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9205B -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9205B
CN106159205B CN201510169822.7A CN201510169822A CN106159205B CN 106159205 B CN106159205 B CN 106159205B CN 201510169822 A CN201510169822 A CN 201510169822A CN 106159205 B CN106159205 B CN 106159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porous structure
dianhydride
composite material
tetracarboxy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698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9205A (zh
Inventor
金永成
朱绍银
王延青
姜继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Shenlan Huize New Energy (Qingdao)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1698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59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59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9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9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9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聚酰亚胺为原料,经过预氧化之后,由造孔剂在氮气气氛下经过高温碳化后合成含有氨基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前驱体再与单质硫热处理,获得碳硫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可用于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中的氨基可增强对聚硫阴离子的束缚,降低其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迁移,提高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好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是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新能源当中,虽然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已经从便携式电子设备扩展到电动汽车、电力存储设备等领域,但是锂离子电池较低的实际能量密度限制了它在高体积能量密度的存储设备和大型储能系统上的应用。此外,电动汽车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对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也有着广泛的需求。而现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低容量特性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成为限制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瓶颈”。硫作为活性物质具有高达1672mAh/g的理论比容量。当与同样具有高理论比容量的锂金属(3860mAh/g)组成电池时,整个锂-硫电池就具有高达2600Wh/kg的理论能量密度。此外,硫作为活性物质还具有储量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锂硫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优势成为近年来倍受关注和投入较多研究的二次绿色化学电源。
然而要想实现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还需要克服硫材料的几个关键问题:(1)充放电产物的体积变化所导致的正极结构稳定性降低;(2)硫和还原产物(Li2S和Li2S2)的绝缘特性导致的低电极充电性能和有限的倍率性能;(3)可溶聚硫阴离子的“穿梭效应”(shuttle effect)导致的锂金属负极的腐蚀和钝化、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和循环性能的降低。将硫均匀分散到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碳材料中及添加导电助剂来制备正极材料,可以解决充放电产物的体积变化和绝缘特性,参见部分专利如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986443 A;一种锂硫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2867963 A等。另外,采用多孔碳材料作为单质硫的吸附基质,不仅能够提高单质硫的导电性,而且碳材料的微孔结构还能够吸附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聚硫阴离子,从而减少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M.Rao,X.Song,E.J.Cairns,J.PowerSources,2013,205,474–478]。通过调控碳材料的形貌或结构并以此来改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活性物质的利用效率和循环性能,在这方面科研工作者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HuanYe,Ya-Xia Yin,Sen Xin and Yu-Guo Guo,J.Mater.Chem.A,2013,1,6602–6608;YunyongLi,Zesheng Li,Qinwei Zhang and Pei Kang Shen,J.Mater.Chem.A,2014,2,4528–4533;Songtao Zhang,Mingbo Zheng,Zixia Lin,Nianwu Li,Yijie Liu,Bin Zhao,Huan Pang,Jieming Cao,Ping Hea and Yi Shi,J.Mater.Chem.A,2014,2,15889–15896]。虽然利用元素掺杂进行碳材料的表面化学改性可以制备新型的碳硫复合材料(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网状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700818A),但是目前主要掺杂改性的石墨烯材料或纳米碳材料使得改性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以聚酰亚胺为原料,经过预氧化之后,由造孔剂在氮气气氛下经过高温碳化后合成含有氨基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前驱体再与单质硫热处理,获得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氨基功能化的碳硫复合材料。
所述聚酰亚胺是脂肪族聚酰亚胺材料、半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或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聚酰亚胺由聚酰亚胺酸共聚得到;聚酰亚胺酸由多元有机酸、酸酐或其衍生物与有机二胺聚合所得;
其中,多元有机酸为苯四甲酸、3,3’,4,4’-联苯四羧酸、2,2’,3,3’-联苯四羧酸、1,4,5,8-萘四羧酸、1,2,5,6-萘四羧酸、2,3,6,7-萘四羧酸、1,2,4,5-萘四羧酸、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2,6-二氯萘-1,4,5,8-四羧酸、2,7-二氯萘-1,4,5,8-四羧酸、2,3,6,7-四氯萘-2,4,5,8-四羧酸、苯-1,2,3,4-脂肪族四羧酸和吡嗪-2,3,5,6-四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衍生物为经官能团修饰的上述多元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官能团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基,氨基或胺基,酯基,酰胺基、羰基、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酐为苯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2’,3,3’-联苯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1,2,4,5-萘四羧酸二酐、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6-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7-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3,6,7-四氯萘-2,4,5,8-四羧酸二酐、苯-1,2,3,4-四羧酸二酐和吡嗪-2,3,5,6-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为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二胺为4,4’-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酮、间苯二胺、对苯二胺、4’-亚甲基双(邻-氯苯氨)、3,3’-二氯二苯胺、3,3’-磺酰基二苯胺、1,5-二氨基萘、2,2’-双(4-氨基苯酚)、4,4’-二氨基联苯、4,4’-亚甲基二苯胺、4,4’-硫基二苯胺、4,4’-亚异丙基二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2,4-二羧基联苯胺、2,5-二氨基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酐衍生物为经官能团修饰的上述多元有机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官能团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基,氨基或胺基,酯基,酰胺基、羰基、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聚酰亚胺为原料,经过预氧化之后,由造孔剂在氮气气氛下经过高温碳化后合成含有氨基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前驱体再与单质硫热处理,获得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碳硫复合材料。
具体步骤为:
1)前驱体的合成,以聚酰亚胺为原料,在空气范围下预氧化处理,预氧化产物与造孔剂按照1:10-1:1的比例分散到适量水中,在室温下浸泡1-2h,而后蒸干水分;蒸干后在氮气氛围下以2-5℃/min升至600-800℃并保持1-4h,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水洗处理得到作为前驱体的含有氨基官能团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
2)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合成,将上述所得前驱体与升华硫以质量比为1-5的比例在氩气氛围下密闭处理,而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以2-5℃/min升温至150-300℃并保持5-7h,冷却后得到目标产物。
所述步骤1)中将片状聚酰亚胺类原料放置于管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以1-4℃/min升至400-500℃并保持0.5-2h,冷却至室温得到预氧化产物;然后将获得的预氧化产物与氢氧化钾按照浸渍比1:10-1:1的比例分散到适量水中,在室温下浸泡1-2h,随后转移至干燥箱中,在100-110℃条件下蒸干水分;接着将产物转移至瓷舟中,在氮气氛围下以2-5℃/min升至600-800℃并保持1-2h,冷却至室温后,经过酸洗、水洗处理得到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
所述聚酰亚胺是脂肪族聚酰亚胺材料、半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或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聚酰亚胺由聚酰亚胺酸共聚得到;聚酰亚胺酸由多元有机酸、酸酐、多元有机酸衍生物或多元有机酸酐衍生物分别与有机二胺聚合所得;
其中,多元有机酸为苯四甲酸、3,3’,4,4’-联苯四羧酸、2,2’,3,3’-联苯四羧酸、1,4,5,8-萘四羧酸、1,2,5,6-萘四羧酸、2,3,6,7-萘四羧酸、1,2,4,5-萘四羧酸、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2,6-二氯萘-1,4,5,8-四羧酸、2,7-二氯萘-1,4,5,8-四羧酸、2,3,6,7-四氯萘-2,4,5,8-四羧酸、苯-1,2,3,4-脂肪族四羧酸和吡嗪-2,3,5,6-四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衍生物为经官能团修饰的上述多元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官能团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基,氨基或胺基,酯基,酰胺基、羰基、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酐为苯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2’,3,3’-联苯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1,2,4,5-萘四羧酸二酐、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6-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7-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3,6,7-四氯萘-2,4,5,8-四羧酸二酐、苯-1,2,3,4-四羧酸二酐和吡嗪-2,3,5,6-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为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二胺为4,4’-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酮、间苯二胺、对苯二胺、4’-亚甲基双(邻-氯苯氨)、3,3’-二氯二苯胺、3,3’-磺酰基二苯胺、1,5-二氨基萘、2,2’-双(4-氨基苯酚)、4,4’-二氨基联苯、4,4’-亚甲基二苯胺、4,4’-硫基二苯胺、4,4’-亚异丙基二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2,4-二羧基联苯胺、2,5-二氨基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酐衍生物为经官能团修饰的上述多元有机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官能团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基,氨基或胺基,酯基,酰胺基、羰基、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应用,所述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本发明制备获得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方法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其是利用聚酰亚胺类作为原料,廉价易得,实现了聚酰亚胺废料的二次利用,产生了新的经济价值。同时聚酰亚胺类材料自身含有的氮元素部分保留在制备的碳材料中,实现了氮元素的掺杂,大大提高了碳材料的导电性。进而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前驱体具有氨基官能团,且孔结构分布比较均匀。与已有的技术和现有碳材料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碳材料前驱体含有氮元素,可以提高碳材料的导电性;同时也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有利于硫和电解液吸附,将硫的氧化还原反应限制在丰富的孔道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制备的碳材料含有的氨基官能团,利用氨基与聚硫阴离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束缚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聚硫阴离子,降低聚硫阴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从而显著提高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获得较好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能在自然条件下的锂硫电池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的扫描电镜照片,其中A为放大5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B为放大30万倍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其中A为放大5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B为放大30万倍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的红外光谱,其中黑色曲线为预氧化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红色曲线为碳化之后的氨基功能化碳材料的红外吸收光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I-AC/S与AC/S的电化学倍率性能图,测试用恒电流分别为0.1C、0.2C、0.5C、1C、2C;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I-AC/S与AC/S在0.5C下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1.氨基功能化话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的合成步骤如下:将一种聚酰亚胺废料(PI)处理成片状,并放置于管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以2℃/min升至500℃并保持0.5h,冷却至室温得到预氧化产物。然后将获得预氧化产物与氢氧化钾按照1:4的比例分散到6ml水中,在室温下浸泡2h,随后转移至干燥箱中,在100℃条件下蒸干水分。接着将产物转移至瓷舟中,在氮气氛围下以5℃/min升至800℃并保持1h,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水洗、酸洗、水洗处理得到含有氨基官能团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PI-AC),结构形貌如图1所示。其红外谱图如图3所示。
由图1可见前驱体为块状,表面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同时由如3的红外图谱可见制备的碳材料前驱体中含有明显的氨基的吸收峰。
2.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PI-AC/S)的合成,具体步骤为:将富含氨基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与升华硫以大约2:3的质量比分别放置于瓷舟的两端,在氩气氛围的手套箱中用锡箔纸将瓷舟密封并固定,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以5℃/min升温至300℃并保持7h,冷却后得到目标产物(PI-AC/S),参见图2。
由图2可见硫被灌装到了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碳材料前驱体中,并且灌装前后材料的结构没有遭到破坏。
实施例2
1.氨基功能化话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的合成步骤如下:将一种聚酰亚胺废料(PI)处理成片状,并放置于管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以2℃/min升至500℃并保持0.5h,冷却至室温得到预氧化产物。然后将获得预氧化产物与氢氧化钾按照1:5的比例分散到8ml水中,在室温下浸泡2h,随后转移至干燥箱中,在100℃条件下蒸干水分。接着将产物转移至瓷舟中,在氮气氛围下以5℃/min升至800℃并保持2h,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水洗、酸洗、水洗处理得到含有氨基官能团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2。
2.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PI-AC/S)的合成,具体步骤为:将富含氨基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2与升华硫以大约2:3的质量比分别放置于瓷舟的两端,在氩气氛围的手套箱中用锡箔纸将瓷舟密封并固定,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以5℃/min升温至300℃并保持7h,冷却后得到另外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
比较例1
将常规商业化的活性炭(AC)前驱体与升华硫以大约2:3的质量比分别放置于瓷舟的两端,在氩气氛围的手套箱中用锡箔纸将瓷舟密封并固定,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以5℃/min升温至300℃并保持7h,冷却后得到目标产物(AC/S)。
对上述实施例1获得PI-AC/S和比较例1中所得AC/S进行电化学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的测定:
测试所用仪器为武汉蓝电电池测试系统,分别在恒定电流0.1C、0.2C、0.5C、1C、2C条件下进行充放电倍率性能测试,每个倍率充放电循环10次,充放电电压范围1.5-3.2V;在恒定电流0.2C条件下进行循环性能测试,充放电循环150次,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2V。
由上述图4和5可见相同测试条件下,PI-AC/S与AC/S相比,氨基功能化的PI-AC/S复合材料表现出更高的起始放电比容量以及更好的倍率性能以及更好的循环性能。
应用例
采用按照上述实施例方法制备的氨基功能化的碳硫复合材料为正极、锂金属为负极(天津中能锂业),电解液(深圳微锋电子)为含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1mol/L)的1,3-二氧戊环(DOL)和乙二醇二甲醚(DME)的混合溶剂(1:1,体积比),隔膜为聚丙烯烯(Celgard 2500),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组装了测试用纽扣电池。充放电条件为恒定电流0.1C或0.2C条件下充电,充电范围1.5-3.2V;恒定电流0.1C或0.2C下放电,放电电压范围为3.2-1.5V。

Claims (9)

1.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聚酰亚胺为原料,经过预氧化之后,由造孔剂在氮气气氛下经过高温碳化后合成含有氨基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前驱体再与单质硫热处理,获得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氨基功能化的碳硫复合材料。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是脂肪族聚酰亚胺材料、半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或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3.按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由聚酰亚胺酸共聚得到;聚酰亚胺酸由多元有机酸、酸酐、多元有机酸衍生物或多元有机酸酐衍生物分别与有机二胺聚合所得;
其中,多元有机酸为苯四甲酸、3,3’,4,4’-联苯四羧酸、2,2’,3,3’-联苯四羧酸、1,4,5,8-萘四羧酸、1,2,5,6-萘四羧酸、2,3,6,7-萘四羧酸、1,2,4,5-萘四羧酸、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2,6-二氯萘-1,4,5,8-四羧酸、2,7-二氯萘-1,4,5,8-四羧酸、2,3,6,7-四氯萘-1,4,5,8-四羧酸、苯-1,2,3,4-脂肪族四羧酸和吡嗪-2,3,5,6-四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衍生物为经官能团修饰的上述多元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官能团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基,氨基或胺基,酯基,酰胺基、羰基、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酐为苯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2’,3,3’-联苯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1,2,4,5-萘四羧酸二酐、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6-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7-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3,6,7-四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苯-1,2,3,4-四羧酸二酐和吡嗪-2,3,5,6-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为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二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酮、间苯二胺、对苯二胺、4’-亚甲基双(邻-氯苯氨)、3,3’-二氯二苯胺、3,3’-磺酰基二苯胺、1,5-二氨基萘、2,2’-双(4-氨基苯酚)、4,4’-二氨基联苯、4,4’-亚甲基二苯胺、4,4’-硫基二苯胺、4,4’-亚异丙基二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2,4-二羧基联苯胺、2,5-二氨基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酐衍生物为经官能团修饰的上述多元有机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官能团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基,氨基或胺基,酯基,酰胺基、羰基、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酰亚胺为原料,经过预氧化之后,由造孔剂在氮气气氛下经过高温碳化后合成含有氨基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前驱体再与单质硫热处理,获得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碳硫复合材料。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前驱体的合成,以聚酰亚胺为原料,在空气范围下预氧化处理,预氧化产物与造孔剂按照1:10-1:1的比例分散到适量水中,在室温下浸泡1-2h,而后蒸干水分;蒸干后在氮气氛围下以2-5℃/min升至600-800℃并保持1-4h,冷却至室温后,经过水洗处理得到作为前驱体的含有氨基官能团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
2)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合成,将上述所得前驱体与升华硫以质量比为1-5的比例在氩气氛围下密闭处理,而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以2-5℃/min升温至150-300℃并保持5-7h,冷却后得到目标产物。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片状聚酰亚胺类原料放置于管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以1-4℃/min升至400-500℃并保持0.5-2h,冷却至室温得到预氧化产物;然后将获得的预氧化产物与氢氧化钾按照浸渍比1:10-1:1的比例分散到适量水中,在室温下浸泡1-2h,随后转移至干燥箱中,在100-110℃条件下蒸干水分;接着将产物转移至瓷舟中,在氮气氛围下以2-5℃/min升至600-800℃并保持1-2h,冷却至室温后,经过酸洗、水洗处理得到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前驱体。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是脂肪族聚酰亚胺材料、半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或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8.按权利要求7所述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由聚酰亚胺酸共聚得到;聚酰亚胺酸由多元有机酸、酸酐、多元有机酸衍生物或多元有机酸酐衍生物分别与有机二胺聚合所得;
其中,多元有机酸为苯四甲酸、3,3’,4,4’-联苯四羧酸、2,2’,3,3’-联苯四羧酸、1,4,5,8-萘四羧酸、1,2,5,6-萘四羧酸、2,3,6,7-萘四羧酸、1,2,4,5-萘四羧酸、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2,6-二氯萘-1,4,5,8-四羧酸、2,7-二氯萘-1,4,5,8-四羧酸、2,3,6,7-四氯萘-1,4,5,8-四羧酸、苯-1,2,3,4-脂肪族四羧酸和吡嗪-2,3,5,6-四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衍生物为经官能团修饰的上述多元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官能团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基,氨基或胺基,酯基,酰胺基、羰基、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酐为苯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2’,3,3’-联苯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1,2,4,5-萘四羧酸二酐、1,4-双(三氟甲基)2,3,5,6-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1,2’,3,3’-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6-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7-二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2,3,6,7-四氯萘-1,4,5,8-四羧酸二酐、苯-1,2,3,4-四羧酸二酐和吡嗪-2,3,5,6-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为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二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酮、间苯二胺、对苯二胺、4’-亚甲基双(邻-氯苯氨)、3,3’-二氯二苯胺、3,3’-磺酰基二苯胺、1,5-二氨基萘、2,2’-双(4-氨基苯酚)、4,4’-二氨基联苯、4,4’-亚甲基二苯胺、4,4’-硫基二苯胺、4,4’-亚异丙基二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2,4-二羧基联苯胺、2,5-二氨基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链状的或环状的脂肪族的二元或多元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多元有机酸酐衍生物为经官能团修饰的上述多元有机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官能团为直链或支链的脂肪族基,氨基或胺基,酯基,酰胺基、羰基、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
CN201510169822.7A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6159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9822.7A CN106159205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69822.7A CN106159205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9205A CN106159205A (zh) 2016-11-23
CN106159205B true CN106159205B (zh) 2018-11-27

Family

ID=5733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69822.7A Active CN106159205B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592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03304B1 (ko) 2016-08-10 2019-07-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이미드를 포함하는 양극 활물질,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황 전지
CN106486659A (zh) * 2016-12-25 2017-03-08 天津艾利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97947A (zh) * 2017-05-22 2017-08-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自组装聚酰亚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的应用
CN108878829B (zh) * 2018-06-26 2021-07-16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废弃硅藻土制备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71392B (zh) * 2018-06-29 2020-12-0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的功能性夹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7040B (zh) * 2019-06-17 2021-03-12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氨基功能化碳气凝胶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244433B (zh) * 2020-01-15 2021-05-11 华南师范大学 多元胺复合材料、浆料、电极片、锂硫电池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608A (zh) * 2011-05-18 2011-10-05 刘剑洪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用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55361A (zh) * 2014-03-28 2014-06-11 清华大学 掺氮多孔碳纳米纤维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608A (zh) * 2011-05-18 2011-10-05 刘剑洪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用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55361A (zh) * 2014-03-28 2014-06-11 清华大学 掺氮多孔碳纳米纤维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orous carbon-sulfur composite cathode for lihtium/sulfur cells";Mumin Rao et al;《Electrochemistry Communiactions》;20120112;第1-5页 *
"聚酰亚胺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赵朔等;《无机材料学报》;20080930;第23卷(第5期);第923-9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9205A (zh) 2016-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9205B (zh) 一种氨基功能化的多孔结构的碳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445585B2 (ja) 多孔質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ミクロスフェ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使用、金属リチウム‐骨格炭素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負極、及び電池
CN112993256B (zh) 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锂金属负极保护中的应用
CN10370080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极片、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2623676B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复合材料以及由其制成的正极和电池
CN104362294B (zh)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多孔硫正极、其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CN104085877A (zh) 一种基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多孔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99322B (zh)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离子热制备方法
CN103682327B (zh) 基于氮掺杂碳层包裹的空心多孔氧化镍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7947A (zh) 一种自组装聚酰亚胺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的应用
CN102709555A (zh) 纳米纤维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锰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9921B (zh) 一种富含两性离子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394114A (zh) 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正极、锂电池
CN104157909A (zh) 一种锂硫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271189A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6554A (zh) 一种硫化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99334A (zh) 一种碳包覆LiFePO4多孔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Lin et al. High-performance LiFe0. 98V0. 02PO4/3DG/C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oute using FePO4 as precursor
CN104979534B (zh) 一种碘‑硫/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129358A (zh) 一种多孔氮掺杂类石墨烯碳膜包覆磷酸铁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025180A (zh) 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GeO2/C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3462A (zh) 一种碳包覆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12952204A (zh) 一种对称聚合物基电极锂离子全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4332612B (zh) 磷改性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187560B (zh) 一种仿动物鳞片状结构的硫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6

Address after: The first and second floors of Building 2, Qingdao Bel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No. 12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101

Patentee after: Zhongke Shenlan Huize New Energy (Qing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Laoshan District Songling Road No. 189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INSTITUTE OF BIOENERGY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