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2648B - 喷墨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2648B
CN106042648B CN201610232635.3A CN201610232635A CN106042648B CN 106042648 B CN106042648 B CN 106042648B CN 201610232635 A CN201610232635 A CN 201610232635A CN 106042648 B CN106042648 B CN 106042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head
outlet
coefficient
array group
outlet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26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2648A (zh
Inventor
现田心
植月雅哉
弹塚俊光
铃木生
铃木一生
加藤大岳
伊部刚
富田麻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42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2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2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2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4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 B41J19/142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with a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printing in both directions across the paper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38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brushes or wiper bla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nozzle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14Conditioning of the outside of ink supply systems, e.g. inkjet collector cleaning, ink mist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002/1657Cleaning of only nozzles or print head parts being selec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002/16573Cleaning process logic, e.g. for determining type or order of cleaning processes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滑架、恢复单元和控制器。控制器使得基于两个值的合计值来进行恢复操作。在假定滑架的离开方向移动期间排出口阵列的前方阵列和后方阵列分别被定义为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的情况下,第一值是通过将滑架的离开方向移动期间从第一阵列所排出的墨量与滑架的返回方向移动期间从第二阵列所排出的墨量的总和乘以第一系数而获得的,并且第二值通过将滑架的离开方向移动期间从第二阵列所排出的墨量与滑架的返回方向移动期间从第一阵列所排出的墨量的总和乘以第二系数而获得的。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6-240174公开了如下技术:对来自打印头的排出口的墨排出数量进行计数,并且通过根据该计数得到的排出值、使用擦拭构件去除打印头的排出口面上所附着的墨来进行恢复处理。根据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清洁打印头的排出口面。
然而,显而易见,利用日本特开2006-240174所公开的技术,有时无法充分清洁打印头的排出口面。具体地,特别是在串行型喷墨设备中,伴随着墨滴的排出所发生的气流(自发气流)和伴随着打印头的移动所发生的气流(流入气流)导致发生向上旋涡(旋涡流)。在打印设备内的浮雾(还称为大气中的墨滴或简称为雾)在旋涡流中被捕获的情况下,浮雾伴随着旋涡流行进并且附着至打印头的排出口面。
此外,根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在打印头移动的情况下,流入气流向着位于打印头的移动方向的前方侧的排出口阵列变大,而流入气流向着位于后方侧的排出口阵列变小。因而,在打印头移动的情况下,从移动方向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趋于更多地上升作为浮雾,由此导致附着至该排出口阵列附近的浮雾的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可以一种防止例如由于浮雾附着在打印头的排出口面上而发生的排出不良或混色所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的喷墨打印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其设置有多个排出口阵列,各所述排出口阵列具有沿第一方向配置的用于排出墨的多个排出口,多个所述排出口阵列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所设置的;滑架,用于在安装有所述打印头的状态下沿所述第二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恢复单元,用于进行用于恢复所述打印头的打印性能的恢复操作;以及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一值和第二值的合计值,来使所述恢复单元进行所述恢复操作,其中在假定所述滑架沿离开方向移动时所述打印头中所设置的多个所述排出口阵列中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和后方的排出口阵列分别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和第二排出口阵列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值是通过将所述滑架沿所述离开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量与所述滑架沿返回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量的总和乘以第一系数而获得的,并且所述第二值是通过将所述滑架沿所述离开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量与所述滑架沿所述返回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量的总和乘以第二系数而获得的,其中所述第二系数小于所述第一系数。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
图2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头和擦拭机构的结构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5是示出擦拭操作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6A~6C示出根据打印头的移动方向而要应用于各个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
图7A和7B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8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9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0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1A和11B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2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3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4示出根据打印头的移动方向而要应用于各个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
图15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6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7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8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19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20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21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22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23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24A~24D示出根据打印头的移动方向而要应用于各个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
图25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26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
图27A~27D示出根据诸如打印头的移动速度等的各种变量而要应用于各个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
图28是示出根据第十七实施例的擦拭强度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29是示出根据第十八实施例的预备排出操作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正视图。附图标记2表示包括输送单元的打印设备本体。该打印设备在相对较大的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包括文本和图表)。附图标记1表示滑架。滑架1在装载设置有排出墨的多个排出部(排出口阵列或喷嘴阵列)的打印头5的状态下移动。附图标记33表示引导滑架1的引导轴。滑架1经由带34接收驱动力以沿着引导轴33能够往复移动。因而,打印头5相对于打印介质可移动。打印头5在滑架1往复移动(即,在离开方向和返回方向上移动)的同时排出墨,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青色(C)墨、品红色(M)墨、黄色(Y)墨和黑色(Bk)墨的总共四色墨。
附图标记30A和30B表示恢复机构。恢复机构30A和30B进行用于使打印头5的排出部的墨排出性能(打印性能)维持或恢复为良好状态的恢复操作。恢复机构30A和30B分别与两个排出部相对应,并且具有与各个排出部相对应的盖。这些盖具有覆盖打印头5的排出口面以在打印头5非使用时保护排出部和打印头5的功能。通过在该覆盖状态下驱动泵(未示出),向排出部施加吸引力,使得墨从这些排出部强制排出(吸引恢复操作)。此外,在盖与排出部相对的状态下,可以使墨预备排出到盖内。附图标记31表示容纳作为预备排出操作的结果所排出的墨的墨容纳箱。附图标记32表示对打印头5的排出口面进行擦拭操作的擦拭机构。
在上述结构中,在根据要打印的数据而将打印介质设置在打印位置的情况下,对滑架1进行控制以沿着引导轴33(即,第二方向)移动。然后,在打印头5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期间,各色墨的排出部排出墨。作为该操作的结果,将与一个带(即,在打印头5的一次移动中可打印的区域)相对应的图像打印到打印介质上。在一个带的图像打印完成时,打印介质由输送单元(未示出)在与滑架1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上输送了预定距离(即,与一个带的宽度或者预定数量的打印元件所要打印的打印宽度相对应的距离)。可选地,在要通过使打印头5多次移动来在同一打印区域上打印图像(即,多遍打印)的情况下,输送距离有时可能小于上述的预定距离。
沿着滑架1的移动路径设置用于检测滑架1的位置的编码器35。滑架1中所安装的编码器传感器检测编码器35,以使得可以确认滑架1的位置。基于编码器35所进行的该位置检测,来控制滑架1向其原始位置的移动。恢复机构30A和30B以及擦拭机构32等配置在该原始位置的附近。
图2示意性示出打印头5和擦拭机构32的结构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具有分别与C墨、M墨、Y墨和Bk墨相对应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各排出部具有在与滑架1和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即,图2的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图2的垂直方向)上按1200个点/英寸(dpi)的密度配置的1280个排出口。此外,排出部5C、5M、5Y和5Bk各自包括两个阵列的排出口(图2中的阵列a和b)。阵列a具有按600dpi的密度以与该密度相对应的间距(N)配置的640个排出部。阵列b具有按600dpi的密度配置于相对于阵列a在排出口的排列方向上偏移了半个间距(N/2)的位置处的640个排出部。与排出口连通的墨路内例如设置有电热转换器,其中该电热转换器用于通过对墨进行局部加热来引起膜沸腾,从而通过使用作为膜沸腾的结果所产生的压力来排出墨。
擦拭机构32具有能够对排出部5C和5M的排出口面进行擦拭的擦拭器32A以及能够对排出部5Y和5Bk的排出口面进行擦拭的擦拭器32B。在打印头5设置在与擦拭机构32相对应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用于使擦拭器32A和擦拭器32B在图2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移动的擦拭操作。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附图标记300表示用作控制器和打印头驱动器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300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301、只读存储器(ROM)3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3和输入输出端口304。CPU 301执行诸如运算处理、控制处理、判断处理和设置处理等的预定处理。ROM 302存储CPU 301要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及其它固定数据。具体地,ROM 302例如存储后面要说明的表。RAM 303例如具有要打印的数据所用的缓冲区域以及在CPU 301所执行的处理期间作为工作区域所要使用的区域。具体地,RAM 303例如具有在后面要说明的处理中作为用于对打印量(即,打印介质的薄片张数和打印所用的墨排出数量)进行计数的计数器所要使用的区域。
输入输出端口304连接至用于驱动输送系统的低频(LF)马达312所用的驱动电路305,并且还连接至用于使滑架1移动的压缩比(CR)马达313所用的驱动电路306。输入输出端口304还连接至用于驱动打印头5的排出部的喷嘴的驱动电路307。此外,输入输出端口304连接至用于驱动恢复机构30A和30B以及擦拭机构32的驱动电路308。输入输出端口304还连接至原始位置传感器310、头温度传感器314、间隙传感器315和接口电路311。原始位置传感器310用于检测对滑架1和打印头5的移动进行控制所使用的基准位置。打印头5的相对于恢复机构30A和30B以及擦拭机构32的设置是基于该原始位置传感器310的检测结果。间隙传感器315用于检测打印头5和平板之间的距离。接口电路311用于与用作要打印的数据的供给源的外部设备(例如,可作为图像扫描器或数字照相机的计算机或者其它适当类型的设备)交换预定信息。附图标记316表示适当位置处所设置的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316用于检测使用打印设备本体2的环境中的湿度。
第一实施例
图4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和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图4的虚线所包围的排出部5C和5M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将另一虚线所包围的排出部5Y和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在要按每预定单位、诸如在针对一张打印介质所进行的打印(即,针对一页所进行的打印)结束时进行擦拭操作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如下问题:由于需要预定时间段的擦拭操作的介入而导致打印生产性可能下降,或者擦拭器32A和32B的耐用寿命可能降低。因而,根据需要来进行擦拭操作。期望根据可能附着至打印头5的排出口面的雾量来判断在针对每页所进行的打印之后是否需要进行擦拭操作。附着至打印头5的排出口面的雾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墨排出量或墨排出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先前的擦拭操作之后对打印所用的墨排出数量进行计数(点计数),来针对各排出口阵列组获得点计数值。然后,将各点计数值乘以与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相对应的预定系数,并且在总计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擦拭操作。
参考图5,在步骤S201中,打印一条线的打印数据。在步骤S202中,对根据打印数据而排出墨的次数进行积分,由此获取到点计数值。在步骤S203中,基于图6A所示的表来将步骤S202中所获取到的点计数值乘以与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相对应的预定系数。例如,针对图4所示的排出口阵列组的排列顺序,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和5M)用作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4的左方向)移动方向(离开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受到流入气流的强烈影响。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Y和5Bk)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并且与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相比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不大。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比第一系数小的第二系数(=1)。
另一方面,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Y和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而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和5M)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记录期间的影响相反。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第一系数(=5),并且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第二系数(=1)。要与墨消耗量相乘的系数是用于提供针对本实施例的内容的更容易理解的任意数值,但不限于这些值。这同样适用于后续的实施例。基于上述概念,对离开方向打印和返回方向打印时的点计数值(排出量)进行处理所使用的计算表达式如下所述。
(离开方向打印时的计算表达式)
=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墨排出量×第一系数(=5)
+移动方向上的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墨排出量×第二系数(=1)
(返回方向打印时的计算表达式)
=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墨排出量×第一系数(=5)
+移动方向上的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墨排出量×第二系数(=1)
在上述表达式中,通过将针对每一次排出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点计数值来计算各墨排出量。各墨排出量是例如根据所使用的墨和头(特别是喷嘴)的结构所确定出的给定值。随后,在步骤S204中,判断基于上述计算表达式所处理的各个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如果判断为该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在步骤S205中执行擦拭操作。然后,在步骤S206中,重置点计数值。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07,其中在该步骤S207中,判断打印操作是否完成。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没有完成,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201以打印下一条线的打印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208以结束该过程。此外,如果在步骤S204中判断为值小于预定阈值,则处理进入步骤S207。在步骤S207中,同样判断打印操作是否完成。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没有完成,则处理返回至S201以打印下一条线的打印数据。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208以结束该过程。
因此,将各排出口阵列组的点计数值乘以与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相对应的系数,由此根据附着至排出口面的雾量能够清洁打印头5的排出口面。结果,可以可靠地防止例如由于浮雾附着在排出口面上而发生的排出不良或混色所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7A和7B示出图4所示的排出口阵列组的变形例。图7A示出将排出部5C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将排出部5M、5Y和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情况,并且图7B示出将排出部5C、5M和5Y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将排出部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情况。由于在打印头5移动时前方的排出口阵列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最大,因此将打印头5移动时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设置为单个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向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应用大的系数。例如,如图7A所示,在离开方向打印时将排出部5C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如图7B所示,在返回方向打印时将排出部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
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7A的左方向),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大。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5Y和5Bk)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并且与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相比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不大。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比第一系数小的第二系数(=1)。
另一方面,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而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5M和5Y)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第一系数(=5),并且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第二系数(=1)。因此,定义排出口阵列组的方式不限于一个方式。
第二实施例
图8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图8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和第四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B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以下参考图8的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8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图8的右方向),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通过如本实施例那样设置各颜色的排出口阵列组,来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第三实施例
图9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头5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三实施例中,将各个虚线所包围的各颜色的阵列(图9中的阵列a和b)定义为个体排出口阵列组。因此,可以将单个排出口阵列指定为排出口阵列组,这意味着各排出口阵列组不必包括两个以上的排出口阵列。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C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以下参考图9的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9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M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M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2),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八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b)为止。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图9的右方向),第八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b)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八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七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六排出口阵列组(5Y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五排出口阵列组(5Y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2),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a)为止。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根据本实施例,将各颜色的阵列定义为个体排出口阵列组,以使得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相比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第四实施例
图10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头5具有分别与C墨、M墨、Y墨和Bk墨相对应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各颜色设置有两组并列配置的图2所示的排出口阵列a和b。在该结构中,移动方向上的各颜色的喷嘴阵列的密度与图2中的打印头5的结构相比为两倍大,由此使得能够以更高的频率进行墨排出。以下将说明该结构中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在第四实施例中,将图10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排出部5C和5M以及排出部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和第二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A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10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10的左方向),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和5M)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强烈。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Y和5Bk)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不大。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比第一系数小的第二系数(=1)。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Y和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而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和5M)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第一系数(=5),并且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第二系数(=1)。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11A和11B示出图10所示的排出口阵列组的变形例。图11A示出将排出部5C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将排出部5M、5Y和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情况。图11B示出将排出部5C、5M和5Y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将排出部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情况。与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相同,由于在打印头5移动时前方的排出口阵列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将打印头5移动时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设置为单个排出口阵列组。例如,如图11A所示,在离开方向打印时将排出部5C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如图11B所示,在返回方向打印时将排出部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因此,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在以下方面相同:定义排出口阵列组的方式不限于一个方式,并且可以根据移动方向来改变排出口阵列。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第五实施例
图12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10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五实施例中,将图12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和第四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B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12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以下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例如,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12中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
另一方面,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而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随后,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通过如本实施例那样设置各颜色的排出口阵列组,来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与第四实施例相比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第六实施例
图13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10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六实施例中,将图13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各颜色的阵列(a、b、2a和2b)定义为个体排出口阵列组。因此,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可以将单个排出口阵列指定为排出口阵列组,这意味着各排出口阵列组不必包括两个以上的排出口阵列。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4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将参考图13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以下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例如,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13中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5),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2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2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3),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十六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2b)为止。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十六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2b)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十六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2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十五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2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5),将从第十四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十三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3),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a)为止。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根据本实施例,将各颜色的阵列定义为个体排出口阵列组,以使得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与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相比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第七实施例
图15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头5具有与C墨、M墨和Y墨分别相对应的排出口阵列5C、5M和5Y呈一体化的彩色排出口阵列5Col,并且还具有与Bk墨相对应的黑色排出口阵列5Bk。各排出口阵列具有沿与滑架1和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即,图15的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图15的垂直方向)按1200dpi(参考值)的密度配置的1280个排出口。此外,各排出口阵列包括两个阵列的排出口(图15的阵列a和b)。阵列a具有按600dpi的密度以与该密度相对应的间距(N)配置的640个排出口。阵列b具有按600dpi的密度呈千鸟格图案配置于相对于阵列a在排出口的排列方向上偏移了半个间距(N/2)的位置处的640个排出口。
在第七实施例中,将图15中的虚线所包围的彩色排出口阵列5Col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将黑色排出口阵列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A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15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15的左方向),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ol)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强烈。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不大。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比第一系数小的第二系数(=1)。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而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ol)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Bk)的系数变为第一系数(=5),并且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ol)的系数变为第二系数(=1)。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第八实施例
图16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15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八实施例中,将图16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和第四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B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16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以下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例如,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16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通过如本实施例那样设置各颜色的排出口阵列组,来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与第七实施例相比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第九实施例
图17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15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九实施例中,将图17所示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各颜色的阵列(a,b)定义为个体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C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17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以下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例如,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17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M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M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2),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八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b)为止。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八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b)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八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七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六排出口阵列组(5Y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五排出口阵列组(5Y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2),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a)为止。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根据本实施例,将各颜色的阵列定义个体排出口阵列组,以使得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与第七实施例和第八实施例相比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第十实施例
图18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头5具有与C墨、M墨和Y墨分别相对应的排出口阵列5C、5M和5Y呈一体化的彩色排出口阵列5Col,并且还具有与Bk墨相对应的黑色排出口阵列5Bk。各颜色设置有两组并列配置的图15所示的排出口阵列a和b。
在第十实施例中,将图18中的虚线所包围的彩色排出口阵列5Col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将黑色排出口阵列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A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18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18的左方向),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ol)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强烈。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不大。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比第一系数小的第二系数(=1)。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而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ol)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第一系数(=5),并且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第二系数(=1)。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第十一实施例
图19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18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将图19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和第四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B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19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以下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例如,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19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此,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通过如本实施例那样设置各颜色的排出口阵列组,来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第十二实施例
图20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18所示的结构相同。在第十二实施例中,将图20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各颜色的阵列(a、b、2a和2b)定义为个体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4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20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作为示例来说明控制过程。以下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向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例如,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20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5),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2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2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3),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十六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2b)为止。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十六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2b)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十六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2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十五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2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5),将从第十四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b)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十三排出口阵列组(5Bk的阵列a)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3),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的阵列a)为止。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根据本实施例,将各颜色的阵列定义为个体排出口阵列组,以使得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与第十实施例和第十一实施例相比能够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第十三实施例
图21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三实施例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本实施例涉及两个打印头沿移动方向排列的所谓的多头结构的示例。这两个打印头分别是打印头5A和打印头5B。各打印头的结构与图10所示的结构相同。可选地,各打印头的结构以及各颜色的顺序在这些打印头之间可以有所不同。本实施例涉及两个打印头具有相同结构的情况。
第十三实施例涉及如下情况:将图21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第一打印头5A的排出部5C和5M以及排出部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和第二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将各个虚线所包围的第二打印头5B的排出部5C和5M以及排出部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和第四排出口阵列组。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B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21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控制过程。以下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例如,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21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打印头5A的5C和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打印头5A的5Y和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C和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Y和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Y和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Y和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并且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C和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打印头5A的5Y和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2),并且将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打印头5A的5C和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1)。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第十三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
图22和23示出图21的变形例。图22示出如下情况:将第一打印头5A的排出部5C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将第一打印头5A的排出部5M、5Y和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将第二打印头5B的排出部5C定义为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将第二打印头5B的排出部5M、5Y和5Bk定义为第四排出口阵列组。图23示出如下情况:将第一打印头5A的排出部5C、5M和5Y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将第一打印头5A的排出部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将第二打印头5B的排出部5C、5M和5Y定义为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将第二打印头5B的排出部5Bk定义为第四排出口阵列组。
由于在打印头5移动时前方的排出口阵列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将打印头5移动时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设置为单个排出口阵列组。例如,如图22所示,在离开方向打印时可以将第一打印头5A的排出部5C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如图23所示,在返回方向打印时可以将第二打印头5B的排出部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
因此,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在以下方面相同:定义排出口阵列组的方式不限于一个方式,并且可以根据移动方向来改变排出口阵列。
第十三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
图24A~24D示出要应用于打印头的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的变形例。在存在多个打印头的情况下,各打印头之间的气流的状态有时可能改变。具体地,根据各打印头之间的形状(凹形状)或间隙,空气可能流入该凹形状或间隙,并且在各打印头之间的区域中产生旋涡。因而,第二打印头5B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在这种情况下为5C)受到旋涡流的影响严重。与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同,已知该旋涡流的影响向着后方的排出口阵列(在这种情况下为5M、5Y和5Bk)相对减弱。
在图24A所示的表中,在离开方向打印时,应用于第一打印头5A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5,并且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比上述系数小的1。应用于第二打印头5B的第三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4,并且应用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1。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大于应用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但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可以可选地小于或等于应用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
在返回方向打印时,应用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5,应用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1,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4,并且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1。因此,代替从打印头移动方向的前方侧起以逐级方式减小,如图24A那样,要与排出口阵列的墨量相乘的系数可以是不规则值。
第十三实施例的第三变形例
图24B的表是另一变形例。已发现打印头5的最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的正下方的气流的状态根据滑架1的形状或移动速度的变化而改变。这同样适用于例如具有基于送风机的干燥机构的打印设备的情况,其中该基于送风机的干燥机构用于向打印介质送风以提高着落在打印介质上的墨的定影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图24B的表被设置成如下: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而向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应用大的系数,向中间部分应用小的系数,并且向最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应用比小系数大的系数。
在离开方向打印时,应用于第一打印头5A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5,并且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和第三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比上述系数小的1。应用于第二打印头5B的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4。尽管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大于应用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但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可以可选地小于或等于应用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
在返回方向打印时,应用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5,应用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和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1,并且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是4。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第十四实施例
图25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四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打印头5的结构与图21的结构相同。在第十四实施例中,将图25中的各个虚线所包围的第一打印头5A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三排出口阵列组和第四排出口阵列组。此外,将第二打印头5B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分别定义为第五排出口阵列组、第六排出口阵列组、第七排出口阵列组和第八排出口阵列组。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C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以下将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
将参考图25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控制过程。以下说明涉及在打印头5移动时流入气流的影响从移动方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以逐级方式减弱的示例。例如,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25的左方向),将从第一打印头5A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三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四排出口阵列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2),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八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Bk)为止。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八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将从第八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Bk)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将从第七排出口阵列组(5Y)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二系数(=3),将从第六排出口阵列组(5M)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三系数(=3),将从第五排出口阵列组(5C)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四系数(=2),等等。同样,将从后续的排出口阵列组所排出的墨量乘以预定系数,直到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打印头5A的5C)为止。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根据本实施例,将各颜色的阵列定义排出口阵列组,以使得向各墨排出口阵列应用考虑到流入气流的影响所设置的系数,由此使得能够进行与第十三实施例相比更精细的控制。
第十四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24C与图24A在考虑到各打印头之间的气流的变化的影响来进行控制这一方面相同,但排列口阵列组已从四个组改变为八个组。图24D与图24B在考虑到打印头的最后方侧的气流的变化的影响来进行控制这一方面相同,但排出口阵列组已从四个组改变为八个组。基于与第十三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和第三变形例的概念相同的概念来进行控制。
第十五实施例
图26示意性示出根据第十五实施例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组之间的关系。本实施例涉及各打印头中的C色、M色、Y色和Bk色的排出口阵列呈完全一体化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将图26中的虚线所包围的第一打印头5A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将另一虚线所包围的第二打印头5B的排出部5C、5M、5Y和5Bk定义为第二排出口阵列组。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基于图5的流程图来进行本实施例中的擦拭操作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A所示的表来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应用预定系数。
将参考图26所示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各排出口阵列之间的关系来说明控制过程。在离开方向打印期间(图26的左方向),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打印头5A的5C、5M、5Y和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强烈。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第一系数(=5)。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C、5M、5Y和5Bk)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并且受到流入气流的影响不大。因此,将所排出的墨量乘以比第一系数小的第二系数(=1)。
作为对比,在返回方向打印期间,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打印头5B的5C、5M、5Y和5Bk)用作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而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打印头5A的5C、5M、5Y和5Bk)用作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因而,伴随着打印头5的移动所发生的流入气流的影响相对于离开方向打印期间的影响相反。应用于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5,并且应用于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的系数变为1。随后,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行擦拭操作控制。
第十六实施例
第十六实施例在由于除第一实施例中的排出条件以外的因素而导致趋于容易发生浮雾的情况下特别有利。具体地,这些因素包括:由于打印头5的移动速度而导致流入气流增加的情况;诸如在低湿度环境下等附着至排出口面的墨趋于容易变稠或凝固的情况;以及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除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外,还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速度”、“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以及“安装有设备本体的环境的湿度”来将点计数值乘以加权系数。如果所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进行擦拭操作。
这里,将基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头5的结构以及颜色的顺序、通过使用图5的流程图来说明简单的示例。首先,在步骤S201中,打印一条线的打印数据。在步骤S202中,基于点计数处理来对根据打印数据而排出墨的次数进行积分。在步骤S203中,基于图27A、27B和27C所示的表,来将步骤S202中所获取到的点计数值乘以与打印头5的移动速度、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以及安装有设备本体的环境的湿度相对应的系数。例如,参考墨按图2所示的顺序排列、打印头5的移动速度是33.3英寸/秒、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大并且环境湿度低于30%的情况作为示例,计算表达式如下所述。
(离开方向打印时的计算表达式)
={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一系数(=5)
+移动方向上的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二系数(=1)}
×与打印头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系数(=0.8)
×与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系数(=1.2)
×与环境相对应的系数(=1)
(返回方向打印时的计算表达式)
={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一系数(=5)
+移动方向上的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二系数(=1)}
×与打印头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系数(=0.8)
×与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系数(=1.2)
×与环境相对应的系数(=1)
因此,除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外,还根据移动速度、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以及设备本体的安装环境来改变要与点计数值相乘的加权系数。因而,可以更加正确地掌握附着至各墨排出口阵列的雾量。根据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五实施例相比,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例如由于浮雾附着在排出口面上而发生的排出不良或混色所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第十七实施例
第十七实施例涉及对擦拭操作的强度、特别是一次擦拭操作中所进行的擦拭次数进行控制的示例。本实施例在一次擦拭操作中无法将排出口面所附着的预定量的墨从排出口面刮除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擦拭操作控制过程的流程图。通过使用擦拭器32A和32B将打印头5的排出口面所附着的墨从排出口面擦除,来将该墨从排出口面刮除。尽管在按每预定单位所进行的一次擦拭操作中通常进行一次擦拭处理,但如果所附着的墨变稠,则有时通过一次擦拭处理可能无法刮除期望量的墨。在这种情况下,代替一次,连续进行多次擦拭处理,以使得可以积极地刮除通过一次处理可能无法刮除的墨。在本实施例中,除通常的一次擦拭处理外,在需要的情况下,还进行控制以使得连续进行两次擦拭处理。进行用于刮除排出口面所附着的期望墨量的擦拭处理,并且进行擦拭处理的次数不限于两次,并且可选地该次数可以是三次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打印头5的移动速度”、“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以及“安装有设备本体的环境的湿度”来将点计数值乘以加权系数。如果所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一次擦拭操作中连续进行多次擦拭。
首先,在步骤S211中,打印一条线的打印数据。在步骤S212中,基于点计数处理来对根据打印数据而排出墨的次数进行积分。在步骤S213中,将步骤S212中所获取到的点计数值乘以系数。基于图24A、24B和24C,这些系数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以及安装有设备本体的环境的湿度而改变。例如,参考墨按图2所示的顺序排列、打印头5的移动速度为33.3英寸/秒、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大、并且环境湿度低于30%的情况作为示例,计算表达式如下所述。
(离开方向打印时的计算表达式)
={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一系数(=5)
+移动方向上的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二系数(=1)}
×与打印头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系数(=0.8)
×与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系数(=1.2)
×与环境相对应的系数(=1)
(返回方向打印时的计算表达式)
={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一系数(=5)
+移动方向上的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二系数(=1)}
×与打印头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系数(=0.8)
×与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系数(=1.2)
×与环境相对应的系数(=1)
与第一实施例至第十六实施例相同,通过将针对一次排出所排出的墨量乘以点计数值来计算上述表达式中的各墨排出量。各墨排出量是例如根据所使用的墨以及头(特别是喷嘴)的结构所确定出的给定值。随后,在步骤S214中,判断各个加权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如果判断为该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在步骤S215中连续进行两次擦拭操作。然后,在步骤S216中,重置点计数值。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18,其中在该步骤S218中,判断打印操作是否完成。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没有完成,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211以打印下一条线的打印数据。
作为对比,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219以结束该过程。此外,如果在步骤S214中判断为加权值小于预定阈值,则处理进入步骤S217以进行通常次数的擦拭操作。然后,在步骤S216中,重置点计数值。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18,其中在该步骤S218中,判断打印操作是否完成。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没有完成,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211以打印下一条线的打印数据。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219以结束该过程。
因此,根据打印头5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打印头5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以及设备本体的安装环境来改变要与点计数值相乘的加权系数。因而,可以更加正确地掌握附着至各墨排出口阵列的雾量。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至第十六实施例在以下方面相同:可以可靠地防止例如由于浮雾附着在排出口面上而发生的排出不良或混色所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第十八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通过在擦拭操作之后预备排出墨来执行恢复操作的控制示例。优选地,在擦拭操作之后预备排出预定量的墨。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如下所述。在擦拭操作之前附着至排出口面的雾例如由于伴随着墨的排出所发生的墨溶剂成分的蒸发、伴随着滑架的移动发生的风所引起的墨溶剂成分的蒸发、或者打印头附近的热所引起的墨溶剂成分的蒸发因而可能已变稠。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擦拭操作的结果,可能将已变稠的墨推入喷嘴内。如果在没有进行预备排出的情况下随后进行打印所用的排出操作(主排出操作),则有可能发生排出不良。第二个原因如下所述。如果使用多个颜色的排出部呈一体化的打印头5以及在一部分墨颜色之间共用的擦拭器,则作为擦拭操作的结果,可能将排出口面上所附着的某种颜色的墨推入到其它墨颜色的喷嘴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没有进行预备排出的情况下随后进行主排出操作,则可能会发生混色。因此,通过进行预备排出以使推入到喷嘴内的已变稠的墨或不同颜色的墨排出,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打印头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以及设备本体的安装环境来对点计数值进行加权。如果所获得的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对要预备排出的墨量、具体为要预备排出墨的次数进行控制。
例如,如图27D所示,对从先前擦拭操作起的打印薄片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根据该计数值来控制在擦拭操作之后要进行预备排出的次数。具体地,如果先前擦拭操作之后的打印薄片数量大,则认为附着至排出口面的雾量大。因而,在假定作为擦拭操作的结果、大量的墨变稠或者大量不同颜色的墨被推入到喷嘴内的情况下,要进行预备排出的次数增加。另一方面,如果先前擦拭操作之后的打印薄片数量小,则认为附着至排出口面的雾量小。因而,在假定作为擦拭操作的结果、少量的墨变稠或者少量不同颜色的墨被推入到喷嘴内的情况下,要进行预备排出的次数减少。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擦拭操作之后进行预备排出来执行恢复操作,由此可以防止诸如排出不良或混色等的打印质量的劣化。在如上述实施例那样在要根据打印薄片数量来改变擦拭操作之后要进行预备排出的次数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预备排出之后重置点计数值。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打印薄片数量来改变擦拭操作之后要预备排出的墨量。例如,可以改变每滴所排出的墨量。
将参考图29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例。首先,在步骤S221中,打印一条线的打印数据。在步骤S222中,基于点计数处理来对根据打印数据而排出墨的次数进行积分。在步骤S223中,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将步骤S222中所获取到的点计数值乘以系数。例如,参考墨按图4所示的顺序排列、打印头的移动速度是24英寸/秒、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小、并且环境湿度高于或等于60%的情况,计算表达式如下所述。
(离开方向打印时的计算表达式)
={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一系数(=5)
+移动方向上的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二系数(=1)}
×与打印头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系数(=0.6)
×与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系数(=0.4)
×与环境相对应的系数(=0.8)
(返回方向打印时的计算表达式)
={移动方向上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二排出口阵列组)×第一系数(=5)
+移动方向上的后方的排出口阵列组(第一排出口阵列组)×第二系数(=1)}
×与打印头的移动速度相对应的系数(=0.6)
×与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系数(=0.4)
×与环境相对应的系数(=0.8)
随后,在步骤S224中,判断各个加权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如果判断为值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在步骤S225中进行擦拭操作,并且在步骤S226中基于图27D所示的表来设置要进行预备排出的次数。然后,在步骤S227中,进行预备排出。在步骤S228中,重置点计数值。在步骤S229中,判断打印操作是否完成。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没有完成,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221以打印下一条线的打印数据。作为对比,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230以结束该过程。
如果在步骤S224中判断为加权值小于预定阈值,则处理进入步骤S229以同样判断打印操作是否完成。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没有完成,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221以打印下一条线的打印数据。如果判断为打印操作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230以结束该过程。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打印头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打印头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以及设备本体的安装环境,来控制擦拭操作之后要进行的预备排出的次数。结果,可以可靠地防止例如由于浮雾附着在排出口面上而发生的排出不良或混色所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
打印头,其设置有多个排出口阵列,各所述排出口阵列具有沿第一方向配置的用于排出墨的多个排出口,多个所述排出口阵列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所设置的;
滑架,用于在安装有所述打印头的状态下沿所述第二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以及
恢复单元,用于进行用于恢复所述打印头的打印性能的恢复操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一值和第二值的合计值,来使所述恢复单元进行所述恢复操作,其中在假定所述滑架沿离开方向移动时所述打印头中所设置的多个所述排出口阵列中的前方的排出口阵列和后方的排出口阵列分别被定义为第一排出口阵列和第二排出口阵列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值是通过将所述滑架沿所述离开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量与所述滑架沿返回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量的总和乘以第一系数而获得的,并且所述第二值是通过将所述滑架沿所述离开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二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量与所述滑架沿所述返回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一排出口阵列所排出的墨量的总和乘以第二系数而获得的,其中所述第二系数小于所述第一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在所述合计值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恢复单元进行所述恢复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在计算所述合计值时,根据所述滑架的移动速度,将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至少之一进一步乘以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在计算所述合计值时,根据所述滑架和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至少之一进一步乘以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在计算所述合计值时,根据安装有打印设备本体的环境,将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至少之一进一步乘以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所述恢复单元是用于通过对设置有所述排出口阵列的排出口面进行擦拭来进行所述恢复操作的擦拭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合计值大于预定阈值时所述擦拭机构要对所述排出口面进行擦拭的次数设置得大于所述合计值小于所述预定阈值时所述擦拭机构要对所述排出口面进行擦拭的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所述恢复单元是用于使所述打印头进行预备排出的预备排出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合计值大于预定阈值时所述打印头要进行预备排出的次数设置得大于所述合计值小于所述预定阈值时所述打印头要进行预备排出的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中,
各方向上的各个排出口所排出的墨量是表示自所述恢复单元上次进行所述恢复操作起从各方向上的各个排出口排出墨的次数的点计数值。
CN201610232635.3A 2015-04-14 2016-04-14 喷墨打印设备 Active CN106042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2601A JP6425610B2 (ja) 2015-04-14 2015-04-14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5-082601 2015-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2648A CN106042648A (zh) 2016-10-26
CN106042648B true CN106042648B (zh) 2018-05-15

Family

ID=5712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2635.3A Active CN106042648B (zh) 2015-04-14 2016-04-14 喷墨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62886B2 (zh)
JP (1) JP6425610B2 (zh)
CN (1) CN106042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4516B2 (ja) 2017-01-20 2021-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848467B2 (ja) 2017-01-20 2021-03-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919201B2 (ja) 2017-01-20 2021-08-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319587B2 (ja) * 2019-07-31 2023-08-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調整装置、調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9768A (zh) * 2010-01-27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装置的维护方法
CN103287099A (zh) * 2012-02-28 2013-09-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9278B1 (en) * 1998-02-05 2001-10-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ead wiping mechanism for ink jet printer
JP2001121717A (ja) * 1999-10-28 2001-05-0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464150B2 (ja) * 2003-02-26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クリーニング制御方法
JP4565637B2 (ja) * 2005-03-04 2010-10-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717475B2 (ja) * 2005-03-04 2011-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79279B2 (ja) * 2006-06-16 2012-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ワイピング動作の制御方法
JP5241145B2 (ja) * 2007-06-01 2013-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344596B2 (ja) * 2009-06-02 201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167921A (ja) * 2010-02-18 2011-09-0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50667B2 (ja) * 2011-08-03 2016-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920063B2 (ja) * 2012-07-03 2016-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回収装置、液滴吐出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8913B2 (ja) * 2012-11-16 2016-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005103B2 (ja) * 2013-07-18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6232862B2 (ja) * 2013-09-05 2017-1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241173B2 (ja) * 2013-09-25 2017-1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9768A (zh) * 2010-01-27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装置的维护方法
CN103287099A (zh) * 2012-02-28 2013-09-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62886B2 (en) 2017-05-30
JP6425610B2 (ja) 2018-11-21
US20160303857A1 (en) 2016-10-20
JP2016199014A (ja) 2016-12-01
CN106042648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2648B (zh) 喷墨打印设备
US7798588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method
JP40073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CN105246696B (zh) 喷墨打印及保持喷嘴水合作用的方法
JP200632698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06729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028008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085429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39657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駆動制御方法
JPH1025005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の印刷ヘッド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印刷方法
JP40100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89533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6984018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very method
JP3179720B2 (ja) 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EP0858898B1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preventing ink blurring by thinning ink dots
JP3944911B2 (ja) 液吐出装置
JP3965586B2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290451B (zh)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JP2009234210A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040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制御方法
US7460271B2 (e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JP2009241542A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99535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4735245B2 (ja) 制御装置、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012735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