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3931A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3931A
CN106183931A CN201510469609.8A CN201510469609A CN106183931A CN 106183931 A CN106183931 A CN 106183931A CN 201510469609 A CN201510469609 A CN 201510469609A CN 106183931 A CN106183931 A CN 106183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nsel
mentioned
kink
vehicle seat
seat u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96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塚田充
小池俊久
金玄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36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3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83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3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不增加嵌插金属丝等这样的金属丝自身的零件件数而使金属丝自身的加工变简单、能够使金属丝的保管作业变简单、还能够使车辆用座椅的制造作业变简单的车辆用座椅。一种车辆用座椅(1),具有安装在框架(2a)上的垫(3)、将框架(2a)及垫(3)覆盖的表皮(4)、和设在被表皮(4)覆盖的区域中的嵌插金属丝(12)。嵌插金属丝(12)是具备挠性的线材,嵌插金属丝(12)具有主线部(12a)和形成在主线部的两端的至少一方上的弯折部(12b、12c),该弯折部以以下这样的方向及长度弯折:即,能够防止在主线部(12a)被向相对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拉伸时嵌插金属丝(12)脱出的方向及长度。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有嵌插金属丝等这样的金属丝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作为内置有嵌插金属丝的车辆用座椅,以往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嵌插金属丝的中间部形成有コ字状的弯折部。并且,作为卷绕部件的板垫卷绕在该弯折部上。
嵌插金属丝是具有长度的线材。有在该嵌插金属丝上朝向相对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施加有力的情况。当施加了这样的力时,嵌插金属丝有可能从其周围的垫、框架或表皮脱出。如上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中在嵌插金属丝上设置弯折部及板垫,是为了防止嵌插金属丝如上述那样从垫等脱出。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07608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车辆用座椅中,有相应于使用板垫的量而嵌插金属丝的零件件数变多的问题。此外,由于必须在嵌插金属丝的中间部分形成弯折部,所以有难以加工的问题。此外,由于在嵌插金属丝的中间部分形成弯折部,所以有保管作业及车辆用座椅的制造作业较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往装置的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增加嵌插金属丝等这样的金属丝自身的零件件数而使金属丝自身的加工变简单、能够使金属丝的保管作业变简单、还能够使车辆用座椅的制造作业变简单的车辆用座椅。
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具有:框架;垫,安装在该框架上;表皮,将上述框架及上述垫覆盖;和金属丝,设在被上述表皮覆盖的区域中;该车辆用座椅的特征在于,上述金属丝是具备挠性的线材;该金属丝具有主线部和弯折部,上述弯折部形成在该主线部的两端的至少一方;该弯折部以以下这样的方向及长度弯折:即,能够防止在上述主线部被向相对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拉伸时上述金属丝脱出的方向及长度。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金属丝的端部设有弯折部,所以即使是在金属丝上作用有横向的力的情况,通过这些弯折部的作用,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丝从垫或框架脱出。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如果使用该文献的附图标记说明,则在嵌插金属丝(40)的端部形成有弯折部(48)。并且,弯折部(48)在与中间部的弯折部(44)同方向上延伸设置(第[0032]段)。但是,专利文献1的端部的弯折部(48)以环状弯曲,进而其延伸设置方向也是相对于主线部较大地打开的角度。因此,专利文献1的端部的弯折部(48)不能发挥防止嵌插金属丝脱出的功能。
此外,在本发明中,不是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嵌插金属丝那样在主线部的中间部形成弯折部,而是在金属丝的端部设置弯折部,所以能够使金属丝自身的加工变简单,能够使金属丝的保管作业变简单,还能够使车辆用座椅的制造作业变简单。
进而,在本发明中,由于不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嵌插金属丝那样需要板垫这样的其他零件,所以零件件数较少,成本较低。另外,在使用图4至图5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弹性体套筒63、64,但它们不是附设在金属丝57上的,所以金属丝57自身的加工不会变困难,金属丝的保管作业也较简单,而且金属丝57自身的构造较简单,所以车辆用座椅的制造作业也较简单。
上述弯折部既可以由1个直线状部件形成,也可以通过使多个弯曲部连续而形成。如果形成为1个直线形状,则构造变简单。如果由多个弯曲部形成,则能够提高防止金属丝的脱出的功能。
在将弯折部形成为直线形状的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弯折部优选的是相对于主线部以45°以上135°以下的角度弯折。这是因为,在不到45°或超过135°的角度下不能充分发挥防止金属丝的脱出的功能。
在将弯折部由多个弯曲部形成的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优选的是,最前端的弯折部相对于主线部以45°以上135°以下的角度弯折。这是因为,在不到45°或超过135°的角度下不能充分发挥防止金属丝的脱出的功能。
在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构成上述金属丝的上述线材可以为钢材即以铁为主成分的材料。这样,能够对金属丝赋予适当的挠性。
在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上述金属丝可以是为了将上述表皮吊挂支承而通过嵌插成形埋设在垫内的嵌插金属丝。根据该结构,即使是嵌插金属丝支承的表皮被以较大的力拉伸的情况,也能够防止嵌插金属丝从垫脱出。
使用嵌插金属丝的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可以在上述嵌插金属丝与上述表皮之间具有气囊装置。如果设置气囊装置,则当在车辆上从外部作用有冲击时,通过膨胀展开的气囊的作用将就座者从该冲击保护。展开的气囊将车辆用座椅的表皮冲破而向外部展开。在该展开时,从气囊对嵌插金属丝支承的表皮施加非常大的力。如果什么措施都不采取,则嵌插金属丝有可能通过该较大的力从垫或框架脱出。但是,在本发明的金属丝的端部上设有弯折部,该弯折部能够对要从垫或框架脱出的嵌插金属丝施加较大的阻力,结果,能够防止嵌插金属丝的脱出。
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通过在上述框架上安装弹性体套筒后、将上述金属丝的弯折部以从框架的内部朝向外部的方向插入到该弹性体套筒中,能够将该弯折部以规定的弯曲角度配置到上述框架的外部。通过该结构,即使是在金属丝上施加有朝向横向的力时,也能够通过端部的弯折部的作用,防止金属丝从框架脱出。
在将金属丝的前端插入到设在框架上的弹性体套筒中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能够将用来保护就座者的腰部的腰部支撑单元通过该金属丝支承。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腰部支撑单元通过金属丝放置到规定的位置。并且,由于金属丝在端部具有弯折部,所以即使在金属丝上作用有朝向横向的较大的力,弯折部也作为阻力部件发挥功能而防止金属丝从框架脱出。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由于在金属丝的端部上设有弯折部,所以即使是在金属丝上作用有朝向横向的力的情况,通过该弯折部作为阻力部件作用,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丝从垫或框架脱出。
此外,在本发明中,不是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嵌插金属丝那样在主线部的中间部形成弯折部,而在金属丝的端部设置弯折部,所以能够使金属丝自身的加工变简单,能够使金属丝的保管作业变简单,还能够在车辆用座椅的制造作业中简单地实施处置金属丝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将图1的座椅靠背从前方侧观察的情况下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设在图4的座椅组装体的内部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6是将作为图5的框架的主要部的金属丝放大表示的图。
图7是表示图6的金属丝的一个端部的图,图7(a)是沿着箭头B的俯视图,图7(b)是沿着箭头C的主视图,图7(c)是沿着箭头D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关于图7所示的金属丝的端部的组装的处理次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说明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另外,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带的图中,有为了将特征性的部分容易理解地表示而用与实际不同的比例将构成要素表示的情况。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例如有就座者放置臀部的座椅垫、就座者将背部倚靠的座椅靠背、及将座椅垫与座椅靠背组装成的座椅组装体等。有在座椅靠背的顶部安装头枕的情况。此外,也有头枕为一体的座椅靠背。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作为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一实施方式的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1具有作为骨架构造的框架2、配置在框架2的周围的垫3、和将垫3覆盖的表皮4。
在框架2上通常附设有斜倚装置及其他各种功能单元,但在图1中仅表示了框架2的门型的框部分,其他的各种功能部分的图示省略。框架2由金属、硬质的合成树脂等形成。垫3由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聚氨酯发泡材料形成。表皮4由具有通气性的材料例如织物、皮、合成皮革等形成。
框架2的两侧部分为侧框架2a、2b。侧框架2a和侧框架2b用上部框架2c相连。在距车辆的门(未图示)较近侧的侧框架2a上安装有气囊装置5。气囊装置5如图2所示,具有作为收存容器的壳体6、作为膨胀驱动机构的充气机7、作为膨胀部件的气囊8和作为盖体的盖子9。如果充气机7动作而喷出气体,则气囊8瞬间膨胀,一边将盖子9打开一边向外部展开。
在图1中,在座椅靠背1的内部设有作为金属丝的右侧的纵嵌插金属丝12、和同样作为金属丝的左侧的纵嵌插金属丝13。此外,在这些嵌插金属丝12、13之间设有上嵌插金属丝14及下嵌插金属丝15。这些嵌插金属丝12、13、14、15由钢制的线材形成。这些嵌插金属丝12、13、14、15当将垫3通过聚氨酯的发泡成形加工形成时,通过嵌插成形的方法被配置到规定的位置。
图3表示将图1的座椅靠背1从前方侧(即驾驶席侧)观察的情况下的座椅靠背1的主视图。如图示那样,纵嵌插金属丝12、13分别具有主线部12a、13a、上弯折部12b、13b和下弯折部12c、13c。嵌插金属丝12、13、14、15是用来将表皮4吊挂支承的线材。主线部12a、13a在纵向上延伸。此外,主线部12a、13a为两个直线部弯折而在纵向上相连的形状。
图2是沿着图1及图3的A-A线的剖视图。在图2中,在侧框架2a上安装着气囊装置5。在侧框架2a的周围设有垫3。在垫3的内部通过嵌插成形的方法设有纵嵌插金属丝12。纵嵌插金属丝12在图2中向将纸面贯通的方向延伸。
表皮4具有前正面表皮4a、前内侧表皮4b、前外侧表皮4c和侧面表皮4d。前正面表皮4a的第1端部和前内侧表皮4b的第1端部在形成在垫3上的槽10的内部通过缝制线16缝合。前内侧表皮4b的第2端部和前外侧表皮4c的第1端部通过缝制线17缝合。前外侧表皮4c的第2端部和侧面表皮4d的第1端部通过缝制线18缝合。通过缝制线18缝合的部分构成在气囊装置5的气囊8膨胀时断裂而成为气囊8向外部的出口的部分、即断裂用缝制部22。在侧框架2a上安装着托架19。侧面表皮4d的第2端部通过缝制线20缝合在托架19上。附图标记21是背板。
在前内侧表皮4b和前外侧表皮4c的内侧设有前面加固衬布24。在侧面表皮4d的内侧设有侧面加固衬布25。加固衬布24及加固衬布25由比表皮4强度强的材料形成。前面加固衬布24的第1端部在垫3的槽10内通过缝制线26缝合在前内侧表皮4b的第1端部上。前面加固衬布24的第1端部通过缝制线16也缝合在前正面表皮4a的第1端部上。
前面加固衬布24的第2端部通过缝制线27缝合在前外侧表皮4c的第2端部上。侧面加固衬布25的第1端部通过缝制线28缝合在侧面表皮4d的第1端部上。侧面加固衬布25的第2端部通过缝制线29缝合在侧面表皮4d的第2端部上。前面加固衬布24的第2端部和侧面加固衬布25的第1端部通过缝制线18相互缝合。侧面加固衬布25的第2端部通过缝制线20,与侧面表皮4d的第2端部一起缝合在框架2a的托架19上。
在垫3的槽10的内部,通过缝制线16将棉布袋31缝合在前正面表皮4a的第1端部及前内侧表皮4b的第1端部上。棉布袋31朝向槽10的底部(图2的上部)延伸。在棉布袋31的前端插通着金属丝32。并且,表皮侧的金属丝32和纵嵌插金属丝12通过使用环33的钩环连结。由此,表皮4被纵嵌插金属丝12吊挂支承。
在前内侧表皮4b及/或前正面表皮4a因某些原因而被向外侧拉伸的情况下,棉布袋31及插通在其中的金属丝32随着表皮的运动而向从槽10出来的方向移动。因此,纵嵌插金属丝12被向从垫3脱出的方向拉伸。
在纵嵌插金属丝12由单纯的直线状的线材形成的情况下,当纵嵌插金属丝12被拉伸时,纵嵌插金属丝12有可能从垫3脱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由于在纵嵌插金属丝12的两端部设有弯折部12b及12c,所以即使是在纵嵌插金属丝12上作用有较大的拉伸力的情况,纵嵌插金属丝12也不会从垫3脱出。这关于另一方的纵嵌插金属丝13也是同样的。
具体而言,纵嵌插金属丝12的两端部的弯折部12b、12c向与作用在纵嵌插金属丝12上的拉伸力的作用方向相反方向(即朝向座椅1的中心部分的方向)延伸。并且,各自的弯折部12b、12c相对于相邻的主线部12a的弯折角度为大致90°。此外,弯折部12b、12c的长度被设定为能够防止当在主线部12a上作用有向外部的拉伸力时纵嵌插金属丝12从垫3脱出的长度。弯折部12a、12c的方向及长度这样设定,所以在主线部12a上作用有朝向外侧的较大的力的情况下,弯折部12b及12c产生适当的反作用力而成为阻力部件,结果,能够防止纵嵌插金属丝12从垫3脱出。这关于另一方的纵嵌插金属丝13也是同样的。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由于如以上那样构成,所以在车辆的侧方从外部作用有超过容许范围的冲击的情况下,在图2中气体从气囊装置5的充气机6喷出而气囊8瞬间膨胀。膨胀的气囊8将盖子9打开而前进,一边被加固衬布24及25导引,一边穿过断裂用缝制部22而瞬间向外部展开。展开的气囊8夹在就座者与门之间,结果,将就座者从冲击保护。
当如以上那样气囊8从断裂用缝制部22向外部展开时,加固衬布24及前内侧表皮4b瞬间被向外部较强地拉伸。因此,经由棉布袋31在纵嵌插金属丝12上作用非常大的向横向的力。如果什么措施都不采取,则纵嵌插金属丝12有可能通过向横向的较大的力而从垫3脱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由于在纵嵌插金属丝12的两端部设有弯折部12b及12c,所以通过这些弯折部12b、12c产生的反作用力(即阻力)的作用,能够可靠地防止纵嵌插金属丝12的脱出。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如果使用该文献中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则在嵌插金属丝(40)的端部上形成有弯折部(48)。并且,弯折部(48)在与中间部的弯折部(44)同向上延伸设置(第[0032]段)。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端部的弯折部(48)弯曲为环状,进而,其延伸设置方向也是相对于主线部较大地打开的角度。因此,专利文献1中的端部的弯折部(48)不能发挥防止嵌插金属丝脱出的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嵌插金属丝那样在主线部的中间部形成弯折部,而在嵌插金属丝的端部设置弯折部,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嵌插金属丝自身的加工,能够简单地进行嵌插金属丝的保管作业,进而,能够简单地进行车辆用座椅的制造作业。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嵌插金属丝那样为板垫这样的其他零件,所以零件件数较少,成本较低。
(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弯折部12b及12c相对于主线部12a不是90°,而只要以当主线部被拉伸时能够产生能防止嵌插金属丝的脱出的反作用力那样的角度弯折就可以。这样的角度相对于主线部是45°以上135°以下。这是因为,在不到45°或超过135°的角度下不能产生能够防止嵌插金属丝的脱出之程度的反作用力。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弯折部12b及12c形成为1个直线形状。但是,也可以代之而将弯折部12b、12c通过多个弯曲部的连续来构成。在此情况下,最前端的弯曲部相对于主线部的弯曲角度优选的是45°以上135°以下。如果这样通过多个弯曲部形成弯折部12b、12c,则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嵌插金属丝的脱出。
(第2实施方式)
图4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另一实施方式。该车辆用座椅41具有就座者放置臀部的座椅垫42和就座者将背部倚靠的座椅靠背43。在座椅垫42及座椅靠背43的内部设有框架44。
在座椅垫42中,在框架44的周围设有垫45。并且,通过将垫45用表皮46覆盖而形成座椅垫42。在座椅靠背43中,在框架44的周围设有垫47。并且,通过将垫47用表皮48覆盖而形成座椅靠背43。
框架44如图5所示,通过将座椅垫框架52和座椅靠背框架53在铰链部54可转动地连结而形成。座椅靠背框架53具有左右的侧框架55a及55b、和将这些侧框架55a、55b相连的上部框架56。
在侧框架55a与侧框架55b之间设有金属丝57。在侧框架55a的下部与侧框架55b的下部之间设有下部面板60。在金属丝57上以悬挂状态支承着腰部支撑单元58。腰部支撑单元58的下端部通过夹子59、59固定在下部面板60上。腰部支撑单元58是具有通过支承就座者的腰部来支持自然的就座姿势或驾驶姿势的功能的单元。
金属丝57的右端部将安装在右侧框架55a上的弹性体套筒63贯通。金属丝57的左端部将安装在左侧框架55b上的弹性体套筒64贯通。弹性体套筒63、64例如由橡胶形成。金属丝57如图6所示,具有直线形状的主线部57a、右弯折部57b和左弯折部57c。右弯折部57b和左弯折部57c是相同的结构,所以在以后的说明中作为代表而对右弯折部57b进行说明。
图7(a)是沿着图6的箭头B的右弯折部57b的俯视图,图7(b)是沿着图6的箭头C的主视图,图7(c)是沿着图6的箭头D的侧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右弯折部57b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3个)弯曲部。具体而言,右弯折部57b具有第1弯曲部68、第2弯曲部69及第3弯曲部70。
第1弯曲部68如图7(a)所示,相对于主线部57a以角度α弯曲。第2弯曲部69相对于第1弯曲部68以角度β弯曲。第3弯曲部70如图7(c)所示那样以角度γ弯曲。角度α、β、γ根据框架55a、55b的形状、强度、或者由金属丝57支承的物体的形状、重量等而选择为适当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α被设定为约15°,β被设定为约75°,γ被设定为约90°。优选的是,α被设定为5°~30°,β被设定为第2弯曲部69相对于主线部57a的弯曲角度为约90°的角度。
如图8(a)所示,金属丝57的右端的右弯折部57b将弹性体套筒63贯通而向侧框架55a的外侧突出。图5的左弯折部57c也是相同的结构。右弯折部57b的第3弯曲部70的弯曲方向优选的是作为相对于腰部支撑单元58将金属丝57拉伸的方向的相反侧的上方。此外,右弯折部57b的长度是能够防止当在金属丝57上从腰部支撑单元58作用有力时金属丝57从弹性体套筒63脱出的长度。
当将金属丝57的右端部向侧框架55a组装时,首先,如图8(b)所示,将右弯折部57b的第3弯曲部70向弹性体套筒63插入。接着,如图8(c)所示,通过使右弯折部57b向一方向旋转,将第2弯曲部69向弹性体套筒63插入。接着通过再使右弯折部57b向相同的方向旋转,能够在如图8(d)所示那样右弯折部57b的第3弯曲部70以与侧框架55a的侧面部平行状态朝向上方的状态(即图8(a)的状态)下设置金属丝57。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图5中,由于在金属丝57的两端部设有具有充分的长度的弯曲部70的弯折部57b及57c,上述弯曲部70向上方(相对于腰部支撑单元58的拉伸方向相反方向)延伸,所以即使是金属丝57被腰部支撑单元58拉伸的情况,也能够防止金属丝57从侧框架55a及55b脱出。
此外,由于左右的弯折部57b、57c由相互连续的多个弯曲部68、69、70形成,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丝57从框架55a、55b的脱出。
弯折部57b、57c的前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3弯曲部70)相对于主线部57a的弯折角度只要是能够防止在主线部57a被拉伸时主线部57a从侧框架55a、55b脱出的角度就可以。这样的角度优选的是45°以上135°以下。这是因为,在不到45°或超过135°的角度下不能产生能够防止嵌插金属丝的脱出之程度的反作用力。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其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图1中,将气囊装置5从座椅靠背1的正面观察设在右方的侧部,但气囊装置5也可以设在座椅靠背的1的左方的侧部。此外,对于不使用气囊装置5的座椅靠背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此外,在图3中,在纵嵌插金属丝12的两端设有弯折部12b及12c,但根据需要,也可以仅在某一方的端部上设置弯折部。
附图标记说明
1 座椅靠背(车辆用座椅);2 框架;2a、2b 侧框架;2c 上部框架;3 垫;4 表皮;4a 前正面表皮;4b 前内侧表皮;4c 前外侧表皮;4d 侧面表皮;5 气囊装置;6 壳体;7 充气机;8 气囊;9 盖子;10 垫的槽;12 纵嵌插金属丝;12a 主线部;12b 上弯折部;12c 下弯折部;13 纵嵌插金属丝;13a 主线部;13b 上弯折部;13c 下弯折部;14 上嵌插金属丝;15 下嵌插金属丝;16、17、18、20 缝制线;19 托架;21 背板;22 断裂用缝制部;24 前面加固衬布;25 侧面加固衬布;26、27、28 缝制线;31 棉布袋;32 金属丝;33 环;41 车辆用座椅;42 座椅垫;43 座椅靠背;44 框架;45 垫;46 表皮;47 垫;48 表皮;52 座椅垫框架;53 座椅靠背框架;54 铰链部;55a、55b 侧框架;56 上部框架;57 金属丝;57a 主线部;57b 右弯折部;57c 左弯折部;58 腰部支撑单元;59 夹子;60 下部面板;63、64 弹性体套筒;65a 第1扭转部;65b 第2扭转部;68 第1弯曲部;69 第2弯曲部;70 第3弯曲部。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具有:
框架;
垫,安装在该框架上;
表皮,将上述框架及上述垫覆盖;和
金属丝,设在被上述表皮覆盖的区域中;
该车辆用座椅的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丝是具备挠性的线材;
该金属丝具有主线部和弯折部,上述弯折部形成在该主线部的两端的至少一方;
该弯折部以以下这样的方向及长度弯折:即,能够防止在上述主线部被向相对于长度方向的横向拉伸时上述金属丝脱出的方向及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折部由1个直线状部件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折部相对于上述主线部以45°以上135°以下的角度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折部具有相互连续的多个弯曲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弯折部的最前端的弯曲部相对于上述主线部以45°以上135°以下的角度弯折。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材是钢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丝是为了将上述表皮吊挂支承而埋设在垫内的嵌插金属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嵌插金属丝与上述表皮之间设有气囊装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安装在上述框架上的弹性体套筒,上述金属丝的弯折部被插入在上述弹性体套筒中而向上述框架的外部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丝是支承腰部支撑单元的部件,上述腰部支撑单元支承保护就座者的腰部。
CN201510469609.8A 2014-10-30 2015-08-04 车辆用座椅 Pending CN106183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3665.9A CN108973806A (zh) 2014-10-30 2015-08-04 车辆用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1556 2014-10-30
JP2014221556A JP6612494B2 (ja) 2014-10-30 2014-10-30 車両用シート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3665.9A Division CN108973806A (zh) 2014-10-30 2015-08-04 车辆用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3931A true CN106183931A (zh) 2016-12-07

Family

ID=560161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3665.9A Pending CN108973806A (zh) 2014-10-30 2015-08-04 车辆用座椅
CN201510469609.8A Pending CN106183931A (zh) 2014-10-30 2015-08-04 车辆用座椅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3665.9A Pending CN108973806A (zh) 2014-10-30 2015-08-04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12494B2 (zh)
CN (2) CN1089738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4377A (zh) * 2018-12-10 2020-06-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靠背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659U (ja) * 1993-08-30 1995-03-20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における表皮の吊込構造
JPH0727400U (ja) * 1993-11-03 1995-05-23 アラ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7176350A (ja) * 2005-12-28 2007-07-12 Toyo Seat Co Ltd 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JP2009077760A (ja) * 2007-09-25 2009-04-16 Toyota Boshoku Corp 空調シート
JP2009142484A (ja) * 2007-12-14 2009-07-02 Toyota Boshoku Corp バックバネの取付け構造
JP2009179140A (ja) * 2008-01-30 2009-08-13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107616A (zh) * 2011-01-21 2011-06-29 金文哲 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136649A (ja) * 2009-12-28 2011-07-14 Ts Tech Co Ltd 乗物用シート
CN102282039A (zh) * 2009-01-21 2011-12-14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
US20120038199A1 (en) * 2009-04-24 2012-02-16 Honda Motor Co., Ltd. Seatback device
EP2612790A1 (en) * 2010-09-02 2013-07-1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devices
CN203358409U (zh) * 2013-06-06 2013-12-25 富卓汽车内饰(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海绵钢丝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4448U (ja) * 1982-03-26 1983-09-29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シ−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WO2007126089A1 (ja) * 2006-04-27 2007-11-08 Ts Tech Co., Ltd. 車両シート
CN102501788A (zh) * 2011-10-22 2012-06-20 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动态座椅靠背悬挂装置
JP2013091349A (ja) * 2011-10-24 2013-05-16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のばね構造体
CN102700445A (zh) * 2012-05-19 2012-10-03 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座椅电动腰托
JP2015120455A (ja) * 2013-12-24 2015-07-0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N203876615U (zh) * 2014-05-27 2014-10-15 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动态座椅靠背悬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659U (ja) * 1993-08-30 1995-03-20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における表皮の吊込構造
JPH0727400U (ja) * 1993-11-03 1995-05-23 アラ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7176350A (ja) * 2005-12-28 2007-07-12 Toyo Seat Co Ltd 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JP2009077760A (ja) * 2007-09-25 2009-04-16 Toyota Boshoku Corp 空調シート
JP2009142484A (ja) * 2007-12-14 2009-07-02 Toyota Boshoku Corp バックバネの取付け構造
JP2009179140A (ja) * 2008-01-30 2009-08-13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282039A (zh) * 2009-01-21 2011-12-14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物用座椅
US20120038199A1 (en) * 2009-04-24 2012-02-16 Honda Motor Co., Ltd. Seatback device
JP2011136649A (ja) * 2009-12-28 2011-07-14 Ts Tech Co Ltd 乗物用シート
EP2612790A1 (en) * 2010-09-02 2013-07-10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devices
CN102107616A (zh) * 2011-01-21 2011-06-29 金文哲 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3358409U (zh) * 2013-06-06 2013-12-25 富卓汽车内饰(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海绵钢丝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4377A (zh) * 2018-12-10 2020-06-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靠背
CN111284377B (zh) * 2018-12-10 2023-03-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座椅靠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12494B2 (ja) 2019-11-27
JP2016088153A (ja) 2016-05-23
CN108973806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4357B (zh) 车辆用座椅
EP2913225B1 (en) Vehicle seat
TW550199B (en) Seat for vehicle
CN205706573U (zh) 具有气囊的侧衬垫组件
JP5738902B2 (ja) シート用のカバーアセンブリ及び使用者を保護す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るシート
CN104044491B (zh) 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
CN103112425B (zh) 具有内侧的侧气囊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27663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US9393893B2 (en) Vehicle seat
US20150246627A1 (en) Seat backrest
CN110182110A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
JP6227474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20100133794A1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air bag seam rupturing means
WO2009057579A1 (ja) 椅子の背凭れ及びその取付装置
CN107472184A (zh) 侧安全气囊能量管理系统
CN106314350A (zh) 气囊组件及装有该气囊组件的车辆座椅
JP202302136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6183931A (zh) 车辆用座椅
EP1616749A2 (en) Seat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106794979B (zh) 车辆用座椅
US20140021706A1 (en) Vehicle seat component having side air bag assembly
JP2016159006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805856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15202661A1 (de) Seitenpolster in einem Fahrzeug
DE102011117835B4 (de) Sitz für ein Kraftfahrze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