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2534A - 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2534A
CN106082534A CN201610537076.7A CN201610537076A CN106082534A CN 106082534 A CN106082534 A CN 106082534A CN 201610537076 A CN201610537076 A CN 201610537076A CN 106082534 A CN106082534 A CN 106082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carbon fiber
nano material
ultraviolet light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70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82534B (zh
Inventor
潘飞
王庆荣
夏东升
郑紫嫣
张秋
吴敏
雷晓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5370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82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8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82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2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textile industr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3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纳米材料吸附、紫外光照射和污泥法处理,纳米材料吸附采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紫外光照射采用紫外灯管,污泥法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吸附;2)紫外光照射原位再生;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其中,采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吸附印染废水,紫外光照射原位再生采用紫外线将已经吸附染料饱和后的吸附剂进行照射再生,运用生物处理技术将吸附预处理后的印染废水的出水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整个印染废水处理过程采用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进行,该装置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稳定,操作方便,运行管理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是应用物化-生物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每年产生大量印染废水,其排放量占总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5%,印染废水不仅具有高化学需氧量、高色度的特点,还含有大量“三致”毒性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随着染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方法的不断进步,新型助剂、染料等在染料行业的大量使用,进一步加重了染料废水脱色处理的难度,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印染废水处理主要是对其进行脱色。现阶段,印染废水处理方法有吸附法、高级氧化法和生物法;由于印染废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与化学需氧量-铬法(CODCr)的比值小于0.4,生物降解性差,而印染废水中所含的盐分将进一步降低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故而常常采用吸附法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从废水中回收染料分子、降低盐及金属离子含量,提高其可生化性。现阶段使用较多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吸附剂,天然矿物吸附剂(如膨胀土、蒙脱石、海泡石、海绵铁、凹凸棒石等),固体废弃物吸附剂(如煤渣、炉渣、粉煤灰、植物秸秆焚烧后的粉末等),无机物吸附剂(如镁盐、MnO2等),离子交换树脂、壳聚糖等等。
Arami等对活性炭吸附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阴离子染料-直接蓝78和直接红31为模式污染物。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初始染料浓度及盐浓度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于染料的吸附速率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李欣钰等利用煤灰质炭、椰壳炭和竹炭3种炭型对印染废水生化单元出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灰质炭在CODCr去除、DOC(溶解性有机碳)去除和吸附量表征中性能最为优越。进一步考察活性炭对于印染废水生化单元出水物质中疏水酸、非疏水物质、弱疏水有机物和亲水有机物的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灰质活性炭吸附剂较易除去含不饱和键的有机物。
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有以下优点:超强的吸附能力;宽的pH值适用范围;高的选择性。钛酸纳米管(titanate nanotubes,TNTs)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吸附剂,在首次被Kasuga报道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的钛酸纳米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均一的孔径结构,采用紫外光照射即可再生且吸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因而在吸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韩云飞等通过水热法以TiO2为原料合成了钛酸纳米管(TNTs),研究了Cd(Ⅱ)、Zn(Ⅱ)、Cu(Ⅱ)和Cr(Ⅲ)4种重金属在TNTs上的吸附行为,以及TNTs中钠含量对重金属吸附容量的影响。雷立等采用温和水热法合成钛酸盐纳米管,并应用于对水中重金属离子Pb(II)、Cd(II)和Cr(III)的吸附;所得TNTs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且对Pb(II)、Cd(II)和Cr(III)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高达525.58、214.41和69.65mg·g-1。pH 5时,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对于初始浓度分别为200、100和50mg·L-1的Pb(II)、Cd(II)和Cr(III),在TNTs上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513.04、212.46和66.35mg·g-1,吸附性能优于传统吸附材料。
利用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等特性。但是吸附剂在吸附染料饱和后会失去继续吸附的能力,由于染料等污染物仅仅转移至吸附剂上,并未彻底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吸附剂在吸附染料等污染物后会成为一种有毒有害的废物,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和处置,就会产生次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现阶段,将吸附饱和的吸附剂从废水中分离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离心分离法和磁场回收等,这些方法要么分离效率低,分离时间长,要么需要使用复杂的设备,分离成本高。国内外实践证明,吸附剂再生方法是否经济是制约吸附剂应用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选择经济有效的再生方法成为吸附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所在。目前,现有吸附剂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吸附量低、易团聚、极易产生二次污染、吸附剂与废水分离困难和再生性差的问题。
高级氧化方法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水处理方法。由于该方法处理过程中,可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能使许多结构稳定甚至很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分子,转化为无毒无害的可生物降解的低分子物质,反应最终产物大部分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离子等,并且无剩余污泥和浓缩物产生,因此,该方法近年来成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热点。Sun等利用水热法合成微晶型ZnO作为光催化氧化剂,对结晶紫、甲基紫和甲基蓝三种染料废水进行降解。75min后,可使脱色率达68.0%、99.0%和98.5%。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分别为43.2%、59.4%和70.6%,较商业ZnO的催化效果提高了16%~22%。Sema等以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的诱导下对刚果红废水进行降解研究。20mg/L的刚果红废水在光照30min,0.25%(质量体积比)纳米二氧化钛的系统中可轻松被降解。
与能耗高、花费大的高级氧化法相比,生物法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厌氧生物降解和好氧生物降解。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厌氧降解与好氧降解各有其针对性。Liang等采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与铁/炭微电解耦合工艺对偶氮染料茜素黄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回流比为1和2时,茜素黄最终出水降解率达96.5%,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分别为69.86%和79.44%。铁/炭微电解对染料的去除起到了促进作用。Somasiri等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对纺织废水进行脱色及还原性CODCR去除的研究。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能够去除超过90%的还原型CODCR,超过92%的色度被脱除。球菌在处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Isik等采用连续流式厌氧-好氧反应器对模拟混合印染废水(还原黑5、直接红28、直接黑38、直接棕2、直接黄12及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葡萄糖等)进行处理。厌氧停留时间为19.17h,好氧段停留1.22d时,CODCR去除率达91%~97%,色度去除率为84%~91%。色度的脱除在厌氧段所需时间较短,而中间产物的开环过程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使得整个厌氧段的时间加长。好氧段对于总芳香胺的去除较为有效,对于色度的去除效果较为微弱。生物法单独处理印染废水存在处理时间长,效果不稳定,抗冲击能力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不仅解决了吸附剂在使用过程中与废水分离困难、再生性差和吸附量不大等问题,而且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设备操作方便,运行管理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纳米材料吸附、紫外光照射和污泥法处理,其特征在于,纳米材料吸附采用了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紫外光照射采用了紫外灯管,污泥法采用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吸附:将印染废水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常温停留20~40min,使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染色物质;
2)紫外光照射原位再生:打开紫外灯管和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配连的循环泵,通过紫外灯管的紫外光照射,使吸附于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的染色物质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的作用下发生紫外光催化降解,并使已经吸附了印染废水中的染色物质且达到饱合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获得再生,重新恢复应有的吸附染色物质的性能,同时将经过吸附后的印染废水通过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配连的循环泵再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获得再生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将再次对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的印染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的印染废水在多次重复“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的过程中,实现进一步脱色;通过吸附预处理反应器的取样管,检测化学需氧量CODCr和色度,当化学需氧量CODCr小于300,色度低于100的时候,关闭紫外灯管;
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将吸附预处理反应器的出水导入SBR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SBR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参数为:进水pH范围是6.5~7.2,进水停留时间12h,循环时间12h,换水时间0.5h,曝气时间11.5h,曝气泵流速1.5/min,交换量60%,污泥停留时间5d,运行温度为30±2℃,经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印染废水的出水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其特征在于,进行印染废水处理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采用的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吸附预处理反应器、SBR生物反应器、进水泵、循环泵、取样管、水位指示器、阀门、液体流量计、曝气泵和曝气头,其中,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安装在吸附预处理反应器中且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固定在起,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相通,吸附预处理反应器与SBR生物反应器组合为一体,吸附预处理反应器和SBR生物反应器分别配置水位指示器和取样管,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设置紫外灯管,进水泵与紫外光再生反应器配连,曝气泵和曝气头配连,曝气头设置在SBR生物反应器中,循环泵分别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和SBR生物反应器配连;循环泵配有阀门;进水泵、曝气泵、SBR生物反应器分别配连液体流量计。
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由二氧化钛、氢氧化钠、活性碳纤维与蒸馏水合成,二氧化钛、氢氧化钠、活性碳纤维与蒸馏水的合成比例为1.2:29:1.2:66.7;合成比例为重量体积比例(固体为重量,液体为体积)。
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称取1.2g TiO2和29g NaOH,以及1.2g活性碳纤维于200mL的烧杯中,之后加入66.7mL蒸馏水,磁力搅拌12h;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器中,120~130℃下反应72h;待反应器自然冷却后,打开反应器;弃去上层碱液,下层白色沉淀物即为合成的TNTs@活性碳纤维;
步骤三:将TNTs@活性碳纤维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约200mL蒸馏水,磁力搅拌使TNTs@活性碳纤维与水完全混匀;5min后将悬液转移至塑料离心管中,5000rpm下离心5min;置去上清液,材料重新加入到烧杯中重复至少操作7~8次;待TNTs@活性碳纤维洗至pH 9后,乙醇完全分散材料至培养皿中,105℃烘干,称量装袋即可。
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TiO2采用P25型TiO2,NaOH采用优纯级NaOH。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聚四氟乙烯反应器带不锈钢外套。
其特征在于,紫外光再生反应器由紫外灯管、紫外光再生反应器进水管、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循还进水管、紫外灯管固定罩和罐体组成;紫外光再生反应器的罐体中设置紫外灯管固定罩、紫外光再生反应器进水管和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循环进水管,紫外灯管设置在紫外灯管固定罩中。
其特征在于,罐体采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和创新:
其一.解决了现有吸附剂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与废水分离困难,再生性差的问题;
业内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现有吸附剂均为颗粒状物质,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必须采用过滤或者离心分离等方式将附着染料的吸附剂与废水分离,从而使得吸附剂的分离回收工作工序烦琐,设备复杂,成本高昂;一旦附着染料的吸附剂没有及时从废水中分离回收,不仅无法实现去除印染废水中染料的目的,甚至于还会产生次生的环境问题;其次,现有吸附剂吸附完成后,只能通过热再生法、化学氧化再生法、生物再生法和溶剂再生法进行再生,从而导致再生过程时间长、效率低,费用高。
本发明采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属于纤维的一种,采用常规纺织方法可织造各种规格的活性碳纤维布,这些由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织造的活性碳纤维布作为吸附材料通过简单固定即可进行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并且这些由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织造的活性碳纤维布吸附染料后,只需将紫外灯置于吸附了染料的活性碳纤维布附近,采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后,就会使得附着在活性碳纤维布上的染料完全降解,同时实现了吸附材料的再生,无需将活性碳纤维从废水中分离;本发明采用的活性碳纤维既实现了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原位去除,又大大简化了作为吸附材料的活性碳纤维布的再生过程,再生时间短,费用低,再生效率高,并且避免了吸附材料造成的次生环境污染问题。
其二.解决了现有吸附剂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吸附剂价格便宜却吸附量小,吸附量大却价格贵的问题,实现了吸附量大且使用成本低;
现有吸附剂要么价格便宜却吸附量小,要么吸附量大却价格昂贵;而且由于再生过程时间长、效率低,费用高,造成了吸附剂的使用过程运营成本高昂;本发明的活性碳纤维功能材料由活性碳纤维和钛酸纳米管组成,二者均具有化学性能稳定,高耐久性,强度高,密度小的特点;再生过程简单,费用低廉,能长期重复使用,使用过程运营成本低。
其三.本发明采用的活性碳纤维可通过常规的纺织方法,制备各种活性碳纤维布;
本发明的活性碳纤维功能材料可以非常便捷的制备成各种活性碳纤维布,能根据具体废水处理工艺的要求灵活选择合适的使用量,且由于活性碳纤维布强度高,密度小,厚度薄,所以适用面广,而且活性碳纤维本身具有的化学性能稳定,高耐久性的特点,使其能长期使用;提高了吸附效率,降低了印染废水处理成本。
其四、本发明采用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设备操作方便,运行管理简单;
本发明采用的吸附预处理反应器具有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可以根据印染废水的来水CODCr和色度情况多次进行“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的循环处理过程,使其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小于300mg/L,色度低于100倍,保证了SBR反应器获得稳定的来水;使得处理效果稳定。
总之,本发明使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材料,化学性能稳定,高耐久性;使用过程简单,吸附完成后无需从废水中分离,而且再生时间短,费用低,再生效率高;使用过程运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采用的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采用的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中的紫外光再生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液体流量计;2、印染废水进水管;3、第一取样管;4、第二取样管;5、紫外光再生反应器;6、吸附预处理反应器;7、第一水位指示器;8、进水泵;9、进水口;10、紫外灯管;11、循环进水管;12、第二液体流量计;13、第一阀门;14、循环泵;15、第二阀门;16、第三液体流量计;17、SBR生物反应器进水口;18、第二水位指示器;19、曝气泵;20、第三阀门;21、曝气头;22、SBR生物反应器;23、SBR生物反应器出水管;24、第四液体流量计;25、第三取样管;26、第四取样管;27、排泥管;28、紫外光再生反应器进水管;29、紫外灯管固定罩;30、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1、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纳米材料吸附、紫外光照射、污泥法处理,纳米材料吸附采用了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紫外光照射采用了紫外灯管,污泥法采用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吸附:将印染废水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常温停留20~40min,使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染色物质;
2)紫外光照射原位再生:打开紫外灯管和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配连的循环泵,通过紫外灯管的紫外光照射,使吸附于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的染色物质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的作用下发生紫外光催化降解,并使已经吸附了印染废水中的染色物质且达到饱合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获得再生,重新恢复应有的吸附染色物质的性能,同时将经过吸附后的印染废水通过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配连的循环泵再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获得再生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将再次对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的印染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的印染废水在多次重复“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的过程中,实现进一步脱色,直至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的印染废水的脱色达到设定的要求;其间,通过吸附预处理反应器的取样管,检测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的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和色度,当CODCr小于300,色度低于100的时候,关闭紫外灯管与循环泵配连的阀门,将符合化学需氧量(CODCr)小于300和色度低于100要求的印染废水作为出水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中排出;
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将排出吸附预处理反应器的出水通过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配连的循环泵导入SBR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SBR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参数为:进水pH范围是6.5~7.2,进水停留时间12h,循环时间12h,换水时间(含进水和排水)0.5h,曝气时间11.5h,曝气泵流速1.5/min,交换量60%,污泥停留时间5d,运行温度为30±2℃,经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印染废水的出水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属于现有常规废水处理技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为SBR法,其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法的技术核心是SBR反应池,SBR反应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进行印染废水处理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使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由二氧化钛、氢氧化钠、活性碳纤维与蒸馏水合成,二氧化钛、氢氧化钠、活性碳纤维与蒸馏水的合成比例为1.2:29:1.2:66.7。合成比例为重量体积比例(固体为重量,液体为体积)。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采用的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由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SBR生物反应器22、进水泵8、循环泵14,水位指示器、阀门、液体流量计、取样管、曝气泵19和曝气头21组成。其中,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安装在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中且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固定在起,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相通,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与SBR生物反应器22组合为一体,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和SBR生物反应器22分别配置水位指示器和取样管,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设置紫外灯管10,进水泵8与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配连,曝气泵19和曝气头21配连,曝气头21设置在SBR生物反应器22中,循环泵14分别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5和SBR生物反应器22配连;循环泵14配有阀门;进水泵8、曝气泵19、SBR生物反应器22分别配连液体流量计。
水位指示器包括第一水位指示器7、第二水位指示器18;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20;液体流量计包括第一液体流量计1、第二液体流量计12、第三液体流量计16、第四液体流量计24;取样管包括第一取样管3、第二取样管4、第三取样管25、第四取样管26;
附预处理反应器6配连第一水位指示器7、第二液体流量计12、第一取样管3、第二取样管4;第一水位指示器7、第一取样管3、第二取样管4设置在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侧面;第二液体流量计12、位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上方。
进水泵8设置在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上面。设置在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上面的进水泵8与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的进水口9配连。
印染废水进水管2与第一液体流量计1配连,第一液体流量计1与进水泵8配连;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由紫外灯管10、紫外光再生反应器进水管28、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循还进水管、紫外灯管固定罩29和罐体31组成;罐体31采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制成;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的罐体31中设置紫外灯管固定罩29、紫外光再生反应器进水管28和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循环进水管,紫外灯管10设置在紫外灯管固定罩29中;曝气头21设置在SBR生物反应器22中,循环泵14、曝气泵19设置在SBR生物反应器22上。
循环泵14的一端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底部配连。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底部设置排放管。循环泵14的一端通过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底部设置的排放管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底部实现配连。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底部设置的排放管配有第三阀门20。循环泵14的另一端分别配连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5。第一阀门13配连第二液体流量计12,第二液体流量计12配连循环进水管11,第二阀门15配连第三液体流量计16。循环泵14的另一端为二路输出,其中一路输出通过第一阀门13、第二液体流量计12、循环进水管11配连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的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循还进水管,另一路输出通过第二阀门15、第三液体流量计16与SBR生物反应器22配连;在SBR生物反应器22中设有多个曝气头21,曝气泵19配连第四液体流量计24,曝气泵19通过配连的第四液体流量计24分别与SBR生物反应器22中设有的多个曝气头21配连。
SBR生物反应器22配置有SBR生物反应器出水管23、第三取样管25、第四取样管26、排泥管27;其中SBR生物反应器出水管23、第三取样管25、第四取样管26设置在SBR生物反应器22的侧面;排泥管27设置在SBR生物反应器22的底部。
本发明采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称取1.2g TiO2和29gNaOH,以及1.2g活性碳纤维于200mL的烧杯中,之后加入66.7mL蒸馏水,磁力搅拌12h。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器中,120~130℃下反应72h;待反应器自然冷却后,打开反应器;弃去上层碱液,下层白色沉淀物即为合成的TNTs@活性碳纤维。
步骤三:将TNTs@活性碳纤维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约200mL蒸馏水,磁力搅拌使TNTs@活性碳纤维与水完全混匀;5min后将悬液转移至塑料离心管中,5000rpm下离心5min;置去上清液,材料重新加入到烧杯中重复至少操作7~8次;待TNTs@活性碳纤维洗至pH 9后,乙醇完全分散材料至培养皿中,105℃烘干,称量装袋即可。
步骤一中,TiO2采用P25型TiO2,NaOH采用优纯级NaOH。
步骤二中,聚四氟乙烯反应器带不锈钢外套。
本发明采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通过常规的纺织方法,能够制备各种活性碳纤维布,由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的活性碳纤维布具有很好的吸附染色物质的性能,这种具有很好的吸附染色物质的性能由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的活性碳纤维布根据具体废水处理工艺的要求,灵活选择合适的使用量,因此使用十分方便。并且,这些由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织造的活性碳纤维布作为吸附材料只需通过简单固定,就能进行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
本发明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将印染废水首先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进行吸附预处理,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相通,然后打开紫外灯管10和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配连的循环泵14,紫外灯管10负责对于已经吸附了印染废水中的染色物质且达到饱合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进行照射,使吸附于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染色物质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作用下发生紫外光催化降解,并使已经吸附了印染废水中的染色物质且达到饱合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再生,重新恢复应有的吸附染色物质的性能。同时,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配连的循环泵14负责将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排出的经过吸附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通过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配连的第一阀门13再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使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的印染废水多次进行“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的过程,实现进一步脱色;其间,打开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取样管——第一取样管3和第二取样管4,检测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和色度,当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小于300,色度低于100的时候,关闭紫外灯管10;打开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二阀门15,通过循环泵14将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出水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进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SBR生物反应器22的运行参数为:进水pH范围是6.5~7.2,水力停留时间12h,循环时间12h,换水时间(进水和排水)0.5h,曝气时间11.5h,曝气泵流速1.5/min,交换量60%,污泥停留时间5d,运行温度为30±2℃,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经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该印染废水的出水能够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下面,结合试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限定本发明。
试验实例1:本发明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用的印染废水取自某纺织印染厂,其所含的染料类型主要为阳离子染料,废水水质参数如下:CODcr为486mg/L、BOD5为146mg/L、SS为82mg/L、色度为300倍、pH为8.8~9.1;将印染废水首先导入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进行吸附预处理,常温停留30min;然后打开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的紫外灯管10和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上的循环泵14,使吸附于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染色物质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作用下发生紫外光催化降解,并进行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的再生,同时将经过吸附后的印染废水再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使其多次进行“吸附—紫外光降解—吸附—紫外光降解”的过程,进一步对印染废水脱色;循环反应2h后,打开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取样管(包括第一取样管3和第二取样管4),检测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水质参数,检测到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水质参数如下:化学需氧量(CODCr)为276mg/L,BOD5为119mg/L,SS为49mg/L色度为80倍,关闭紫外灯管10和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一阀门13;调节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的pH值,使其达到6.5~7.2,再打开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二阀门15,将pH值达到6.5~7.2的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中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进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SBR生物反应器22的运行参数为:进水pH范围是6.5~7.2,进行水停留时间12h,循环时间12h,换水时间(进水和排水)0.5h,曝气时间11.5h,曝气泵流速1.5/min,交换量60%,污泥停留时间5d,运行温度为30±2℃,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经经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该印染废水的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为36.5mg/L、BOD5为17.8mg/L、SS为16mg/L、色度为20倍,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试验实例2:本发明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用的印染废水取自某纺织印染厂,其所含的染料类型主要为阳离子染料,废水水质参数如下:化学需氧量(CODcr)为582mg/L、BOD5为161mg/L、SS为91mg/L、色度为350倍、pH为8.8~9.1;将被处理的印染废水首先导入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进行吸附预处理,常温停留30min;然后打开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的紫外灯管10和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上的循环泵14,使吸附于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染色物质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作用下发生紫外光催化降解,并进行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再生,同时将经过吸附后的印染废水再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使其多次进行“吸附—紫外光降解—吸附—紫外光降解”的过程,进一步对印染废水脱色;循环反应3h后,打开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取样管(包括第一取样管3和第二取样管4),检测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水质参数,检测到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水质参数如下:化学需氧量(CODcr)为298mg/L,BOD5为127mg/L,SS为56mg/L、色度为90倍,关闭紫外灯管10和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一阀门13;调节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的pH值,使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的pH值达到6.5~7.2,再打开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二阀门15,将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中的pH值达到6.5~7.2的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进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SBR生物反应器22的运行参数为:进水pH范围是6.5~7.2,水力停留时间12h,循环时间12h,换水时间(进水和排水)0.5h,曝气时间11.5h,曝气泵流速1.5/min,交换量60%,污泥停留时间5d,运行温度为30±2℃,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经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该印染废水的出水的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CODcr)为48.6mg/L,BOD5为18.2mg/L,SS为17mg/L,色度为24倍,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试验实例3:本发明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用的印染废水取自某纺织印染厂,其所含的染料类型主要为阳离子染料,废水水质参数如下:CODcr为538mg/L、BOD5为152mg/L、SS为85mg/L、色度为350倍、pH为8.8~9.1;将印染废水首先导入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进行吸附预处理,常温停留30min;然后打开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的紫外灯管10和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上面的循环泵14,使吸附于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染色物质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作用下发生紫外光催化降解,并进行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再生,同时将经过吸附后的印染废水再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使其多次进行“吸附—紫外光降解—吸附—紫外光降解”的过程,进一步对印染废水脱色;内循环反应3h后,打开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取样管(包括第一取样管3和第二取样管4),检测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水质参数,检测到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水质参数如下:化学需氧量(CODcr)为287mg/L,BOD5为121mg/L,SS为51mg/L,色度为90倍,关闭紫外灯管10和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一阀门13;调节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的pH值,使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的pH值达到6.5~7.2,再打开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二阀门15,将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中的pH值达到6.5~7.2的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进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SBR生物反应器22的运行参数为:进水pH范围是6.5~7.2,进水停留时间12h,循环时间12h,换水时间(进水和排水)0.5h,曝气时间11.5h,曝气泵流速1.5/min,交换量60%,污泥停留时间5d,运行温度为30±2℃,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pH值达到6.5~7.2的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经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该印染废水的出水的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CODcr)为42.7mg/L、BOD5为17.9mg/L、SS为16mg/L、色度为22倍,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试验实例4:本发明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用的印染废水取自某纺织印染厂,其所含的染料类型主要为阳离子染料,废水水质参数如下:CODcr为518mg/L、BOD5为149mg/L、SS为79mg/L、色度为350倍、pH为8.8~9.1;将印染废水首先导入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进行吸附预处理,常温停留30min;然后打开紫外灯管和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的循环泵14,使吸附于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染色物质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作用下发生紫外光催化降解,并进行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的再生,同时将经过吸附后的印染废水再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使其多次进行“吸附—紫外光降解—吸附—紫外光降解”的过程,进一步对印染废水脱色;循环反应2h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的取样管(包括第一取样管3和第二取样管4),检测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水质参数,检测到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水质参数如下:化学需氧量(CODcr)为281mg/L,BOD5为122mg/L,SS为49mg/L,色度为85倍,关闭紫外灯管10和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一阀门13;调节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的pH值,使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的pH值达到6.5~7.2,再打开与循环泵14配连的第二阀门15,将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中的pH值达到6.5~7.2的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进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SBR生物反应器22的运行参数为:进水pH范围是6.5~7.2,水力停留时间12h,循环时间12h,换水时间(进水和排水)0.5h,曝气时间11.5h,曝气泵流速1.5/min,交换量60%,污泥停留时间5d,运行温度为30±2℃,导入SBR生物反应器22中pH值达到6.5~7.2的被处理的印染废水的出水经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该印染废水的出水的水质参数:CODcr为38.4mg/L、BOD5为18.3mg/L、SS为18mg/L、色度为20倍,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Claims (9)

1.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纳米材料吸附、紫外光照射和污泥法处理,其特征在于,纳米材料吸附采用了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紫外光照射采用了紫外灯管,污泥法采用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吸附:将印染废水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常温停留20~40min,使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染色物质;
2)紫外光照射原位再生:打开紫外灯管和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配连的循环泵,通过紫外灯管的紫外光照射,使吸附于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的染色物质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的作用下发生紫外光催化降解,并使已经吸附了印染废水中的染色物质且达到饱合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获得再生,重新恢复应有的吸附染色物质的性能,同时将经过吸附后的印染废水通过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配连的循环泵再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获得再生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将再次对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的印染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导入紫外光再生反应器中的印染废水在多次重复“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吸附—紫外光照射降解”的过程中,实现进一步脱色;通过吸附预处理反应器的取样管,检测化学需氧量CODCr和色度,当化学需氧量CODCr小于300,色度低于100的时候,关闭紫外灯管;
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将吸附预处理反应器的出水导入SBR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SBR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参数为:进水pH范围是6.5~7.2,进水停留时间12h,循环时间12h,换水时间0.5h,曝气时间11.5h,曝气泵流速1.5/min,交换量60%,污泥停留时间5d,运行温度为30±2℃,经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印染废水的出水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印染废水处理采用采用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SBR生物反应器(22)、进水泵(8)、循环泵(14)、取样管、水位指示器、阀门、液体流量计、曝气泵(19)和曝气头(21),其中,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安装在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中且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固定在起,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相通,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与SBR生物反应器(22)组合为一体,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和SBR生物反应器(22)分别配置水位指示器和取样管,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中设置紫外灯管(10),进水泵(8)与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配连,曝气泵(19)和曝气头(21)配连,曝气头(21)设置在SBR生物反应器(22)中,循环泵(14)分别与吸附预处理反应器(6)和SBR生物反应器(22)配连;循环泵(14)配有阀门;进水泵(8)、曝气泵(19)、SBR生物反应器(22)分别配连液体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由二氧化钛、氢氧化钠、活性碳纤维与蒸馏水合成,二氧化钛、氢氧化钠、活性碳纤维与蒸馏水的合成比例为1.2:29:1.2:66.7;合成比例为重量体积比例,固体为重量,液体为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一:称取1.2g TiO2和29g NaOH,以及1.2g活性碳纤维于200mL的烧杯中,之后加入66.7mL蒸馏水,磁力搅拌12h;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器中,120~130℃下反应72h;待反应器自然冷却后,打开反应器;弃去上层碱液,下层白色沉淀物即为合成的TNTs@活性碳纤维;
步骤三:将TNTs@活性碳纤维转移至500mL烧杯中,加入约200mL蒸馏水,磁力搅拌使TNTs@活性碳纤维与水完全混匀;5min后将悬液转移至塑料离心管中,5000rpm下离心5min;置去上清液,材料重新加入到烧杯中重复至少操作7~8次;待TNTs@活性碳纤维洗至pH 9后,乙醇完全分散材料至培养皿中,105℃烘干,称量装袋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TiO2采用P25型TiO2,NaOH采用优纯级NaO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聚四氟乙烯反应器带不锈钢外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由紫外灯管(10)、紫外光再生反应器进水管(28)、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循还进水管、紫外灯管固定罩(29)和罐体(31)组成;紫外光再生反应器(5)的罐体(31)中设置紫外灯管固定罩(29)、紫外光再生反应器进水管(28)和紫外光再生反应器循环进水管,紫外灯管(10)设置在紫外灯管固定罩(29)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罐体(31)采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30)制成。
CN201610537076.7A 2016-07-05 2016-07-05 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 Active CN106082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7076.7A CN106082534B (zh) 2016-07-05 2016-07-05 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7076.7A CN106082534B (zh) 2016-07-05 2016-07-05 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2534A true CN106082534A (zh) 2016-11-09
CN106082534B CN106082534B (zh) 2019-09-27

Family

ID=5721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7076.7A Active CN106082534B (zh) 2016-07-05 2016-07-05 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8253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5392A (zh) * 2016-11-17 2017-02-01 无锡市长安曙光手套厂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CN107311398A (zh) * 2017-07-31 2017-11-03 南京圆点环境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107555527A (zh) * 2017-10-19 2018-01-09 榆林学院 一种染料废水除酚脱色装置及方法
CN108355619A (zh) * 2018-02-12 2018-08-03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去除水污染物的纳米吸附材料
CN108689487A (zh) * 2018-06-01 2018-10-23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碳纤维联合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
CN116239271A (zh) * 2023-04-17 2023-06-09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自净化纳米电极碳网布在印染废水末端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1668A (zh) * 1999-12-27 2001-07-04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一种有机废水的光催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804081Y (zh) * 2005-05-17 2006-08-09 上海大学 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973997A (zh) * 2006-10-13 2007-06-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处理亚甲基蓝液相污染物负载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WO2008072747A1 (ja) * 2006-12-15 2008-06-19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再析出法で合成された耐候性を有する耐汚染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79198A (zh) * 2007-12-29 2008-10-08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有机气体的光催化相转移处理方法
CN102276010A (zh) * 2011-07-21 2011-12-14 东华大学 一种在线印染洗涤废水处理回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5044964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Magnetic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activated carbon nanocomposit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1668A (zh) * 1999-12-27 2001-07-04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一种有机废水的光催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804081Y (zh) * 2005-05-17 2006-08-09 上海大学 组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973997A (zh) * 2006-10-13 2007-06-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处理亚甲基蓝液相污染物负载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WO2008072747A1 (ja) * 2006-12-15 2008-06-19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再析出法で合成された耐候性を有する耐汚染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79198A (zh) * 2007-12-29 2008-10-08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有机气体的光催化相转移处理方法
CN102276010A (zh) * 2011-07-21 2011-12-14 东华大学 一种在线印染洗涤废水处理回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5044964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Magnetic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activated carbon nanocomposit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t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5392A (zh) * 2016-11-17 2017-02-01 无锡市长安曙光手套厂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CN107311398A (zh) * 2017-07-31 2017-11-03 南京圆点环境清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107555527A (zh) * 2017-10-19 2018-01-09 榆林学院 一种染料废水除酚脱色装置及方法
CN108355619A (zh) * 2018-02-12 2018-08-03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去除水污染物的纳米吸附材料
CN108689487A (zh) * 2018-06-01 2018-10-23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碳纤维联合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
CN116239271A (zh) * 2023-04-17 2023-06-09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自净化纳米电极碳网布在印染废水末端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2534B (zh) 201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2534B (zh) 一种利用活性碳纤维功能纳米材料进行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
Pang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textile industry wastewat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Malaysia: a review
CN104016511B (zh) 用于废水深度处理的臭氧/光催化氧化‑膜分离集成方法及集成装置
Naim et al. Removal and recovery of dyestuffs from dyeing wastewaters
Verma et al. Eradication of fatal textile industrial dyes by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0465112C (zh) 基于膜集成技术处理造纸废水及回用的工艺方法
CN102553450B (zh) 一种预防分置式mbr平板膜污染的方法
CN102616881A (zh) 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
Park et al. Water for the dyehouse: supply, consumption, recovery and disposal
CN201347378Y (zh) 间歇式三相流化臭氧氧化反应器
CN105417851B (zh)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复合生物絮凝剂制备方法
CN205061675U (zh) 一种臭氧活性炭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成套装置
CN205575760U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CN109928586A (zh) 一种去除印染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McKay et al. Dye removal using biochars
CN103272614A (zh) 一种污水处理专用钯催化剂及其应用
CN201634523U (zh) 连续式三相流化臭氧氧化反应器
CN110963634A (zh) 一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113292176A (zh) 基于生物炭协同过硫酸盐催化的染料废水快速脱色装置
CN105152494A (zh) 印染业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Meghwal et 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Dyes
CN104829042A (zh) 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
CN106186314A (zh) 一种采用改性凹凸棒土处理工业园区印染废水的方法
CN202988930U (zh)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CN104692592A (zh) 一种染料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装置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