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9008A - 卷帘 - Google Patents

卷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9008A
CN106089008A CN201610264774.4A CN201610264774A CN106089008A CN 106089008 A CN106089008 A CN 106089008A CN 201610264774 A CN201610264774 A CN 201610264774A CN 106089008 A CN106089008 A CN 106089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ing material
line
operating
operating mechanism
roller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47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89008B (zh
Inventor
中村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89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9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89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9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40Roller blinds
    • E06B9/42Parts or details of roller blinds, e.g. suspension devices, blind box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78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direct manual operation, e.g. by tassels, by 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78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direct manual operation, e.g. by tassels, by handles
    • E06B2009/785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direct manual operation, e.g. by tassels, by handles by belts, straps, bands, tapes, cords, ta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卷帘能够维持遮蔽材料的品质;本发明的卷帘(1)具有: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室内侧的帘布(4)的卷绕管(9);支承室外侧的帘布(4)的安装架(2);操作单元(6),其具有使卷绕管(9)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3)的操作滑轮(10),在操作环状的操作线(3)时,该操作单元(6)进行钟摆运动;可动翼片(7),其以根据该钟摆运动使该两层的遮蔽材料(帘布4)的间隔分离的方式进行动作;操作单元(6)构成为:在该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状态下,将环状的操作线(3)从相对于操作滑轮(10)的挂装位置朝向相比垂直线上更为室外侧位置引导。

Description

卷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遮蔽材料的卷帘。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有遮蔽材料的卷帘,存在例如使重叠两层的帘布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室内采光量的卷帘。
如上所述的卷帘中的帘布上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透过的透光部和遮挡光的遮光部,该帘布以两层重叠的状态被悬挂支承。并且,通过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使前后的帘布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从而调节透光部与遮光部的重叠状态,由此能够调节采光量。
例如,公开了一种能够将两层的帘布维持为紧密贴合状态并使帘布顺畅升降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为了防止从卷绕帘布的卷绕轴(即卷绕管)与支承该卷绕管的框体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漏光,公开了设置间隙防止部件的技术方法,该间隙防止部件的基端缘可转动地支承于框体的下表面,并垂下到卷绕管的周面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为了防止从卷绕帘布的卷绕管与支承该卷绕管的框体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漏光,公开了设置间隙防止部件的技术方法,该间隙防止部件的端部可摆动地支承于框体的前侧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331199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公平4-483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3-13690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中,由于将两层的帘布维持为紧密贴合状态,因此在使帘布的透光部与遮光部一致而成为遮光状态时光不会从帘布的间隙漏出这一方面有效。然而,在该方法中,在升降操作时,由于两层的帘布紧密贴合而相对移动,因此会有损伤帘布的问题。
另外,不限于使两层的帘布垂下的情况,在使一重的帘布垂下的卷帘中,有时在能够卷绕或解绕该帘布的卷绕管与支承卷绕管的框体之间产生漏光。在此,如专利文献2、3所示,有时会另外设置用于抑制该漏光的漏光防止部件,该漏光防止部件可动地轴支承于框体,并且其前端部等抵接于卷绕管。然而,如上所述,当构成为使漏光防止部件与卷绕管抵接时,由于利用卷绕管卷绕或解绕帘布,该漏光防止部件有时会损伤帘布。另外,还希望考虑如上所述的可动式的漏光防止部件的安全性。
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示,通过在两层的帘布的配重部件(配重杆)的开口部附近设置表面滚轮,能够构成为使该两层的帘布的下端部折返而顺畅地移动,但这会使该配重部件大型化,基于设计性的观点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遮蔽材料的品质的卷帘。
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为具有两层的遮蔽材料的卷帘,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部件,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一个遮蔽材料;固定部件,其支承另一个遮蔽材料;操作机构,其具有操作滑轮,该操作滑轮使所述卷绕部件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在操作所述环状的操作线时,所述操作机构进行钟摆运动;遮蔽材料间隔调节机构,其以根据该钟摆运动使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间隔分离的方式进行动作,所述操作机构构成为:在该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状态下,将所述环状的操作线从相对于所述操作滑轮的挂装位置朝向相比垂直线上更为室外侧位置引导。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所述两层的遮蔽材料是将一个帘布折返而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所述两层的遮蔽材料形成为:所述一个遮蔽材料为一个帘布,所述另一个遮蔽材料为漏光防止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在该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状态下,所述操作机构中的从室外侧垂下的操作线的出口,在相比通过所述操作滑轮的轴中心的水平线上更为下方的位置处开口。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所述操作机构具有第一线引导部以及第二线引导部,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引导从操作滑轮垂下的卷绕用的操作线,所述第二线引导部引导从所述操作滑轮垂下的解绕用的操作线,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线引导部以互不相同的引导路径引导该操作线。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所述遮蔽材料间隔调节机构具有可动翼片,通过所述操作机构的钟摆运动,所述可动翼片以使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间隔分离的方式按压该另一个遮蔽材料,所述可动翼片的基轴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所述可动翼片具有足够塞住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卷绕部件之间的间隙的长度。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所述可动翼片构成为利用能够装卸的辅助部件而能够调整由所述操作机构的钟摆运动所施加力的受力点位置,以根据上述长度来变更上述按压所需要的作用力。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使用能够相对于保持部件装卸的部件形成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线引导部,利用该部件的配置转换而能够对相对于所述卷绕部件的右侧操作和左侧操作进行配置转换。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所述辅助部件构成为能够根据该右侧操作和左侧操作进行配置转换。
另外,在本发明一方式的卷帘中,所述操作线由将多个球部连接而成的球链构成,在对所述操作线操作时,以规定间距相连的至少两个该球部与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线引导部抵接而被引导。
进而,本发明第二方式的卷帘为具有遮蔽材料的卷帘,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部件,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遮蔽材料;固定部件,其支承所述卷绕部件;操作机构,其具有操作滑轮,该操作滑轮使所述卷绕部件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在操作所述环状的操作线时,所述操作机构进行钟摆运动;可动翼片,其以根据该钟摆运动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对从所述卷绕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漏光进行遮光,所述操作机构构成为:在该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状态下,将所述环状的操作线从相对于所述操作滑轮的挂装位置朝向相比垂直线上更为室外侧位置引导。
进而,本发明第三方式的卷帘为具有遮蔽材料的卷帘,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部件,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遮蔽材料;固定部件,其支承所述卷绕部件;可动翼片,其能够对从所述卷绕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漏光进行遮光,在所述可动翼片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翼片罩。
另外,在本发明第三方式的卷帘中,还具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具有操作滑轮,该操作滑轮使所述卷绕部件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在操作所述环状的操作线时,所述操作机构进行钟摆运动,所述可动翼片设有可装卸的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能够调整由所述操作机构的钟摆运动所施加力的受力点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第三方式的卷帘中,所述辅助部件构成为:通过嵌入能够相对于分别设置在所述可动翼片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的翼片罩的开口部安装或拆卸。
进而,本发明第四方式的卷帘为具有遮蔽材料的卷帘,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绕部件,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遮蔽材料;固定部件,其支承所述卷绕部件;操作机构,其具有操作滑轮,该操作滑轮使所述卷绕部件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在操作所述环状的操作线时,所述操作机构进行钟摆运动,所述操作机构构成为收纳多个线引导部件的操作单元,该多个线引导部件能够以前后方向上非对称的引导路径引导所述环状的操作线。
另外,在本发明第四方式的卷帘中,所述多个线引导部件构成为两个线引导部件,所述操作单元由能够收纳所述两个线引导部件的两个部件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各方式的卷帘中,所述卷绕部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利用配重部件将一个帘布折返而构成的该帘布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支承该帘布的另一端,从而构成两层的遮蔽材料,在所述配重部件位于下限位置的状态下,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下端彼此非接触,而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上端彼此接触,或比所述下端更为接近。
另外,在本发明各方式的卷帘中,所述卷绕部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利用配重部件将一个帘布折返而构成的该帘布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支承该帘布的另一端,从而构成两层的遮蔽材料,在所述操作机构的该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的静止状态下,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上端接触或者接近时,所述可动翼片的前端在所述卷绕机构的斜上方位置处与由所述固定部件支承的遮蔽材料抵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升降操作时使两层的遮蔽材料可靠分离,由此由于使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摩擦力消失或减小的状态下相对移动,因此不会损伤遮蔽材料。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能够使两层的遮蔽材料的间隔接近或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提高其遮光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侧面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周边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的详细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中的(a)、(b)、(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的动作说明图。
图6中的(a)、(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的说明图。
图7中的(a)、(b)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的左右配置转换的说明图。
图8中的(a)、(b)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中的可动翼片的分解立体图及其立体图。
图9中的(a)、(b)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中的可动翼片的构成例的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侧面透视图。
(符号说明)
1 卷帘
2 安装架
2a、2b 支承部件
3 操作线
4 帘布
4a 遮光部
4b 透光部
5 配重杆
5a 配重杆的开口部
5b 引导部件
6 操作单元
6a 第一操作单元部件
6b 第二操作单元部件
6c 第一线引导部件
6d 第二线引导部件
7 可动翼片
8 托架
9 卷绕管
10 操作滑轮
11 固定轴
21 支承部
22 固定部
61 操作单元的突出片
71 辅助部件
72 翼片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卷帘(roll screen)1进行说明。另外,本申请说明书中,对于图1所示的卷帘1的主视图,以帘布4的悬挂方向为基准,将图示上方以及图示下方分别定义为上方向(或上侧)以及下方向(或下侧),将图示左方向定义为卷帘1的左侧,以及将图示右方向定义为卷帘1的右侧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例中,相对于图1所示卷帘1的主视图,将可视侧作为前侧(或室内侧),将其相反侧作为后侧(或室外侧),在称之为卷帘1的前后方向时,是指相对于图1的主视图图示面垂直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
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侧面透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设置成经由托架8将安装架2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面等的安装面。然后,在安装架2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支承部件2a、2b,利用从该支承部件2a、2b延伸的固定轴11,将圆筒状的卷绕管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2a、2b之间。
在卷绕管9的右端部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以及支承部件2a、2b相对转动的操作单元6。另外,在操作单元6内收纳有操作滑轮10,环状的操作线3挂绕于该操作滑轮10并垂下。然后,构成为通过对操作线3进行操作而能够使卷绕管9旋转。该操作线3由环状的球链构成,该环状的球链由以规定间距相连的球部3a和链部3b构成,操作滑轮10的表面构成为具有凹凸,该凹凸的形状与该球部3a相对应。
帘布4的一边安装在卷绕管9上,且帘布4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撑在卷绕管9上,帘布4的、从卷绕管9垂下且经由作为配重部件发挥作用的配重杆5而折回的另一边安装在固定部22(参照图2),该固定部22设置于与卷绕管9相比位于上部的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如图2所示,固定部22能够调节帘布4的长度,且能够装卸地卡定帘布4的端部。并且,在卷绕管9与固定部22之间垂下的帘布4的下端部插通有滚子15,该滚子15在配重杆5的两端部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由此,帘布4被设置为通过配重杆5的重量而被施加张力。
另外,在使如上所述两层的帘布4垂下的卷帘的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利用设于该配重杆5的滚子15使两层的帘布的下端部折返而顺畅移动,然而如图2所示,优选在该配重杆5的开口部5a附近设置与该帘布4抵接,并能够调节其开口宽度的引导部件5b。另外,如图2所示,为了减小该引导部件5b与帘布4的摩擦音,优选将引导部件5b的表面形成为圆形状。由此,既能够避免该配重杆5的大型化,又能够实现顺畅动作。另外,例如当两层的帘布4由带电性材料的面料(例如聚酯等)构成,该引导部件5b也由带电性材料形成时(尤其是带电荷的极性不同时),会有由于该帘布4与引导部件5b的接触(摩擦)而产生静电的摩擦带电或剥离带电,从而在该帘布4或引导部件5b带有静电。如上所述的静电带电例如会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等,其结果是会影响帘布顺畅动作,引起前后帘布彼此接近或分离的变动,成为损害设计性的原因。在此,优选该帘布4、引导部件5b两者均由带电防止材料形成,但是通过使帘布4、引导部件5b中的任意一者由带电防止材料形成,便能够抑制产生该静电。尤其是,如果考虑提高所使用的帘布4的材料的自由度,优选引导部件5b由带电防止材料形成。如上所述的带电防止材料例如为含有碳或导电性填充物等赋予导电性的材料的树脂材料等的、能够成形且具有带电防止效果的现有材料即可。另外,不使用赋予导电性的材料,而帘布4为聚酯的情况下,使引导部件5b由PET树脂成形也能够良好地抑制静电。
因此,在对操作线3进行操作而使卷绕管9向帘布卷绕方向旋转时,配重杆5上升,在使卷绕管9向帘布解绕方向旋转时,配重杆5下降。
另外,在卷绕管9内部的左端侧收纳有减小卷起帘布4时的操作力的发条盒(spring motor),在右端侧收纳有防止帘布4因自重下降的制动装置等(未图示)。
帘布4上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透过的透光部4b和遮挡光的遮光部4a,且该帘布4以两层重叠的状态被悬挂支承,因此通过对操作线3进行操作,使前后的帘布4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而调节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重叠状态,从而能够调节采光量。另外,使部分光透过的透光部4b与遮挡光的遮光部4a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时的间距可以任意地进行设定。
另外,在本发明的卷帘1中,如图2所示,操作单元6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以及支承部件2a、2b相对转动,在操作操作线3时,进行钟摆运动(pendular motion)。在安装架2的底部设置有支承部21,支承部21支承具体后述的可动翼片7的基轴。优选可动翼片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具有足够塞住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间隙的长度。这样,可动翼片7沿着安装架2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后侧)的大致全长设置,并且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安装架2向前后方向相对转动。
另外,如图2所示,在配重杆5位于下限位置的状态下,该两层的帘布4的下端相互不接触,而该两层的帘布4的上端相互接触,或者比其下端相互更接近。并且,在操作单元6的该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的静止状态下,在该两层的帘布4的上端接触或接近时,可动翼片7的前端在卷绕管9的斜上方处与由安装架2支承的一侧的帘布4抵接。
并且,根据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操作单元6的突出片61按压设于可动翼片7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翼片罩72的辅助部件71,从而使该两层的帘布4的间隔分离。该辅助部件71相对于翼片罩72能够装卸,为了能够调节基于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的受力点位置,能够根据可动翼片7的该长度变更该按压所需要的作用力。这样,可动翼片7与翼片罩72及其辅助部件71一同构成为以根据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使该两层的帘布4的间隔分离的方式动作的遮蔽材料间隔调节机构。
即,在没有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的情况下,在配重杆5位于下限位置的状态下,不仅在该两层的帘布4的上端相互一直接触时,就连未一直接触但接近的静止状态下,也利用卷绕管9进行卷绕而使帘布4卷绕后变粗而接触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构成中,通过使操作单元6进行钟摆运动,从而以使该两层的帘布4的间隔分离的方式进行动作,因此能够抑制上述接触而对帘布4造成损伤。另外,在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的静止状态下,该两层的帘布4的上端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蔽性提高,故而优选。
尤其是,操作单元6设置有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通过从两侧夹持挂装环状的操作线3的操作滑轮10,从而可相对转动地收纳并支承操作滑轮10。另外,构成为在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间具有第一线引导部件6c和第二线引导部件6d,第一线引导部件6c引导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用以卷绕的操作线3,第二线引导部件6d引导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用以解绕的操作线3。并且,第一线引导部件6c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d利用位于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之间的下方的线引导壁64而分别形成有作为第一线引导部的引导路径以及作为第二线引导部的引导路径,并且,利用互不相同的引导路径引导操作线3,以将环状的操作线3从相对于操作滑轮10的挂装位置朝向与垂直线上相比更向室外侧引导。
(操作单元以及遮蔽材料间隔调节机构)
以下,参照图3和图4对操作单元6及其周边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6周边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操作单元6的详细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首先,如图3所示,在安装架2的底部设置有支承可动翼片7的基轴的支承部21。因此,可动翼片7沿着安装架2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后侧)的大致全长而设置,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安装架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转动。
操作单元6由两个操作单元部件6a、6b构成,在该两个操作单元部件6a、6b的内侧收纳有挂装环状的操作线3的操作滑轮10以及引导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操作线3的第一线引导部件6c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d,并且该两个操作单元部件6a、6b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夹持操作滑轮10而呈一体化。该两个操作单元部件6a、6b利用安装螺栓60固定而呈一体化。
操作滑轮10设置有用于使从支承部件2a延伸的固定轴11作为旋转轴的通孔。另外,在操作滑轮10的右端侧形成有挂装操作线3的凹凸,在操作滑轮10的左端侧,经由比挂装操作线3的外周更扩径的凸缘而设置有嵌合于卷绕管9的右端内周面的嵌合部10a。因此,卷绕管9被支承部件2a支承为伴随着操作滑轮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帘布4(在图3中省略图示)在卷绕管9与固定部22之间下垂,基于配重杆5的重量而被施加张力。
并且,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利用位于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之间的下方位置处的线引导壁64,以在非钟摆运动时将环状的操作线3从相对于操作滑轮10的挂装位置朝向与垂直线上相比更向室外侧引导的方式,利用互不相同的引导路径引导操作线3。在本例中,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装卸,这是因为:在如图示那样将操作单元6配置在右侧的右操作构成时与在将操作单元6配置在左侧的左操作构成时,能够利用相同部件而进行配置转换。
这样,操作单元6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以及支承部件2a、2b相对转动,由此,在对操作线3进行操作时进行钟摆运动。
并且,根据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操作单元6的突出片61按压设于可动翼片7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翼片罩72的辅助部件71,从而使该两层的帘布4的间隔分离。如之后详述,该辅助部件71能够相对于翼片罩72安装或拆卸。由此,能够调节基于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的受力点位置,从而能够根据可动翼片7的长度而变更上述按压所需要的作用力。并且,在如图所示将操作单元6配置在右侧的右操作构成时,辅助部件71能够安装在可动翼片7的右端侧的翼片罩72,在将操作单元6配置在左侧的左操作构成时,辅助部件71能够安装在可动翼片7的左端侧的翼片罩72。
这样一来,可动翼片7与翼片罩72及其辅助部件71一同构成为以根据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使该两层的帘布4的间隔分离的方式进行动作的遮蔽材料间隔调节机构。
接着,参照图4对构成操作单元6的第一和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以及第一和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分别由具有大致倒水滴状的外形的大致板部件形成,相互在内侧收纳有操作滑轮10,并且,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卡合为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夹持并支承该操作滑轮10。因此,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分别配合所支承的操作滑轮10的外径而形成大致圆形的开口支承部65f、66f。即,在操作滑轮10的右端侧形成有呈筒状地突起的突起部(未图示),为了与该突起部卡合而在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上形成直径比该突起部的外径稍大的圆孔状的开口支承部65f。并且,为了与操作滑轮10的左端侧的、比挂装操作线3的外周更为扩径的凸缘卡合而在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上形成直径比该凸缘的外径稍大的圆孔状的开口支承部66f。
并且,在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的上方,分别形成有具有大致半圆状的截面形状、且相互卡合而呈一体的线罩部62、63,该线罩部62、63形成为:在该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状态(静止状态)下,形成于比通过操作滑轮10的轴中心的水平线上更靠近上部的位置处,并且,分别朝向卡合方向突出。并且,在线罩部62的内壁的两个位置处形成有爪部62a,在线罩部63的两个位置处设置有能够与该爪部62a嵌合的嵌合孔63a,该地线罩部62、63重合而一体嵌合,从而形成线罩,由此,能够使挂装的操作线3不从操作滑轮10脱落,并不产生滑动。
另外,在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的顶部形成有大致倒梯形状的突出片61,在该突出片61形成有呈大致方形且凹陷为台阶状的凹槽61a。并且,在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的顶部形成有呈大致方形且台阶状地突出的凸片63b,该凸片63b与该凹槽61a卡合而埋设。
另一方面,在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的下方形成有向卡合方向突出的大致四角箱状的线引导壁64,在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的下方设置有向卡合方向突出的大致I截面形状的卡合片65e,该卡合片65e与设于该线引导壁64的上方的内槽66e卡合。
另外,为了使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卡合并固定,设于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的下方的螺纹孔65d和设于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的线引导壁64的下方的螺纹孔66d设置为能够利用安装螺栓60(参照图3)进行固定。
并且,在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的两个位置处形成有向卡合方向突出的支承棒65b,该支承棒65b分别支承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各支承棒65b经由分别设于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的通孔67b、68b而能够与分别设置于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上的两个位置处的支承棒承接部66b卡合。
另外,在第一操作单元部件6a的两个位置处呈前后方向对称的位置关系设置有卡合槽65a、65c,该卡合槽65a、65c用于能够将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与其各自的形状配合地进行支承,同样地,在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b的两个位置处呈前后方向对称的位置关系设置有卡合槽66a、66c,该卡合槽66a、66c用于能够将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与其各自的形状配合地进行支承。
如图所示,第一线引导部件6c具有宽度较大的大致三角柱状的主体67,并且设置有以能够供支承棒65b插通的方式沿其柱方向贯通的通孔67b和以能够与卡合槽65c、66c卡合的方式在其大致三角面的两侧呈对称地突起的突起部67c。
如图所示,第二线引导部件6d具有在纵向上宽度较细的大致三角柱状的主体68,并且设置有以能够供支承棒65b插通的方式沿柱方向贯通的通孔68b和以能够与卡合槽65a、66a卡合的方式在其大致三角面的两侧呈对称地突起的突起部68a。
因此,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能够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安装成前后转换配置。
并且,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利用位于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之间的下方位置处的线引导壁64,以将环状的操作线3从相对于操作滑轮10的挂装位置朝向与垂直线上相比更向室外侧引导的方式,利用互不相同的引导路径来引导操作线3。
更为具体而言,参照图5对操作单元6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5中的(a),操作单元6被支承为相对于操作滑轮10(以及卷绕管9)能够相对转动,在配重杆5的下限位置、中间位置以及上限位置分别处于静止状态时,利用自重(帘布4、配重杆5等重量)对操作单元6施加使前后的帘布4紧密贴合的方向的转矩。由此,操作线3以第一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为基准垂下。
在处于该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在配重杆5位于下限位置时,或者在配重杆5的中间位置以及上限位置,在卷绕管9上以规定的卷径卷绕有帘布4的状态时,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因此,能够使两层的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成为半透光状态,或者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一致而成为遮光状态,尤其是,能够提高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架2的固定部22构成为以能够调节帘布4的长度的方式卡定,因此例如构成为容易调节帘布4的长度而成为在配重杆5位于下限位置时成为遮蔽状态。另外,通过使可动翼片7由铝等金属材料或非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能够遮蔽可从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间隙入射的外光。
接着,参照图5中的(b),例如在从配重杆5位于下限位置或中间位置的状态操作操作线3而使配重杆5上升时,帘布4卷绕在卷绕管9上。此时,操作线3与室内侧的第二线引导部件6d抵接而对操作单元6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由此使操作单元6钟摆运动,操作单元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使可动翼片7转动,并按压室外侧的帘布4。因此,两层的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2构成为比静止时的间隔d1大。因此,在进行上升操作时,两层的帘布4不摩擦,或者即便摩擦,也只是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摩擦,或者摩擦力降低的情况下相对移动,因此不会损伤帘布4。
同样地,参照图5中的(c),例如在从配重杆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的状态对操作线3进行操作而使配重杆5下降时,卷绕于卷绕管9的帘布4下降。此时,操作线3与室外侧的线引导部6c抵接而对操作单元6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而使操作单元6钟摆运动,操作单元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使可动翼片7转动,并按压室外侧的帘布4。因此,两层的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3构成为比静止时的间隔d1大。因此,在进行下降操作时,两层的帘布4不会摩擦,或者即便摩擦也只是升降过程中的局部阶段摩擦或者摩擦力降低的情况下相对移动,因此不会损伤帘布4。
另外,即便在帘布4的面料的卷绕粗度接近上限时局部产生摩擦,也作用在降低摩擦力的方向上。
另外,在进行上升操作时,由于在室内侧的第二线引导部件6d与线引导壁64之间,比操作线3的球部3a的外形稍大的引导路径形成为以规定间距相连的至少两个球部3a与第二线引导部件6d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在操作线3的操作时的操作单元6内的晃动,并且能够减轻由于球部3a与第二线引导部件6d干涉而产生的操作音。另外,在进行下降操作时,由于形成为以规定间距相连的至少两个球部3a与第一线引导部件6c抵接,因此能够减轻由于球部3a与第一线引导部件6c干涉而产生的操作音。进而,由于在室外侧的第一线引导部件6c与线引导壁64之间确保与操作线3的球部3a的外形相比足够大的引导路径,因此难以产生反向的钟摆运动或者由于干涉而产生的操作音。
即,在本发明的操作单元6中,如图6中的(a)的虚线A、B所示,在非钟摆运动时(静止时),构成为将环状的操作线3从相对于操作滑轮10的挂装位置朝向与垂直线上相比更向室外侧引导,垂下的各操作线3利用互不相同的引导路径被引导,因此不限于将环状的操作线3向前方拉的情况,即便向垂直下方拉,也可以可靠地进行钟摆运动,从而能够提高其操作性。另外,如图6中的(b)的开口角θ所示,在非钟摆运动时(静止时),从室外侧垂下的操作部件的操作线3的出口从比通过操作滑轮10的轴中心的水平线上更靠近下方的位置开口,因此能够抑制因容易向室外侧拉入的下降操作时的操作线3而造成的反向钟摆运动。并且,难以产生因操作滑轮10与操作单元6干涉而产生的操作音。
另外,能够使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相对于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中的任意一者一体化,但通过构成为能够装卸,从而在图7中的(a)所示操作单元6配置在左侧的左操作构成时,以及在图7中的(b)所示操作单元6配置在右侧的右操作构成时中的任一种构成时,均能够将第一线引导部件6c安装在室外侧,第二线引导部件6d安装在室内侧,能够利用同一部件进行配置转换。这样,通过如上所述地作为能够进行配置转换的部件构成,能够减小操作单元6的部件管理负担,进而能够削减成本。
另外,可动翼片7中,将辅助部件71形成为能够相对于设于可动翼片7左右方向的端部的翼片罩72安装或拆卸的独立部件,从而通过该辅助部件71的有无或者辅助部件71的形状变化而能够调节利用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所施加的力的受力点位置,能够提高对于卷帘的各种的形态的适应性或通用性。例如,根据可动翼片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来变更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的按压所需要的作用力,能够使操作力降低。
另外,可动翼片7能够将翼片罩72以及辅助部件71一体化,但优选将设置在其左右方向的端部的翼片罩72的形状通用化,将辅助部件71作为独立部件,能够相对于设置在可动翼片7左右方向的端部的翼片罩72的任一方安装或拆卸。由此,能够减小翼片罩72以及辅助部件71的部件管理负担,进而能够减少成本。
更为具体而言,图8中示出将辅助部件71作为独立部件,在可动翼片7上设置翼片罩72的例子。图8中的(a)是说明可动翼片7的分解立体图,图8中的(b)是表示在可动翼片7中将辅助部件71作为独立部件组装于翼片罩72的情况的立体图。在此,以在铝制的可动翼片7中组装合成树脂制的翼片罩72以及辅助部件71为例进行说明,但可动翼片7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制成。
如图8中的(a)所示,翼片罩72构成为能够安装在可动翼片7的左右两端中的任一端,通过将辅助部件71作为独立部件进行嵌合而能够一体化。翼片罩72由在侧部具有大致菱形板片72a的大致“く”形截面形状的主体板72b形成。该大致菱形板片72a的大致中央形成有螺栓孔72c,能够覆盖可动翼片7的一侧端部。另外,在主体板72b的顶部设置有切口72d,由此,能够使利用设于安装架2的底部的支承部21轴支承的基轴7a从主体板72b突出。并且,在可动翼片7的一侧端部安装翼片罩72,并利用经由螺栓孔72c与可动翼片7的凹部7b螺合的固定螺栓73固定。
另外,在翼片罩72的主体板72b设置有开口部72e,能够以使辅助部件71的大致“く”形截面形状的被抵接部71a露出的方式来安装辅助部件71。在辅助部件71上形成有双岔状的脚部71b,其在上下方向上能够进行弹性变形。并且,在该脚部71b上形成有向左右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1c,该突出部71c与翼片罩72的开口部72e的周围的内壁72f抵接而定位。并且,为了以该定位的状态被保持,在翼片罩72的上下两个位置处设置有爪部72g,该爪部72g能够从上下与弹性变形地被安装的辅助部件71的脚部71b卡定。将如此地在可动翼片7上,将辅助部件71作为独立部件组装于翼片罩72的状态图示于图8中的(b)。
因此,可动翼片7将设于其左右方向的端部的翼片罩72的形状通用化,从而能够将辅助部件71相对于任一翼片罩72安装或拆卸。
另外,可动翼片7的上下方向长度能够根据所应用的卷帘1中的安装架2的结构或卷绕管9的卷径,或者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距离设定,不需要特别限定其截面形状。但是,基于减轻翼片罩72以及辅助部件71的部件管理负担,进而降低成本的观点出发,除了例如图9中的(a)所示上述可动翼片7的形式(上下方向长度a)以外,还可以准备图9中的(b)所示的可动翼片7的形式(上下方向长度b<a),能够以应用或未应用辅助部件71的种类数应用于各种卷帘1。另外,在如图9中的(b)所示的可动翼片7的形态中,例示了具有较大弯曲的截面形状的示例,但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在进行升降操作时,由于使两层的帘布4可靠地分离,而使两层的帘布没有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状态下相对移动,因此不会损伤帘布4。并且,在处于静止状态时,能够使两层的帘布4的间隔接近或紧密贴合,在具有透光部4b和遮光部4a的帘布4中,能够提高使其透光部和遮光部一致而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尤其是,第一以及第二线引导部件6c、6d利用位于第一以及第二操作单元部件6a、6b之间的下方位置处的线引导壁64,在非钟摆运动时(静止时),以将环状的操作线3从相对于操作滑轮10的挂装位置朝向与垂直线上相比更向室外侧引导的方式,通过利用互不相同的引导路径来引导操作线3,从而能够提高其操作性。
另外,在非钟摆运动时(静止时),通过使操作单元6构成为从室外侧垂下的操作部件的操作线3的出口从相比通过操作滑轮10的轴中心的水平线上更为下方的位置处开口,能够抑制反向的钟摆运动,能够使由于此时操作滑轮10与操作单元6的干涉而导致的操作音难以产生。
另外,在可动翼片7中,为了根据其上下方向长度来变更该钟摆运动的按压所需要的作用力,而构成为通过能够装卸的辅助部件71能够调节由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所施加的力的受力点位置,从而能够减小其操作力。
另外,通过使操作单元6、可动翼片7由能够将右侧操作和左侧操作配置转换的部件构成,能够减轻部件管理负担,进而减少成本。
另外,可动翼片7具有足够塞住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间隙的长度,从而无论帘布4的遮光性如何,均能够防止从其间隙漏光。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0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将一个帘布4折返而形成的两层的帘布4为例进行了説明,也可以使用一个帘布4和具有足够塞住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间隙的长度的漏光防止部件4S来构成两层的遮蔽材料,将此作为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例如,在可动翼片7由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构成时,或由金属材料构成时,为了使其轻量化而具有开口的情况下,或者具有不能足够塞住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间隙的长度的情况等,可能从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间隙发生漏光。此时,将具有足够堵住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间隙的长度的漏光防止部件4S从例如图10所示的安装架2的固定部22垂下,从而能够提高其遮光性。
并且,如图10所示,在利用一个帘布4和漏光防止部件4S来构成两层的遮蔽材料的情况下,也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通过构成操作单元6以及可动翼片7,在帘布4的升降操作时,能够使帘布4与漏光防止部件4S可靠地分离,从而能够使两层的遮蔽材料的摩擦力消失,或减小摩擦力的状态下相对移动,由此不会损伤帘布4或漏光防止部件4S。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能够使帘布4与漏光防止部件4S之间的间隔接近或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提高其遮光性。进而,在帘布4的升降操作时,能够防止由面料等形成的漏光防止部件4S卷起。
〔其他实施方式〕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不使用例如图10所示的漏光防止部件4S,而是以能够对从悬挂支承一个帘布4的卷绕管9与安装架2之间的间隙的漏光进行遮光为目的,将该可动翼片7构成为漏光防止部件。
因此,关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限于使两层的帘布4垂下的情况,在一层的帘布4垂下的卷帘中,为了抑制卷绕管9与安装架2之间的漏光而设置可动翼片7时,通过使操作单元6进行该钟摆运动,在利用卷绕管9进行帘布4的卷绕或解绕时,帘布4与可动翼片7不抵接,从而能够消除由于可动翼片7损伤帘布4的可能性。
另外,在该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的静止状态时,将操作单元6构成为将环状的操作线3从相对于操作滑轮10的挂装位置朝向与垂直线上相比更向室外侧引导,从而抑制反向的钟摆运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例如由于反向的钟摆运动而产生漏光的情况。
进而,关于上述各实施方式,通过在可动翼片7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翼片罩72,从而例如在由金属材料形成可动翼片7时的边缘切割加工所产生的两端部的切割面由合成树脂制的翼片罩72覆盖,因此能够提高伴随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而动作的可动翼片7的安全性。
另外,如上所述,可动翼片7具有能够调节由操作单元6的钟摆运动所施加力的受力点位置的、能够进行装卸的辅助部件71,因此相对于各种状态的卷帘,能够使可动翼片7以及翼片罩72成为能够通用的部件,有助于其低价化。尤其是,通过使辅助部件71构成为通过相对于翼片罩72的开口部72e嵌入而能够装卸,能够提高作为通用部件的便利性。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在作为将一个帘布折返而形成的两层的帘布4中使局部透过光的透光部4b和遮挡光的遮光部4a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形成为例如水滴状等,而不是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交替形成的状态,只是是两层的帘布,在产生本发明的作用、效果方面均有效。
另外,关于操作单元6以及可动翼片7的形状,或者安装架2的固定部22的形状等,只要产生本发明的作用或效果,能够形成为各种形状。另外,为了在操作时使帘布4可靠分离,还可以设置对使帘布4向分离方向移动的钟摆运动进行辅助的弹簧等的施力部件。
因此,以特定的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升降操作时使两层的遮蔽材料可靠地分离,在使用两层遮蔽材料的卷帘方面有用。

Claims (19)

1.一种卷帘,其具有两层的遮蔽材料,
所述卷帘的特征在于,具有:
卷绕部件,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一个遮蔽材料;
固定部件,其支承另一个遮蔽材料;
操作机构,其具有操作滑轮,该操作滑轮使所述卷绕部件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在操作所述环状的操作线时,所述操作机构进行钟摆运动;
遮蔽材料间隔调节机构,其以根据所述钟摆运动使所述两层的遮蔽材料的间隔分离的方式进行动作,
所述操作机构构成为:在所述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状态下,将所述环状的操作线从相对于所述操作滑轮的挂装位置朝向相比垂直线上更为室外侧的位置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层的遮蔽材料是将一个帘布折返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层的遮蔽材料形成为:所述一个遮蔽材料为一个帘布,所述另一个遮蔽材料为漏光防止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状态下,所述操作机构中的从室外侧垂下的操作线的出口,在相比通过所述操作滑轮的轴中心的水平线上更为下方的位置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机构具有第一线引导部和第二线引导部,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引导从操作滑轮垂下的卷绕用的操作线,所述第二线引导部引导从所述操作滑轮垂下的解绕用的操作线,
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线引导部以互不相同的引导路径引导该操作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材料间隔调节机构具有可动翼片,通过所述操作机构的钟摆运动,所述可动翼片以使所述两层的遮蔽材料的间隔分离的方式按压所述另一个遮蔽材料,所述可动翼片的基轴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翼片具有足够塞住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卷绕部件之间的间隙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翼片构成为利用能够装卸的辅助部件而能够调整由所述操作机构的钟摆运动所施加力的受力点位置,以根据所述长度来变更所述按压所需要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线引导部由能够相对于保持部件安装或拆卸的部件形成,通过该部件的配置转换而能够对相对于所述卷绕部件的右侧操作和左侧操作进行配置转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部件构成为能够根据所述右侧操作和左侧操作进行配置转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线由将多个球部连接而成的球链构成,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线引导部构成为:在对操作线操作时,以规定间距相连的至少两个所述球部与所述第一线引导部和所述第二线引导部抵接而被引导。
12.一种卷帘,其具有遮蔽材料,
所述卷帘的特征在于,具有:
卷绕部件,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遮蔽材料;
固定部件,其支承所述卷绕部件;
操作机构,其具有操作滑轮,该操作滑轮使所述卷绕部件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在操作所述环状的操作线时,所述操作机构进行钟摆运动;
可动翼片,其以根据所述钟摆运动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对从所述卷绕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漏光进行遮光,
所述操作机构构成为:在所述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状态下,将所述环状的操作线从相对于所述操作滑轮的挂装位置朝向相比垂直线上更为室外侧位置引导。
13.一种卷帘,其具有遮蔽材料,
所述卷帘的特征在于,具有:
卷绕部件,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遮蔽材料;
固定部件,其支承所述卷绕部件;
可动翼片,其能够对从所述卷绕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漏光进行遮光,
在所述可动翼片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翼片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帘还具有操作机构,
所述操作机构具有操作滑轮,该操作滑轮使所述卷绕部件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在操作所述环状的操作线时,所述操作机构进行钟摆运动,
所述可动翼片设有能够装卸的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能够调整由所述操作机构的钟摆运动所施加力的受力点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部件构成为:通过嵌入能够相对于分别设置在所述可动翼片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的翼片罩的开口部安装或拆卸。
16.一种卷帘,其具有遮蔽材料,
所述卷帘的特征在于,具有:
卷绕部件,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遮蔽材料;
固定部件,其支承所述卷绕部件;
操作机构,其具有操作滑轮,该操作滑轮使所述卷绕部件能够旋转且挂装有环状的操作线,在操作所述环状的操作线时,所述操作机构进行钟摆运动,
所述操作机构构成为收纳有多个线引导部件的操作单元,多个所述线引导部件能够以前后方向上非对称的引导路径引导所述环状的操作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线引导部件构成为两个线引导部件,
所述操作单元由能够收纳所述两个线引导部件的两个部件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绕部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利用配重部件将一个帘布折返而成的帘布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支承该帘布的另一端,从而构成两层的遮蔽材料,
在所述配重部件位于下限位置的状态下,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下端彼此非接触,而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上端彼此接触或比所述下端更为接近。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帘,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绕部件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承利用配重部件将一个帘布折返而成的帘布的一端,所述固定部件支承该帘布的另一端,从而构成两层的遮蔽材料,
在所述操作机构的所述钟摆运动为非动作的静止状态下,该两层的遮蔽材料的上端接触或者接近时,所述可动翼片的前端在所述卷绕部件的斜上方位置处与由所述固定部件支承的遮蔽材料抵接。
CN201610264774.4A 2015-04-28 2016-04-26 卷帘 Active CN106089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2235 2015-04-28
JP2015-092235 2015-04-28
JP2015-108245 2015-05-28
JP2015108245A JP6678398B2 (ja) 2015-04-28 2015-05-28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9008A true CN106089008A (zh) 2016-11-09
CN106089008B CN106089008B (zh) 2019-07-02

Family

ID=5754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4774.4A Active CN106089008B (zh) 2015-04-28 2016-04-26 卷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6678398B2 (zh)
CN (1) CN10608900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23515A (ja) * 2017-01-31 2018-08-09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
CN110409989A (zh) * 2018-04-27 2019-11-05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绳制动装置的保持结构以及具备绳制动装置的保持结构的遮蔽装置
TWI777726B (zh) * 2021-08-12 2022-09-11 向陽窗飾有限公司 防漏光及波浪之窗簾結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7562B2 (ja) * 2017-08-30 2022-01-17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遮蔽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9573A (ja) * 1993-12-24 1995-07-28 Nichibei Co Ltd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装置及びブラインド装置
CN2535259Y (zh) * 2002-01-11 2003-02-12 陶秀枝 卷帘
JP2009079430A (ja) * 2007-09-27 2009-04-16 Toso Co Ltd ロールブラインド
CN203285312U (zh) * 2013-06-14 2013-11-13 宁波格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摆的窗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8316Y2 (zh) * 1986-11-18 1992-11-13
US7500505B2 (en) * 2005-10-07 2009-03-10 Hunter Douglas Inc. Roller stop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JP4804537B2 (ja) * 2006-08-24 2011-11-02 テウン ビョン 高さおよび明るさ調整用厚地製ブラインド
JP5608418B2 (ja) * 2010-05-11 2014-10-15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たくし上げカーテンの昇降装置
KR101813882B1 (ko) * 2011-05-25 2018-01-04 타치카와 블라인드 공업 주식회사 일사차폐 장치의 조작 장치
JP5910929B2 (ja) * 2011-12-28 2016-04-27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用隙間防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9573A (ja) * 1993-12-24 1995-07-28 Nichibei Co Ltd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装置及びブラインド装置
CN2535259Y (zh) * 2002-01-11 2003-02-12 陶秀枝 卷帘
JP2009079430A (ja) * 2007-09-27 2009-04-16 Toso Co Ltd ロールブラインド
CN203285312U (zh) * 2013-06-14 2013-11-13 宁波格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摆的窗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23515A (ja) * 2017-01-31 2018-08-09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
CN110409989A (zh) * 2018-04-27 2019-11-05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绳制动装置的保持结构以及具备绳制动装置的保持结构的遮蔽装置
TWI777726B (zh) * 2021-08-12 2022-09-11 向陽窗飾有限公司 防漏光及波浪之窗簾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78398B2 (ja) 2020-04-08
CN106089008B (zh) 2019-07-02
JP2016211351A (ja) 2016-12-15
JP2020094488A (ja) 2020-06-18
JP6894028B2 (ja) 2021-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94028B2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6846858B2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6895715B2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6866464B2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WO2014115684A1 (ja) ブラインド機能付き網戸
JP4280733B2 (ja) 採光を調整するためのブラインド
JP6783158B2 (ja) ブラインド
CN108884703B (zh) 遮蔽装置和卷帘
JP6445252B2 (ja) 日射遮蔽装置
JP6510194B2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6718719B2 (ja) 遮蔽装置
WO2018164041A1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及びサイドカバー
WO2018124034A1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及びサイドカバー
JP6860641B2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TWI717324B (zh) 捲簾
JP2022096667A (ja) 遮蔽装置
JP2017095908A (ja) 操作部材の案内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ブラインド
JP2017201115A (ja) 遮蔽装置
JP6227951B2 (ja) ブラインド
WO2016167112A1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2503302Y2 (ja) ロ―ルブラインドの操作装置
JP2018071084A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2020153143A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JP2017206856A (ja) コード案内装置、コード支持装置、回転軸中継支持装置、及び遮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