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0178B - 拉链牙链带 - Google Patents

拉链牙链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0178B
CN105960178B CN201480075028.XA CN201480075028A CN105960178B CN 105960178 B CN105960178 B CN 105960178B CN 201480075028 A CN201480075028 A CN 201480075028A CN 105960178 B CN105960178 B CN 1059601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tooth
protrusion
zipper
chain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50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0178A (zh
Inventor
小岛昌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60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0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4Stringers arranged edge-to-edge when fastened, e.g. abutting stringers
    • A44B19/06Stringers arranged edge-to-edge when fastened, e.g. abutting stringers with substantially rectangular members having interlocking projections and pie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39Interlocking surface constructed from plural elements in s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39Interlocking surface constructed from plural elements in series
    • Y10T24/255Interlocking surface constructed from plural elements in series having interlocking portion with specific shape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链链牙(20、20a)具有:具有啮合头部(21c)的链牙主体部(21)、以及从链牙主体部(21)向带表背方向隆起的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2、22a、23、23a),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2、22a、23、23a)具有顶面(43)、从链牙主体部(21)立起的周侧面(44、44a)以及处于顶面(43)与周侧面(44、44a)之间并且倾斜角度与顶面(43)和周侧面(44、44a)不同的至少一个斜面(45)。由此,拉链链牙(20、20a)在链牙长度方向上看起来细长,能够呈现接近金属制链牙的外观。另外,在拉头(30)的滑动操作开始时能够使停止爪部(34a)不容易挂到拉链链牙(20、20a)。

Description

拉链牙链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拉链带的带侧缘部上通过注射成形而排列设置有多个合成树脂制拉链链牙的拉链牙链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合成树脂制的各拉链链牙呈现金属制的拉链链牙那样的外观的拉链牙链带。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于拉链的拉链链牙,已知通过将合成树脂在拉链带上注射成形而一个一个单独地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将单丝成形为线圈状或锯齿状而形成的连续状的拉链链牙以及将大致呈Y字状的金属制的链牙材料铆接于拉链带而形成的金属制的拉链链牙等。
另外,通常,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在注射成形时直接固定于拉链带,因此通过扩大拉链链牙相对于拉链带的固定面积,拉链链牙相对于拉链带的固定强度提高。因此,在以往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中,为了稳定地确保拉链链牙的固定强度,将各拉链链牙的链牙宽度尺寸设定得较大。
与此相对,金属制的拉链链牙例如通过对具有大致Y字状截面的链牙元件进行铆接加工来将其安装于拉链带,因此关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即使不将其链牙宽度尺寸如上述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那样设定得较大,也能够容易地得到充分的固定强度。
另外,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0/082294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51149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拉链牙链带:拉链链牙由比金属轻的合成树脂构成,并且通过具备金属制的拉链链牙那样的外观(美观)来提高拉链链牙的外观质量。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拉链牙链带的拉链链牙,通过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而将其固定于拉链带的带侧缘部,各拉链链牙具备配置于拉链带的带上表面侧的第一半部以及配置于带下表面侧并与第一半部一体地形成的第二半部。
此外,在此,上下方向是指与拉链带的带面正交的带表背方向。另外,前后方向是指拉链带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是指拉链带的带宽方向。
在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牙中,第一半部具有固定于拉链带的固定部以及从该固定部朝向带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具有带长方向的链牙宽度尺寸朝向该延伸部的前端部递减的前端变细的形状。
另外,在第一半部中,为了确保与拉链带的固定强度,固定部的下端部(与拉链带接触一侧的端部)处的链牙宽度尺寸具有规定大小。并且,第一半部中的固定部的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形成为,以使第一半部的链牙宽度尺寸(前后方向)从拉链带的带面朝向拉链链牙的上表面递减的方式朝向外侧呈凸状地弯曲的凸面。
第二半部具有固定于拉链带的胴部、从胴部朝向带外侧延伸并以使链牙宽度方向的尺寸变细的方式缩颈的颈部、以及从颈部朝向带外侧进一步延伸的啮合头部。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牙中,在第二半部侧,与啮合相对侧方的拉链链牙进行啮合。
这种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牙由合成树脂构成,因此比金属制的拉链链牙轻。另外,该拉链链牙在确保与拉链带的固定强度的同时,在第一半部上形成有凸面,由此形成为看起来比以往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细,因此具备金属制的拉链链牙那样的外观(美观)。
因此,安装有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牙的拉链构成为,如安装有金属制的拉链链牙的拉链(以下,简称为金属拉链)那样看起来时尚或给予时髦的印象,同时,与金属拉链相比重量大幅减轻。
但是,例如在使用专利文献1的拉链牙链带以及具有能够与拉链链牙卡合的停止爪部的带停止机构的拉头来构成拉链的情况下,由于在专利文献1的拉链牙链带中,在拉链链牙的第一半部上形成有凸面,因此担心拉头的停止爪部相对于拉链链牙的卡合容易变得不稳定。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牙中,形成于带上表面侧的第一半部的形态与形成于带下表面侧的第二半部的形态相互不同。因此,例如在具有专利文献1的拉链牙链带和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中,在制造将插管从座管的右侧插入到插座中的所谓右插的拉链以及将插管从座管的左侧插入到插座中的所谓左插的拉链的情况下,作为右插用和左插用而分别需要专用的链牙成形用的模具。因而,是招致拉链的制造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拉链牙链带: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具有配置于拉链带的带上表面侧的第一半部、配置于带下表面侧的第二半部以及配置于第一半部与第二半部之间的链牙啮合部。
在该专利文献2的拉链链牙中,具有以下形态,即第一半部(上半部)与第二半部(下半部)相互以拉链带中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成为面对称。因而,在此,说明第一半部,而省略说明第二半部。
专利文献2的第一半部具有固定于拉链带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从第一固定部朝向带外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具备链牙宽度尺寸朝向其前端部递减的前端变细的链牙形态。另外,第一半部的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形成为以使链牙宽度尺寸从拉链链牙的上表面朝向拉链带的带上表面而递增的方式呈凹状地弯曲的弯曲面(凹面)。
在这种专利文献2的拉链链牙中,第一半部的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分别形成为凹面,由此在从上表面侧观察该拉链链牙时,与例如该各侧面形成为凸面状的情况相比,不容易看到第一半部的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而且,在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上反射的光不容易朝向拉链链牙的上方侧散射,因此还得到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成为影子部分从而看起来暗这种视觉效果。
因而,在专利文献2的拉链链牙中,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看起来在链牙宽度方向上窄且在链牙长度方向上细长,因此能够呈现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更接近的外观(美观)。
另外,在使用专利文献2的拉链牙链带以及具备基于停止爪部的停止机构的拉头来构成拉链的情况下,由于在专利文献2的拉链牙链带中,拉链链牙中的第一半部的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形成为凹面,因此能够在这些前方侧面、后方侧面上牢固地阻挡拉头的停止爪部并将其收容。由此,能够使停止爪部相对于拉链链牙的卡合稳定。
并且,专利文献2的拉链链牙具有以拉链带中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成为面对称的形态,因此无论是作为右插的拉链用还是作为左插的拉链用,均能够不变更形状而利用。由此,能够抑制链牙成形用模具所需的费用,谋求削减拉链的制造成本。
另一方面,在日本外观设计专利第1434591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图示出了将具有与专利文献2实质相同的形态的拉链链牙安装于拉链带的拉链用长链。
并且,例如在日本外观设计专利第1434827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图示出通过在专利文献2所示出的拉链链牙的上表面上进一步设置凹凸来进一步提高外观性的拉链用长链。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82294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51149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日本外观设计专利第14345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外观设计专利第1434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所示出的拉链链牙能够构成以下拉链,即看起来如同金属制的拉链链牙,从而近似于金属拉链,并且比金属拉链轻。
但是,这些拉链链牙的外观虽然近似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但是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比较来看仍然存在差异,因此寻求在确保拉链链牙的固定强度的同时,通过使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的外观在链牙长度方向(带宽方向)上看起来更长等来使其更接近金属制的拉链链牙。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拉链牙链带中,拉链链牙中的第一半部的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形成为凹面,因此如上所述那样在使用具备停止机构的拉头来构成拉链的情况下,能够在拉链链牙的前方侧面、后方侧面上牢固地阻挡拉头的停止爪部,使停止爪部相对于拉链链牙的卡合稳定。
另一方面,在具有具备停止机构的拉头的拉链中,在从拉头的停止爪部与拉链链牙卡合而保持拉头的停止状态的状态,操作拉头而使其沿链牙列滑动的情况下,通常,通过由使用者拉拽拉头的拉攀,停止爪部被该拉攀拉起从而停止爪部与拉链链牙的卡合被解除,因此能够使拉头滑动。特别是在该情况下,拉头的停止爪部被拉攀拉起到充分的高度,由此停止爪部不会挂到拉链链牙,能够使拉头顺利地滑动。
另外,在实际使用了拉链的产品中,在拉拽拉头的拉攀而开始进行滑动操作时,存在在停止爪部被拉攀充分拉起前拉头就开始滑动的情况。此时,拉头的停止爪部一边与拉链链牙的前方侧面或后方侧面滑动接触一边被向上方拉起。
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拉链牙链带中,拉链链牙中的第一半部的前方侧面和后方侧面形成为凹面,因此若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在停止爪部被拉攀充分拉起之前拉头就开始滑动,则虽然停止爪部一边与第一半部的前方侧面或后方侧面滑动接触一边被向上方拉起,但是存在停止爪部容易挂到该凹面状的前方侧面或后方侧面的上端部的隐患。
若这样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停止爪部挂到第一半部的前方侧面或后方侧面的上端部,则会妨碍拉头的顺利的滑动或使拉头停止,因此招致拉头操作性的降低。另外,若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停止爪部瞬间地挂到拉链链牙,则由于具有操作拉头的使用者强烈地拉拽拉头的拉攀而强行地使拉头滑动的情况,因此存在停止爪部损坏而拉头的停止机构无法发挥功能的隐患、或者停止爪部使所挂到的拉链链牙损坏而缩短拉链的寿命的隐患。另外,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而具有不使用拉攀而是拉拽被安装体本身来强行打开拉链的情况,从而存在因锁定状态的停止爪使拉链链牙损坏的隐患。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具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牙链带,具有能够使拉链链牙看起来在链牙长度方向上更细长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或具备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更接近的外观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并且即使在拉头具备基于停止爪部的停止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停止机构稳定地动作,并且在能够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使停止爪部不容易挂到拉链链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拉链牙链带作为基本结构而具有拉链带以及安装于上述拉链带的带侧缘部上的多个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上述拉链链牙具有:跨越上述拉链带的第一带面和第二带面而固定的链牙主体部、以及从上述链牙主体部向带表背方向隆起的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上述链牙主体部具有:固定于上述拉链带的胴部、从上述胴部向带外侧延伸的缩颈形状的颈部、以及从上述颈部延伸的长圆形状的啮合头部,该拉链牙链带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隆起部的外表面和上述第二隆起部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与上述拉链带的第一带面和第二带面平行的至少一个顶面、从上述链牙主体部立起的周侧面、以及处于上述顶面与上述周侧面之间并且倾斜角度相对于上述顶面和上述周侧面不同的至少一个斜面。
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隆起部具有:链牙基部,其配置在上述胴部上;以及链牙前端部,其从上述链牙基部向带宽方向的上述啮合头部侧延伸并且呈带长方向的尺寸朝向前端递减的前端变细的形态,上述第一隆起部的上述链牙前端部具有中间斜面,该中间斜面从上述周侧面到顶部以使相对于上述拉链带的上述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小于上述周侧面相对于上述拉链带的上述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向上倾斜。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链牙前端部的上述中间斜面形成为平坦面。另外,优选的是,上述链牙前端部的上述周侧面从上述链牙主体部到上述中间斜面形成为以凹状弯曲的弯曲面或形成为平坦面。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链牙基部具有从上述周侧面到上述顶面以使相对于上述拉链带的上述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小于上述周侧面相对于上述拉链带的上述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向上倾斜的中间斜面,上述链牙前端部的上述中间斜面和上述链牙基部的上述中间斜面形成为单一的连续面。在该情况下,特别优选的是,上述链牙前端部的上述中间斜面在带宽方向上与上述链牙主体部中的上述颈部的最缩颈部位相比更向上述啮合头部侧延伸而配置。
另外,在该情况下,特别优选的是,在上述链牙基部中的上述周侧面与上述中间斜面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棱线部在带长方向上配置于比上述颈部的最缩颈部位更靠外侧的位置,在上述链牙基部中的上述中间斜面与上述顶面之间所形成的第二棱线部在带长方向上配置于比上述颈部的最缩颈部位更靠内侧的位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隆起部的上述链牙前端部处的从上述链牙主体部至上述顶部为止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设定为比上述链牙主体部中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一半尺寸大。
并且,优选的是,上述第二隆起部具有以上述拉链带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与上述第一隆起部为面对称的形状。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合成树脂制的各拉链链牙具有:跨越拉链带的第一带面和第二带面而固定并具备胴部、颈部和啮合头部的链牙主体部;以及从链牙主体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隆起的第一和第二隆起部。
另外,拉链链牙的第一隆起部的外表面和第二隆起部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个顶面、从链牙主体部立起的周侧面以及处于顶面与周侧面之间并且倾斜角度相对于顶面和周侧面不同的至少一个斜面。在此,斜面是指经由棱线部而与顶面、周侧面等其它面划分的区域的面,不仅包括平坦面,还包括以凹状弯曲的弯曲面、以凸状弯曲的弯曲面。
在本发明中,拉链链牙的第一隆起部的外表面和第二隆起部的外表面由上述那样的多个面构成,因此在从上表面侧或下表面侧观察该拉链链牙时,相对于固定在第一带面和第二带面上的链牙主体部的固定区域,能够使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在链牙长度方向上看起来更细长。另外,作为其它效果,能够使光在拉链链牙的各面上反射,因此能够使拉链链牙具有金属那样的光泽。因而,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能够呈现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更接近的外观(美观)。
另外,在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各拉链链牙在链牙主体部的表面和背面上具有上述那样的细长的形状或具有金属那样的光泽的第一和第二隆起部,因此既能够用作所谓右插的拉链,也能够用作左插的拉链。因而,能够抑制链牙成形用的模具所需的费用,从而能够谋求削减拉链的制造成本。
在这种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中,拉链链牙的第一隆起部具有配置在胴部上的链牙基部、以及从该链牙基部向带宽方向的啮合头部侧延伸并且呈带长方向的尺寸朝向前端递减的前端变细的形态的链牙前端部。另外,第一隆起部的链牙前端部具有中间斜面,该中间斜面从该链牙前端部的周侧面到包含顶面的顶部以使该中间斜面相对于拉链带的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周侧面相对于拉链带的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向上倾斜。
由此,如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与实际固定于拉链带的链牙固定区域相比能够在链牙长度方向上看起来更细长的拉链链牙。另外,如上所述,能够容易地使第一隆起部的外表面具有金属那样的光泽。而且,例如在使用以与拉链链牙的链牙前端部对应的方式配置有停止爪部的带停止机构的拉头来构成拉链的情况下,能够由拉链链牙的第一隆起部的周侧面阻挡拉头的停止爪部,使停止爪部相对于拉链链牙的卡合稳定。
另外,在链牙前端部的周侧面与顶面之间配置有上述那样的中间斜面,由此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能够一边使与拉链链牙卡合的停止爪部从第一隆起部的周侧面向与该周侧面相比平缓地倾斜的中间斜面连续地滑动接触,一边将该停止爪部向上方顺利地拉起。
由此,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停止爪部不容易挂到拉链链牙(特别是第一隆起部),因此能够防止拉头的操作性下降。另外,由此,使用者不会再强烈地拉拽拉头的拉攀而强行使拉头滑动,因此也能够防止因停止爪部挂到拉链链牙而产生停止爪部的破损、拉链链牙的破损。
并且,通过这种中间斜面的存在,例如即使在使链牙前端部的高度尺寸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链牙前端部的前方侧的周侧面与后方侧的周侧面之间的尺寸确保得较大,从而能够提高第一隆起部的强度。由此,能够使得在拉头的停止爪部与第一隆起部卡合时等,不容易产生第一隆起部缺损或弯折的不良情况。
在该情况下,链牙前端部的中间斜面形成为平坦面,由此能够使光在中间斜面上有效地反射,因此能够使拉链链牙看起来细长、使第一隆起部的外表面稳定地具有金属那样的光泽。另外,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能够一边使该拉头的停止爪部与中间斜面稳定地滑动接触,一边将该停止爪部向上方顺利地拉起。
另外,在该情况下,链牙前端部的周侧面从链牙主体部到中间斜面形成为以凹状弯曲的弯曲面,由此能够由该链牙前端部的周侧面牢固地阻挡拉头的停止爪部,从而能够使停止爪部相对于拉链链牙的卡合稳定。另一方面,链牙前端部的周侧面从链牙主体部到中间斜面形成为平坦面,由此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能够使拉头的停止爪部更不容易挂到周侧面,能够一边使停止爪部与周侧面和中间斜面稳定地滑动接触,一边将其向上方顺利地拉起。
在本发明中,第一隆起部的链牙基部具有中间斜面,该中间斜面从周侧面到顶面以使该中间斜面相对于拉链带的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周侧面相对于拉链带的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向上倾斜,该链牙基部的中间斜面和上述链牙前端部的中间斜面形成为单一的连续面。
由此,能够使光在从链牙基部到链牙前端部连续地配置的中间斜面上反射,出色地产生金属那样的光泽,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使拉链链牙看起来细长并呈现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更接近的外观(美观)。另外,不仅在带停止机构的拉头的停止爪部如上所述那样以与拉链链牙的链牙前端部对应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即使在上述停止爪部以与拉链链牙的链牙基部对应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也能够使停止爪部不容易挂到中间斜面地将其向上方顺利地拉起。
在该情况下,链牙前端部的中间斜面在带宽方向上与链牙主体部中的颈部的最缩颈部位相比更向啮合头部侧延伸而配置。由此,能够使拉链链牙的链牙前端部更如金属那样带有光泽。
另外,在该情况下,在链牙基部中的周侧面与中间斜面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棱线部在带长方向上配置于比颈部的最缩颈部位更靠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链牙基部中的中间斜面与顶面之间所形成的第二棱线部在带长方向上配置于比颈部的最缩颈部位更靠内侧的位置。
由此,能够确保链牙基部的中间斜面的在链牙宽度方向(带长方向)上的尺寸,能够以大面积形成该中间斜面。由此,能够使光易于在该中间斜面上反射而稳定地得到金属那样的光泽。另外,在拉头的滑动操作开始时,能够使停止爪部更不容易挂到该中间斜面。
并且,在本发明中,第一隆起部的链牙前端部处的从链牙主体部至顶部为止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高度尺寸的最大值)被设定为比链牙主体部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一半尺寸大。
这样,第一隆起部从链牙主体部较高地形成,由此能够使得在从第一面(上表面)侧观察拉链链牙时,第一隆起部的影子投射在链牙主体部而不容易观察到链牙主体部,因此能够使拉链链牙的形态在链牙长度方向(带宽方向)上看起来细长。其结果,拉链链牙能够呈现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更接近的外观(美观)。
另外,通过第一隆起部从链牙主体部较高地形成,例如在使用以与拉链链牙的链牙前端部对应的方式配置有停止爪部的带停止机构的拉头来构成拉链的情况下,能够由第一隆起部的周侧面更稳定地阻挡拉头的停止爪部,因此能够使拉头的停止机构稳定地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中,拉链链牙的第二隆起部具有以拉链带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与第一隆起部为面对称的形状。由此,本发明的拉链牙链带通过以颠倒表背的方式使用,不论是右插的拉链用还是左插的拉链用,均能够不变更拉链链牙的形状而容易地使用。其结果,作为拉链链牙的成形用模具,不需要对右插用和左插用分别制作专用的模具,因此能够抑制模具所需的费用,削减拉链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拉链牙链带的拉链的俯视图。
图2是放大示出该拉链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放大示出该拉链的拉链链牙的俯视图。
图4是从带长方向侧观察该拉链链牙的主视图。
图5是图3示出的V-V线处的向视剖视图。
图6是图3示出的VI-VI线处的向视剖视图。
图7是图3示出的VII-VII线处的向视剖视图。
图8是图3示出的VIII-VIII线处的向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拉链链牙与拉头的停止爪部的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拉头的停止爪部在链牙引导路内突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说明拉头的停止爪部与拉链链牙的第一隆起部滑动接触并被拉起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拉链牙链带的拉链链牙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示出的XIII-XIII线处的向视剖视图。
图14是图12示出的XIV-XIV线处的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如果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并且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则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具有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牙链带的拉链的俯视图,图2是放大示出该拉链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3和图4是该拉链的拉链链牙的俯视图和主视图。图5~图8是图3示出的拉链链牙的各剖视图。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拉链带的带长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特别是,将在闭合拉链时使拉头滑动的方向设为前方,将在打开拉链时使拉头滑动的方向设为后方。另外,将拉链带的带宽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并且,将拉链带的带表背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将相对于拉链带配置拉头的拉攀一侧设为上方,将其相反侧设为下方。
并且,关于拉链链牙,为了简单易懂地说明本发明的特征,还存在将带长方向记载为链牙宽度方向、另外将带宽方向记载为链牙长度方向、将带表背方向记载为链牙高度方向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1具有: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10,其沿左右的拉链带11的相对的带侧缘部形成有链牙列12;第一止码5(还称为上止码),其在各拉链牙链带10的上端部与链牙列12相邻地配置;分离嵌插件6,其在一对拉链牙链带10的下端部与链牙列12相邻地配置;以及带停止机构的拉头30,其以能够沿链牙列12滑动的方式配置。
此外,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1在构成链牙列12的拉链链牙20的形态方面具有主要特征,关于拉链带11、第一止码5、分离嵌插件6以及拉头30,使用与以往的普通拉链实质上相同的部件。
例如,本第一实施例的分离嵌插件6具有在左侧的拉链牙链带10的后端部配置的插管7、在右侧的拉链牙链带10的后端部配置的座管8以及与座管8的后端部一体成形的插座9,构成为右插用的分离嵌插件6。
此外,在本发明中,例如也能够使插管7与座管8和插座9的位置关系与本第一实施例在左右方向上相反,在右侧的拉链牙链带10上安装插管,并且在左侧的拉链牙链带10上安装座管和插座,由此构成左插用的分离嵌插件。
本第一实施例的拉头30具有:拉头主体31;拉攀32,其在一端部具备安装轴部;拉攀保持体33,其在与拉头主体31之间将拉攀32的安装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停止爪体34,其保持在拉头主体31上,具备停止爪部34a;板簧部件35,其对停止爪体34朝向下方施力;滑动部件36,其以能够沿拉头长度方向(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在拉头主体31上;以及未图示的弹簧部件,其对滑动部件36朝向后口侧施力。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拉头30具备停止机构,该停止机构在使基于拉攀32进行的拉头30的滑动操作结束时,通过板簧部件35对停止爪体34施力,使该停止爪体34的停止爪部34a与链牙列12的拉链链牙20卡合,由此保持相对于链牙列12停止的位置。
另外,拉头30的滑动部件36具有朝向上方呈凸状地形成的后侧的第一遮挡部和前侧的第二遮挡部,该滑动部件36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于拉头主体31的上翼板31a。通过使该滑动部件36在拉头长度方向上滑动,能够在拉头主体31与拉攀保持体33之间安装拉攀32以及取下保持在拉头主体31与拉攀保持体33之间的拉攀32。
本第一实施例的拉头主体31具有:上翼板31a和下翼板;引导柱31b,其将上翼板31a的肩口侧端部和下翼板的肩口侧端部之间连结起来;凸缘部31f,其配置于上翼板31a的左右侧缘部和下翼板的左右侧缘部;安装柱31c,其立设于上翼板31a的上表面侧,用于安装拉攀保持体33;以及枢转支承凸部31d,其立设于比安装柱31c更靠后方的位置,将停止爪体34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枢转支承。
另外,在拉头主体31的前端部以在中间夹着引导柱31b的方式形成有左右的肩口,在拉头主体31的后端部形成有后口。在拉头主体31的上下翼板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口与后口连通的Y字形状的链牙引导路。
在上翼板31a的规定位置形成有从上翼板31a的上表面向链牙引导路贯穿的爪孔31e。并且,在上翼板31a的上表面侧配置有:滑动部件收容部,其从该上翼板31a的后端到爪孔31e的左右侧方部凹陷设置,使滑动部件36嵌装并滑动;止挡部,其配置于上翼板31a的后端部,防止收容在滑动部件收容部中的滑动部件36向后方脱落。
拉攀保持体33具有朝下大致呈凹状地弯曲的形状,在其内部形成有由左右侧壁部和顶部包围的内部空间。该拉攀保持体33通过将其一端部(固定端部)固定于上翼板31a的安装柱31c,而呈悬臂状地安装于拉头主体31。另外,在拉攀保持体33的顶部的内壁面侧,以对停止爪体34朝向下方施力的方式保持板簧部件35。
停止爪体34具有:爪体基部,其形成有枢转安装于拉头主体31的枢转支承凸部31d的枢转支承凹槽;上下的臂部,其从爪体基部分支成两支而延伸设置;以及停止爪部34a,其从下侧臂部的前端部朝向下方弯曲形成,并经由拉头主体31的爪孔31e向链牙引导路突出。另外,在上下的臂部之间设置有供拉攀32的安装轴部插入的动作凹槽。
在该情况下,停止爪体34的停止爪部34a在向链牙引导路突出时,如图9所示,配置于能够与右侧的链牙列12的拉链链牙20卡合的位置。此外,在该图9中省略示出拉链带11。
特别是,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停止爪部34a以能够与拉链链牙20的后述的链牙前端部26卡合的方式,配置于与链牙前端部26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另外,停止爪体34构成为,通过被板簧部件35施力,使停止爪部34a向链牙引导路突出至能够与链牙前端部26的后述的周侧面44卡合的位置(深度)。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各拉链牙链带10的拉链带11织成或编成带状。另外,拉链带11具有缝制在拉链被安装产品(衣服、箱包等)上的带主体部以及形成有链牙列12的带侧缘部(还称为链牙安装部)。
另外,在左右的拉链带11的彼此相对的带侧端缘上配置有芯绳部11a。链牙列12是在拉链带11的包括芯绳部11a的带侧缘部上,在带长方向上隔开固定间隔地安装多个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20而形成的。
各拉链链牙20具有:链牙主体部21,其跨越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第一带面)和带下表面(第二带面)而固定;第一隆起部(上隆起部)22,其从链牙主体部21的上表面向上方隆起;第二隆起部(下隆起部)23,其从链牙主体部21的下表面向下方隆起;以及鳍部24,其从链牙主体部21和第一及第二隆起部22、23的带内方侧的端缘部朝向带内侧延伸。
拉链链牙20的链牙主体部21具有:胴部21a,其以将拉链带11的芯绳部11a包入的方式跨越带上表面和带下表面而固定;颈部21b,其从胴部21a向带外侧延伸,具备缩颈的形状;啮合头部21c,其从颈部21b进一步向带外侧连续地延伸,与啮合相对方的拉链链牙20啮合;以及前后一对的肩部21d,其从颈部21b向链牙宽度方向突出。
链牙主体部21的胴部21a为了确保拉链链牙20相对于拉链带11的固定强度,而将胴部21a中的固定在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和带下表面上的带固定面的链牙宽度方向的尺寸,设定为例如与所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那样以往的拉链链牙中的带固定面的链牙宽度尺寸相同的大小。
此外,例如在能够充分得到拉链链牙20相对于拉链带11的固定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胴部21a中的带固定面的链牙宽度尺寸设定为小于以往的拉链链牙的链牙宽度尺寸,并且,根据需要还能够将胴部21a中的带固定面的链牙宽度尺寸设定为大于以往的拉链链牙的链牙宽度尺寸。
链牙主体部21的颈部21b具有以使链牙宽度方向的尺寸(链牙宽度尺寸)变小的方式缩颈的形状,以使得能够嵌装啮合相对方的链牙主体部21的啮合头部21c。链牙主体部21的啮合头部21c以与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2、23相比向链牙宽度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为长圆形状。此外,啮合头部21c形成为比颈部21b的链牙宽度尺寸大。
另外,在啮合头部21c的前端部,以从啮合头部21c的前端面凹陷的方式,沿带长方向(链牙宽度方向)凹陷设置有能够将啮合相对方的链牙主体部21的肩部21d嵌入的凹槽部21e。链牙主体部21的肩部21d形成为能够嵌入于形成在啮合相对方的啮合头部21c上的凹槽部21e中的形状和大小。
各拉链链牙20的链牙主体部21具有上述那样的形态,由此在使拉头30滑动而开闭拉链1时,能够使左右的拉链链牙20顺利地啮合/分离。另外,在使左右的拉链链牙20啮合时,能够稳定地得到能够承受拉链1的使用的充分的啮合强度。
并且,链牙主体部21以跨越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和带下表面的方式配置于拉链链牙20中的带表背方向(链牙高度方向)的中央部,由此与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那样的仅在带表面和背面中的带背面侧配置啮合头部的拉链相比,能够有效地提高相对于带宽方向的拉拽力和带表背方向的顶起力的、左右的链牙列12的啮合强度(横拉强度、顶起强度)。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关于链牙主体部21的朝向带长方向的前后的周侧面21f,例如在观察拉链链牙20的与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时(参照图5~图8),该前后的周侧面21f以使链牙主体部21的链牙宽度尺寸从与拉链带11的带固定面朝向链牙主体部21的上表面递增的方式,形成为相对于带表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通过像这样使链牙主体部21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周侧面21f形成为倾斜面,能够使第一隆起部22的后述的顶面43处的链牙宽度尺寸更小。此外,在本发明中,还能够将链牙主体部21的一部分(例如颈部21b)或全部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周侧面44形成为与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正交的垂直面。
拉链链牙20的第一隆起部22成为在拉链1上向外部暴露的暴露面侧。另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隆起部22与第二隆起部23具有彼此以拉链带11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相互成为面对称的形态。因而,以下,通过详细地说明第一隆起部22,来省略与第二隆起部23有关的详细说明。
第一隆起部22具有:链牙基部25,其配置在链牙主体部21的胴部21a上;以及链牙前端部26,其呈从链牙基部25朝向带宽方向的带外方侧(啮合头部21c侧)延伸的前端变细的形态。
在该情况下,链牙前端部26在拉链链牙20的俯视观察中(参照图3)以如下方式形成,即由在第一隆起部22的后述的周侧面44与中间斜面45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棱线部41形成的形状(换言之,与该第一棱线部41相比配置于上方侧的第一隆起部22的上半部分的形状),具有链牙宽度尺寸从与链牙基部25连接一侧的基端部朝向其前端部而递减的前端变细的形状。另外,在周侧面44与中间斜面45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棱线部41在链牙前端部26的前端缘处形成为被实施了倒角那样的带有圆角的曲面状。
第一隆起部22的外表面具有配置在与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相距最远的位置上的顶面(上表面)43、以从链牙主体部21经由棱线部而立起的周侧面44以及配置在顶面43与周侧面44之间的中间斜面45。
在该情况下,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周侧面44以及中间斜面45的各面,在与其它面之间形成棱线部(第一棱线部41和第二棱线部42)而区分。另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和上端棱线部46构成第一隆起部22的顶部(上端部),其中,该上端棱线部46与该顶面43相比配置于链牙前端部26的前端侧,且形成于前侧的中间斜面45与后侧的中间斜面45之间。
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配置成与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平行。此外,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的一部分也可以形成为例如朝向链牙前端部26的前端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或弯曲面。
该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在链牙宽度方向(带长方向)上形成于比链牙主体部21的颈部21b中的链牙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小的部分(颈部21b的最缩颈部分)的从前侧周侧面44至后侧周侧面44为止的范围更靠内侧的范围内。
另外,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在链牙长度方向(带宽方向)上至少从比拉链带11的芯绳部11a更靠带内方侧的位置,配置到比链牙主体部21的颈部21b处最缩颈部分更靠带外方侧的位置、并且配置到比链牙主体部21的肩部21d更靠带外方侧的位置。
另外,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在拉链链牙20的俯视观察中(参照图3)具有:基端区域43a,其使顶面43的链牙宽度尺寸从该顶面43的带内方侧的端缘朝向链牙前端部26的前端递增或使其固定;以及窄幅区域43b,其使顶面43的链牙宽度尺寸递减。由此,能够使拉链链牙20的整体看起来细长,因此能够呈现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接近的外观(美观)。
另外,通过使拉链链牙20的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2、23具有顶面43,能够将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2、23的顶面43以及拉头30中的上翼板31a和下翼板的内壁面配置成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由此,拉头30相对于拉链牙链带10的链牙列12的朝向变得稳定,从而能够确保拉头30的良好的滑动性。
并且,如图4所示,与上述那样的顶面43一起构成第一隆起部22的顶部的上端棱线部46以在前方侧的中间斜面45与后方侧的中间斜面45之间朝向链牙前端部26的前端向下倾斜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提高触摸拉链链牙20时的触感(手感)。此外,在该情况下,上端棱线部46朝向链牙前端部26的前端可以以直线状向下倾斜,也可以以弯曲线状向下倾斜,并且也可以具有直线状的向下倾斜部和弯曲线状的向下倾斜部两者而形成。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隆起部22的链牙前端部26中的从链牙主体部21至顶部(顶面43)为止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高度尺寸)的最大值H1被设定为比链牙主体部21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H2的一半尺寸大。在该情况下,第一隆起部22的最大高度尺寸H1优选设定为链牙主体部21的最大高度尺寸H2的一半尺寸的150%以上。
通过像这样使链牙前端部26从链牙主体部21较高地形成,能够使得在从上方侧观察拉链链牙20时,在链牙主体部21上呈现第一隆起部22的影子而不容易观察到链牙主体部21。由此,能够使拉链链牙20在链牙长度方向上看起来更长细,能够呈现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更接近的外观。
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形成为从链牙主体部21朝向上方立起。另外,为了如上述那样容易细长地形成顶面43,第一隆起部22中的朝向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周侧面44以在观察拉链链牙20的与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时(参照图5~图8),第一隆起部22的链牙宽度尺寸从链牙主体部21朝向上方递减的方式,相对于带表背方向倾斜地形成。
特别是,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周侧面44形成为以朝向链牙内侧凹陷的方式呈凹状地弯曲的弯曲面(凹面)。此外,第一隆起部22的成为周侧面44的凹状弯曲面优选从链牙主体部21的胴部21a到啮合头部21c沿链牙长度方向连续地形成。但是,在本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隆起部22中的与链牙主体部21的颈部21b对应的一部分的部位在链牙宽度方向上形成得细,因此例如如图7所示,与该颈部21b对应的部位的周侧面44形成为曲率小的凹状弯曲面或接近平面的倾斜面。
第一隆起部22中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周侧面44如上所述形成为凹面状,由此在从上方侧观察拉链链牙20时,不容易视觉确认这些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周侧面44。并且,光的反射朝向由于这种凹面状的周侧面44而改变,因此光在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上不容易朝向链牙上方侧散射。其结果,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与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相比如影子那样看起来更暗,因此第一隆起部22在链牙宽度方向上看起来更窄。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周侧面44如上所述那样形成为凹状的弯曲面,在该情况下,凹面状的周侧面44的倾斜方向是指在与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将该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与链牙主体部21的周侧面21f之间的棱线部、以及该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与中间斜面45之间的第一棱线部41通过直线进行连结时的该直线的倾斜度。
第一隆起部22的中间斜面45配置在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与顶面43之间,并分别经由第一和第二棱线部41、42与周侧面44和顶面43连接。另外,第一隆起部22中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中间斜面45以在观察拉链链牙20的与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时(参照图5~图8),第一隆起部22的链牙宽度尺寸从第一隆起部22的第一棱线部41朝向第二棱线部42递减的方式,相对于带表背方向(链牙高度方向)倾斜地形成。
特别是,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前方侧和后方侧的中间斜面45形成为从第一隆起部22的第一棱线部41朝向第二棱线部42而向上倾斜的平坦的平面状(锥面状)。另外,在该情况下,中间斜面45形成为使该中间斜面45相对于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相对于该带上表面的倾斜角度。
另外,第一隆起部22中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中间斜面45在链牙长度方向(带宽方向)上,形成为从链牙基部25到链牙前端部26以不包含棱线部的方式连续地配置的单一的连续面。在该情况下,前方侧和后方侧的中间斜面45具有配置于链牙前端部26的第一中间斜面45a以及配置于链牙基部25的第二中间斜面45b。
特别是,本第一实施例中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中间斜面45在链牙长度方向上,至少从比拉链带11的芯绳部11a更靠带内方侧的位置延伸配置到比链牙主体部21中的颈部21b的最缩颈部分更靠前端侧,优选延伸配置到比链牙主体部21中的啮合头部21c的在链牙宽度方向上最鼓出的部分更靠前端侧。
并且,关于第一隆起部22的链牙基部25中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第二中间斜面45b,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其链牙宽度尺寸来将第二中间斜面45b的面积确保地较大,形成为在链牙宽度方向(带长方向)上,在该第二中间斜面45b与顶面43之间所形成的第二棱线部42配置在比颈部21b的最缩颈部分更靠内侧的位置,并且在该第二中间斜面45b与周侧面44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棱线部41配置在比颈部21b的最缩颈部分更靠外侧的位置。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关于由第一隆起部22的中间斜面45和周侧面44形成的第一棱线部41的形状,与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的形状大致同样地,在拉链链牙20的俯视观察中(参照图3),具有链牙宽度尺寸朝向前端侧递增或固定的基端区域41a以及链牙宽度尺寸朝向前端侧递减的窄幅区域41b。并且,该窄幅区域41b具有:第一窄幅区域41c,其配置在基端区域41a侧,以向外侧呈凸状地鼓出的方式形成;以及第二窄幅区域41d,其从该第一窄幅区域41c经由变曲部配置于前端侧,以向内侧呈凹状地凹陷的方式形成。
并且,在中间斜面45上以夹持在第一棱线部41与第二棱线部42之间的方式配置的斜面部分形成为,第一棱线部41与第二棱线部42之间的最短距离(或链牙宽度尺寸)具有大致固定的大小。
在该情况下,为了在中间斜面45上使光反射而稳定地表现出光泽,该中间斜面45中的第一和第二棱线部41、42之间的最短距离(或链牙宽度尺寸)优选设定为0.2mm以上。另外,中间斜面45相对于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优选设定为5°以上且45°以下。
在本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隆起部22上形成有上述那样的中间斜面45,由此在从上方侧观察拉链链牙20时能够使拉链链牙20的外观在链牙长度方向上看起来更细长,因此能够使其进一步接近金属制的拉链链牙。另外,除了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周侧面44以外,在中间斜面45上,也使光向与顶面43和周侧面44不同的方向反射,因此能够使拉链链牙20具有金属那样的光泽。
另外,通过这种中间斜面45的存在,即使在如上所述将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在带宽方向上细长地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一隆起部22的前方侧的周侧面44与后方侧的周侧面44之间的尺寸确保得较大,从而能够提高第一隆起部22的强度。
由此,例如即使为了使链牙主体部21不容易被观察到而使第一隆起部22的从链牙主体部21起的高度尺寸(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增大,在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与第一隆起部22卡合时等,也能够不容易产生第一隆起部22发生缺损或折弯的不良情况。
拉链链牙20的鳍部24配置在拉链带11的带上表面侧和带下表面侧,配置在带上表面侧的鳍部24和配置在带下表面侧的鳍部24具有相互以拉链带11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成为面对称的形态。另外,带上表面侧和带下表面侧的鳍部24以链牙宽度尺寸从链牙主体部21侧的端部向带内方侧递减的方式形成,在拉链链牙20的俯视观察中大致呈倒山形状。
通过配置这种鳍部24,能够使拉链链牙20相对于拉链带11的固定强度增加。并且,拉链链牙20的鳍部24与在拉头30滑动时该拉头30的凸缘部31f所通过的位置对应地配置,由此能够阻止拉头30的凸缘部31f与拉链带11直接接触。因而,能够防止在使拉头30滑动时,因拉链带11与凸缘部31f的接触引起划伤或切断而产生损伤。
另外,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链牙20如上所述具有以拉链带11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成为面对称的形态,因此既能够以拉链链牙20的第一隆起部22侧成为向外部暴露的暴露面侧的方式构成拉链1,也能够以拉链链牙20的第二隆起部23侧成为向外部暴露的暴露面侧的方式构成拉链1。
由此,在制造右插用的拉链1或左插用的拉链1时,例如通过对安装拉头30的朝向进行变更等,而无需变更拉链链牙20的成形用模具,就能够任意地选择是右插用还是左插用,从而能够容易且廉价地进行拉链1的制造。
在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1中,拉链链牙20、第一止码5以及分离嵌插件6通过对热塑性的聚甲醛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在构成拉链链牙20、第一止码5以及分离嵌插件6的聚甲醛树脂中均匀地混入有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扁平状的微细金属碎片。
此外,在本发明中,构成拉链链牙20、第一止码5以及分离嵌插件6的合成树脂的种类并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聚甲醛树脂,还能够使用例如聚酰亚胺、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尼龙、聚碳酸酯等其它合成树脂。使用这种合成树脂而构成的拉链链牙20与由金属构成的拉链链牙20相比重量明显减轻。
另外,上述那样的聚甲醛树脂具有透射性,因此通过选择聚甲醛树脂作为拉链链牙20、第一止码5以及分离嵌插件6的材质,在使微细金属碎片分散于合成树脂内时,能够稳定地得到基于微细金属碎片的光泽。在该情况下,作为在合成树脂中混入的微细金属碎片,例如使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微细金属碎片。另外,在合成树脂中混入的微细金属碎片的含量(混入量)也被设定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范围内。
在上述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1中,拉链链牙20的第一隆起部22具有顶面43、以凹面状倾斜的周侧面44以及相对于拉链带11的倾斜角度与顶面43和周侧面44不同的平面状的中间斜面45。并且,中间斜面45形成为从第一隆起部22的链牙基部25到链牙前端部26而连续的单一面。
由此,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在从上方侧观察拉链1时,各拉链链牙20的顶面43(或包含顶面43和上端棱线部46的顶部)在带宽方向上看起来细长,并且不容易观察到第一隆起部22的前方侧及后方侧的周侧面44和链牙主体部21。因而,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链牙20的形态呈现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接近的细长的外观。
并且,在该拉链链牙20中,在构成拉链链牙20的树脂中分散有微细金属碎片,因此能够得到基于微细金属碎片的光泽。另外,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与中间斜面45以相互不同的倾斜角度形成,因此能够使光在顶面43和中间斜面45上向不同方向反射,从而对各面赋予不同的光泽感。
而且,在该情况下,通过光的反射而容易观察到微细金属碎片的光泽的第一隆起部22的顶面43和中间斜面45、与不容易观察到光的反射的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之间的对比度变得明显,能够使顶面43的细长度、顶面43和中间斜面45的光泽醒目。
因而,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1能够使拉链链牙20的外观更进一步地接近金属制的拉链链牙。因此,与安装了以往的金属制拉链链牙的拉链相比轻且使用方便,并且与安装了以往的合成树脂制拉链链牙的拉链相比看起来更时尚或给予时髦的印象从而外观品质、外观性优异。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1中,各拉链链牙20中的第一隆起部22的前方侧和后方侧的周侧面44形成为凹状弯曲面,因此例如如图11所示,在将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插入于在带长方向上相邻的拉链链牙20之间的间隙而使其与拉链链牙20的第一隆起部22卡合时,能够通过形成于该第一隆起部22上的凹面状的周侧面44牢固地阻挡停止爪部34a而使其不容易脱落。由此,能够通过停止爪部34a与拉链链牙20的卡合来稳定地保持拉头30的停止状态。
并且,在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1中,在各拉链链牙20中的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与顶面43之间形成有平面状的中间斜面45。因此,例如在从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与拉链链牙20卡合而保持拉头30的停止的状态,拉拽拉头30的拉攀32而开始拉头30的滑动操作时,能够使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不容易挂到拉链链牙20。
即,在拉头30的滑动操作开始时,如图11的虚线所示,能够一边使与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卡合的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从该周侧面44向比周侧面44平缓地倾斜的中间斜面45连续地滑动接触,一边将该停止爪部34a向上方顺利地拉起,从而能够使该停止爪部34a不容易挂到拉链链牙20的第一隆起部22。
由此,能够防止拉头30的操作性降低。另外,使用者也不会再强烈拉拽拉头30的拉攀32而强行使拉头30滑动,因此还能够防止产生由停止爪部34a的挂到引起的停止爪部34a的破损、拉链链牙20的破损。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1中,如图9所示,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以向链牙引导路内突出的方式设置在与拉链链牙20的链牙前端部26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但是,在本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隆起部22的周侧面44及中间斜面45在链牙基部25和链牙前端部26连续地配置,因此还能够将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设置于与拉链链牙20的链牙基部25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即,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即使在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与链牙基部25对应地设置的情况下,也与停止爪部34a与链牙前端部26对应地设置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使停止爪部34a与链牙基部25的周侧面44牢固地卡合,并且在拉起停止爪部34a时能够使其不容易挂到链牙基部25。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代替具备上述那样的停止机构的拉头30,而使用不具备基于停止爪部的停止机构的所谓自由拉头来构成拉链。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例的拉链链牙20中,如上所述,在观察拉链链牙20的与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时,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2、23的周侧面44形成为以第一隆起部22的链牙宽度尺寸朝向上方递减的方式倾斜、并且朝向链牙内侧凹陷那样的凹状的弯曲面(凹面)。
但是,在本发明中,也能够如例如图12~图14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拉链链牙20a那样,将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2a、23a的周侧面44a形成为以第一隆起部22a的链牙宽度尺寸从链牙主体部21朝向上方递减的方式倾斜的平坦的倾斜面。
通过像这样将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2a、23a的周侧面44a形成为平坦的倾斜面,虽然拉头30的停止爪部34a相对于该周侧面44a的卡合状态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比有可能变得稍微不稳定,但是在拉头30的滑动操作开始时,能够使停止爪部34a更不容易挂到拉链链牙20的第一隆起部22a,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拉头30的滑动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拉链
5 第一止码
6 分离嵌插件
7 插管
8 座管
9 插座
10 拉链牙链带
11 拉链带
11a 芯绳部
12 链牙列
20 拉链链牙
20a 拉链链牙
21 链牙主体部
21a 胴部
21b 颈部
21c 啮合头部
21d 肩部
21e 凹槽部
21f 周侧面
22 第一隆起部(上隆起部)
22a 第一隆起部
23 第二隆起部(下隆起部)
23a 第二隆起部
24 鳍部
25 链牙基部
26 链牙前端部
30 拉头
31 拉头主体
31a 上翼板
31b 引导柱
31c 安装柱
31d 枢转支承凸部
31e 爪孔
31f 凸缘部
32 拉攀
33 拉攀保持体
34 停止爪体
34a 停止爪部
35 板簧部件
36 滑动部件
41 第一棱线部
41a 基端区域
41b 窄幅区域
41c 第一窄幅区域
41d 第二窄幅区域
42 第二棱线部
43 顶面
43a 基端区域
43b 窄幅区域
44 周侧面
44a 周侧面
45 中间斜面
45a 第一中间斜面
45b 第二中间斜面
46 上端棱线部
H1 第一隆起部的最大高度尺寸
H2 链牙主体部的最大高度尺寸

Claims (19)

1.一种拉链牙链带,具有拉链带(11)以及安装于所述拉链带(11)的带侧缘部上的多个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20、20a),所述拉链链牙(20、20a)具有:跨越所述拉链带(11)的第一带面和第二带面而固定的链牙主体部(21)、以及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向带表背方向隆起的第一隆起部(22、22a)和第二隆起部(23、23a),所述链牙主体部(21)具有:固定于所述拉链带(11)的胴部(21a)、从所述胴部(21a)向带外侧延伸的缩颈形状的颈部(21b)、以及从所述颈部(21b)延伸的长圆形状的啮合头部(21c),所述拉链牙链带(10)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隆起部(23、23a)的外表面分别具有:与所述拉链带(11)的第一带面和第二带面平行的至少一个顶面(43)、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立起的周侧面(44、44a)、以及处于所述顶面(43)与所述周侧面(44、44a)之间并且倾斜角度相对于所述顶面(43)和所述周侧面(44、44a)不同的至少一个斜面(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具有:链牙基部(25),其配置在所述胴部(21a)上;以及链牙前端部(26),其从所述链牙基部(25)向带宽方向的所述啮合头部(21c)侧延伸,并且呈带长方向的尺寸朝向前端递减的前端变细的形态,
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的所述链牙前端部(26)作为所述斜面(45)而具有中间斜面(45a),所述中间斜面(45a)从所述周侧面(44、44a)到顶部以使相对于所述拉链带(11)的所述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周侧面(44、44a)相对于所述拉链带(11)的所述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牙前端部(26)的所述中间斜面(45a)形成为平坦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牙前端部(26)的所述周侧面(44、44a)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到所述中间斜面(45a)形成为以凹状弯曲的弯曲面或形成为平坦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牙前端部(26)的所述周侧面(44、44a)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到所述中间斜面(45a)形成为以凹状弯曲的弯曲面或形成为平坦面。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牙基部(25)具有从所述周侧面(44、44a)到所述顶面(43)以使相对于所述拉链带(11)的所述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周侧面(44、44a)相对于所述拉链带(11)的所述第一带面的倾斜角度的方式向上倾斜的中间斜面(45b),
所述链牙前端部(26)的所述中间斜面(45a)和所述链牙基部(25)的所述中间斜面(45b)形成为单一的连续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牙前端部(26)的所述中间斜面(45a)在带宽方向上与所述链牙主体部(21)中的所述颈部(21b)的最缩颈部位相比更向所述啮合头部(21c)侧延伸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链牙基部(25)中的所述周侧面(44、44a)与所述中间斜面(45b)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棱线部(41)在带长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颈部(21b)的最缩颈部位更靠外侧的位置,
在所述链牙基部(25)中的所述中间斜面(45b)与所述顶面(43)之间所形成的第二棱线部(42)在带长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颈部(21b)的最缩颈部位更靠内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链牙基部(25)中的所述周侧面(44、44a)与所述中间斜面(45b)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棱线部(41)在带长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颈部(21b)的最缩颈部位更靠外侧的位置,
在所述链牙基部(25)中的所述中间斜面(45b)与所述顶面(43)之间所形成的第二棱线部(42)在带长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颈部(21b)的最缩颈部位更靠内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的所述链牙前端部(26)处的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至所述顶部为止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设定为比所述链牙主体部(21)中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一半尺寸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的所述链牙前端部(26)处的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至所述顶部为止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设定为比所述链牙主体部(21)中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一半尺寸大。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的所述链牙前端部(26)处的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至所述顶部为止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设定为比所述链牙主体部(21)中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一半尺寸大。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的所述链牙前端部(26)处的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至所述顶部为止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设定为比所述链牙主体部(21)中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一半尺寸大。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的所述链牙前端部(26)处的从所述链牙主体部(21)至所述顶部为止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设定为比所述链牙主体部(21)中的带表背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一半尺寸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隆起部(23、23a)具有以所述拉链带(11)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与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为面对称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隆起部(23、23a)具有以所述拉链带(11)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与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为面对称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隆起部(23、23a)具有以所述拉链带(11)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与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为面对称的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隆起部(23、23a)具有以所述拉链带(11)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与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为面对称的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链牙链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隆起部(23、23a)具有以所述拉链带(11)的带表背方向的中心位置为基准而与所述第一隆起部(22、22a)为面对称的形状。
CN201480075028.XA 2014-02-17 2014-02-17 拉链牙链带 Active CN105960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3651 WO2015122018A1 (ja) 2014-02-17 2014-02-17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0178A CN105960178A (zh) 2016-09-21
CN105960178B true CN105960178B (zh) 2019-05-17

Family

ID=53799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5028.XA Active CN105960178B (zh) 2014-02-17 2014-02-17 拉链牙链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88615B2 (zh)
JP (1) JP6227015B2 (zh)
CN (1) CN105960178B (zh)
DE (1) DE112014006376B4 (zh)
TW (1) TWI554226B (zh)
WO (1) WO20151220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6915A1 (ja) * 2014-09-24 2016-03-31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7752237B (zh) 2016-08-23 2024-03-08 Ykk株式会社 链牙、链带及拉链
CN110494058B (zh) * 2017-04-21 2022-07-12 Ykk株式会社 拉链带、具备该拉链带的拉链及拉链带的制造方法
WO2018211712A1 (ja) * 2017-05-19 2018-11-2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P3995030A4 (en) * 2019-07-04 2022-07-20 YKK Corporation PRODUCT WITH ELEMENT ELEMENT AND ZIPPER
CN110678099B (zh) * 2019-08-22 2023-01-24 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 拉链牙及拉链
DE102021111851A1 (de) * 2021-05-06 2022-11-10 Friedrich Seiz Gmbh Einsatz-Handschuh
WO2023218631A1 (ja) * 2022-05-13 2023-11-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トリンガーの製造方法
WO2023245466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浙江华圣达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拉链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1104A (ja) * 1982-12-03 1984-06-11 テキストロン・インコ−ポレイテツド 舌片と溝付頭部と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ストリンガ−
EP1388302A1 (en) * 2002-08-08 2004-02-11 YKK (UK) Limited Sealing slide fastener
CN1879518A (zh) * 2005-05-20 2006-12-20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3027447A (zh) * 2011-10-07 2013-04-10 Ykk株式会社 拉链牙链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3110A (en) * 1996-10-01 1998-02-03 D. Swarovski & Co. Zipper closure with decorative stones
JP2007021023A (ja) * 2005-07-20 2007-02-01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エレメント
EP2674055A3 (en) 2009-01-13 2015-07-08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US9480311B2 (en) * 2011-03-24 2016-11-01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with simple locking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1104A (ja) * 1982-12-03 1984-06-11 テキストロン・インコ−ポレイテツド 舌片と溝付頭部と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ストリンガ−
EP1388302A1 (en) * 2002-08-08 2004-02-11 YKK (UK) Limited Sealing slide fastener
CN1879518A (zh) * 2005-05-20 2006-12-20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3027447A (zh) * 2011-10-07 2013-04-10 Ykk株式会社 拉链牙链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4006376B4 (de) 2021-02-04
CN105960178A (zh) 2016-09-21
DE112014006376T5 (de) 2016-10-27
US9788615B2 (en) 2017-10-17
TW201540219A (zh) 2015-11-01
TWI554226B (zh) 2016-10-21
US20160338453A1 (en) 2016-11-24
JP6227015B2 (ja) 2017-11-08
JPWO2015122018A1 (ja) 2017-03-30
WO2015122018A1 (ja)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0178B (zh) 拉链牙链带
CN103027447B (zh) 拉链牙链带
CN103369981B (zh)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CN106714609B (zh) 拉链链牙、拉链牙链带及拉链
CN103442609B (zh) 具有简易锁止机构的拉链以及拉头
JP5360622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2365038A (zh)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EP2622984A1 (en) Slider for a slide fastener
JP4822187B2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5530828A (zh) 拉链链条和拉链、以及链牙的制造方法
JP2007236958A6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4270986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4812265A (zh) 拉链用拉头
CN109788826A (zh) 拉头及拉链
CN109717555A (zh)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US20210085038A1 (en) Half-round zipper and slider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