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1519A - 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1519A CN102881519A CN2012102406218A CN201210240621A CN102881519A CN 102881519 A CN102881519 A CN 102881519A CN 2012102406218 A CN2012102406218 A CN 2012102406218A CN 201210240621 A CN201210240621 A CN 201210240621A CN 102881519 A CN102881519 A CN 1028815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unit
- spring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h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c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其改良收纳在单元壳体的辅助接点机构的结构、能减少零部件数、实现单元小型化。其是外设在电磁接触器使用的辅助接点单元,成为在该单元壳体收纳触点保持体、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组装结构,可动触点与接触弹簧组合,与保持在触点保持体的窗孔的常开、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在将该单元外设在电磁接触器顶部的状态下将触点保持体的连接臂连接到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使得推压嵌入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的常闭的可动触点而赋能的接触弹簧的一端通过弹簧支承座载置在单元壳体,使得该弹簧具有接触弹簧的功能和复原弹簧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横向驱动方式的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详细地说,涉及组装在该单元壳体的接点机构的提离(lift-off)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电磁接触器,以下这样的横向驱动方式的电磁接触器为人们所公知:平行配置操作电磁体和将可动接点保持在横向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的接点机构,收纳在主体壳体,用操作杆连接上述操作电磁体的可动铁芯和触点保持体之间,通过电磁体的线圈励磁/非励磁控制,将触点保持体驱动到动作/释放位置,将接点切换为接通/断开位置动作(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另外,对于电磁接触器产品,准备增设控制接点的辅助接点单元作为任选附件,下面在图3~图5表示适用于上述横向驱动方式的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的现有技术结构。
在各图中,符号1表示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符号2表示外设在主体壳体1顶部的头接通(head-on)型的辅助接点单元。在此,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1由下部壳体3、上部壳体4、以及顶部盖5构成,在下部壳体3收纳上述操作电磁体,在上部壳体4收纳主接点机构。符号6表示接点机构的外部连接端子。
另一方面,辅助接点单元2如图5(a)、(b)所示,成为在由下部框架7a和上部盖7b构成的箱型单元壳体7中收纳横向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10、设置有连接端子的固定触点11、以及复原弹簧(back spring,压缩螺旋弹簧)12的组装结构,其中,上述触点保持体10与接触弹簧(压缩螺旋弹簧)9组合,搭载保持与常开、常闭的辅助接点(接点构成:11a、11b)对应的可动触点8a、8b,上述固定触点11设有与上述可动触点8a、8b相对的接点11a、11b,上述复原弹簧12将触点保持体10朝释放位置赋能。上述触点保持体10以能够沿着形成在下部框架7a内方的导向框7a-1朝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被导向保持。另外,复原弹簧12如图所示,跨于触点保持体10的左侧端部和单元壳体7的侧壁之间安装。
在此,可动触点8a、8b是在其两端配置接点的桥接接点型的触点。另外,在触点保持体10(树脂成形品),沿着滑动方向(箭头P方向)形成窗孔(方孔)10a,使得在该窗孔10a,上述可动触点8a(常开接点)以及8b(常闭接点)与接触弹簧9组合而各自嵌插保持。符号10b是从触点保持体10的下表面突出形成的二叉形状的搭扣配合式连接臂,该连接臂10b贯通在单元壳体7的底面开口的长孔,突出到壳体下方。另外,符号10c是对着在壳体盖7b开口的动作显示窗、设在触点保持体10顶部的显示突起。
上述构成的辅助接点单元2使得形成在单元壳体7的底部周缘的安装脚7c卡合到穿通设置在电磁接触器的顶部盖5的卡合孔5a,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1。在该安装状态下,如图4所示,可动框搭载保持有收纳在主体壳体1的接点机构(下面称为“主接点机构”)的可动触点,突出到单元壳体7的底面侧的触点保持体10的连接臂10b(参照图5(b))通过在电磁接触器的顶部盖5开口的孔5b,卡合在上述可动框。这样,辅助接点单元2的滑动式触点保持体10与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连接。
并且,若在将辅助接点单元2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组装状态下,励磁/非励磁地控制操作电磁体的线圈,则与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移动连动,辅助接点单元2的辅助接点如下所述实行切换到接通/断开位置的动作。
即,在操作电磁体的非励磁状态下,与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连接的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停止在右方的释放位置(参照图5)。在该释放位置,与常开的辅助接点对应的可动触点8a从固定触点11的接点11a离开(断开)。另外,与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的可动触点8b受到接触弹簧9的弹簧力与固定触点11的接点11b加压接触(接通)。在该释放位置,安装于触点保持体10和单元壳体7的侧壁之间的复原弹簧12几乎回复到设置长度。
另一方面,若从上述释放状态对电磁接触器的操作电磁体进行励磁,则其可动铁芯受固定铁芯吸引,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移动到动作位置,并且,与该动作连动,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反抗复原弹簧12的弹簧力,被驱动到左方的动作位置。由此,与上述释放位置相反,常开接点的可动触点8a闭极(接通),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8b离开(断开)。并且,若从该动作状态使得操作电磁体非励磁,则操作电磁体的吸引力消失,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受到该复原弹簧的弹簧力,从动作位置返回移动到释放位置。另外,与上述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连接的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受到迄今为止蓄能的复原弹簧12的弹簧载荷,触点保持体10返回到上述释放位置。
如上所述,辅助接点单元2的接点机构如以下方式构成:通过内置在电磁接触器的操作电磁体的吸引力,和复原弹簧12的弹簧载荷,驱动收纳在该单元壳体7的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10到动作位置、释放位置,通过该驱动,将与接触弹簧9组合而搭载保持在触点保持体10的常开、常闭的可动触点8a、8b切换到接通/断开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4278号公报(图13~图15)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86245号公报(图10~图1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的辅助接点单元存在以下这样的课题。
即,在图5所示现有技术结构的辅助接点单元中,与电磁接触器的释放动作一致,使得组装在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返回到释放位置的复原弹簧12介于触点保持体10的端部和单元壳体7之间配置。为此,在辅助接点单元2的单元壳体7需要收纳复原弹簧12的空间,壳体外形尺寸大型化。
此外,为了使得辅助接点单元小型化,也可以考虑省略辅助接点单元2的复原弹簧12,取而代之在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复原弹簧使用弹簧力(弹簧常数/弹簧系数)大的弹簧,在电磁接触器释放动作时,与主体的主接点机构一起,驱动组装在辅助接点单元的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使其返回到释放位置。
但是,若增大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复原弹簧的弹簧力,则必须增加操作电磁体的安培匝数(ampere-turn)等,所增加部分相当于该增大弹簧力部分,以提高磁吸引力,作为其结果,电磁接触器的消耗电力增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通过改良提离结构,使得与可动触点组合搭载在滑动式触点保持体的接触弹簧发挥辅助接点单元的复原弹簧的功能,减少零部件数,使得单元小型化,能够实现紧凑化。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是外设于内置操作电磁体和主接点机构的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而使用的辅助接点单元,成为在该单元壳体收纳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桥接接点型的可动触点和与上述可动触点相对的设置有端子的固定触点的组装结构,其中,上述可动触点与接触弹簧组合,与嵌合插入到形成在上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而保持的常开、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在将该辅助接点单元外设在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的状态下,将上述滑动式触点保持体连接到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
将嵌入到上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而对常闭的辅助接点推压赋能的接触弹簧的一端,通过作为不同部件的弹簧支承座保持于单元壳体(技术方案1)。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与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的接触弹簧的支承座为在其板面中央形成与接触弹簧卡合的凸部的横向较长的座板,从侧方将该座板贯通插入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并且将从触点保持体朝两侧突出的座板的两端部支承在单元壳体,保持接触弹簧的一端(技术方案2)。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提离结构,接触弹簧与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组合而搭载在辅助接点单元的触点保持体,使得该接触弹簧具有作为复原弹簧的功能,当电磁接触器释放时,通过上述接触弹簧的蓄能弹簧力将触点保持体从动作位置推回到释放位置,并且,在该释放位置,能将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加压赋能在固定触点的接点。
由此,省略在现有技术的辅助接点单元中安装于触点保持体的端部和单元壳体之间的专用的复原弹簧,能实现零部件数的减少和单元小型化。
而且,在辅助接点单元的释放位置,上述接触弹簧的弹簧载荷通过弹簧支承座和与常闭的可动触点接触的固定触点,载荷施加在单元壳体,因此,触点保持体成为不受到弹簧载荷的自由状态。因此,在将电磁接触器的操作电磁体从非励磁切换为励磁,将辅助接点单元的触点保持体驱动到动作位置的行程中,直到常闭的可动触点受触点保持体推压而从固定触点的接点开始离开为止,接触弹簧的弹簧载荷不作为负荷(抗力)施加到操作电磁体。由此,能有效地将操作电磁体的吸引力传递到辅助接点单元的触点保持体,能够不停滞地向着动作位置快速驱动触点保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接点单元的构成图,其中,(a)是表示内部结构的平面图,(b)是(a)的触点保持体的外形立体图,(c)是(b)的接触弹簧的支承座的外形立体图。
图2是图1(a)的侧视截面图。
图3是将头接通型的辅助接点单元外设在横向驱动方式的电磁接触器的组装状态图,其中,(a)是正面图,(b)是俯视图。
图4是图3的补充说明图,其中,(a)是将辅助接点单元安装在电磁接触器前的分解立体图,(b)是从底面侧看(a)的辅助接点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头接通型的辅助接点单元的现有技术结构图,其中,(a)是表示内部结构的平面图,(b)是(a)的侧视截面图。
符号说明:
1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
2辅助接点单元
7辅助接点单元的单元壳体
8a常开接点的可动触点
8b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
9接触弹簧
10触点保持体
10a窗孔
10b连接臂
11固定触点
13弹簧支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例图中,对与图5对应的相同部件标以相同符号,省略其说明。
图示实施例的辅助接点单元基本结构与图5所示现有技术的辅助接点单元相同,关于其接点机构的提离结构按如下所述构成。
即,在图示实施例中,省略在图5的现有技术结构中安装于触点保持体10的端部和单元壳体7的侧壁之间的复原弹簧12,用以下结构代替:和与常闭接点对应的可动触点8b组合、嵌入保持在触点保持体10的窗孔10a的接触弹簧9的一端(与可动触点8b相反侧端)通过弹簧支承座13载置于形成在单元壳体7的下部框7a的导向框7a-1的台肩部,所述弹簧支承座13作为与触点保持体10不同的另外的部件设置。
在此,弹簧支承座13如图1(c)所示,成为在板面中央形成凸部13a的横向较长的座板,该凸部13a卡合接触弹簧9的端部。并且,当组装辅助接点单元2时,从触点保持体10的侧方将上述座板贯通插入窗孔10a,使得在该凸部13a卡合到接触弹簧9的一端,在收纳在单元壳体7的下部框架7a的状态下,使得从触点保持体10突出到侧方的弹簧支承座13的两端部与导向框7a-1的台肩部推压抵接,支承在该位置。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提离(离升)式接点机构的动作、功能。首先,如图3所示,在将辅助接点单元2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1的顶部的组装状态下,在将电磁接触器的操作电磁体设为非励磁的释放状态下,如图1(a)、图2所示,触点保持体10返回到右方的释放位置,在该释放位置,常开接点的可动触点8a从固定触点11的接点11a离开(断开),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8b受到接触弹簧9的弹簧载荷,与固定触点11的接点11b加压接触。在该释放状态下,接触弹簧9的两端通过弹簧支承座13和与固定触点11抵接的可动触点8b载置在单元壳体7,因此,接触弹簧9的载荷不作用在触点保持体10,因此,触点保持体10处于载荷为零的自由状态。
接着,在从该状态对电磁接触器的操作电磁体励磁时,如图5所述,受到电磁体的吸引力,搭载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以及与该可动框连接的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连动,被驱动到左方的动作位置。由此,辅助接点单元2的常闭接点切换为开极(断开),常开接点切换为闭极(接通)。另外,当在该过程中触点保持体10移动到左方的动作位置时,与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8b组合、嵌入到触点保持体10的窗孔10a的接触弹簧9,其一端通过上述弹簧支承座13载置在单元壳体7,因此,该接触弹簧9压缩,弹簧力被蓄能。
在该动作行程中,在触点保持体10推压常闭的可动触点8b从闭极位置到离开为止的初始行程中,如上所述,触点保持体10处于载荷为零的自由状态,因此,接触弹簧9的弹簧载荷对于操作电磁体的吸引力不作为负载(抗力)作用。由此,能高效地将操作电磁体的吸引力传递到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能够不停滞地向着动作位置快速驱动触点保持体10。
接着,当从上述动作状态对操作电磁体非励磁时,如上所述通过弹簧支承座13被蓄能的常闭接点的接触弹簧9起着作为复原弹簧的功能,驱动触点保持体10返回到释放位置。即,与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8b组合的接触弹簧9除了具有推压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8b赋能的本来功能,还具有驱动触点保持体10从动作位置向着释放位置返回的作为复原弹簧的功能。
由此,省略在图5的现有技术结构中安装于触点保持体10的端部和单元壳体7之间的专用的复原弹簧12,能够减少辅助接点单元的零部件数,使得单元小型化,实现紧凑化。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是外设于内置操作电磁体和主接点机构的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而使用的辅助接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成为在该单元壳体收纳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桥接接点型的可动触点和与所述可动触点相对的设置有端子的固定触点的组装结构,其中
所述可动触点与接触弹簧组合,与嵌合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而保持的常开、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
在将该辅助接点单元外设在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的状态下,将所述滑动式触点保持体连接到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
将嵌入到所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而对常闭的辅助接点推压赋能的接触弹簧的一端,通过作为不同部件的弹簧支承座保持于单元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其特征在于:
与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的接触弹簧的支承座为在其板面中央形成与接触弹簧卡合的凸部的横向较长的座板,从侧方将该座板贯通插入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并且将从触点保持体朝两侧突出的座板的两端部支承在单元壳体,保持接触弹簧的一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55576 | 2011-07-14 | ||
JP2011155576A JP5821354B2 (ja) | 2011-07-14 | 2011-07-14 | 電磁接触器の補助接点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1519A true CN102881519A (zh) | 2013-01-16 |
CN102881519B CN102881519B (zh) | 2015-09-16 |
Family
ID=47482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40621.8A Active CN102881519B (zh) | 2011-07-14 | 2012-07-11 | 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21354B2 (zh) |
CN (1) | CN10288151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1727A (zh) * | 2014-07-17 | 2014-10-08 | 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 直流接触器用辅助触点 |
CN112002611A (zh) * | 2020-08-19 | 2020-11-27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动触点推进结构及其继电器 |
CN115189250A (zh) * | 2022-08-11 | 2022-10-14 | 山东云开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装配式开关柜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35451B1 (ja) * | 2014-11-14 | 2015-12-24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静音電磁接触器 |
KR20170095687A (ko) | 2016-02-15 | 2017-08-23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전자 접촉기의 보조 계전기 |
CN109585230A (zh) * | 2018-10-19 | 2019-04-05 |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触点粘连自锁的侧挂辅助触头模块 |
CN109637895A (zh) * | 2018-11-26 | 2019-04-16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带侧挂辅助触头的接触器 |
CN111063558A (zh) * | 2019-11-25 | 2020-04-24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一种双工位接触头结构装置 |
JP2024081444A (ja) * | 2022-12-06 | 2024-06-1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2024081445A (ja) * | 2022-12-06 | 2024-06-1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3765A (zh) * | 2002-11-27 | 2005-11-30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磁接触器 |
CN101546675A (zh) * | 2008-03-24 | 2009-09-30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装置的可动触点保持器及可动触点保持器的装配方法 |
CN201490101U (zh) * | 2009-08-05 | 2010-05-26 | Abb法国公司 | 具有模块和连接附件的电磁接触器 |
WO2011021329A1 (ja) * | 2009-08-20 | 2011-02-24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電磁接触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25396B2 (ja) * | 2005-03-14 | 2010-08-1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の補助接点ブロック構造 |
-
2011
- 2011-07-14 JP JP2011155576A patent/JP5821354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7-11 CN CN201210240621.8A patent/CN1028815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3765A (zh) * | 2002-11-27 | 2005-11-30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磁接触器 |
CN101546675A (zh) * | 2008-03-24 | 2009-09-30 |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 电装置的可动触点保持器及可动触点保持器的装配方法 |
CN201490101U (zh) * | 2009-08-05 | 2010-05-26 | Abb法国公司 | 具有模块和连接附件的电磁接触器 |
WO2011021329A1 (ja) * | 2009-08-20 | 2011-02-24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電磁接触器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1727A (zh) * | 2014-07-17 | 2014-10-08 | 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 直流接触器用辅助触点 |
CN104091727B (zh) * | 2014-07-17 | 2016-08-17 | 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 直流接触器用辅助触点 |
CN112002611A (zh) * | 2020-08-19 | 2020-11-27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动触点推进结构及其继电器 |
CN112002611B (zh) * | 2020-08-19 | 2022-06-28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动触点推进结构及其继电器 |
CN115189250A (zh) * | 2022-08-11 | 2022-10-14 | 山东云开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装配式开关柜 |
CN115189250B (zh) * | 2022-08-11 | 2023-02-28 | 山东云开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开关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1519B (zh) | 2015-09-16 |
JP2013020906A (ja) | 2013-01-31 |
JP5821354B2 (ja) | 2015-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1519A (zh) | 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 | |
US9640336B2 (en) | Magnetic latching relay having asymmetrical solenoid structure | |
US6661319B2 (en) | Bounce-reduced relay | |
US3296567A (en) |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 |
JP5885295B2 (ja) | 改善されたコンタクトばねを備えるリレー | |
US9704683B2 (en) | Double-break relay | |
EP2863408B1 (en) | Magnetic contactor | |
EP2187420B1 (en) | Relay with flip-flop spring | |
JP4116022B2 (ja) | 電磁リレー | |
CN106887365A (zh) | 直流继电器 | |
US8373525B2 (en)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
EP0186393B1 (en) | Remotely controllable relay | |
US5844457A (en) |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electric switching apparatus | |
US11114264B2 (en) | Insertion structure between static spring and bobbin | |
CN101026050A (zh) | 漏电流减小的继电器 | |
US3736538A (en) | Electric control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interlock | |
KR101779755B1 (ko) | 전자 개폐기 | |
JP4826299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CN113272929B (zh) | 继电器 | |
CN209912999U (zh) | 用于同轴射频开关的联动推杆组件 | |
CN111725032A (zh) | 一种卧式磁路结构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 |
CN103871786B (zh) | 电磁接触器 | |
JP2011210576A (ja) | 接点開閉器 | |
JP6540919B1 (ja) | 接点開閉器 | |
KR101794402B1 (ko) | 전자접촉기의 상부 보조접점 기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