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89812B -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89812B
CN106289812B CN201610600609.1A CN201610600609A CN106289812B CN 106289812 B CN106289812 B CN 106289812B CN 201610600609 A CN201610600609 A CN 201610600609A CN 106289812 B CN106289812 B CN 106289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wheel hub
swing rod
compression spr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06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89812A (zh
Inventor
潘唯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 Weix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447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5602A/zh
Priority to CN201810144731.1A priority patent/CN108466195A/zh
Priority to CN201810144698.2A priority patent/CN1084897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89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9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89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89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13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本发明包括电动机、减速器、槽轮、圆环形槽、第一滚子、第二滚子、滚子支架、第一扭力传递摆杆、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所述滚子放置在所述槽轮中,所述槽轮带动两个滚子在槽中运动,实现左右运动,所述滚子连接所述扭力传递摆杆,两个扭力传递摆杆以支点为圆心做摆动,导致前段传递一个交变力给所述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将力通过所述轮毂扭杆传递给轮毂,这样就可以模拟出轮毂在车辆起动、运动及刹车时的受交变切向应力的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轮毂受力的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车辆已经成为了人们主要出行的工具,车辆的安全性与人们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而轮毂作为车辆的主要部件,承受了全车的全部重力并且还有速度不同、路况不同而产生的交变变化的各种的力,这个重力及交变变化的力会导致轮毂的突然断裂及疲劳断裂,轮毂一旦损坏,车辆就会跌落损毁,人身就会发生损伤及危及生命。
申请号为201410497095.2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轮毂单元静强度实验仪,通过模拟可以测试出轮毂单元实际的静载荷承受力。该设备只能测试出静态时轮毂的承受能力,而对于运动过程中的轮毂的承受能力则无法测试出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能模拟测试运动过程中轮毂承受能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该设备是模拟车辆在启动、运动及刹车时轮毂的受力状态,可以测试出轮毂在启动、运动及刹车时的承受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包括电动机、减速器、槽轮、圆环形槽、第一滚子、第二滚子、滚子支架、第一扭力传递摆杆、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夹持轮毂爪、夹持装置、安装平台;
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轮毂水平布置在安装平台上方;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块、夹持块座承、夹持装置上部机架、机架平台、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所述夹持块座承与轮毂的轮胎接触面紧密随形相吻合夹持,所述夹持块与夹持块座承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夹持装置上部机架、机架平台、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从上至下通过螺丝依次连接,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与所述夹持装置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轮毂爪与轮毂辐条牢固相连接;
所述轮毂扭杆与所述夹持轮毂爪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轮毂扭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与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与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所述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扭杆尾端的左右两侧面上;
所述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毂扭杆尾端的左右两侧面上,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的端面上,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分别同时套设在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与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和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与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的轴部上;
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与第一扭力传递摆杆相对于所述轮毂扭杆成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与所述第一立柱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立柱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与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立柱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的安装面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槽轮上带键槽圆孔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安装面上,所述槽轮相对于所述安装平台的安装面平行设置,槽轮上带键槽圆孔与槽轮的圆心不重合,有一个偏心距,在所述槽轮上设置有与槽轮圆心同圆心的圆环形槽;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尾端通过滚子支架与所述第一滚子相连接,第一滚子放置在槽轮的圆环形槽中,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尾端通过滚子支架与第二滚子相连接,第二滚子放置在槽轮的圆环形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分别与所述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都设置有的孔部一一对应并且孔部的直径值是以运动时不与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干涉为准。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轮毂爪的下部设置有向下的圆锥凸台,所述圆锥凸台与所述夹持轮毂爪同轴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立柱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有三块,分别包括夹持块一、夹持块二、夹持块三,所述夹持块座承有三块,分别包括夹持块座承一、夹持块座承二、夹持块座承三,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夹持块座承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夹持块座承构成的整体均匀分布在轮毂四周,之间的间隙值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扭杆下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连杆,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轴,轮毂扭杆外球面轴承,轮毂扭杆下滑支承座,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轮毂扭杆下滑动支承座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上表面,轮毂扭杆下滑动支承连杆、轮毂扭杆下滑动支承轴、轮毂扭杆外球面轴承均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面,所述轮毂扭杆下滑动支承连杆与所述轮毂扭杆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部都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轴、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座,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座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上表面,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轴、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均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面,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的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部都设置有第三支撑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轴、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座,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座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上表面,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轴、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均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面,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的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设置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包括轮毂托盘、左滑动导柱、右滑动导柱、前滑动导柱、后滑动导柱、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螺杆、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固定螺母、锁紧螺母,所述螺杆轴心线与所述轮毂托盘圆心重合,利用所述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实现两者之间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连接,所述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上表面,所述左滑动导柱、右滑动导柱、前滑动导柱、后滑动导柱与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分别一一对应并且连接,所述左滑动导柱、右滑动导柱、前滑动导柱、后滑动导柱均匀分布在所述螺杆的四周并与所述轮毂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上表面,所述锁紧螺母与安装平台连接并与所述螺杆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用于锁定螺杆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尾端设置有摇轮。
本发明的一种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所述滚子放置在所述槽轮中,所述槽轮带动两个滚子在槽中运动,实现左右运动,所述滚子联接所述扭力传递摆杆,两个扭力传递摆杆以支点为圆心做摆动,导致前段传递一个交变力给所述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将力通过所述轮毂扭杆传递给轮毂,这样就可以模拟出轮毂在车辆启动、运动及刹车时轮毂的受交变切向应力状况,就可以测试出轮毂在启动、运行及刹车时的承受能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全仿真模拟测试,设备运行经久耐用且安全可靠;
2、交变切向力可以较大范围调整;
3、具有自定心作用的圆锥凸台,可以使轮毂对称平衡受到交变切向应力,无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卡死现象;
4、夹持块座承的结构使得轮毂的轮辐均匀受力,能够全面测试出轮毂的真实应力状态;
5、本发明适用于所有车辆轮毂受力测试,测试范围广;
6、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轮毂受力要求来选择及调节压力弹簧参数,以获得相应切向力;
7、压缩弹簧更换方便;
8、在目前的轮毂测试中,并没有全仿真模拟测试,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可以作为轮毂测试的新方法之一,并依此可以建立轮毂的在启动、运行及刹车时的承受能力的临界标准,轮毂的强度可以定量而不是定性指导制造,为行业带来新的推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的俯视图a。
图2为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的俯视图b。
图3为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的主视图。
图4为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的后视图。
图5为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的左视图。
图6为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夹持装置主视的对称剖视图B-B。
图7为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夹持装置后视的对称剖视图A-A。
图8为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中夹持轮毂爪的导向定心对称剖视图示意图。
图1为轮毂受到最大顺时针扭力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机 2--减速器 3--槽轮 4--圆环形槽 5--第二扭力传递摆杆 6--第一扭力传递摆杆 7--滚子支架 8--第二滚子 9--第一滚子 10--第二立柱 11--第一立柱 12—左压缩弹簧 121—右压缩弹簧 13--轮毂扭杆 14—第二立柱与第二扭力传递摆杆转动连接点 141--第一立柱与第一扭力传递摆杆转动连接点 15--减速器输出轴心 16--立柱连接杆 17--安装平台 18--夹持轮毂爪 181--圆锥凸台 19--夹持块一 191--夹持块二192--夹持块三 20--夹持块座承一 201--夹持块座承二 202--夹持块座承三 21--轮毂托盘 22--螺杆 23--轮毂 231--中心内孔 24--夹持装置 25--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26--夹持装置上部机架 27--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 28—左滑动导柱 281—右滑动导柱 282—前滑动导柱 283—后滑动导柱 29—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 291—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 292—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 293—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 30--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 31--机架平台 32--固定螺母 33--锁紧螺母 34—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连杆 35--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轴 36--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 37—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座 34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连杆 35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轴 36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 37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座38--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 381--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39--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 391--第一导杆40--轮毂扭杆对称中心线 4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1--第二导杆 42--轴承 43--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连杆 44--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轴45--轮毂扭杆外球面轴承 46--轮毂扭杆下滑支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包括电动机1、减速器2、槽轮3、圆环形槽4、第一滚子9、第二滚子8、滚子支架7、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左压缩弹簧12、右压缩弹簧121、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2、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38、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381、轮毂扭杆13、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0、夹持轮毂爪18、夹持装置24、安装平台17;
所述安装平台17上的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轮毂23水平布置在安装平台17上方;
所述夹持装置24包括夹持块、夹持块座承、夹持装置上部机架26、机架平台31、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30,所述夹持块座承与轮毂23的轮胎接触面紧密随形相吻合夹持,所述夹持块与夹持块座承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夹持装置上部机架26、机架平台31、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30从上至下通过螺丝依次连接,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30与所述安装平台17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轮毂爪18与轮毂23辐条牢固相连接;
所述轮毂扭杆13与所述夹持轮毂爪18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对称设置在所述轮毂扭杆1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与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42,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与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42;
所述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38、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381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扭杆13尾端的左右两侧面上;
所述左压缩弹簧12、右压缩弹簧121的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毂扭杆13尾端的左右两侧面上,左压缩弹簧12、右压缩弹簧121的另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的端面上,左压缩弹簧12、右压缩弹簧121分别同时套设在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38与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和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381与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的轴部上;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与所述第一立柱11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42,所述第一立柱11与安装平台17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与所述第二立柱10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42,所述第二立柱10与安装平台17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机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17的安装面上,所述电动机的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2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槽轮3上带键槽圆孔与减速器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2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17安装面上,所述槽轮3相对于所述安装平台17的安装面平行设置,槽轮3上带键槽圆孔与槽轮3的圆心不重合,有一个偏心距,在所述槽轮3上设置有与槽轮3圆心同圆心的圆环形槽4;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尾端通过滚子支架7与所述第一滚子9相连接,第一滚子9放置在槽轮3的圆环形槽4中,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尾端通过滚子支架7与第二滚子8相连接,第二滚子8放置在槽轮3的圆环形槽4中。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杆391,第二导杆411,所述第一导杆391,第二导杆411分别与所述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38、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381都设置有的孔部一一对应并且孔部的直径值是以运动时不与第一导杆391、第二导杆411干涉为准。
所述夹持轮毂爪18的下部设置有向下的圆锥凸台181,所述圆锥凸台181与所述夹持轮毂爪18同轴心。
所述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0之间设置有立柱连接杆16,增强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0之间的稳固性。
所述夹持块有三块,分别包括夹持块一19、夹持块二191、夹持块三192,所述夹持块座承有三块,分别包括夹持块座承一20、夹持块座承二201、夹持块座承三202,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夹持块座承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夹持块座承构成的整体均匀分布在轮毂23四周,之间的间隙值为1mm。
所述轮毂扭杆13下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有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连杆43,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轴44,轮毂扭杆外球面轴承45,轮毂扭杆下滑支承座46,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轮毂扭杆下滑动支承座46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17上表面,轮毂扭杆下滑动支承连杆43、轮毂扭杆下滑动支承轴44、轮毂扭杆外球面轴承45均安装在安装平台17上面,所述轮毂扭杆下滑动支承连杆43与所述轮毂扭杆13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下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34、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轴35、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36、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座37,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座37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17上表面,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34、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轴35、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36均安装在安装平台17上面,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34分别与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的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下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34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轴35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36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座371,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座371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17上表面,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34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轴351、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361均安装在安装平台17上面,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动支承连杆341分别与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的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装置24设置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包括轮毂托盘21、左滑动导柱28、右滑动导柱281、前滑动导柱282、后滑动导柱283、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1、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2、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3、螺杆22、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25、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27、固定螺母32、锁紧螺母33,所述螺杆22轴心线与所述轮毂托盘21圆心重合,利用所述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25实现两者之间连接,所述螺杆22与所述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27连接,所述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27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31上表面,所述左滑动导柱28、右滑动导柱281、前滑动导柱282、后滑动导柱283、分别与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1、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2、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3、一一对应并且连接,所述左滑动导柱28、右滑动导柱281、前滑动导柱282、后滑动导柱283均匀分布在所述螺杆22的四周并与所述轮毂托盘21固定连接,所述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1、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2、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293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31上表面,所述固定螺母32与安装平台17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螺杆22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33与所述螺杆22螺纹连接,用于锁定螺杆22位置,所述螺杆22尾端设置有摇轮。
所述第一立柱11与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转动连接点141和第二立柱10与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转动连接点14,两者连接成的直线的中点与减速器输出轴心15构成的直线与所述轮毂扭杆对称中心线40重合并通过轮毂23的圆心。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一、安装轮毂23到夹持装置24中:
1.拧松螺栓,放松三块夹持块,移动夹持块座承位置直到可放入轮毂23;
2.手摇摇轮,螺杆22上升,带动轮毂托盘21上升到合适位置以便于轮毂托盘21托起轮毂23;
3.放入轮毂23后,移动夹持块座承与轮毂23的轮胎接触面紧密贴合,预拧紧夹持块座承,预拧紧夹持块座承后再将放松的夹持块预拧紧装回;
4.夹持轮毂爪18卡紧轮毂23辐条过程中,夹持轮毂爪18带有向下的圆锥凸台181,此圆锥凸台181的圆锥面对轮毂23的中心内孔231导向,实现轮毂23的中心内孔231轴心线与夹持轮毂爪18上圆锥凸台181轴心线的重合,完成夹持轮毂爪18卡紧轮毂23辐条过程中,轮毂23在夹持轮毂爪18上自找准定心;
5.手摇摇轮,带动轮毂托盘21脱离轮毂23;
6.互动拧紧夹持块以及夹持块座承。
轮毂23的造型有多种形态,夹持块座承的形状是根据轮毂23提供商提供的参数来制造的,保证夹持块座承的形状与轮毂23的形状紧密贴合,实际测试时轮毂23能够受力均匀。
二、轮毂受交变切向应力测试:
1.电动机1运行后,带动所述减速器2运转,减速器2带动槽轮3旋转,由于槽轮3的圆心与减速器2输出轴心不重合,槽轮3旋转时,形成一种偏心圆的运行轨迹。所述第一滚子9、第二滚子8在槽轮3的带动下,进行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2.随着槽轮3转动,当第一滚子9往远离减速器输出轴心15方向运动时,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顶端的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的端面对该端的左压缩弹簧12进行逐渐压缩,而这时第二滚子8往靠近减速器输出轴心15方向运动,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顶端的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的端面对该端的右压缩弹簧121逐渐松开,当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顶端的压缩弹簧12的压缩量大于另一端压缩弹簧121的压缩量时,就有一个力施加在轮箍扭杆13施力端的左面,通过轮毂扭杆13传递到夹持轮毂爪18,夹持轮毂爪18对轮毂23形成一个逆时针的扭力;
3.当第一滚子9往靠近减速器输出轴心15方向运动时,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顶端的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的端面对该端的左压缩弹簧12进行逐渐松开,而这时第二滚子8往减速器输出轴心15远离方向运动时,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顶端的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座41的端面对该端的右压缩弹簧121逐渐压紧,当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顶端的右压缩弹簧121的压缩量大于另一端左压缩弹簧12压缩量时,就有一个力施加在轮箍扭杆13施力端的右面,通过轮毂扭杆13传递到夹持轮毂爪18,夹持轮毂爪18对轮毂23形成一个顺时针的扭力,参考图1所示的设备运行状态,此时轮毂23受到的顺时针扭力最大;
4.所述轮毂扭杆13下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下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机构,轮毂扭杆13、第一扭力传递摆杆6、第二扭力传递摆杆5运动时更加稳定;
5.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杆391,第二导杆411,所述左压缩弹簧12、右压缩弹簧121在传递力的过程中不至于轻易脱离于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39、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41。
由上述所知,本发明工作时,通过模拟轮毂23受到一种交变状态的力的作用,从而可以检测出轮毂23在实际中的多次频繁启动、运动及刹车时的承受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减速器、槽轮、圆环形槽、第一滚子、第二滚子、滚子支架、第一扭力传递摆杆、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夹持轮毂爪、夹持装置和安装平台;
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安装面与水平面平行,轮毂水平布置在安装平台上方;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块、夹持块座承、夹持装置上部机架、机架平台和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所述夹持块座承与轮毂的轮胎接触面紧密随形相吻合夹持,所述夹持块与夹持块座承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夹持装置上部机架、机架平台、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从上至下通过螺丝依次连接,夹持装置下部机架支架与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夹持轮毂爪与轮毂辐条牢固相连接;
所述轮毂扭杆与所述夹持轮毂爪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轮毂扭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与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与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所述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扭杆尾端的左右两侧面上;
所述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的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毂扭杆尾端的左右两侧面上,左压缩弹簧、右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的端面上,左压缩弹簧同时套设在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的轴部与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的轴部上,右压缩弹簧同时套设在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的轴部与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的轴部上;
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与第一扭力传递摆杆相对于所述轮毂扭杆成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与所述第一立柱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立柱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与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立柱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的安装面上,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槽轮上带键槽圆孔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安装面上,所述槽轮相对于所述安装平台的安装面平行设置,槽轮上带键槽圆孔与槽轮的圆心不重合,有一个偏心距,所述槽轮上设置有与槽轮圆心同圆心的圆环形槽;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尾端通过第一滚子支架与所述第一滚子相连接,第一滚子放置在槽轮的圆环形槽中,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尾端通过第二滚子支架与第二滚子相连接,第二滚子放置在槽轮的圆环形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第二扭力传递摆杆阻力端压缩弹簧座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分别与所述轮毂扭杆左压缩弹簧座、轮毂扭杆右压缩弹簧座都设置有的孔部一一对应并且孔部的直径值是以运动时不与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干涉为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轮毂爪的下部设置有向下的圆锥凸台,所述圆锥凸台与所述夹持轮毂爪同轴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立柱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有三块,分别包括夹持块一、夹持块二、夹持块三,所述夹持块座承有三块,分别包括夹持块座承一、夹持块座承二、夹持块座承三,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夹持块座承一一对应,所述夹持块与所述夹持块座承构成的整体均匀分布在轮毂四周,之间的间隙值为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扭杆下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连杆、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轴、轮毂扭杆外球面轴承和轮毂扭杆下滑支承座,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轮毂扭杆下滑支承座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上表面,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连杆、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轴、轮毂扭杆外球面轴承均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面,所述轮毂扭杆下滑支承连杆与所述轮毂扭杆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连杆、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轴、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和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座,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座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上表面,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连杆、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轴、第一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均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面,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连杆与所述第一扭力传递摆杆的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机构,所述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连杆、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轴、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和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座,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座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上表面,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连杆、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轴、第二扭力传递摆杆外球面轴承均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面,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下滑支承连杆与所述第二扭力传递摆杆的下部通过铰制螺钉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设置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包括轮毂托盘、左滑动导柱、右滑动导柱、前滑动导柱、后滑动导柱、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螺杆、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固定螺母和锁紧螺母,所述螺杆轴心线与所述轮毂托盘圆心重合,利用所述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实现两者之间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连接,所述螺杆光滑部分直线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上表面,所述左滑动导柱、右滑动导柱、前滑动导柱、后滑动导柱与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分别一一对应并且连接,所述左滑动导柱、右滑动导柱、前滑动导柱、后滑动导柱均匀分布在所述螺杆的四周并与所述轮毂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左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右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前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后滑动导柱直线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平台上表面,所述锁紧螺母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螺杆的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用于锁定螺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尾端设置有摇轮。
CN201610600609.1A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Active CN106289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4718.6A CN108195602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CN201810144731.1A CN108466195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用于测试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的夹持装置
CN201810144698.2A CN108489739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3968.6A CN105571879A (zh) 2016-02-25 2016-02-25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CN2016101039686 2016-02-2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4698.2A Division CN108489739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机构
CN201810144718.6A Division CN108195602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CN201810144731.1A Division CN108466195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用于测试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的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9812A CN106289812A (zh) 2017-01-04
CN106289812B true CN106289812B (zh) 2018-03-16

Family

ID=55882265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3968.6A Pending CN105571879A (zh) 2016-02-25 2016-02-25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CN201810144698.2A Pending CN108489739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机构
CN201810144718.6A Pending CN108195602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CN201810144731.1A Pending CN108466195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用于测试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的夹持装置
CN201610600609.1A Active CN106289812B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3968.6A Pending CN105571879A (zh) 2016-02-25 2016-02-25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CN201810144698.2A Pending CN108489739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机构
CN201810144718.6A Pending CN108195602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CN201810144731.1A Pending CN108466195A (zh) 2016-02-25 2016-07-27 一种用于测试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的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0557187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3272B (zh) * 2016-07-05 2020-07-28 潘唯锡 车辆轮毂交变受力弯曲的测试设备
CN113959738A (zh) * 2020-07-20 2022-01-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轮毂断裂试验工装、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13405717B (zh) * 2021-07-22 2023-07-07 广东新环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弹簧复位的过扭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3003A (en) * 1990-06-01 1991-07-1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heel measuring machine
DE102004041590B3 (de) * 2004-08-26 2005-12-29 Ief Werner Gmbh Spann- und Dreheinrichtung zum Vermessen eines Kraftfahrzeugrades mit Mittelloch
CN2814327Y (zh) * 2005-06-08 2006-09-06 孙慧平 车辆轮毂检测机
CN201051049Y (zh) * 2007-06-29 2008-04-23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 轮毂、轮胎检测夹紧旋转装置
CN202204666U (zh) * 2011-08-04 2012-04-2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轮毂台架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CN103175702B (zh) * 2011-12-20 2015-04-2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轮轴疲劳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DE102012112250A1 (de) * 2012-12-13 2014-07-03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Prüfvorrichtung
CN103175692A (zh) * 2013-03-11 2013-06-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第三研究所 车辆动态性能综合测试台及测试方法
KR101478122B1 (ko) * 2013-04-10 2014-12-31 최병옥 상용차량용 휠 허브 측정검사장치
KR101478433B1 (ko) * 2013-04-10 2014-12-31 최병옥 상용차용 휠 허브의 탭 검사장치
CN203557069U (zh) * 2013-10-31 2014-04-23 刘湘平 轮毂焊接机的轮毂定位装置
CN203688187U (zh) * 2013-12-31 2014-07-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激振式振动试验台
CN104142245B (zh) * 2014-08-25 2016-08-24 洛阳工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轮毂轴承周期性动态试验机的加载装置
CN104236922A (zh) * 2014-09-25 2014-12-24 海宁佳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单元静强度试验仪
CN104634686B (zh) * 2015-03-10 2017-05-0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层间摩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792970B (zh) * 2015-04-23 2016-08-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多周期交变应力断层模拟实验装置
CN104764606B (zh) * 2015-04-23 2017-08-29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桥轮毂总成性能测试装置
CN205020734U (zh) * 2015-09-24 2016-02-10 泉州利达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滚压机旋转升降工作台
CN105258956B (zh) * 2015-11-16 2017-08-25 辽宁工业大学 可变模拟路面装置及车辆转毂耐久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89812A (zh) 2017-01-04
CN105571879A (zh) 2016-05-11
CN108489739A (zh) 2018-09-04
CN108195602A (zh) 2018-06-22
CN108466195A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89812B (zh)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CN105606449B (zh) 汽车驻车手柄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914359B2 (en) Fixture for sticking balance blocks to surface of hub
CN102305706B (zh) 一种汽车前驱动轴工况实验装置
CN105547710A (zh) 一种用于车辆自动驾驶的转向控制机构
CN105666110B (zh) 一种用于车辆装配的拧紧装置
CN1037469C (zh) 实现滚动阻力和最大附着力测量方法的装置以及所述方法
CN114778054A (zh) 一种轮胎加速变角度反向冲击试验装置
CN101435743B (zh) 立式悬挂abs传感器检测驱动装置
CN201225946Y (zh) 动平衡试验机的轮辋自动更换装置
CN107505132B (zh) 双向可倾斜双齿轮箱闭环扭转加载试验台
CN105547668B (zh) 一种航空刹车装置性能测试试验装置
CN202182854U (zh) 一种动力转向器扭杆疲劳试验时施加轴向拉力的装置
CN203562116U (zh) 汽车侧滑控制装置
CN202221370U (zh) 汽车前驱动轴工况实验装置
CN103900833B (zh) 通用橡胶履带动静态驱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0571275U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径向冲击夹具
CN209927266U (zh) 抱轨式轮重检测平台
CN203785905U (zh) 通用橡胶履带动静态驱动测试装置
CN104236922A (zh) 一种轮毂单元静强度试验仪
CN116358888B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生产强度试验装置
CN20493709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维修平台
CN109975704B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轮胎吊的轮毂电机试验台装置
CN204064687U (zh) 一种轮毂单元静强度试验仪
CN110470464B (zh) 一种主轮转弯地面操纵力矩测量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9

Address after: 510000 A1, 14 building, 300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ang de D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402 Panyu District, 12 Panyu District Road, 9 Liang Road, Nan Qiao, Nan Qiao,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Pan Weix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7

Address after: 510000 402 Panyu District, 12 Panyu District Road, 9 Liang Road, Nan Qiao, Nan Qiao,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Pan Weixi

Address before: 510000 A1, 14 building, 300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ang de Da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