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8746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8746B
CN106168746B CN201610011689.7A CN201610011689A CN106168746B CN 106168746 B CN106168746 B CN 106168746B CN 201610011689 A CN201610011689 A CN 201610011689A CN 106168746 B CN106168746 B CN 106168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opening
exposure
holding
exposur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16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8746A (zh
Inventor
河野宽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68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8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8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8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6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exposur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图像保持元件;将图像保持元件暴露于光的曝光装置;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保持曝光装置,使得该曝光装置可相对于设备本体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曝光位置,曝光装置将图像保持元件暴露于光,而在缩回位置,曝光装置被定位成远离图像保持元件;开闭构件,该开闭构件具有由设备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的旋转轴,并且能打开和关闭设备本体;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使曝光装置随着开闭构件的打开/关闭移动而通过保持构件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形成有引导保持构件的移动的引导表面和将保持构件保持在曝光位置处的保持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电子照相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包括:设备本体,在该设备本体中,在预定方向上输送存储介质;以及开闭罩盖,该开闭罩盖保持定位在感光体附近的曝光头。在开闭罩盖的打开/关闭操作中,曝光头的轨迹在曝光头相对于预定位置接近感光体定位时是大体线性的,而在曝光头相对于该预定位置从感光体移开时是大体弧形的(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3-112446)。
还已知有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感光鼓、分别将多个感光鼓暴露于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多个曝光构件以及感光鼓支撑件,该感光鼓支撑件包括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面对的一对侧壁,以将多个感光鼓支撑在该对侧壁之间,该感光鼓支撑件可在存储位置(在该存储位置,感光鼓支撑件被容纳在设备本体中)和移动位置(在该移动位置,感光鼓支撑件自存储位置通过设备本体的开口部从设备本体移动出来)之间移动。多个曝光构件设置于感光鼓支撑件,从而在曝光构件接近感光鼓的曝光位置和曝光构件从感光鼓缩回并由保持部保持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并且不管曝光构件位于曝光位置还是缩回位置都被容纳在感光鼓支撑件中。该感光鼓支撑件设置有可移动的作用构件,该可移动的作用构件抵靠在曝光构件的被作用部上以将曝光构件移动到曝光位置或缩回位置(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12-14588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与图像形成设备没有设置使曝光装置随着开闭构件的旋转移动而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构件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能稳定地定位曝光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保持元件;将所述图像保持元件暴露于光的曝光装置;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保持所述曝光装置,使得该曝光装置能相对于设备本体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曝光位置,所述曝光装置将所述图像保持元件暴露于光,而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曝光装置被定位成远离所述图像保持元件;开闭构件,该开闭构件具有由所述设备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的旋转轴,并且能打开和关闭所述设备本体的开口部;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使所述曝光装置随着所述开闭构件的打开/关闭移动而通过所述保持构件在所述曝光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形成有引导所述保持构件的移动的引导表面和将所述保持构件保持在所述曝光位置处的保持部。
根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移动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联接构件,所述第一端由所述开闭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以及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至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联接构件,该第二联接构件形成有接触被引导轴以使所述保持构件移动的抵靠部,所述被引导轴被设置成从所述保持构件伸出并能被所述引导构件引导着移动;并且当所述开闭构件关闭时,所述抵靠部和所述被引导轴不彼此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抵靠部包括:第一抵靠部,当所述开闭构件正被关闭时,该第一抵靠部抵靠在所述被引导轴上以在所述保持构件从所述缩回位置朝向所述曝光位置移动的第一移动方向上挤压所述保持构件;以及第二抵靠部,当所述开闭构件正被打开时,该第二抵靠部抵靠在所述被引导轴上以在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挤压所述保持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抵靠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倾斜地形成的倾斜部,当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在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所述方向上移动时,该倾斜部接触所述被引导轴以使所述被引导轴从所述引导构件的所述保持部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三或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向所述被引导轴施力而使该被引导轴远离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的所述第一抵靠部,以使所述被引导轴朝向所述引导构件的所述保持部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位于所述保持构件的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相交的两个侧表面上的引导件,该引导件跟随所述保持构件的移动轨迹。
根据本发明的是第七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挤压构件,该挤压构件将位于所述曝光位置的所述曝光装置朝向所述图像保持元件挤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图像保持元件经由所述设备本体的由所述开闭构件打开和关闭的所述开口部而安装至所述设备本体和从所述设备本体移除。
根据第一方面,与没有设置移动构件和引导该移动构件的引导构件的构造相比,可以稳定地定位曝光装置。
根据第二方面,与没有设置移动构件和引导该移动构件的引导构件的构造相比,可以抑制开闭构件的变形。
根据第三方面,与移动构件没有包括抵靠部的构造相比,可以容易地移动曝光装置。
根据第四方面,与移动构件的抵靠部没有包括倾斜部的构造相比,可以通过释放被保持的移动构件而容易地移动曝光装置。
根据第五方面,与没有设置跟随保持构件的移动轨迹的引导件的构造相比,可以抑制曝光装置和图像保持元件之间的干涉。
根据第六方面,与没有设置施力构件的构造相比,可以可靠地定位曝光装置。
根据第七方面,与没有设置挤压构件的构造相比,可以稳定地定位曝光装置。
根据第八方面,可以容易地将图像保持元件安装至设备本体和从设备本体移除。
附图说明
将参照如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设备1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性竖直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保持曝光装置50的保持构件51的总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保持曝光装置50的保持构件51和开闭罩盖9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该保持构件51和开闭罩盖90借助于缩回机构80联接至彼此;
图4是示出了缩回机构80、开闭罩盖90和保持曝光装置50的保持构件5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这些部件被附装至设备本体;
图5是示出了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缩回机构80、开闭罩盖90和位于曝光位置的曝光装置5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缩回机构80、开闭罩盖90和位于缩回位置的曝光装置5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A是示出了在开闭罩盖90打开的情况下缩回机构80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而图7B是示出了在关闭所述开闭罩盖90的操作开始时缩回机构80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A是示出了其中保持构件51被引导构件110引导着向曝光位置移动的中途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B是示出了已经被引导构件110引导着移动到曝光位置的保持构件51恰好要被保持部112保持之前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而图8C是示出了保持构件51被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112保持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了在打开开闭罩盖90的操作开始时缩回机构80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如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
应该指出,在如下附图的描述中,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尺寸的比例等可能与实际值不同,为了容易理解,可能根据情况而不示出描述本发明所需之外的构件。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如下描述,将前后方向限定为X轴方向,将左右方向限定为Y轴方向,并且将上下方向限定为Z轴方向。
(1)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和操作
图1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性竖直剖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的总体构造和操作。
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控制装置10、纸张输送装置20、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曝光装置50、转印装置60、定影装置70和缩回机构80。
用作开闭构件的实施例的开闭罩盖90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前表面上。开闭罩盖90向前(-X方向)打开而将图像形成设备1的内部暴露出以进行消耗品的更换。
后罩1b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后表面上。后罩1b打开而将图像形成设备1的内部暴露出以对卡纸等进行内部检查。
上罩1c形成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上表面(Z方向)上,该上罩1c还用作用于排出和存储已经记录图像的纸张的排出托盘。
控制装置10包括图像形成设备控制部11、控制器部12、曝光控制部13、电源装置14等等。图像形成设备控制部11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的操作。控制器部12根据打印过程请求准备图像数据。曝光控制部13控制曝光装置50的光源的发光。电源装置14向稍后将讨论的充电辊32、显影辊42、馈电辊63等等施加电压,并且向曝光装置50供电。
控制器部12将从图像读取装置(未示出)输入的图像数据和从外部信息传输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例如)输入的打印信息转换成用于潜像形成的图像信息,并且在预先设定的时刻向曝光控制部13输出驱动信号。
纸张输送装置20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底部处。纸张输送装置20包括纸盒21。用作存储介质的大量纸张P装载在纸盒21的上表面上。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由限制板(未示出)来确定的纸张P经由纸张抽取部22以每次一张的方式从上面向后(X方向)抽取,并且之后被输送至抵抗辊对23的接触部。
感光单元30设置在纸张输送装置20的上方并且包括设置在单元壳体35中并被旋转地驱动的感光鼓31。充电辊32、显影装置40、转印辊62和清洁铲34沿着感光鼓31的旋转方向布置。清洁辊33被布置成面对并接触充电辊32以清洁充电辊32的表面。
显影装置40包括在内部存储显影剂的显影壳体41。显影辊42和一对螺旋推运器44、45布置在显影壳体41中。显影辊42被布置成面对感光鼓31。螺旋推运器44和45在显影辊42的后侧设置在显影辊42的斜下方,以朝向显影辊42搅拌并输送显影剂。层限制辊46被布置成接近显影辊42以限制显影剂的层厚度。
曝光装置50由其中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沿着主扫描方向线性布置的发光二极管头构成,并且使感光鼓31的表面暴露于根据待形成的图像的数据调制的光。
曝光装置50可根据开闭罩盖90的打开/关闭操作而借助于缩回机构80相对于装置本体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曝光位置,曝光装置50将感光鼓31暴露于光,而在缩回位置,曝光装置50远离感光鼓31定位,其中曝光装置50由保持构件51保持。
可旋转的感光鼓31的表面由充电辊32充电。静电潜像通过曝光装置50形成在感光鼓31的表面上。形成在感光鼓31上的静电潜像由显影辊42显影为色调剂图像。
转印装置60由后罩1b和转印辊62构成。后罩1b支撑转印辊62,使得转印辊62与感光鼓31接触和脱离接触。转印辊62与感光鼓31一起形成咬合区。转印电压从由图像形成设备控制部11控制的电源装置14施加给转印辊62。感光鼓31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至在感光鼓31和转印辊62之间经过的纸张P。
感光鼓31的表面上剩余的残余色调剂由清洁铲34清除并被回收到支撑感光鼓31的单元壳体35内。之后,感光鼓31的表面由充电辊32再次充电。没有被清洁铲34清除而是附着到充电辊32的残余物由与充电辊32接触地旋转的清洁辊33的表面捕获并暂时存储在该清洁辊33的表面上。
定影装置70包括一对加热模块71和加压模块72。加热模块71和加压模块72之间的压力接触区域形成定影咬合部(定影区域)。
已经通过转印辊62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带着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通过输送引导件64输送到定影装置70。当纸张P被输送到定影装置70时,色调剂图像由该对加热模块71和加压模块72通过压力结合和加热的作用而定影。当色调剂图像被定影之后,纸张P由排出辊对74排出到位于图像形成设备1的上表面上的上罩1c。
(2)缩回机构
图2是示出了保持曝光装置50的保持构件51的总体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保持曝光装置50的保持构件51和开闭罩盖9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该保持构件51和开闭罩盖90通过缩回机构80联接至彼此。图4是示出了缩回机构80、开闭罩盖90和保持曝光装置50的保持构件5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这些部件被附装至设备本体。图5是示出了位于曝光位置的曝光装置50、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缩回机构80和开闭罩盖9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示出了位于缩回位置的曝光装置50、感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缩回机构80和开闭罩盖9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性剖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将感光单元30和显影装置40安装至设备本体和从设备本体移除的操作和曝光装置50的缩回操作。
曝光装置50由保持构件51保持,并且可根据开闭罩盖90的打开/关闭操作相对于设备本体在曝光装置50使感光鼓31暴露于光的曝光位置和曝光装置50远离感光鼓31定位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在曝光位置(参见图5),曝光装置50定位在感光单元30和显影装置40之间,且与感光鼓31之间相距预定的间隙。在缩回位置(参见图6),曝光装置50保持远离感光鼓31,从而不与用于安装和移除感光单元30和显影装置40的操作的移动轨迹(在图6中由虚线表示)干涉。
(2.1)保持构件
保持构件51支撑曝光装置50,并且包括压缩螺旋弹簧52(参见图5)。压缩螺旋弹簧52设置在保持构件51的远端部处,并且用作在处于曝光位置时朝向感光鼓31挤压曝光装置50的挤压构件。在曝光位置,保持构件51将曝光装置50定位成与感光鼓31相距预定的间隙。
引导轴53设置在保持构件51的另一端。引导轴53在与保持构件51的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穿过保持构件51的本体,并且从保持构件51伸向两侧。引导轴53连接至稍后将讨论的缩回机构80并受引导构件110的引导,保持构件51可随着缩回机构80的移动而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在X方向上)之间移动。
跟随保持构件51的移动轨迹的引导件54形成在保持构件51的与该保持构件51的移动方向相交的两个侧表面上。引导件54引导由保持构件51保持的曝光装置50,使得曝光装置50在感光单元30和显影装置40之间的间隙中移动。
(2.2)缩回机构
缩回机构80由第一联接构件81、第二联接构件82和引导构件110构成。作为移动构件的部件的第一联接构件81具有在一端由开闭罩盖90可旋转地支撑的轴部81a。作为移动构件的另一个部件的第二联接构件82具有可移动地联接至第一联接构件81的另一端处的轴部81b以移动保持构件51的一端。引导构件110引导保持构件51的移动,并且将保持构件51保持在曝光位置。
(2.2.1)第一联接构件
第一联接构件81包括从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臂部的两端伸出的轴部81a和81b。位于一端的轴部81a由联接部92可旋转地支撑在开闭罩盖90的内表面侧上。位于另一端的轴部81b可移动地联接至第二联接构件82的凹槽部82A。
(2.2.2)第二联接构件
第二联接构件82包括凹槽部82A和抵靠部82B。凹槽部82A以长孔形状形成在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臂部的一端处,并且在厚度方向上穿过第二联接构件82。抵靠部82B以钥匙形状形成在臂部的中间部分处,并且在厚度方向上穿过第二联接构件82B。
第一联接构件81的轴部81b联接至凹槽部82A。第二联接构件82允许在第一联接构件81的轴部81b在该轴部81b位于凹槽部82A的长孔的范围内移动时不移动。当第一联接构件81的轴部81b接触凹槽部82A的端部82Aa或82Ab时,第二联接构件82随着开闭罩盖90的旋转移动而移动。
抵靠部82B由第一抵靠部82Ba和第二抵靠部82Bb构成。在开闭罩盖90被关闭时,第一抵靠部82Ba抵靠在保持构件51的引导轴53上以在保持构件51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的第一移动方向上挤压保持构件51。在开闭罩盖90被打开时,第二抵靠部82Bb抵靠在引导轴53上以在与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挤压保持构件51。
第二抵靠部82Bb包括形成为相对于第一移动方向倾斜的倾斜部82Bc。当第二联接构件82在与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时,倾斜部82Bc接触引导轴53以将引导轴53从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112向上推开。
(2.2.3)引导构件
引导构件110包括引导表面111、壁部111a、凹入的保持部112和引导表面113。引导表面111被固定至壳体100,并且引导保持构件51的引导轴53的移动。壁部111a形成在引导表面111的一端,并且在处于缩回位置时供引导轴53抵靠。保持部112形成在引导表面111的另一端处,并且在处于曝光位置时保持所述保持构件51的引导轴53。引导表面113引导第二联接构件82的移动。
当开闭罩盖90被关闭时,保持构件51的引导轴53被第二联接构件82的第一抵靠部82Ba挤压而在沿着引导表面111滑动的同时移动,并且在引导表面111的终端111b处从第二联接构件82移开以装配在凹入的保持部112中。
(2.2.4)施力构件
施力构件83是由金属丝形成的扭簧,并且包括卷绕部83A、被固定部83B和臂部83C。卷绕部83A通过将金属丝多次卷绕成圆形形状而形成。臂部83C具有自由端。
当保持构件51在所述被固定部83B固定至壳体100的情况下移动到曝光位置时,施力构件83在臂部83c的自由端接触保持构件51的引导轴53的情况下向引导轴53施力,以使该引导轴53朝向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分112从第二联接构件82的第一抵靠部82Ba移开。
(3)感光单元的安装和移除操作
图7A是示出了在开闭罩盖90打开的情况下缩回机构80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7B是示出了在关闭所述开闭罩盖90的操作开始时缩回机构80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A是示出了其中保持构件51被引导构件110引导着向曝光位置移动的中途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B是示出了已经被引导构件110引导着移动到曝光位置的保持构件51恰好要被保持部112保持之前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C是示出了保持构件51被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112保持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是示出了在打开所述开闭罩盖90的操作开始时缩回机构80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曝光装置50的缩回操作。
(3.1)感光单元的安装
进行操作以在曝光装置50从感光单元30移开到缩回位置(在该缩回位置,曝光装置50不干涉用于安装和移除感光单元30和显影装置40的操作的移动轨迹)的情况下,穿过设备本体的开口部沿着导轨(未示出)安装和移除感光单元30和显影装置40(参见图6)。
如图7A所示,当旋转地操作开闭罩盖90以打开设备本体的开口部时,第二联接构件82被定位于其中曝光装置50不干涉用于安装和移除感光单元30的操作的移动轨迹的缩回位置,其中联接至开闭罩盖90的第一联接构件81的轴部81b接触凹槽部82A的一端82Aa。在该状态下,进行操作以沿着导轨(未示出)安装感光单元30和显影装置40。
如图7B所示,当旋转地操作(参见图7B中的箭头R1)开闭罩盖90从而将设备本体的开口部关闭时,第一联接构件81在第二联接构件82的凹槽部82A中移动,直到第一联接构件81接触另一端部82Ab。
在第一抵靠部82Ba挤压保持构件51的引导轴53的情况下,第二联接构件82开始被引导构件110的引导表面113引导着在水平方向(X方向;参见图7B中的箭头R2)上移动。
当第二联接构件82开始在水平方向(X方向)上移动时,在引导轴53被第一抵靠部分82Ba沿着引导构件110的引导表面111挤压的情况下,保持构件51在水平方向(X方向)上移动(参见图8A中的箭头R2)。
当进一步旋转地操作开闭罩盖90从而将设备本体的开口部关闭时,引导轴53在被第一抵靠部82Ba挤压的同时在水平方向(X方向)上移动(参见图8B),直到引导轴53位于引导构件110的引导表面111的终端111b处。
当在该状态下将开闭罩盖90关闭时,引导轴53受到施力构件83的施力而被装配在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分112中,从而将保持构件51保持在曝光位置(参见图8C)。
被保持构件51保持的曝光装置50在被压缩螺旋弹簧52(图5中示出)施力而更接近于感光鼓31的状态下定位在曝光位置(参见图5)。
在该曝光位置,保持曝光装置50的保持构件51由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112保持,并且保持构件51的引导轴53不与第二联接构件82的第一抵靠部82Ba接触。
结果,朝向感光鼓31挤压曝光装置50的压缩螺旋弹簧52的反作用力由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112接收,而不是由借助于第一联接构件81联接至第二联接构件82的开闭罩盖90的内表面接收。
因此,通过将曝光装置50保持在设备本体中的保持位置,可以抑制开闭罩盖90的变形。
在曝光位置,将开闭罩盖90和曝光装置50的保持构件51联接至彼此的缩回机构80的第一联接构件81可在第二联接构件82的凹槽部82A的长孔的范围内移动,即使在开闭罩盖90因为例如在与设备本体接合时的反冲而略微打开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从而不会影响被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112保持的保持构件51。
(3.2)处理单元的移除和安装
当开始开闭罩盖90的打开操作(参见图9中的箭头R3)时,第一联接构件81随着开闭罩盖90的旋转移动而在第二联接构件82的凹槽部82A的长孔的范围内移动。当第一联接构件81接触一个端部82Ab时,第二联接构件82开始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
当第二联接构件82开始移动时,通过形成在第二抵靠部82Bb上的倾斜部82Bc接触引导轴53(如图9所示),引导轴53被从引导构件110的保持部112推向上(Z方向,参见图9中的箭头R4),以使引导轴53从保持部112移开。
当开闭罩盖90进一步转动时,引导轴53抵靠在形成在引导构件110的引导表面111的一端处的壁部111a(参见图4),使得引导轴53的进一步水平移动受到限制,并且曝光装置50被定位在缩回位置,在该缩回位置,曝光装置50不与用于安装和移除感光单元30和显影装置40的操作的移动轨迹干涉。
已经为了图示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并不是为了将本发明穷尽或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变型和改变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明显的。选择和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由此使得本发明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具有各种实施方式并具有适合于所设想的具体应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保持元件;
将所述图像保持元件暴露于光的曝光装置;
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保持所述曝光装置,使得该曝光装置能相对于设备本体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曝光位置,所述曝光装置将所述图像保持元件暴露于光,而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曝光装置被定位成远离所述图像保持元件;
开闭构件,该开闭构件具有由所述设备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的旋转轴,并且能打开和关闭所述设备本体的开口部;
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使所述曝光装置随着所述开闭构件的打开/关闭移动而通过所述保持构件在所述曝光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形成有引导所述保持构件的移动的引导表面和将所述保持构件保持在所述曝光位置处的保持部,
其中所述移动构件包括: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联接构件,所述第一端由所述开闭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以及
一端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至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联接构件,该第二联接构件形成有接触被引导轴以使所述保持构件移动的抵靠部,所述被引导轴被设置成从所述保持构件伸出并能被所述引导构件引导着移动;并且
当所述开闭构件关闭时,所述抵靠部和所述被引导轴不彼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抵靠部包括:
第一抵靠部,当所述开闭构件正被关闭时,该第一抵靠部抵靠在所述被引导轴上以在所述保持构件从所述缩回位置朝向所述曝光位置移动的第一移动方向上挤压所述保持构件;以及
第二抵靠部,当所述开闭构件正被打开时,该第二抵靠部抵靠在所述被引导轴上以在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挤压所述保持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抵靠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倾斜地形成的倾斜部,当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在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相反的所述方向上移动时,该倾斜部接触所述被引导轴以使所述被引导轴从所述引导构件的所述保持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
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向所述被引导轴施力而使该被引导轴远离所述第二联接构件的所述第一抵靠部,以使所述被引导轴朝向所述引导构件的所述保持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位于所述保持构件的与所述第一移动方向相交的两个侧表面上的引导件,该引导件跟随所述保持构件的移动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挤压构件,该挤压构件将位于所述曝光位置的所述曝光装置朝向所述图像保持元件挤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图像保持元件经由所述设备本体的由所述开闭构件打开和关闭的所述开口部而安装至所述设备本体和从所述设备本体移除。
CN201610011689.7A 2015-05-21 2016-01-08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6168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3408 2015-05-21
JP2015103408A JP6600986B2 (ja) 2015-05-21 2015-05-21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8746A CN106168746A (zh) 2016-11-30
CN106168746B true CN106168746B (zh) 2019-12-17

Family

ID=57189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1689.7A Active CN106168746B (zh) 2015-05-21 2016-01-08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82983B1 (zh)
JP (1) JP6600986B2 (zh)
CN (1) CN1061687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9182B (zh) * 2017-05-05 2018-07-1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列印頭移動機構的列印模組
JP7146752B2 (ja) * 2017-06-16 2022-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11726470B (zh) 2019-03-22 2023-03-2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成像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472580B2 (ja) * 2020-03-24 2024-04-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85402A (ja) * 2020-11-27 2022-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5153B1 (ko) * 1991-04-22 1994-06-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Led프린터의 화상형성장치
JP3153103B2 (ja) 1995-05-26 2001-04-0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印刷ヘッドの位置決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JP4063541B2 (ja) 2001-07-30 2008-03-1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2007155793A (ja) * 2005-11-30 2007-06-2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5340B2 (ja) * 2009-03-13 2014-06-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書込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記録装置
JP5212490B2 (ja) 2011-01-14 2013-06-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06817B2 (ja) * 2011-02-10 2013-06-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28414B2 (ja) * 2012-05-21 2017-05-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930398B2 (ja) * 2012-08-07 2016-06-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06415A (ja) * 2012-11-28 2014-06-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18264A (ja) 2016-12-22
JP6600986B2 (ja) 2019-11-06
CN106168746A (zh) 2016-11-30
US9482983B1 (en) 2016-11-01
US20160342106A1 (en) 2016-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8746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49834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装置
EP184542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shutters in a developing and replenishing device respectively
US775644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682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artridge supporting member and preventing members for ensuring mounting of cartridges in associated mounting portions
US7761027B2 (en) Process cartridge for image-forming device
KR101408430B1 (ko) 전자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US72989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with holding device
JP2015062053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284143B2 (e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9026910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member configured to clean a transparent member of an optical device
EP297546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151592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2009265353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51591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20092653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18273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replacing toner from the main body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6996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opening and closing member and reaction force generating mechanism
JP20162063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06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13274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2049291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85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282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53402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