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6652B - 孔口件、送液装置、涂布装置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孔口件、送液装置、涂布装置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6652B
CN106246652B CN201610423348.0A CN201610423348A CN106246652B CN 106246652 B CN106246652 B CN 106246652B CN 201610423348 A CN201610423348 A CN 201610423348A CN 106246652 B CN106246652 B CN 106246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part
coating
diameter
wall
side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33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46652A (zh
Inventor
山口贵志
松冈明宏
东良知
横山广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46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6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46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6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DFLUID DYNAMICS, i.e. METHODS OR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GASES OR LIQUIDS
    • F15D1/00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 F15D1/08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of jets leaving an orif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02Means for controlling supply, i.e.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applying apparatus, e.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involving 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with,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7After-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促进解凝聚、抑制粒子的滞留的孔口件、使用了其的送液装置、涂布装置以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孔口件具备:孔口件主体;流入开口,其位于孔口件主体的流入侧;流出开口,其位于所述孔口件主体的流出侧;缩径部,其由一次侧内壁构成,所述一次侧内壁具有从流入开口连续的曲率半径为1~10mm的曲面、和从曲面连续并以120~180°的角度向狭窄开口缩径的缩径面;以及扩径部,其由二次侧内壁构成,所述二次侧内壁从狭窄开口向流出开口连续、且以2~10°的角度扩径,狭窄开口的直径相对于流入开口的直径的比为0.07~0.18。

Description

孔口件、送液装置、涂布装置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孔口件、以及使用了其的送液装置、涂布装置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含粒子的液体在广阔的领域中被使用。例如,通过在被连续输送的带状的料片的表面涂布含粒子的液体(也称作涂布液),形成所希望的厚度的涂膜,从而制造光学薄膜等功能性薄膜。在功能性薄膜的制造工艺中,经由流路将含粒子的液体输送至涂布头,从涂布头向料片供给含粒子的液体。
使用含粒子的液体时,有时在制造工艺中粒子凝聚、形成粒子的凝聚体,需要使粒子的凝聚体分散。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向狭窄的流路强制性送液而加压后,向宽幅的流路送液,从而将有机交联高分子粒子的一次粒子的凝聚体解凝聚处理至一次粒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64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凝聚体的解凝聚不充分,另外,在流路的流入侧有粒子滞留的担心。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促进粒子凝聚体的解凝聚、且能够抑制粒子的滞留的孔口件、使用了其的送液装置、涂布装置、以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孔口件具备:孔口件主体;流入开口,其位于孔口件主体的流入侧;流出开口,其位于孔口件主体的流出侧;缩径部,其由一次侧内壁构成,所述一次侧内壁具有从流入开口连续的曲率半径为1~10mm的曲面、和从曲面连续并以120~180°的角度向狭窄开口缩径的缩径面;以及扩径部,其由二次侧内壁构成,所述二次侧内壁从狭窄开口向流出开口连续、且以2~10°的角度扩径,狭窄开口的直径相对于流入开口的直径的比为0.07~0.18。
优选一次侧内壁的缩径面的角度为130~170°。
优选二次侧内壁的扩径的角度为5~8°。
优选狭窄开口的直径相对于流入开口的直径的比为0.07~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送液装置具备:含粒子的流体通过的流路;设置于流路的一部分中、使流体通过的上述孔口件;以及用于向流路和孔口件输送流体的驱动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涂布装置具备:含粒子的涂布液通过的流路;设置于流路的一部分中、使涂布液通过的上述孔口件;以及设置于孔口件的下游侧的涂布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从上述的涂布装置向被连续输送的料片供给含粒子的涂布液而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使涂膜干燥和/或固化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了含粒子的液体的制造工艺中,能够促进粒子的解凝聚,抑制粒子的滞留。
附图说明
图1是孔口件的侧视图以及截面图。
图2是光学薄膜的制造线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送液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通过以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利用多种手法进行变更,利用除本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在此,图中,用相同的记号表示的部分为具有相同功能的相同的要素。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数值范围时,用“~”表示的上限、下限的数值也包含在数值范围内。
图1(A)为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的箭头B-B线方向的侧视图,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10被配置在用于供流体流动的配管60间。
孔口件10具有圆柱状的孔口件主体12。孔口件主体12例如由不锈钢材质构成。但是,这些材质并不限定于不锈钢。孔口件主体12的外径OD例如为15~30mm。但是,外径OD可考虑适用孔口件10的送液装置、涂布装置等而适当决定。孔口件主体1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柱状。
孔口件主体12具有相对于用箭头A表示的流体的流向、位于流入侧的流入开口14。流入开口14接受含粒子的流体。从减少流体的阻力的方面出发,流入开口14的直径ID1优选基本与在流入侧连接的配管60的内径相等。流入开口14的直径ID1例如为10~20mm。但是,直径ID1可考虑适用孔口件10的送液装置、涂布装置等而适当决定。
孔口件主体12具有缩径部20,该缩径部20包括从流入开口14向狭窄开口16连续的一次侧内壁18。狭窄开口16的直径ID2例如为1~5mm。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窄开口16的直径ID2相对于流入开口14的直径ID1的比(ID2/ID1)为0.07~0.18的范围,优选为0.07~0.14的范围。
一次侧内壁18具有从流入开口14连续的曲率半径r为1~10mm的曲面22。曲面22朝向直径比流入开口14小的狭窄开口16。而且,一次侧内壁18具有从曲面22连续、以120~180°的角度α向狭窄开口16缩径的缩径面24。缩径面24的缩径的角度α优选为130~170°。
缩径部20的长度(从流入开口14至狭窄开口16的距离)例如为10~100mm。但是,并不限定于该长度。
缩径面24的角度α是指在截面视图中,分别与夹着狭窄开口16而存在的缩径面24相切的切线所成的角度。在此,所谓缩径是指,从流体的流向观察时一次侧内壁18的直径(内径)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侧内壁18以120~180°的角度α缩径,因此,一次侧内壁18从流入开口14的直径ID1向狭窄开口16的直径ID2比较急速地缩径。
孔口件主体12具有扩径部30,该扩径部30包括从狭窄开口16向流出开口26连续、且以2~10°的角度β扩径的二次侧内壁28。此外,扩径的角度β优选为5~8°。
流出开口26基本具有与流入开口14的直径ID1相同的直径ID3,流出开口26的直径ID3例如为10~20mm。另外,流出开口26的直径ID3基本与在流出侧连接的配管60的内径相等。但是,直径ID3可考虑适用孔口件10的送液装置、涂布装置等而适当决定。另外,扩径部30的长度例如为80~200mm。但是,并不限定于该长度。
二次侧内壁28从狭窄开口16向流出开口26在截面视图中直线性连续。二次侧内壁28的角度β是指,在截面视图中,夹着狭窄开口16而存在的二次侧内壁28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度。在此,所谓扩径是指,从流体的流向观察时二次侧内壁28的直径(内径)扩大。
二次侧内壁28从狭窄开口16向流出开口26连续、且以2~10°的角度β扩径,因此,扩径部30中的二次侧内壁28的扩径的角度β从狭窄开口16到流出开口26之间在2~10°的范围内基本恒定。即,扩径部30在截面视图中不具有夹着狭窄开口16而存在的二次侧内壁28成为平行的部分(也称作狭路)。
孔口件10在缩径部20的流入侧具有一次侧凸缘32。在一次侧凸缘32中具有用于收纳连接孔口件10和流入侧的配管60时使用的密封部件(未图示)的槽34。
孔口件10在扩径部30的流出侧具有二次侧凸缘36。在二次侧凸缘36中具有用于收纳连接孔口件10和流出侧的配管60时使用的密封部件(未图示)的槽38。
在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10中,含粒子的液体从流入开口14向孔口件主体12的缩径部20流入。有时液体中的粒子彼此凝聚而形成凝聚体。一次侧内壁18向直径小的狭窄开口16通过120~180°的缩径面24而急速缩径,因此,液体通过狭窄开口16时产生紊流。通过该紊流促进粒子的凝聚体的解凝聚。另外,一次侧内壁18具有曲率半径为1~10mm的曲面22,因此,能够抑制粒子滞留在缩径部20内。因而,能够抑制起因于粒子的滞留的故障。粒子滞留于缩径部20时,有时滞留的粒子未被解凝聚地通过孔口件10。可能因未被解凝聚的粒子而产生故障(例如条纹故障、点缺陷、无法发挥性能等)。
通过了狭窄开口16的流体向扩径部30移动,从流出开口26流出。向扩径部30移动的流体中的凝聚体通过紊流而被解凝聚。流体需要在从狭窄开口16至从流出开口26流出的期间,不使解凝聚后的粒子再凝聚。本实施方式的扩径部30的二次侧内壁28利用2~10°的舒缓的角度β扩径,不具有狭路。因为扩径,所以能够以不使流体中的粒子彼此接触的方式作用、抑制再凝聚。另外,由于为2~10°的舒缓的角度β,所以粒子容易与二次侧内壁28接触。通过粒子与二次侧内壁28接触,则即使在粒子再凝聚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与二次侧内壁28接触而促进解凝聚。
在此,所谓的解凝聚是指,粒子的凝聚体的大小(长边的长度)与通过孔口件前相比较,通过孔口件后成为20%以下的大小。
推测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实施上述作用,能促进粒子的解凝聚和抑制粒子的滞留。此外,利用后述的实施例对以上说明的孔口件10的具体效果进行说明。
图2是将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的涂布装置设置于光学薄膜的制造线中而成的制造线的概略构成图。
光学薄膜的制造线准备下述工序:在将被卷绕成辊状的树脂薄膜(以下称作“料片(web)W”)连续送出的工序与将料片W卷取成辊状的工序的期间在料片上形成涂膜的工序;将涂膜干燥的工序和/或将涂布膜固化的工序等适当需要的数量的工序。
图2中所示的制造线100具有在涂布位置卷挂料片W的支承辊102、以及在与支承辊102相对的位置配置的作为涂布头的狭缝型模头104。为了制造光学薄膜,经由配管60向狭缝型模头104供给含粒子的涂布液106。在此,配管60成为含粒子的涂布液通过的流路。关于流路,只要含粒子的涂布液106能通过,其材质、形状等没有限定。此外,作为由含粒子的涂布液106制造的光学薄膜,例如可举出防眩性薄膜、散射薄膜、以及扩散薄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狭缝型模头104作为涂布头进行了例示。在此,涂布头只要能涂布含粒子的流体,其方式没有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挤出方式、喷墨头方式、滑动涂布方式等。
含粒子的涂布液106被存储于存储槽108中。该存储槽108和狭缝型模头104经由配管60进行流体连通。在存储槽108与狭缝型模头104之间,从上游侧到下游侧,送液泵110、压力计112、减压脱气装置114、过滤器116、流量计118、孔口件10被设置于配管60的一部分中。
所谓“上游”、“下游”相对于涂布液(流体)的移动方向而使用。将相对于某一基准位于移动方向侧的情况定义为“下游”,将位于移动方向的相反侧的情况定义为“上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涂布装置至少包括流路、孔口件、在孔口件的下游侧的涂布头即可。
作为送液泵110,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类型的泵,但是,考虑到含粒子的涂布液106时,优选隔膜泵。
压力计112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类型的压力计。过滤器116和减压脱气装置114可以根据涂布液106的组成等采用适当的样式。作为流量计118,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类型的流量计,但是,可以优选使用科里奥利流量计。
对利用制造线100进行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准备具有作为涂布头的狭缝型模头104、孔口件10、以及作为流路的配管60的涂布装置,制备含粒子的涂布液106,存储于存储槽108中。
料片W从卷绕有料片W的辊连续输出,通过静电除电装置(未图示)除去在料片W上所带的静电,接着,利用除尘装置(未图示)将附着在料片W上的异物除去。
将料片W的背面卷挂于支承辊102上,连续输送料片W。从作为涂布头的狭缝型模头104向连续输送的料片W的表面供给含粒子的涂布液106,形成涂膜。在此,所谓涂膜是指,在料片W的表面形成的、被控制成所希望的膜厚的涂布液。
含粒子的涂布液106从存储槽108利用作为用于输送涂布液(流体)的驱动源的送液泵110被压送至狭缝型模头104中。压送的涂布液106经过压力计112、减压脱气装置114、过滤器116以及孔口件10,经由配管60被供给至狭缝型模头104中。
通过使含粒子的涂布液106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10,能够将涂布液106中的粒子的凝聚体解凝聚。其结果,可以避免涂布液106的粒子在狭缝型模头104的狭缝处发生堵塞的现象。另外,能够使粒子均匀地分散于在料片W上形成的涂膜中。能够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薄膜。在孔口件10内粒子的滞留被抑制,起因于滞留的故障被抑制。
孔口件10优选被配置于离狭缝型模头104最近的上游侧。例如,优选设置于距离狭缝型模头104的给液口1000mm以内的距离。能在涂布液中的粒子再凝聚前将涂布液106供给至狭缝型模头104中。
形成有涂膜的料片W接着被连续输送至处理区域120。处理区域120包含使形成于料片W上的涂膜干燥、和/或固化的工序。例如,将涂膜干燥的工序是指,采用利用热风进行的对流干燥方式、利用红外线等的辐射热进行的辐射干燥方式等各种干燥方式从涂膜除去水、溶剂等的工序。另外,将涂膜固化的工序是指,通过对涂膜照射紫外线、电磁波、粒子束等活性射线,使涂膜中所含的化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聚合反应等,从而提高涂膜的硬度。
具有经干燥和/或固化的涂膜的料片W被卷取成辊状。
对通常的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通过变更供给于料片W的涂布液的种类,在光学薄膜中,也可以制造光学补偿薄膜、防眩薄膜、防眩性反射防止薄膜等特定的薄膜。
对用于光学薄膜的材料进行说明。
料片是指挠性的连续的带状且膜厚薄的部件,优选使用树脂薄膜。作为构成树脂薄膜的聚合物,可举出纤维素酰化物(例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代表性的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的TAC-TD80U、TD80UF等)、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苯乙烯、聚烯烃、降冰片烯系树脂(ARTON:商品名称、JSR株式会社制造)、非晶聚烯烃(ZEONEX:商品名称、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造)、(甲基)丙烯酸系树脂(ACRYPET VRL20A:商品名称、三菱Rayon株式会社制造、日本特开2004-7029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6-171464号公报记载的含环结构的丙烯酸系树脂)等。其中,优选为三乙酰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特别优选为三乙酰纤维素。
涂布液至少含有溶剂以及粒子。另外,还可以含有粘合剂聚合物。涂布液的粘度例如为0.5~20mPa·s。涂布液的粘度可以使用振动式粘度计(株式会社A&D公司制造、型号:SV-1A),设为25℃下的测定值。
作为溶剂,例如可举出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例如,关于醇系,可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异戊醇、1-戊醇、正己醇、甲基戊醇等;关于酮系,可举出甲基异丁酮、甲基乙基酮、二乙酮、丙酮、环己酮、二丙酮醇等;关于酯系,可举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戊酯、乙酸正戊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乙酸甲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等;关于醚、缩醛系,可举出1,4-二噁烷、四氢呋喃、2-甲基呋喃、四氢吡喃、二乙基乙缩醛等;关于烃系,可举出:己烷、庚烷、辛烷、异辛烷、挥发油、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关于卤烃系,可举出: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氯化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1,1,1,2-四氯乙烷等;关于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系,可举出: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醋酸酯、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1,5-戊二醇、甘油单醋酸酯、甘油醚类、1,2,6-己三醇等;关于脂肪酸系,可举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乳酸等;关于氮化合物系,可举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酰胺、乙腈等;关于硫化合物系,可举出:二甲基亚砜等。
在有机溶剂中,特别优选甲基异丁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酮、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1-戊醇等。另外,在有机溶剂中,以控制凝聚性为目的,也可以适当混合醇、多元醇系溶剂使用。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在涂布组成物中,以有机溶剂总量计,优选含有20质量%~90质量%,更优选含有30质量%~80质量%,最优选含有40质量%~70质量%。为了使含粒子层的表面形状稳定,优选合并使用沸点小于100℃的溶剂和沸点为100℃以上的溶剂。此外,溶剂并不限定于有机溶剂。
涂布液中所含的粒子是指,具有0.05~100μm的体积平均粒径的粒子。作为涂布液中所含的粒子,例如可优选举出: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粒子、交联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粒子、交联聚苯乙烯粒子、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粒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粒子、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粒子等树脂粒子。其中,优选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等。
作为上述粒子的一个例子,可举出市售的树脂粒子,例如可使用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Chemisnow(注册商标)、MX600、MX675、RX0855、MX800、SX713L、MX1500H等、或者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Techpolymer(商品名称)、SSX108HXE、SSX108LXESSX-106TN、SSX-106FB、XX120S等。
涂布液中可以含有以下的物质。
作为形成基体的粘合剂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在利用电离放射线等进行的固化后具有以饱和烃链或聚醚链为主链的透光性的粘合剂聚合物。另外,固化后的主要的粘合剂聚合物优选具有交联结构。此外,粘合剂聚合物优选在防眩层中(固态成分)构成55~94质量%。更优选为75~90质量%。
作为固化后具有以饱和烃链为主链的粘合剂聚合物,优选选自下述的第一组的化合物中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以及它们的聚合物。另外,作为具有以聚醚链为主链的聚合物,优选选自下述的第二组的化合物中的环氧系单体以及由它们的开环形成的聚合物。而且,还优选这些单体类的混合物的聚合物。
聚合引发剂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单体,优选以聚合引发剂总量计,在0.1~15质量份的范围内使用,更优选1~10质量份的范围。
下面,参照图3对利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的送液装置进行说明。有时对与图2中所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附以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含粒子的流体202被存储于存储槽108中。该存储槽108与第2存储槽130经由作为流路的配管60进行流体连通。在送液装置200中,在存储槽108与第2存储槽130之间,从上游侧到下游侧,送液泵110、压力计112、减压脱气装置114、过滤器116、流量计118以及孔口件10被设置在配管60的一部分上。此外,送液装置至少具有流路、孔口件以及驱动源即可。
在此,配管60成为含粒子的流体202通过的流路。只要含粒子的流体202能通过,流路的材质、形状等没有限定。
含粒子的流体202从存储槽108利用作为用于输送流体的驱动源的送液泵110被压送至第2存储槽130。压送的流体202经过压力计112、减压脱气装置114、过滤器116以及孔口件10,经由配管60被供给至第2存储槽130中。
通过使含粒子的流体202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10,能够将流体202中的粒子的凝聚体解凝聚。其结果,能够得到分散有粒子的流体202。
作为用于输送流体的驱动源,例示了送液泵110,但是,泵的种类没有限定。另外,作为驱动源,不仅能利用泵,例如,还可以将存储槽108配置于高处,将势能用作输送流体的驱动源。在此,所谓送液是指使含粒子的流体通过流路移动。
作为含粒子的流体,例如可以例示出含颜料的油漆、含颜料的油墨、含磁性微粒的磁带涂料、含特氟隆微粒的防水剂(Teflon是注册商标)、含乳液的食品、含乳液的化妆品等。
通过使例示的含粒子的流体从本实施方式的孔口件中通过,能够将粒子的凝聚体解凝聚。并且,能够抑制粒子的滞留。
所谓流体是指气体或液体。另外,所谓粒子是指具有0.05~100μm的体积平均粒径的粒子。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中所示的材料、制造条件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可以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被限制于以下的具体例。
[实验1]
在1000g的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酮的混合溶剂(混合比率:11:89)中添加3g体积平均粒径为2.8μm的交联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粒子,制备含粒子的流体。
使制备的流体以1(kg/min)的流量通过孔口件,所述孔口件具有110°的缩径角度(缩径面的角度α)、0mm的狭路长度、20mm的缩径部长度、150mm的扩径部长度、7°的扩径角度(二次侧内壁的扩径的角度β)、4mm的曲率半径r、以及7%的缩小率(狭窄开口的直径/流入开口的直径×100)的形状。
[实验2~21]
使实验1中使用的流体通过图4的表中记载的形状的孔口件。除了改变孔口件的形状以外,采用与实验1相同的条件。
〈评价〉
利用以下的解凝聚的效果、有无滞留、以及综合评价进行评价,将该评价记载在图4的表的各项目中。
(解凝聚的效果)
比较使流体通过孔口件前、与通过后的粒子的凝聚体的大小。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滴加在显微镜载物板上的液体,从而观测凝聚体的大小。具体地,利用显微镜拍摄流体,从所得到的照片测定凝聚体的长边,作为凝聚体的大小。如下所述求出解凝聚前的凝聚体的大小。从通过孔口件前的涂布液随机选择10个凝聚体,测定各凝聚体的长边。将长边的平均值作为解凝聚前的凝聚体的大小。
同样地,如下所述求出解凝聚后的凝聚体的大小。从通过孔口件后的流体随机选择10个凝聚体,测定各凝聚体的长边。将长边的平均值作为解凝聚后的凝聚体的大小。
用(解凝聚后的凝聚体的大小/解凝聚前的凝聚体的大小)×100的比率按照以下三个等级评价解凝聚的效果。
A:解凝聚后的凝聚体的大小相对于解凝聚前的凝聚体的大小的比率为5%以下。
B:解凝聚后的凝聚体的大小相对于解凝聚前的凝聚体的大小的比率为20%以下。
C:解凝聚后的凝聚体的大小相对于解凝聚前的凝聚体的大小的比率大于20%。
(有无滞留)
根据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机流体动力学)模拟进行的流速分布观测粒子是否在孔口件的缩径部滞留。作为CFD模拟的软件,使用STAR-LT(株式会社CD-adapco Japan公司制造),作为硬件,使用市售的通用的个人电脑。关于有无滞留,按照以下的3个等级进行评价。在此,所谓故障是指,起因于粒子的凝聚的、光学薄膜上的条纹故障或点缺陷。关于条纹故障或点缺陷,在测试的情况下进行目视检查,在制造机的情况下,利用表面检查机(自动相机检查机)进行检查。
A:无滞留、无故障的担心。
B:容易滞留,但是为无问题的水平。
C:有滞留,有产生故障的可能性。
(综合评价)
考虑解凝聚的效果以及有无滞留,对制造恰当性按照以下三个等级进行综合评价。
A:更优选(解凝聚的效果以及有无滞留均为A)。
B:可采用(解凝聚的效果以及有无滞留均为B以上,综合评价为A除外)。
C:不可采用(解凝聚的效果以及有无滞留的任一者为C)。
(评价结果)
如图4的表的实验2~5、8~11、14、15、18以及19中所示,使含粒子的流体通过120~180°的缩径角度α、0mm的狭路长度、2~10°的扩径角度β、1~10mm的曲率半径r、以及7~18%的缩小率的孔口件时,得到了B以上的综合评价。
如实验2~5中的实验3、4中所示,狭路长度、扩径角度β、曲率半径r、以及缩小率恒定时,通过设定成130~170°的缩径角度α,得到了A的综合评价。
如实验8~11中的实验9、10中所示,缩径角度α、狭路长度、曲率半径r、以及缩小率恒定时,通过设定成5~8°的扩径角度β,得到了A的综合评价。
如实验4、18、19中的实验4、18中所示,缩径角度α、狭路长度、扩径角度β、以及曲率半径r恒定时,通过设定成7~14%的缩小率,得到了A的综合评价。
另一方面,如实验1、6所示,脱离120~180°的缩径角度α的范围时,解凝聚效果的评价为C。如实验7、12所示,脱离2~10°的扩径角度β的范围时,解凝聚效果的评价为C。如实验13、16所示,脱离曲率半径r为1~10mm的范围时,解凝聚效果的评价为B,有无滞留的评价为C。如实验17、20所示,脱离7~18%的缩小率的范围时,解凝聚效果的评价为C。如实验21所示,存在狭路时,解凝聚效果的评价为C。推测通过狭路时发生了再凝聚。
符号说明
10…孔口件、12…孔口件主体、14…流入开口、16…狭窄开口、18…一次侧内壁、20…缩径部、22…曲面、24…缩径面、26…流出开口、28…二次侧内壁、30…扩径部、32…一次侧凸缘、34…槽、36…二次侧凸缘、38…槽、60…配管、100…制造线、102…支承辊、104…狭缝型模头、106…涂布液、108…存储槽、110…送液泵、112…压力计、114…减压脱气装置、116…过滤器、118…流量计、120…处理区域、130…第2存储槽、200…送液装置、202…流体

Claims (7)

1.一种孔口件,其具备:
孔口件主体;
流入开口,其位于所述孔口件主体的流入侧;
流出开口,其位于所述孔口件主体的流出侧;
缩径部,其由一次侧内壁构成,所述一次侧内壁具有从所述流入开口连续的曲率半径为1~10mm的曲面、和从所述曲面至狭窄开口连续并以120~180°的角度向所述狭窄开口缩径的缩径面;以及
扩径部,其由二次侧内壁构成,所述二次侧内壁从所述狭窄开口向所述流出开口连续、且以2~10°的角度扩径,
所述孔口件主体沿轴向延伸,所述流入侧和所述流出侧分别位于所述孔口件主体的轴向两侧,
所述缩径面的所述角度是指在所述孔口件主体的中心轴向截面中,在所述缩径面的与所述狭窄开口相接的两个位置处分别与所述缩径面相切的切线所形成的夹角,
所述狭窄开口的直径相对于所述流入开口的直径的比为0.07~0.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口件,其中,所述一次侧内壁的所述缩径面的角度为130~1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口件,其中,所述二次侧内壁的扩径的角度为5~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口件,其中,所述狭窄开口的直径相对于所述流入开口的直径的比为0.07~0.14。
5.一种送液装置,其具备:
含粒子的流体通过的流路;
设置于所述流路的一部分中、使所述流体通过的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孔口件;以及
用于向所述流路和所述孔口件中输送所述流体的驱动源。
6.一种涂布装置,其具备:
含粒子的涂布液通过的流路;
设置于所述流路的一部分中、使所述涂布液通过的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孔口件;以及
设置于所述孔口件的下游侧的涂布头。
7.一种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
从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涂布装置向被连续输送的料片供给含粒子的涂布液而形成涂膜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涂膜干燥和/或固化的工序。
CN201610423348.0A 2015-06-15 2016-06-15 孔口件、送液装置、涂布装置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2466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19899 2015-06-15
JP2015119899A JP6472139B2 (ja) 2015-06-15 2015-06-15 オリフィ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送液装置、塗布装置、並びに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6652A CN106246652A (zh) 2016-12-21
CN106246652B true CN106246652B (zh) 2019-10-18

Family

ID=5761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3348.0A Active CN106246652B (zh) 2015-06-15 2016-06-15 孔口件、送液装置、涂布装置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72139B2 (zh)
KR (1) KR102429718B1 (zh)
CN (1) CN106246652B (zh)
TW (1) TWI6828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3662A (zh) * 2018-01-23 2018-05-18 佛山市雅路斯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涂布头
DE102022124763A1 (de) * 2022-09-27 2024-03-28 Khs Gmbh Düse mit konischem Strömungskanal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6200A (en) * 1980-12-12 1982-09-27 Hydronautics Method and device for eroding surface of solid by using high-speed liquid jet
JPS6381824A (ja) * 1986-09-25 1988-04-12 Canon Inc 微粒子流の流れ制御方法
CN2108195U (zh) * 1991-03-30 1992-06-24 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自激振荡气蚀结构的射流发生器
CN2124339U (zh) * 1992-06-27 1992-12-09 石油大学(北京) 自激振荡气蚀结构射流发生器
CN1236418A (zh) * 1997-08-15 1999-11-24 株式会社富士金 压力式流量控制装置的节流孔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98759A (zh) * 2005-01-07 2008-01-02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喷镀喷嘴装置以及喷镀装置
CN102246281A (zh) * 2008-12-15 2011-11-16 水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对象物清洗方法及对象物清洗系统
CN102847622A (zh) * 2011-07-01 2013-01-02 莱希勒有限公司 实心锥形喷嘴
WO2014120066A1 (en) * 2013-01-31 2014-08-07 Scania Cv Ab Egr-system, engine comprising such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engine
CN106132523A (zh) * 2014-04-11 2016-11-16 Ok工程有限公司 循环流式气泡产生喷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7201A (en) * 1995-08-02 1997-07-15 Trw Inc. Cavitating venturi for low reynolds number flows
JP2003159549A (ja) * 2001-09-12 2003-06-03 Ikeuchi:Kk スプレーノズル
CN100406130C (zh) * 2005-06-30 2008-07-3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气动力喷涂方法和装置
WO2009128292A1 (ja) * 2008-04-18 2009-10-22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洗浄水吐出水栓システム
CN201187288Y (zh) * 2008-04-19 2009-01-28 邓海波 多功能井下产液处理器
WO2013025421A1 (en) * 2011-08-14 2013-02-21 Watermiser, Llc Elliptical chambered flow restrictor
JP5798411B2 (ja) * 2011-08-25 2015-10-2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塗布装置
JP2013173091A (ja) * 2012-02-24 2013-09-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膜形成方法
JP6118544B2 (ja) * 2012-11-29 2017-04-19 Idec株式会社 微細気泡生成ノズルおよび微細気泡生成装置
JP2014196468A (ja) 2013-03-04 2014-10-1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用ジオールスラリーの製造方法、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TWM468351U (zh) * 2013-05-02 2013-12-21 Yamaguchi Industry Co Ltd 氣泡產生裝置
JP6068271B2 (ja) * 2013-06-10 2017-01-25 東レ株式会社 塗布器、及び塗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6200A (en) * 1980-12-12 1982-09-27 Hydronautics Method and device for eroding surface of solid by using high-speed liquid jet
JPS6381824A (ja) * 1986-09-25 1988-04-12 Canon Inc 微粒子流の流れ制御方法
CN2108195U (zh) * 1991-03-30 1992-06-24 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具有自激振荡气蚀结构的射流发生器
CN2124339U (zh) * 1992-06-27 1992-12-09 石油大学(北京) 自激振荡气蚀结构射流发生器
CN1236418A (zh) * 1997-08-15 1999-11-24 株式会社富士金 压力式流量控制装置的节流孔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98759A (zh) * 2005-01-07 2008-01-02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喷镀喷嘴装置以及喷镀装置
CN102246281A (zh) * 2008-12-15 2011-11-16 水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对象物清洗方法及对象物清洗系统
CN102847622A (zh) * 2011-07-01 2013-01-02 莱希勒有限公司 实心锥形喷嘴
WO2014120066A1 (en) * 2013-01-31 2014-08-07 Scania Cv Ab Egr-system, engine comprising such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engine
CN106132523A (zh) * 2014-04-11 2016-11-16 Ok工程有限公司 循环流式气泡产生喷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2815B (zh) 2020-01-21
CN106246652A (zh) 2016-12-21
JP2017003066A (ja) 2017-01-05
JP6472139B2 (ja) 2019-02-20
TW201707792A (zh) 2017-03-01
KR20160147653A (ko) 2016-12-23
KR102429718B1 (ko) 202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6652B (zh) 孔口件、送液装置、涂布装置及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Mohammadi et al. Effect of surfactants on wetting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Lee et al. Operability coating windows and frequency response in slot coating flows from a viscocapillary model
Drabek et al. Effect of molecular weight, branching and temperature on dynamics of polypropylene melts at very high shear rates
TWI392575B (zh) 聚合物薄膜之製法
US202200240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xing material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20090117218A1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dope
JP2003260400A (ja) 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Lee et al. Effects of surfac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a brown alga miyeok (Undaria pinnatifida) on sustainable drag reduction
JP6397598B1 (ja) 塗工装置及び塗工膜の製造方法
JP6074356B2 (ja) 塗工装置及び塗工膜の製造方法
Nam et al. Flow visualization and operating limits of tensioned-web-over slot die coating process
JP5120015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505810B2 (ja) 塗布方法及び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8304027B2 (en) Bar coater, and bar coating method
JP5411716B2 (ja) 塗布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20050027066A (ko) 필름 캐스팅 장치, 편광판 보호필름, 및 편광판
JP2017003066A5 (zh)
JP5082994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07203478A (ja) 溶液製造設備及び溶液製造方法
Zatloukal et al. Investigation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9-layer film blowing process by using variational principles
JP2006272130A (ja) 塗布液の塗布方法、塗布液の塗布装置、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TW202003114A (zh) 塗覆裝置及塗覆膜的製造方法
TW201637729A (zh) 塗布裝置及塗布膜之製造方法
Ahn et al.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di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lows in slot coating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