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4099U -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4099U
CN216684099U CN202123337644.4U CN202123337644U CN216684099U CN 216684099 U CN216684099 U CN 216684099U CN 202123337644 U CN202123337644 U CN 202123337644U CN 216684099 U CN216684099 U CN 216684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connection
sealing
ring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376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詹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Jetty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376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4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4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409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2219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49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属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依次设置并部分连接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第一密封圈(2),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1)内,且与所述前壳体(11)一体成型;第二密封圈(3),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2)内,且与所述后壳体(12)一体成型;至少一个导电端子(4),包括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所述第一端(41)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密封插接;所述第二端(42)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密封插接。密封圈与充电座壳体一体成型,使密封圈与壳体的连接更稳固,也能使密封圈与充电座壳体之间的没有连接缝隙,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也能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省去了多种模具和零件。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背景技术
随着汽油燃料的资源枯竭和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为电动汽车补充能量的充电系统也得到越来越快的发展。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设备应用日益广泛,同时随着电动汽车对环境适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座设置在汽车上用于和充电枪连接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在充电座正常设计中,为了防水及满足密封要求,现在较为常见的做法就是加上各种类型的防水盖进行防护,有一些充电盖为塑料盖,无密封圈结构,防水效果防尘效果不佳;另一些充电座会安装密封圈,将密封圈安装在充电座和端子的连接处进行密封,这样会增加模具、零件数量,在充电座开发过程中也会增加成本,同时密封圈在安装及拆卸过程中非常困难,密封圈与充电座壳体的密封性也难以合格,两者的连接也往往不够稳定,也就是说当前的充电座的密封设计不满足当下新能源汽车开发、后期安装及维护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也可实现快速安装与拆卸,便于充电座后期维修与保养。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包括:
壳体,包括依次设置并部分连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
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且与所述前壳体一体成型;
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后壳体内,且与所述后壳体一体成型;
至少一个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插接;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插接。
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导电端子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固定部。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插接。
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和至少一个直流端子,所述第三密封圈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前壳体内,所述第四密封圈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后壳体内,所述直流端子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圈密封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密封圈密封插接。
所述第三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固定部。
所述第三密封圈和所述第四密封圈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直流端子过盈配合。
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磁吸连接、卡口连接、插接连接、锁扣连接、捆扎连接、螺纹连接、铆钉连接和焊接连接中的一种。
一种充电座,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所述壳体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部材质为软胶或橡胶材质。
所述前壳体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部采用双色注塑方式一体成型;所述后壳体与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部采用双色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圈与充电座壳体一体成型的设计,使密封圈与壳体的连接更稳固,也能使密封圈与充电座壳体之间的没有连接缝隙,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也能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省去了多种模具和零件。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的第一密封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的第二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的前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的后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的第三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的第四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座中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1-壳体、11-前壳体、12-后壳体、2-第一密封圈、21-第一凸起、22-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3-第二传感器固定部、3-第二密封圈、4-导电端子、41- 第一端、42-第二端、5-信号端子、6-第三密封圈、61-第二凸起、7-第四密封圈、8-直流端子、9-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如图1-图7所示,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依次设置并部分连接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
第一密封圈2,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1内,且与所述前壳体11一体成型;
第二密封圈3,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2内,且与所述后壳体12一体成型;
至少一个导电端子4,包括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
所述第一端41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密封插接;
所述第二端42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密封插接。
传统的密封圈一般先设置在导电端子4上再随导电端子4再将密封圈连同导电端子4设置在充电座的壳体11内。这样需要多种模具和零件且密封圈与壳体11的密封性及连接稳定性也不足。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将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分别一体成型的设置在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内,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导电端子4用于给汽车充电时的电流传输,第一端41为插接端,用于与充电枪插接。第二端 42为连接端,用于与充电座内部的线缆或连接件连接。安装时,将导电端子4的第一端41插入第一密封圈2,将第二端42插入第二密封圈3,完成导电端子4的密封设置,再安装充电座内部的其他部件,如电路板9,电路板9设置在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之间,壳体1上可以设置电路板9的固定件,安装完成后,将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对接,并辅以密封措施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壳体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2和所述第二密封圈3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2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凸起21与所述导电端子4过盈配合。第一凸起21能够依靠弹性进一步挤压导电端子4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2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将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上,并使温度传感器6 与导电端子4贴合,以达到对导电端子4温度检测的目的。温度传感器6 可以是NTC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PTC温度传感器。采用这两种温度传感器的好处是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kΩ~100kΩ间任意选择;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适用于转换接头这种要求体积小,性能稳定的产品中。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4包括信号端子5,所述信号端子5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密封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密封插接。有时需要将一些用于传输数据的信号端子5也设计在充电座内,信号端子5的密封方式可以采用与导电端子4相同的设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6、第四密封圈7和至少一个直流端子8,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三密封圈 6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1内,所述第四密封圈7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2内,所述直流端子8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圈6密封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密封圈7密封插接。很多的充电座都同时具备家用的充电速度相对较慢的交流充电接口和速度较快的直流充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一般只需要设置两个直流端子8分别用于连接正极和负极。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前壳体11内一体成型的设置第三密封圈6,在后壳体12内一体成型的设置第四密封圈7,直流端子8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三密封圈6和第四密封圈7来实现密封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圈6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将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上,并使温度传感器6 与导电端子4贴合,以达到对直流端子8温度检测的目的。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圈6和所述第四密封圈7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61,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凸起61与所述直流端子8 过盈配合。第二凸起61能够依靠弹性进一步挤压直流端子8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11与所述后壳体12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磁吸连接、卡口连接、插接连接、锁扣连接、捆扎连接、螺纹连接、铆钉连接和焊接连接中的一种。
在第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接触面为粘贴层,粘贴层为导热材料制作的带有粘性的材料,通过粘贴层将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粘接在一起,以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第二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接触面为磁吸件,通过磁吸件之间的磁力进行连接,再辅以密封胶,连接方便快捷,主要应用于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质量较轻,结合力要求不高的环境。
在第三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接触面一个为卡爪,一个为卡槽,通过卡爪与卡槽的装配,再辅以密封胶,使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接触面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第四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接触面一个设置锁钩一个设置锁扣,通过锁钩和锁扣的装配,再辅以密封胶,使前壳体11 与后壳体12接触面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第五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在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上设置凹槽,将两者接触面连接后,使用捆扎件在凹槽位置将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捆扎在一起,再辅以密封胶,捆扎件包括扎带、管箍、钩锁等。
在第六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在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上分别设置螺纹和螺钉,通过螺纹和螺钉的螺接,再辅以密封胶,将前壳体11与后壳体 12接触面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第七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在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上分别设置连接孔,铆钉穿过连接孔,并将铆钉穿过一端变形,使连接孔拉紧,再辅以密封胶,使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接触面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第八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除了接触面以外,还具有焊接面,使用焊接机,将焊接面熔化并连接在一起,使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接触面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焊接方式包括电阻焊接、摩擦焊接、超声波焊接、弧焊、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压力扩散焊接、磁感应焊接的一种或几种
电阻焊接方式,是指一种利用强大电流通过电极和工件间的接触点,由接触电阻产生热量而实现焊接的一种方法。
摩擦焊接方式,是指利用工件接触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为热源,使工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进行焊接的方法。
超声波焊接方式,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两个需焊接的物体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
弧焊方式,是指以电弧作为热源,利用空气放电的物理现象,将电能转换为焊接所需的热能和机械能,从而达到连接金属的目的,主要方法有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激光焊接方式,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
电子束焊接方式,是指利用加速和聚焦的电子束轰击置于真空或非真空中的焊接面,使被焊工件熔化实现焊接。
压力扩散焊接方式,是对焊件施加压力,使接合面紧密地接触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而完成焊接的方法。
磁感应焊接方式,是两个被焊工件在强脉冲磁场作用下,产生瞬间高速碰撞,材料表层在很高的压力波作用下,使两种材料的原子在原子间距离内相遇,从而在界面上形成稳定的冶金结合。是固态冷焊的一种,可以将属性相似或不相似的传导金属焊接在一起。
.所述壳体1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第一密封圈2、所述第二密封圈3、所述第三密封圈6、所述第四密封圈7、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材质为软胶或橡胶材质。充电座包括可拆卸的前壳体 11和后壳体12,前壳体11内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6,后壳体12内一体成型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和第四密封圈7,导电端子4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插接,如图8所示,(图 8隐去了壳体1)导电端子4用于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直流端子8的两端分别和第三密封圈6和第四密封圈7插接,直流端子8用于电动汽车的直流充电,安装好导电端子4和直流端子8后再将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组成完整的壳体1,壳体1内还可以设置电路板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密封结构具有非常好的密封效果,对电路板9及其他零部件启动保护作用。
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第三密封圈6、第四密封圈7、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材质为软胶或橡胶材质。软胶或橡胶材质具有足够的密封性能又有良好的弹性,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密封作用。
具体的,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第三密封圈6、第四密封圈7、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的材质含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全氟烷氧基烷烃、氯化聚乙烯、聚亚苯基硫醚、聚苯乙烯、交联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交联聚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聚酯、酚醛树脂、脲甲醛、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聚甲醛、聚碳酸酯和聚酰胺为例:聚甲醛是一种表面光滑、有光泽的、硬而致密的材料,呈淡黄或白色,可在-40-10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它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也比绝大多数工程塑料优越,又有良好的耐油、耐过氧化物性能。
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燃BI级,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性能接近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聚碳酸酯的耐冲击性能好,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不需要添加剂就具有很高级的阻燃性能。
聚酰胺,具有无毒、质轻、优良的机械强度,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及耐腐蚀性,可代替铜等金属应用在机械、化工、仪表、汽车等工业中制造轴承、齿轮、泵叶及其他零件。密封本体3和密封盖体4需要高强度、高耐温、高耐磨等特性。因此,聚碳酸酯或聚酰胺为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第三密封圈6和第四密封圈7的首选。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11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所述第三密封圈6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采用双色注塑方式一体成型;所述后壳体12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所述第四密封圈7、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采用双色注塑方式一体成型。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利用此种方法制成的充电座不需借助其他装置,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密闭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包括依次设置并部分连接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
第一密封圈(2),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1)内,且与所述前壳体(11)一体成型;
第二密封圈(3),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2)内,且与所述后壳体(12)一体成型;
至少一个导电端子(4),包括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
所述第一端(41)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密封插接;
所述第二端(42)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密封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和所述第二密封圈(3)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21),所述第一凸起(21)与所述导电端子(4)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4)包括信号端子(5),所述信号端子(5)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密封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密封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6)、第四密封圈(7)和至少一个直流端子(8),所述第三密封圈(6)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1)内,所述第四密封圈(7)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2)内,所述直流端子(8)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圈(6)密封插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密封圈(7)密封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6)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6)和所述第四密封圈(7)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61),所述第二凸起(61)与所述直流端子(8)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与所述后壳体(12)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磁吸连接、卡口连接、插接连接、锁扣连接、捆扎连接、螺纹连接、铆钉连接和焊接连接中的一种。
9.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密封结构,所述壳体(1)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第一密封圈(2)、所述第二密封圈(3)、所述第三密封圈(6)、所述第四密封圈(7)、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材质为软胶或橡胶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1)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所述第三密封圈(6)和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部(22)采用双色注塑方式一体成型;所述后壳体(12)与所述第二密封圈(3)、所述第四密封圈(7)、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固定部(23)采用双色注塑方式一体成型。
CN202123337644.4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Active CN216684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7644.4U CN216684099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PCT/CN2022/142219 WO2023125497A1 (zh) 2021-12-28 2022-12-27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7644.4U CN216684099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4099U true CN216684099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37644.4U Active CN216684099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4099U (zh)
WO (1) WO202312549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497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24588B4 (de) * 2012-12-17 2023-11-16 HARTING Automotive GmbH Steckverbinder
JP5667314B1 (ja) * 2014-02-13 2015-02-1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コネクタ
CN106898907A (zh) * 2015-12-18 2017-06-27 德尔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替换式结构的充电插座
CN108092060A (zh) * 2016-10-14 2018-05-29 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充电接口端子组件、充电枪、充电桩、充电座及汽车
CN208782136U (zh) * 2018-07-27 2019-04-23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密封组件及连接器
CN110148495A (zh) * 2019-04-26 2019-08-20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回路冷却结构
DE102020116535A1 (de) * 2020-06-23 2021-12-23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Hochstromkontakt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ochstromkontakteinrichtung
CN213071479U (zh) * 2020-09-30 2021-04-27 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连接器
CN216684099U (zh) * 2021-12-28 2022-06-07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497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5497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84099U (zh) 一种充电座密封结构及一种充电座
CN113922137A (zh) 一种带屏蔽的连接机构、电能传输装置及机动车辆
CN209804717U (zh) 一种纽扣电池
US20050042456A1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shaped parts made of plastics material and metal
CN113922123A (zh) 一种高压连接机构、电能传输装置及机动车辆
CN217215235U (zh) 一种带屏蔽的连接机构、电能传输装置及机动车辆
CN217215197U (zh) 一种高压连接机构、电能传输装置及机动车辆
WO2023213250A1 (zh) 一种充电接口接地结构及车辆
WO2023174264A1 (zh) 一种新型屏蔽材料的连接器总成及一种车辆
WO2023174275A1 (zh) 一种具有固态冷却介质的连接器总成及一种车辆
KR20210042362A (ko) 금속/수지 복합 구조체, 금속/수지 복합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냉각 장치
CN113922124A (zh) 一种连接机构、电能传输装置及机动车辆
JP2017097978A (ja) 密封型蓄電デバイス用封口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密封型蓄電デバイス。
WO2023174257A1 (zh) 一种连接器总成及加工方法
WO2023213249A1 (zh) 一种充电接口接地结构及车辆
WO2023078302A1 (zh) 充电连接器
CN113471781A (zh) 一种线束模块及组合式线束
CN217205863U (zh) 一种电子锁锁杆密封结构
WO2023174246A1 (zh) 新型屏蔽材料的连接器总成及车辆
CN217984005U (zh) 一种电能传输连接装置及车辆
WO2023174261A1 (zh) 新型屏蔽阻燃连接器总成及车辆
CN217984006U (zh) 一种新型屏蔽材料的连接器总成及一种车辆
CN217823540U (zh) 一种充电接口接地结构及一种车辆
CN218456165U (zh) 一种连接器总成及充电座及车辆
CN218334623U (zh) 一种具有液冷功能的连接器总成及一种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57, Shunda Road, Gaoxin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130000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Jiey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30000 957 Shunda Road, Changchun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lin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JIEYI AUTO PAR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