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7643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7643U
CN203367643U CN 201320448263 CN201320448263U CN203367643U CN 203367643 U CN203367643 U CN 203367643U CN 201320448263 CN201320448263 CN 201320448263 CN 201320448263 U CN201320448263 U CN 201320448263U CN 203367643 U CN203367643 U CN 203367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cable
connector
cable
ea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4482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田绚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7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76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具有:一壳体,设有供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的一插入凹部,扁平电缆包括自其两侧边缘突出的耳部;多个端子,安装于壳体且电连接于扁平电缆的多根导线;及一辅助金属支架,附接于壳体。其中连接器还包括:一电缆保持元件,其可旋转地附接于辅助金属支架;电缆保持元件设有一耳部锁定部;当电缆保持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耳部锁定部允许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到插入凹部中;而当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耳部被锁定,从而防止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自插入凹部中脱出。连接器以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的方向垂直于基板的姿态安装在该基板上。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不占据基板上的一大的表面积且能够容易并可靠地连接扁平电缆。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连接于称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柔性扁平电缆(FFC)等的柔性扁平电缆,已采用FPC连接器、FFC连接器以及其它的连接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9是一常规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所述连接器具有:一壳体811,由合成树脂或其它绝缘材料制成;以及多个端子851,由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制成且设置于壳体811中的一凹部813内。此外,能够开闭的一盖元件821设置于凹部813上方。盖元件821通过设置于其基部的一旋转轴823而可旋转地连接于壳体811。此外,向下延伸的销柱822设置于盖元件821的前端的左右侧。此外,当盖元件821处于打开位置时,一扁平电缆901自壳体811的前表面811a侧插入到凹部813中。
扁平电缆901是一长带状元件,设置有:一柔性基板941;多根配线951,形成在柔性基板941上;以及一加强板930,贴附于前端部分的上表面。此外,加强板930设置有自扁平电缆901的左右侧延伸的耳部931。应注意的是,通孔932形成于这些耳部931。此外,配线951暴露于扁平电缆901的所述前端部分的下表面(加强板930相反侧的表面)。
此外,当扁平电缆901一直插入到壳体811的凹部813的后部时,操作者用他们的手指等来操作并旋转盖元件821至关闭位置。当这个操作完成时,盖元件821的锁定部827接合壳体811的锁定部(未示出),由此锁定盖元件821。因此,扁平电缆901被盖元件821从上方压紧,且暴露于扁平电缆901的所述下表面的配线951与所述多个端子851接触并实现导通,而且盖元件821的姿态也被固定。另外,盖元件821的销柱822插入到在耳部931上形成的通孔932中,从而以此防止扁平电缆901脱出。
[专利文献1]JP2005-56618A
然而,前述常规连接器属于这种类型,即壳体811的前表面811a安装成垂直于基板,或换言之它是直角类型的,由此扁平电缆901在它平行于所述基板的状态下插入到凹部813中,因此这不仅使得所述基板上的安装表面变大,而且必须在安装表面的周围必须留出用于将扁平电缆901插入到凹部813中的作业空间。由此,尽管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基板上的各种器件的安装密度不断增加,但是它们仍然占据基板上的一大的表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常规连接器所具有的前述问题,并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连接器,通过采用可旋转地附接于一辅助金属支架的一盖元件来锁定到沿与基板垂直的一方向插入的一扁平电缆的耳部上,所述连接器不仅不占据基板上的大的表面积而且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连接于所述扁平电缆。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是连接到一扁平电缆的一连接器且具有:一壳体,设置有供所述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的一插入凹部,所述扁平电缆包括自其两侧边缘突出的耳部;多个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且电连接于所述扁平电缆的多根导线;以及一辅助金属支架,附接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电缆保持元件,其可旋转地附接于所述辅助金属支架;所述电缆保持元件设置有一耳部锁定部;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允许所述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到所述插入凹部中;而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耳部被锁定,从而防止所述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自所述插入凹部中脱出;以及所述连接器以所述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的方向垂直于基板的姿态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壳体设置有:一本体部,其包含所述插入凹部;以及一固定部,其自所述本体部的侧部向外突出且附接于所述辅助金属支架;侧方狭缝形成于所述侧部,所述侧方狭缝与所述插入凹部和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侧部之间的侧方空间连通;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位于所述侧方空间外侧,且所述扁平电缆的耳部在它们的外端在所述侧方空间内突伸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侧方空间;以及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插入到所述侧方空间的内部,从而其前端部分插入到所述插入凹部内部的扁平电缆的在所述侧方空间中突伸的耳部部分被锁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连接器中,所述固定部经由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侧部,且所述侧方空间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方的一上侧空间与位于所述连接部下方的一下侧空间;以及所述电缆保持元件设置有:一对脚部,其插入到所述下侧空间中;以及一轴部,连接于所述一对脚部的前端,其中所述轴部插入到所述辅助金属支架中形成的一开口中且可旋转地被保持;以及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插入到所述上侧空间的内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连接器中,所述壳体的本体部设置有:一上端,所述插入凹部和所述侧方狭缝开口于所述上端;以及一下端,其位于与所述上端的相反侧并面向所述基板,而向所述下端侧开口的一金属支架收容凹部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中;以及所述辅助金属支架设置有:一基部;一尾部,自所述基部的下端延伸并朝向侧方弯折;一对固定臂,自所述基部的上端向上延伸;一沟状轴通道,形成在所述一对固定臂之间,且所述开口与所述轴通道的下端连续地形成,由此,在所述电缆保持元件的脚部插入到所述壳体的下侧空间中之后,当所述辅助金属支架自所述下端侧相对移动以插入到所述金属支架收容凹部内部时,所述电缆保持元件的轴部通过所述轴通道并插入到所述开口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连接器中,所述扁平电缆的耳部包括一导电层形成于其上的一表面;所述电缆保持元件由金属制成;以及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与所述耳部的所述表面接触,且所述轴部接触所述开口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地连接于一辅助金属支架的一盖元件用于锁定在沿与基板垂直的一方向插入的一扁平电缆的耳部上。因此,不仅所述连接器不占据所述基板上的大的表面积,而且所述连接器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连接于所述扁平电缆,从而能够增加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其示出了盖元件关闭的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其示出了盖元件打开的状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附接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图4A是示出了将盖元件附接于壳体的过程的一示意图,以及图4B是示出了将辅助金属支架附接于壳体的过程的一示意图。
图5是示出在刚好将电缆插入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中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电缆插入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在电缆插入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中之后盖元件关闭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剖视图,为图7的一放大视图,其中图8A是通过端子剖切的一剖视图,以及图8B是通过盖元件的脚部与锁定臂剖切的一剖视图。
图9是一常规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电缆连接用连接器
11、811  壳体
11a  上端
11b  下端
12  本体部
12a  止挡部
13  插入凹部
13a  侧方狭缝
14a  平板状的第一部
14b  平板状的第二部
16a  第一端子固持凹部
16b  第二端子固持凹部
17  固定部
17a  上侧空间
17b  下侧空间
17c  连接部
21、821  盖元件
22  脚部
23、53、83  基部
24  电缆固定部
24a  锁定臂
26  轴部
51、851  端子
52、82  尾部
54、84  臂部
54a  接触部
55  电缆插入部
81  辅助金属支架
84a  固定用凸部
85  轴通道部
85a  宽部
85b  窄部
86  轴支承部
101  扁平电缆
101a  前端
131、931  耳部
131a  后侧表面
131b  外端
151  导线
811a  前表面
813  凹部
822  销柱
823  旋转轴
827  锁定部
930  加强板
932  通孔
941  柔性基板
951  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一立体图,其示出了盖元件关闭时的状态;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立体图,其示出了盖元件打开时的状态;以及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在这些图中,1是作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一电缆连接用连接器,其安装在一电路板或其它基板(未示出)上,并用于将其电连接于称为一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扁平电缆等的一扁平电缆101(将在后面说明)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当说明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和包括其他元件的其他部分的构成与操作时,用于指示方向的说明(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和包括其他元件的其他部分处于图中所示出的姿态,则这些说明是合适;当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和包括其他元件的其他部分的姿态变化时,自然它们的解释应依据姿态的变化而变化。
所述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是所谓的直立型中的一种,其相对于所述基板直立,或换言之它设置有用于将扁平电缆101面朝上插入的电缆插入端。
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具有:一壳体11,作为连接器主体单元,由合成树脂或其它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多个金属端子51,安装于壳体11;一辅助金属支架81,由金属制成并安装于壳体11;以及一盖元件21,由金属制成,作为电缆保持元件可旋转地附接于辅助金属支架81。盖元件21连接成它在作为第一位置的如图1示出的关闭位置与作为第二位置的如图2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改变其姿态。
此外,壳体11具有一本体部12,本体部12具有一平坦的大体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且本体部12具有:一平板状的第一部14a,具有一大体矩形形状;一平板状的第二部14b,面向平板状的第一部14a;左右侧部11c,在宽度方向上连接平板状的第一部14a和平板状的第二部14b的两端;以及一插入凹部13,形成在平板状的第一部14a、平板状的第二部14b以及侧部11c之间,且该插入凹部13作为在壳体11的上端11a(作为电缆插入端)处开口的一凹部,以用于扁平电缆101的前端从上方插入。应注意的是,扁平电缆101从上向下或换言之朝向下端11b的方向插入。插入凹部13形成为自上端11a至下端11b贯通。
收容并固持所述多个端子51的多个第一端子固持凹部16a并列形成于平板状的第一部14a,而收容并固持所述多个端子51的多个第二端子固持凹部16b并列形成于平板状的第二部14b。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固持凹部16a与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固持凹部16b相互面对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以一选定的间距(例如大约0.2mm的一间距)排列。当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固持凹部16a和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固持凹部16b整体说明时,它们将被称为端子固持凹部16。
此外,壳体11具有:一固定部17,自本体部12从两侧部11c向外突出。固定部17经由一连接部17c连接于本体部12的侧部11c。此外,一金属支架收容凹部(未示出)(作为辅助金属支架81插入并固定于其中的凹部)在固定部17的下端开口。另外,作为侧方空间的一上侧空间17a和一下侧空间17b形成在固定部17与侧部11c之间。与插入凹部13连通的侧方狭缝13a形成于上侧空间17a处的侧部11c上。这些侧方狭缝13a是自上端11a向下延伸的细长的、沟状空间,扁平电缆101(将在后面说明)的耳部131插入到其中。自平板状的第一部14a的任一边缘向外突出的止挡部12a形成在壳体11的下端11b处。
所述多个端子51优选为通过冲裁一铜合金或其它金属的板材而一体形成的元件,如图3所示,它们均具有一整体U形的侧表面形状。此外,端子51具有:一基部53,作为其本体部;一尾部52,作为焊接部,自基部53的下端朝向侧方延伸;以及两个臂部54,作为一对接触臂,自基部53的上端向上延伸。彼此相向突出的接触部54a形成在对应臂部54的上端附近。另外,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电缆插入部55形成在所述两个臂部54之间,电缆插入部55是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插入的空间。
此外,端子51自下端11b侧向上的方向插入到端子固持凹部16中并安装于壳体11。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两个臂部54中的一个容纳在所述多个第一端子固持凹部16a的其中之一内,而所述两个臂部54中的另一个容纳在所述多个第二端子固持凹部16b的其中之一内。在这种状态下,至少接触部54a的前端自所述端子固持凹部16突出且位于插入凹部13内。另外,尾部52保持处于自下端11b向下突出的状态并焊接于形成在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且面向下端11b的一连接垫上。
应注意的是,仅示出尾部52朝向右侧或换言之沿平板状的第一部14a的方向突出的端子51,但是与该端子51相邻的端子51以其朝向左侧(或换言之沿平板状的第二部14b的方向)突出的一姿态安装于壳体11。因此,排列安装成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对齐的所述多个端子51的尾部52定位为,对于相邻的端子51而言它们在平板状的第一部14a侧与平板状的第二部14b侧之间交替。换言之,所述多个尾部52设置为在俯视图中以一锯齿状的方式呈现。
辅助金属支架81为优选通过冲裁一铜合金或其它金属的板材上而一体形成的一元件,且如图3所示,辅助金属支架81具有一整体U型的侧表面状,且从前方或后方看时大体上具有一L型形状。此外,辅助金属支架81具有:一基部83,作为辅助金属支架81的本体部;一尾部82,作为一焊接部,自基部83的下端延伸且以约90度朝侧方弯折;以及两个臂部84,作为一对固定臂,自基部83的上端向上延伸。突出的固定用凸部84a形成于相应臂部84的上端附近。另外,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轴通道85形成在两个臂部84之间,轴通道85是一盖元件21的轴部26插入并通过的沟状空间,此外,大体圆形的开口并能够可旋转地支撑轴部26的轴支承部86连续地形成于轴通道85的下端处。应注意的是,轴通道85包括:一宽部85a,其是宽的且位于上侧;以及一窄部85b,其是窄的并位于下侧。
此外,辅助金属支架81自下端11b向上的方向插入到形成在固定部17的金属支架收容凹部(未示出)中,并安装于壳体11。在这种情况下,轴通道85下方的部分处于暴露状态。此外,尾部82焊接于形成在基板(未示出)表面上且面向下端11b的一固定垫上。
盖元件21为优选通过冲裁、弯折或以其它方式加工铜、不锈钢、铝合金或其它金属的一板材而一体形成的一元件。此外,如图3所示,盖元件21具有:一基部23,作为盖元件21的本体部,其是一整体矩形的平板状;脚部22,作为连接部,自基部23的下端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约90度弯折且沿朝向平板状的第二部14b的方向延伸;以及一电缆固定部24,在基部23的上下方向的中部附近自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向外延伸。此外,轴部26连接于脚部22的前端,作为旋转轴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以约90度弯折。另外,在所示出的例子中,轴部26的横截面形状为大体矩形或扁平的五角形。另外,锁定臂24a连接于电缆固定部24的前端,锁定臂24a作为耳部锁定部,以大约90度弯折并在朝向平板状的第二部14b的方向上延伸。
此外,盖元件21自平板状的第一部14a侧在朝向平板状的第二部14b的方向横向移动且所述一对锁定臂24a插入到上侧空间17a中,所述一对脚部22插入到下侧空间17b中,且所述一对轴部26附接于壳体11上,从而该对轴部26可旋转地由辅助金属支架81的轴支承部86支撑。由此,盖元件21通过轴部26旋转而能够自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至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来改变它的方位。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一对锁定臂24a封闭在上侧空间17a中的侧方狭缝13a的外侧,因此扁平电缆101的耳部131不能插入到侧方狭缝13a中,并且因此扁平电缆101不能连接于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另一方面,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一对锁定臂24a打开上侧空间17a中的侧方狭缝13a的外侧,从而扁平电缆101的耳部131可以插入到侧方狭缝13a中,并且因此扁平电缆101可以连接于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应注意的是,在所述打开位置时盖元件21的基部23与壳体11的平板状的第一部14a之间的倾斜角度受脚部22与止挡部12a接触的限制。
下面说明前述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的组装过程。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应注意的是,在该示意图中,图4A是示出将盖元件附接于壳体的过程的示意图,而图4B是示出将辅助金属支架附接于壳体的过程的示意图。
首先,将所述多个端子51安装于壳体11。这种情况如图3所示,自壳体11的下端11b侧使所述多个端子51相对向上移动,并将所述多个端子51插入到所述多个端子固持凹部16中。应注意的是,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对齐排列的所述多个端子51以相邻的端子51的尾部52交替位于平板状的第一部14a侧或平板状的第二部14b侧的姿态插入到所述多个端子固持凹部16中。由此,所述多个尾部52在俯视图中呈现出以锯齿状的方式进行设置。
接下来,将盖元件21附接于壳体11。这种情况如图4A所示,控制盖元件21的姿态使基部23平行于壳体11的平板状的第一部14a,且锁定臂24a和脚部22面向壳体11的方向。然后,使盖元件21沿箭头所示的自壳体11的平板状的第一部14a侧朝向平板状的第二部14b的方向相对移动,并将所述一对锁定臂24a插入到上侧空间17a中,并将所述一对脚部22插入到下侧空间17b中。
接下来,将辅助金属支架81附接于壳体11。这种情况如图4B所示,控制辅助金属支架81的姿态,使尾部82和基部83分别平行于壳体11的下端11b和侧部11c,且臂部84面向壳体11的方向。然后,使辅助金属支架81自壳体11的下端11b侧相对向上移动并将臂部84插入到固定部17中形成的所述金属支架收容凹部中。这时,盖元件21的轴部26相对于轴通道85行进且轴通道85相对向下移动,最后轴部26进入轴支承部86内部。这就完成了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的组装。
应注意的是,轴通道85朝向上端的部分是宽部85a而朝向下端的部分(或换言之邻近于轴支承部86的部分)是窄部85b。宽部85a优选形成为比盖元件21的轴部26宽,而窄部85b优选形成为比盖元件21的轴部26窄。因此,盖元件21的轴部26能够容易地插入到宽部85a中。另外,邻近于轴支承部86的窄部85b比盖元件21的轴部26窄,从而容纳在轴支承部86中的盖元件21的轴部26不容易从轴支承部86中脱出。应注意的是,在组装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中,当相对向下移动的轴部26通过窄部85b时,臂部84等弹性变形且由此窄部85b中的间隙因轴部26而扩大。
下面说明将扁平电缆101连接于前述的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的操作。
图5是示出刚好在将电缆插入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中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将电缆插入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当盖元件关闭时电缆插入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中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剖视图,为图7的一放大图。应注意的是,其中的图8A是通过端子剖切的剖视图,而图8B是通过盖元件的脚部和锁定臂剖切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电缆的扁平电缆101例如可以是一柔性印刷电路板、柔性扁平电缆等,但是它也可以是其他的任意类型,只要是设置有导线151的一扁平电缆即可。此外,如图5所示,扁平电缆101具有长窄带的形状。应注意的是,在该图中,仅示出扁平电缆101自它的前端101a至相距选定距离的位置的部分,而剩余部分在该图中省略。另外,扁平电缆101示出为处于在中间以90度弯折的状态,但是它不一定需要弯折,因为它也可以例如是直的。
扁平电缆101具有:一基板部(未示出),其是一绝缘的薄板件并且多根导线151设置在该基板部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所述多根导线151是由铜或其它导电金属制成的以一规定间距(例如约0.2mm)并列设置的多根箔状线。应注意的是,所述多根导线151的数目和间距可以按照需要适当地改变。此外,所述多根导线151的上侧由一绝缘层(未示出)覆盖。应注意的是,所述绝缘层在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其是一自前端101a延伸一选定距离的部分)被除去以露出所述多根导线151的上表面。
另外,沿宽度方向向外突出的耳部131在前端101a(或换言之在前端部分)附近形成于扁平电缆101两侧的边缘。此外,由一导电金属制成的一导电层形成于耳部13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或换言之形成在至少包括后侧表面131a的一表面上。所述导电层电连接于设置在扁平电缆101上的一接地线或电源线(未示出)。
这里,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安装在一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具体地,所述多个端子51的尾部5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形成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且面向下端11b的连接垫,而且通过将辅助金属支架81的尾部82焊接于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形成的固定垫上,使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以直立状态安装于所述基板上。应注意的是,所述连接垫电连接于所述基板上的导电迹线,而所述固定垫电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接地线或电源线。
在将扁平电缆101连接于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时,首先如图5所示,盖元件21的姿态置于打开位置。然后控制扁平电缆101的姿态,使其前端101a面向壳体11的上端11a,且所述扁平电缆101平行于向上端11a开口的插入凹部13。然后,使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沿壳体11的上端11a的方向相对移动,并将该前端部分插入到向上端11a开口的插入凹部13中。
当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相对下降到插入凹部13内部时,耳部131进入到壳体11的侧方狭缝13a中,且它处于耳部131的外端131b突伸到上侧空间17a中的状态。另外,暴露的导线151与形成在端子51的臂部54的上端附近的接触部54a接触并相对滑动。在本实施例中,互相面向的接触部54a之间的间隙的尺寸设定为等于或小于扁平电缆101的厚度。由此,插入到插入凹部13中的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在它于插入凹部13内朝后部插入的同时受到来自接触部54a的接触压力。换言之,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具有一非零插入力(Non-Zero Insertion Force)结构。
接下来,当扁平电缆101的前端101a到达插入凹部13中的后部时且扁平电缆101的插入完成时,它达到如图6所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耳部131也到达侧方狭缝13a与上侧空间17a中的后部,或换言之耳部131到达底部,从而耳部131的后侧表面131a也到达与壳体11的上端11a向下充分间隔开的位置。
接下来,如图7所示,盖元件21的姿态置于关闭位置。这种情况下,在侧方狭缝13a与上侧空间17a内的耳部131充分向下定位,所以在上侧空间17a内在耳部131的后侧表面131a上方存在有插入锁定臂24a的足够空间。相应地,盖元件21的姿态能够从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改变到图7所示的关闭位置。
当盖元件21的姿态以这种方式呈现关闭位置时,如图8A所示,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插入到端子51的电缆插入部55中,达到它被固持在相互面对的接触部54a之间的状态,且由此可靠地保持暴露在扁平电缆101表面的导线151与接触部54a之间导通的状态。相应地,可靠地保持扁平电缆101的各导线151与相应端子51的导通的状态。
此外,如图8B所示,锁定臂24a位于上侧空间17a中的耳部131上方,由此限制耳部131的向上位移,且由此可靠地防止扁平电缆101从插入凹部13中脱出。应注意的是,在从外部施加使扁平电缆101趋于向上移动的力的情况下,所述力经由耳部131和锁定臂24a传递,从而整个盖元件21会相对于壳体11向上位移,但是插入到下侧空间17b中的脚部22的上端将与固定部17的连接部17c的下端接触,从而限制盖元件21向上位移。由此,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防止扁平电缆101从插入凹部13中脱出。
此外,锁定臂24a与耳部131的后侧表面131a接触,从而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的接地线和电源线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线和电源线经由盖元件21的所述导电层和后侧表面131a实现导通。由此,可靠地防止静电的发生。
应注意的是,扁平电缆101与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脱开的动作与将扁平电缆101连接于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的动作相反,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这种方式下,在本实施例中,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具有:一壳体11,设置有一插入凹部13,包括自两侧边缘突出的耳部131的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插入到插入凹部13中;多个端子51,安装于壳体11且电连接于扁平电缆101的所述多根导线151;以及辅助金属支架81,附接于壳体11;而且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连接于扁平电缆101。此外,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还具有:一盖元件21,其可旋转地附接于辅助金属支架81并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改变其姿态,同时盖元件21设置有一对锁定臂24a,当盖元件21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一对锁定臂24a允许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进入到插入凹部13中;但是当盖元件21处于关闭位置时,耳部131被锁定从而不能从插入凹部13中移出扁平电缆101,同时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以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插入的方向垂直于基板的姿态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因此,无需占据所述基板上的一大的表面积就可以容易且可靠地连接于一扁平电缆101,且扁平电缆101的连接不会断开,从而增加了可靠性。
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为:大约5mm的宽度(横跨左右辅助金属支架81的边缘与边缘之间的距离)、大约2.3mm的高度(当安装在一基板上时,自所述基板的表面至壳体11的上端11a的距离)、以及大约1.5mm的厚度(当盖元件21处于关闭状态下自基部23至平板状的第二部14b的距离)。因此,如图1、图2等所示,只要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以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的插入方向垂直于一基板的姿态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其在所述基板上占据的表面积就是与该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的宽度×厚度的值近似相等的一相对小的值,但是如果设想以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插入的方向变为平行于一基板的姿态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状态,就能够认识到在所述基板上占据的表面积会是与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的宽度×高度的值近似相等的一相对大的值。此外,当将扁平电缆101插入到插入凹部13中时,在插入凹部13的开口朝向侧会需要一定的作业空间,由此比所述基板上的一表面积甚至更大的表面积可能会变成是必须的。
此外,壳体11设置有一本体部12,本体部12包括一插入凹部13;以及一固定部17,其自本体部12的侧部11c向外突出且连接于辅助金属支架81;而且侧方狭缝13a形成于侧部11c,侧方狭缝13a与插入凹部13和固定部17与侧部11c之间的上侧空间17a连通,由此当盖元件21处于打开位置时,锁定臂24a位于上侧空间17a的外侧,且扁平电缆101的耳部131能够在它们的外侧缘在上侧空间17a中突伸的状态下通过侧方狭缝13a;但是当盖元件21处于关闭位置时,锁定臂24a插入到上侧空间17a中,从而将扁平电缆101(其前端部分插入到插入凹部13中)的在上侧空间17a中突伸的耳部131部分锁定。从而,通过将盖元件21的姿态置于关闭位置,可以可靠地防止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从插入凹部13中脱出。
此外,固定部17经由连接部17c连接于侧部11c;所述侧方空间由连接部17c上方的上侧空间17a与连接部17c下方的下侧空间17b构成;盖元件21设置有:脚部22,插入到下侧空间17b中;以及轴部26,其连接于脚部22的前端,且插入到形成在辅助金属支架81的轴支承部86中且可旋转地被支撑;而且当盖元件21处于关闭位置时,锁定臂24a插入到上侧空间17a中。由此,即使沿将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从插入凹部13移出的方向施加力,或换言之即使从外部施加向上动作的力,这种力会被辅助金属支架81吸收,从而不存在盖元件21的向上位移且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从插入凹部13中脱出。
此外,壳体11的本体部12设置有:一上端11a,插入凹部13和侧方狭缝13a在该上端开口;以及一下端11b,其位于与上端11a相对的侧且面向所述基板。向下端11b侧开口的金属支架收容凹部形成于固定部17。辅助金属支架81设置有:一基部83;一尾部82,其自基部83的下端突出且朝向该侧弯折并延伸;一对臂部84,其自上端向上延伸;一沟状轴通道85,形成在所述一对臂部84之间的空间;以及轴支承部86,在轴通道85的下端连续地形成。在盖元件21的脚部22插入到壳体11的下侧空间17b中之后,当辅助金属支架81自下端11b相对移动以插入到所述金属支架收容凹部中时,盖元件21的轴部26通过轴通道85且插入到轴支承部86中。由此,即使从外部施加向上动作的力,这种力也会由辅助金属支架81吸收,因此不存在盖元件21的向上位移,且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扁平电缆101的前端部分从插入凹部13中脱出。另外,壳体11、盖元件21、以及辅助金属支架81能够容易地连接以组装电缆连接用连接器1。
此外,扁平电缆101的耳部131包括一后侧表面131a,后侧表面131a上形成一导电层,且盖元件21由金属制成,因此当盖元件21处于关闭位置时,锁定臂24a与耳部131的后侧表面131a接触,且轴部26与轴支承部86周边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由此,扁平电缆101的导电层与连接于所述基板的辅助金属支架81导通,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静电的发生。
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决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而且这些修改不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外。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连接器。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是连接一扁平电缆的一连接器且具有:一壳体,设置有供所述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的一插入凹部,所述扁平电缆包括自其两侧边缘突出的耳部;多个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且电连接于所述扁平电缆的多根导线;以及一辅助金属支架,附接于所述壳体;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电缆保持元件,其可旋转地附接于所述辅助金属支架;所述电缆保持元件设置有一耳部锁定部;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允许所述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到所述插入凹部中;而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耳部被锁定,从而防止所述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自所述插入凹部中脱出;以及
所述连接器以所述扁平电缆的前端部分插入的方向垂直于一基板的姿态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置有:一本体部,其包含所述插入凹部;以及一固定部,其自所述本体部的侧部向外突出且附接至所述辅助金属支架;
在所述侧部形成有侧方狭缝,所述侧方狭缝与所述插入凹部和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侧部之间的侧方空间连通;
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位于所述侧方空间外侧,且所述扁平电缆的耳部在它们的外端在所述侧方空间内突伸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侧方空间;以及
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插入到所述侧方空间内部,从而其前端部分插入到所述插入凹部内部的扁平电缆的在所述侧方空间中突伸的耳部部分被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经由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侧部,且所述侧方空间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方的一上侧空间与位于所述连接部下方的一下侧空间;以及
所述电缆保持元件设置有:一对脚部,其插入到所述下侧空间中;以及一轴部,连接于所述一对脚部的前端,其中轴部插入到在所述辅助金属支架中形成的一开口中且可旋转地被支撑;以及
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插入到所述上侧空间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本体部设置有:一上端,所述插入凹部和所述侧方狭缝开口于所述上端;以及一下端,其位于所述上端的相反侧并面向所述基板,而向所述下端侧开口的一金属支架收容凹部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中;以及
所述辅助金属支架设置有:一基部;一尾部,自所述基部的下端延伸并朝向侧方弯折;一对固定臂,自所述基部的上端向上延伸;一沟状轴通道,形成在所述一对固定臂之间,且所述开口与所述轴通道的下端连续地形成,由此,在所述电缆保持元件的脚部插入到所述壳体的下侧空间中之后,当所述辅助金属支架自所述下端侧相对移动以插入到所述金属支架收容凹部内部时,所述电缆保持元件的轴部通过所述轴通道并插入到所述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电缆的耳部包括一导电层形成于其上的一表面;
所述电缆保持元件由金属制成;以及
当所述电缆保持元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耳部锁定部与所述耳部的所述表面接触,且所述轴部接触所述开口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
CN 201320448263 2012-07-25 2013-07-25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764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4551 2012-07-25
JP2012164551A JP2014026765A (ja) 2012-07-25 2012-07-25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7643U true CN203367643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15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4482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7643U (zh) 2012-07-25 2013-07-2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26765A (zh)
CN (1) CN203367643U (zh)
TW (1) TWM475719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5624A (zh) * 2016-05-09 2016-10-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固定装置
CN106299884A (zh) * 2015-06-26 2017-0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CN106505342A (zh) * 2015-09-03 2017-03-1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025407A (zh) * 2015-09-18 2018-05-11 索尼公司 附接装置、附接方法及手机构
CN108631101A (zh) * 2017-03-21 2018-10-09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9346861A (zh) * 2018-09-27 2019-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路板机构及电子设备
TWI679812B (zh) * 2017-04-20 2019-12-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CN111712972A (zh) * 2018-02-26 2020-09-25 京瓷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4080732A (zh) * 2019-07-16 2022-02-22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6311B2 (ja) * 2016-11-28 2018-10-31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TWI787619B (zh) * 2020-06-11 2022-12-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動鎖扣結構的連接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884B (zh) * 2015-06-26 2020-03-3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CN106299884A (zh) * 2015-06-26 2017-0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CN106505342A (zh) * 2015-09-03 2017-03-1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505342B (zh) * 2015-09-03 2018-08-3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025407A (zh) * 2015-09-18 2018-05-11 索尼公司 附接装置、附接方法及手机构
US10632617B2 (en) 2015-09-18 2020-04-28 Sony Corporation Attachment apparatus, attachment method, and hand mechanism
CN106025624A (zh) * 2016-05-09 2016-10-1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固定装置
CN106025624B (zh) * 2016-05-09 2020-02-0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固定装置
CN108631101A (zh) * 2017-03-21 2018-10-09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8631101B (zh) * 2017-03-21 2019-11-08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TWI679812B (zh) * 2017-04-20 2019-12-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CN111712972A (zh) * 2018-02-26 2020-09-25 京瓷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1712972B (zh) * 2018-02-26 2021-12-28 京瓷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9346861A (zh) * 2018-09-27 2019-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路板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9346861B (zh) * 2018-09-27 2022-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电路板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4080732A (zh) * 2019-07-16 2022-02-22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26765A (ja) 2014-02-06
TWM475719U (en) 201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7643U (zh) 连接器
CN102725921B (zh) 同轴连接器
CN201430244Y (zh) 电连接器
CN201355730Y (zh) 电连接器
CN10237706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323362Y (zh) 电连接器
CN102088152B (zh) 电气连接器
CN105655784A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CN101361230A (zh) 连接器
CN102377053A (zh) 电连接器
JP490070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95654A (zh)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1557055B (zh) 屏蔽壳及基板组件
CN101436730B (zh) 线缆连接器
CN104145376A (zh) 电连接器
CN102823079B (zh) 用于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
CN103081237A (zh) 连接器
CN201018141Y (zh) 电连接器
CN108028482A (zh) 电连接器
CN201355694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3078209A (zh) 连接器
CN103457012B (zh) 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CN2874868Y (zh) 模组电连接器
CN2562443Y (zh) 微型同轴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205167U (zh) 电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