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5552A - 电梯的轿厢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轿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5552A
CN106185552A CN201510471374.6A CN201510471374A CN106185552A CN 106185552 A CN106185552 A CN 106185552A CN 201510471374 A CN201510471374 A CN 201510471374A CN 106185552 A CN106185552 A CN 106185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rting board
car
floor
rib
outward appea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13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5552B (zh
Inventor
岛田胜博
山本真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85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5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5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5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轿厢,其能够确保踢脚板的剖面性能/刚性,并且减小成为踢脚板的钢板的板厚尺寸。踢脚板(7)具备:外观面部(71),其具有配置在轿厢室侧的外观面(71a);上部水平部(72),其从外观面部(71)的上部侧沿水平方向延伸配置,并具有供弹簧构件(8)嵌合的多个嵌合孔;下部水平部(73),其从外观面部(71)的下部侧沿水平方向延伸配置,并与轿厢地板(2)相接;以及加强部(74),其设置为在上部水平部(72)以及下部水平部(73)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外观面部(71)、上部水平部(72)、下部水平部(73)以及加强部(74)通过弯折一张钢板而一体形成。

Description

电梯的轿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轿厢室内设有踢脚板的电梯的轿厢。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轿厢内,为了覆盖侧板与支承轿厢地板的地板框架之间的螺栓紧固部而设置有踢脚板。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提高该踢脚板的安装作业性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踢脚板通过弯折喷涂后的钢板或者印刷后的钢板而将成为向轿厢的内侧露出的外观面的侧面和用于向地板框架固定的上部弯折部形成为一体。而且,还记载有如下所述的内容:在上部弯折部设有多个长孔,并且在地板框架的内侧周面设置多个保持机构,例如设置板簧,将该板簧插入到在上部弯折部上设置的长孔,由此将踢脚板固定在地板框架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1446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通过将板簧插入到在踢脚板上设置的长孔而固定踢脚板的结构中,存在难以为了实现轻型化、降低成本而使成为踢脚板的钢板的板厚尺寸变薄这样的课题。即,当钢板的板厚尺寸变薄时,作为踢脚板的剖面性能/刚性下降,无法应对踢脚板固定所需要的板簧的弹簧压力。
另外,当为了确保剖面性能/刚性而将板厚尺寸设为规定值以上时,由于踢脚板是对钢板进行弯折成型而成的,因此需要选择在比较厚的板厚尺寸下也能够弯折成型的钢板。因此,存在踢脚板的材料受到限定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轿厢,其能够确保踢脚板的剖面性能/刚性,并且使成为踢脚板的钢板的板厚尺寸变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含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举出其中一例,电梯的轿厢具有:轿厢地板,其成为轿厢室的地板面;顶部,其设置在隔着轿厢室而与轿厢地板对置的位置;多个侧板,它们以包围轿厢室的侧面的方式竖立设置在轿厢地板的周围;地板框架,其支承轿厢地板以及侧板;踢脚板,其设置在侧板与轿厢地板之间;以及弹簧构件,其将踢脚板向轿厢地板侧施力,其特征在于,踢脚板具备:外观面部,其具有配置在轿厢室侧的外观面;上部水平部,其从外观面部的上部侧沿水平方向延伸配置,并具有供弹簧构件嵌合的多个嵌合孔;下部水平部,其从外观面部的下部侧沿水平方向延伸配置,并与轿厢地板相接;以及加强部,其设置为在上部水平部以及下部水平部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外观面部、上部水平部、下部水平部以及加强部通过弯折一张钢板而一体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电梯的轿厢中,能够确保踢脚板的剖面性能/刚性,并且减小成为踢脚板的钢板的板厚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内部的样子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踢脚板的简要立体图。
图4是从轿厢室的内侧透视观察在地板框架的侧面与背面上安装的两个踢脚板的结构图。
图5是从安装弹簧构件的一侧观察到的踢脚板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从安装弹簧构件的一侧观察到的踢脚板的简要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踢脚板的展开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中的踢脚板的简要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轿厢,2…轿厢地板,3…侧板,4…顶部,5…地板框架,6…螺栓,7、70…踢脚板,7A…背面踢脚板,7B…侧面踢脚板,8…弹簧构件,9…螺栓,10…门部,21…地板主体,22…地基部,23…地板,51…底部,52…侧壁部,53…螺栓紧固孔,54…螺栓紧固孔,55…上端部,71…外观面部,71a…外观面,72…上部水平部,72a、76、77…嵌合孔,73…下部水平部,74…加强部,74a、78、79…切口部,81…弹簧部,82…安装部,82a…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一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例子。
《第一实施方式》
[电梯的轿厢的内部的结构]
在图1中示出了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内部的样子的简要结构,在图2中示出主要部分的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1具备轿厢地板2、侧板3、门部10、顶部4、以及设置在轿厢地板2与侧板3之间的踢脚板7,这些构件所围成的空间成为能够收容乘客等的轿厢室。
如图2所示,轿厢地板2由轿厢室侧的面成为水平地板面的梯形的构件构成,在面对轿厢室侧的一侧的地板面,设置由瓷砖等构成的地板23。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地板包括地板面为四边形状的板状的轿厢地板主体21、以及由具有比轿厢地板主体21的直径小的直径的梯形的构件构成的地基部22,成为在地基部22上表面设有轿厢地板主体21的结构。顶部4设置在隔着轿厢室而与轿厢地板2对置的位置。侧板3以包围轿厢室的侧面的方式竖立设置在轿厢地板2的周围,在除门部10以外的位置设有多个。详细来说,侧板3设于与设有门部10的前表面对置的背面、以及对置设置的两个侧面。门部10设于轿厢室的前表面,且设为能够开闭。门部10成为向轿厢室出入的出入口。
[主要部分的结构]
接下来,对电梯的轿厢1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电梯的轿厢1具备支承轿厢地板2以及侧板3的地板框架5、设置在轿厢地板2与侧板3之间的踢脚板7、以及用于固定踢脚板7的弹簧构件8。
[地板框架]
首先,对地板框架5进行说明。地板框架5具备:在支承轿厢地板2的一侧具备水平面的底部51;从底部51的侧面相对于底部51的水平面而向配置侧板3的方向延伸的侧壁部52;以及在侧壁部52的与底部51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备向轿厢室侧延伸的水平面的上端部55。侧壁部52具有台阶部52a,该台阶部52a设置为沿着轿厢地板2的轿厢地板主体21与地基部22之间的台阶部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地板2的地基部22的底面与地板框架5的底部51抵接,轿厢地板2的轿厢地板主体21的底面与地板框架5的台阶部52a的水平面抵接,因此将轿厢地板2支承在地板框架5上。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地板2所受到的负载由地板框架5的底部51以及台阶部52a承受。
另外,地板框架5的上端部55的朝向轿厢室侧的方向上的宽度的长度形成为与侧板3的厚度几乎相同,在上端部55的期望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将侧板3固定在地板框架5的上端部55上的螺栓紧固孔53。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3与地板框架5的上端部55在螺栓紧固孔53处通过螺栓6与螺母(省略图示)紧固而固定。由此,侧板3由地板框架5的上端部55支承。
另外,在地板框架5的侧壁部52处,在台阶部52a与上端部55之间的区域的期望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弹簧构件8的螺栓紧固孔54。在螺栓紧固孔54处,通过螺栓9(本发明的固定部)与螺母(省略图示)将弹簧构件8固定于侧壁部52的轿厢室侧。
[踢脚板]
接下来,对踢脚板7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踢脚板7的构造具有特征。图3是踢脚板7的简要立体图。另外,图4是从轿厢室的内侧透视观察在轿厢室的侧面与背面上安装的两个踢脚板7(7A、7B)的结构图,图5是从安装有弹簧构件8的一侧观察到的踢脚板7的简要立体图。另外,图6是从安装有弹簧构件8的一侧观察到的踢脚板7的简要结构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区分背面的踢脚板7与侧面的踢脚板7的情况下,分别记载为“背面踢脚板7A”、“侧面踢脚板7B”,在不区别的情况下记载为“踢脚板7”。
踢脚板7在轿厢室侧为了覆盖地板框架5的上端部55与侧板3的螺栓紧固孔53而设置在地板框架5与侧板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踢脚板7在除设有门部10的位置以外的轿厢地板2的三条边中分别设有一个,各个踢脚板7形成为与设有侧板3的轿厢地板2的一边对应的长度。如图2以及图3所示,踢脚板7具备外观面部71、下部水平部73、上部水平部72、以及加强部74,这些部件通过弯折一张钢板而一体形成。
外观面部71具有向轿厢室侧露出的外观面71a。如图2所示,外观面71a是与侧板3的轿厢室侧的面几乎平行的面。与轿厢地板2的地板面正交的方向上的外观面部71的长度、即外观面部71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与配置于地板面的地板23与侧板3之间的长度几乎相等。另外,如图4所示,在背面踢脚板7A处,与外观面部71的短边方向正交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与对应的地板面的边相同的长度,在侧面踢脚板7B处,外观面部71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比对应的地板面的边略长。
下部水平部73设置为从外观面部71的下部侧(轿厢地板2侧)的端部向与轿厢室相反的一侧延伸。与外观面71a正交的方向上的下部水平部73的长度构成为在将踢脚板7安装于地板框架5时下部水平部73的端部与地板框架5的侧壁部52抵接的长度。
上部水平部72构成为,设置在比下部水平部73靠上部侧(侧板3侧)、即供后述的弹簧构件8的弹簧部81配置的位置,具有从外观面部71向地板框架5的侧壁部52侧延伸的水平面。另外,在上部水平部72的与固定于侧壁部52的弹簧部81对置的位置处,设有供后述的弹簧构件8的弹簧部81嵌合的嵌合孔72a。因而,上部水平部72中的与外观面71a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能够形成供弹簧构件8的弹簧部81嵌合的嵌合孔72a的程度的宽度。
加强部74构成为从上部水平部72的侧壁部52侧的端部朝铅垂下方延伸设置,具有与外观面71a平行的平面。加强部74是为了提高踢脚板7的剖面性能/刚性而设置的部位。另外,在加强部74的、与设于侧壁部52的螺栓紧固孔54对置的位置设有切口部74a。切口部74a是为了避免安装于螺栓紧固孔54的螺栓9与加强部74接触而设置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下部水平部73、上部水平部72以及加强部74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为从外观面部71侧朝向侧壁部52侧相连而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变短的锥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下部水平部73构成为,在规定的角度β下,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比外观面部71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短,上部水平部72以及加强部74构成为,在规定的角度α下,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比外观面部71的长度短。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下部水平部73、上部水平部72以及加强部74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为锥状,并短于外观面部71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由此能够避免与相邻的其它构件之间的缓冲,因此踢脚板7的安装时的处理变得容易。另外,如图4以及图5所示,踢脚板7的角部成为钝角,因此能够提高踢脚板7的处理时的安全性。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踢脚板7的展开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踢脚板7通过弯折图7所示那样的厚度0.7mm的钢板而形成。另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踢脚板7在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对成为下部水平部73、上部水平部72以及加强部74的部分进行倒角,对图6所示的形状的板状构件进行弯曲加工,由此能够将下部水平部73、上部水平部72以及加强部74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设为锥状。作为构成踢脚板7的钢板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不锈钢板。另外,作为踢脚板7,能够使用施加喷涂、印刷后的各种钢板。
[弹簧构件]
接下来,对弹簧构件8进行说明。弹簧构件8是具备由平面呈矩形的板状构件构成的安装部82、以及从安装部82的一端延伸设置的弹簧部81的所谓的板簧,安装部82以及弹簧部81通过弯折一个板状构件而一体地形成。在安装部82处形成在与设置弹簧部81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列的两个长孔82a。长孔82a形成为在设置弹簧部81的方向上较长的圆角长方形(椭圆型)。另外,安装部82的与弹簧部81相反一侧的端部弯折为与弹簧部81几乎平行。
弹簧部81在与安装部82的平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设置,其剖面形状形成为在安装部82侧形成凹陷部那样的剖面凹形状。形成为剖面凹形状的弹簧部81形成为能够与上述的设于踢脚板7的上部水平部72的嵌合孔72a嵌合的大小。另外,与安装部82的平面正交的方向上的弹簧部81的宽度构成为收纳在侧壁部52与踢脚板7的外观面部71之间的间隙的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安装部82与侧壁部52的轿厢室侧抵接,对安装部82的长孔82a与设于侧壁部52的螺栓紧固孔54进行定位,之后,通过螺栓9与螺母(省略图示)来固定两者。此时,调整弹簧构件8的高度,以便成为弹簧构件8的弹簧部81与设于踢脚板7的上部水平部72的嵌合孔72a嵌合、并且弹簧部81能够将上部水平部72朝铅垂下方施力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供安装部82的螺栓9插入的孔设为长孔82a,能够与配置于轿厢地板2的地板面的地板23的厚度相应地调整弹簧构件8的安装位置。
〈踢脚板的安装方法〉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踢脚板7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地板框架5的侧壁部52的期望的位置处使用螺栓9与螺母(省略图示)来固定弹簧构件8。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以与地板23的厚度相应地使弹簧构件8成为正好的高度的方式安装弹簧构件8。该高度是弹簧构件8的弹簧部81能够与踢脚板7的上部水平部72的嵌合孔72a嵌合、并且弹簧部81能够将上部水平部72向铅垂下方施力的高度,弹簧部81的最低位置是比上部水平部72的高度低的位置。
之后,一边在设于踢脚板7的上部水平部72的嵌合孔72a中嵌合弹簧构件8的弹簧部81、一边将踢脚板7嵌入地板框架5。由此,伴随着利用弹簧构件8的弹簧部81将踢脚板7的上部水平部72向铅垂下方施力,将下部水平部73向轿厢地板2的地板面侧按压,将踢脚板7固定在地板框架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踢脚板7的地板框架5的三条边之中,首先,在夹着门部10对置的两条边、即轿厢室的两侧面处嵌合侧面踢脚板7B,接下来,在与门部10对置的边、即轿厢室的背面侧嵌入背面踢脚板7A。需要说明的是,在也需要在门部10侧嵌入踢脚板7的情况下,在嵌入侧面踢脚板7B之后,嵌入前表面踢脚板。
此时,侧面踢脚板7B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比地板框架5的边(轿厢室的边)略长,背面踢脚板7A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与地板框架5的边(轿厢室的边)相同。因而,如图4所示,按照背面踢脚板7A的两端部与侧面踢脚板7B的外观面部71抵接的形状,将背面踢脚板7A嵌入地板框架(参照图2)。因此,容易调整侧面踢脚板7B与背面踢脚板7A之间的间隙。通过以上的操作,完成踢脚板7的安装。然后,通过安装踢脚板7,如图2所示,固定地板框架5与侧板3的螺栓9被覆盖,侧板3与地板23之间的间隙被隐藏为无法从轿厢室侧看到。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踢脚板7处设置加强部74,能够提高踢脚板7的剖面性能/刚性。因而,通过设置加强部74,即便在用于形成踢脚板7的钢板的厚度比现有的情况薄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踢脚板7所需要的期望的剖面性能/刚性,因此能够实现踢脚板7的轻型化以及成本降低。
在现有的踢脚板7中,为了获得期望的剖面刚性而需要使用1.2mm以上的厚度的钢板。另一方面,踢脚板7是通过弯折一个板状构件而加工为规定的形状的,在使用厚度为1.2mm以上的不锈钢板的情况下,弯曲成型变得困难,通过弯折一个板状构件来形成的踢脚板无法实用化。即,在踢脚板7中,在未设置加强部74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使用厚度小于1.2mm的钢板的情况下,无法获得能够承受弹簧构件8的刚性,在厚度为1.2mm以上的情况下无法弯曲成型。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加强部74,在使用能够弯曲成型的厚度0.7mm的不锈钢板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必要的剖面性能/刚性的情况经过验证得以证明。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减小钢板的板厚尺寸,因此弯折成型变得容易,能够扩大可用作踢脚板7的材料的选择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74形成为从上部水平部72的端部朝铅垂下方延伸,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从下部水平部73的地板框架5侧的端部朝铅垂上方延伸。即,加强部74的延伸方向只要是上部水平部72与下部水平部73之间的上下方向即可。然而,作为提高踢脚板7的剖面性能/刚性的方法,也考虑增长下部水平部73、上部水平部72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的方法。然而,与增长下部水平部73、上部水平部72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相比,在上部水平部72以及下部水平部73间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部74的情况下,与增长下部水平部73、上部水平部72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相比,能够使外观面部71不易弯曲。因此,优选的是,加强部74形成为从上部水平部72或者下部水平部73的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
另外,像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加强部74设置为从上部水平部72的端部朝铅垂下方延伸,也能够提高踢脚板7相对于弹簧构件8的强度。即,在固定踢脚板7时,利用弹簧构件8将上部水平部72向铅垂方向施力,由此固定踢脚板7,通过在上部水平部72侧设置加强部74,能够提高上部水平部72相对于来自弹簧构件8的按压力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部74形成为其平面与外观面71a平行,朝铅垂方向延伸,但是不一定需要为铅垂方向。例如加强部74在上部水平部72与下部水平部73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即可,也可以向相对于外观面71a倾斜的方向延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强部74上设置切口部74a。由此,在安装踢脚板7时,能够避免加强部74与用于固定弹簧构件8的螺栓9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部74a形成为一方开口的矩形,也可以形成为孔状,只要是能够避免螺栓9与加强部74接触的形状,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踢脚板的结构(尤其是侧面踢脚板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踢脚板70的简要结构图。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整体结构,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省略说明,另外,在图8中,在与图5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然而,图4所示那样的侧面踢脚板7B设置于对置的两个侧面,在将侧面踢脚板7B中的一方的踢脚板7设为左侧踢脚板、将另一方的踢脚板7设为右侧踢脚板时,通常左侧踢脚板与右侧踢脚板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是相同的。因而,若作为左侧踢脚板与右侧踢脚板而能够使用相同的结构,则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作业效率。然而,用于固定踢脚板7的弹簧构件8向地板框架5固定的固定位置并不限于设置在踢脚板7的长边方向上的中心部。例如,在固定左侧踢脚板以及右侧踢脚板的弹簧构件8配置为在比踢脚板7的长边方向上的中心部靠门部10侧近前进行对置的情况(即,以左右随意的差异来配置弹簧构件8的情况)下,对于左侧踢脚板与右侧踢脚板而言,需要将嵌合孔72a以及切口部74a的位置配置在不同位置。因此,无法将左侧踢脚板与右侧踢脚板设为共用的构件。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一个踢脚板70上预先形成能够在用作左侧踢脚板的情况下使用的嵌合孔76以及切口部78、以及能够在用作右侧踢脚板的情况下使用的嵌合孔77以及切口部79这两者。于是,如图8所示,在将踢脚板70例如用作右侧踢脚板的情况下,不使用左侧踢脚板用的嵌合孔77以及切口部79。相反,在将踢脚板70用作左侧踢脚板的情况下,不使用右侧踢脚板用的嵌合孔76以及切口部78。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应用于侧面的踢脚板70中,设置能够与以左右随意的差异来安装的弹簧构件8相对应的嵌合孔76、77以及切口部78、79,由此能够在左侧踢脚板与右侧踢脚板处使用共用的构件。由此,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作业效率的提高。
以上,在本发明中基于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结构,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其结构。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例是为了便于理解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的,不一定限定为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对于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添加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能够对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Claims (4)

1.一种电梯的轿厢,其具有:
轿厢地板,其成为轿厢室的地板面;
顶部,其设置在隔着轿厢室而与所述轿厢地板对置的位置;
多个侧板,它们以包围轿厢室的侧面的方式竖立设置在所述轿厢地板的周围;
地板框架,其支承所述轿厢地板以及所述侧板;
踢脚板,其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轿厢地板之间;以及
弹簧构件,其将所述踢脚板向所述轿厢地板侧施力,
所述电梯的轿厢的特征在于,
所述踢脚板具备:外观面部,其具有配置在轿厢室侧的外观面;上部水平部,其从所述外观面部的上部侧沿水平方向延伸配置,并具有供所述弹簧构件嵌合的多个嵌合孔;下部水平部,其从所述外观面部的下部侧沿水平方向延伸配置,并与所述轿厢地板相接;以及加强部,其设置为在所述上部水平部以及所述下部水平部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外观面部、所述上部水平部、所述下部水平部以及所述加强部通过弯折一张钢板而一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从所述上部水平部的与所述外观面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下部水平部侧延伸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构件借助固定部而固定在所述地板框架上,
在所述加强部的与所述固定部对置的部分设有用于避免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加强部的接触的切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水平部、上部水平部以及加强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为随着朝向远离外观面部侧的方向而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变短的锥状。
CN201510471374.6A 2014-09-19 2015-08-04 电梯的轿厢 Active CN1061855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1397A JP6234905B2 (ja) 2014-09-19 2014-09-19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JP2014-191397 2014-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5552A true CN106185552A (zh) 2016-12-07
CN106185552B CN106185552B (zh) 2018-08-17

Family

ID=5579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1374.6A Active CN106185552B (zh) 2014-09-19 2015-08-04 电梯的轿厢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34905B2 (zh)
CN (1) CN1061855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8459A (zh) * 2017-01-20 2018-07-27 尹�植 电梯壁面装饰板材的固定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3063B (zh) * 2017-05-15 2023-02-07 通祐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速装踢脚板
CN112110315A (zh) * 2020-10-19 2020-12-22 中山市鑫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铝型材平面观光轿厢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7971U (zh) * 1979-05-22 1980-12-03
JPH072468A (ja) * 1993-06-14 1995-01-06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乗かごの側板
JPH08188359A (ja) * 1995-01-12 1996-07-23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JPH11322233A (ja) * 1998-05-15 1999-11-24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の側板
JP2002114469A (ja) * 2000-10-05 2002-04-16 Hitachi Ltd エレーベーターのかご内幅木構造
JP2006137513A (ja) * 2004-11-11 2006-06-0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8024384A (ja) * 2006-07-18 2008-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CN201169477Y (zh) * 2007-11-14 2008-12-24 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 适于室外运行的登机电梯轿厢
JP2009007093A (ja) * 2007-06-27 2009-0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カゴ室
JP2010163230A (ja) * 2009-01-14 2010-07-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
CN201825621U (zh) * 2010-06-29 2011-05-11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上轿壁板与端部筋的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6043A (ja) * 1996-07-19 1998-02-10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7971U (zh) * 1979-05-22 1980-12-03
JPH072468A (ja) * 1993-06-14 1995-01-06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乗かごの側板
JPH08188359A (ja) * 1995-01-12 1996-07-23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CN1136530A (zh) * 1995-01-12 1996-11-27 东芝株式会社 电梯箱室
JPH11322233A (ja) * 1998-05-15 1999-11-24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の側板
JP2002114469A (ja) * 2000-10-05 2002-04-16 Hitachi Ltd エレーベーターのかご内幅木構造
JP2006137513A (ja) * 2004-11-11 2006-06-0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8024384A (ja) * 2006-07-18 2008-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
JP2009007093A (ja) * 2007-06-27 2009-01-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カゴ室
CN201169477Y (zh) * 2007-11-14 2008-12-24 上海德圣米高电梯有限公司 适于室外运行的登机电梯轿厢
JP2010163230A (ja) * 2009-01-14 2010-07-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
CN201825621U (zh) * 2010-06-29 2011-05-11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上轿壁板与端部筋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8459A (zh) * 2017-01-20 2018-07-27 尹�植 电梯壁面装饰板材的固定装置
CN108328459B (zh) * 2017-01-20 2019-03-12 尹一植 电梯壁面装饰板材的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0613A (ja) 2016-04-25
JP6234905B2 (ja) 2017-11-22
CN106185552B (zh) 2018-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3892C (zh) 用于支撑墙壁支柱的轨道装置和墙壁框架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AU2017203768B2 (en) Exterior-material securing member and building exterior structure
CN106185552A (zh) 电梯的轿厢
JP2017538880A5 (zh)
CN103568790A (zh) 车门框架的竖直窗框立柱
CN105752805A (zh) 电梯装置和电梯装置的组装方法
JP2015168489A (ja) 乗客コンベア
RU102645U1 (ru) Кляммер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облицовочных панелей фасадов зданий (варианты)
KR20170062756A (ko) 지붕판넬용 인서트클립 조립체
CN107428504A (zh) 电梯用导轨支承装置
US11060243B2 (en) Profiled bearing and rail system
CN106553954B (zh) 乘客传送设备
KR101625849B1 (ko) 케이블 트레이
US8042310B2 (en) Fastening member and external wall construction structure
KR200463575Y1 (ko) 천막 지주
CN111669992A (zh) 抽屉侧壁
CN204421108U (zh) 燃气灶面板与底壳装配结构及燃气灶
JP7305511B2 (ja) 床見切材
RU2666022C1 (ru) Кузов автомобиля с боковой заглушкой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ой решетки
CA2579852C (en) Fastening member and external wall construction structure
KR20100006837U (ko) 건축 구조물 시공용 행거
JP2008057278A (ja) 吊下げ用治具の取付構造
RU68034U1 (ru) Кронштейн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навесной панели на наружную стену здания (варианты)
JP2010095375A (ja) エレベータの三方枠据付構造
JP2007321534A (ja) 屋根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