆70。具体而言,杆70以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0上,其中,打开位置是指能够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的位置(图1所示的状态),关闭位置是指插入到壳体30中的线缆20由第一端子50以及第二端子60夹持的位置(图2所示的状态)。
壳体3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在壳体30的前后方向X的前部处,供线缆20从前方插入的袋状的线缆接受部31形成在上下方向Z的大致中间部。需要说明的是,壳体30的前后方向X的前部是指图11A、图12~图15A、图16的左侧,是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的脱离侧。
线缆接受部31由图11A等示出的顶壁部32和底壁部33、图3、图8示出的两侧壁部34、以及图8示出的后壁部35形成为横向宽的扁平的矩形形状。两侧壁部34形成在壳体30的前部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后壁部35与两侧壁部34的后端连设。线缆接受部31向前方开口。即,如图11A等所示,线缆接受部31形成为具有向前方开口的插入开口31a的袋状。插入开口31a的开口面积设定为能够收容片状(平板状)的线缆20。即,插入开口31a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线缆20的厚度略大,左右方向的尺寸比线缆20的横向宽度略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壳体30中,顶壁部32与底壁部33形成线缆接受部31的上下部分即可,也可以通过由与壳体30不同的构件形成的侧壁(例如金属板或树脂板等)来形成宽度方向Y的两端。
如图8所示,在底壁部33的后部形成有比后壁部35的后表面35a还向后方突出的延设部331。在延设部331的上表面331a侧形成有载置杆70的杆装配部37。杆70能够转动地装配于杆装配部37。
杆70是能够收容于壳体30的杆装配部37的板状的构件,杆70也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另外,如图6、图7所示,杆70具有用于对杆70进行开闭操作的操作部72。操作部72是杆70的主体部。
在杆7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部设置有作为安装部或转动轴部的枢轴支承轴71。通过枢轴支承轴71安装在形成于壳体30的作为被安装部的轴支承部38上,由此杆70能够转动地装配在杆装配部37上。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宽度方向Y也是枢轴支承轴71的延伸方向。
具体而言,轴支承部38以宽度方向Y的内侧以及前后方向X的前后两侧开放的方式形成在杆装配部37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部。轴支承部38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上相互对置。更具体而言,两个轴支承部38形成为,后述的纵壁部38a的内侧面38c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上相互对置。
另一方面,如图3、图7所示,枢轴支承轴71在杆7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面的基端侧分别突出地形成。
如前所述,枢轴支承轴71设置在杆7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轴支承部38设置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枢轴支承轴71从壳体30的上方安装于轴支承部38,由轴支承部38支承。这样,杆70能够开闭(转动)地安装在壳体30的杆装配部37上(参照图3、图7以及图8)。需要说明的是,枢轴支承轴71与操作部72形成为一体,在使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枢轴支承轴71伴随着杆70的转动而转动。
然而,在枢轴支承轴71仅由轴支承部38支承的结构中,存在着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的状态下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例如,若触碰杆70或在连接器10上层叠未图示的电路基板,则杆70有时会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即,在杆70能够从打开位置顺利地转动至关闭位置的结构中,存在着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的状态下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存在产生所谓的杆70的空闭的情况。例如,在将呈圆柱状突出的枢轴支承轴由轴支承部轴支承的结构中,有产生杆70的空闭的可能性。而且,若进行这样的杆70的空闭,则端子40有时会发生塑性变形。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支承部38以及枢轴支承轴71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有空闭抑制结构80,该空闭抑制结构80对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的状态下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抑制。
具体而言,如图7、图8所示,轴支承部38包括延设部331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纵壁部38a以及上壁部38b,形成为大致U字状。纵壁部38a设置为从延设部331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向上方延伸,上壁部38b设置为从纵壁部38a的上端朝向宽度方向Y的内侧延伸。
在轴支承部38上形成有在由轴支承部38对枢轴支承轴71进行支承时与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对置的内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A所示,在由大致U字状的轴支承部38对枢轴支承轴71进行支承时,延设部331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的上表面331a成为第一内表面38e,该第一内表面38e构成与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对置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并且,上壁部38b的下表面38d成为第二内表面,该第二内表面在相对于第一内表面38e分离的状态下与第一内表面38e对置,构成与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对置的内表面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图7以及图8所示,轴支承部38中的纵壁部38a的内侧面38c成为对枢轴支承轴71的端面71m进行承接的轴支承面。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支承部38具备具有上表面331a(第一内表面38e)的延设部331,该上表面331a构成与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对置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另外,轴支承部38具备具有下表面(第二内表面)38d的上壁部38b,该下表面38d在相对于延设部331的上表面331a(第一内表面38e)分离的状态下与之对置而构成内表面的一部分。
即,延设部331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是具有第一内表面38e的第一壁部,该第一内表面38e构成与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对置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另外,上壁部38b是具有第二内表面的第二壁部,该第二内表面在相对于第一内表面38e分离的状态下与第一内表面38e对置,构成与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对置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作为第二壁部的上壁部38b由作为第一壁部的延设部331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以悬臂支承结构支承。并且,作为第二壁部的上壁部38b构成为相对于上述第一壁部能够进行弹性变形。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第一壁部的延设部331以及作为第二壁部的上壁部38b中的至少一方能够进行弹性变形即可。
另外如图9A所示,枢轴支承轴71形成为XZ平面上的剖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状。XZ平面是指与枢轴支承轴71所延伸的方向Y垂直的面。需要说明的是,大致正方形状是指平行的两组边垂直相交,并且角部分由曲线倒角的形状。
在该状态下规定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时,如图9A所示,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具有上表面71a、下表面71b、前侧面71c以及后侧面71d这四个平坦面。
并且,在使杆7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枢轴支承轴71的一个边部(一个平坦面)与上壁部38b的下表面38d对置,并且如图6所示,枢轴支承轴71从杆7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面的基端侧分别突出。即,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枢轴支承轴71的两个平坦面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状态下上下配置。在图9A的状态下,上述两个平坦面为上表面71a和下表面71b。
而且,上表面71a与前侧面71c在前侧上部顶点71e处连设,前侧面71c与下表面71b在前侧下部顶点71f处连设。另外,下表面71b与后侧面71d在后侧下部顶点71g处连设,后侧面71d与上表面71a在后侧上部顶点71h处连设。
通过这样的形状,枢轴支承轴71具有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宽的宽幅部71i以及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窄的窄幅部71j。即,窄幅部71j的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比宽幅部71i的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窄。
具体而言,枢轴支承轴71的对角部分(前侧上部顶点71e与后侧下部顶点71g之间、以及前侧下部顶点71f与后侧上部顶点71h之间)成为宽幅部71i。另一方面,枢轴支承轴71的相互对置的平面之间(例如,上表面71a与下表面71b之间)成为窄幅部71j。
如图9A、图9B所示,窄幅部71j的宽度D1比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的宽度D2小。宽度D1是从上表面71a到下表面71b的距离、即剖视观察时的一边的长度,宽度D2是从第一内表面38e到第二内表面即下表面38d的距离。
而且,枢轴支承轴71的宽幅部71i的宽度D3比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的宽度D2大。宽度D3是从前侧上部顶点71e到后侧下部顶点71g的距离、即剖视观察时的对角线的长度。
并且,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枢轴支承轴71的宽幅部71i的两端的外周面与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即,宽幅部71i的一端即后侧下部顶点71g与第一内表面38e滑动接触,且另一端即前侧上部顶点71e与第二内表面即下表面38d滑动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枢轴支承轴71以及轴支承部38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由此来形成空闭抑制结构80,该空闭抑制结构80对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的状态下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抑制。
另外,当杆70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转动时,枢轴支承轴71以转动中心C为中心进行转动(参照图9B)。
此时,枢轴支承轴71具有距转动中心C的距离为最大的最长部、以及距转动中心C的距离为最小的最短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9A、图9B所示的剖面中,前侧上部顶点71e为最长部,包含转动中心C且正交于后侧面71d的直线与后侧面71d的交点为最短部。若进行三维性地说明,则最长部是穿过前侧上部顶点71e且与转动中心C平行的直线,最短部是包含转动中心C且正交于后侧面71d的平面与后侧面71d的交线。
从而,将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中的第二内表面即上壁部38b的下表面38d称为在杆70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时与枢轴支承轴71的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对置的对置区域。而且,在该对置区域即下表面38d内的一部分中,将距转动中心C的距离最短的区域称为最短区域S。最短区域S是包含转动中心C且正交于下表面38d的平面与下表面38d的交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与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对置的区域成为最短区域S的方式,形成轴支承部38。
并且,设定成从转动中心C到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的距离D4比从转动中心C到最短区域S的距离D5大。
这样一来,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在使后侧下部顶点71g的附近与第一内表面38e滑动接触的状态下,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与上壁部38b的下表面(第二内表面)38d滑动接触。其结果是,能够对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的状态下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抑制。
这样,空闭抑制结构80也可以如下形成: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与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对置的区域成为最短区域S,并且从转动中心C到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的距离D4比从转动中心C到最短区域S的距离D5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枢轴支承轴71以及轴支承部38由树脂形成,但在枢轴支承轴71以及轴支承部38中,至少相互抵接的部位由树脂形成即可。
另外,如图3、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两个两侧壁部34的宽度方向Y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对线缆20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面34a。如前所述,两侧壁部34形成供线缆20插入的线缆接受部31。引导面34a为以随着朝向后方而位于宽度方向Y的内侧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面。
需要说明的是,线缆接受部31的后侧由后壁部35形成。更详细而言,线缆20的线缆接受部31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的后侧由后壁部35的前侧内表面35b形成(参照图17)。
另外,如上所述,杆70以从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转动至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的方式安装在壳体30上。
而且,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杆70从壳体30的杆装配部37以起立姿态立起,杆装配部37的后侧大致一半朝壳体30的上方开放(参照图12、图14以及图16)。此时,能够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的线缆接受部31。
另一方面,在杆70处于关闭位置时,杆70呈大致水平姿态且由壳体30的杆装配部37收容。在该状态下,第一端子50与第二端子60对插入到线缆接受部31内的线缆20进行夹持。
第一端子50以及第二端子60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第一端子50以及第二端子60通过对薄板金属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
第一端子50以及第二端子60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上交替配置,在端子组40G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配置有第二端子6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子50从前后方向X的后方插入壳体30而被固定保持(参照图12)。另一方面,第二端子60从前方插入壳体30而被固定保持(参照图14)。
在壳体30上,以在前后方向X上贯穿的方式设置有对多个第一端子50进行收容的多个槽状的第一端子收容部361。另外,以在前后方向X上贯穿的方式设置有对多个第二端子60进行收容的多个槽状的第二端子收容部362。而且,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与第二端子收容部362沿壳体30的宽度方向Y交替设置。即,第一端子收容部361是收容第一端子50的第一收容部。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以及第二端子收容部362是收容端子40的端子收容部。
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以及第二端子收容部362由图10所示的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纵壁部36分隔。即,多个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以及多个第二端子收容部362由顶壁部32、底壁部33、以及在宽度方向Y的两侧相邻的两个纵壁部36以在前后方向X上贯穿的方式形成。而且,在各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中从后方插入一个第一端子50,在各第二端子收容部362中从前方插入一个第二端子60。
而且,如图11A~图14所示,在纵壁部36的前部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切口36a。因此,在将片状的线缆20向线缆接受部31插入时,纵壁部36不会成为阻碍。另外,在切口36a的里部(前后方向X的后侧)形成的里壁面36b限制线缆20向后方(插入方向)的移动。
另外,纵壁部36的后部具有以向后方且上方开放的方式切成大致L字状的形状。而且,纵壁部36的切成大致L字状的部位中的下侧表面36c与上侧后表面36d形成杆装配部37。这样,纵壁部36的后部形成上述的延设部331的一部分。从而,纵壁部36的下侧表面36c形成延设部331的上表面331a的一部分。
并且,在顶壁部32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第一槽部32a以及第二槽部32b。另一方面,在底壁部33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第一槽部33a以及第二槽部33b(参照图3)。
而且,如上所述,一个第一端子50从后方插入一个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一个第二端子60从前方插入一个第二端子收容部362。
此时,第一端子50由顶壁部32的第一槽部32a以及底壁部33的第一槽部33a夹持。另一方面,第二端子60由顶壁部32的第二槽部32b以及底壁部33的第二槽部33b夹持。
并且,如图11A所示,在收容第一端子50的第一端子收容部361形成有对第一端子50进行压入保持的压入部361a。具体而言,在第一端子收容部361形成有供图12所示的后述的固定侧臂部54(第一端子侧臂部)插入的插通孔361c。插通孔361c的下端为底壁部33的上表面,上端为壁部361b的下表面。而且,通过将固定侧臂部54从后侧压入插通孔361c,从而将第一端子50固定保持于壳体30。
另外,如图13所示,在收容第二端子60的第二端子收容部362形成有对第二端子60进行压入保持的压入部362a。具体而言,在第二端子收容部362形成有供图14所示的后述的端子臂部65插入的插通孔362c。插通孔362c的下端为底壁部33的上表面,上端为壁部362b的下表面。而且,通过将端子臂部65从前侧压入插通孔362c,从而将第二端子60固定保持于壳体30。
如图12所示,第一端子50在底壁部33的附近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棒状的固定侧端子部51。另外,第一端子50在顶壁部32的附近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且与固定侧端子部51在上下方向Z上对置的棒状的可动侧端子部52。如前所述,上下方向Z是指壳体30、线缆20的厚度方向。而且,固定侧端子部51以及可动侧端子部52各自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X的中间部彼此由连结弹簧部53连结。这样,第一端子50的侧面形成为大致H字状。
如图12所示,固定侧端子部51具有沿着底壁部33而向前后方向X前侧延伸的固定侧臂部54。固定侧臂部54是接触部,是第一端子侧臂部。另外,固定侧端子部51具有沿着底壁部33而向前后方向X后侧延伸的端子臂部55。即,端子臂部55在前后方向X上向与固定侧臂部54相反的一侧延伸。
在固定侧臂部54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54a。触点部54a朝向插入的线缆20突出。即,第一端子50具有在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上延伸且形成有触点部54a的第一臂部即固定侧臂部54。而且,触点部54a与在线缆20的背面侧(下表面侧)配置的、图4示出的导体21中的宽幅部21a接触。
在固定侧臂部54的根部侧(连结弹簧部53侧)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54b。即,突出部54b朝向壁部361b突出。而且,在将固定侧臂部54从后侧插入插通孔361c中时,突出部54b陷入壁部361b,由此将固定侧臂部54压入至压入部361a。
在端子臂部55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突出的突出部55a。突出部55a作为将连接器10向电路基板(未图示)安装时的表面安装用的钎焊部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突出部55a具有作为限动件的功能,对将第一端子50向第一端子收容部361插入时的、第一端子50相对于壳体30的最大插入量进行限制。
如图12所示,可动侧端子部52具有沿着顶壁部32而向前后方向X前侧延伸的可动侧臂部56(接触部)。并且,可动侧端子部52具有沿着顶壁部32而向前后方向X后侧延伸的弹簧部57。即,弹簧部57在前后方向X上向与可动侧臂部56相反的一侧延伸。
而且,在可动侧臂部56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触点部56a。即,触点部56a朝向插入的线缆20突出。而且,如图5所示那样,触点部56a与在线缆20的表面侧(上表面侧)的导体21中的宽幅部21a接触。
当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触点部54a与触点部56a之间的距离为与线缆20的厚度大致相同程度的大小。另外,在未插入线缆20的状态下使杆70处于关闭位置时,触点部54a与触点部56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小于线缆20的厚度。从而,当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能够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中。另一方面,当杆70处于关闭位置时,触点部54a与触点部56a对线缆20进行压缩,第一端子50夹持线缆20。
在弹簧部57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杆70的凸轮部74滑动接触的大致圆弧状的凸轮面57a。
连结弹簧部53具有弹性,能够弹性地挠曲变形。连结弹簧部53以向上方且前方倾斜的状态将固定侧端子部51与可动侧端子部52连结。而且,在弹簧部57的后端与端子臂部55的后端相对地打开的方向上使弹簧部57发生挠曲变形时,连结弹簧部53弹性地挠曲变形,可动侧臂部56与固定侧臂部54之间的间隔变小。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第二端子60在底壁部33的附近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棒状的固定侧端子部61。并且,第二端子60在顶壁部32的附近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且与固定侧端子部61在上下方向Z上对置的棒状的可动侧端子部62。上下方向Z是壳体30、线缆20的厚度方向。固定侧端子部61与可动侧端子部62各自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X的中间部彼此由连结弹簧部63连结。这样,第二端子60的侧面形成为大致H字状。
如图14所示,固定侧端子部61具有沿着底壁部33而向前后方向X前侧延伸的固定侧臂部64(接触部)。固定侧臂部64是接触部,是第二端子侧臂部。并且,固定侧端子部61具有沿着底壁部33而向前后方向X后侧延伸的端子臂部65。
另外,在固定侧臂部64的大致中间部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触点部64a。即,触点部64a朝向插入的线缆20突出。触点部64a与线缆20的背面侧(下表面侧)的、图4示出的导体21中的宽幅部21b接触。
另外,在固定侧臂部64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突出的突出部64b。突出部64b作为将连接器10向电路基板(未图示)安装时的表面安装用的钎焊部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突出部64b具有作为限动件的功能,对将第二端子60向第二端子收容部362插入时的、第二端子60相对于壳体30的最大插入量进行限制。
在端子臂部65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65a。另外,在底壁部33上,在与图13所示的插通孔362c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卡合突部362d。在将端子臂部65压入插通孔362c时,突起部65a越过卡合突部362d而卡挂在卡合突部362d的后端。这样,通过使突起部65a卡挂在卡合突部362d的后端而与之卡合,从而能够将第二端子60固定保持于壳体30。
另外,如图14所示,可动侧端子部62具有沿着顶壁部32而向前后方向X前侧延伸的可动侧臂部66(接触部)。并且,可动侧端子部62具有沿着顶壁部32而向前后方向X后侧延伸的弹簧部67。即,弹簧部67在前后方向X上向与可动侧臂部66相反的一侧延伸。
在可动侧臂部66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可动侧触点部(触点部)66a。即,触点部66a朝向插入的线缆20突出。而且,如图5所示,触点部66a与在线缆20的表面侧(上表面侧)的导体21中的宽幅部21b接触。
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触点部64a与触点部66a之间的距离为与线缆20的厚度大致相同程度的大小。另外,在未插入线缆20的状态下使杆70处于关闭位置时,触点部64a与触点部66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小于线缆20的厚度。从而,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能够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中。另一方面,在杆70处于关闭位置时,触点部64a与触点部66a对线缆20进行压缩,第二端子60夹持线缆20。
在弹簧部67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杆70的凸轮部74滑动接触的大致圆弧状的凸轮面67a。
连结弹簧部63具有弹性,能够进行弹性地挠曲变形。连结弹簧部63以向上方且前方倾斜的状态将固定侧端子部61与可动侧端子部62连结。而且,在弹簧部67的后端与端子臂部65的后端相对地打开的方向上使弹簧部67进行挠曲变形时,连结弹簧部63弹性地挠曲变形,可动侧臂部66与固定侧臂部64之间的间隔变小。
并且,如图12以及图14所示那样,第一端子50的可动侧臂部56的臂长(有效嵌合长度)D6比第二端子60的可动侧臂部66的臂长(有效嵌合长度)D7长。
这样,包括触点部56a在内的第一端子50的可动侧臂部56相当于有效嵌合长度长的接触部,包括触点部66a在内的第二端子60的可动侧臂部66相当于有效嵌合长度短的接触部。
需要说明的是,端子(触头)的种类不限于两种,可以采用三种以上,也可以采用一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设置的第一端子50用作保持端子50A,来防止插入到壳体30中的线缆20从壳体30脱落的情况。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两端配置的两个第一端子50用作保持端子50A。因此,保持端子50A的形状与第一端子50的形状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没有必要将第一端子50用作保持端子50A,可以不使保持端子50A的形状与第一端子50的形状完全相同。例如,也可以使用保持部的形状等一部分形状与第一端子50不同的保持端子。
如图16所示,保持端子50A在底壁部33的附近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棒状的固定侧端子部51A。并且,保持端子50A在顶壁部32的附近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且与固定侧端子部51A在上下方向Z上对置的棒状的可动侧端子部52A。如前所述,上下方向Z是指壳体30、线缆20的厚度方向。而且,固定侧端子部51A以及可动侧端子部52A各自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X的中间部彼此由连结弹簧部53A连结。这样,保持端子50A的侧面形成为大致H字状。
而且,两个保持端子50A分别从后方插入在壳体3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形成的保持端子收容部(以下,称为第二收容部)363。
第二收容部363与在宽度方向Y的内侧相邻的第二端子收容部362由图10所示的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纵壁部36来分隔。另一方面,第二收容部363的宽度方向Y的外侧由侧壁部34形成。即,第二收容部363由顶壁部32、底壁部33、侧壁部34以及纵壁部36以在前后方向X上贯穿的方式形成,在各第二收容部363中从后方插入一个保持端子50A。
而且,如图15A、图16所示,在纵壁部36的前部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切口36a。因此,在将片状的线缆20向线缆接受部31插入时,纵壁部36不会成为阻碍。另外,在切口36a的里部(前后方向X的后侧)形成的里壁面36b限制线缆20向后方(插入方向)的移动。
另外,纵壁部36的后部具有以向后方且上方开放的方式切成大致L字状的形状。而且,纵壁部36的切成大致L字状的部位中的下侧表面36c与上侧后表面36d形成杆装配部37。这样,纵壁部36的后部形成上述的延设部331的一部分。从而,纵壁部36的下侧表面36c形成延设部331的上表面331a的一部分。
而且,保持端子50A在从后方插入第二收容部363的状态下,由顶壁部32的第一槽部32a以及底壁部33的第一槽部33a夹持。
并且,在收容保持端子50A的第二收容部363中也形成有对保持端子50A进行压入保持的压入部363a。具体而言,在第二收容部363形成有供图12所示的后述的固定侧臂部54插入的插通孔363c。插通孔363c的下端为底壁部33的上表面,上端为壁部363b的下表面。而且,通过将固定侧臂部54A(保持端子侧臂部)从后侧压入插通孔363c,从而将保持端子50A固定保持于壳体30。
如图16所示,固定侧端子部51A具有沿着底壁部33而向前后方向X前侧延伸的固定侧臂部54A。并且,固定侧端子部51A具有沿着底壁部33而向前后方向X后侧延伸的端子臂部55A。即,端子臂部55A在前后方向X上向与固定侧臂部54A相反的一侧延伸。
而且,在固定侧臂部54A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固定侧保持部(以下,称为保持部)54aA。即,保持部54aA朝向插入的线缆20突出。而且,保持部54aA从下侧卡止于切口状的保持孔22。需要说明的是,保持部54aA相当于作为保持端子50A发挥功能的两个第一端子50的触点部54a,作为对线缆2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而发挥功能。即,保持端子50A具有在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上延伸且形成有保持部54aA的第二臂部即固定侧臂部54A。
在固定侧臂部54A的根部侧(连结弹簧部53A侧)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54bA。即,突出部54bA朝向壁部363b突出。而且,在将固定侧臂部54A从后侧插入插通孔363c中时,突出部54bA陷入壁部363b,由此将固定侧臂部54A压入至压入部363a。
另外,在端子臂部55A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突出的突出部55aA。突出部55aA作为将连接器10向电路基板(未图示)安装时的表面安装用的钎焊部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突出部55aA具有作为限动件的功能,对将保持端子50A向第二收容部363插入时的、保持端子50A相对于壳体30的最大插入量进行限制。
如图16所示,可动侧端子部52A具有沿着顶壁部32而向前后方向X前侧延伸的可动侧臂部56A。并且,可动侧端子部52A具有沿着顶壁部32而向前后方向X后侧延伸的弹簧部57A。即,弹簧部57A在前后方向X上向与可动侧臂部56A相反的一侧延伸。
而且,在可动侧臂部56A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可动侧保持部(以下,称为保持部)56aA。即,保持部56aA朝向插入的线缆20突出。而且如图5所示,保持部56aA从上侧卡止于切口状的保持孔22。需要说明的是,保持部56aA是作为保持端子50A发挥功能的两个第一端子50的触点部56a,作为对线缆2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而发挥功能。
在弹簧部57A的下表面形成有与后述的杆70的凸轮部74滑动接触的大致圆弧状的凸轮面57aA。
连结弹簧部53A具有弹性,能够弹性地挠曲变形。连结弹簧部53A以向上方且前方倾斜的状态将固定侧端子部51A与可动侧端子部52A连结。而且,在弹簧部57A的后端与端子臂部55A的后端相对地打开的方向上使弹簧部57A发生挠曲变形时,连结弹簧部53A弹性地挠曲变形,可动侧臂部56A与固定侧臂部54A之间的间隔变小。
这样,若将第一端子50用作保持端子50A,则不需要另外准备用于保持线缆20的端子,有助于削减成本。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触点部54a与触点部56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与线缆20的厚度大致相同程度的大小。因此,线缆20向壳体30的插入性提高。
然而,若仅是将第一端子50用作保持端子50A,则在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时,不能由保持端子50A对线缆20进行临时保持。
另一方面,若使得能够由保持端子50A对线缆20进行临时保持,则线缆20向壳体30的插入性会降低。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成能够在提高线缆20向壳体30的插入性的同时由保持端子50A对线缆20进行临时保持。
具体而言,在将壳体30配置为前后方向X成为水平的状态下,由第二收容部363收容的保持端子50A的保持部54a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由第一端子收容部361收容的第一端子50的固定侧触点部54a(触点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前后方向X是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高度方向的位置是指上下方向Z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在使保持部54aA以及触点部54a位于比插入的线缆20靠下侧的位置的状态下,保持部54aA位于比触点部54a靠上方的位置。
即,将壳体30配置为前后方向X成为水平并且供线缆20在保持部54aA以及触点部54a的上方插入。在该情况下,保持部54aA位于比触点部54a靠上方的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收容部即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与第二收容部363中的至少任一方上设有台阶部。在该台阶部设置于第一端子收容部361的情况下,台阶部使第一臂部即固定侧臂部54位移,在台阶部设置于第二收容部363的情况下,台阶部使第二臂部即固定侧臂部54A位移。这样,能够使保持部54a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固定侧触点部54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15B所示,在第二收容部363的下部(底壁部33侧),以前方侧成为上方的方式形成有台阶部363d。通过形成台阶部363d,在将壳体30配置为前后方向X成为水平、且将线缆20插入到壳体30中的状态下,在第二收容部363的下表面中,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的脱离侧相比于插入侧距线缆20的距离更短。第二收容部363的下表面是指底壁部33的上表面33c。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的脱离侧、插入侧分别指前后方向X的前侧和后侧。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二收容部363的上表面中,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的脱离侧相比于插入侧距线缆20的距离更短。第二收容部363的上表面是指顶壁部32的下表面32c。另外,也可以是上表面、下表面这双方满足上述条件。
而且,在将保持端子50A从后侧插入第二收容部363时,固定侧臂部54A以前端(保持部54aA)向上方移动的方式位移。
并且,如图11B所示,在第一端子收容部361的下部(底壁部33侧),以前方侧成为下方的方式形成有台阶部361d。通过形成台阶部361d,在将壳体30配置为前后方向X成为水平、且将线缆20插入到壳体30中的状态下,在第一端子收容部361的下表面中,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的插入侧相比于脱离侧距线缆20的距离更短。第一端子收容部361的下表面是指底壁部33的上表面33c。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端子收容部361的上表面中,线缆20的插入脱离方向的插入侧相比于脱离侧距线缆20的距离更短。第一端子收容部361的上表面是指顶壁部32的下表面32c。另外,也可以是上表面、下表面这双方满足上述条件。
而且,在将第一端子50从后侧插入第一端子收容部361时,固定侧臂部54以前端(触点部54a)向下方移动的方式位移。
这样,通过将台阶部363d形成为前方成为上侧,并且将台阶部361d形成为前方成为下侧,由此使保持部54a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比固定侧触点部54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靠上方。
从而,将保持端子50A收容于第二收容部363的状态下的保持部54aA与保持部56aA之间的距离D8比将第一端子50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部361的状态下的触点部54a与触点部56a之间的距离D9短。
通过该结构,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将线缆20向壳体30插入时,能够抑制线缆20与第一端子50的触点部54a以及触点部56a发生干涉的情况。因此,变得容易将线缆20向壳体30插入。
并且,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将线缆20向壳体30插入时,由保持部54aA对线缆20进行临时保持。因此,能够抑制线缆20从连接器10脱落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若使杆70位于关闭位置,则线缆20由保持部54aA与保持部56aA保持。
可以在利用模具来树脂成形壳体30时形成台阶部363d、361d。例如,使用在前后方向X上分割的两个模具(未图示),在将这两个模具对合时,使两个模具的对合部(里壁面36b的位置)产生台阶。这样一来,能够在对壳体30进行树脂成形时同时形成台阶部363d、361d。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线缆20中的与两端的保持端子50A对应的位置处的导体21未与在主体部20a内形成的导体(未图示)电连接。保持孔22切断导体21与内部的导体之间的电连接。从而,两端的保持端子50A未用作信号传送用的触头。需要说明的是,在线缆20中的与两端的保持端子50A对应的部位也可以不设置导体21。
如图3以及图7所示,在杆70中,以与分别设置在第一端子50、第二端子60以及保持端子50A上的弹簧部57、67、57A对应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73。并且,在杆70的与贯通孔73邻接的位置处形成有凸轮部74,该凸轮部74伴随着杆70的转动而转动,且与设置在弹簧部57、67、57A上的凸轮面57a、67a、57aA分别滑动接触(参照图12、图14、图16)。
凸轮部74分别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圆形部74a、以及与圆形部74a连设的大致长方体状的方形部74b。凸轮部74分别在前后方向X上的剖面观察下形成为大致钥匙孔状。
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凸轮部74在横向(前后方向X)上细长地延伸,上下方向Z的尺寸比第一端子50的弹簧部57与端子臂部55之间的间隔、第二端子60的弹簧部67与端子臂部65之间的间隔、以及保持端子50A的弹簧部57A与端子臂部55A之间的间隔小。即,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凸轮部74与弹簧部57、67、57A成为非接触状态。
另一方面,在杆70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在凸轮部74以立起的方式转动的途中,凸轮部74的上下方向Z的尺寸变得比弹簧部57与端子臂部55之间的间隔、弹簧部67与端子臂部65之间的间隔、以及弹簧部57A与端子臂部55A之间的间隔大。
而且,弹簧部57、67、57A弹性地挠曲变形,使得弹簧部57的前端与端子臂部55的前端之间的间隔、弹簧部67的前端与端子臂部65的前端之间的间隔、以及弹簧部57A的前端与端子臂部55A的前端之间的间隔分别拉开。
接下来,对关闭杆70时的连接器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内。此时,固定侧臂部54A的保持部54aA从下方插入线缆20的保持孔22,线缆20由保持部54aA卡止。即,线缆20由保持端子50A临时保持。
然后,在杆70向图1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凸轮部74与弹簧部57的凸轮面57a、弹簧部67的凸轮面67a以及弹簧部57A的凸轮面57aA抵接,与凸轮面57a、67a、57aA滑动接触。并且,在杆70向关闭方向转动时,凸轮部74使弹簧部57、67、57A弹性地挠曲变形,使得弹簧部57的前端与端子臂部55的前端之间的间隔、弹簧部67的前端与端子臂部65的前端之间的间隔、以及弹簧部57A的前端与端子臂部55A的前端之间的间隔相对地拉开。
而且,伴随着弹簧部57的挠曲变形,连结弹簧部53弹性地挠曲变形。这样,通过使弹簧部57以及连结弹簧部53发生挠曲,由此第一端子50以使可动侧端子部52的可动侧臂部56与固定侧端子部51的固定侧臂部54之间的间隔变小的方式弹性地挠曲变形。即,触点部56a朝向触点部54a移动,触点部56a与触点部54a之间的距离变小。其结果是,线缆20在被触点部56a与触点部54a压接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50导通连接。
在第二端子60中也进行同样的动作。即,伴随着弹簧部67的挠曲变形,连结弹簧部63弹性地挠曲变形。这样,通过使弹簧部67以及连结弹簧部63挠曲,由此第二端子60以使可动侧端子部62的可动侧臂部66与固定侧端子部61的固定侧臂部64之间的间隔变小的方式弹性地挠曲变形。即,触点部66a朝向触点部54a移动,触点部66a与触点部54a之间的距离变小。其结果是,线缆20在被触点部66a与触点部54a压接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60导通连接。
此时,在使弹簧部57A以及连结弹簧部53A挠曲时,在宽度方向Y的两端配置的保持端子50A的保持部56aA以及保持部54aA以彼此的间隔变小的方式弹性地挠曲变形。其结果是,保持部56aA以及保持部54aA成为从线缆20的表背面侧进一步插入保持孔22中的状态。从而,保持部56aA以及保持部54aA卡止于保持孔22,能够防止插入壳体30中的线缆20脱落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杆70向图1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枢轴支承轴71伴随着杆70的转动,以图9B所示的转动中心C为中心进行转动。
具体而言,枢轴支承轴71在杆70的转动初期,以图9A所示的前侧上部顶点71e向后方且上方移动的方式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而且,在使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宽幅部71i的一端即后侧下部顶点71g与第一内表面38e抵接,并且前侧上部顶点71e与上壁部38b的下表面38d抵接。
在该状态下,在杆70朝向关闭位置进一步转动时,枢轴支承轴71在后侧下部顶点71g与第一内表面38e滑动接触的状态下,宽幅部71i的另一端即前侧上部顶点71e与下表面38d滑动接触。此时,前侧上部顶点71e一边使上壁部38b向上方弹性变形一边在上壁部38b的下表面38d上滑动。
上壁部38b向上方弹性变形,直至连结后侧下部顶点71g与前侧上部顶点71e的对角线成为铅垂方向为止。即,上壁部38b向上方弹性变形,直至前侧上部顶点71e到达最上部为止。
并且,在杆70朝向关闭位置转动时,枢轴支承轴71以前侧上部顶点71e向后方且下方移动的方式进行转动。而且,上壁部38b向下方移动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杆70转动至关闭位置时,前侧面71c以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配置在上方。
这样,在杆70向关闭方向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时,到中途为止,第二壁部即上壁部38b的弹性复原力在阻碍杆70向转动方向的转动的方向上发生作用。当超过规定的转动量时,上壁部38b的弹性复原力在促进杆70向转动方向的转动的方向上发生作用。即,在杆70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的途中,通过上壁部38b的弹性复原力按压枢轴支承轴71而对杆70发挥作用的力矩的作用方向从打开方向向关闭方向发生变化。
这样,在杆70的转动的途中,通过使对杆70发挥作用的力矩的作用方向从打开方向向关闭方向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在杆70的操作时给予使用者咔哒感。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关闭方向向打开方向转动时,也能够给予同样的咔哒感。
这样,通过在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内的状态下使杆70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从而如图2所示那样,形成线缆20卡止于连接器10的壳体30的连接器组装体10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连接器10具有供线缆20插入的壳体30、收容于壳体30并与线缆20导通连接的端子40、以及杆70。杆70具有作为转动轴部的枢轴支承轴71,以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枢轴支承轴71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30。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能够将线缆20插入壳体30中,在杆70处于关闭位置时,线缆20由壳体30保持。
壳体30具有供杆70安装的作为被安装部的轴支承部38,在杆7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部形成有安装于轴支承部38的作为安装部的枢轴支承轴71。
而且,在枢轴支承轴71以及轴支承部38中的至少任一方上形成有空闭抑制结构80,该空闭抑制结构80对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中的状态下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抑制。
通过该结构,能够对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的状态下触碰杆70或层叠电路基板而使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抑制。其结果是,能够对杆70的空闭引起的端子40的塑性变形进行抑制,从而能够对连接器10的连接可靠性降低的情况进行抑制。
另外,通过将空闭抑制结构80形成在杆70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从而能够与芯数(端子40的数量)无关地使杆70的开闭时产生的负载固定。
如上所述,枢轴支承轴71作为杆70的安装部而发挥功能,轴支承部38形成在壳体30上且作为对枢轴支承轴71进行支承的被安装部而发挥功能。
枢轴支承轴71形成为,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伴随着杆70的转动而转动。
而且,枢轴支承轴71具有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宽的宽幅部71i、以及与宽度方向Y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比宽幅部71i的该宽度窄的窄幅部71j。而且,轴支承部38具有与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对置的内表面(第一内表面38e以及第二内表面38d)。
轴支承部38形成为,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中的宽幅部71i的两端的部分与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滑动接触。通过该结构形成空闭抑制结构80。
在该结构中,仅通过使宽幅部71i在转动的途中与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抵接,就能够对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抑制。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空闭抑制结构80。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枢轴支承轴71具有距枢轴支承轴71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为最大的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以及距枢轴支承轴71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为最小的最短部(后侧面71d),通过下述的方法来形成空闭抑制结构80。
首先,将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中的、在杆70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时与枢轴支承轴71的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对置的区域定义为对置区域(下表面38d),将对置区域中的距枢轴支承轴71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为最短的区域定义为最短区域S。
然后,以如下方式形成轴支承部38: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与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对置的区域成为最短区域S,并且从枢轴支承轴71的转动中心C到最短区域S的距离比从枢轴支承轴71的转动中心C到最长部(前侧上部顶点71e)的距离短。
这样,能够形成空闭抑制结构80。
在这样的结构中,仅通过使最长部在转动的途中与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抵接,就能够对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抑制。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空闭抑制结构8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枢轴支承轴71的与宽度方向Y垂直的剖面呈大致正方形状。
这样,能够不使结构复杂化地形成空闭抑制结构80,并且能够更容易地制造杆70。
另外,通过使剖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状,从而在使杆70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转动约90°的情况下,不论是杆7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还是杆70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中的哪一状态,均能够使枢轴支承轴71的四个平坦面中的一个平坦面与延设部331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的上表面331a(第一内表面38e)面接触。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上述平坦面是指图9的下表面71b,在杆70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上述平坦面是指图9的后侧面71d。因此,能够对杆70在打开位置以及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更稳定地保持。即,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杆70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由于下表面71b与第一内表面38e之间的面接触而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在杆70处于关闭位置时,杆70向打开位置转动的情况由于后侧面71d与第一内表面38e之间的面接触而受到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枢轴支承轴71以及轴支承部38中,至少相互抵接的部位由树脂形成。
这样,枢轴支承轴71与轴支承部38接触的部位由树脂形成,由此相较于金属与树脂接触的情况,树脂不容易磨损。因此,能够以更适当的状态来维持杆70的开闭时产生的负载。即,能够对杆70的开闭时产生的负载变得过大或变得过小的情况进行抑制。
另外,轴支承部38具有延设部331和上壁部38b。延设部331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是具有第一内表面38e的第一壁部,该第一内表面38e构成与枢轴支承轴71的外周面71k对置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壁部38b是具有作为第二内表面的下表面38d的第二壁部,该第二内表面相对于延设部331的第一内表面38e以分开的状态对置且构成内表面的一部分。
而且,上壁部38b由延设部331以悬臂支承结构支承。
通过该结构,上壁部38b相对于延设部331变得容易相对地位移。因此,能够通过该位移来吸收杆70的开闭时产生的负载。其结果是,能够以更适当的状态来维持杆70的开闭时产生的负载。
另外,上壁部38b以及延设部331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因此,能够通过该弹性变形来吸收杆70的开闭时产生的负载。其结果是,能够以更适当的状态来维持杆70的开闭时产生的负载。
另外,连接器10具有在作为第一收容部的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中收容的第一端子50、以及在第二收容部363中收容的保持端子50A。而且,第一端子50具有与保持端子50A相同的形状。
第一端子50具有与线缆20接触的固定侧触点部54a,保持端子50A具有形成在与第一端子50的固定侧触点部54a对应的部位且保持线缆20的保持部54aA。
而且,在将壳体30配置为前后方向X成为水平的状态下,在第二收容部363中收容的保持端子50A的保持部54a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在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中收容的第一端子50的固定侧触点部54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
这样一来,能够将相同形状的端子40作为第一端子50以及保持端子50A而共用,并且能够使用作保持端子50A的端子40具有线缆20的临时保持功能。
另外,在将壳体30配置为前后方向X成为水平并且供线缆20在保持部54aA以及固定侧触点部54a的上方插入的状态下,保持部54aA位于比固定侧触点部54a靠上方的位置。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便在杆70处于打开位置时使触点部54a与触点部56a之间的距离为与线缆20的厚度大致相同程度的大小的情况下,保持部54aA也比线缆20的背面(下表面)更向上方突出。因此,在将线缆20插入到壳体30中时,保持部54aA从下方插入并卡止于线缆20的保持孔22。
从而,更容易将线缆20向壳体30插入,并且能够通过保持端子50A来临时保持线缆20。
另外,第一端子50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且形成有固定侧触点部54a的固定侧臂部54。另一方面,保持端子50A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且形成有保持部54aA的固定侧臂部54A。固定侧臂部54为第一臂部,固定侧臂部54A为第二臂部。
而且,在第二收容部363以及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中的至少任一方上设置有台阶部(台阶部361d、台阶部363d)。在台阶部361d设置于第一端子收容部361的情况下,台阶部361d使固定侧臂部54位移,在台阶部363d设置于第二收容部363的情况下,台阶部363d使固定侧臂部54A位移。
这样,通过设置台阶部361d或台阶部363d或者这双方,从而仅将相同形状的端子40收容在第二收容部363、第一端子收容部361中,就能够使保持部54a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固定侧触点部54a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
从而,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来使用作保持端子50A的端子40具有线缆20的临时保持功能。
此时,若在第二收容部363以及第一端子收容部361这双方上设置彼此反向的台阶部,则在使高度的差为规定的量时,能够减少各端子40的位移量。其结果是,能够对端子40的塑性变形进行抑制,从而能够对连接器10的连接可靠性降低的情况进行抑制。
另外也可以是,由树脂形成壳体30,在利用模具对壳体30进行树脂成形时同时形成台阶部361d、台阶部363d。
这样一来,在对壳体30进行树脂成形时也形成台阶部(台阶部361d、台阶部363d),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制造台阶部。
另外也可以是,在将壳体30配置为前后方向X成为水平、并且将线缆20插入到壳体30中的状态下,第二收容部363的上表面(顶壁部32的下表面32c)以及下表面(底壁部33的上表面33c)中的至少任一方构成为前后方向X的前侧相比于前后方向X的后侧距线缆20的距离更短。
这样,仅通过将相同形状的端子40收容在第二收容部363中,就能够使保持部54aA的高度位置与固定侧触点部54a的高度位置不同。即,能够使保持部54aA位于比固定侧触点部54a更靠近线缆20的位置。
从而,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来使用作保持端子50A的端子40具有线缆20的临时保持功能。
另外也可以是,在将壳体30配置为前后方向X成为水平、并且将线缆20插入到壳体30中的状态下,第一收容部361的上表面(顶壁部32的下表面32c)以及下表面(底壁部33的上表面33c)中的至少任一方构成为前后方向X的后侧相比于前后方向X的前侧距线缆20的距离更短。
这样,仅通过将相同形状的端子40收容在第一收容部361中,就能够使保持部54aA的高度位置与触点部54a的高度位置不同。即,能够使保持部54aA位于比固定侧触点部54a更靠近线缆20的位置。
从而,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来使用作保持端子50A的端子40具有线缆20的临时保持功能。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能够在削减成本的同时抑制线缆20从连接器10的脱落。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加以各种变形。
例如,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延设部331(或第一壁部)以及上壁部38b中的至少一方的壁部上形成倾斜面38f。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杆中的枢轴支承轴被轴支承部轴支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9例示了在第二壁部即上壁部38b的下表面38d上形成有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38f的结构。这样,通过形成倾斜面38f,从而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向上方移动的枢轴支承轴71的前侧,枢轴支承轴71与下表面38d之间的距离变小。
其结果是,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的初期阶段、即在几乎不使杆70转动的状态下,枢轴支承轴71的前侧上部顶点71e与倾斜面38f接触。即,在该结构中,在大致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前侧上部顶点71e与倾斜面38f接触。
即便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枢轴支承轴71的宽幅部71i的两端的外周面也与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即,宽幅部71i的一端即后侧下部顶点71g与第一内表面38e滑动接触,且另一端即前侧上部顶点71e与第二内表面即下表面38d的倾斜面38f滑动接触。
而且,通过使枢轴支承轴71以及轴支承部38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形成对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中的状态下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抑制的空闭抑制结构80。
采用以上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19所示的结构中,在杆70处于大致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枢轴支承轴71的前侧上部顶点71e与倾斜面38f接触。因此,杆70向关闭方向的转动在较早的阶段受到限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杆70的空闭。
另外,如图20所示,通过使枢轴支承轴71的顶点的边缘变尖锐(曲率半径变小),也能够形成空闭抑制结构80。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杆中的枢轴支承轴被轴支承部支承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而言,在图20中,也与图9同样地,枢轴支承轴71形成为XZ平面上的剖面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状。即,枢轴支承轴71形成为XZ平面上的剖面形状具有四个顶点(三个以上的顶点)的形状。
四个顶点(前侧上部顶点71e、前侧下部顶点71f、后侧下部顶点71g、以及后侧上部顶点71h)中的两个即前侧上部顶点71e、后侧下部顶点71g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与包含于第一壁部的延设部331的第一内表面38e以及第二壁部即上壁部38b的下表面38d(第二内表面)抵接。另外,四个顶点中的两个不与延设部331的第一内表面38e以及上壁部38b的下表面38d抵接。
而且,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与第一内表面38e以及下表面38d抵接的两个顶点71e、71g中的至少任一方的顶点的曲率半径R1比不与第一内表面38e以及下表面(第二内表面)38d抵接的顶点71f、71h的曲率半径R2小。
在图20中,例示出前侧上部顶点71e的曲率半径R1比前侧下部顶点71f以及后侧上部顶点71h的曲率半径R2小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0中,例示出与第一内表面38e抵接的后侧下部顶点71g的曲率半径与前侧下部顶点71f以及后侧上部顶点71h的曲率半径R2为大致相同的大小的情况。
然而,也可以使后侧下部顶点71g的曲率半径也为与前侧上部顶点71e的曲率半径R1大致相同的大小。另外,也可以使前侧上部顶点71e的曲率半径为与曲率半径R2相同的大小,同时使后侧下部顶点71g的曲率半径比曲率半径R2小(使之为曲率半径R1)。
即便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途中,枢轴支承轴71的宽幅部71i的两端的外周面也与轴支承部38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即,宽幅部71i的一端即后侧下部顶点71g与第一内表面38e滑动接触,且另一端即前侧上部顶点71e与下表面(第二内表面)38d的倾斜面38f滑动接触。
此时,前侧上部顶点71e的曲率半径R1比其他顶点的曲率半径R2小,因此能够使前侧上部顶点71e对下表面38d进行按压的力集中在顶点部分。即,能够使按压力进一步集中在前侧上部顶点71e与下表面38d接触的直线上。其结果是,前侧上部顶点71e变得难以在下表面38d上滑动,能够对在线缆20未插入壳体30中的状态下杆7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的情况进行更可靠地抑制。
采用以上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端子收容部上设置台阶部来使保持部的高度位置与触点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但也可以通过在端子收容部上设置倾斜面来使保持部的高度位置与触点部的高度位置不同。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第二收容部自身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第一端子收容部不同来使保持部的高度位置与触点部的高度位置不同。
另外,也可以使枢轴支承轴71的剖面形状为椭圆形状、大致三角形等多边形状、星形等形状,并且也可以使轴支承部38为向宽度方向Y的内侧开口的筒状。
另外,也可以对壳体、杆、凸轮部以及其他细微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进行适当地变更。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且供片状的线缆插入;
第一端子,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部且与所述线缆导通连接;以及
保持端子,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且对所述线缆进行保持,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与所述保持端子相同的形状,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与所述线缆接触的触点部,
所述保持端子具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触点部对应的部位且对所述线缆进行保持,
在将所述壳体配置为所述线缆的插入脱离方向成为水平的状态下,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所述保持端子的所述保持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触点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在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上延伸且形成有所述触点部的第一臂部,
所述保持端子具有在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上延伸且形成有所述保持部的第二臂部,
在所述第一收容部与所述第二收容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台阶部,在所述台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部的情况下,所述台阶部使所述第一臂部位移,在所述台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部的情况下,所述台阶部使所述第二臂部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壳体配置为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成为水平、并且供所述线缆在所述保持部以及所述触点部的上方插入的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位于比所述触点部靠上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收容部在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上延伸,
在将所述壳体配置为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成为水平、并且将所述线缆插入到所述壳体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收容部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的至少任一方构成为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的脱离侧相比于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的插入侧距所述线缆的距离更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收容部在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上延伸,
在将所述壳体配置为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成为水平、并且将所述线缆插入到所述壳体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收容部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中的至少任一方构成为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的插入侧相比于所述线缆的所述插入脱离方向的脱离侧距所述线缆的距离更短。
5.一种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
所述线缆,其由所述连接器的所述保持端子保持。
CN201610471596.2A 2015-06-26 2016-06-24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Active CN106299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8313A JP6512551B2 (ja) 2015-06-26 2015-06-26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組立体で用いられるケーブル
JP2015-128313 2015-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9884A CN106299884A (zh) 2017-01-04
CN106299884B true CN106299884B (zh) 2020-03-31

Family

ID=57601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1596.2A Active CN106299884B (zh) 2015-06-26 2016-06-24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85724B2 (zh)
JP (1) JP6512551B2 (zh)
CN (1) CN106299884B (zh)
TW (1) TWI6881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2551B2 (ja) * 2015-06-26 2019-05-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組立体で用いられるケーブル
CN108352637B (zh) 2015-09-08 2020-12-04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电力连接器
TWI790268B (zh) * 2017-08-03 2023-01-21 美商安芬諾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低損耗互連系統的連接器及包含該連接器的電子系統
CN112514175B (zh) 2018-04-02 2022-09-09 安达概念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阻抗顺应性线缆终端头
CN116247455A (zh) 2019-01-25 2023-06-09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电连接器
WO2020154526A1 (en) 2019-01-25 2020-07-30 Fci Usa Llc I/o connector configured for cabled connection to the midboard
JP7312014B2 (ja) * 2019-05-16 2023-07-2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USD941244S1 (en) * 2019-06-25 2022-01-18 Kyocera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WO2021055584A1 (en) 2019-09-19 2021-03-25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midboard cable connector
CN113258325A (zh) 2020-01-28 2021-08-13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高频中板连接器
US11239606B2 (en) * 2020-03-18 2022-02-01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4069290A (zh) * 2020-07-30 2022-02-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638A (zh) * 2011-04-08 2012-10-17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3098025A (ja) * 2011-11-01 2013-05-2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CN203367643U (zh) * 2012-07-25 2013-12-25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CN103490223A (zh) * 2012-06-11 2014-01-0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8845358B2 (en) * 2012-02-28 2014-09-30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or
CN104124572A (zh) * 2013-04-26 2014-10-29 江苏合一电子有限公司 Fpc精密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3338B2 (ja) * 2001-11-08 2007-04-1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Fpc用コネクタ
JP4429246B2 (ja) * 2005-09-30 2010-03-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951086B2 (ja) * 2010-04-08 2012-06-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121884B2 (ja) * 2010-05-31 2013-01-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905776B2 (ja) * 2012-05-18 2016-04-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4022279A (ja) * 2012-07-20 2014-02-03 Panasonic Corp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組立体で用いられるケーブル
JP5958705B2 (ja) * 2012-09-11 2016-08-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12551B2 (ja) * 2015-06-26 2019-05-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組立体で用いられるケーブ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638A (zh) * 2011-04-08 2012-10-17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3098025A (ja) * 2011-11-01 2013-05-2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US8845358B2 (en) * 2012-02-28 2014-09-30 Kyocera Connector Products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or
CN103490223A (zh) * 2012-06-11 2014-01-0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3367643U (zh) * 2012-07-25 2013-12-25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CN104124572A (zh) * 2013-04-26 2014-10-29 江苏合一电子有限公司 Fpc精密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85724B2 (en) 2017-06-20
TWI688169B (zh) 2020-03-11
US20160380373A1 (en) 2016-12-29
JP6512551B2 (ja) 2019-05-15
TW201711307A (zh) 2017-03-16
JP2017010907A (ja) 2017-01-12
CN106299884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9884B (zh)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EP145314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8346934B (zh) 连接器
US8979570B2 (en)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temporarily hold an object being connected while an actuator which is closed to lock the object is in an open state
TWI489705B (zh) 電連接器
EP2469665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004410B (zh) 可动连接器
US8876543B2 (en) Connector
JP4440122B2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部材用コネクタ
CN103633462A (zh) 连接器
JPH0677178U (ja) ラッチ付き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US2005006476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109478746B (zh) 连接器
US20160134043A1 (en) Connector
CN106299779B (zh)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US9190757B2 (en)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able for use in the connector assembly
KR102565908B1 (ko) 커넥터 및 전자 기기
CN103222117A (zh) 卡连接器
US20220263273A1 (en) Low-height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N111541071B (zh) 连接器组件
CN113178728A (zh) 托架和连接器组件
US10122104B2 (en)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N116745999A (zh) 端子单元、阴端子、阳端子
JP2024041368A (ja) 補強部材、及び、補強部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