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8228A - 手提用具 - Google Patents

手提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8228A
CN106068228A CN201580011988.4A CN201580011988A CN106068228A CN 106068228 A CN106068228 A CN 106068228A CN 201580011988 A CN201580011988 A CN 201580011988A CN 106068228 A CN106068228 A CN 106068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sset
sidewall
sealing
portable apparatus
opposite dir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19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8228B (zh
Inventor
长内纪己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iopa
Original Assignee
Corio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iopa filed Critical Coriopa
Publication of CN106068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8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8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8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20Lunch or picnic boxe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3/00Flexible luggage; Handbags
    • A45C3/04Shopping bags; Shopping 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7/00Collapsible or extensible purses, luggage, bags or the like
    • A45C7/0059Flexible luggage; Hand bags
    • A45C7/0077Flexible luggage; Hand bags collapsible to a minimal configuration, e.g. for storage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1/00Bags or like containers made of paper and having structural provision for thickness of contents
    • B65D31/10Bags or like containers made of paper and having structural provision for thickness of contents with gusseted s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002Rolls, strips or like assemblies of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06Handles
    • B65D33/065Integral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16End- or aperture-clos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65D33/1616Elements constricting the neck of the b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16End- or aperture-clos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65D33/1616Elements constricting the neck of the bag
    • B65D33/165Flexible elongated elements integral with or attached to bags or sacks ; Fastening thereof to the bag before clo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g Frame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保持收容物在搬运时的水平姿势并提高便利性和舒适性,并且能确保作为手提用具的拉伸强度。手提用具包括:相向的侧壁部(2、2);角撑板部(1),其与相向的所述侧壁部(2、2)各自的下端连接,并且被夹在相向的侧壁部(2、2)之间以构成底部;一对把手部(3、3),其从相向的侧壁部(2、2)各自的上端起在与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的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出;侧壁密封部(2c、2c),其将相向的侧壁部(2、2)中的比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更靠上侧的部分的在方向(X)上的两端部密封;以及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其将相向的侧壁部(2、2)中的比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更靠下侧的部分的在方向(X)上的两端部密封。

Description

手提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提用具。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搬运例如饭盒、副食、汤菜及蛋糕、甜点等的提供中所用的包装容器的手提用具。
背景技术
作为搬运由聚乙烯等制造、填满例如饭盒、副食、汤菜及蛋糕、甜点等的不可倒置的包装容器时的袋子,大多使用手提袋,根据其形状也被称为U型袋,根据使用场合也被称为购物袋或便利店袋。
在上述的包装容器和手提袋的组合的情况下,在搬运时,收容于袋中的容器在袋内的水平姿势的保持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其原因,在现有的手提袋的下端有将侧壁彼此缀合的热熔接密封部,由于把手和下端的热熔接密封部之间的拉伸力的作用方向的关系,在下端的热熔接密封部弯折,侧壁彼此容易闭合,底部弯折而重叠的倾向很强。由此,因为作为袋子,底部弯折而重叠的倾向很强,所以袋子中的用于保持容器的水平姿势的袋子的大小和容器的大小的匹配范围,换言之,配合的优选范围是有限的且很窄。尽管如此,现有的手提袋中,下端的热熔接密封部的宽度(长度)所限定的袋子的宽度、及包括裆(也称为角撑板)的袋子的腰周长(腰围)的大小被固定为袋子的各个设计上的特定值,袋子的大小和容器的大小的组合大多偏离用于保持水平姿势的优选范围。而且,若袋子和容器的组合稍微偏离优选范围,则会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步行时的振动而在容器内发生重心移动,或搬运者的腿从袋子的外侧碰到等的外力施加至容器,从而导致容器在袋子中容易大幅倾斜,最终容器在袋子中以容器的一侧面沿着袋底部的热熔接密封线的形态变为垂直姿势。
如此,与侧壁彼此缀合的热熔接密封部位于下端相互作用,在使用不在优选范围内的手提袋和容器的组合的情况下,会存在如下问题:容器在袋子中倾斜,容器的内容物倾向一侧而损害摆盘的美观,或者发生不同饭菜的混合,此外,还会发生汤菜等液状内容物漏出或溢出等的不良情况,便利性和舒适性不能说比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举出的收容于袋子中的容器的保持水平姿势的结构。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的购物袋如图18所示,在将容器102收容于袋子中时的成为底部的部分的四角设置水平孔101,在将容器102收容于购物袋中时,该容器102的四角嵌于水平孔101中而被保持。
此外,专利文献2的购物袋如图19所示,在周壁(侧壁)101的、将容器收容于袋子中时的容器的边缘的位置设置缝隙102,在将容器收容于购物袋中时,使该容器的边缘钩挂于缝隙102而保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463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2851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保持水平姿势的结构中,前提是将容器的四角嵌入袋子上所设的四个水平孔中,所以存在如下问题:缺乏与收容于袋子中的容器的尺寸及形状的变化相应的通用性,对于容器的每个尺寸及形状,需要分别准备专用的购物袋、即尺寸不同的多种袋子。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保持水平姿势的结构中,为了确保与收容于袋子中的容器的尺寸的变化相应的通用性,需要在购物袋上设置相当数量的缝隙,而购物袋的拉伸强度的确保和与容器的尺寸的变化相应的通用性的确保是此消彼长(日文:トレードオフ)的关系,所以若提高通用性就会存在拉伸强度降低的问题。进一步来说,如果将用于钩挂容器的边缘的缝隙设置在袋子的周壁(侧壁)以承受容器的载荷,则袋子必然容易自该缝隙容易破裂,说起来,在袋子的周壁即使设置一个缝隙也会存在拉伸强度下降的问题。此外,根据没有边缘等的容器的形状,还存在可能有购物袋的缝隙完全不起作用的情况。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提用具,该手提用具保持收容物在搬运时的水平姿势且能提高便利性和舒适性,并且能确保作为手提用具的拉伸强度,此外,可灵活对应收容物的尺寸及形状的变化,与收容物的尺寸及形状无关,具有能保持该收容物的水平姿势的高的通用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手提用具包括:相向的侧壁部;角撑板部,该角撑板部与相向的上述侧壁部各自的下端连接、且在被折叠的状态下被夹在相向的侧壁部之间,并且在扩张的状态下构成底部;一对把手部,该一对把手部从相向的侧壁部各自的上端起在与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的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以及侧壁-角撑板密封部,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通过将相向的侧壁部中的比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更靠下侧的部分的在方向X上的两端部密封而形成。另外,“侧壁-角撑板密封”用于表示将侧壁部和角撑板部密封的形态。
因此,根据该手提用具,在内部收容了物体的状态的底部没有密封线、密封部,所以内部所收容的物体不会受到密封线、密封部的存在的影响。此外,因为在底部没有密封线、密封部,内部收容物体时的形状不会受到底部的密封线、密封部的尺寸的影响,所以能以与收容于内部的物体的尺寸及形状相对应、适合的方式收容,能保持搬运时收容物相对于手提用具的收容物的水平姿势,并且能应对多种尺寸和形状。
而且,因为在周壁(侧壁)没有设置缝隙,所以不会损害作为手提用具的强度,与内部所收容的物体的形状无关,可发挥该收容物的水平姿势保持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手提用具可以沿着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将侧壁部及角撑板部的角部分剪裁。该情况下,手提用具的原料是能再生利用的原料时,可节约材料使用量(即,制造时被剪裁的材料通过在剪裁后立即回收,能在未被污染、清洁的状态下被回收,能直接再利用,所以可节约材料使用量)。此外,在手提用具的原料是规定的再生资源时,能节约再商品化的实施委托费用(即,特定商家将需要再商品化的再商品化义务量乘以实施委托单价而算出的费用;关于容器包装的分别收集及再商品化的促进等的相关法律:1995年6月16日法律第112号)。该情况下,根据手提用具的形态,由侧壁部和角撑板部形成凹陷(或者凹坑),该凹坑容易钩挂在例如门把手及汽车的手刹杆等上时,采用不形成该凹陷的结构。该情况下,进一步在作为手提用具的使用时的侧面三面及底面一面的共计四面的各面上、或者在侧面四面及底面一面的共计五面的各面上、且在各面的中央位置处(包括遍及各面的整面的形态及横跨四面或五面并连续的形态),可通过筒形未加工原料的仅单面的印刷来赋予图案。
此外,本发明的手提用具可以使被折叠的状态下的角撑板部的折返长度Lg和两端部的侧壁-角撑板密封部间的长度Lb之间满足2Lg≥Lb的关系。该情况下,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的方向X和手提用具的使用时的收容空间的长边方向为正交的关系。而且,发挥适当的限制力,特别是在多个容器等被堆积在收容空间中的情况下,可将这些容器等稳稳地保持,并防止倒塌。
此外,本发明的手提用具还可具有侧壁密封部,该侧壁密封部通过将相向的侧壁部中的比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更靠上侧的部分的在方向X上的两端部密封而形成,使被折叠的状态下的角撑板部的折返长度Lg和两端部的侧壁密封部间的长度L’之间满足4Lg≥L’的关系。该情况下,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的方向X和手提用具的使用时的收容空间的长边方向为正交的关系。而且,发挥适当的限制力,特别是在多个容器等被堆积在收容空间中的情况下,可将这些容器等稳稳地保持,并防止倒塌。
此外,本发明的手提用具中,可在把手部设置单个贯通孔,或者在把手部在与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的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多个贯通孔。该情况下,容易将把手部折返。
此外,本发明的手提用具包括:相向的侧壁部;以及角撑板部,该角撑板部与相向的上述侧壁部分别连接,此外,还在相向的侧壁部和角撑板部重复的部分具有侧壁-角撑板密封部,沿着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将侧壁部和角撑板部的角部分剪裁。
因此,根据该手提用具,手提用具的原料是能再生利用的原料时,可节约材料使用量(即,制造时被剪裁的材料通过在剪裁后立即回收,能在未被污染、清洁的状态下被回收,能直接再利用,所以可节约材料使用量)。此外,在手提用具的原料是规定的再生资源时,能节约再商品化的实施委托费用(即,特定商家将需要再商品化的再商品化义务量乘以实施委托单价而算出的费用;关于容器包装的分别收集及再商品化的促进等的相关法律:1995年6月16日法律第112号)。根据该手提用具,此外根据手提用具的形态,由侧壁部和角撑板部形成凹陷(或者凹坑),该凹坑容易钩挂在例如门把手及汽车的手刹杆等上时,采用不形成该凹陷的结构。根据该手提用具,进一步在作为手提用具的使用时的侧面三面及底面一面的共计四面的各面上、或者在侧面四面及底面一面的共计五面的各面上、且在各面的中央位置处(包括遍及各面的整面的形态及横跨四面或五面并连续的形态),可通过筒形未加工原料的仅单面的印刷来赋予图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手提用具,能够在内部所收容的物体不受密封线、密封部的存在的影响的方式保持搬运时的收容物相对于手提用具的水平姿势,所以能防止将饭盒容器这样的壁较薄的长方体形状的一侧面顶在密封线、密封部而使收容物变为垂直姿势,能够实现便利性和舒适性的提高。此外,能够对应多种尺寸和形状,所以能够实现通用性的提高。而且,在周壁(侧壁)没有设置缝隙,不会损害强度,所以能确保作为手提用具的足够的强度。此外,与内部所收容的物体的形状无关,能发挥该收容物的水平姿势保持功能,所以从该方面考虑,也能实现便利性、舒适性和通用性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手提用具中,在沿着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将侧壁部和角撑板部的角部分剪裁的情况下,在手提用具的原料是能再生利用的原料的情况下,能节约材料使用量,此外,手提用具的原料是规定的再生资源时,能节约再商品化的实施委托费用,所以能抑制废弃物的排出,并能有效地利用资源,此外,能降低手提用具的制造及使用所涉及的总成本。该情况下,可采用没有形成由侧壁部和角撑板部形成的凹陷的结构,在手提用具的使用中凹陷不会钩挂于突起物等上,所以能实现便利性和安全性的提高。该情况下,还可以在作为手提用具的使用时的侧面三面及底面一面的共计四面的各面上、或者在侧面四面及底面一面的共计五面的各面上、且在各面的中央位置处(包括遍及各面的整面的形态及横跨四面或五面并连续的形态),通过筒形未加工原料的仅单面的印刷来赋予图案,所以能提高手提用具的制造工序中的装饰的效率性,此外,能提高装饰的应用性、扩大用途的范围、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A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手提用具的侧壁部彼此稍微拉开后的状态的从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B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手提用具的侧壁部彼此稍微拉开后的状态的从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手提用具的侧壁部彼此大幅拉开后的状态的、相对于侧方从稍微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手提用具的侧壁部彼此大幅拉开后的状态的、从比图3A更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手提用具的制造时的角撑板部形成加工、密封部形成加工以及切断加工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手提用具的制造时的剪裁加工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将侧壁部和角撑板部的下端角部分剪裁的其它例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7A是表示用于说明将侧壁部和角撑板部的下端角部分剪裁的效果的比较例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下侧部分的主视图。
图7B是表示用于说明将侧壁部和角撑板部的下端角部分剪裁的效果的比较例的图,且是说明在内部收容有容器等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实施方式的另外一例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实施方式的又另外一例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0A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效果的图,且是说明手提用具的制造时的印刷处理的图。
图10B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效果的图,且是将经过印刷处理的制造后的手提用具折叠后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效果的图,且是表示使用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A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效果的图,且是说明手提用具的制造时的印刷处理的图。
图12B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效果的图,且是将经过印刷处理的制造后的手提用具折叠后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效果的图,且是表示使用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中用于发挥特别效果的尺寸关系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5A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效果的图。
图15B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效果的比较例的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手提用具中用于发挥特别效果的其它的尺寸关系的图,且是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17A是表示本发明的手提用具中的把手部的变形例的图,且是表示把手部的贯通孔的图。
图17B是表示本发明的手提用具中的把手部的变形例的图,且是表示将把手部折返的状态下的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购物袋(日文:レジ袋)的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以往的购物袋的其它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至图5中示出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该手提用具10包括:相向的侧壁部2、2;角撑板部1,该角撑板部1与上述相向的侧壁部2、2各自的下端连接,并且在手提用具10折叠的状态下被夹在相向的侧壁部2、2之间,在手提用具10扩张的状态下构成底部;一对把手部3、3,该一对把手部3、3从相向的侧壁部2、2各自的上端起在与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的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出;侧壁密封部2c、2c,该侧壁密封部2c、2c将相向的侧壁部2、2中的比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更靠上侧的部分的在方向X上的两端部密封;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将相向的侧壁部2、2中的比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更靠下侧的部分的在方向X上的两端部密封。
对于手提用具10的材质和原料,只要是具有柔软性和挠性、且在悬吊假定的收容物时能发挥足够强度的原料即可,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原料,例如,可在考虑使用情况及假定的收容物等后从聚乙烯、聚酯、聚苯乙烯、聚丙烯、尼龙、纸浆、无纺布、麻、棉及丝绸等中适当选择。
侧壁部2、2如图1所示,在侧壁部2、2上端的两个把手部3、3之间的中间部自由端2a及把手部3、3的外侧的侧部自由端2b、2b密闭且手提用具10折叠的状态(以下称为手提用具10的折叠状态)中,正面与背面相向。图中,基于手提用具10的使用状态,V轴表示上下方向(而且,VU表示朝上,VL表示朝下)、H轴表示横向。
此外,如图3所示,侧壁部2、2在中间部自由端2a及侧部自由端2b、2b打开且在手提用具10内放入容器等的状态(以下称为手提用具10的收容待机状态)下相向,并且构成手提用具10的侧壁。
角撑板部1在图1示出的手提用具10的折叠状态下被夹在相向的侧壁部2、2(正面、背面)之间,并以形成一个山峰和该山峰两侧的侧壁部2、2之间的两个山谷的方式折叠,此外,在图3示出的手提用具10的收容待机状态下构成手提用具10的底部。
角撑板部1和侧壁部2的下端在与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的方向X(以下称为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连接,上述角撑板部1被夹在相向的侧壁部2、2之间。
考虑到手提用具10的材质,通过例如热熔接及粘接或者缝制,在侧壁部2、2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两端部各自的比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更靠侧部自由端2b、2b侧的部分形成侧壁密封部2c、2c,该侧壁密封部2c、2c在主视观察时处于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另外,侧壁密封部2c相对于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主视观察时的方向并不限定于图1示出的例子那样的正交的方向,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也可以是倾斜的方向。
在侧壁密封部2c,将侧壁部2、2彼此、即图1中正面侧的侧壁部2和背面侧的侧壁部2彼此被密封。
此外,考虑到手提用具10的材质,通过例如热熔接及粘接或者缝制,在侧壁部2、2及角撑板部1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两侧的比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更靠近与侧部自由端2b、2b相反一侧的部分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在主视观察时处于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呈45°交叉的方向上。在手提用具10的主视观察时,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的角度按照侧壁部2的角撑板部1的下端的宽度比折叠山峰棱线1a位置的宽度窄的方式,换言之,按照两侧的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呈上下倒八字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在主视观察时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相对于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角度并不限定于45°,可以适当调整,具体而言,可以在例如30°~60°程度的范围内适当调整,进一步来讲,也可以是90°(即正交的方向)。
在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将相向的侧壁部2、2中的一方和在手提用具10的折叠状态下相向的角撑板部1中的一方密封。具体而言,在图1中,将正面侧的侧壁部2和角撑板部1中的与正面侧的侧壁部2连接的一侧密封,将背面侧的侧壁部2和角撑板部1中的与背面侧的侧壁部2连接的一侧密封。另外,这样的密封方式也称为V型密封。
另外,在主视观察时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形成于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的情况下,可以将正面侧的侧壁部2、角撑板部1中的与正面侧的侧壁部2连接的一侧、背面侧的侧壁部2和角撑板部1中的与背面侧的侧壁部2连接的一侧的全部一起密封。此外,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可形成为超过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并到达侧壁部2,另外,也可以使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和侧壁密封部2c连续而形成为连续的、一体的密封部。此外,例如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以遍及角撑板部1的大致整体且连续无缝隙的方式形成,但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既可仅形成于角撑板部1的一部分,也可以如虚线那样断断续续地形成。
于是,由底部和侧壁形成手提用具10的收容空间5,其中,上述底部由角撑板部1构成,上述侧壁由侧壁部2、2构成。
把手部3设置成从相向的侧壁部2、2各自的上端,换言之,从相向的侧壁部2、2各自的在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的与角撑板部1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起,在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连接、延伸。
把手部3的从相向的侧壁部2、2各自的上端起连接并延伸的部分彼此在上端连接。藉此,把手部3被抓握、把持而起到把手的作用。另外,考虑到手提用具10的材质,可以通过例如热熔接及粘接或者缝制,将把手部3的从相向的侧壁部2、2各自的上端连接并延伸的部分彼此在上端密封。
把手部3的两侧端,换言之,把手部3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两端是自由端(开口端)。藉此,形成供手提用具10的使用者的手插入的孔部3a。
此外,把手部3被设置成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分开的一对把手部3、3。于是,根据以上的结构,手提用具10的使用者的手以将一对把手部3、3一起抓握的方式插入孔部3a的方向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一致。此外,侧壁密封部2c的俯视时的方向也与供使用者的手插入孔部3a的方向一致。由此,通过使供使用者的手插入孔部3a的方向、角撑板棱线方向X及侧壁密封部2c的俯视时的方向一致,可以防止相向的侧壁部2、2彼此欲闭合的力作用于收容物,能有利于保持收容物的水平姿势。
另外,把手部3也可以形成为具有在手提用具10的折叠状态下被夹在从相向的侧壁部2、2延伸的部分之间、且以形成山峰和山谷的方式折叠的角撑板部。该情况下,可抑制手提用具10在折叠状态下的把手部3部分的大小,即、将作为角撑板部而折入的部分减短,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可充分确保把手部3的高度尺寸。
另外,手提用具10整体的大小以及角撑板部1、侧壁部2和把手部3在各方向上的尺寸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大小和值,可根据假定的用途、收容物的形状、大小及个数等进行适当调整。
上述手提用具10可使用例如聚乙烯的筒形未加工原料(日文:原反素材)(也称为管材等)来制造。
本实施方式的手提用具10的制造方法是,在筒形未加工原料11上沿着筒轴心方向形成角撑板部1,此外,通过将该角撑板部1及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在轴直角截面上与该角撑板部1相向的位置折叠,在将筒形未加工原料11折叠的状态下,使在与筒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一对侧壁密封部2c、2c在筒轴心方向上分开而形成,并且使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在筒轴心方向上分开而形成于角撑板部1部分,其中,上述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的方向是从一对侧壁密封部2c、2c的各自的位置朝向侧壁密封部2c、2c之间倾斜的,接着,沿着侧壁密封部2c切断,进一步将包含侧壁密封部2c的一部分的部分12切除,并将被夹在该部分12之间的部分13切除,此外,沿着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进行切除。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首先,在筒形未加工原料11上,以折叠山峰棱线1a为筒轴心方向的方式形成角撑板部1,该角撑板部1相对于筒轴心折叠而形成山峰和山谷。于是,筒形未加工原料11以下述状态被整平,即以山峰(换言之,折叠山峰棱线1a)在内侧的方式折叠角撑板部1、且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在轴直角截面上与角撑板部1相向的位置沿着筒轴心方向被折叠的状态。
接着,在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形成有角撑板部1的部分,折叠山峰棱线1a侧的端部是在筒轴心方向(即、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为规定的间隔(即、手提用具10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尺寸L的间隔)的位置或其附近的位置,且通过热熔接形成一对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该一对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的方向是作为特定手提用具10的部分的一对部分以彼此接近的方式而倾斜的方向。
此外,在形成有角撑板部1、被折叠且被整平的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至少在比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靠与角撑板部1相反一侧的部分(换言之,没有形成角撑板部1的部分),在筒轴心方向(即、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以规定的间隔(即、侧壁密封部2c的中心间隔等于手提用具10的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尺寸L的间隔),通过热熔接形成与筒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侧壁密封部2c。另外,在图4示出的例子中,以横跨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宽度(即、与筒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整体的方式形成密封部2Co,使该密封部2Co的一部分成为侧壁密封部2c。
在此,在使用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情况下,在筒轴心方向(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并列形成侧壁密封部2c以及/或者作为特定手提用具10的部分的一对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
接着,筒形未加工原料11在侧壁密封部2c的中心线处被切断,换言之,在侧壁密封部2c的中心位置处且在与筒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切断(图4中的切断线15)。藉此,形成筒轴心方向(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尺寸为L的原形(日文:原形)11A。
接着,将规定片数的原形11A重叠,进行用于形成把手部3的剪裁。具体而言,通过剪裁而切除的侧壁两端切除部分(图5中标记符号12的斜线部分)被设定为原形11A的筒轴心方向(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两端部分。另外,侧壁两端切除部分12可以设定为残留侧壁密封部2c的一部分的范围,或者设定为全部切除的范围,两者中任一种均可,此外,可以设定为不包含角撑板部1的范围,或者设定为包含角撑板部1的范围,两者中任一种均可。
另外,侧壁两端切除部分12的主视观察时的形状(即、图5中的符号12的斜线部分的形状)只要至少包含原形11A的上端角部分即可,不限定为特定的形状,例如可以是三角形,剪裁线也可以是弧状。
此外,通过剪裁而切除的侧壁切除部分(图5中标记为符号13的斜线部分)可以按照如下条件设定: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且在相邻的侧壁两端切除部分12、12之间,使把手部3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宽度为规定的尺寸。另外,侧壁切除部分13被设定为不包含角撑板部1的范围。
另外,侧壁切除部分13的主视观察时的形状(即、图5中的符号13的斜线部分的形状)只要至少包含原形11A的上端即可,不限定为特定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半椭圆形或半圆形。
由此,通过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分开并列设定一对侧壁两端切除部分12、12和侧壁切除部分13,并将这些部分切除,可形成环状的一对把手部3,该一对把手部3具有将被切除的部分作为开口端的孔部3a。
接着,沿着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剪裁侧壁部2和角撑板部1的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两侧的下端角部分(图5中标记为符号14的斜线部分)。
另外,在图5示出的例子中,以与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邻接(换言之,密接)的方式剪裁下端角部分14,但是下端角部分14的剪裁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在考虑例如制造中的技术上的条件及限制等的前提下,可适当选择合适的位置。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在稍微偏离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的位置进行剪裁,即,以在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的外侧留有余地的方式来剪裁下端角部分14。
此外,在图5示出的例子中,使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形成为倾斜的直线状,但是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直线状,在考虑例如制造中的技术上的条件及限制等的前提下,可适当选择合适的形状。具体而言,例如如图5的标记为<a>的圆内所示,倾斜的直线状的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的上端部分可形成为在沿着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方向上弯曲的部分2d’。
藉由以上构成,完成手提用具10。
根据上述的制造方法,能以筒形(管形(tube))的状态直接使用筒形未加工原料(管形材)来制造手提用具10。即,能制造一种制造工夫简便、且能发挥对收容物的良好的水平姿势保持功能的手提用具10。
但是,上述的手提用具10的制造方法和制造工序只是一例,制造本发明的手提用具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工序。
具体而言,例如在上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工序中,通过热熔接而形成密封部2Co(侧壁密封部2c)和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进行用于将规定片数的在切断线15处切断而形成的原形11A重叠而形成把手部3的剪裁,以及进行侧壁部2和角撑板部1的下端角部分的剪裁,但是,也可以采用侧部密封(即、在密封(密封)的同时还进行热熔断的加工方法),在同时进行侧壁部2的密封(相当于密封部2Co(侧壁密封部2c)的形成)和热熔断(相当于切断线15中的切断)的情况下,还同时进行侧壁部2-角撑板部1的密封(相当于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的形成)和热熔断(相当于沿着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的剪裁)(侧部密封的处理一片一片地进行)。另外,该情况下,用于形成把手部3的剪裁也通过与上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工序同样的剪裁来进行(该剪裁处理是在将规定片数的原形重叠后进行的)。
此外,作为手提用具10的材质和原料,例如在使用无纺布等的情况下,可采用超声波切割熔敷(也称为超声波切割和密封等),例如在使用聚酯等布原料的情况下,可采用缝制。
在采用侧部密封及超声波切割熔敷的情况下,不会形成采用通常的热熔接而形成的熔敷部分(也称为耳),节约材料使用量,而且手提用具10的外观整洁而良好。
此外,在上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工序中采用了筒形未加工原料11,但也可以使用膜材料来制造手提用具10。
此外,本发明中,将侧壁部2及角撑板部1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两侧的下端角部分14、14剪裁并不是必须的构成。即,即使不将下端角部分14、14剪裁,也可发挥由于底部没有密封线、密封部而产生的收容物的水平姿势保持功能。
另外,通过将侧壁部2及角撑板部1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两侧的下端角部分14、14剪裁,在能够回收利用手提用具10的原料时,能节约材料使用量(即,在制造时被剪裁的聚乙烯等通过在剪裁后回收,能够在没有被污染、以清洁的状态被回收,能直接再利用,所以能节约材料使用量)。此外,在手提用具10的原料是规定的再生资源时,能节约再商品化的实施委托费用(即,特定商家将需要再商品化的再商品化义务量乘以实施委托单价而算出的费用;关于容器包装的分别收集及再商品化的促进等的相关法律:1995年6月16日法律第112号)。手提用具10的原料是能再生利用的原料时,在能减少废弃物的排出量的方面,还能减轻环境负荷。
上述的手提用具10具体能以例如以下方式使用。首先,如图2和图3所示,使一对把手部3、3在上侧,将相向的侧壁部2、2彼此拉开,并且将角撑板部1扩张。藉此,形成侧方主要被侧壁部2、2覆盖、下方被角撑板部1覆盖而围成的收容空间5。
接着,将例如饭盒容器这样的容器等收容于收容空间5(即,载放在角撑板部1上)。此时,在容器等平面纵横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下,较好是以使容器等的平面长轴方向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的方式配置。
接着,在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将手放入两个把手部3、3的孔部3a、3a,将这些把手部3、3一起抓握并提起手提用具10。此时,在底部没有密封线、密封部,所以手提用具10的底面的尺寸、形状不会因为容器的自重而受到密封线、密封部的影响,且能自动调整,手提用具10的底面(即、角撑板部1)紧贴着容器的底面,可靠地支撑容器并保持水平。此外,手提用具10的使用者的手以将一对把手部3、3一起抓握的方式插入孔部3a的方向、角撑板棱线方向X和侧壁密封部2c的俯视时的方向一致,所以相向的侧壁部2、2彼此欲闭合的力不会作用于收容物,可保持收容物的水平姿势。
根据以上构成的手提用具10,因为在底部(即、角撑板部1)没有密封线、密封部,收容于内部的物体不会受到密封线、密封部的存在的影响,能够防止将饭盒容器这样的壁较薄的长方体形状的一侧面顶在密封线、密封部而导致收容物变为垂直姿势。此外,根据手提用具10,因为在底部(角撑板部1)没有密封线、密封部,内部收容物体时的形状不会受到底部的密封线、密封部的尺寸的影响,所以能以与收容于内部的物体的尺寸及形状相对应、适合的方式进行收容,能保持搬运时收容物相对于手提用具的水平姿势,并且能应对多种尺寸和形状。
根据手提用具10,在侧壁部2也没有设置缝隙,所以不会损害作为手提袋的强度,并且无论收容物的形状如何,都能发挥该收容物的水平姿势保持功能。
此外,手提用具10构造成仅在底部具有角撑板部1,还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并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将侧壁部2和角撑板部1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两侧的下端角部分(图5中标记为符号14的斜线部分)剪裁,根据具有该结构的手提用具10,在制造工序中,在通过折入加工而形成角撑板部1之前,通过仅在以简单地压扁而形成双层的方式折叠的筒形未加工原料(管形材)的单面上进行印刷,能对作为手提用具10使用时的四面或五面赋予图案等。
具体而言,如图10A所示,将筒形未加工原料11以简单地压扁而形成双层的方式进行折叠,对于一个原形11A(手提用具10),通过仅单面的印刷能够赋予沿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第一侧面的图案40A、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且相向的第二侧面各自的图案40B、40B、和底面的图案40C。另外,在印刷处理后,通过进行用于形成角撑板部1的折入加工,并进行密封部的形成、切断和剪裁等,制造出手提用具10(图10B)。另外,图10A中的第二侧面的图案40B、40B及底面的图案40C的中央位置作为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而被折叠(参照图10B)。
藉此,如图11所示,在作为手提用具10使用时的侧面三面以及底面一面的共计四面的各面上、且在各面的中央位置,通过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仅单面的印刷,能够赋予图案等。另外,并不限定于仅对各面的中央位置的一部分赋予图案等的形态,除了能对各面的中央位置的一部分赋予图案等之外,还能对偏离各面的中央位置的位置的一部分赋予图案等,此外,还能赋予遍及各面的整面的图案等,也能赋予跨越四面的连续的图案等。此外,若举出一例,作为第一侧面的图案40A和第二侧面的图案40B、40B,可考虑全部表示相同的商标(根据需要,大小不同),作为底面的图案40C,可考虑表示手提用具10的规格及操作上的注意事项等。
具体而言,此外,如图12A所示,将筒形未加工原料11以简单地压扁而形成双层的方式进行折叠,对于一个原形11A(手提用具10),通过仅单面的印刷能赋予沿角撑板棱线方向X而相向的第一侧面各自的图案40A、40A、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且相向的第二侧面各自的图案40B、40B、和底面的图案40C。另外,在印刷处理后,通过进行用于形成角撑板部1的折入加工,并进行密封部的形成、切断和剪裁等,制造出手提用具10(图12B)。另外,图12A中的第二侧面的图案40B、40B及底面的图案40C的中央位置作为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而被折叠(参照图12B)。
藉此,如图13所示,在作为手提用具10使用时的侧面四面以及底面一面的共计五面的各面上、且在各面的中央位置,通过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仅单面的印刷,能够赋予图案等。另外,并不限定于仅对各面的中央位置的一部分赋予图案等的形态,除了能对各面的中央位置的一部分赋予图案等,还能对偏离各面的中央位置的位置的一部分赋予图案等,此外,还能赋予跨越五面的连续的图案等。
图13示出的例子的情况下,接着,通过筒形未加工原料11的仅单面的印刷,无论手提用具10的携带方法如何,即无论以怎样的方式携带手提用具10,都能构造成使五面的图案40A、40B、40C中的至少一个必定露出。因此,作为图案40A、40B、40C,在赋予例如商标的情况下,由于该商标必定露出而能发挥更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如上所述,手提用具10的整体大小以及角撑板部1、侧壁部2和把手部3的各方向上的尺寸能适当调整,但通过将角撑板部1的折返长度(换言之,上下方向即V轴方向上的裆宽(日文:襠幅))和底边长度(换言之,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一对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间的下端的长度)调整为特定的尺寸关系,可发挥特有的效果。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在将手提用具10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中,将角撑板部1的上下方向即V轴方向上的折返长度Lg和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底边长度Lb被调整为满足2Lg≥Lb的关系,从而可发挥能防止尤其是收容空间5内堆积有多个容器等的情况下的这些容器等倒塌的特有效果。
在作为用于说明该效果的比较例的例如如图6所示的具有把手部23的现有型的手提袋中(图6所示的手提用具20的详细结构参照后述),如图15B所示,在收容空间25内,在壁较薄的长方体形状的饭盒容器等之上堆积例如PET瓶(日文:ペットボトル)等的情况下,在将两个把手部23、23合在一起抓握而提起的时,因为也存在角撑板部21的部分的松弛,所以会导致相向的侧壁部22、22被挤向外方其中,上述把手部23与折叠山峰棱线21a的方向为上下方向的角撑板部21连接且从角撑板部21向上方延伸出。因此,不会使限制力对PET瓶等产生作用,该限制力是抑制由将两个把手部23、23闭合并提起时的拉伸力而引起的滚动或滑动的力。因此,PET瓶等滚动、滑动而移动至饭盒容器等的端部或者从饭盒容器等的上面落下来。于是,饭盒容器等由于移动至饭盒容器等的端部的PET瓶等的重量而倾斜,进而PET瓶等从饭盒容器等滚落、滑落,导致饭盒容器等变为垂直姿势。此外,PET瓶等从饭盒容器等的上面滚落、滑落,钻入饭盒容器等的侧方或下方,以该PET瓶等作为支点,欲将手提用具的相向的侧壁部22、22闭合时,导致饭盒容器等倾斜,进而变为垂直姿势。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手提用具中,如图15A所示,在收容空间5内,即使在壁较薄的长方体形状的饭盒容器等之上堆积例如PET瓶等的情况下,特别是通过以容器等的平面长轴方向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的方式进行配置,由于将两个把手部3、3合在一起抓握并提起时的拉伸力,侧面大大地张开而产生限制力41。藉此,PET瓶等的滚落及滑落受到抑制,进而饭盒容器等的倾斜受到抑制。
另外,如图14示出的例子那样,在以使角撑板部1的折返长度Lg和底边长度Lb满足2Lg≥Lb的关系的方式而调整的手提用具10中,当然也可以将下端角部分(相对于图5中标记为符号14的斜线部分的部分)剪裁。
如上所述,手提用具10整体的大小以及角撑板部1、侧壁部2和把手部3的各方向上的尺寸能适当调整,但通过将角撑板部1的折返长度(换言之,上下方向即V轴方向上的裆宽)和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一对侧壁密封部2c、2c之间的长度调整为特定的尺寸关系,可发挥特有的效果。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在将手提用具10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中,将角撑板部1的上下方向即V轴方向上的折返长度Lg和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一对侧壁密封部2c、2c之间的长度L’调整为满足4Lg≥L’的关系,从而可发挥能防止尤其是在收容空间5内堆积有多个容器等的情况下的这些容器等倒塌的特有的效果(参照图15A及该图15A相关的上述说明)。这里,一对侧壁密封部2c、2c之间的长度L’是从手提用具10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尺寸L除去两端的侧壁密封部2c、2c后的尺寸。
另外,如图16示出的例子那样,以角撑板部1的折返长度Lg和一对侧壁密封部2c、2c之间的长度L’满足4Lg≥L’的关系的方式调整的手提用具10的情况下,不需要将角撑板部1的折返长度Lg和底边长度Lb调整为如图14所示的例子那样的特定的尺寸关系。
此外,如图16示出的例子那样,在以使角撑板部1的折返长度Lg和一对侧壁密封部2c、2c之间的长度L’满足4Lg≥L’的关系的方式而调整的手提用具10中,当然也可以将下端角部分(相当于图5中标记为符号14的斜线部分的部分)剪裁。
另外,上述的形态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的一例,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角撑板部1、侧壁部2及把手部3全部是一体地构成(换言之,由一个构件形成)的,但把手部3也可以作为分体的构件而构成(换言之,由其它构件形成)并安装。该情况下,角撑板部1、侧壁部2及把手部3也可以由不同的材质构成。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将角撑板棱线方向X方向上的两端部密封的侧壁密封部2c、2c,该两端部是相向的侧壁部2、2中的比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更靠上侧的部分,但本发明中,侧壁密封部2c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不形成侧壁密封部2c,而使侧壁部2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两端为自由端。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将侧壁两端切除部分12的方式,换言之,采用了使一对把手部3、3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侧端与相向的侧壁部2、2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侧端错开的方式,但也可以如图8所示,采用不将侧壁两端切除部分12切除的方式,换言之,采用使一对把手部3、3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侧端与相向的侧壁部2、2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侧端对齐的方式。该情况下,不存在侧部自由端2b(参照图1)另外,在图8示出的例子中,没有形成侧壁密封部2c(参照图1),而使侧壁部2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两端为自由端。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相对于角撑板棱线方向X的主视观察时的角度可以为45°,或者也可以是通过适当调整而得的角度90°,但也可将角度不同的多个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组合。具体而言,例如如图9所示,可以将相对于角撑板棱线方向X为45°角度的侧壁-密封部2d1(V型密封)、和相对于角撑板棱线方向X为90°角度的(即、正交方向的)侧壁-密封部2d2(将相向的侧壁部2、2和角撑板部1全部一起密封)组合而形成。另外,在图9示出的例子中,还可以在侧壁部2、2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侧壁密封部2c、2c,并且使一对把手部3、3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侧端和相向的侧壁部2、2的角撑板棱线方向X上的侧端对齐。
这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手提用具10的形成有角撑板部1的部分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并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将侧壁部2及角撑板部1的下端角部分14剪裁,藉此,能节约手提用具10的材料使用量,并且能节约手提用具10相关的再商品化的实施委托费用。作为手提用具的具体形态即使不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形态,也可发挥上述的通过在形成有角撑板部的部分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并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将剪裁侧壁和角撑板部的下端角部分剪裁而产生的效果。
具体而言,在例如图6示出的手提用具中,也能发挥由将侧壁和角撑板部的下端角部分剪裁而产生的效果。图6示出的手提用具20包括:侧壁部22、22,该侧壁部22、22的正面和背面相向;相向的角撑板部21、21,该角撑板部21、21与上述相向的侧壁部22、22各自的两侧端连接、且在手提用具20折叠的状态下被夹在相向的侧壁部22、22(正面、背面)之间,并且在手提用具20扩张的状态下与侧壁部22、22连接而构成周壁的一部分;下端密封部22b,该下端密封部22b是通过对在侧壁部22、22的下端处的相向的侧壁部22、22中的不与角撑板部21、21重复的部分进行密封的热熔接等而形成的;开口端22a,该开口端22a与该下端密封部22b相向;一对把手部23、23,该一对把手部23、23与两角撑板部21、21分别连接,并朝两角撑板部21、21的上方分别延伸;以及上端密封部23a,该上端密封部23a是通过对上述把手部23、23各自的上端进行密封的热熔融等而形成的;此外,在侧壁部22、22各自的形成有角撑板部21的部分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将侧壁部22和角撑板部21的下端角部分24剪裁。
在图6示出的手提用具中,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22c的角度按照在手提用具20的主视观察时、侧壁部22、22的下端的宽度比中间部分的宽度狭的方式,换言之,按照两侧的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呈上下倒八字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相对于角撑板部21的角撑板棱线方向(即、上下方向)的角度在图6示出的例子中设为45°,但并不限定于45°,也可适当调整,具体而言,能在例如30°~60°左右的范围内适当调整。
在上述的图6示出的手提用具20中,通过在形成有角撑板部21的部分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并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将侧壁部22和角撑板部21的下端角部分24剪裁,能节约手提用具20的材料使用量,并且能节约手提用具20相关的再商品化的实施委托费用。
此外,如手提用具20那样,角撑板部21的折叠山峰棱线21a的方向为上下方向时没有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的情况下,如图7A所示,在相向的侧壁部32、32及两角撑板部31、31的下端,横跨侧壁部32的整个宽度将侧壁部32、32和角撑板部31、31全部一起密封而形成下端密封部32b(另外,图7A中,包括把手部的侧壁部的上侧部分没有限定为特定的形态,因而省略了图示。具体可考虑与图6示出的手提用具20的上侧部分相同的形态)。但是,在具有折叠山峰棱线31a的方向为上下方向的角撑板部31时,在形成横跨侧壁部32的整个宽度的下端密封部32b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在将容器等收容于内部并提起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向的侧壁部32、32以及与该相向的侧壁部32、32连接的角撑板部31而形成凹陷33(或者,凹坑),该凹陷33容易挂在例如门把手、汽车的手刹杆等上。接着,由于凹陷33被钩挂,会存在内部的收容物倾斜、倾倒,或手提用具破损,或抓握手提用具的手、腕被拉伸而导致体态失衡等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并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将侧壁部和角撑板部的下端角部分剪裁的情况下(具体而言,例如图1至图5示出的手提用具10及图6示出的手提用具20),因为通过相向的侧壁部及与该相向的侧壁部连接的角撑板部没有形成凹陷(或者,凹坑),所以能避免上述的图7B的例子那样的因凹陷33钩挂于突起物等而引起的问题。
另外,无论是如图1至图5示出的例子那样,在角撑板部1的折叠山峰棱线1a的方向是横向的结构中,在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并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将侧壁部2和角撑板部1的下端角部分14剪裁的情况下,此外,还是如图6示出的例子那样,在角撑板部21的折叠山峰棱线21a的方向是上下方向的结构中,在形成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并且沿着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2c将侧壁部22和角撑板部21的角部分24剪裁的情况下,包含把手部的侧壁部的上侧部分的结构都没有限定为特定的结构。此外,侧壁-角撑板密封部相对于角撑板部的角撑板棱线方向的角度并不限定于特定的角度,可以在例如30°~60°程度的范围内适当调整。
此外,如图17A所示,可以在把手部3设置贯通孔43。藉此,在手提用具10的使用时,在抓握把手部3时,如图17B所示,在设有贯通孔43的位置处将把手部3折返,可避免把手部3整体被无秩序地折叠的状态,可改善在手中的收纳、且外观良好。
另外,贯通孔43的形状和个数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形状和数量,但较好如图17A、17B中示出的例子那样,形状设为圆形或椭圆形,并且在把手部3的各自的上下方向(即、与角撑板棱线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并列设置多个贯通孔43。此外,贯通孔43的位置较好设在将手提用具10折叠后的状态的主视图中的各把手部3的横向上的中央位置。
符号说明
1 角撑板部
1a 折叠山峰棱线
2 侧壁部
2c 侧壁密封部
2d 侧壁-角撑板密封部2d、2d
3 把手部

Claims (6)

1.一种手提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向的侧壁部;
角撑板部,该角撑板部与相向的所述侧壁部各自的下端连接,且在被折叠的状态下被夹在相向的所述侧壁部之间,并且在扩张的状态下构成底部;
一对把手部,该一对把手部从相向的所述侧壁部各自的上端起在与所述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的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以及
侧壁-角撑板密封部,该侧壁-角撑板密封部通过将相向的所述侧壁部中的比所述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更靠下侧的部分的在所述方向X上的两端部密封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用具,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将所述侧壁部和所述角撑板部的角部分剪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用具,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被折叠的状态下的所述角撑板部的折返长度Lg和所述两端部的侧壁-角撑板密封部间的长度Lb之间满足2Lg≥Lb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用具,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侧壁密封部,该侧壁密封部通过将相向的所述侧壁部中的比所述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更靠上侧的部分的在所述方向X上的两端部密封而形成,
使所述被折叠的状态下的所述角撑板部的折叠长度Lg和所述两端部的侧壁密封部间的长度L’之间满足4Lg≥L’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把手部设置单个贯通孔,或者在所述把手部在与所述角撑板部的折叠山峰棱线的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多个贯通孔。
6.一种手提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向的侧壁部;以及
角撑板部,该角撑板部与相向的所述侧壁部分别连接,
还在相向的所述侧壁部和所述角撑板部重复的部分具有侧壁-角撑板密封部,
沿着所述侧壁-角撑板密封部将所述侧壁部和所述角撑板部的角部分剪裁。
CN201580011988.4A 2014-03-03 2015-02-27 手提用具 Active CN106068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0909 2014-03-03
JP2014-040909 2014-03-03
PCT/JP2015/001063 WO2015133110A1 (ja) 2014-03-03 2015-02-27 手提げ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8228A true CN106068228A (zh) 2016-11-02
CN106068228B CN106068228B (zh) 2019-06-21

Family

ID=54054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1988.4A Active CN106068228B (zh) 2014-03-03 2015-02-27 手提用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852847B2 (zh)
CN (1) CN106068228B (zh)
WO (1) WO20151331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28954A1 (en) * 2014-12-03 2016-06-08 Chidoriya Souke Co., Ltd. Paper/plastic film carrier ba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stic-film carrier bag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35219U (zh) * 1977-03-30 1978-10-26
JPS54123212U (zh) * 1978-02-10 1979-08-29
JPH01101910A (ja) * 1987-10-15 1989-04-19 Masayoshi Matsumoto 手提げ袋の製造方法
JPH0283239U (zh) * 1988-12-17 1990-06-27
JPH0542146U (ja) * 1991-10-30 1993-06-08 本町セロフアン株式会社 新鮮フルーツ等の包装用角袋
JPH0741009A (ja) * 1993-07-27 1995-02-10 Isao Hirata 四角柱形状の簡易容器
JP3020221U (ja) * 1995-07-06 1996-01-23 昌芳 松本 包装袋
JPH11245953A (ja) * 1998-03-02 1999-09-14 Ichikawa Kako Kk 簡易手提げ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29859A (zh) * 2007-01-19 2008-07-30 大和彩色凹版株式会社 收纳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6278Y2 (zh) * 1978-09-06 1982-10-12
JPS5864980U (ja) * 1981-10-23 1983-05-02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S58169046U (ja) * 1982-05-06 1983-11-11 今村 隆夫 手提袋
JPS597148U (ja) * 1982-07-02 1984-01-18 ライフアン工業株式会社 軟質合成樹脂手提袋
JPS60107328A (ja) * 1983-11-15 1985-06-12 西川 幸雄 包装袋の製造法
JPH0329753A (ja) * 1989-06-17 1991-02-07 Nagasa Kako Kk 折り畳み手提げ袋
JPH0597242A (ja) * 1991-10-08 1993-04-20 Toshiba Corp 磁気浮上式搬送方式
JP3036758U (ja) * 1996-10-14 1997-05-02 内田紙工株式会社 脱水篭用水切り袋
JP3775887B2 (ja) * 1997-03-19 2006-05-17 昌芳 松本 手提げ袋の製造方法
JP2000289751A (ja) * 1999-04-06 2000-10-17 Masayoshi Matsumoto 新聞雑誌用分別保存袋
JP3070790U (ja) * 1999-12-26 2000-08-15 日栄産資株式会社 自立網かご
JP2011125642A (ja) * 2009-12-21 2011-06-30 Sun Smile:Kk 縫いぐるみ付き買い物袋
JP4612744B1 (ja) * 2010-04-20 2011-01-12 玉珍 遅 車輌用バッグ
US20120027321A1 (en) * 2010-07-28 2012-02-02 Danial Brian Tan Bags with reinforced bag walls
JP2012105763A (ja) * 2010-11-16 2012-06-07 Yoshio Watanabe レジ袋
JP5967910B2 (ja) * 2011-11-30 2016-08-10 株式会社サンエー化研 手提げ袋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35219U (zh) * 1977-03-30 1978-10-26
JPS54123212U (zh) * 1978-02-10 1979-08-29
JPH01101910A (ja) * 1987-10-15 1989-04-19 Masayoshi Matsumoto 手提げ袋の製造方法
JPH0283239U (zh) * 1988-12-17 1990-06-27
JPH0542146U (ja) * 1991-10-30 1993-06-08 本町セロフアン株式会社 新鮮フルーツ等の包装用角袋
JPH0741009A (ja) * 1993-07-27 1995-02-10 Isao Hirata 四角柱形状の簡易容器
JP3020221U (ja) * 1995-07-06 1996-01-23 昌芳 松本 包装袋
JPH11245953A (ja) * 1998-03-02 1999-09-14 Ichikawa Kako Kk 簡易手提げ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29859A (zh) * 2007-01-19 2008-07-30 大和彩色凹版株式会社 收纳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52847B2 (ja) 2021-03-31
JP6849241B2 (ja) 2021-03-24
CN106068228B (zh) 2019-06-21
JPWO2015133110A1 (ja) 2017-04-06
WO2015133110A1 (ja) 2015-09-11
JP2019151418A (ja) 2019-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59639A (en) Thermoplastic bag
US1808375A (en) Shopping bag
US20140339379A1 (en) Bag stand
NO135861B (zh)
CN105011511B (zh) 一种无纺布立体袋及加工方法
CN1196662A (zh) 具有改进的口袋的围涎
EP1371569A1 (en) Bag
CN106068228A (zh) 手提用具
JP5950906B2 (ja) 使い捨て飲料容器ホルダー
JP2012224353A (ja) トイレットペーパーロールの包装袋
US20160137354A1 (en) Saddle bags
CN108349636B (zh) 包装或产品以及包装或产品卷
JP2002046751A (ja) 果物および野菜を運ぶための袋
CN105452118B (zh) 穿孔袋
JP5035569B2 (ja) 紙容器
JP4024180B2 (ja) 包装袋
CN103502105A (zh) 具有环领的购物袋
CN208499182U (zh) 一种自立袋
JP4288624B2 (ja) 米袋
JP5340216B2 (ja) 収容袋
EP1388502B1 (en) Opening device for mesh bags
CN208377388U (zh) 一种新型立体袋
EP3519308B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bag, in particular a shopping bag
CN207191811U (zh) 一体连接隔板的手提纸袋
CN210672388U (zh) 一种风琴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