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8370B -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8370B
CN106298370B CN201611022520.8A CN201611022520A CN106298370B CN 106298370 B CN106298370 B CN 106298370B CN 201611022520 A CN201611022520 A CN 201611022520A CN 106298370 B CN106298370 B CN 106298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card
armature
interconnecting piece
card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225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8370A (zh
Inventor
王超
高山
谢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225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8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8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8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8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8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具体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其中,推动卡具有推动卡本体,推动卡本体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衔铁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推动卡通过衔铁连接部的弧面与继电器的衔铁进行抵接接触。包含前述继电器推动卡结构的继电器包括底座、布置于底座上的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的底座上装配有推动卡;推动卡具有推动卡本体,推动卡本体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衔铁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推动卡通过衔铁连接部的弧面与磁路部分的衔铁抵接接触,衔铁连接推动卡的接触配合面为平面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具体是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以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作为电气系统的基本控制组件,在机电设备上得到了普遍性应用。现有继电器的结构多样,这其中也包括推动卡式继电器。
参见图1所示,现有推动卡式继电器主要由底座1、布置于底座1上且由推动卡7联接的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组成。磁路部分主要由布置于底座1上的铁芯3、套装在铁芯3上的线圈2、布置于线圈2旁侧的轭铁5、以跷跷板效应布置于铁芯3端面的衔铁4、以及在衔铁4背面施加弹簧力的压簧6组成。接触部分主要由间隔且相对布置的静簧片8和动簧片9组成,在静簧片8和动簧片9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触点-即静触点和动触点。其工作原理大致是,当在线圈2的引出脚21两端加上电流,线圈2的激磁电流会产生磁通,磁通通过铁芯3、轭铁5和衔铁4之间的工作气隙组成磁路,并在工作气隙产生电磁吸力;当激磁电流上升达到某一值时,电磁吸力力矩将克服接触部分动簧片9的弹性反力矩,使衔铁4转动,从而带动推动卡7推动接触部分动簧片9,实现接触部分的触点闭合;当激磁电流减小到一定值时,接触部分动簧片9的弹性反力矩大于电磁吸力力矩,衔铁4回到初始状态,接触部分的触点断开。由此可见,前述推动卡式继电器中的推动卡是输入(即磁路部分)和输出(即接触部分)之间进行力传递的关键、核心传动部件,其成型结构直接影响着继电器输入与输出之间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述推动卡式继电器中,推动卡的推动卡本体一端具有凸锥状的衔铁连接部、另一端具有凸锥状的动簧连接部,推动卡通过凸锥状的衔铁连接部插接装配在衔铁上、通过凸锥状的动簧连接部插接装配在动簧片上,以此实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的联接。推动卡的此种结构虽然能够实现继电器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的联接,但是其存在以下主要技术问题:
1. 在推动卡的插接装配结构中,为了确保推动卡分别与衔铁和动簧片装配的稳定性,推动卡的衔铁连接部与衔铁表面之间、推动卡的动簧连接部与动簧片表面之间分别形成较大的面接触,由于衔铁的跷跷板动作效应,推动卡在力的传递过程中必然会产生非直线的(即弧形的)运动轨迹,这对推动卡的运动精度造成必然影响,进而会影响继电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利于其使用寿命的延长;
2. 推动卡与衔铁之间、推动卡与动簧片之间的插接装配结构,使得继电器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实现推动卡装配的自动化作业,需要依赖人工手动实现,这不仅不利于成品继电器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高,而且还会降低继电器的生产效率、增大生产成本,实用性差;
3. 推动卡与衔铁之间、推动卡与动簧片之间的插接装配结构,无论在生产组装时、还是成品服役时,容易在它们的插接装配部位因摩擦、刮蹭等现象而产生影响电气性能的毛屑,这不利于继电器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高及保障。
综上所述,现有推动卡式继电器因推动卡本身的结构特性,而使得所应用继电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作业效率低、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同时,在成品服役过程中,还存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亟待改进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推动卡式继电器的结构特殊性以及现有推动卡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推动卡运动精度、有利于确保所应用继电器稳定且可靠运行的继电器推动卡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二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推动卡式继电器的不足以及目的之一的推动卡结构,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实现自动化装配且运行稳定和可靠高的、包含目的之一推动卡结构的继电器。
本发明实现其技术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所述推动卡具有推动卡本体,所述推动卡本体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所述推动卡的衔铁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推动卡通过衔铁连接部的弧面与继电器的衔铁进行抵接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动卡的动簧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推动卡通过动簧连接部的弧面与继电器的动簧片进行抵接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上的动簧连接部为间隔开的两段,两段动簧连接部之间的推动卡本体上具有直线延伸出的凸尾部,所述推动卡上的两段动簧连接部和凸尾部与继电器的动簧片结构相对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动卡的推动卡本体上设有与继电器底座相配合的直线滑动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本体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为成型于推动卡本体底面和/或顶面的直线导轨。
本发明实现其技术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含上述继电器推动卡结构的继电器,包括底座、布置于底座上的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所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的底座上装配有推动卡,由推动卡在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进行力的传递;所述推动卡具有推动卡本体,所述推动卡本体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所述推动卡的衔铁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推动卡通过衔铁连接部的弧面与磁路部分的衔铁抵接接触,所述衔铁连接推动卡的接触配合面为平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动卡的动簧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推动卡通过动簧连接部的弧面与接触部分的动簧片抵接接触,所述动簧片连接推动卡的接触配合面为平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上的动簧连接部为间隔开的两段,两段动簧连接部之间的推动卡本体上具有直线延伸出的凸尾部,所述推动卡上的两段动簧连接部和凸尾部与动簧片的结构相对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动卡的推动卡本体上设有与底座相配合的直线滑动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的推动卡本体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为成型于推动卡本体底面和/或顶面的直线导轨,与之对应的,所述底座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为成型于底座安装架和/或隔板上的直线滑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推动卡将推动卡本体上的衔铁连接部以外凸的弧面结构成型,且在继电器的应用中与衔铁表面形成抵接接触配合-即二者形成线性接触的配合关系,从而在衔铁的跷跷板效应动作过程中,衔铁通过表面对推动卡衔铁连接部弧面的滚压而实现对推动卡的直线位移推动,如此,能够使推动卡的运动轨迹有效地实现直线运动,即有效地提高了推动卡的运动精度,有利于使应用上述推动卡结构的继电器在服役过程中能够实现稳定且可靠的运行;
2. 本发明推动卡将推动卡本体上的另一个连接部-即动簧连接部以外凸的弧面结构成型,且在继电器的应用中与动簧片表面形成抵接接触配合-即二者形成线性接触的配合关系,从而在动簧片的摆动过程中,动簧片通过表面对推动卡动簧连接部弧面的滚压而实现对推动卡的直线位移推动,如此,能够使推动卡的运动轨迹进一步的有效地实现直线运动,即进一步的有效地提高了推动卡的运动精度,有利于使应用上述推动卡结构的继电器在服役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实现稳定且可靠的运行;
3. 本发明推动卡的推动卡本体上所成型的直线滑动结构,不仅有利于推动卡在继电器底座上的轻松、容易、稳定、可靠地装配,而且能够有效、可靠地确保推动卡在衔铁和动簧片之间的运行轨迹为直线运动,即能够有效、可靠地确保推动卡按设计的直线运动轨迹进行高精度的运动,进而有利于确保应用上述推动卡结构的继电器在服役过程中能够实现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运行;
4. 本发明继电器的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采用了本发明的推动卡结构,其不仅必然具备本发明推动卡结构的相应优点(即上述第1、2、3点优点),而且还能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自动化装配成型,使得装配成型的过程和操作更简单,作业标准更客观,有利于提高生产装配质量的一致性,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性好;另外,无论在装配成型过程中、还是成品服役过程中,推动卡在底座上的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均能有效、可靠地减少、甚至避免毛屑的产生,进而有利于提高继电器的成品合格率及服役中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推动卡式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推动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推动卡与衔铁的一种连接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继电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继电器的组装过程分解图。
图9是图8中推动卡在底座上进行装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底座;11—上滑槽;12—安装架;13—下滑槽;14—隔板;2—线圈;21—引出脚;3—铁芯;4—衔铁;5—轭铁;6—压簧;7—推动卡;71—推动卡本体;72—衔铁连接部;73—动簧连接部;74—下导轨;75—上导轨;76—凸尾部;8—静簧片;9—动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推动卡式继电器的推动卡结构、以及包含该推动卡的推动卡式继电器,下面对照附图结合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为应用于推动卡式继电器的推动卡结构,该推动卡7具有板状结构的推动卡本体71。推动卡本体71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72、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73,且在靠近衔铁连接部72处的推动卡本体71上设有直线位移的限位结构,即该限位结构为板状结构、从推动卡本体71的四周延伸出,若以推动卡本体71为轴向,则限位结构为成型于推动卡本体71径向上的板状结构。
推动卡7的衔铁连接部72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即衔铁连接部72为推动卡本体71端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拱形状,该拱起弧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言。在使用过程中,推动卡7通过衔铁连接部72的弧面与继电器的衔铁进行抵接接触,二者形成线性接触。
推动卡7的动簧连接部73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即动簧连接部73为推动卡本体71端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拱形状,该拱起弧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言。在使用过程中,推动卡7通过动簧连接部73的弧面与继电器的动簧片进行抵接接触,二者形成线性接触。由于继电器的动簧片为H形或Y形结构,为了适应动簧片的这种左、右分叉,前述推动卡7上的动簧连接部73为间隔开的两段,这两段动簧连接部73与继电器的动簧片分叉结构相对应,即每段动簧连接部73对应于一侧动簧片,对应的动簧连接部73与动簧片形成线性接触的抵接接触。为了有效地提高继电器上的触点与线圈之间的爬电距离,同时亦为了提高继电器的抗跌落性能,前述推动卡7的两段动簧连接部73之间的推动卡本体71上具有直线延伸出的凸尾部76,该凸尾部76与动簧片上的开叉空间相对应,使用时从动簧片的开叉空间穿过,从而使推动卡7上的两段动簧连接部73和凸尾部76与继电器的动簧片结构形成对应、配合。
为了保证应用于继电器上的推动卡7能够稳定、可靠地进行设定要求的直线运动,上述推动卡7的推动卡本体71上设有与继电器底座相配合的直线滑动结构,具体是,在上述限位结构后部的推动卡本体71上(即上述限位结构与凸尾部76端面之间,或者,至少是上述限位结构与动簧连接部73之间)设有直线型的上导轨75和下导轨74,上导轨75成型于推动卡本体71的顶面,下导轨74成型于推动卡本体71的底面。
实施例2
本发明为应用于推动卡式继电器的推动卡结构,该推动卡具有板状结构的推动卡本体。推动卡本体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且在靠近衔铁连接部处的推动卡本体上设有直线位移的限位结构,即该限位结构为板状结构、从推动卡本体的四周延伸出,若以推动卡本体为轴向,则限位结构为成型于推动卡本体径向上的板状结构。
推动卡的衔铁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即衔铁连接部为推动卡本体端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拱形状,该拱起弧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言。在使用过程中,推动卡通过衔铁连接部的弧面与继电器的衔铁进行抵接接触,二者形成线性接触。
推动卡的动簧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即动簧连接部为推动卡本体端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拱形状,该拱起弧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言。在使用过程中,推动卡通过动簧连接部的弧面与继电器的动簧片进行抵接接触,二者形成线性接触。
为了保证应用于继电器上的推动卡能够稳定、可靠地进行设定要求的直线运动,上述推动卡的推动卡本体上设有与继电器底座相配合的直线滑动结构,具体是,在上述限位结构后部的推动卡本体上(即上述限位结构与动簧连接部之间)设有直线型的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成型于推动卡本体的顶面,下导轨成型于推动卡本体的底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推动卡上的直线滑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推动卡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以直线滑槽成型(当然,必须要与继电器底座上的结构相匹配),具体的,在限位结构后部的推动卡本体上设有直线型的上滑槽和下滑槽,上滑槽以内凹方式成型于推动卡本体的顶面,下滑槽以内凹方式成型于推动卡本体的底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推动卡上的直线滑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推动卡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以直线滑槽和直线导轨共存的方式成型(当然,必须要与继电器底座上的结构相匹配),具体的,在限位结构后部的推动卡本体上设有直线型的上滑槽和下导轨,上滑槽以内凹方式成型于推动卡本体的顶面,下导轨以外凸方式成型于推动卡本体的底面。
基于本实施例,本发明推动卡的直线滑动结构也可以是以仅成型于推动卡本体上的单一滑槽或导轨成型,只要其与底座上形成凹凸配合即可。
实施例5
参见图2至图9所示,本发明为推动卡式继电器,其包括底座1、布置于底座1上的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
其中,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部分磁路部分的布置结构和接触部分的布置结构,磁路部分布置结构和接触部分布置结构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安装架12,该安装架12从靠近磁路部分的布置结构起,依序设有轭铁嵌装槽、衔铁嵌装槽、压簧嵌装槽和推动卡装配平台。安装架12的推动卡装配平台上设有内凹的直线滑槽-即下滑槽13,该下滑槽13的起始端为装配平台靠近磁路部分的端部、终止端为装配平台的尾端端部。前述底座1的安装架12上方还设有隔板14,该隔板14罩扣在安装架12的上方,隔板14的底面与安装架12的推动卡装配平台之间形成匹配推动卡7的空间,在隔板14的底面设有内凹的直线滑槽-即上滑槽11,该上滑槽11的起始端为隔板14靠近磁路部分的端部、终止端为隔板14靠近接触部分的端部,且上滑槽11和下滑槽13相对应。
磁路部分主要由铁芯3、线圈2、衔铁4、轭铁5和压簧组成。铁芯3安装于底座1上,在底座1的顶面竖立。线圈2套装在铁芯3的外周,线圈2的引出脚21布置于底座1的底面上。轭铁5为L形结构,轭铁5嵌装在安装架12上的轭铁嵌装槽内,延伸至线圈2和铁芯3的上方。衔铁4为L形结构,衔铁4通过压簧抵压嵌装在安装架12上的衔铁嵌装槽内,延伸至线圈2和铁芯3的下方,衔铁4在安装架12上形成线接触,衔铁4在底座1的安装架12上形成跷跷板效应的布置;衔铁4连接推动卡7的接触配合面为平面结构。压簧嵌装在安装架12上的压簧嵌装槽内,压簧在衔铁4的背面施加弹簧力、对衔铁4进行限位。
接触部分主要由动簧片9和静簧片8组成,这两个簧片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触点-即动触点和静触点,在推动卡7的动作下,动簧片9上的触点与静簧片8上的触点进行吸合或断开的动作切换。动簧片9连接推动卡7的接触配合面为平面结构;此外,该动簧片9为H形的左、右分叉结构。
推动卡7横向布置在底座1的安装架12上,其一端与衔铁4连接、另一端与动簧片9连接。推动卡7与衔铁4配合,传递磁路部分的磁力矩和接触部分的弹簧力矩。
具体的,上述推动卡7具有板状结构的推动卡本体71。推动卡本体71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72、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73,且在靠近衔铁连接部72处的推动卡本体71上设有直线位移的限位结构,即该限位结构为板状结构、从推动卡本体71的四周延伸出,若以推动卡本体71为轴向,则限位结构为成型于推动卡本体71径向上的板状结构。前述推动卡7的推动卡本体71上设有与底座1相配合的直线滑动结构(即安装架12的推动卡装配平台上的下滑槽13和隔板14底面的上滑槽11),该直线滑动结构是以布置于限位结构后部推动卡本体71上的直线型上导轨75和下导轨74成型,上导轨75成型于推动卡本体71的顶面、与隔板14底面的上滑槽11相匹配,下导轨74成型于推动卡本体71的底面、与装配平台上的下滑槽13相匹配。推动卡7在底座1上装配时,将底座1竖立,推动卡7直接贯入底座1上的对应滑槽内即可。
推动卡7的衔铁连接部72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即衔铁连接部72为推动卡本体71端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拱形状,该拱起弧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言。推动卡7通过衔铁连接部72的弧面与衔铁4的接触配合面进行抵接接触,衔铁连接部72与衔铁4的接触配合面之间形成线性接触。
推动卡7的动簧连接部73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即动簧连接部73为推动卡本体71端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拱形状,该拱起弧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言。推动卡7通过动簧连接部73的弧面与动簧片9的接触配合面进行抵接接触,动簧连接部72与动簧片9的接触配合面之间形成线性接触。前述推动卡7上的动簧连接部73为间隔开的两段,这两段动簧连接部73与动簧片9的分叉结构相对应,即每段动簧连接部73对应于一侧动簧片;两段动簧连接部73之间的推动卡本体71上具有直线延伸出的凸尾部76,该凸尾部76与动簧片9上的开叉空间相对应,从动簧片9的开叉空间穿过,从而使推动卡7上的两段动簧连接部73和凸尾部76与动簧片9的结构形成对应、配合。
实施例6
本发明为推动卡式继电器,其包括底座、布置于底座上的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
其中,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部分磁路部分的布置结构和接触部分的布置结构,磁路部分布置结构和接触部分布置结构之间的底座上设有安装架,该安装架从靠近磁路部分的布置结构起,依序设有轭铁嵌装槽、衔铁嵌装槽、压簧嵌装槽和推动卡装配平台。安装架的推动卡装配平台上设有内凹的直线滑槽-即下滑槽,该下滑槽的起始端为装配平台靠近磁路部分的端部、终止端为装配平台的尾端端部。前述底座的安装架上方还设有隔板,该隔板罩扣在安装架的上方,隔板的底面与安装架的推动卡装配平台之间形成匹配推动卡的空间,在隔板的底面设有内凹的直线滑槽-即上滑槽,该上滑槽的起始端为隔板靠近磁路部分的端部、终止端为隔板靠近接触部分的端部,且上滑槽和下滑槽相对应。
磁路部分主要由铁芯、线圈、衔铁、轭铁和压簧组成。铁芯安装于底座上的铁芯孔内,在底座的顶面竖立。线圈套装在铁芯的外周,线圈的引出脚布置于底座的底面上。叉丫结构的轭铁嵌装在安装架上的轭铁嵌装槽内,处在线圈的旁侧。近L形的衔铁嵌装在安装架上的衔铁嵌装槽内,衔铁的内侧中部(即弯折部)与轭铁的外侧上沿形成线接触,二者以此线接触为摆动轴,衔铁在轭铁上形成跷跷板效应的布置,衔铁延伸至铁芯上方;衔铁4连接推动卡7的接触配合面为平面结构。近片状结构的压簧嵌装在安装架上的压簧嵌装槽内,压簧在衔铁背面施加弹簧力、对衔铁限位。
接触部分主要由动簧片和静簧片组成,这两个簧片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触点-即动触点和静触点,在推动卡的动作下,动簧片上的触点与静簧片上的触点进行吸合或断开的动作切换。动簧片连接推动卡的接触配合面为平面结构。
推动卡横向布置在底座的安装架上,其一端与衔铁连接、另一端与动簧片连接。推动卡与衔铁配合,传递磁路部分的磁力矩和接触部分的弹簧力矩。
具体的,上述推动卡具有板状结构的推动卡本体。推动卡本体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且在靠近衔铁连接部处的推动卡本体上设有直线位移的限位结构,即该限位结构为板状结构、从推动卡本体的四周延伸出,若以推动卡本体为轴向,则限位结构为成型于推动卡本体径向上的板状结构。前述推动卡的推动卡本体上设有与底座相配合的直线滑动结构(即安装架的推动卡装配平台上的下滑槽和隔板底面的上滑槽),该直线滑动结构是以布置于限位结构后部推动卡本体上的直线型上导轨和下导轨成型,上导轨成型于推动卡本体的顶面、与隔板底面的上滑槽相匹配,下导轨成型于推动卡本体的底面、与装配平台上的下滑槽相匹配。推动卡在底座上装配时,将底座竖立,推动卡直接贯入底座上的对应滑槽内即可。
推动卡的衔铁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即衔铁连接部为推动卡本体端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拱形状,该拱起弧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言。推动卡通过衔铁连接部的弧面与衔铁的接触配合面进行抵接接触,衔铁连接部与衔铁的接触配合面之间形成线性接触。
推动卡的动簧连接部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即动簧连接部为推动卡本体端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拱形状,该拱起弧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而言。推动卡通过动簧连接部的弧面与动簧片的接触配合面进行抵接接触,动簧连接部与动簧片的接触配合面之间形成线性接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5或6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底座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为成型于底座安装架上的、外凸的直线导轨,以及成型于隔板底面上的、外凸的直线导轨;推动卡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与底座上的直线滑动结构形成凹凸配合,因而,推动卡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以内凹成型于推动卡本体顶面的上滑槽和内凹成型于推动卡本体底面的下滑槽构成。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5或6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底座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为成型于底座安装架上的、内凹的直线滑槽,以及成型于隔板底面上的、外凸的直线导轨;推动卡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与底座上的直线滑动结构形成凹凸配合,因而,推动卡上的直线滑动结构以内凹成型于推动卡本体顶面的上滑槽和外凸成型于推动卡本体底面的下导轨构成。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推动卡式继电器,包括底座(1)、布置于底座(1)上的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的动簧片(9)为H形或Y形的左、右分叉结构,所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的底座(1)上装配有推动卡(7),由推动卡(7)在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进行力的传递;
所述推动卡(7)具有推动卡本体(71),所述推动卡本体(71)的一端具有衔铁连接部(72)、另一端具有动簧连接部(73),所述衔铁连接部(72)和动簧连接部(73)分别为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推动卡(7)通过衔铁连接部(72)的弧面与磁路部分的衔铁(4)抵接接触,所述衔铁(4)连接推动卡(7)的接触配合面为平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卡(7)的动簧连接部(73)一端具有直线延伸出的凸尾部(76),所述凸尾部(76)将推动卡(7)上的动簧连接部(73)分为间隔开的两段,正对所述凸尾部(76)的推动卡本体(71)的底面成型有直线导轨;与之对应的,所述底座(1)上的安装架上具有配合所述推动卡本体(71)底面上的直线导轨的直线滑槽;
所述推动卡(7)横向装配在所述底座(1)的安装架上,所述推动卡(7)通过推动卡本体(71)底面上的直线导轨与底座(1)安装架上的直线滑槽直线滑动配合;所述推动卡(7)的两段动簧连接部(73)与H形或Y形左、右分叉结构的动簧片(9)相对应,且所述推动卡(7)上的两段动簧连接部(73)之间的凸尾部(76)与动簧片(9)上的开叉空间相对应,所述推动卡(7)的凸尾部(76)从动簧片(9)的开叉空间穿过,使所述推动卡(7)通过两段动簧连接部(73)的弧面与动簧片(9)的左、右对应平面形成抵接接触,从而使所述推动卡(7)上的两段动簧连接部(73)和凸尾部(76)与H形或Y形的左、右分叉结构的动簧片(9)形成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推动卡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7)的推动卡本体(71)顶面上成型有直线导轨,与之对应的,所述继电器的隔板上具有配合所述推动卡本体(71)顶面上的直线导轨的直线滑槽。
CN201611022520.8A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Active CN106298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2520.8A CN106298370B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22520.8A CN106298370B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8370A CN106298370A (zh) 2017-01-04
CN106298370B true CN106298370B (zh) 2019-04-19

Family

ID=57721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22520.8A Active CN106298370B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83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7082A (zh) * 2017-04-27 2018-11-13 施耐德电气公司亚洲 用于电机继电器中的卡结构和包括该卡结构的电机继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3200B2 (ja) * 2018-03-13 2021-1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装置
JP7003788B2 (ja) 2018-03-27 2022-01-2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CN112992610B (zh) * 2021-02-08 2022-07-29 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继电器的推动卡装配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934A (zh) * 2011-03-04 2011-07-20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02678234U (zh) * 2012-06-15 2013-01-16 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推动卡双联弹簧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3367171U (zh) * 2013-07-02 2013-12-25 安徽省明光市爱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衔铁、推动卡、动簧片连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9488A (ja) * 2005-10-13 2007-04-26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電磁継電器
CN202049910U (zh) * 2011-05-11 2011-11-23 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动簧片和推杆的连接结构
CN203521334U (zh) * 2013-10-31 2014-04-02 浙江申乐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04088210U (zh) * 2014-09-12 2015-01-07 浙江凡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CN206148372U (zh) * 2016-11-15 2017-05-03 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934A (zh) * 2011-03-04 2011-07-20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02678234U (zh) * 2012-06-15 2013-01-16 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推动卡双联弹簧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3367171U (zh) * 2013-07-02 2013-12-25 安徽省明光市爱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衔铁、推动卡、动簧片连动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7082A (zh) * 2017-04-27 2018-11-13 施耐德电气公司亚洲 用于电机继电器中的卡结构和包括该卡结构的电机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8370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8370B (zh)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JPWO2013084409A1 (ja) 発電装置
CN103594291B (zh) 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CN100403475C (zh) 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CN206148372U (zh) 一种继电器推动卡结构及包含该推动卡的继电器
CN205984819U (zh) 一种压簧及包含该压簧的推杆式继电器
CN102881519A (zh) 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
CN109637897B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的卡接装置
CN113611553B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01599392A (zh) 无需工具的接触块
CN202678234U (zh) 一种组合推动卡双联弹簧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6480522U (zh) 一种永磁驱动的高压直流接触器
CN102709124B (zh) 一种组合推动卡双联弹簧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5542622U (zh) 一种同步开关用磁保持继电器
CN208753226U (zh) 用于双电源切换的电磁继电器
CN106328446A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磁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8970439U (zh) 一种衔铁滑动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775823Y (zh) 带弹簧推动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CN207947179U (zh) 一种电磁铁
CN108933063A (zh) 一种推动卡防脱的电磁继电器
JPH09231896A (ja) シーソー式電磁継電器
CN204095710U (zh) 一种汽车电器盒小型保险卡子
CN106783252B (zh) 一种永磁驱动的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20138213U (zh) 一种高负载超小型继电器
CN205282401U (zh) 磁保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