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7159B - 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7159B
CN105987159B CN201610008268.9A CN201610008268A CN105987159B CN 105987159 B CN105987159 B CN 105987159B CN 201610008268 A CN201610008268 A CN 201610008268A CN 105987159 B CN105987159 B CN 105987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oil sealing
wall component
rotating device
fixa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82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7159A (zh
Inventor
矶崎哲志
伊藤隆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7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7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7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venting gearboxes, e.g. air breath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7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rotary parts, e.g. using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by centrifugal fo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 Sealing Of Bear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进一步提高旋转装置的密封部件的寿命。本发明的旋转装置(12)具备封装有润滑剂的外壳(50)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外壳的旋转轴(22),该旋转装置具备:润滑剂的甩板(82),与旋转轴一体旋转;固定壁部件(62),与外壳主体(55A)成为一体且在轴向上与甩板对置;排气机构(84),使第1空间与旋转装置的外部空间(PE1)连通;及连通通道(86),使连通第1空间与第2空间连通,其中,第1空间(P1)为所述固定部壁部件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的空间,第2空间(P2)为所述固定壁部件与甩板之间的空间。

Description

旋转装置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5年3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56996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旋转装置,其具备封装有润滑剂的外壳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外壳的旋转轴。
近年来,为了严格防止润滑剂的泄漏,对外壳密封度更高的旋转装置的需求越来越高。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旋转装置中,在旋转轴的外周与外壳的内周之间沿轴向并排配置有2个油封,由此提高外壳与旋转轴之间的密封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66247号公报
提高了外壳密封度的旋转装置中,基于组装该旋转装置时的周围温度、组装旋转装置的场所的地理高度(标高)或组装旋转装置时的大气压等,旋转装置内部的初始气压大致固定。
但是,旋转装置需要具有耐得住实际使用场所的外部气压(大气压)与因运行时的温度上升而大幅上升的内部压力之间的差压的密封性能。因此,密封外壳的油封等密封部件的负担加大,成为该密封部件的寿命变短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部件的寿命的旋转装置。
本发明通过如下结构来解决上述课题,一种旋转装置,其具备封装有润滑剂的外壳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外壳的旋转轴,该旋转装置具备:润滑剂的甩板,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固定壁部件,与所述外壳成为一体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甩板对置;排气机构,使第1空间与所述旋转装置的外部空间连通;及连通通道,使第1空间与第2空间连通,其中,所述第1空间为所述固定壁部件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的空间,所述第2空间为所述固定壁部件与所述甩板之间的空间。
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装置中,外壳内的空气能够经由连通通道及排气机构而排出到旋转装置的外部。另一方面,通过甩板抑制润滑剂涌至连通通道,并且通过固定壁部件抑制润滑剂向旋转装置外流出。
因此,能够减轻油封等密封部件的负担,从而能够提高密封部件的寿命。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装置的密封部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旋转装置)的结构例的正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旋转装置)的结构例的侧剖视图。
图3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罩体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为进一步放大表示图4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连接罩体的主视图。
图7为表示该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相当于图4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为进一步放大表示图7的主要部分的相当于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中:12-准双曲面齿轮马达(旋转装置),14-马达,16-减速机,22-马达轴(旋转轴),50-外壳,55-连接罩体,55A-连接罩主体(外壳主体),60-油封配置部,62-固定壁部件,81-油封,82-甩板,84-通气装置(排气机构),86-连通通道,96-肋,97-壁部件间隙,98-肋贯穿孔,99-槽(间隙),P1-第1空间,P2-第2空间,PE1-外部空间,PG1-减速机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旋转装置)的结构例的正剖视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旋转装置)的结构例的侧剖视图,图3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罩体的主视图。
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具备马达14和减速机16。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以马达14朝向铅垂方向上侧的状态装配。另外,图1的减速机16示出了图2中的1A-1A截面部分。
马达14具备:定子18、转子20、与该转子20成为一体的马达轴22(旋转轴)。马达轴22兼作减速机16的输入轴。
减速机16具有准双曲面齿轮组24和平行轴齿轮组26。准双曲面齿轮组24具备:以直切方式形成在与马达轴22成为一体的输入轴上的准双曲面小齿轮28、与该准双曲面小齿轮28啮合的准双曲面齿轮30。平行轴齿轮组26具备:固定在(固定有准双曲面齿轮30的)中间轴32的中间齿轮34、与该中间齿轮34啮合的输出齿轮36。输出齿轮36与减速机16的输出轴38形成为一体(也可以独立形成)。
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的外壳50具备:马达外壳体51、马达罩体52、减速机外壳体53、减速机盖体54、连接罩体55。
马达外壳体51的整体呈圆筒状,其与马达14的定子18成为一体并且容纳马达14的转子20。马达罩体52覆盖马达外壳体51的轴向上的负载相反侧,并且经由负载相反侧轴承64支承马达轴22的负载相反侧。
减速机外壳体53容纳减速机16的准双曲面齿轮组24及平行轴齿轮组26。减速机外壳体53的整体形成为圆筒状且其轴向上与马达相反的一侧被封闭,并且侧部的一部分开有较大开口。减速机盖体54覆盖减速机外壳体53的侧部的开口部分。
马达外壳体51与减速机外壳体53经由连接罩体55连结。即,连接罩体55兼具覆盖马达14的轴向上的负载侧的罩体的功能和覆盖减速机16的轴向上的负载相反侧的罩体的功能。
马达外壳体51、马达罩体52及连接罩体55通过贯穿螺栓66紧固并连结在一起。减速机外壳体53及减速机盖体54经由连结螺栓68连结在一起。连接罩体55及减速机外壳体53通过连结螺栓74连结在一起。
在由减速机外壳体53、减速机盖体54及连接罩体55形成的减速机空间PG1内封装有润滑剂(在该实施方式中为润滑脂,也可以是润滑油)。即,减速机空间PG1为需要设为密封状态的密封空间。
为了确保减速机空间PG1的密封状态,在减速机外壳体53与减速机盖体54之间配置有O型环76。在减速机外壳体53与连接罩体55之间配置有O型环78。而且,在连接罩体55与马达轴22之间配置有油封81。并且,在输出轴38与减速机外壳体53之间配置有油封73。在输出轴38与减速机盖体54之间配置有油封75。
油封81的与轴平行的截面呈“コ”字形。为了满足“防止减速机空间PG1内的润滑剂泄漏到马达14侧”的密封特性,油封81的“コ”字形截面的开放侧朝向减速机16的内部侧。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较高地确保减速机空间PG1的密封度,在马达轴22的油封载置部92沿轴向并排配置2个油封81。
以下,参考图4及图5,对马达轴22的油封81附近的密封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图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为进一步放大表示图4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旋转装置)具备与马达轴22(旋转轴)一体旋转的润滑剂的甩板82。
在该实施方式中,甩板82由与马达轴22同心的圆板状部件构成。马达轴22上的甩板82的组装部22F的外径小于油封载置部92的外径。甩板82被台阶面93和挡圈91夹持,其中,所述台阶面93通过马达轴22的油封载置部92的外径和组装部22F的外径之差而形成且与轴成直角,所述挡圈91嵌入于形成在马达轴22上的挡圈槽94中。
甩板82通过过盈配合组装于马达轴22,甩板82能够与马达轴22一体旋转。另外,挡圈91是为了防止甩板82脱落而安装的。
并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具备与外壳50的连接罩体55成为一体且与甩板82在轴向上对置的固定壁部件62。
首先,从连接罩体55的结构开始说明。
图3中示出连接罩体55。另外,在图3中还用虚线示出后述槽99的对应位置。连接罩体55具有:大致圆筒状的连接罩主体55A、从该连接罩主体55A朝向径向外侧以正方形形状突出形成的4个连接罩耳部70、从连接罩主体55A朝向径向内侧形成的8条肋96、形成于肋96的内侧端部(即,连接罩主体55A的径向内侧)的负载侧轴承配置部58及油封配置部60。
另外,在此,“连接罩主体55A(外壳主体)”是指连接罩体55(外壳)中的隔开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的内部与外部的外周的圆筒部分。
连接罩体55的负载侧轴承配置部58与马达轴22的负载侧轴承载置部88对置。负载侧轴承配置部58在连接罩体55的连接罩主体55A的径向内侧容纳负载侧轴承90。
连接罩体55的油封配置部60具备:与油封81的外周抵接的径向容纳部60A、与油封81的轴向上的负载侧端部抵接的轴向容纳部60B。
油封配置部60的径向容纳部60A形成为与马达轴22同心的环状(圆筒状),且与固定壁部件62抵接。即,油封配置部60具有与固定壁部件62抵接的环状的部位。径向容纳部60A与马达轴22的油封载置部92对置。
油封配置部60的轴向容纳部60B从径向容纳部60A的轴向上的负载侧端部朝向径向内侧以与轴成直角的方式延伸。轴向容纳部60B与马达轴22的外周隔着微小的间隙而对置,且几乎遮盖油封81的轴向上的负载侧端部。轴向容纳部60B也与固定壁部件62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罩体55中,在连接罩主体55A与油封配置部60之间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肋96。该肋96与固定壁部件62抵接,并且具有使该肋96与肋96之间的空间(后述第1空间P1)彼此连通的肋贯穿孔98。
所述固定壁部件62经由锁紧螺栓95固定于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罩体55的连接罩主体55A的轴向上的端部55B。锁紧螺栓95螺合于连接罩主体55A的螺纹孔87中。即,固定壁部件62与外壳50的连接罩体55成为一体。
固定壁部件62由具有与马达轴22同心的贯穿孔62A的圆板状部件构成。固定壁部件62配置于甩板82的轴向上的负载相反侧,且在轴向上与甩板82隔着间隙δ(62-82)而对置。
在此,将固定壁部件62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的空间称为第1空间P1,将该固定壁部件62与甩板82之间的空间称为第2空间P2。
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具备使第1空间P1与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的外部空间PE1连通的通气装置84(排气机构)。
通气装置84通过螺合而安装于连接罩主体55A。通气装置84本身为众所周知的装置,其使第1空间P1经由未图示的过滤器与外部空间PE1连通。通气装置84允许空气通过过滤器,从而具有捕捉垃圾等的同时使第1空间P1的压力与外部空间PE1的压力值一致的功能。第1空间P1经由第2空间P2与减速机空间PG1连通,因此通过该通气装置84的作用,最终使减速机空间PG1的气压维持外部空间PE1的气压。另外,符号85为用于使第1空间P1经由通气装置84与外部空间PE1连通的通气孔。
并且,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具备使第1空间P1与第2空间P2连通的连通通道86。
具体而言,在固定壁部件62的贯穿孔62A与马达轴22的外周之间形成有壁部件间隙97。壁部件间隙97构成使第1空间P1与第2空间P2连通的连通通道86的一部分。
并且,在固定壁部件62的轴向上与甩板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形成有从该固定壁部件6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槽99。换言之,在油封配置部60和固定壁部件62的至少一方(该例子中为固定壁部件62侧)设置有由槽99构成的间隙。从固定壁部件62的内侧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形成有1个槽99(也可以形成多个槽)。槽99延伸至比油封配置部60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槽99也构成使第1空间P1与第2空间P2连通的连通通道86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在该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中,在固定壁部件62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在连接罩体55与马达轴22之间配置有油封81。连接罩体55具有形成于连接罩主体55A的径向内侧的油封配置部60,且在该油封配置部60与连接罩主体55A之间形成有第1空间P1。并且,在油封配置部60与固定壁部件62之间设置有间隙(槽99),该间隙构成使第1空间P1与第2空间P2连通的连通通道86的一部分。减速机空间PG1与第1空间P1被固定壁部件62隔离,并且仅经由连通通道86连通。
另外,自马达轴22的轴心C22到连通通道86的第2空间P2侧的开口(在该实施方式中为贯穿孔62A的内周与马达轴22的外周之间的环状开口)的最外部62A1的径向尺寸为r62A1。自马达轴22的轴心C22到甩板82的最外部82A的径向尺寸为r82A,且r62A1<r82A。即,连通通道86的第2空间P2侧的开口的最外部(即,贯穿孔62A的最外部62A1)位于比甩板82的最外部82A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接着,对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中,若马达14的马达轴22旋转,则形成于该马达轴22的前端的准双曲面小齿轮28进行旋转,从而使与准双曲面小齿轮28啮合的准双曲面齿轮30旋转。由此,实现第1级减速,并且将旋转方向转换为垂直方向。
通过准双曲面齿轮30的旋转使中间轴32旋转,并且通过固定于中间轴32的中间齿轮34和输出齿轮36的啮合而实现第2级减速。通过输出齿轮36的旋转使输出轴38旋转。由此,能够驱动与输出轴38连结的未图示的被驱动设备(对象机械)。
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的外壳50通过O型环76、78及油封73、75、81成为密封状态。因此,减速机空间PG1内的气压会因随着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的运行而产生的热量而上升。
外壳50的密封度越高,减速机空间PG1内的气压上升就越大。在减速机空间PG1内的气压较高的情况下,润滑剂本身受到较大的压力,润滑剂在减速机16内以较大的压力而流动。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密封特性,油封81的“コ”字形截面的开放侧朝向减速机16的内部侧。因此,在这种内部气压较高的状态下,若润滑剂以较强的压力涌至油封81,则润滑剂就会进入到油封81的“コ”字形的内部,施加于油封81的润滑剂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施加于该油封81的润滑剂的较强压力会使油封81相对于马达轴22的接触面压力增大,从而成为因滑动阻力的增大等而油封81的寿命下降的主要原因。
但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2中,在油封81的轴向内侧(减速机16的内部侧;旋转轴的密封空间侧)设置有甩板82。甩板82与马达轴22一体旋转,因此,即便有润滑剂涌至油封81侧,也能够通过该甩板82的旋转(离心力)使润滑剂飞溅到径向外侧(图5中箭头G1)。因此,可防止涌过来的润滑剂以较强压力进入到油封81的“コ”字形截面的内部。
并且,固定壁部件62在轴向上与该甩板82隔着间隙δ(62-82)而对置,在固定壁部件62与甩板82之间确保有第2空间P2。因此,减速机空间PG1内的空气能够越过甩板82的最外部82A进入到第2空间P2侧(箭头A1)。
该第2空间P2经由由壁部件间隙97及槽99构成的连通通道86与第1空间P1(固定壁部件62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的空间)连通。因此,进入到第2空间P2内的空气能够从第2空间P2经过连通通道86(壁部件间隙97及槽99)继续向第1空间P1移动(箭头A2),从而能够到达第1空间P1(通气装置84所在的空间)(箭头A3)。
若第1空间P1的压力上升,则通气装置84将该第1空间P1的空气释放到外部空间PE1。因此,通过该通气装置84的作用,减速机空间PG1的内部始终维持与外部空间PE1的气压相同的压力。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既能够将减速机空间PG1的密封度维持得足够高,还能够防止润滑剂以较强压力涌至油封81,并且,通过通气装置84向外部释放空气,从而能够防止减速机空间PG1内的压力上升。
其结果,减速机空间PG1内的压力变动变小,能够进一步延长油封81的寿命。并且,由于能够使用耐压性能更小的油封,因此能够减少成本,并且由于能够减少油封81与马达轴22之间的滑动阻力,因此还可提高运行效率。
而且,即便油封81受损,也由于该油封81两侧的压力差较小,因而润滑剂(润滑脂)无法获得通过油封81的力,从而能够减少泄漏量。
而且,即便一部分润滑剂越过甩板82的最外部82A,润滑剂也会附着并停留在第2空间P2中的甩板82的外周附近的周向上的某个部位。因此,能够长期防止连通通道86被润滑剂堵塞。在润滑剂为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具有粘性的润滑脂的情况下,在排出空气时,通常容易出现“随着运行的经过,润滑脂容易堵住空气的通道”、“若扩大通道,则润滑脂容易与空气一同排出”等不良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长期良好地仅排出空气。
另外,甩板82是利用挡圈91组装于马达轴22的,因此能够进行拆解。因此,进行维护时能够轻松地去除残留在第2空间P2内的润滑剂。
并且,固定壁部件62通过锁紧螺栓95固定于连接罩体55,因此也能够拆解。因此,根据需要还能够去除附着于槽99内的润滑剂。
除了上述基本的作用效果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通道86的第2空间P2侧的开口的最外部62A1位于比甩板82的最外部82A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润滑剂更可靠地被甩板82甩开,更可靠地防止润滑剂经由第2空间P2进入到连通通道86内。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壁部件62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在外壳50与马达轴22之间配置有油封81。外壳50具有形成于外壳主体(具体而言为连接罩主体55A)的径向内侧的油封配置部60,并且,在该油封配置部60与连接罩主体55A之间形成有第1空间P1。而且,在油封配置部60与固定壁部件62之间设置有间隙(具体而言为槽99),且该槽99构成连通通道86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系列结构,越过甩板82的空气能够经由油封配置部60与固定壁部件62之间的间隙(槽99)而流入到位于油封配置部60与连接罩主体55A之间的第1空间P1。因此,空气不会干扰油封81,能够顺利到达配置有通气装置84的第1空间P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封配置部60具有与固定壁部件62抵接的环状的部位(径向容纳部60A)。并且,在油封配置部60和固定壁部件62的至少一方(在该例子中为固定壁部件62侧)形成有使第1空间P1与第2空间P2连通的间隙(槽99),且该槽99构成连通通道86的一部分。
由此,即便润滑剂越过甩板82而进入到第2空间P2内,通过与固定壁部件62抵接的油封配置部60的环状的部位也可大大地阻止润滑剂流入第1空间P1侧。另一方面,空气能够经由使第1空间P1与第2空间P2连通的间隙而绕过油封配置部60的该环状的部位良好地移动到第1空间P1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壁部件62侧形成构成油封配置部60与固定壁部件62之间的间隙的槽99,但也可以代替该固定壁部件62侧的槽99而在油封配置部60侧形成槽99(或除了该固定壁部件62侧的槽99之外,在油封配置部60侧也形成槽99)。或者,也可以干脆不形成“槽”,而在油封配置部60和固定壁部件62的至少一方形成使第1空间P1与第2空间P2连通的“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罩主体55A与油封配置部60之间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肋96,该肋96与固定壁部件62抵接,并且形成有使该肋96与肋96之间的空间(第1空间P1)彼此连通的肋贯穿孔98。
由此,既能够确保肋96的结构上的加固效果,还能够使通过了槽99的空气顺利地流通于第1空间P1内,能够使通气装置84相对于第1空间P1的压力更适当地发挥作用。
在图6~图8中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
图6为该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例的连接罩体的主视图,图7为表示该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相当于图4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8为放大表示图7的主要部分的相当于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12也具备与马达轴22一体旋转的润滑剂的甩板82及与外壳150的连接罩体155成为一体且在轴向上与甩板82对置的固定壁部件162。
而且,在将固定壁部件162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的空间设为第1空间P101且将该固定壁部件162与甩板82之间的空间设为第2空间P102的情况下,还具备使第1空间P101与外部空间PE101连通的通气装置84(排气机构)及使第1空间P101与第2空间P102连通的连通通道186。
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油封配置部160未与固定壁部件162抵接。即,在油封配置部160与固定壁部件162之间,形成有轴向宽度为δ(160-162)且绕周向一圈的间隙199。该间隙199构成使第1空间P101与第2空间P102连通的连通通道186的一部分。另外,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固定壁部件162与马达轴22之间的间隙197也构成连通通道186的一部分。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就肋196而言,也形成有具有与该间隙199的轴向宽度δ(160-162)相同的轴向宽度且绕周向一圈的肋间隙198(并非像之前的实施方式那样形成有肋贯穿孔98)。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仅设置1个油封81(而非2个油封),从而实现低成本化。并且,连接罩体155的油封配置部160仅具有径向容纳部160A,而不具有(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所具有的)轴向容纳部(但也可以具有轴向容纳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具体而言,由于甩板82与马达轴22一体旋转,因此,即便减速机空间PG1内的润滑剂涌至油封81侧,也能够通过该甩板82使润滑剂飞溅到径向外侧(图8中的箭头G1)。因此,能够防止涌过来的润滑剂以较强压力进入到油封81的“コ”字形截面的内部。
并且,固定壁部件162在轴向上与该甩板82对置,在甩板82与固定壁部件162之间确保第2空间P102。因此,减速机空间PG1内的空气能够越过甩板82的最外部82A而进入到第2空间P102侧(箭头A101)。
此外,在固定壁部件162与马达轴22之间形成有间隙197,在油封配置部160与固定壁部件162之间,形成有绕周向一圈的间隙199。该间隙197、199构成使第1空间P101与第2空间P102连通的连通通道186。因此,准双曲面齿轮马达112的空气能够经由连通通道186从第2空间P102继续向第1空间P101移动(箭头A102),并且能够到达通气装置84(箭头A102、A103)。
即,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将减速机16的密封度维持得足够高,还能够防止润滑剂以较强压力涌至油封81,并且能够缓解减速机空间PG1内的压力上升。
其他结构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附图中,对相同或功能相似的部位标注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圆板状的部件构成甩板,并且使连通通道的第2空间侧的开口的最外部位于比甩板的最外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甩板甩开润滑剂的甩开效果。但是,在本发明中,甩板的大小和形状以及连通通道的形状等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经由锁紧螺栓使(独立构成的)固定壁部件与外壳主体成为一体,但固定壁部件也可以原本就与外壳主体形成为一体。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气机构配置了通气装置,但排气机构只要是与外部空间连通且具有排气功能即可,并非一定要由通气装置构成。例如,排气机构也可以由从第1空间朝向外部空间的上方弯曲延伸的弯管构成,或者也可以是简单的孔。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减速机的输入轴部,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除了输入轴以外的轴部,例如输出轴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旋转装置例示了减速机,但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装置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备封装有润滑剂的外壳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外壳的旋转轴的旋转装置,均可应用本发明。

Claims (5)

1.一种旋转装置,其具备封装有润滑剂的外壳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外壳的旋转轴,该旋转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润滑剂的甩板,与所述旋转轴一体旋转;
固定壁部件,与所述外壳成为一体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甩板对置;
排气机构,使第1空间与所述旋转装置的外部空间连通;及
连通通道,使第1空间与第2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第1空间为所述固定壁部件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的空间,所述第2空间为所述固定壁部件与所述甩板之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第2空间侧的开口的最外部位于所述甩板的最外部的径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壁部件的与甩板相反的一侧,在所述外壳与所述旋转轴之间配置有油封,
所述外壳具有外壳主体及形成于该外壳主体的径向内侧的油封配置部,
所述第1空间形成在所述油封配置部与所述外壳主体之间,
在所述油封配置部与所述固定壁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
该间隙构成所述连通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封配置部具有与所述固定壁部件抵接的环状的部位,
在该油封配置部和所述固定壁部件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使所述第1空间与所述第2空间连通并且构成所述间隙的槽或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主体与所述油封配置部之间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肋,
所述肋与所述固定壁部件抵接,并且具有使该肋与肋之间的空间彼此连通的肋贯穿孔。
CN201610008268.9A 2015-03-19 2016-01-04 旋转装置 Active CN105987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6996A JP6362559B2 (ja) 2015-03-19 2015-03-19 回転装置
JP2015-056996 2015-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159A CN105987159A (zh) 2016-10-05
CN105987159B true CN105987159B (zh) 2018-11-09

Family

ID=5703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8268.9A Active CN105987159B (zh) 2015-03-19 2016-01-04 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62559B2 (zh)
CN (1) CN105987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86315B2 (ja) * 2017-03-09 2021-06-1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車輪駆動装置
KR20200135162A (ko) 2019-05-23 2020-12-02 나부테스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감속기의 내압 상승 억제 구조
JP2024008403A (ja) * 2022-07-08 2024-01-19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車輪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5605U (zh) * 1974-07-24 1976-02-04
JP2866247B2 (ja) * 1992-02-25 1999-03-08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付直交歯車減速機のシリーズ及びシリーズ群
JP4137427B2 (ja) * 2001-10-22 2008-08-20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ポイド減速機のシリーズ、及びハイポイドギヤドモータのシリーズ
JP4083066B2 (ja) * 2003-04-18 2008-04-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推進機のギアケースのエア補償室構造
CN201679942U (zh) * 2010-04-15 2010-12-22 胡炜 立式减速机及其上出轴防漏密封装置
JP2012122552A (ja) * 2010-12-09 2012-06-28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建設機械の駆動装置
JP5920235B2 (ja) * 2013-02-04 2016-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DE102013208788A1 (de) * 2013-05-14 2014-11-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vorrichtung mit einer Entlüftungseinrichtung
CN204153059U (zh) * 2014-09-17 2015-02-11 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不漏油减速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62559B2 (ja) 2018-07-25
CN105987159A (zh) 2016-10-05
JP2016178787A (ja) 2016-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2763B (zh) 混合动力电动车辆集成式起动机发电机和输入离合器总成
CN105987159B (zh) 旋转装置
EP1387061A3 (en) Oil sealing in turbocharger
CN102484407B (zh) 防爆电机
CN101042181A (zh) 变速器的油泵装置
US7547185B2 (en) Output shaft air/oil separator to redundantly protect against output shaft o-ring leakage
KR20150023676A (ko) 배기가스 터보차저
KR102471296B1 (ko) 듀얼 습식 클러치 메카니즘용 입력 디스크 캐리어, 듀얼 습식 클러치 메카니즘, 듀얼 습식 클러치 시스템, 및 하이브리드 파워트레인
CN104863657A (zh) 模块化电致动凸轮轴相位器
JP4844489B2 (ja) 流体機械
CN203548924U (zh) 轴向迷宫密封结构
CN105416031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JP2008048493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構造
JPH0681777A (ja) ゲローターポンプ
KR101927490B1 (ko) 중공 파동 기어 유닛
JP5342248B2 (ja) 建設機械用走行ユニット
CA2814268A1 (en) Barrel motor
KR20140111591A (ko) 시일 구조, 디퍼렌셜 기구의 시일 구조 및 시일 구조의 제조 방법
CN208619676U (zh) 一种迷宫式隔离导流密封装置
JP5917362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09943485U (zh) 一种低能耗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减速器
CN103994201A (zh) 电机-行星排变速器密封结构和动力系统
CN208831665U (zh) 具有变速器外壳的变速器
CN105339665A (zh) 涡旋式流体设备及其垫圈
US20040050640A1 (en) Torque co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