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4199B -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4199B
CN106184199B CN201610532348.4A CN201610532348A CN106184199B CN 106184199 B CN106184199 B CN 106184199B CN 201610532348 A CN201610532348 A CN 201610532348A CN 106184199 B CN106184199 B CN 106184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ngle
electric vehicle
yaw
side s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23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4199A (zh
Inventor
郝亮
郭立新
刘树伟
曹景胜
李刚
陈世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5323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84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84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4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4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41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02Control of vehicle driving stability
    • B60W30/025Control of vehicle driving stability related to comfort of drivers or passe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8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electric propulsion units, e.g. motors or gene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2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ste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10Longitudinal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12Lateral speed
    • B60W2520/125Lateral accel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14Ya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B60W2540/18Steering ang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08Electric propulsion units
    • B60W2710/083Torq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20Steering systems
    • B60W2710/207Steering angle of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包括:信号处理层参考模型根据车速、方向盘转角和方向盘转角速度得出期望横摆角速度以及期望质心侧偏角;在集成控制层中,根据横摆角速度实际值和期望横摆角速度决策出实现汽车稳定性控制所需的后轮附加横摆力矩,根据质心侧偏角实际值和期望质心侧偏角决策出实现汽车稳定性控制所需的前轮附加转角;在控制分配层中,根据驾驶员目标驱动力矩和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对四轮驱动力进行合理分配,根据驾驶员目标前轮转角和前轮附加转角对前轮转角进行修正;执行层通过轮毂电机实现横摆稳定性控制。本发明具有汽车操纵安全稳定性高,提高驾驶员的转向舒适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控制领域技术,具体涉及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愈来愈高,汽车不再仅仅是普通的代步工具,而上升成为一种文化、一个象征,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舒适、节能、环保是汽车发展的方向和永恒主题,特别是在我国交通事故日益增多、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尤为重要。电子化、智能化、电动化、可再生化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有效措施和手段,而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模糊控制实质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从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模糊控制的一大特点是既有系统化的理论,又有大量的实际应用背景。模糊控制的发展最初在西方遇到了较大的阻力;然而在东方尤其是日本,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推广应用。近20多年来,模糊控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自动控制领域一个非常活跃而又硕果累累的分支。其典型应用涉及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在家用电器设备中有模糊洗衣机、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照相机和摄录机等;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有水净化处理、发酵过程、化学反应釜、水泥窑炉等;在专用系统和其它方面有地铁靠站停车、汽车驾驶、电梯、自动扶梯、蒸汽引擎以及机器人的模糊控制。
综上所述,以模糊控制理论对电动汽车进行稳定性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焦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传统转向操纵机构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解决电动汽车在转向时或者存在横向位移时行驶稳定性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后轮驱动力控制及前轮附加转角控制提高电动汽车驾驶稳定性,实现车对人的智能转向的功能,具有提高驾驶员的转向舒适性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将期望横摆角速度和实际横摆角速度的偏差、偏差变化率以及后轮附加横摆力矩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
将横摆角速度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输入模糊控制模型,所述横摆角速度的偏差分为9个等级,偏差变化率分为7个等级,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分为9个等级;
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根据所述后轮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电动汽车的车轮转矩;以及
分别将期望质心侧偏角和实际质心侧偏角的偏差、偏差变化率以及前轮附加转角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
将质心侧偏角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输入模糊控制模型,所述质心侧偏角的偏差分为9个等级,偏差变化率分为7个等级,前轮附加转角分为9个等级;
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前轮附加转角,根据所述前轮附加转角,控制电动汽车的前轮转角。
优选的是,横摆角速度偏差的论域为[-15,15],偏差变化率的论域为[-20,20],设定量化因子都为1;后轮附加横摆力矩的论域为[-25,25]。
优选的是,质心侧偏角偏差的论域为[-20,20],偏差变化率的论域为[-32,32],设定量化因子都为1;后轮附加横摆力矩的论域为[-30,30]。
优选的是,模糊模型控制规则为:
当横摆角速度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正时,应为电动汽车施加一个正的横摆力矩以跟踪期望的横摆角速度;
当横摆角速度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负时,应为电动车辆施加一个负的横摆力矩以跟踪期望的横摆角速度。
优选的是,模糊模型控制规则为:
当质心侧偏角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正时,应为电动汽车施加一个正的前轮附加转角以跟踪期望的质心侧偏角;
当质心侧偏角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负时,应为电动车辆施加一个负的前轮附加转角以跟踪期望的质心侧偏角。
优选的是,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为零时,后轮驱动力相等;
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大于零时,车辆左转转向不足或右转向过度,增大右后车轮驱动力矩,减小左后车轮驱动力矩;
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小于零时,车辆右转转向不足或左转向过度,增大左后车轮驱动力矩,减小右后车轮驱动力矩。
优选的是,当模糊模型输出前轮附加转角为零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与车身纵轴无偏转角;
当模糊模型输出前轮附加转角大于零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相对于车身纵轴方向偏转角为左,增加前轮向左转角;
当模糊模型输出前轮附加转角小于零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相对于车身纵轴方向偏转角为右,增加前轮向右转角。
优选的是,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大于零时,使左后车轮减小使右后车轮增大
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小于零时,使左后车轮增大使右后车轮减小
其中,ΔM为输出的后轮附加横摆力矩,l为前后轴轴距。
优选的是,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得出所述期望横摆角速度及所述期望质心侧偏角:
分别将车速、方向盘转角速度以及期望横摆角速度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期望横摆角速度时,将所述车速以及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输入模糊控制模型,所述车速分为7个等级,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分为7个等级,所述期望横摆角速度分为7个等级;
分别将车速、方向盘转角以及期望质心侧偏角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期望质心侧偏角时,将所述车速以及所述方向盘转角输入模糊控制模型,所述车速分为7个等级,所述方向盘转角分为7个等级,所述期望质心侧偏角分为7个等级。
优选的是,当期望横摆角速度为正时,应对计算得出的横摆角速度进行偏小矫正,当期望横摆角速度为负时,应对计算得出的横摆角速度进行偏大矫正;当期望质心侧偏角为正时,应对计算得出的质心侧偏角进行偏小矫正,当期望质心侧偏角为负时,应对计算得出的质心侧偏角进行偏大矫正。
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在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前提下,通过对驱动力的控制及前轮附加转角的控制实现电动汽车驾驶稳定性,实现车对人的智能转向,在提高驾驶员的转向舒适性的同时,有效的提高电动汽车运行的平顺性、稳定性及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汽车集成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2为模糊控制中横摆角速度偏差的隶属函数图。
图3为模糊控制中横摆角速度偏差变化率的隶属函数图。
图4为模糊控制中后轮附加横摆力矩的隶属函数图。
图5为模糊控制中质心侧偏角偏差的隶属函数图。
图6为模糊控制中质心侧偏角偏差变化率的隶属函数图。
图7为模糊控制中前轮附加转角的隶属函数图。
图8为模糊控制中实际车速的隶属函数图。
图9为模糊控制中方向盘转角速度的隶属函数图。
图10为模糊控制中期望横摆角速度的隶属函数图。
图11为模糊控制中实际车速的隶属函数图。
图12为模糊控制中方向盘转角的隶属函数图。
图13为模糊控制中期望质心侧偏角的隶属函数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主体结构包括:传感器100、处理器200、存储单元300以及轮毂电机400;其中,传感器100包括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10、方向盘转角速度传感器120、横摆角速度传感器130、横向加速度传感器140、质心侧偏角传感器150以及纵向车速传感器160,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其用于监测所述电动汽车的方向盘转角,方向盘转角速度传感器110用于监测所述电动汽车的方向盘转角速度,横摆角速度传感器120用于监测所述电动汽车的横摆角速度,横向加速度传感器130用于监测所述电动汽车的横向加速度,质心侧偏角传感器140用于监测所述电动汽车的质心侧偏角,纵向车速传感器150用于监测所述电动汽车的纵向车速,处理器200分别连接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10、方向盘转角速度传感器120、横摆角速度传感器130、横向加速度传感器140、质心侧偏角传感器150以及纵向车速传感器160,存储单元300连接处理器200,用于将数据进行存储,轮毂电机400分别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前后轮处,并且与处理器200连接,通过处理器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轮毂电机对电动汽车的前后轮进行稳定性控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处理器200控制过程包括信号处理层、集成控制层、控制分配层和执行层;其中,信号处理层参考模型根据车速、方向盘转角和方向盘转角速度得出期望横摆角速度以及期望质心侧偏角;在集成控制层中,根据横摆角速度实际值和期望横摆角速度决策出实现汽车稳定性行驶控制所需的后轮附加横摆力矩,根据质心侧偏角实际值和期望质心侧偏角决策出实现汽车稳定性行驶控制所需的前轮附加转角;在控制分配层中,根据驾驶员目标驱动力矩和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对四轮驱动力进行合理分配,并且对前轮转角进行修正;执行层通过轮毂电机实现行驶稳定性控制。
信号处理层采用模糊控制,当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是车速以及方向盘转角速度时,输出是期望横摆角速度,在无控制时,车速的变化范围是[-8,8],方向盘转角速度的变化范围是[-4,4],设定量化因子都为1,因此其论域分别为[-8,8]和[-4,4],期望横摆角速度的模糊论域为[-10,10],为了保证控制的精度,使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很好的控制,根据反复试验,最终将车速分为7个等级,模糊集为{NB,NM,NS,0,PS,PM,PB},方向盘转角速度分为7个等级,模糊集为{NB,NM,NS,0,PS,PM,PB},输出的期望横摆角速度分为7个等级,模糊集为{NB,NM,NS,0,PS,PM,PB},隶属函数均选为三角形隶属函数,如图8~10所示,具体的模糊控制规则如表1所示。
表1模糊控制规则
当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是车速以及方向盘转角时,输出是期望质心侧偏角,在无控制时,车速的变化范围是[-8,8],方向盘转角的变化范围是[-6,6],设定量化因子都为1,因此其论域分别为[-8,8]和[-6,6],期望质心侧偏角的模糊论域为[-12,12],为了保证控制的精度,使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很好的控制,根据反复试验,最终将车速分为7个等级,模糊集为{NB,NM,NS,0,PS,PM,PB},方向盘转角分为7个等级,模糊集为{NB,NM,NS,0,PS,PM,PB},输出的期质心侧偏角分为7个等级,模糊集为{NB,NM,NS,0,PS,PM,PB},隶属函数均选为三角形隶属函数,如图11~13所示,具体的模糊控制规则如表2所示。
表2模糊控制规则
当输出期望横摆角速度为正时,应对通过计算得到的横摆角速度进行偏小矫正为ωrd′=0.988ωrd 1.03,当输出期望横摆角速度为负时,应对通过计算得到的横摆角速度进行偏大矫正为ωrd′=1.031ωrd 1.07,当输出期望横摆角速度为0时,对计算得到的横摆角速度不做调整;当输出期望质心侧偏角为正时,应对通过计算得到的质心侧偏角进行偏小矫正为βd′=0.976βd 1.05,当输出期望质心侧偏角为负时,应对通过计算得到的质心侧偏角进行偏大矫正为βd′=1.029βd 1.09,当输出期望质心侧偏角为0时,对计算得到的质心侧偏角不做调整。
作为一种优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得到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
横摆角速度ωrd
质心侧偏角βd
式中:ωl、ωr为汽车后轮的左右轮转速;r为车轮静态半径;L为后轴左右轮轮距,cosγ为后轮转向角度;m是整车质量,lf、lr为质心到前后轴距离,kr为后轴的侧偏刚度,ωrd 0为实际测得的横摆角速度,ay为横向加速度,vx为纵向车速。
集成控制层采用模糊控制,当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是期望横摆角速度ωrd′和通过传感器实际测得的实际横摆角速度ωrd 0的偏差e以及偏差变化率ec时,输出是后轮附加横摆力矩ΔM;在无控制时,横摆角速度的偏差e变化范围为[-15,15],偏差变化率ec变化范围为[-20,20],设定量化因子都为1,因此其论域分别为[-15,15]和[-20,20],后轮附加横摆力矩ΔM的模糊论域为[-25,25]。为了保证控制的精度,使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很好地跟踪控制,根据反复试验,最终将偏差分为9个等级,模糊集为{NVB,NB,NM,NS,0,PS,PM,PB,PVB};将偏差变化率分为7个等级,模糊集为{NB,NM,NS,0,PS,PM,PB};输出的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分为9个等级,分别为{NVB,NB,NM,NS,0,PS,PM,PB,PVB};隶属函数均选用三角形隶属函数,如图2~4所示;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模糊控制规则选取经验为:当横摆角速度偏差e以及偏差变化率ec为正时,应为车辆施加一个正的横摆力矩以跟踪期望的横摆角速度;当横摆角速度偏差e以偏差变化率ec为负时,应为车辆施加一个负的横摆力矩以跟踪期望的横摆角速度,具体的模糊控制规则如表3所示。
表3模糊控制规则
当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是期望质心侧偏角βd′和通过传感器实际测得的实际质心侧偏角βd 0的偏差e以及偏差变化率ec时,输出是前轮附加转角Δδ;在无控制时,质心侧偏角的偏差e变化范围为[-20,20],偏差变化率ec变化范围为[-32,32],设定量化因子都为1,因此其论域分别为[-20,20]和[-32,32],前轮附加转角Δδ的模糊论域为[-30,30]。为了保证控制的精度,使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很好地跟踪控制,根据反复试验,最终将偏差分为9个等级,模糊集为{NVB,NB,NM,NS,0,PS,PM,PB,PVB};将偏差变化率分为7个等级,模糊集为{NB,NM,NS,0,PS,PM,PB};输出的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分为9个等级,分别为{NVB,NB,NM,NS,0,PS,PM,PB,PVB};隶属函数均选用三角形隶属函数,如图5~7所示;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模糊控制规则选取经验为:当质心侧偏角偏差e以及偏差变化率ec为正时,应为车辆施加一个正的前轮附加转角以跟踪期望的质心侧偏角;当横摆角速度偏差e以偏差变化率ec为负时,应为车辆施加一个负的前轮附加转角以跟踪期望的质心侧偏角,具体的模糊控制规则如表4所示。
表4模糊控制规则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分配层通过驱动力规则分配实现,电动汽车驱动力可通过处理器控制安装在后轮的轮毂电机转矩实现。
Txi=Fxi·ri,其中,Txi为各轮驱动力矩,Fxi为各车轮驱动力,ri为车轮半径,i=1,2,分别代表左后轮、右后轮。
具体的分配规则为:
当后轮附加横摆力矩ΔM=0时,车辆直线行驶:
Fx1=Fx2=F
当后轮附加横摆力矩ΔM>0时,车辆左转转向不足或右转向过度,为了纠正车辆状态:
当后轮附加横摆力矩ΔM<0时,车辆右转转向不足或左转向过度,为了纠正车辆状态:
Tx1+Tx2=Txreq
式中:Tx1,Tx2分别表示左后轮、右后轮驱动力矩,ΔM为总的附加横摆力矩,B为前后轴轴距,Txreq为目标驱动力矩。
控制分配层同时通过修正前轮转角实现,处理器可通过控制安装在前轮的轮毂电机实现。
具体的分配规则为:当前轮附加转角Δδ=0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与车身纵轴无偏转角,为了提高前轮的稳定性,当前轮附加转角Δδ>0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相对于车身纵轴方向偏转角为左,适当增加前轮向左转角,当前轮附加转角Δδ<0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相对于车身纵轴方向偏转角为右,适当增加前轮向右转角,通过对前轮附加转角的调节使实际测量的电动汽车速度方向与车身纵轴无偏转角,保持电动汽车的稳定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将期望横摆角速度和实际横摆角速度的偏差、偏差变化率以及后轮附加横摆力矩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
将横摆角速度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输入模糊控制模型,所述横摆角速度的偏差分为9个等级,偏差变化率分为7个等级,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分为9个等级;
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根据所述后轮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电动汽车的后车轮转矩;以及
分别将期望质心侧偏角和实际质心侧偏角的偏差、偏差变化率以及前轮附加转角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
将质心侧偏角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输入模糊控制模型,所述质心侧偏角的偏差分为9个等级,偏差变化率分为7个等级,前轮附加转角分为9个等级;
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前轮附加转角,根据所述前轮附加转角,控制电动汽车的前轮转角;
模糊模型控制规则为:
当横摆角速度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正时,应为电动汽车施加一个正的横摆力矩以跟踪期望的横摆角速度;
当横摆角速度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负时,应为电动车辆施加一个负的横摆力矩以跟踪期望的横摆角速度;
当质心侧偏角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正时,应为电动汽车施加一个正的前轮附加转角以跟踪期望的质心侧偏角;
当质心侧偏角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为负时,应为电动车辆施加一个负的前轮附加转角以跟踪期望的质心侧偏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横摆角速度偏差的论域为[-15,15],偏差变化率的论域为[-20,20],设定量化因子都为1;后轮附加横摆力矩的论域为[-25,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质心侧偏角偏差的论域为[-20,20],偏差变化率的论域为[-32,32],设定量化因子都为1;后轮附加横摆力矩的论域为[-30,3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为零时,后轮驱动力相等;
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大于零时,车辆左转转向不足或右转向过度,增大右后车轮驱动力矩,减小左后车轮驱动力矩;
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小于零时,车辆右转转向不足或左转向过度,增大左后车轮驱动力矩,减小右后车轮驱动力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模糊模型输出前轮附加转角为零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与车身纵轴无偏转角;
当模糊模型输出前轮附加转角大于零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相对于车身纵轴方向偏转角为左,增加前轮向左转角;
当模糊模型输出前轮附加转角小于零时,电动汽车速度方向相对于车身纵轴方向偏转角为右,增加前轮向右转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大于零时,使左后车轮减小使右后车轮增大
当模糊模型输出后轮附加横摆力矩小于零时,使左后车轮增大使右后车轮减小
其中,△M为输出的后轮附加横摆力矩,l为前后轴轴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得出所述期望横摆角速度及所述期望质心侧偏角:
分别将车速、方向盘转角速度以及期望横摆角速度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期望横摆角速度时,将所述车速以及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输入模糊控制模型,所述车速分为7个等级,所述方向盘转角速度分为7个等级,所述期望横摆角速度分为7个等级;
分别将车速、方向盘转角以及期望质心侧偏角转换为模糊论域中的量化等级;模糊控制模型输出为期望质心侧偏角时,将所述车速以及所述方向盘转角输入模糊控制模型,所述车速分为7个等级,所述方向盘转角分为7个等级,所述期望质心侧偏角分为7个等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期望横摆角速度为正时,应对计算得出的横摆角速度进行偏小矫正,当期望横摆角速度为负时,应对计算得出的横摆角速度进行偏大矫正;当期望质心侧偏角为正时,应对计算得出的质心侧偏角进行偏小矫正,当期望质心侧偏角为负时,应对计算得出的质心侧偏角进行偏大矫正。
CN201610532348.4A 2016-07-07 2016-07-07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84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2348.4A CN106184199B (zh) 2016-07-07 2016-07-07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2348.4A CN106184199B (zh) 2016-07-07 2016-07-07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4199A CN106184199A (zh) 2016-12-07
CN106184199B true CN106184199B (zh) 2018-05-18

Family

ID=5747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234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84199B (zh) 2016-07-07 2016-07-07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841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4344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驱动车辆扭矩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1154B (zh) * 2017-03-01 2019-05-21 重庆大学 针对不确定质心和未知输入饱和的电动车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7139775A (zh) * 2017-04-26 2017-09-08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非光滑技术的电动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
CN107161210B (zh) * 2017-05-17 2019-03-01 同济大学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差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024866A (zh) * 2017-05-26 2017-08-08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车速分区的多模型横向模糊控制方法
CN107253453B (zh) * 2017-07-05 2019-08-27 厦门大学 一种分布式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19023038A (ja) * 2017-07-24 2019-02-1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操舵制御装置
CN107875583A (zh) * 2017-12-15 2018-04-06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多功能收腹运动机及其运动评定方法
CN108107732B (zh) * 2017-12-18 2020-02-11 长春工业大学 主动前轮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联合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8107731B (zh) * 2017-12-18 2020-02-11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轮胎非线性特性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8045444B (zh) * 2018-01-15 2024-05-07 吉林大学 一种赛车尾翼攻角可调节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327702A (zh) * 2018-01-26 2018-07-2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四轮轮毂电机独立驱动控制方法
CN108427417B (zh) * 2018-03-30 2020-11-24 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驾驶控制系统及方法、计算机服务器和自动驾驶车辆
CN108694283A (zh) * 2018-05-15 2018-10-2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提高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的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791304B (zh) * 2018-06-11 2020-02-14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驱车辆的加速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JP7056489B2 (ja) * 2018-09-25 2022-04-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旋回挙動制御装置
CN109291932B (zh) * 2018-10-16 2021-03-12 浙江东方机电有限公司 基于反馈的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实时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9455186B (zh) * 2018-11-13 2020-03-06 合肥工业大学 三轮独立驱动电动叉车转矩的混合优化分配控制方法
CN110271534B (zh) * 2019-06-14 2021-05-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54420B (zh) * 2019-06-27 2020-09-18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方法
CN110979302B (zh) * 2019-12-18 2020-11-10 厦门大学 自动驾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向与侧倾综合控制方法
CN111196164B (zh) * 2020-01-22 2021-06-04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分布式电动汽车制动系统控制方法
CN112660108B (zh) * 2020-12-25 2022-11-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四驱扭矩预控方法及装置
CN112590770B (zh) * 2020-12-30 2022-04-29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转向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4734834A (zh) * 2022-05-05 2022-07-12 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一种电动车后桥双电机电子差速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9138A (ja) * 1998-11-27 2000-06-1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運動制御装置
CN1749077A (zh) * 2005-10-14 2006-03-22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依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施主动转向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CN101537853A (zh) * 2009-03-04 2009-09-23 长安大学 汽车四轮主动转向操纵控制系统
CN102529976A (zh) * 2011-12-15 2012-07-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车辆运行状态非线性鲁棒估计方法
CN103213582A (zh) * 2013-04-18 2013-07-24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车身侧倾角估计的防侧翻预警控制方法
CN105741637A (zh) * 2016-02-01 2016-07-06 辽宁工业大学 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智能转向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9138A (ja) * 1998-11-27 2000-06-1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運動制御装置
CN1749077A (zh) * 2005-10-14 2006-03-22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依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施主动转向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CN101537853A (zh) * 2009-03-04 2009-09-23 长安大学 汽车四轮主动转向操纵控制系统
CN102529976A (zh) * 2011-12-15 2012-07-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车辆运行状态非线性鲁棒估计方法
CN103213582A (zh) * 2013-04-18 2013-07-24 上海理工大学 基于车身侧倾角估计的防侧翻预警控制方法
CN105741637A (zh) * 2016-02-01 2016-07-06 辽宁工业大学 四轮轮毂电机电动汽车智能转向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线控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王宁、石晶、李刚;《汽车实用技术》;20160131;第72-73页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4344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驱动车辆扭矩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114344B (zh) * 2019-12-31 2021-05-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驱动车辆扭矩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4199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4199B (zh) 分布式控制电动汽车稳定性的集成控制方法
CN109263716B (zh) 一种四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转向的控制方法
CN107298103B (zh) 一种智能电动汽车自动换道分层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790940A (zh) 轮边驱动转向差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及汽车
CN106864306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模式电子差速控制系统
CN103895704B (zh) 基于后轮主动转向的变传动比控制方法
CN111152834B (zh) 一种基于阿克曼转向修正的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方法
CN103057436B (zh)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横摆力矩控制方法
CN103552482B (zh) 一种无轨车辆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466604B (zh)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差动驱动转向及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WO2017028788A1 (en) Auxiliary steering system and auxiliary steering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Zhang et al. A novel steering system for a space-saving 4WS4WD electric vehicle: design, modeling, and road tests
CN104477237A (zh) 一种四轮独立转向电动车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080753A (zh) 一种融合主动转向、助力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功能的电动轮转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62626B (zh) 一种多轴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自适应电子差速控制方法
CN108819796B (zh) 双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智能转向控制方法
CN110096748B (zh) 一种基于车辆运动学模型的人-车-路模型建模方法
CN110091914B (zh) 一种分布式汽车多工况识别差速转向方法及系统
CN109606466A (zh)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辆的主动转向控制方法
CN105966263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轮汽车差动转向路感控制方法
CN106672072A (zh) 一种用于线控转向汽车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572605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车辆及其转向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985121A (zh) 一种电驱动履带车辆动力学转矩控制方法
CN107380256A (zh) 电动平板运输车的转向行车控制方法
CN116880486A (zh) 一种考虑跟踪误差约束的自动驾驶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