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0314A - 除静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除静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0314A
CN106200314A CN201510342235.3A CN201510342235A CN106200314A CN 106200314 A CN106200314 A CN 106200314A CN 201510342235 A CN201510342235 A CN 201510342235A CN 106200314 A CN106200314 A CN 106200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um
destatics
transfer
destati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22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0314B (zh
Inventor
金井真
山田涉
新宅宽治
大木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210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095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210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095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210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6516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00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0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0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0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静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所述除静电装置包括:第一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转印区域沿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在转印区域中,保持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中的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介质上,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接地并且对所述介质除静电;以及第二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为邻接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接地并且对所述介质除静电。

Description

除静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静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关于在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中将已经转印有图像的介质除静电并使之与图像保持体分离的技术的现有技术中,已知以下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
JP-A-2008-216468(第“0029”段至第“0030”段、图4和图5)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在转印咬合部分(Nt)的下游侧,当转印材料(14)的传送高度在至少预定时间内较高时,使施加在除静电针(9)上的电压增大。
JP-A-2003-261244(第“0019”段、第“0034”段、第“0036”段、第“0048”段和图1)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供应至用于将转印纸张(p)与感光鼓(61)分离开的分离部分(64)的电力随着转印纸张(p)对分离部分(64)的推斥力而变化。
日本专利No.3608358(第“0013”段至第“0018”段、第“0029”段至第“0031”段、第“0048”段和图1)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构造:板状部件(2)设置在转印辊的下游侧,并且在板状部件(2)的表面中形成有沿着传送方向延伸的直线引导部件(1)。也就是说,在记录材料被接地的板状部件(2)以非接触方式除静电的同时,转印有图像的记录材料被引导部件(1)引导。
日本专利No.4770409(第“0019”段、第“0027”段至第“0028”段和图3)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测量转印有图像的转印材料(S)与除静电部件(32)之间的距离,并且根据测量到的距离控制施加在除静电部件(32)上的电压。根据日本专利No.4770409所公开的技术,当转印材料(S)与除静电部件(32)之间的距离较短时,降低所施加的电压,以防止发生过度除静电。相反,当转印材料(S)与除静电部件(32)之间的距离较长时,增大所施加的电压,以防止发生不充分的除静电。
日本专利No.5220288(第“0059”段至第“0086”段、图5和图6)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构造:除静电针(332)设置在转印辊(32)的下游侧,并且将除静电电压施加在除静电针(332)上。根据日本专利No.5220288所公开的技术,接地的导电部件(34)放置在除静电针(332)与转印辊(32)之间,并且绝缘部件(313a)也放置在这两者之间,以便在除静电针(332)与导电部件(34)之间产生电场(E)。然后,通过所产生的电场(E)消除纸张(P)的背面上的电荷,以便能够防止纸张(P)卷绕在感光鼓(131)上。
JP-A-2004-184919(第“0009”段至第“0014”段、图2和图4)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构造:双层结构的除静电布(7a、7b)放置在二次转印辊(29)的下游侧。根据JP-A-2004-184919,当除静电性能因漂浮的色调剂粘附在表面上的除静电布(7a)上而劣化时,将表面上的除静电布(7a)剥离,以露出没有玷污的第二除静电布(7b)并通过第二除静电布(7b)进行除静电,由此使得除静电布(7a、7b)可以长期使用。
JP-A-2005-250033(第“0054”段至第“0065”段、图2和图3)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构造:除静电单元(10)沿纸张(P)的传送方向放置在最终转印体(20)的下游侧。在除静电单元(10)中,将要接触纸张(P)的锯齿状间隔件(11)被支撑在导电纤维(12)的布的远端部分上。因此,导电纤维(12)的布不与纸张(P)直接接触,由此可以防止导电纤维(12)的布的劣化。另外,导电纤维(12)的布可以通过间隔件(11)的锯齿之间的间隙以非接触方式对纸张(P)除静电。
在JP-A-2006-276498(第“0023”段至第“0026”段和图2)中,除静电板(33)放置在二次转印单元(80)的下游侧,并且将要接触记录介质(P)的除静电布(32)被支撑在除静电板(33)的远端。由此,除静电板(33)通过除静电布(32)以接触方式对记录介质(P)进行除静电。
发明内容
与设置有用于除静电的电源的构造或用接地的单个除静电部件进行除静电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在使装置或设备小型化的同时减少不充分的除静电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构造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除静电装置包括:
第一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转印区域沿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在所述转印区域中,保持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中的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介质上,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接地并且对所述介质除静电;以及
第二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为邻接(邻近)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接地并且对所述介质除静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构造,根据第一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与所述介质相对的端部形成为锯齿状;并且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包括多根导电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构造,根据第一构造或第二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伸入到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构造,根据第一构造至第三构造中的任一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保护部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内侧,所述保护部件包括保护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的保护部以及支撑所述保护部且还支撑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支撑部;其中: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构造,根据第四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地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中并且接地;其中:
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接触并且接地的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保持体,其具有形成有可见图像的表面;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所述表面处的所述可见图像转印在介质上;
根据第一构造至第五构造中的任一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对转印有所述可见图像的所述介质除静电,以便所述介质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
定影装置,其定影转印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构造或第六构造,与设置有用于除静电的电源的构造或用接地的单个除静电部件进行除静电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使装置或设备小型化的同时减少不充分的除静电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构造,能够用具有锯齿状的第一除静电部件和由导电毛构成的第二除静电部件进行除静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构造,与第二除静电部件不接触介质的情况相比,能够改善除静电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构造,与未设置保护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对第一除静电部件造成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构造,能够通过单个接地部使两个除静电部件接地。
与使用体积电阻率相差不足一个数量级的多个除静电部件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在抑制因突然的除静电而造成的图像质量的劣化的同时减少介质与图像保持体的不良分离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构造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除静电装置包括:
第一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转印区域沿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在所述转印区域中,保持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中的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介质上,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对所述介质除静电;以及
第二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为邻接(邻近)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由体积电阻率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相差至少一个数量级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对所述介质除静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构造,根据第七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沿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上游侧,并且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高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构造,根据第七构造或第八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设置为: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伸入到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构造,根据第七构造至第九构造中的任一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和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保持体,其具有形成有可见图像的表面;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所述表面处的所述可见图像转印在介质上;
根据第七构造至第十构造中的任一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对转印有所述可见图像的所述介质除静电,以便所述介质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
定影装置,其定影转印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构造或第十一构造,与使用体积电阻率相差不足一个数量级的多个除静电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抑制因突然的除静电而造成的图像质量的劣化的同时减少介质与图像保持体的不良分离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构造,与在上游侧未设置具有高体积电阻率的除静电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突然的除静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构造,与第二除静电部件不接触介质的情况相比,能够改善除静电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构造,与设置有用于施加除静电电压的电源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使装置小型化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或用电成本。
与仅以非接触方式对介质进行除静电的构造相比,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使得即使在以接触方式对介质进行除静电时也能够提高除静电部件的耐用性,同时改善了除静电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构造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除静电装置包括:
引导部件,其相对于转印区域沿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在所述转印区域中,保持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中的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介质上,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介质;
第一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远端相对于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介质的引导平面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对所述介质除静电;以及
第二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远端相对于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介质的所述引导平面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内侧,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设计为当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接触所述介质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对所述介质除静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构造,根据第十二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包括多根导电毛。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构造,根据第十二构造或第十三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引导平面伸入到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中的距离被设定为不长于5mm。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构造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保持体,其具有形成有可见图像的表面;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所述表面处的所述可见图像转印在介质上;
根据第十二构造至第十四构造中的任一构造所述的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对转印有所述可见图像的所述介质除静电,以便所述介质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
定影装置,其定影转印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构造或第十五构造,与仅以非接触方式对介质进行除静电的构造相比,能够改善除静电性能,同时即使在以接触方式对介质进行除静电时也能够提高除静电部件的耐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构造,即使在以接触方式对介质进行除静电时也能够提高除静电部件的耐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构造,与伸出距离长于5mm的情况相比,能够改善第二除静电部件的卡纸或提高第二除静电部件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实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说明图;
图2是图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形成色调剂图像的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实例1中的转印区域周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4A是以透视图形式示出的实例1中的作为除静电装置的实例的分离装置的说明图;
图4B是实例1中的作为除静电装置的实例的分离装置的说明图,其是从图4A中的箭头IVB方向观察到的分离装置的视图;
图5是实例1中的分离装置的分解图,图5是包括第一除静电部件的部分的说明图;
图6是实例1中的分离装置的分解图,图6是包括第二除静电部件的部分的说明图;
图7是实验例1的条件和结果的表格;
图8是实验例1中的远端位置的说明图;以及
图9是实验例2的条件和结果的表格。
[附图标记和符号的描述]
6...第一除静电部件
6c...接地部
6-19...除静电装置
11...保护部件
12...支撑部
17...保护部(引导部件)
18-19...第二除静电部件
19...导电毛
F...定影装置
PR...图像保持体
Q3...转印区域
Rt...转印装置
S...介质
U...图像形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实例(在下文中称为实例)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例。
顺便提及,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描述,在附图中假定:前后方向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为Y轴方向,并且上下方向为Z轴方向。另外,假定:箭头X、-X、Y、-Y、Z、–Z所表示的方向为前方、后方、右方、左方、上方、下方或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下侧。
另外,圆圈“O”中具有点“.”的符号表示从纸张的背面朝向纸张的前面的箭头,而圆圈“O”中具有叉“×”的符号表示从纸张的前面朝向纸张的背面的箭头。
顺便提及,在使用附图的以下描述中,为了便于理解描述,附图将省略除了描述所需的部件之外的任何其它部件。
(实例1)
图1是根据实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说明图。
在图1中,作为根据实例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打印机U具有作为装置主体的实例的打印机主体U1。在打印机主体U1的上面设置有作为第一介质排出部的实例的第一排出托盘TRh。在打印机主体U1的右部的上面设置有操作部UI。操作部UI具有未示出的显示部等。操作部UI设计为用户可以在操作部UI上进行输入操作。
作为图像信息传送设备实例的个人计算机PC与实例1中的打印机U电连接。
打印机U具有作为控制部的实例的控制器C。控制器C可以接收从个人计算机PC发送来的诸如图像信息、控制信号等电信号。另外,控制器C设计为控制器可以将控制信号输出到操作部UI或电路E。此外,控制器C与写入电路DL电连接。
写入电路DL根据输入信息将驱动信号输出到作为写入装置的实例的曝光机ROS。曝光机ROS设计为曝光机能够根据输入信号输出作为写入光的实例的激光L。
图2是图1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形成色调剂图像的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在图1和图2中,在曝光机ROS的左侧设置有作为图像保持体的实例的感光体PR。实例1中的感光体PR被支撑为可沿箭头方向围绕旋转轴PRa旋转。感光体PR在写入区域Q1中被激光L照射。
在感光体PR周围,沿着感光体PR的旋转方向设置有作为充电部件的实例的充电辊CR、显影装置G和作为图像保持体的清洁器的感光体清洁器CL。
顺便提及,在实例1的打印机U中,感光体PR、充电辊CR、显影装置G和感光体清洁器CL一体地形成为可拆卸单元。也就是说,感光体PR、充电辊CR、显影装置G和感光体清洁器CL构成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U1上的处理单元U2。
充电电压从电路E施加到充电辊CR上。
显影装置G具有用于内部储存作为显影剂的实例的色调剂的显影容器V。作为显影剂保持体的实例的显影辊Ga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显影容器V的内部。显影辊Ga设置为在显影区域Q2中与感光体PR相对。
另外,显影电压从电源电路E施加到显影辊Ga上。另外,作为显影剂传送部件的实例的螺旋推运器Gb、Gc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显影容器V的内部。
固定地被支撑在打印机U中的作为显影剂供应装置的实例的色调剂供应装置TH1的供应路径的一端与显影容器V连接。色调剂供应装置TH1的供应路径的另一端与作为显影剂储存容器的实例的色调剂盒TC的排出口TC3连接。
在图1中,色调剂盒TC具有作为容器主体的实例且用于内部储存色调剂的盒体TC1。作为显影剂传送部件的实例的色调剂传送部件TC2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盒体TC1的内部。色调剂盒TC设计为能够可拆卸地插入到打印机U中,以便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U上。
用于在感光体PR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图像形成装置由感光体PR、充电辊CR、曝光机ROS、显影装置G等构成。
在图1中,在打印机U的下部设置有作为介质容纳部的实例的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分别容纳作为介质的实例的记录片材(记录纸张)S。
在图1中,在各个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的相反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作为容器引导部件的实例的导轨RL1。导轨RL1可移动地支撑各个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的相反的左右两端部。由此,各个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由一对左右导轨RL1支撑,以便可以沿前后方向推入/拉出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
在图1中,在各个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的左上部设置有供纸装置K。供纸装置K具有作为介质拾取部件的实例的拾取辊Rp。在拾取辊Rp的左侧设置有作为分离部件的实例的分离辊Rs。分离辊Rs包括作为介质传送部件的实例的馈送辊和作为介质分离部件的实例的阻滞辊。
在供纸装置K的左侧设置有作为介质传送路径的实例的供纸路径SH1。供纸路径SH1向上延伸。在供纸路径SH1中设置有作为介质传送部件的实例的多个传送辊Ra。在供纸路径SH1的作为下游端的上端设置有作为介质传送时间调节部件的实例的配准辊Rr。
另外,在打印机U的左侧部分上安装有作为手动插入部的实例的手动插入托盘TR0。作为手动插入传送路径的实例的手动插入路径SH2的左端与手动插入托盘TR0的右部连接。手动插入路径SH2的右端与供纸路径SH1连接。
在图1中,在配准辊Rr的上方设置有作为转印装置的实例的转印辊Rt。在转印区域Q3中,转印辊Rt与感光体PR相对,并且与感光体PR接触。由此,实例1中的转印辊Rt被感光体PR的旋转驱动旋转。转印电压从电源电路E施加到转印辊Rt上。
前述感光体清洁器CL相对于感光体PR的旋转方向设置在转印辊Rt的下游侧。感光体清洁器CL具有作为清洁部件的实例的清洁刮板CL1。清洁刮板CL1形成为板状形状。清洁刮板CL1的一端部接触感光体PR。
在清洁刮板CL1的上方设置有作为清洁容器的实例的清洁器容器CL2。清洁刮板CL1被支撑在清洁器容器CL2上。在清洁器容器CL2的内部形成有能够收纳显影剂的空间。作为显影剂传送部件的实例的回收螺旋推运器CL3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清洁器容器CL2的内部。另外,作为显影剂传送路径的实例的回收路径CL4被支撑在清洁器容器CL2的前端部中。回收路径CL4从感光体清洁器CL延伸到显影装置G。
在图1中,定影装置F被支撑在转印辊Rt的上方。定影装置F具有作为加热定影部件的实例的加热辊Fh和作为加压定影部件的实例的加压辊。加热辊Fh和加压辊Fp在定影区域Q4彼此接触。加热辊Fh因从未示出的驱动源传递至加热辊Fh的驱动力而旋转。另外,从电路E将用于使未示出的加热器发热的电力供应至加热辊Fh。
用于将图像记录在片材S上的图像记录部U2+Rt+F由处理单元U2、转印辊Rt和定影装置F构成。
在定影装置F的上方形成有作为介质引导部的实例的片材引导件F1。在片材引导件F1的右侧设置有作为介质排出部件的实例的纸张排出辊R1。在纸张排出辊R1的右侧形成有介质排出口Ha。第一排出托盘TRh设置在介质排出口的下方。
在图1中,在定影装置F的上方和纸张排出辊R1的左侧设置有作为介质传送路径的实例的连接路径SH3。连接路径SH3从排出口Ha延伸到左边。
作为介质反转装置的实例的反转单元U3被支撑在打印机主体U1的左侧面和手动插入托盘TR0的上方。在反转单元U3的内部形成有作为介质传送路径的实例的反转路径SH4。反转路径SH4的上端与连接路径SH3的左端连接。反转路径SH4的下端在配准辊Rr的上游侧连接至供纸路径SH1。
另外,在反转单元U3的上部中形成有作为介质传送路径的实例的第二排出路径SH6。第二排出路径SH6的右端与连接路径SH3连接,并且从反转路径SH4分支出来。第二排出路径SH6的左端延伸到反转单元U3的左侧面。作为第二排出部的实例的面朝上的托盘TRh1被支撑在反转单元U3的左侧面上。因此,在这种构造中,经过第二排出路径SH6的片材S可以被排出到面朝上的托盘TRh1。
(图像形成设备的功能)
在根据实例1的具有前述构造的打印机U中,从个人计算机PC发送来的图像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器C。控制器C将所输入的图像信息转换成用于在预定定时形成潜像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输出到写入电路DL。曝光机ROS基于写入电路DL所接收到的信号输出激光L。顺便提及,控制器C控制操作部UI、写入电路DL、电源电路E等的操作。
在图1和图2中,由施加有充电电压的充电辊CR对感光体PR的表面充电。感光体PR的由充电辊CR充电的表面暴露在曝光机ROS的激光L下,并且在写入区域Q1中被扫描。由此,形成了静电潜像。感光体PR的已形成有静电潜像的表面顺次通过显影区域Q2和转印区域Q3。
在显影区域Q2中,显影辊Ga与感光体PR相对。显影辊Ga进行旋转从而将显影容器V内部的显影剂保持在显影辊Ga的表面上。这样,由于色调剂图像被保持在显影辊Ga的表面上,因此感光体PR的表面中的静电潜像被显影成作为可见图像的实例的色调剂图像。显影容器V内部的显影剂被螺旋推运器Gb、Gc搅拌和循环。
当显影容器V内部的显影剂随着显影辊Ga的显影而消耗时,从色调剂盒TC供应显影剂。也就是说,色调剂传送部件TC2被驱动而旋转,以根据显影剂的消耗量将盒体TC1中的色调剂传送至排出口TC3。从排出口TC3排出的色调剂被盒式色调剂供应装置TH1的供应路径中的未示出的色调剂供应/传送部件传送到显影容器V。
用于记录图像的片材S容纳在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中。容纳在各个纸张供给托盘TR1至TR4中的片材S由供纸装置K的拾取辊Rp进行拾取。拾取辊Rp所拾取的片材S被分离辊Rs逐一地分离。分离辊Rs所分离的各张片材Se被供应到供纸路径SH1中。供纸路径SH1中的片材S被传送辊Ra朝向配准辊Rr传送。
顺便提及,从手动插入托盘TR0供应来的片材S通过手动插入路径SH2传送至配准辊Rr。与感光体PR的表面中的色调剂图像移动到转印区域Q3的时间一致地,传送至配准辊Rr的片材S被配准辊Rr传送至转印区域Q3。
在转印区域Q3中,感光体PR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被施加有转印电压的转印辊Rt转印在经过转印区域Q3的片材S上。
在图2中,粘附在已通过转印区域Q3的感光体PR的表面上的色调剂被清洁刮板CL1移除。由此,感光体PR得到清洁。清洁刮板CL1所移除的色调剂被清洁器容器CL2回收。清洁器容器CL2所回收的色调剂由回收螺旋推运器CL3进行传送。回收螺旋推运器CL3所传送的色调剂通过回收路径CL4被送回到显影容器V中。也就是说,感光体清洁器CL所回收的显影剂在显影装置G中被再利用。
表面已被感光体清洁器CL清洁的感光体PR被充电辊CR再次充电。
已在转印区域Q3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在色调剂图像尚未被定影的状态下被传送至定影装置F的定影区域Q4。
在定影区域Q4中,片材S被放置在加热辊Fh与加压辊Fp之间。由此,色调剂图像被加热和定影。
其上的色调剂图像已被定影装置F定影的片材S被片材引导件F1引导并传送至纸张排出辊R1。当片材S被排出到第一排出托盘TRh时,传送到纸张排出辊R1的片材S通过排出口Ha被排出到第一排出托盘TRh。
对于双面打印而言,一旦图像已被记录在其第一表面上的片材S的传送方向后端经过片材引导件F1,排出辊R1就反向旋转。因此,片材S通过连接路径SH3被传送至反转路径SH4。传送至反转路径SH4的片材S在片材S被反转的状态下被传送到配准辊Rr。由此,片材S通过配准辊Rr被再次传送到转印区域Q3,并且将图像记录在片材S的第二表面上。
当片材S被排出到面朝上的托盘TRh1时,借助纸张排出辊R1的反向旋转被传送到连接路径SH3的片材S被传送到第二排出路径SH6。然后,已被传送到第二排出路径SH6的片材S被排出到面朝上的托盘TRh1。
(分离装置的描述)
图3是实例1中的转印区域周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4A和图4B是实例1中的作为除静电装置的实例的分离装置的说明图。图4A是透视图,图4B是沿图4A中的箭头IVB的方向观察到的除静电装置的视图。
在图2、图3、图4A和图4B中,在实例1的打印机U中,具有转印辊Rt的转印单元1可拆卸地被支撑在打印机主体U1上。转印单元1具有作为框架的实例的壳体2。壳体2将转印辊Rt的相反的前后两端支撑为可旋转。工人处理转印单元1时可以被工人握持的握持部2a被支撑在壳体2的相反的前后两端上。
沿片材S的传送方向在上游延伸的上游引导件3与壳体2一体地形成。由于存在上游引导件3,因此从配准辊Rr传送来的片材S被引导至转印区域Q3。
图5是实例1中的分离装置的分解图,图5是包括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在图3、图4A、图4B和图5中,相对于转印辊Rt在沿片材S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上形成有作为支撑部的实例的立壁4。在立壁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中形成有作为定位部的实例的突起部4a。突起部4a沿前后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在三个地方。另外,在立壁4的左侧(也就是说,远离片材S的一侧)上形成有作为安装部的实例的爪部4b。爪部4b形成为突出到左边的突起状。爪部4b沿前后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在三个地方。
图6是实例1中的分离装置的分解图,图6是包括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在图3中,作为第一除静电部件的实例的除电板(Detack saw)6被支撑在立壁4的顶面上,也就是说,被支撑在立壁4的沿片材S的传送方向的下游面上。在图3和图6中,实例1中的除电板6由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的导电板构成。举例来说,实例1中的除电板6由SUS制成的金属板构成。在除电板6的沿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与突起部4a相对应的位置中形成有三个孔部6a。三个孔部6a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分别形成为圆孔形状、长孔形状和长孔形状。当形成在立壁4上的突起部4a分别贯穿孔部6a时,除电板6被定位和支撑在壳体2上。
除电板6的右端(也就是说,除电板6的被传送片材S侧的端部6b)形成为锯齿状。在实例1中,该端部6b形成为具有三角形的锯齿,锯齿末端以预定间隔布置。
在除电板6的左端的前端部中形成有接地部6c。接地部6c形成为金属板向下弯曲的形状。接地部6c接触设置在打印机主体U1中的未示出的导电部件。该导电部件接地或通地。
在图3、图4A、图4B和图5中,作为保护部件的实例的下游盖件11可拆卸地被支撑在立壁4的上方。下游盖件11具有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主体部12。在主体部12中,在与突起部4a相对应的位置中形成有孔部13。孔部13以与除电板6的孔部6a相同的方式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分别形成为圆孔形状、长孔形状和长孔形状。因此,当突起部4a分别贯穿孔部13时,下游盖件11被定位在壳体2上。
在主体部12的左端形成有与爪部4b的位置相对应的三个安装部14。各个安装部14形成为向下弯曲的形状。在安装部14中分别形成有爪部4b能够贯穿的开口部16。因此,当爪部4钩在开口部16上时,下游盖件11可以可拆卸地被支撑在壳体2上。
在下游盖件11的右端形成有作为保护部件的实例且作为引导部件的实例的下游引导件17。下游引导件17形成为向下弯曲的形状。如图3所示,实例1中的下游引导件17形成为:当下游盖件11被安装在壳体2上时,下游引导件17可以设置在除电板6的右端的右侧。也就是说,下游引导件17设计为不使除电板6暴露在外以保护除电板6,同时可以由下游引导件17的右表面(也就是说,下游引导件17的外表面)来引导片材S。顺便提及,在实例1中,举例来说,下游引导件17的外表面与除电板6的各齿末端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1mm。
在实例1的下游引导件17中,在与除电板6的齿末端相对应的位置中形成有开口17a。
在主体部12的下表面中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作为连接部件的实例的铝带18。在实例1的铝带18中,作为导电金属的实例的铝薄膜的一侧涂覆有粘合剂并且贴在主体部12上。另外,铝带18被设计为:当下游盖件11被安装在壳体2上时,铝带18可以与除电板6接触。因此,在该状态下,铝带18和除电板6彼此电连接,使得铝带18也可以接地。
在铝带18上支撑有毛束19的基端部。也就是说,毛束19的基端部被支撑为置于铝带18与主体部12的下表面之间。另外,实例1中的每个毛束19由一束多根导电毛构成。顺便提及,在实例1中,归因于毛束19所使用的材料,毛束19的体积电阻率比除电板6的体积电阻率高至少一个数量级。在实例1中,体积电阻率为1.0×10-5[Ωcm]的SUS用于除电板6,而采用体积电阻率为1.0×10-1[Ωcm]的刷作为毛束19。
另外,实例1中的毛束19沿前后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在多个地方。在实例1中,毛束19以除电板6的齿末端之间的间隔的两倍的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各毛束19沿前后方向设置在与每两个齿末端相对应的各个位置。
另外,实例1中的毛束19被设定为足够长,使得毛束19的末端可以贯穿开口17a并且朝向下游引导件17的外部,即,朝向片材S伸出。在实例1中,举例来说,各个毛束19的末端从下游引导件17的外表面伸出的长度被设定为1mm。
顺便提及,实例1中的各个毛束19由具有以下刚度的材料制成:该刚度足以防止毛束19的末端下垂,并且足以将毛束19保持为直线自支撑(自立)姿势,但当毛束19接触片材S时,毛束19可以发生弹性变形。
作为实例1的第二除静电部件的实例的除静电刷18-19由铝带18和毛束19构成。另外,作为实例1的除静电装置的实例的片材分离装置6-19由除电板6、下游盖件11、除静电刷18-19等构成。
(片材分离装置的作用)
在实例1的设置有前述构造的片材分离装置6-19中,从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的背面对该片材S除静电。当片材S被除静电而降至所需电位时,片材S能够与感光体PR分离。顺便提及,当未充分除静电时,存在这样的担心:片材S可能被感光体PR吸附并且卷绕在感光体PR上。
可以设置用于将片材S与感光体PR分开的爪。然而,当给予爪足够的分离性能时,存在这样的问题:爪可能会损坏感光体PR或可能会增加部件的数量,从而增大制造成本。另外,当打印机U被小型化时,空间受限。因此,存在这样的情况:不能确保可以设置爪的地方。
这里,在如JP-A-2008-216468、JP-A-2003-261244、日本专利No.3608358、日本专利No.4770409或日本专利No.5220288所述的那样施加用于消除电荷的电压来对片材S除静电的构造中,需要设置用于施加电压的电源。因此,在这种构造中,用于对片材除静电的构造的尺寸变大,并且制造成本或功耗增大,使得不能够支持打印机U的小型化或打印机U的成本降低。另外,当所施加的电压过大时,可能会发生突然的除静电、过度除静电或用相反极性充电。因此,存在另一问题:即,尚未被定影的图像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对图像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将所施加的电压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必须设置传感器,而这容易导致成本的增加。
为了支持片材分离装置的小型化和片材分离装置的成本降低,已知存在这样的构造:如JP-A-2004-184919、JP-A-2005-250033或JP-A-2006-276498中那样,未放置电源,但除静电部件接地,以对片材S除静电。这里,当片材S为诸如普通纸或厚纸等刚性纸张或坚硬纸张时,用于将片材S与具有曲率的感光体PR分开的力也因片材S的硬度而作用在感光体PR上。因此,即使用接地的除静电部件,也能将片材S分离。然而,当片材S为诸如薄纸等具有低刚性或低硬度的片材时,片材S的力较弱而难以将其本身与感光体PR分开。其结果是,如JP-A-2004-184919所公开的技术那样,当用单个除静电部进行除静电时,对片材S的除静电可能不充分。因此,存在这样的担心:片材S可能会卷绕在感光体PR上,从而导致卡纸。
与之相反,在实例1的片材分离装置6-19中,在不设置电源单元来提供用于除静电的电力的情况下,除电板6和除静电刷18-19接地。因此,与设置有用于分离的爪或电源单元的构造相比,在实例1的片材分离装置6-19中,减少了部件的数量,使得能够实现小型化和成本降低。
另外,在实例1的片材分离装置6-19中,由相对于片材S的传送方向位于上游侧的除电板6和位于下游侧的除静电刷18-19进行除静电。因此,与用单个除静电部件进行除静电的诸如JP-A-2004-184919等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因未充分除静电而造成的不良分离。
另外,通常当使除静电部件接近或接触片材S时,能够提高除静电性能。然而,当除电板与片材S接触时,片材S的前端可能与除电板发生碰撞,从而造成卡纸。另外,当如在JP-A-2004-184919等中那样使除电板与片材S接触或使由布制成的除静电部件与片材S接触时,除静电部件摩擦片材S的背面,使得可能发生因传送阻力而造成的卡纸,或者可能产生刮痕迹。
与之相反,在实例1中,除电板6在下游引导件17的内侧以非接触方式对片材S除静电,而除静电刷18-19在下游引导件17的外侧以与片材S接触或以比除电板6距片材S更近的方式对片材S除静电。因此,防止了除电板6接触片材S而造成的卡纸。另外,除静电刷18-19被设计为可弹性变形。即使在除静电刷18-19接触片材S时,也可以减小传送阻力或减少刮痕的产生。
另外,当片材S不坚硬(较软)时,片材S容易被感光体PR吸附,并且片材S趋于经过比普通纸或厚纸更远离下游引导件17的位置。因此,在诸如JP-A-2004-184919等现有技术构造中或在仅设有除电板6的构造中,片材S与除静电部件之间的距离可能增大,从而降低了除静电性能。也就是说,可能容易发生因不充分的除静电而造成的不良分离。
与之相反,在实例1中,除静电刷18-19比下游引导件17更深地进入传送路径。因此,即使不坚硬的片材S被感光体PR吸附并且经过远离下游引导件17的位置,除静电刷18-19的末端也能够接触或接近片材S。因此,与现有技术构造相比,能够容易地保持除静电性能,以减少对片材S的不充分除静电。
顺便提及,即使片材S不坚硬,其上也作用有用于将片材S与感光体PR分开的较弱的力。结果,当用除静电刷18-19进行除静电时,片材S因其低硬度而离开感光体PR并且接近下游引导件17,使得可以在除电板6中有效地进行除静电。因此,与用单个除静电部件进行除静电的情况相比,因两个除静电部件6、18-19的级进地(stepwise)除静电而减少了不良分离。
另外,在如诸如JP-A-2004-184919等现有技术构造中那样使布状部件在片材S的整个宽度范围上接触片材S的构造中,不仅存在因片材S的传送阻力增大而可能容易发生卡纸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片材S可能被过度除静电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在整个范围上进行除静电时,仅与除静电部件接触的部分被除静电,从而增大了该部分与除静电部件此后将接触的上游邻接部之间的电位差。因此,已经被转印到片材S的表面上但尚未被定影的图像因由此产生的电场的影响而移动,使得图像可能受到干扰。
与之相反,在实例1中,除静电刷18-19的毛束19以除电板6的齿末端的间隔的两倍的间隔设置。也就是说,以比除静电部件在整个范围上接触片材S的现有技术构造更稀疏的方式进行除静电。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实例1中,不会使传送性能变差,并且还抑制了过度的除静电,从而抑制了图像质量的劣化。
考虑到可能在诸如JP-A-2004-184919等现有技术构造中使用像除电板6那样的锯齿状加工的布。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在齿末端部中集中进行除静电,从而增大了各齿末端部与其周围之间的电位差。因此,尚未被定影的图像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使图像质量变差。
与之相反,在实例1中,使用由多个导电纤维所形成的束组成的毛束19。因此,当各个毛束19的末端部接触片材S时,毛束19的末端松开并散开,使得可以在比齿端构造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除静电。因此,与集中进行除静电的现有技术构造相比,在实例1中减轻了图像质量的劣化。
另外,在诸如JP-A-2004-184919或JP-A-2006-276498等现有技术构造中,由布制成的除静电部件反复接触片材S。因此,产生了因除静电部件磨损而造成的除静电部件的耐用性的问题。另外,在如JP-A-2005-250033中那样使用间隔件的构造中,除静电部件不接触片材S,但存在可能降低除静电性能的问题。
与之相反,在实例1中,除电板6不接触片材S,而能够抑制耐用性的下降。另外,在实例1中,下游盖件11可拆卸地被支撑在壳体2上。因此,如果除静电刷18-19耗尽其自己的寿命,则可以很容易地只更换除静电刷。
此外,在实例1的片材分离装置6-19中,接触除电板6的铝带18接地。如果除电板6和除静电刷18-19单独接地,则需要在打印机主体U1侧上准备两个接地用的接触部,从而造成增加了部件数量的问题。另外,由于转印单元1等的松动,可能存在这样的担心:即,除电板6和除静电刷18-19之一不能被接地。与之相反,在实例1中,除电板6和除静电刷18-19通过单个接地部6c与打印机主体U1电连接。因此,能够解决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以及除电板6和除静电刷18-19之一未接地的问题。
(实验例1)
接下来,将对关于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和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电阻值、片材S的防粘性和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例进行描述。
使用由Fuji Xerox(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片材DocuPrintP450在10℃和13%RH的环境下评价实验例1。也就是说,在片材S可以容易地被图像保持体吸附的低温和低湿度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例1。
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A3尺寸片材被切成A4尺寸片材,该A4尺寸片材用作作为短纹纸(short grain paper)的实例的片材S,短纹纸的硬度较低从而容易造成卡纸。顺便提及,通常,市售的定型纸(fixed paper)具有在横长状态下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纸浆纤维。因此,在短侧送纸或所谓的SEF(短边送纸)的情况下,纤维沿传送方向延伸并且处于所谓的长纹状态下。在该状态下,沿传送方向布置的纤维的刚性作用在将弯曲并卷绕在感光体PR上的片材S上。因此,片材S的硬度趋于增大。相反,在长侧送纸或所谓的LEF(长边送纸)的情况下,纤维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处于所谓的短纹状态下。在该状态下,纤维的刚性几乎不起作用,而片材S的硬度趋于减小。
在实验例1中,使用浓度约为1%的图像来评价片材S的防粘性。根据输送1000张片材时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来评价片材S的防粘性。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为零时,给予的评价。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不小于1但小于5时,给予“○”的评价。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不小于5但小于20时,给予“×”的评价。
另外,在实验例1中,为了评价图像质量,打印浓度为30%且分辨率为1200dpi的图像,并且根据出现在打印图像中的黑色条带评价图像质量。当未出现黑色条带时,给予的图像质量评价。当不长于5mm的黑色条带的数量不大于10时,给予“○”的图像质量评价。当不长于5mm的黑色条带的数量在10至20的范围内时,或当不短于5mm的黑色条带的数量不小于1但小于5时,给予“Δ”的图像质量评价。当不长于5mm的黑色条带的数量不小于20时,或当不短于5mm的黑色条带的数量不小于5时,给予“×”的图像质量评价。
图7示出了实验例1的条件和结果的表格。
图8是实验例1中的末端位置的说明图。
(实验例1-1)
在图7中,在实验例1-1里,不同于实例1的构造,使用由Tsuchiya(槌屋)株式会社制造的“类型(型号)为R 0.08mm的导电性PE膜(conductive PE film type R 0.08mm)”作为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另一方面,使用SUS304的金属板作为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顺便提及,作为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导电性PE膜(其为导电薄膜)被加工成与除电板类似的锯齿状。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1[Ωcm]。另一方面,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5[Ωcm]。
在图7中,在实验例1-1里,当“+”表示相对于转印区域Q3的切线方向接近感光体的方向并且“-”表示相对于转印区域Q3的切线方向远离感光体的方向时,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1mm的位置。另一方面,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1mm的位置。
(实验例1-2)
除了各个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0mm的位置之外,以与实验例1-1相同的方式构造实验例1-2。
(实验例1-3)
在实验例1-3里,使用由Kenei株式会社制造的除静电刷SA7-F作为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并且以与实验例1-1相同的方式构造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顺便提及,在实验例1-3中,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5[Ωcm]。另外,在实验例1-3中,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构造上游侧的除静电刷,使得各个毛束的末端设定在+1mm的位置。
(实验例1-4)
除了使用由Kenei株式会社制造的除静电刷TR1-F作为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之外,以与实验例1-3相同的方式构造实验例1-4。顺便提及,在实验例1-4中,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1[Ωcm]。
(实验例1-5)
除了使用由Kenei株式会社制造的除静电非织造布SP-S2作为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之外,以与实验例1-1相同的方式构造实验例1-5。顺便提及,在实验例1-5中,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3[Ωcm]。另外,在实验例1-5中,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不构造成如实验例1-1那样的锯齿状,而是构造为: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能够在沿宽度方向的整个表面上接触片材S。
(实验例1-6)
在实验例1-6中,使用由Kenei株式会社制造的除静电刷SA7作为第一除静电部件。在实验例1-6中,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2[Ωcm]。另外,在实验例1-6中,使用与实验例1-1的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类似的除静电部件作为下游侧的除静电刷。顺便提及,在实验例1-6里,在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中,各个毛束的末端设定在+1mm的位置,并且在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中,各个锯齿的末端设定在0mm的位置。
(实验例1-7)
在实验例1-7中,在实验例1-4的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与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三除静电部件。以与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相同的方式构造和设定该第三除静电部件。
(实验例1-8)
在实验例1-8中,实验例1-4的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和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彼此互换。因此,实验例1-8的构造与实例1的构造对应。
(比较例1-1)
在比较例1-1中,仅设置有实验例1-1的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也就是说,比较例1-1的构造与仅由接地的除电板进行除静电的现有技术构造对应。
(比较例1-2)
比较例1-2具有这样的构造:除电板的末端位置设定在比较例1-1中的0mm的位置。
(比较例1-3)
在比较例1-3中,使用与实验例1-4的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类似的构造作为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另外,在比较例1-3中,使用与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类似的产品之一作为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在比较例1-3中,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为0.8×10-1[Ωcm]。另外,以与实验例1-6的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相同的方式将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0mm的位置。
(实验例1的实验例结果)
如图7所示,在仅使用除电板的比较例1-1中出现了因不充分的除静电而造成的不良分离。
在比较例1-2中,除电板的齿末端更靠近片材S,以便能提高除静电性能。因此,与比较例1-1相比,提高了因不充分的除静电而造成的不良分离。然而,在比较例1-2中图像质量劣化。可以认为,图像质量劣化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在除电板的体积电阻率较低的齿末端处集中进行突然的除静电,以及不均匀地对片材S除静电,使得因除静电不均匀而造成图像质量劣化。
另外,在比较例1-3中,以与比较例1-1相同的方式出现不良分离。可以推断出,由于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与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之间的体积电阻率差异较小,因此几乎没有利用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进行除静电,从而导致不充分的除静电。
另一方面,在实验例1-1至实验例1-8中,即使在不坚硬的短纹纸中,也可以获得关于防粘性和图像质量的良好结果。与仅由下游侧的除电板6进行突然的除静电的比较例1-2相比,在实验例1-1至实验例1-8中,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与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之间的体积电阻率存在至少一个数量级的差异,并且级进地进行除静电。因此,可以认为,抑制了突然的除静电,从而避免了因除静电不均匀而造成图像质量的劣化。另外,在实验例1-1至实验例1-8中,在由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进行除静电之后,由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级进地进行除静电。因此,即使当不坚硬的片材S被感光体PR吸附并与下游引导件17分离时,也可以通过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减小感光体PR的静电吸附力。由此,在片材S接近下游引导件17之后,还由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进行除静电。因此,可以认为,还提高了片材S的防粘性。
在实验例1-4、实验例1-7和实验例1-8中,能够获得特别好的结果。在实验例1-1至实验例1-3和实验例1-6中,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的值高于实验例1-4等中的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的值,并且上游侧的除静电性能相对较低。因此,可以认为,防粘性低于实验例1-4中的防粘性。顺便提及,在实验例1-5中,体积电阻率本身的值相对较高,但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在宽度方向的整个范围上接触片材S。因此,可以认为,与实验例1-1至实验例1-3和实验例1-6相比,在实验例1-5中不会出现不充分的除静电。
另外,与实验例1-2相比,在实验例1-1中,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伸到片材S的传送路径的内侧。因此,与实验例1-4等相比,在实验例1-1中,可以认为,执行了过度的除静电而降低了图像质量。同样,在实验例1-5中,可以认为,因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在宽度方向的整个范围上接触片材S而造成了过度的除静电。
此外,在实验例1-6中,形成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材料不是实验例1-4中的SUS等,但是材料的体积电阻率的值高于实验例1-4等中的体积电阻率的值。因此,可以认为,出现了未充分除静电的部分,由此造成不均匀的除静电或所谓的除静电不均匀,从而降低了图像质量。
(实验例2)
接下来,将对关于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和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卡纸、耐用性和图像质量(浓度不均匀)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例进行描述。
使用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DocuPrint P450在12℃和18%RH的低温和低湿度的环境下评价实验例2。以与实验例1相同的方式将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A3尺寸片材切成A4尺寸片材,A4尺寸片材用作作为短纹纸的实例的片材S。
在实验例2中,当评价关于卡纸的性能时,卷绕在感光体PR上的片材S的卡纸被视为因不良除静电而造成的卡纸,并且未卷绕在感光体PR上但片材末端受损的片材S的卡纸被视为因碰撞而造成的卡纸。利用输送1000张片材时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来评价关于卡纸的性能。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为零时,给予的评价。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不小于1但小于5时,给予“○”的评价。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不小于5但小于20时,给予“Δ”的评价。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不小于20时,给予“×”的评价。
另外,在实验例2中,为了评价耐用性,在输送10000张片材之后再次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关于卡纸的实验。利用输送10000张片材之前发生卡纸的片材S的数量与输送10000张片材之后发生卡纸的片材的数量之差评价耐用性。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之差为零时,给予的评价。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之差不小于1但小于5时,给予“○”的评价。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之差不小于5但小于20时,给予“Δ”的评价。当发生卡纸的片材数量之差不小于20时,给予“×”的评价。
此外,在实验例2中,为了评价浓度不均匀度,打印浓度为30%且分辨率为1200dpi的图像,并且利用出现在打印图像中的黑色条带来评价图像质量。当未出现黑色条带时,给予的图像质量评价。当宽度为1mm至2mm的黑色条带的数量不大于5时,给予“○”的图像质量评价。当宽度为1mm至2mm的黑色条带的数量在5至10的范围内时,给予“Δ”的图像质量评价。当宽度为1mm至2mm的黑色条带的数量不小于10时,或当出现宽度为至少2mm的黑色条带时,给予“×”的图像质量评价。
图9示出了实验例2的条件和结果的表格。
(实验例2-1)
在图9中,在实验例2-1里,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使用除电板6和除静电刷18-19的构造。使用与实验例1-1等的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类似的SUS304的金属板作为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另一方面,使用由Kenei株式会社制造的类型为30的非晶态纤维(amorphousfiber Type 30)作为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
在实验例2-1中,当“+”表示除静电部件相对于下游引导件17的外表面伸入到传送路径中的情况并且“-”表示除静电部件缩回到下游引导件17内侧的情况时,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1mm的位置,并且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0.5mm的位置。
(实验例2-2)
除了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1.5mm的位置之外,以与实验例2-1相同的方式构造实验例2-2。
(实验例2-3)
除了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5mm的位置之外,以与实验例2-1相同的方式构造实验例2-3。
(实验例2-4)
除了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6mm的位置之外,以与实验例2-1相同的方式构造实验例2-4。
(比较例2-1)
在比较例2-1中,仅使用实验例2-1中的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且在下游侧未设置除静电部件。
(比较例2-2)
在比较例2-2中,仅使用实验例2-3中的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但在上游侧未设置除静电部件。
(比较例2-3)
比较例2-3具有这样的构造:上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比较例2-1中的+5mm的位置。
(比较例2-4)
比较例2-4具有这样的构造:下游侧的除静电部件的末端位置设定在实验例2-1中的-1mm的位置。
(实验例2的实验例结果)
在实验例2-1至实验例2-4中,上游侧的除电板6以非接触方式对片材S除静电,而下游侧的除静电刷18-19以接触方式对片材S除静电。因此,如图9所示,对因不良除静电而造成的卡纸、因碰撞而造成的卡纸、耐用性和浓度不均匀度给予了良好的评价。顺便提及,可以认为,与实验例2-1至实验例2-3相比,在实验例2-4中,下游侧的除静电刷18-19伸入到传送路径中的距离较长,使得与片材S接触的频率增大或接触时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对因碰撞而造成的卡纸及耐用性的评价变差。
另外,从比较例2-1的结果可以看出,可以认为,仅由上游侧的除电板6进行除静电是不够的。因此,可以认为,会发生因不良除静电而造成的卡纸。具体而言,可以认为,当仅由除电板6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除静电时,除静电性能不足,并且会发生因不均匀的除静电而造成的浓度不均匀。
此外,从比较例2-2的结果可以看出,可以认为,仅由下游侧的除静电刷18-19进行除静电是不足的,会产生因不良的除静电或浓度不均匀而造成的卡纸。
另外,从比较例2-3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允许除电板6伸出时,提高了除静电性能,从而改善了因不良的除静电而造成的卡纸,但片材S容易与除电板6发生碰撞,使因碰撞而造成的卡纸变得严重。
此外,从比较例2-4的结果可以看出,当下游侧的除静电刷18-19缩回从而以不与片材S接触的方式进行除静电时,降低了除静电性能,从而使因不良的除静电而造成的卡纸变得严重。
(变型例)
尽管在上文已经对本发明的实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例进行各种变化。将以举例的方式在下文示出本发明的变型例(H01)-(H08)。
(H01)尽管在前述实例中示出了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的打印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应用于诸如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其它图像形成设备。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单色图像形成设备,而是也可以应用于多色图像形成设备。此外,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作为图像保持体的实例的感光体PR,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设置有作为图像保持体实例的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鼓等的图像形成设备。
(H02)除静电部件的数量不限于前述实例中的两个,也可以如各实验例所示那样设定三个或更多个。另外,除电板6和除静电刷18-19的位置可以在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彼此互换。然而,可以认为,优选的是,除静电刷18-19设置在上游侧,以便在不坚硬的片材S经过远离下游引导件17的位置时更早地开始除静电。
(H03)在前述实例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设计、规格等适当地改变。
(H04)尽管在前述实例中示出了除静电刷18-19与除电板6接触从而使它们在除电板6的接地部6c这一单个地方接地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改变构造:在除静电刷18-19中另外设置接地部,以便单独接地。在这种情况下,除静电刷18-19可以不设置成与除电板6接触,而是可以使二者相距一定距离。
(H05)尽管在前述实例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使用单个铝带18保持所有毛束19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改变构造:将铝带分成前部、中部和后部,并且使这些部分与除电板6单独接触。
(H06)尽管在前述实例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各毛束19设置在与除电板6的每两个齿末端相对应的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改变构造:各毛束19可以设置为比除电板6的齿末端更密集或设置在与每三个齿末端对应的位置。作为选择,可以以与除电板6的齿末端的间隔无关的方式设置毛束19。
(H07)尽管在前述实例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毛束19被支撑在下游引导件17的内侧的构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改变构造:将毛束19支撑在下游引导件17的外表面上。
(H08)尽管在前述实例中优选的是,除静电部件6、18-19接地,但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改变构造:将用于除静电的电压施加在除静电部件6、18-19上。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本发明的意图并非在于穷举或者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实施例的选取和描述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各种变型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的意图在于用前面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除静电装置,包括:
第一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转印区域沿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在所述转印区域中,保持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中的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介质上,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接地并且对所述介质除静电;以及
第二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为邻接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接地并且对所述介质除静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静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由金属制成,并且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与所述介质相对的端部形成为锯齿状;并且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包括多根导电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静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伸入到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静电装置,还包括:
保护部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内侧,所述保护部件包括保护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的保护部以及支撑所述保护部且还支撑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支撑部,其中: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被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静电装置,还包括:
接地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中并且接地;其中: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在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接触并且接地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保持体,其具有形成有可见图像的表面;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所述表面处的所述可见图像转印在介质上;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对转印有所述可见图像的所述介质除静电,以便所述介质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
定影装置,其定影转印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
7.一种除静电装置,包括:
第一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转印区域沿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在所述转印区域中,保持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中的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介质上,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对所述介质除静电;以及
第二除静电部件,其相对于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为邻接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由体积电阻率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相差至少一个数量级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对所述介质除静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静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沿所述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上游侧,并且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高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体积电阻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除静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设置为: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伸入到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除静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和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均接地。
1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保持体,其具有形成有可见图像的表面;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所述表面处的所述可见图像转印在介质上;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对转印有所述可见图像的所述介质除静电,以便所述介质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
定影装置,其定影转印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
12.一种除静电装置,包括:
引导部件,其相对于转印区域沿介质的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侧,在所述转印区域中,保持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中的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介质上,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介质;
第一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的远端相对于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介质的引导平面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一除静电部件对所述介质除静电;以及
第二除静电部件,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远端相对于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介质的所述引导平面设置在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的内侧,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设计为当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接触所述介质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对所述介质除静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静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包括多根导电毛。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除静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除静电部件的介质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引导平面伸入到所述介质的传送路径中的距离被设定为不长于5mm。
1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保持体,其具有形成有可见图像的表面;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图像保持体的所述表面处的所述可见图像转印在介质上;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除静电装置,所述除静电装置对转印有所述可见图像的所述介质除静电,以便所述介质与所述图像保持体分离;以及
定影装置,其定影转印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
CN201510342235.3A 2014-10-30 2015-06-18 除静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62003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1097 2014-10-30
JP2014-221096 2014-10-30
JP2014221095A JP6409504B2 (ja) 2014-10-30 2014-10-30 除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221096A JP6409505B2 (ja) 2014-10-30 2014-10-30 除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221097A JP6565165B2 (ja) 2014-10-30 2014-10-30 除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221095 2014-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0314A true CN106200314A (zh) 2016-12-07
CN106200314B CN106200314B (zh) 2020-03-13

Family

ID=5585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2235.3A Active CN106200314B (zh) 2014-10-30 2015-06-18 除静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77722B2 (zh)
KR (1) KR101999566B1 (zh)
CN (1) CN1062003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08111B2 (ja) * 2016-04-15 2019-05-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除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4571A (ja) * 1986-12-13 1988-06-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300271A (ja) * 1987-05-29 1988-12-07 Minolta Camera Co Ltd 作像装置における複写紙除電装置
JPH06124791A (ja) * 1992-10-13 1994-05-06 Ricoh Co Ltd 帯電物の除電方法及び除電装置
JPH07302000A (ja) * 1994-05-06 1995-11-14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84822A (ja) * 2002-12-05 2004-07-0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27116A1 (en) * 2001-10-29 2006-06-15 Hiromi Ogiyama Transfer device for forming a stable transfer electric field,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ransfer device
CN102103340A (zh) * 2009-12-17 201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5536B2 (ja) * 1994-05-25 2001-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転写装置
JP3608358B2 (ja) 1997-12-09 2005-01-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材剥離装置
JP4032169B2 (ja) 2002-03-12 2008-0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849776B2 (ja) 2002-12-06 2006-11-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
JP4457698B2 (ja) 2004-03-03 2010-04-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6262B2 (ja) * 2004-11-30 2012-10-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76498A (ja) 2005-03-29 2006-10-12 Seiko Epson Corp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70409B2 (ja) 2005-11-11 2011-09-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20288B2 (ja) 2006-07-26 2013-06-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6468A (ja) 2007-03-01 2008-09-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4571A (ja) * 1986-12-13 1988-06-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300271A (ja) * 1987-05-29 1988-12-07 Minolta Camera Co Ltd 作像装置における複写紙除電装置
JPH06124791A (ja) * 1992-10-13 1994-05-06 Ricoh Co Ltd 帯電物の除電方法及び除電装置
JPH07302000A (ja) * 1994-05-06 1995-11-14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27116A1 (en) * 2001-10-29 2006-06-15 Hiromi Ogiyama Transfer device for forming a stable transfer electric field,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transfer device
JP2004184822A (ja) * 2002-12-05 2004-07-0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03340A (zh) * 2009-12-17 201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99566B1 (ko) 2019-07-15
US9377722B2 (en) 2016-06-28
CN106200314B (zh) 2020-03-13
KR20160051537A (ko) 2016-05-11
US20160124352A1 (en) 2016-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4129A (zh) 清洁装置、图像载体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849072B2 (ja) 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該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4950648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JP2006003396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00314A (zh) 除静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56052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409504B2 (ja) 除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1800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347234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27882B2 (ja) クリーニングブラシ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409505B2 (ja) 除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36843B2 (ja) 滑剤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9491223A (zh) 充电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JP39426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611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65165B2 (ja) 除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3155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874837B2 (en) Charg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1456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11541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694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9598B2 (ja) 滑剤供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40823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91928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中間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011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