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1234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1234B
CN105981234B CN201580008447.6A CN201580008447A CN105981234B CN 105981234 B CN105981234 B CN 105981234B CN 201580008447 A CN201580008447 A CN 201580008447A CN 105981234 B CN105981234 B CN 1059812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us
seal member
extension
receiving portion
termina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84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1234A (zh
Inventor
大崎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1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1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2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缩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也不会损害作业性且能够固定防水部件的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壳体(4),其具有筒状部(2)、以及收容于筒状部且收容端子的端子收容部(31)~(34);以及第一密封部件(9)和第二密封部件(10),它们将端子收容部密封,第一密封部件具有嵌合于第一端子收容部的第一环状部(91)、以及以沿与邻接的第二端子收容部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延伸部(93),第二密封部件具有嵌合于第二端子收容部的第二环状部(101)、还有嵌合于第三端子收容部的第三环状部(102)、以及将第二环状部和第三环状部连结并且以至少在第一延伸部重叠的方式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03),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密封部件的固定机构(11)。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使电动汽车等接受电力而安装于车辆侧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正在普及。这些汽车使用马达作为驱动力的主要产生源,并搭载二次电池作为向该马达供电的供电机构。在对这样的车辆的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中,需要设置用于装卸自如地卡合在车辆侧的充电口与充电电缆之间从而实现相互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器。
通常,对车辆的充电在室外进行,由此,可能在充电时水浸入车辆侧的充电连接器使得漏电流在端子间流动而导致绝缘破坏。为了防止这样的端子间的漏电流,提出有一种将各端子收容室之间也密封的、所谓的独立防水构造的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6798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在连接器壳体排列并突出地设置有收容端子金属件的多个端子收容部,并设置有装嵌于该各端子收容部的外周且将对应的对象侧连接器壳体与筒部之间密封的防水环。而且,各防水环彼此通过沿着连接器壳体的前表面壁设置的连结体而一体连结,在该连结体形成有保持棒,通过将该保持棒插入壳体的安装孔,可简便地进行安装作业。
然而,壳体的安装孔形成于各端子收容部之间,由此,不能缩窄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等用的连接器的形状等被按照规格来决定的时候,这样的连接器的邻接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窄,而不能在邻接的端子收容部间形成安装孔。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窄也不会损害作业性且能够固定防水部件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地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利用以下的发明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筒状部、以及收容于上述筒状部并且收容端子的多个端子收容部;以及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它们将上述端子收容部密封,上述第一密封部件具有嵌合于第一端子收容部的第一环状部、以及以从上述第一环状部沿与邻接的第二端子收容部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二密封部件具有嵌合于上述第二端子收容部的第二环状部、还有嵌合于第三端子收容部的第三环状部、以及将上述第二环状部和上述第三环状部连结并且以至少在上述第一延伸部上重叠的方式延伸而按压上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伸部,还设置有固定上述第二密封部件的固定机构。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具备将端子收容部密封的第一密封部件以及第二密封部件,上述第一密封部件具有嵌合于第一端子收容部的第一环状部、以及以从上述第一环状部沿与邻接的第二端子收容部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二密封部件具有嵌合于上述第二端子收容部的第二环状部、还有嵌合于第三端子收容部的第三环状部、以及将上述第二环状部和上述第三环状部连结并且以至少在上述第一延伸部上重叠的方式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由此,能够用以两处固定的第二延伸部来按压第一延伸部,从而能够用第二密封部件将第一密封部件可靠地固定。还设置有固定第二密封部件的固定机构。由此,第二密封部件也固定于端子收容部。这样,通过将设置于第一以及第二密封部件的延伸部重叠、以及将重叠的第二密封部件用固定机构固定,能够容易地将密封部件整体固定在端子收容部。另外,按压于第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部以从第一环状部沿与邻接的第二端子收容部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与邻接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的宽窄无关地可靠地按压密封部件。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缩窄邻接的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也不会损害作业性且能够固定防水部件的连接器。
另外,优选,上述第一密封部件还具有一个以上的环状部,上述第一密封部件的所有环状部亦即第一密封环状部被上述第一延伸部连结。
由此,在多个环状部之间一体形成有第一延伸部,各环状部嵌合于对应的端子收容部,由此,第一延伸部至少被两处固定。因此,第一延伸部的位置调整变得容易而能够更可靠地用第二延伸部重叠并按压,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另外,优选,上述第二密封部件还具有一个以上的环状部,上述第二密封部件的所有环状部亦即第二密封环状部被上述第二延伸部连结。
由此,在三个以上的环状部之间一体形成有第二延伸部,各环状部嵌合于对应的端子收容部,由此,第二延伸部至少被三处固定。因此,第二延伸部的位置调整变得容易而能够更可靠地重叠并按压第一延伸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另外,优选在上述第一密封环状部沿着各环状部的外周分别形成有第一突起部,在上述第二密封环状部沿着各环状部的外周分别形成有第二突起部,上述第一突起部与上述第二突起部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不同。
由此,第一突起部与第二突起部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不同,从而在插入供电侧的连接器时,第一突起部与第二突起部的变形的时刻不同。因此,供电侧的连接器的插入力分散使得供电时的作业性增高。
另外,优选,上述固定机构是安装于上述第二端子收容部以及上述第三端子收容部的前端侧的固定部件。
由此,安装在第二端子收容部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的前端侧的固定部件对嵌合于这些端子收容部的第二环状部以及第三环状部进行按压,从而将第二密封部件固定。因此,能够使第二密封部件更可靠地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窄也不会损害作业性且能够固定防水部件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组装图1的连接器的密封部件以及固定机构之前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的密封部件以及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密封部件以及固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A~图5C是表示密封部件的变形例的图,图5A是第一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图5B是第二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图5C是组装完成的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图6A~图6C是表示密封部件的其他变形例的图,图6A是第一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图6B是第二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图6C是组装完成的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密封部件的又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所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组装图1的连接器的密封部件以及固定机构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连接器1具备壳体4,该壳体4具有筒状部2、以及收容于筒状部2并且收容端子的第一~第四端子收容部31~34。该壳体4具备在筒状部2的外周侧沿外侧延伸的凸缘部5,通过未图示的固定孔,在将连接器1安装到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体时插入螺钉等。另外,在壳体4能够转动地安装有盖体6,从而能够开闭筒状部2的开口7。
在筒状部2形成有将筒状部2的内部分隔的底部8,筒状的各端子收容部31~34以从该底部8在筒状部2的轴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并分别收容有未图示的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四端子收容部31~34以连结各自的轴中心的线成为大致正方形的方式配置,对角线上的一对亦即第一端子收容部31和第四端子收容部34作为与充电插头的信号端子嵌合的两个信号线插座发挥作用,其他对角线上的一对亦即第二端子收容部32和第三端子收容部33作为与充电插头的电源端子嵌合的两个电源插座发挥作用。而且,作为该信号用插头发挥作用的第一和第四端子收容部31、34、以及作为电源插座发挥作用的第二和第三端子收容部32、33相互邻接地配置。
另外,在各端子收容部31~34设置有用于在充电插头的电源端子以及信号端子嵌合时确保防水性的第一密封部件9和第二密封部件10。此外,作为用于固定第二密封部件10的固定机构,安装有分体形成于第二端子收容部32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3的前端侧的固定部件11。
参照图3以及图4对第一密封部件9、第二密封部件10以及固定部件11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图1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的密封部件9、10以及固定机构11的立体图。此外,本图仅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于连接器1的状态下的密封部件9、10以及固定机构11,其他部件则省略。图4是图3的密封部件9、10以及固定机构11的分解立体图。
第一密封部件9由硅酮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为了确保防水性而安装于作为两个信号插头发挥作用的第一以及第四端子收容部31、34。该第一密封部件9具有总共由两个环状部构成的第一密封环状部90、即第一环状部91以及第四环状部92,在第一环状部91以及第四环状部92之间一体形成有板状的第一延伸部93。即,第一密封环状部90亦即第一环状部91和第四环状部92被第一延伸部93连结。
各环状部分别与第一以及第四端子收容部31、34嵌合而安装,从而确保充电连接器嵌合后的防水性。另外,在各环状部的外周侧沿着其外周设置有第一突起部94,从而进一步提高充电连接器的嵌合性与防水性。此外,对于形成于第一环状部91以及第四环状部92的各第一突起部94而言,各自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大致相同。第一延伸部93的两侧缘形成有向内侧切开的切口部95。该切口部95以第一密封部件9组装于壳体4时不干涉组装于邻接的端子收容部的后述的第二密封部件10的环状部的方式,切为沿着第二密封部件10的环状部的外形的形。
第二密封部件10由硅酮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为了确保防水性而安装于作为两个电源插座发挥作用的第二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2、33。该第二密封部件10具有总共由两个环状部构成的第二密封环状部100、即第二环状部101以及第三环状部102,在该两个环状部101、102之间一体形成有板状的第二延伸部103。即,第二密封环状部亦即第二环状部101和第三环状部102被第二延伸部103连结。
各环状部分别与第二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2、33嵌合而安装,从而确保充电连接器嵌合后的防水性。另外,在各环状部的外周侧沿着其外周设置有第二突起部104,从而进一步提高充电连接器的嵌合性与防水性。此外,对于形成于第二环状部101以及第三环状部102的各第二突起部104而言,各自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大致相同。此外,相对于组装时的第一密封部件9的第一环状部91以及第四环状部92的第一突起部94,各第二突起部104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也大致相同。第二延伸部103的两侧缘形成有向内侧切开的切口部105。该切口部105以第二密封部件10组装于壳体4时不干涉组装于邻接的端子收容部的第一密封部件9的环状部的方式,切为沿着第一密封部件9的环状部的外形的形。
固定部件11由树脂材料等形成为圆筒状,为了将第二密封部件10固定在壳体4,固定部件11安装于组装有第二密封部件10的第二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2、33的前端侧。在固定部件11设置有弹性变形的卡止部111,通过卡止于在第二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2、33的前端形成的未图示的凹部而可靠地固定。
接着,对将第一密封部件9、第二密封部件10以及固定部件11向壳体4组装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将第一密封部件9的第一环状部91以及第四环状部92与图2示出的作为信号用插头发挥作用的第一端子收容部31以及第四端子收容部34嵌合。此时,第一延伸部93配置于图2示出的作为电源插座发挥作用的第二端子收容部32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3之间。即,第一延伸部93以在相对于作为信号用插头发挥作用的第一端子收容部31而与邻接的作为电源插座发挥作用的第二端子收容部32的配置方向(大致正方形配置的边方向)不同的方向(大致正方形配置的对角线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
接下来,将第二密封部件10的第二环状部101以及第三环状部102与作为电源插座发挥作用的第二端子收容部32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3嵌合。此时,第二延伸部103以在第一延伸部93上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用第二延伸部103重叠并按压第一延伸部93。
而且,将两个固定部件11安装在第二端子收容部32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3的前端侧,从而固定第二密封部件10。由此,第一密封部件9以及第二密封部件10的所有密封部件固定于第一~第四端子收容部31~34。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具备将第一~第四端子收容部31~34密封的第一密封部件9以及第二密封部件10,上述第一密封部件9具有嵌合于第一端子收容部31的外周侧的第一环状部91、以及以从上述第一环状部91沿与邻接的第二端子收容部32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延伸部93,上述第二密封部件10具有嵌合于上述第二端子收容部32的第二环状部101、还有嵌合于第三端子收容部33的第三环状部102、以及将上述第二环状部101和上述第三环状部102连结并且以至少与上述第一延伸部93重叠的方式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03。由此,能够用以两处固定的第二延伸部103来按压第一延伸部93,从而能够用第二密封部件10将第一密封部件9可靠地固定。此外,在第二端子收容部32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3的前端侧设置有固定第二密封部件10的固定部件11。由此,第二密封部件10也固定于第二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2、33。这样,通过将设置于第一以及第二密封部件9、10的各延伸部93、103重叠、以及将重叠的第二密封部件10用固定部件11固定,能够容易地将密封部件9、10整体固定在第一~第四端子收容部31~34。另外,按压于第二延伸部103的第一延伸部93以从第一环状部91沿与邻接的第二端子收容部32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与邻接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的宽窄无关地可靠地按压密封部件。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缩窄邻接的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也不会损害作业性且能够固定防水部件的连接器。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第一密封部件9具有第一环状部91以及第四环状部92这两个环状部,上述第一密封部件9的所有环状部亦即第一密封环状部90被上述第一延伸部93连结。由此,在两个环状部之间一体形成有第一延伸部93,各环状部嵌合于对应的第一端子收容部31以及第四端子收容部34,由此,第一延伸部93至少被两处固定。因此,第一延伸部93的位置调整变得容易而能够更可靠地用第二延伸部103重叠并按压,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另外,第二密封部件10的第二密封环状部100还形成有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环状部、即形成有三个以上的环状部,该第二密封环状部100也可以被第二延伸部103连结。由此,在三个以上的环状部之间一体形成有第二延伸部103,各环状部嵌合于对应的端子收容部,由此,第二延伸部103至少被三处固定。因此,第二延伸部103的位置调整变得容易而能够更可靠地重叠并按压第一延伸部93,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另外,用于固定第二密封部件10的固定机构也可以一体形成于第二端子收容部32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3。例如,也可以为如下:在第二端子收容部32以及第三端子收容部33的外周形成环状凹槽,在该环状凹槽分别嵌入第二密封部件10的第二环状部101与第三环状部102,从而固定第二密封部件10。由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接着,对密封部件的变形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5A~图5C是表示密封部件的变形例的图,图5A是第一密封部件的主视图,图5B是第二密封部件的主视图,图5C是组装完成的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如图5A~图5C所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密封部件9具有第一环状部91以及第四环状部92这两个环状部,与此相对地,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部件在仅具有仅第一环状部91这一个环状部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因此,第一延伸部93在一端侧一体形成有环状部,但在另一端侧则成为自由端。在本变形例的密封部件中,第一密封部件9具有一个环状部91,第二密封部件10具有两个环状部101、102。因此,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部件与具有三个端子收容部的连接器对应。
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部件中,也以在第一延伸部93上重叠的方式配置第二延伸部103,能够提供一种即使缩窄邻接的各端子收容部的间距也不会损害作业性且能够固定防水部件的连接器。
图6A~图6C是表示密封部件的其他变形例的图,图6A是第一密封部件的主视图,图6B是第二密封部件的主视图,图6C是组装完成的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如图6A~图6C所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密封部件9具有第一环状部91以及第四环状部92这两个环状部,与此相对地,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部件在还具有第五环状部96共三个环状部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因此,第一延伸部93在一端侧一体形成有一个环状部,但在另一端侧排列并一体形成有两个环状部。在本变形例的密封部件中,第一密封部件9具有三个环状部91、92、96,第二密封部件10具有两个环状部101、102。因此,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部件与具有五个端子收容部的连接器对应。
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部件中,第一密封部件9的第一密封环状部90还形成有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环状部、即形成有三个以上的环状部,该第一密封环状部90被第一延伸部93连结。由此,在三个以上的环状部之间一体形成有第一延伸部93,各环状部嵌合于对应的端子收容部,由此,第一延伸部93至少被三处固定。因此,第一延伸部93的位置调整变得更容易,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图7是表示密封部件的又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封部件的第一密封环状部90的第一突起部94与第二密封环状部100的第二突起部104在组装了各密封部件时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大致相同,与此相对地,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部件在第一密封环状部90的第一突起部94与第二密封环状部100的第二突起部104在组装了各密封部件时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不同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
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密封部件中,第一突起部94与第二突起部104的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不同,从而在插入供电侧的连接器时,第一突起部94与第二突起部104的变形的时刻不同。因此,供电侧的连接器的插入力分散使得供电时的作业性增高。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适合用作为了使电动汽车等接受电力而安装于车辆侧的连接器。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2…筒状部;4…壳体;5…凸缘部;6…盖体;7…开口;8…底部;9…第一密封部件;10…第二密封部件;11…固定部件(固定机构);31…第一端子收容部;32…第二端子收容部;33…第三端子收容部;34…第四端子收容部;90…第一密封环状部;91…第一环状部;92…第四环状部;93…第一延伸部;94…第一突起部;95、105…切口部;96…第五环状部;100…第二密封环状部;101…第二环状部;102…第三环状部;103…第二延伸部;104…第二突起部;111…卡止部。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壳体,其具有筒状部、以及收容于所述筒状部并且收容端子的多个端子收容部;以及
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它们将所述端子收容部密封,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具有嵌合于第一端子收容部的第一环状部、以及以从所述第一环状部沿与邻接的第二端子收容部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具有嵌合于所述第二端子收容部的第二环状部、还有嵌合于第三端子收容部的第三环状部、以及将所述第二环状部和所述第三环状部连结并且以至少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重叠的方式延伸而按压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伸部,
所述连接器还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还具有一个以上的环状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所有环状部亦即第一密封环状部被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还具有一个以上的环状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所有环状部亦即第二密封环状部被所述第二延伸部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还具有一个以上的环状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所有环状部亦即第二密封环状部被所述第二延伸部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密封环状部沿着各环状部的外周分别形成有第一突起部,在所述第二密封环状部沿着各环状部的外周分别形成有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二突起部在环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形成位置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是安装于所述第二端子收容部的前端侧以及所述第三端子收容部的前端侧的固定部件。
CN201580008447.6A 2014-02-13 2015-02-13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12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5114 2014-02-13
JP2014025114A JP5667314B1 (ja) 2014-02-13 2014-02-13 コネクタ
PCT/JP2015/054016 WO2015122501A1 (ja) 2014-02-13 2015-02-13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1234A CN105981234A (zh) 2016-09-28
CN105981234B true CN105981234B (zh) 2019-06-11

Family

ID=5256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844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1234B (zh) 2014-02-13 2015-02-13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92172B2 (zh)
JP (1) JP5667314B1 (zh)
CN (1) CN105981234B (zh)
DE (1) DE112015000794T5 (zh)
WO (1) WO20151225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7314B1 (ja) * 2014-02-13 2015-02-1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コネクタ
JP6547499B2 (ja) 2015-08-03 2019-07-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US10418746B2 (en) * 2016-11-22 2019-09-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harge port assembly and molding method
CN107146980A (zh) * 2017-06-16 2017-09-08 山东优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插针密封垫
CN216684099U (zh) * 2021-12-28 2022-06-07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4621A (en) * 1980-02-28 1982-12-21 General Signal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480151A (en) * 1982-07-19 1984-10-30 Hilliard Dozier Temperature stable hermetically sealed terminal
JPH05263762A (ja) * 1992-03-18 1993-10-1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気密端子保護カバー
US5720629A (en) * 1996-10-16 1998-02-2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447319B1 (en) * 1998-08-06 2002-09-10 Sercel Hermaphrodite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CN103403975A (zh) * 2011-03-04 2013-11-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具有小壳体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76815A (ja) * 1992-07-24 1994-06-24 Amp Japan Ltd 防水栓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
JP3019762B2 (ja) * 1995-11-17 2000-03-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ゴムリング
JP2001006798A (ja) * 1999-06-23 2001-01-12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防水コネクタ
US8992242B2 (en) * 2009-12-24 2015-03-31 Delphi Intellectu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667314B1 (ja) * 2014-02-13 2015-02-1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4621A (en) * 1980-02-28 1982-12-21 General Signal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480151A (en) * 1982-07-19 1984-10-30 Hilliard Dozier Temperature stable hermetically sealed terminal
JPH05263762A (ja) * 1992-03-18 1993-10-1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気密端子保護カバー
US5720629A (en) * 1996-10-16 1998-02-2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447319B1 (en) * 1998-08-06 2002-09-10 Sercel Hermaphrodite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CN103403975A (zh) * 2011-03-04 2013-11-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具有小壳体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0794T5 (de) 2016-11-17
WO2015122501A1 (ja) 2015-08-20
US20160372859A1 (en) 2016-12-22
CN105981234A (zh) 2016-09-28
JP5667314B1 (ja) 2015-02-12
JP2015153549A (ja) 2015-08-24
US9692172B2 (en)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1234B (zh) 连接器
US9415695B2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TWI531136B (zh) 供電控制裝置
US10290969B2 (en) Sealing element, seal assembly and receptacle
EP2483971B1 (en) Two-part contact element for high-voltage plug-and-socket connector
CN103119800B (zh) 端子板结构
JP2014003016A (ja) 自動車用の充電接続装置
US20180332726A1 (en) Electric protective cover and receptacle
US10348020B2 (en) Receptacle housing and receptacle
WO2015060294A1 (ja) 充電コネクタ
CN102386650A (zh) 供电控制装置
US10263356B2 (en) Secondary lock and receptacle
RU2008151378A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блок заглушек для такого соединителя и способ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211508028U (zh) 用于电池的连接器
CN109672059A (zh) 对壳体内电路体连接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CN107845887B (zh) 用于交通工具充电的连接器组件
JP2015170588A (ja) コネクタ
JP5562157B2 (ja) 中継用コネクタ
CN105981248A (zh) 凸缘构件上的附件布置方案
JP2019186022A (ja) 防水カバー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充電コネクタ
CN209860636U (zh) 一种可供手机直接充电的电源适配器
CN208655974U (zh) 一种直头高压连接器的公端接插件
CN107039820A (zh) 插座装置,机动车
KR200446918Y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액세서리
KR20130066040A (ko) 인버터 커넥터의 방수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