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6026B -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6026B
CN106166026B CN201610687533.0A CN201610687533A CN106166026B CN 106166026 B CN106166026 B CN 106166026B CN 201610687533 A CN201610687533 A CN 201610687533A CN 106166026 B CN106166026 B CN 106166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ying pan
temperature
water
heat exchang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75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6026A (zh
Inventor
叶宗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6875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66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66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6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6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6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10Frying pans, e.g. frying pans with integrated lids or bas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包括:烹饪腔,换热腔和保温箱,在烹饪腔内设有炒锅、煎锅、蒸炉箱和煲炉箱,所述烹饪腔内烹饪产生的高温烟气经换热腔换热后排出,在换热腔内设有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进水端进冷水,所述换热水管的出热水端与保温箱连接,所述保温箱用来供应热水。本发明通过在烹饪腔内设置炒锅、煎锅、蒸炉箱和煲炉箱,可同时驱动烹饪四道菜式,四炉合为一体,可实现全自动工作,达到真正地节省人工。同时,通过设置换热腔、保温箱,把四炉烹饪时的余热回收再利用,避免另用炉灶烹饪时的能源浪费和热污染,高效节能。另外,由于在换热过程中,油烟中的油污被完全冷凝过滤,避免油烟污染环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炒锅。

Description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背景技术
随着都市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全自动炒菜机开始进入厨房自动化设备领域。现有的全自动炒菜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采用电能加热炒菜存在火候不足,造成炒出的食品效果不佳。2.用煤气炒菜设施滤油烟系统不理想,存在油烟污染不环保的缺陷。3.炒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都随着油烟散失,存在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4.功能单一,一般只具有炒菜功能,虽然有的也能够一锅多能但有碍烹饪时间。5.自动化不足,有时还需要人工配合操作,不能真正地实现省人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炒、煎、蒸、煲等多功能于一体,节能环保、省时省人工的四驱烹饪炒菜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炒菜进菜、并能自动出菜的炒锅。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腔,换热腔和保温箱,在烹饪腔内设有炒锅、煎锅、蒸炉箱和煲炉箱,所述烹饪腔内烹饪产生的高温烟气经换热腔换热后排出,在换热腔内设有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进水端进冷水,所述换热水管的出热水端与保温箱连接,所述保温箱用来供应热水。
作为改进地,在烹饪腔内设有炒锅,对应炒锅设有用来加热的燃气炉、用来收集火烟热量的火烟换热器、用来添加待炒菜品的伸臂倒料斗、用来添加佐料的撒味瓶、用来添加生粉水的搅拌生粉味瓶,以及用来洗锅的洗锅擦;所述火烟换热器包括换热翅片和穿插在换热翅片上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与换热水管串联。
作为改进地,所述炒锅呈横向漏斗状,在炒锅内表面设有螺旋筋条,所述螺旋筋条的两端分别为尖端和钝端,尖端位于炒锅内端,钝端位于炒锅锅口处,各螺旋筋条共同构成旋涡状;当炒锅顺时针转动时,实现食材的翻炒,并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使食材往炒锅内推;当炒锅逆时针转动时,食材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往炒锅外推出,实现自动出菜。
作为改进地,在横向漏斗状炒锅的内侧设有漏斗口,炒菜时,油烟自动从漏斗口排出进入换热腔。
作为改进地,在螺旋筋条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对炒锅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进而控制放油、加水、加汁时机,以及实现干炒、湿炒的控制。
所述放油是炒锅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佐料的撒味瓶自动添加。
所述干炒是指在食品炒制过程中不添加水或油,当炒锅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燃气炉转换为微火,这时炒锅内的温度会逐渐下降,当炒锅内的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下限时,燃气炉转换为低火,这时炒锅内的温度逐渐上升,当炒锅内的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上限时,重复进行微火-低火的交替切换。
所述湿炒是在食品炒制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或湿度不足时加水,其工作原理是:从放食材10s后开始工作,以避免初始放油时的高温导致误加水;工作后,当水分少时炒锅温度升高,当温度高于湿炒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加水,加水后炒锅内温度降低,当炒锅温度降至湿炒设定温度下限时,停止加水,这时,炒锅温度又会逐渐升高,当炒锅温度高于湿炒设定温度上限时,重复加水—停止加水步骤。
所述加汁是指在食品炒制的后段添加热水炒成汁液,其工作原理为:按设定的时间和温度加汁,当设定时间到达,加入热水炒成汁液,当汁液到达设定温度时即可出锅。
作为改进地,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出炒锅最高温安全度值时,自动关闭燃气炉。
作为改进地,所述煎锅包括可翻转两个锅体,两个锅体之间相互翻转叠合实现食材的反面煎制;两个锅体相互对称设置,在第一锅体上设有第一锅柄,在第二锅体上设有第二锅柄,所述第一锅柄和第二锅柄分别连接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在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第一电机,在第二转轴上连有第二电机。
实际工作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实现第一锅体转动覆盖在第二锅体上,实现将第一锅体内的食材翻转到第二锅体上,进行反面煎制。
作为改进地,在煎锅上方设有可来回移动的撒味瓶。
作为改进地,所述撒味瓶包括圆柱形框架,插接在圆柱形框架上的若干个扇形味瓶,以及用来使撒味瓶振动的振动锤;所述扇形味瓶包括:粗料味瓶、粉粒和液体味瓶和生粉味瓶;所述粗料味瓶的底板为可旋转打开结构,添加调味粗料时,利用电机打开底板即可实现调味粗料的添加;所述粉粒和液体味瓶的底板为双层结构,在上层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孔,下层底板可旋转打开,添加调味粉粒或液体时,用电机打开下层底板即可实现调味粉粒或液体的添加;所述生粉味瓶为双层结构,上层为生粉存储、放置区域,下层为生粉水搅拌区域,生粉味瓶的底板也为可旋转打开结构,在生粉味瓶内设有搅拌器,添加生粉水时,先利用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器动作将生粉水搅拌均匀,然后利用电机打开底板即可生粉水的添加。
作为改进地,在换热腔内设有吸热滤烟器和滚筒滤烟器;所述吸热滤烟器包括换热水管和换热翅片,所述换热水管穿插在换热翅片上;工作时,换热水管中的冷水通过换热翅片对烟气进行吸热换热,使烟气中的油烟冷凝凝结在换热翅片上、并顺着换热翅片流道油污收集装置内。
所述滚筒滤烟器包括:中空滚筒,设置在中空滚筒内壁上的多个装水网窝,以及设置中空滚筒端部用来防止水溢出的端盖;工作时,中空滚筒转动,烟气从中空滚筒中穿过,由于中空滚筒滚动时,装水网窝中的水不停的从上方掉落吸附烟气中的油烟进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呈横向漏斗状,在炒锅内表面设有螺旋筋条,所述螺旋筋条的两端分别为尖端和钝端,尖端位于炒锅内端,钝端位于炒锅锅口处,各螺旋筋条共同构成旋涡状;当炒锅顺时针转动时,实现食材的翻炒,并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使食材往炒锅内推;当炒锅逆时针转动时,食材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往炒锅外推出,实现自动出菜。
作为改进地,在横向漏斗状炒锅的内侧设有漏斗口,在螺旋筋条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炒菜时,油烟自动从漏斗口排出进入换热腔,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对炒锅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进而控制放油、加水、加汁时机,以及实现干炒、湿炒的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在烹饪腔内设置炒锅、煎锅、蒸炉箱和煲炉箱,可同时驱动烹饪四道菜式,构成四驱烹饪炒菜机,四炉合为一体,可实现全自动工作,达到真正地节省人工。同时,通过设置换热腔、保温箱,把四炉烹饪时的热量回收再利用,避免另用炉灶烹饪时的能源浪费和热污染,高效节能。另外,由于在换热过程中,油烟中的油污被完全冷凝过滤,避免油烟污染环境。
二、通过将炒锅设置成横向漏斗状,并在锅体内设置螺旋筋条,螺旋筋条的两端分别为尖端和钝端,尖端位于炒锅内端,钝端位于炒锅锅口处,由尖端螺旋延伸至钝端;在翻炒食材时,食材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产生8字形扭索,达到翻炒均匀的效果,同时能够防止食材从锅口溢出。出菜时,反转炒锅,即可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出菜,简化出菜的工作设施,节省出菜时间。
三、通过将漏斗状炒锅内端的漏斗口设置成出油烟口,炒锅内产生的油烟可直接被漏斗口吸走,避免油烟经外界大面结扩散导致的油烟难以回收。
四、通过设置双翻煎锅,工作时,可将两只煎锅同时翻转,将食材移至另一个煎锅上煎制食材另一面,方便实现食材的反面煎制或上盖煎制。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四驱烹饪炒菜机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炒锅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侧视图。
图4所示为炒锅隔热及火烟余热收集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煎锅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吸热滤烟器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侧视图。
图8所示为滚筒滤烟器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8侧视图。
图10所示为伸臂倒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单个倒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撒味瓶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撒味瓶中三种味瓶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单个味瓶的外形图。
图15所示为生粉味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烹饪腔,2:换热腔,3:保温箱,4:保温箱进水管,5:炒锅,6:煎锅,7:蒸炉箱,8:煲炉箱,9:燃气炉,10:伸臂倒料斗,11:撒味瓶,12:火烟换热器,13:洗锅擦,14:自动接菜装置,15:吸热滤烟器,16:滚筒过滤器,17:隔热层,18:燃气炉。
5-1:螺旋筋条,5-2:漏斗口,5-3:温度传感器。
6-1、6-2:锅柄,6-3、6-4:转轴,6-5、6-6:电机,6-7:拉力弹簧。
10-1:倒料斗,10-2:倒料口,10-3:齿轮,10-4:电机驱动机构。
11-1:圆柱形框架,11-2:味瓶,11-3:振动锤。
11-2-1:粗料味瓶,11-2-2:粉粒和液体味瓶,11-2-3:生粉味瓶,11-2-4:出料孔,11-2-5:搅拌器。
12-1:换热翅片,12-2:水冷管。
15-1:换热翅片,15-2:换热水管。
16-1:中空滚筒,16-2:装水网窝,16-3: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腔1,换热腔2和保温箱3,所述烹饪腔1内烹饪产生的高温烟气经换热腔2换热后排出,在换热腔2内设有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进水端进冷水,所述换热水管的出热水端与保温箱进水管4连接,所述保温箱3用来供应热水。
其中,在烹饪腔1内设有炒锅5、煎锅6、蒸炉箱7和煲炉箱8。对应炒锅5设有用来加热的燃气炉9、用来收集火烟热量的火烟换热器12、用来添加食材的伸臂倒料斗10、用来添加佐料的撒味瓶11,以及用来洗锅的洗锅擦13。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炒锅5呈横向漏斗状,在炒锅5内表面设有螺旋筋条5-1,所述螺旋筋条5-1的两端分别为尖端和钝端,尖端位于炒锅5内端,钝端位于炒锅5锅口处,各螺旋筋条共同构成旋涡状。当炒锅5顺时针转动时,实现食材的翻炒,并在螺旋筋条5-1的作用下使食材往炒锅5内推。当炒锅5逆时针转动时,食材在螺旋筋条5-1的作用下往炒锅5外推出,实现自动出菜。在横向漏斗状炒锅5的内侧设有漏斗口5-2,炒菜时,油烟自动从漏斗口5-2排出进入换热腔。
在炒锅5的下方还设有自动接菜装置14,所述自动接菜装置14包括:L形的菜碟放置板和推动L形菜碟放置板来回移动的电机驱动装置。当炒锅5出菜时,电机驱动装置带动菜碟放置板移动到炒锅下方,实现自动接菜。当炒锅5出菜完成后,电机驱动装置带动菜碟放置板移走。在这里,将菜碟放置板设置成L形的好处是:有效避免炒锅清洗时的水溅射到菜碟放置板内污染已出菜品。
进一步地,在螺旋筋条5-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5-3,其作用是通过对炒锅5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进而控制放油、加水、加汁时机,以及实现干炒、湿炒的控制。所述放油是炒锅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佐料的撒味瓶自动添加。所述干炒是指在食品炒制过程中不添加水或油,当炒锅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上限(不会焦锅)时,燃气炉转换为微火,这时炒锅内的温度会逐渐下降,当炒锅内的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下限时,燃气炉转换为低火,这时炒锅内的温度逐渐上升,当炒锅内的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上限时,重复进行微火-低火的交替切换。所述湿炒是在食品炒制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或湿度不足时加水,其工作原理是:从放食材10s后开始工作,以避免初始放油时的高温导致误加水;工作后,当水分少时炒锅温度升高,当温度高于湿炒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加水,加水后炒锅内温度降低,当炒锅温度降至湿炒设定温度下限时,停止加水,这时,炒锅温度又会逐渐升高,当炒锅温度高于湿炒设定温度上限时,重复加水—停止加水步骤即可。所述加汁是指在食品炒制的后段添加热水炒成汁液,其工作原理为:按设定的时间和温度加汁,当设定时间到达,加入热水炒成汁液,当汁液到达设定温度时即可出锅。进一步地,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出炒锅最高安全温度值时,自动关闭燃气炉,以避免异常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炒锅5内表面设置螺旋筋条,使得食材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产生8字形旋涡,达到翻炒均匀的效果,同时防止食品从炒锅锅口溢出。炒锅反转时,食材自动从锅口流出,节省了出食品和卸洗锅水流程。本实施例通过将炒锅5设置成横向的漏斗状,方便在炒锅内侧设置出油烟的漏斗口,炒锅内产生的油烟通过漏斗口被直接吸走,避免油烟经外界大面积扩散而导致的难以回收。
结合图4所示,在炒锅5的外围设有隔热层17,在隔热层17的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燃气炉9的火焰穿过底部开口给炒锅5加热,所述火烟换热器12设置在顶部开口上用来收集火焰余热。本实施例中,所述火烟换热器12包括换热翅片12-1和穿插在换热翅片12-1上的水冷管12-2,所述水冷管12-2与换热水管串联。通过设置隔热层17和火烟换热器12,不仅使燃气炉9的火焰完全收拢在炒锅5的周围,提高炒锅5的效率,而且避免燃气炉9的热量向外扩散影响烹饪腔内其他设备的使用。
特别地,对应蒸炉箱7和煲炉箱8还设有燃气炉18,为避免燃气炉18的热量向外逃逸、浪费,对应燃气炉18、蒸炉箱7和煲炉箱8也设有相应的隔热层及火烟换热器。
结合图5所示,所述煎锅6包括可翻转两个锅体A、B,两个锅体A、B之间相互翻转叠合实现食材的反面煎制。两个锅体A、B相互对称设置,在锅体A上设有锅柄6-1,在锅体B上设有锅柄6-2,所述锅柄6-1和锅柄6-2分别连接在转轴6-3和转轴6-4上,在转轴6-3上连接有电机6-5,在转轴6-4上连有电机6-6。实际工作时,通过电机A带动转轴A转动进而实现锅体A转动覆盖在锅体B上,实现将锅体A内的食材翻转到锅体B上,进行反面煎制。同样的道理,当需要将锅体B内的食材翻转到锅体A上时,利用电机B带动转轴B转动以将锅体B覆盖在锅体A上即可。进一步地,在锅柄6-1末端和锅柄6-2末端设有拉力弹簧6-7,拉力弹簧6-7用来平衡两个煎锅,以减少电机A、电机B的工作负荷。
结合图6-图9所示,在换热腔内2设有吸热滤烟器15和滚筒滤烟器16。所述吸热滤烟器15包括:换热翅片15-1和穿插在换热翅片15-1上的换热水管15-2,所述换热水管15-2的进水端与自来水管连接,用来进冷水,所述换热水管15-2的出热水端与保温箱进水管4连接。工作时,水冷管中的冷水通过换热翅片对烟气进行吸热换热,使烟气中的油烟冷凝凝结在换热翅片上、并顺着换热翅片流道油污收集装置内。同时,在冷凝过程中,由于热气流被减掉,有效避免其霸占烟槽管道内的气流空间,达到减少抽风机功率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翅片平行排布成方形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翅片还可以围成圆形、椭圆形等环形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
所述滚筒滤烟器16包括:中空滚筒16-1,设置在中空滚筒16-1内壁上的多个装水网窝16-2,以及设置中空滚筒16-1端部用来防止水溢出的端盖16-3。所述装水网窝16-2的走向与中空滚筒16-1的轴向一致。工作时,中空滚筒16-1转动,余热烟气从中空滚筒16-1中穿过,由于中空滚筒16-1滚动时,装水网窝16-2中的水不停的从上方掉落吸附烟气中的油烟进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同时,本方案无需经外界循环上水,无上水阻力和压力,高效节能。
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伸臂倒料斗由多个转动安装在转轴上、大小不一的倒料斗10-1组成,以用来放置不同的食材。本实施例中,所述倒料斗10-1呈中空圆柱状,中空圆柱的一侧被切割掉形成倒料口10-2,在倒料斗10-1的圆弧侧设有齿轮10-3,对应齿轮10-3设有电机驱动机构10-4。实际工作时,通过与各个倒料斗10-1对应的电机驱动机构10-4的正反转即可控制各倒料斗10-1的翻转角度,进而将不同倒料斗内的食材在不同时机倒进炒锅内。
如图12-图15所示,所述撒味瓶11包括圆柱形框架11-1,插接在圆柱形框架11-1上的若干个扇形味瓶11-2,以及用来使撒味瓶11振动的振动锤11-3。所述扇形味瓶11-2包括:粗料味瓶11-2-1、粉粒和液体味瓶11-2-2和生粉味瓶11-2-3。所述粗料味瓶11-2-1的底板为可旋转打开结构,添加调味粗料时,利用电机打开底板即可实现调味粗料的添加。所述粉粒和液体味瓶11-2-2的底板为双层结构,在上层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孔11-2-4,下层底板可旋转打开,添加调味粉粒或液体时,用电机打开下层底板即可实现调味粉粒或液体的添加。所述生粉味瓶11-2-3为双层结构,上层为生粉存储、放置区域,下层为生粉水搅拌区域,生粉味瓶11-2-3的底板也为可旋转打开结构,在生粉味瓶11-2-3内设有搅拌器11-2-5,添加生粉水时,先利用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器动作将生粉水搅拌均匀,然后利用电机打开底板即可生粉水的添加。本实施例中,优选出料孔11-2-4排成一列或多列,且出料孔11-2-4的出口面积依次增加或减少,以便于实现调味料出料量的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炒菜机其优点是节能、环保、美味、省时间、省人工。在节能的同时给厨房带来清凉(因热量被回收利用,无热污染),在环保的同时可避免厨房需要经常搞卫生。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以此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发明实质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腔,换热腔和保温箱,在烹饪腔内设有炒锅、煎锅、蒸炉箱和煲炉箱,所述烹饪腔内烹饪产生的高温烟气经换热腔换热后排出,在换热腔内设有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进水端进冷水,所述换热水管的出热水端与保温箱连接,所述保温箱用来供应热水;
在换热腔内设有吸热滤烟器和滚筒滤烟器;
所述吸热滤烟器包括换热水管和换热翅片,所述换热水管穿插在换热翅片上;工作时,换热水管中的冷水通过换热翅片对烟气进行吸热换热,使烟气中的油烟冷凝凝结在换热翅片上、并顺着换热翅片流道油污收集装置内;
所述滚筒滤烟器包括:中空滚筒,设置在中空滚筒内壁上的多个装水网窝,以及设置中空滚筒端部用来防止水溢出的端盖;工作时,中空滚筒转动,余热烟气从中空滚筒中穿过,由于中空滚筒滚动时,装水网窝中的水不停的从上方掉落吸附烟气中的油烟进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在烹饪腔内设有炒锅,对应炒锅设有用来加热的燃气炉、用来收集火烟热量的火烟换热器、用来添加待炒菜品的伸臂倒料斗、用来添加佐料的撒味瓶、用来添加生粉水的搅拌生粉味瓶,以及用来洗锅的洗锅擦;
所述火烟换热器包括换热翅片和穿插在换热翅片上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与换热水管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呈横向漏斗状,在炒锅内表面设有螺旋筋条,所述螺旋筋条的两端分别为尖端和钝端,尖端位于炒锅内端,钝端位于炒锅锅口处,各螺旋筋条共同构成旋涡状;
当炒锅顺时针转动时,实现食材的翻炒,并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使食材往炒锅内推;当炒锅逆时针转动时,食材在螺旋筋条的作用下往炒锅外推出,实现自动出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漏斗状炒锅的内侧设有漏斗口,炒菜时,油烟自动从漏斗口排出进入换热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在螺旋筋条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对炒锅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进而控制放油、加水、加汁时机,以及实现干炒、湿炒的控制;
所述放油是炒锅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佐料的撒味瓶自动添加;
所述干炒是指在食品炒制过程中不添加水或油,当炒锅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燃气炉转换为微火,这时炒锅内的温度会逐渐下降,当炒锅内的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下限时,燃气炉转换为低火,这时炒锅内的温度逐渐上升,当炒锅内的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上限时,重复进行微火-低火的交替切换;
所述湿炒是在食品炒制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或湿度不足时加水,其工作原理是:从放食材10s后开始工作,以避免初始放油时的高温导致误加水;工作后,当水分少时炒锅温度升高,当温度高于湿炒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加水,加水后炒锅内温度降低,当炒锅温度降至湿炒设定温度下限时,停止加水,这时,炒锅温度又会逐渐升高,当炒锅温度高于湿炒设定温度上限时,重复加水—停止加水步骤;
所述加汁是指在食品炒制的后段添加热水炒成汁液,其工作原理为:按设定的时间和温度加汁,当设定时间到达,加入热水炒成汁液,当汁液到达设定温度时即可出锅;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超出炒锅最高安全温度值时,自动关闭燃气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包括可翻转两个锅体,两个锅体之间相互翻转叠合实现食材的反面煎制;
两个锅体相互对称设置,在第一锅体上设有第一锅柄,在第二锅体上设有第二锅柄,所述第一锅柄和第二锅柄分别连接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在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第一电机,在第二转轴上连有第二电机;
实际工作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实现第一锅体转动覆盖在第二锅体上,实现将第一锅体内的食材翻转到第二锅体上,进行反面煎制;
在煎锅上方设有可来回移动的撒味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撒味瓶包括圆柱形框架,插接在圆柱形框架上的若干个扇形味瓶,以及用来使撒味瓶振动的振动锤;
所述扇形味瓶包括:粗料味瓶、粉粒和液体味瓶和生粉味瓶;
所述粗料味瓶的底板为可旋转打开结构,添加调味粗料时,利用电机打开底板即可实现调味粗料的添加;
所述粉粒和液体味瓶的底板为双层结构,在上层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出料孔,下层底板可旋转打开,添加调味粉粒或液体时,用电机打开下层底板即可实现调味粉粒或液体的添加;
所述生粉味瓶为双层结构,上层为生粉存储、放置区域,下层为生粉水搅拌区域,生粉味瓶的底板也为可旋转打开结构,在生粉味瓶下层内设有搅拌器,添加生粉水时,先利用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器动作将生粉水搅拌均匀,然后利用电机打开底板即可生粉水的添加。
CN201610687533.0A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Active CN106166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7533.0A CN106166026B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7533.0A CN106166026B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6026A CN106166026A (zh) 2016-11-30
CN106166026B true CN106166026B (zh) 2018-03-06

Family

ID=57375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7533.0A Active CN106166026B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66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8810A (zh) * 2016-09-06 2018-03-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炒菜机
CN106678892B (zh) * 2017-02-07 2019-01-08 浙江潮邦厨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过热检测系统及其作用方法
CN110671732B (zh) * 2017-11-03 2021-07-02 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油烟处理系统
JP7092967B2 (ja) * 2017-11-03 2022-06-29 上海愛餐機器人(集団)有限公司 調理機油煙処理システムと調理機
CN111315264B (zh) * 2017-11-03 2022-02-15 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烹饪系统及炒菜机
CN110801146B (zh) * 2017-11-03 2021-08-06 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炒菜机
CN107928457A (zh) * 2017-12-19 2018-04-20 辛守宽 一体化家庭智能厨柜
CN109820410A (zh) * 2019-03-21 2019-05-31 上海氦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搅拌出料机构、烹煮装置、黏性颗粒设备及现制现售设备
CN110403444B (zh) * 2019-06-23 2024-02-23 大国重器自动化设备(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炒菜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33670B (zh) * 2020-01-17 2023-03-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904256A (zh) * 2020-06-10 2020-11-10 杨通明 全自动滚筒式智能烹饪机
CN111870112B (zh) * 2020-07-31 2022-05-31 景德镇朝蓬生物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节能炒菜机
CN117461984A (zh) * 2022-07-22 2024-01-30 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0911B2 (ja) * 1992-01-29 2001-08-2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穀類処理装置における水加減装置
KR200440495Y1 (ko) * 2006-11-27 2008-06-16 이신근 넘침방지 기능을 갖춘 조리기구용 뚜껑
CN201925977U (zh) * 2010-12-22 2011-08-10 李天国 炒菜烧水组合机
CN104247895A (zh) * 2013-06-26 2014-12-31 阿勒泰市达尔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卧式旋转炒谷机
CN105286489B (zh) * 2015-12-07 2017-07-18 徐宁宁 全能厨艺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6026A (zh)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6026B (zh)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CN107928382A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TW201328646A (zh) 自動炒食機
WO2018137695A1 (zh) 一种智能炒菜设备
CN105286489B (zh) 全能厨艺机
CN101507576A (zh) 一种流食机及其制作流食的方法
CN205994264U (zh) 智能化全自动电磁炒锅
CN101589910B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烹饪炉
CN104873093A (zh) 一种全自动炒锅
CN205267800U (zh) 全能厨艺机
CN204743711U (zh) 一种全自动炒锅
CN205018784U (zh) 菜肴自动炒制设备
CN106308484B (zh) 一种自动捞面煮面装置
CN210642174U (zh) 节能省时油锅
CN20669935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清灰板栗炒制机
CN201452822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烹饪炉
CN207506449U (zh)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1299073Y (zh) 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5494412U (zh) 一种仙草切割煎药一体机
CN208237910U (zh) 中餐燃气炒菜灶
CN109330354B (zh) 一种多功能蒸煮一体蒸锅
CN208973306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CN207101105U (zh) 一种滚筒型半封闭式炒菜锅炉
CN208319086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炉具
CN205988232U (zh) 一种环周同时加热的电烧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