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7796B -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7796B
CN106007796B CN201610348875.XA CN201610348875A CN106007796B CN 106007796 B CN106007796 B CN 106007796B CN 201610348875 A CN201610348875 A CN 201610348875A CN 106007796 B CN106007796 B CN 106007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ty
source
sulphur
tungste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88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7796A (zh
Inventor
孟秀清
汤宁
方允樟
黄仕华
叶慧群
楼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to CN2016103488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07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07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7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7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7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4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 C04B41/5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1/00Compounds of tungst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Abstract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CVD方法,以纯度为99.99%高纯三氧化钨作为钨源和纯度为99.9%高纯硫作为硫源,以纯度为99.999%的高纯氩气作为载气,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作为反应催化气体,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制备而成。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能获得大尺寸高质量二硫化钨薄膜材料的优点,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简单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类石墨烯二维薄膜材料,如MoS2、WS2等,是一种具有石墨烯结构与性能,且优于石墨烯具有光学带隙并可调控的新型二维层状化合物,近年来以其丰富而新颖的独特物理、化学、机械性质,优异的(潜在)性能成为半导体材料及光电器件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作为类石墨烯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二硫化钨(WS2)通常情况下为层状结构化合物,WS2层内是金属W原子与S原子强的共价键结合,而WS2层与层之间是靠弱的范德华力结合,此外,WS2本身作为一种半导体,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强的自旋-轨道耦合、弱的室温铁磁性,且带隙在1.4-2.1eV可调。因此,二硫化钨薄膜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光电传感器、发光二极管、生物探测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从制备方法上讲,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液相剥离和机械剥离等方法。如中科院沈阳金属所的Yang Gao报道了金衬底上制备了毫米尺寸的单层WS2,Ana Laura El1′as等采用了两步方法(首先沉积WOx,然后在真空下硫化WOx)制备了层数可控的WS2薄膜,尺寸约1cm2,Yu Kobayashi等采用CVD方法在剥离的石墨衬底上制备了单层WS2,但尺寸只有几十微米,等。以上方法或者存在制备方法复杂、制备成本高、或者存在制备的WS2薄膜材料尺寸小、连续性差等问题,一方面增加了产业或实验的成本,一方面制备的样品达不到实用化需要。若想实现WS2二维薄膜材料的器件应用,可控制备大尺寸高质量的WS2单层或多层薄膜是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能获得大尺寸高质量的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层数可控的二硫化钨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质量大尺寸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CVD方法,以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以纯度为99.9%的硫作为硫源,以纯度为99.999%的氩气作为载气,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作为反应催化气体,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制备而成。
一种大尺寸高质量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
A.采用CVD方法,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将蓝宝石衬底切割成1*1~1*4厘米尺寸后,在H2SO4:H2O2=3:1-5: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中洗涤,并用纯度为18兆欧的去离子水冲洗衬底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表面能;
B.称取1~4克的纯度为99.99%的WO3作为钨源,置于陶瓷舟中,称取一定量的纯度为99.9%的硫(使S:WO3摩尔比为3~7:1)置于另一陶瓷舟中作为硫源,将钨源置于水平管式反应炉恒温区位置,将清洗后的蓝宝石衬底置于钨源下端低温区,将硫源置于钨源上端管式炉进气口处。加热前对水平管式反应炉预抽真空,将反应炉内空气排除干净,然后通入10-50sccm纯度为99.999%的氩气,通过调节抽气速率保持系统压力为0.5-2Torr;
C.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升温,使系统在20~40分钟内由室温升温到800-900度,并在3~10分钟内由800-900度缓慢升温到825-915度,当系统温度达到700-800度时开始对硫源进行辅助升温,控制硫源的升温速度,使硫源温度在5~7分钟内达到180~250度;
D.在对硫源开始加热的同时向系统内通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使氢气与氩气体积比例保持在1:5~1:10,并通过调节机械泵抽气速率,使反应系统压力保持在0.5-2Torr,反应进行10-60分钟。
E.反应完毕,系统自然降温,当系统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关闭系统,取出样品进行结构、形貌等系列表征。
本发明以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以纯度为99.9%的硫作为硫源,在纯度为99.999%的氩气作为载气和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作为催化气体的前提下,将反应系统加热到825~915度,在对系统加热的过程中,对硫源进行辅助加热,控制氢气与氩气比例及开始对硫源进行加热时系统的温度、硫源的加热温度,进而控制了二硫化钨的尺寸和质量,获得了大尺寸高质量二硫化钨单层薄膜。在反应前,将衬底清洗,目的是为了获得洁净、均一的表面。在反应过程中,通过综合调节氢气与氩气流量与比例、机械泵抽气速率可以控制系统的压力及氢气催化反应速率,进而控制了二硫化钨薄膜的生长速率;通过调节对硫辅助加热时系统的温度来调节硫源引入系统的温度,进而控制了二硫化钨反应的起止温度,对形成高质量的二硫化钨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能获得大尺寸高质量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优点,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简单环保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进行详述:
实施例1
采用CVD方法,以纯度为99.99%高纯三氧化钨作为钨源、以纯度为99.9%高纯硫作为硫源,以纯度为99.999%的高纯氩气作为载气,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作为反应催化气体,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制备尺寸可控的高质量的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将蓝宝石分割成1*1厘米的尺寸后在H2SO4:H2O2=3: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中洗涤,并用纯度为18兆欧的去离子水冲洗衬底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表面能。称取1克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称取一定量的纯度为99.9%的硫(使S:WO3摩尔比为3:1)置于另一陶瓷舟中作为硫源。将钨源置于水平管式反应炉恒温区位置,将清洗后的蓝宝石衬底置于钨源下端低温区,将硫源置于钨源上端管式炉进气口处。加热前对水平管式反应炉预抽真空,将反应炉内空气排除干净,然后通入10sccm纯度为99.999%的氩气,通过调节抽气速率保持系统压力为1Torr。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升温,使系统在20分钟内由室温升温到820度,并在7分钟内由820度缓慢升温到827度。当系统温度达到700度时开始对硫源进行辅助升温,控制硫源的升温速度,使硫源温度在5分钟内达到200度;在对硫源开始加热的同时向系统内通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使氢气与氩气比例保持在1:5,调节机械泵的抽气速率,使系统压力保持在1Torr。反应进行10分钟后,停止对系统进行加热,使系统自然降温,当系统温度降低至室温时,
关闭系统,取出样品进行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表征,包括光学显微镜形貌观察、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结构表征、光致发光(PL)光学性质表征等。其中,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所获得的产物为1*1厘米尺寸的连续二硫化钨单层薄膜,产物布满了整个衬底,没有出现裂隙等不连续区域,HRTEM结构分析表明,所得产物具有清晰的晶格结构、为单晶,PL测试表明所得产物在2.0eV处具有强的发射峰。表明产物为大尺寸高质量连续的单层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实施例2
采用CVD方法,以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以纯度为99.9%的硫作为硫源,以纯度为99.999%的氩气作为载气,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作为反应催化气体,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制备尺寸可控的高质量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将蓝宝石分割成1*4厘米的尺寸后在H2SO4:H2O2=5:1的混合溶液中洗涤,并用纯度为18兆欧的去离子水冲洗衬底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表面能。称取4克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置于陶瓷舟中,称取一定量的纯度为99.9%的硫(使S:WO3摩尔比为5:1)置于另一陶瓷舟中作为硫源。将钨源置于水平管式反应炉恒温区位置,将清洗后的蓝宝石衬底置于钨源下端低温区,将硫源置于钨源上端管式炉进气口处。加热前对水平管式反应炉预抽真空,将反应炉内空气排除干净,然后通入25sccm纯度为99.999%的氩气,通过调节抽气速率保持系统压力为0.5Torr。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升温,使系统在30分钟内由室温升温到880度,并在5分钟内由880度缓慢升温到890度。当系统温度达到730度时开始对硫源进行辅助升温,控制硫源的升温速度,使硫源温度在5分钟内达到180度;在对硫源开始加热的同时向系统内通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使氢气与氩气比例保持在1:7,调节机械泵的抽气速率,使系统压力保持在0.5Torr。反应进行50分钟后,停止对系统进行加热,使系统自然降温,当系统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关闭系统,取出样品进行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表征,包括光学显微镜形貌观察、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结构表征、光致发光(PL)光学性质表征等。其中,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所获得的产物为1*4厘米尺寸的连续二硫化钨单层薄膜,产物布满了整个衬底,没有出现裂隙等不连续区域,HRTEM结构分析表明,所得产物具有清晰的晶格结构、为单晶,PL测试表明所得产物在2.02eV处具有强的发射峰。表明产物为大尺寸高质量连续的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实施例3
采用CVD方法,以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以纯度为99.9%的硫作为硫源,以纯度为99.999%的氩气作为载气,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作为反应催化气体,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制备尺寸可控的高质量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将蓝宝石分割成1*3厘米的尺寸后在H2SO4:H2O2=4:1的混合溶液中洗涤,并用纯度为18兆欧的去离子水冲洗衬底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表面能。称取3克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置于陶瓷舟中,称取一定量的纯度为99.9%的硫(使S:WO3摩尔比为5:1)置于另一陶瓷舟中作为硫源。将钨源置于水平管式反应炉恒温区位置,将清洗后的蓝宝石衬底置于钨源下端低温区,将硫源置于钨源上端管式炉进气口处。加热前对水平管式反应炉预抽真空,将反应炉内空气排除干净,然后通入50sccm纯度为99.999%的氩气,通过调节抽气速率保持系统压力为2Torr。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升温,使系统在40分钟内由室温升温到900度,并在3分钟内由900度缓慢升温到915度。当系统温度达到800度时开始对硫源进行辅助升温,控制硫源的升温速度,使硫源温度在7分钟内达到230度;在对硫源开始加热的同时向系统内通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使氢气与氩气比例保持在1:10,调节机械泵的抽气量,使系统压力保持在2Torr。反应进行40分钟后,停止对系统进行加热,使系统自然降温,当系统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关闭系统,取出样品进行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表征,包括光学显微镜形貌观察、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结构表征、光致发光(PL)光学性质表征等。其中,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所获得的产物为1*3厘米尺寸的连续二硫化钨单层薄膜,产物布满了整个衬底,没有出现裂隙等不连续区域,HRTEM结构分析表明,所得产物具有清晰的晶格结构、为单晶,PL测试表明所得产物在2.02eV处具有强的发射峰。表明产物为大尺寸高质量连续的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实施例4
采用CVD方法,以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以纯度为99.9%的硫作为硫源,以纯度为99.999%的氩气作为载气,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作为反应催化气体,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制备尺寸可控的高质量的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将蓝宝石分割成1*3厘米的尺寸后在H2SO4:H2O2=5:1的混合溶液中洗涤,并用纯度为18兆欧的去离子水冲洗衬底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表面能。称取4克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置于陶瓷舟中,称取一定量的纯度为99.9%的硫(使S:WO3摩尔比为3.5:1)置于另一陶瓷舟中作为硫源。将钨源置于水平管式反应炉恒温区位置,将清洗后的蓝宝石衬底置于钨源下端低温区,将硫源置于钨源上端管式炉进气口处。加热前对水平管式反应炉预抽真空,将反应炉内空气排除干净,然后通入40sccm纯度为99.999%的氩气,通过调节抽气速率保持系统压力为1.8Torr。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升温,使系统在30分钟内由室温升温到800度,并在10分钟内由800度缓慢升温到825度。当系统温度达到800度时开始对硫源进行辅助升温,控制硫源的升温速度,使硫源温度在5分钟内达到240度;在对硫源开始加热的同时向系统内通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使氢气与氩气比例保持在1:7,调节机械泵的抽气速率,使系统压力保持在1.8Torr。反应进行40分钟后,停止对系统进行加热,使系统自然降温,当系统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关闭系统,取出样品进行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表征,包括光学显微镜形貌观察、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结构表征、光致发光(PL)光学性质表征等。其中,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所获得的产物为1*3厘米尺寸的连续单层二硫化钨薄膜,产物布满了整个衬底,没有出现裂隙等不连续区域,HRTEM结构分析表明,所得产物具有清晰的晶格结构、为单晶,PL测试表明所得产物在2.02eV处具有强的发射峰。表明产物为大尺寸高质量连续的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实施例5.
采用CVD方法,以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以纯度为99.9%的硫作为硫源,以纯度为99.999%的氩气作为载气,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作为反应催化气体,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制备尺寸可控的高质量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将蓝宝石分割成1*2厘米的尺寸后在H2SO4:H2O2=3:1的混合溶液中洗涤,并用纯度为18兆欧的去离子水冲洗衬底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表面能。称取3.5克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置于陶瓷舟中,称取一定量的纯度为99.9%的硫(使S:WO3摩尔比为7:1)置于另一陶瓷舟中作为硫源。将钨源置于水平管式反应炉恒温区位置,将清洗后的蓝宝石衬底置于钨源下端低温区,将硫源置于钨源上端管式炉进气口处。加热前对水平管式反应炉预抽真空,将反应炉内空气排除干净,然后通入40sccm纯度为99.999%的氩气,通过调节抽气速率保持系统压力为2Torr。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升温,使系统在35分钟内由室温升温到850度,并在5分钟内由850度缓慢升温到870度。当系统温度达到770度时开始对硫源进行辅助升温,控制硫源的升温速度,使硫源温度在7分钟内达到250度;在对硫源开始加热的同时向系统内通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使氢气与氩气比例保持在1:6,调节机械泵的抽气速率,使系统压力保持在2Torr。反应进行60分钟后,停止对系统进行加热,使系统自然降温,当系统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关闭系统,取出样品进行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表征,包括光学显微镜形貌观察、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结构表征、光致发光(PL)光学性质表征等。其中,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所获得的产物为1*2厘米尺寸的连续二硫化钨单层薄膜,产物布满了整个衬底,没有出现裂隙等不连续区域,HRTEM结构分析表明,所得产物具有清晰的晶格结构、为单晶,PL测试表明所得产物在2.01eV处具有强的发射峰。表明产物为大尺寸高质量连续的二硫化钨单层薄膜。

Claims (1)

1.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采用CVD方法,以蓝宝石衬底作为反应衬底,将蓝宝石衬底切割成1*1~1*4厘米尺寸后,在H2SO4:H2O2=3:1-5:1的混合溶液中洗涤,并用纯度为18兆欧的去离子水冲洗衬底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表面能;
B.称取1~4克的纯度为99.99%的三氧化钨作为钨源,置于陶瓷舟中,按S:WO3摩尔比为3~7:1称取纯度为99.9%的硫置于另一陶瓷舟中作为硫源,将钨源置于水平管式反应炉恒温区位置,将清洗后的蓝宝石衬底置于钨源下端低温区,将硫源置于钨源上端管式炉进气口处,加热前对水平管式反应炉预抽真空,将反应炉内空气排除干净,然后通入10~50sccm纯度为99.999%的氩气,通过调节抽气速率保持系统压力为0.5-2Torr;
C.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升温,使系统在20~40分钟内由室温升温到800-900度,并在3~10分钟内由800-900度缓慢升温到825-915度,当系统温度达到700-800度时开始对硫源进行辅助升温,控制硫源的升温速度,使硫源温度在5~7分钟内达到180~250度;
D.在对硫源开始加热的同时向系统内通入纯度为99.999%的氢气,使氢气与氩气体积比例保持在1:5~1:10,并通过调节机械泵抽气速率,使反应系统压力保持在0.5-2Torr,反应进行10-60分钟;
E.反应完毕,系统自然降温,当系统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关闭系统,取出样品。
CN201610348875.XA 2016-05-23 2016-05-23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007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8875.XA CN106007796B (zh) 2016-05-23 2016-05-23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8875.XA CN106007796B (zh) 2016-05-23 2016-05-23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7796A CN106007796A (zh) 2016-10-12
CN106007796B true CN106007796B (zh) 2018-03-20

Family

ID=5709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8875.XA Active CN106007796B (zh) 2016-05-23 2016-05-23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077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1731A (zh) * 2016-11-17 2017-06-0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二硫化钨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07043922A (zh) * 2017-03-28 2017-08-15 天津大学 一种二维硫化钨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45206B (zh) * 2017-07-18 2019-07-23 北京大学 一种碱金属离子辅助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生长的方法
CN107557754B (zh) * 2017-07-21 2019-09-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二硫化钨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9023297A (zh) * 2018-08-19 2018-12-18 天津大学 一种大尺寸单层硒分区掺杂二硫化钨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972202B (zh) * 2019-04-29 2020-10-20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三氧化钨单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10344023B (zh) * 2019-08-08 2021-09-07 中北大学 一种低温低压气相沉积高覆盖率的单层ws2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3106544A (zh) * 2021-04-12 2021-07-13 东北师范大学 制备大尺寸高质量二维TMDs单晶及薄膜的方法
CN113136560A (zh) * 2021-04-25 2021-07-20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种新型自组装分形结构硫化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55820A (zh) * 2021-09-01 2021-12-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大面积单层半导体二维ws2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50290B (zh) * 2021-10-31 2024-02-02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纳米二硫化钨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729A (zh) * 2013-03-27 2013-07-1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金属硫属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757602A (zh) * 2014-01-13 2014-04-30 清华大学 单层二硫化钼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52682A (zh) * 2014-04-22 2014-07-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单层二硫化钼的方法
CN104561937A (zh) * 2015-01-05 2015-04-29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原子层沉积制备具有固体润滑作用的ws2薄膜方法
CN104894530A (zh) * 2015-06-09 2015-09-0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47070A (zh) * 2015-06-01 2015-09-30 深圳大学 一种二硫化钼薄膜的制备方法及二硫化钼薄膜
CN104962883A (zh) * 2015-07-15 2015-10-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一种提高二硫化钼薄膜生长均匀性的单独硫源温控工艺
CN105002476A (zh) * 2015-07-07 2015-10-28 南京大学 一种衬底修饰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大尺寸单层二硫化钼薄膜的方法
CN105063573A (zh) * 2015-07-15 2015-11-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一种两步法制备二硫化钼薄膜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729A (zh) * 2013-03-27 2013-07-1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金属硫属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757602A (zh) * 2014-01-13 2014-04-30 清华大学 单层二硫化钼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52682A (zh) * 2014-04-22 2014-07-3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单层二硫化钼的方法
CN104561937A (zh) * 2015-01-05 2015-04-29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原子层沉积制备具有固体润滑作用的ws2薄膜方法
CN104947070A (zh) * 2015-06-01 2015-09-30 深圳大学 一种二硫化钼薄膜的制备方法及二硫化钼薄膜
CN104894530A (zh) * 2015-06-09 2015-09-0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02476A (zh) * 2015-07-07 2015-10-28 南京大学 一种衬底修饰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大尺寸单层二硫化钼薄膜的方法
CN104962883A (zh) * 2015-07-15 2015-10-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一种提高二硫化钼薄膜生长均匀性的单独硫源温控工艺
CN105063573A (zh) * 2015-07-15 2015-11-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一种两步法制备二硫化钼薄膜的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Large-Area Single-Crystalline 2D Semiconductor WS2 Monolayer from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hunxiao Cong et al;《Advance Optical Materials》;20140228;第2卷(第2期);第131-13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7796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7796B (zh) 一种二硫化钨单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058458B (zh) 一种高质量单双层可控的二硫化钼制备方法
CN105002476B (zh) 一种衬底修饰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大尺寸单层二硫化钼薄膜的方法
CN105951179B (zh) 一种SiC衬底上可选择性单面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8118395A (zh) 一种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二硒化钨单晶薄膜的方法
CN102874801A (zh)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8689432B (zh) 一种在无氧化层的硅基底上生长二硫化铼纳米片的方法
CN109881150A (zh) 一种快速物理气相沉积生长二维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7032331B (zh) 一种基于绝缘基底的石墨烯制备方法
CN107881472A (zh) 一种CsPbI3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498902A (zh) 一种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8315816A (zh) 单晶金刚石生长方法和装置
CN110808281A (zh) 一种单层MoS2-WS2横向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CN107675249A (zh) 单晶金刚石的扩径生长方法
CN113957527B (zh) 制备二维纳米Cs3Cu2I5晶体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37124B (zh) 一种合成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方法
CN104947184A (zh) 一种基于原位Si气氛作用在大直径4H/6H-SiC硅面衬底外延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CN105439126B (zh) 一种毫米级单晶石墨烯制备方法
CN105441902A (zh) 一种外延碳化硅-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8314019A (zh) 一种层数均匀的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3160929B (zh) 一种单晶ain纳米锥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07119319A (zh) 一种碘化亚铜二维材料、制备及其应用
CN107845570B (zh)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硅外延片生产工艺
CN103880062B (zh) 一种氧化锌纳米柱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62809B (zh) 一种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