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9981B -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 Google Patents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9981B
CN103369981B CN201180067401.3A CN201180067401A CN103369981B CN 103369981 B CN103369981 B CN 103369981B CN 201180067401 A CN201180067401 A CN 201180067401A CN 103369981 B CN103369981 B CN 1033699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fastener
intubate
chain
inla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74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9981A (zh
Inventor
小岛昌芳
大角美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9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8Stringers arranged side-by-side when fastened, e.g. at least partially superposed str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4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with quick opening devices
    • A44B19/388Bottom end stop means for quick opening 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6Means for permanently uniting the stringers at the end; Means for stopping movement of slider at the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2"Two-way" or "double-acting" 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98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including means for obstructing movement of slider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拉链(1、2)具有分离嵌插件(30、40),所述分离嵌插件(30、40)至少具有插管(31、41)和座管(32、42)。所述插管(31、41)在该插管(31、41)的第一面侧的座管相向侧缘侧的前端转角部具有退避部(31b、41c),该退避部具有使该插管(31、41)的厚度尺寸向着座管相向侧缘且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由此,插管(31、41)的退避部(31b、41c)作为干涉回避机构而发挥作用,即使拉链(1、2)被折曲为U字状,也能够有效防止在链牙列(12)上发生拉链开裂,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啮合状态。

Description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该分离嵌插件具有插管以及座管,尤其涉及即使在插管以及座管的附近位置上将拉链带折曲,也能够防止在链牙列上发生啮合脱开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拉链所使用的拉链链牙,已知的有:通过将合成树脂射出成形于拉链带上而一个一个单独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通过将单丝成形为线圈状或锯齿状而形成的连续状的拉链链牙、以及通过将呈大致Y字状的金属制的链牙坯件铆接在拉链带上而形成的金属制的拉链链牙等。
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一般以跨在成为拉链带的外表面的第一面和成为带背面的第二面的方式成形,具有配置在拉链带的带表面侧的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带背面侧的链牙下半部。
另外,这样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多以链牙上半部和链牙下半部具有对称的形状的方式成形,但是,例如为了使拉链链牙的美感及触感(手感)等提高,链牙上半部和链牙下半部还可以形成为非对称的不同的形状。
这样地具有链牙上半部和链牙下半部为相互不同的形状的拉链链牙的例子,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0/082294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等中被公开。
在此,参照图9说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拉链带的带长度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另外,将拉链带的带宽度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将拉链带的带表背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
专利文献1的拉链链牙60具有配置在拉链带70的第一面侧的链牙上半部61、和配置在该拉链带70的第二面侧的链牙下半部62。链牙上半部61具有在与链牙下半部62之间将拉链带70夹持的第一带夹持部61a、和从第一带夹持部61a向着带外侧延伸设置的前端细窄形状的第一头部61b。
在链牙上半部61的第一带夹持部61a和第一头部61b的一部分上,在前方以及后方侧面上设置有使该链牙上半部6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向着上方逐渐减少的前方以及后方锥形部61c。通过配置这种前方以及后方锥形部61c,而能够在从正面侧观察拉链链牙60时,使该拉链链牙60的外观看作为如金属制的拉链链牙60一般。另外,通过使链牙上半部61具有前方以及后方锥形部61c,能够使第一带夹持部61a的下端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链牙宽度尺寸)与上端部相比增大,由此,能够提高拉链链牙60相对于拉链带70的固定强度。
另外,链牙上半部61的第一头部61b形成为使带长度方向的尺寸从与第一带夹持部61a接合的基端部向着前端部逐渐减少的前端细窄形状。由此,能够使拉链链牙60的外观更接近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60。
该第一头部61b以与链牙下半部62的后述的颈部62b相比向前后方向突出的方式构成。由此,即使例如在左右的拉链链牙60在啮合状态下受到从下方向上方顶起的力,也能够由第一头部61b将啮合相对方的拉链下半部62(尤其,后述的第二头部62c)支承,由此能够防止在链牙列上发生啮合脱开(也称为拉链开裂),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拉链链牙60的啮合状态。
另外,在链牙上半部61上,作为后述的干涉回避部而形成有以使拉链链牙6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向着第一头部61b的前端逐渐减少的方式向下倾斜的上方锥形部61d。
该拉链链牙60的链牙下半部62与链牙上半部61一体形成。该链牙下半部62具有:在与链牙上半部61的第一带夹持部61a之间将拉链带70夹持的第二带夹持部62a;从第二带夹持部62a向着带外侧延伸设置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中间收细的形状的颈部62b;和配置在颈部62b的前端部且沿前后方向膨大的第二头部62c。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在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的情况下,左右的拉链链牙60仅由链牙下半部62相互啮合,由此,与链牙上半部61和链牙下半部62具有对称形状的通常类型的拉链链牙相比,啮合强度变弱。
以使具有上述结构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60排列配置在拉链带70上的方式构成的专利文献1的拉链,在从正面侧观察时,各拉链链牙60呈金属制的拉链链牙般的外观,由此,外观品质和外观设计性优秀。
另外,该拉链在拉链链牙60的链牙上半部61形成有作为干涉回避部的上述那样的上方锥形部61d。由此,在拉链链牙60的啮合状态下,以使链牙上半部61彼此接近的方式将拉链向带第一面侧折曲时,能够避免各拉链链牙60的第一头部61b与啮合相对侧的链牙上半部61相互干涉。
若更具体地说明,则例如在链牙上半部61上没有设置专利文献1那样的上方锥形部61d的情况下,在拉链链牙60的啮合状态下,将拉链向使链牙上半部彼此接近的方向折曲时,链牙上半部的第一头部与啮合相对侧的链牙上半部发生干涉,该发生干涉的部分成为支点,使啮合相对侧的相互相邻的拉链链牙的链牙下半部向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该结果为具有如下的问题,即,拉链链牙的第二头部间的间隔较大地扩开,由此,使左右的拉链链牙的啮合脱开,从而发生拉链开裂。
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拉链链牙60的链牙上半部61设置上方锥形部61d,而在如上述那样地将拉链链牙向带第一面侧折曲时,能够避免啮合相对侧的链牙上半部61与拉链链牙60的第一头部61b发生干涉。
该情况下,能够在左右的拉链链牙60的啮合脱开之前,使沿带长度方向相邻的链牙上半部61彼此接触来限制拉链的折曲量。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拉链中,即使将该拉链折曲为U字状,也能够防止相邻的拉链链牙60的第二头部62c彼此分离直到使拉链链牙60的啮合脱开,从而能够消除在链牙列上发生上述的拉链开裂的问题。
但是,在以往的拉链中,除了从链牙列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向着另一端侧开放或者闭合这一类型的一般的拉链之外,还公知有能够从链牙列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打开这一类型的拉链和能够从链牙列的两端侧闭合这一类型的拉链。
例如,在一般的拉链的情况下,通过安装在一方的拉链牙链带的端部上的插管、和安装在另一方的拉链牙链带的端部上的座管以及插座而构成分离嵌插件。以下,将这种分离嵌插件称为单开用的分离嵌插件。
另一方面,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346364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了能够从链牙列的两端侧打开的拉链,其具有以能够使后口相对地沿链牙列滑动的方式配置的两个拉头、安装在一方的拉链牙链带的端部上的插管、和安装在另一方的拉链牙链带的端部上的座管,由这些两个拉头、插管以及座管而构成分离嵌插件。以下,将这种分离嵌插件称为双开用的分离嵌插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0/082294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46364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的拉链,由于如上述那样地在拉链链牙60上作为干涉回避部而设置有上方锥形部61d,所以,在拉链链牙60的啮合状态下,将拉链向带第一面侧折曲时,能够避免链牙上半部61彼此在啮合的拉链链牙60之间发生干涉,而防止拉链开裂的发生。
但是,在这种以往的拉链中,在左右的拉链牙链带的端部配置有单开用的分离嵌插件或者双开用的分离嵌插件的情况下,没有设置任何的例如在拉链链牙啮合的状态下将拉链在插管以及座管的附近位置上向带第一面侧折曲为U字状时,避免使与座管相邻地配置的拉链链牙(以下,称为第一链牙)、和与该第一链牙啮合的插管发生干涉的机构。
由此,在插管以及座管的附近位置上,将拉链如上述那样地折曲时,第一链牙与插管会发生干涉,由此,该发生干涉的部分成为支点,该拉链链牙会被插管向带第二面侧(下方)按压。
该结果为会具有如下的问题,即,第一链牙的链牙下半部以从插管以及与该插管相邻的相对方的拉链链牙离开的方式向下方侧被压入,而使该第一链牙与插管以及相对方的拉链链牙的啮合脱开,以该第一链牙为起点而发生拉链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出的,其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该拉链即使在插管以及座管的附近位置上将拉链向带第一面侧折曲也能够避免插管与拉链链牙发生干涉,能够防止在链牙列上发生拉链开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由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作为基本构成,其具有:在第一以及第二拉链带的相对的带侧缘部上配置有链牙列的左右一对的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和配置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的一端部上的分离嵌插件,所述分离嵌插件至少具有:以与所述第一拉链牙链带的所述链牙列相邻的方式安装的插管;和以与所述第二拉链牙链带的所述链牙列相邻的方式安装的座管,所述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的主要的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在作为该插管的表面的第一面侧,在靠近所述链牙列的前端部的与所述第二拉链牙链带相对的相向侧缘侧配置的转角部具有退避部,该退避部具有使所述插管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向着所述相向侧缘且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
在本发明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中,优选为,所述退避部具有使所述插管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向着所述链牙列侧的前端缘且沿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
另外,优选为,所述退避部构成为,在从正面侧观察所述插管时,呈包含所述链牙列侧的前侧缘以及所述相向侧缘而作为两条边的大致三角形状。
而且,优选为,所述退避部配置在从所述插管的所述链牙列侧的前端缘到带长度方向的10%以内的前端区域中。
而且,优选为,所述退避部相对于所述插管的第一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15°以上且不足90°。
而且,在本发明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中,优选为,在比所述转角部的所述退避部更靠近与所述第二拉链牙链带相向的相向侧缘侧,设有切缺部。
而且,优选为,在作为构成所述链牙列的拉链链牙的表面的第一面例,配置有使该拉链链牙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向着该拉链链牙的头部侧前端且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中,在构成分离嵌插件的插管的第一面侧的前端侧的与第二拉链牙链带相对的转角部,配置有退避部,该退避部具有使插管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厚度尺寸)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
通过在插管上设置这种退避部,而能够在将拉链在插管以及座管的附近位置上折曲为U字状时,使该退避部作为避免使与座管相邻地设置的拉链链牙(以下,将该拉链链牙称为第一链牙)与插管相互干涉的干涉回避机构而发挥功能。
因此,即使在左右的拉链链牙啮合的状态下,拉链在插管以及座管的附近位置上向带第一面侧折曲为U字状,也能够通过上述那样地配置退避部,而不会使插管和第一链牙发生干涉,或者即使插管与第一链牙发生干涉,也使其干涉量缩小,由此,能够防止第一链牙以使插管或相对方的拉链链牙的啮合脱开的方式被压入。
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如以往的拉链那样地,以插管与第一链牙的干涉为原因地在链牙列上发生拉链开裂,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拉链链牙的啮合状态。此外,在本发明中,配置在插管的第一面侧的上述的转角部是指,位于插管的靠近链牙列的前端侧,且与第二拉链牙链带相对的相向侧缘侧的范围(区域)的部分。
在这种本发明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中,上述退避部具有使插管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向着链牙列侧的前端缘并沿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插管与第一链牙发生干涉,另外,也可以将退避部作为倒角部来利用,从而能够提高插管的外观品质。
另外,上述退避部构成为,在从正面侧观察插管时,呈包含该插管的链牙列侧的前侧缘以及相向侧缘而作为两条边的大致三角形状。例如,在设在插管上的退避部的尺寸过大的情况下,具有在该退避部中使插管的厚度变薄,由此使插管自身的强度降低的担心。相对于此,通过以使退避部呈大致三角形的方式构成,能够有效地缩小插管的上述转角部的厚度尺寸,由此,能够稳定地防止插管与第一链牙发生干涉,并且能够抑制插管的强度降低。
而且,上述退避部配置在从插管的链牙列侧的前端缘到带长度方向的10%以内的前端区域中。由此,能够以恰当的大小设置退避部,从而能够抑制插管自身的强度的降低和外观品质的降低。
而且,退避部相对于所述插管的第一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15°以上且不足90°,优选为20°以上且45°以下。通过使退避部的倾斜角度为15°以上,优选为20°,而能够通过该退避部进一步有效地避免插管与第一链牙发生干涉。另外,通过使退避部的倾斜角度为不足90°,优选为45°以下,而不会导致插管的外观品质的降低。
而且,在本发明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中,在转角部的比退避部更靠近与第二拉链牙链带相向的相向侧缘侧,设有切缺部。由此,即使在将拉链在插管以及座管的附近位置上折曲为U字状时,也能够更有效地避免第一链牙与插管发生干涉。
而且,在本发明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中,在构成链牙列的拉链链牙的第一面侧,配置有使该拉链链牙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向着该拉链链牙的头部侧前端且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由此,即使在将拉链折曲为U字状时,也能够更有效地避免第一链牙与插管发生干涉,并且能够避免左右的拉链链牙彼此发生干涉,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在啮合状态的左右链牙列上发生拉链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拉链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配置在该拉链上的插管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该拉链闭合时的插管、座管以及拉链链牙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V-V线的插管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该拉链向带第一面侧折曲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拉链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配置在该拉链上的插管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放大表示以往的拉链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所说明的各实施例,只要具有与本发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且实现相同的作用效果,就能够进行多种变更。例如,构成拉链的链牙列的各拉链链牙的形式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所说明的形式,根据需要能够任意地变更。
实施例一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拉链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配置在该拉链上的插管的立体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拉链带的带长度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尤其将以使拉头从分离嵌插件离开的方式滑动的方向作为前方,以使拉头向着分离嵌插件滑动的方向作为后方。另外,将拉链带的带宽度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尤其以图1所示的从正面侧观察拉链时的左侧为左方,以右侧为右方。而且,将拉链带的带表背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以相对于拉链带的带表面而配置的拉头的拉攀的一侧作为上方,以其相对侧作为下方。
实施例一的拉链1具有:在左右的拉链带11的相对的带侧缘部上具有链牙列12的左右一对的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以能够沿链牙列12滑动的方式配置的上下一组的第一以及第二拉头21、22;配置在左侧的第一拉链牙链带10a的下端部上的插管31;配置在右侧的第二拉链牙链带10b的下端部上的座管32;沿着链牙列12安装在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的上端部上的阻止件39。在该情况下,由第二拉头22、插管31以及座管32构成拉链1的分离嵌插件30。
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分别具有拉链带11、和配置在该拉链带11的带侧缘部上的合成树脂制的多个拉链链牙13。左右的各拉链带11织制或者编制为窄幅的带状,具有缝固在拉链服装制品上的带主体部、和供拉链链牙13安装的链牙安装部(带侧缘部)。另外,在拉链带11的链牙安装部侧的带侧端缘上配置有芯线部11a。
在左右的拉链带11中,在包含芯线部11a的链牙安装部上,通过注射成型而沿带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排列设置有合成树脂制的多个拉链链牙13,通过这些多个拉链链牙13形成链牙列12。在本发明中,将构成右侧的链牙列12的拉链链牙13中,与座管32相邻地配置的拉链链牙13如上述那样地称为第一链牙13a。
此外,拉链链牙13的材质并没有限定,例如能够适当地使用聚甲醛、聚酰胺、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尼龙、聚碳酸酯等的合成树脂,这种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13与金属制的拉链链牙相比成为轻量。
本实施例一的拉链链牙13构成为,具有与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9所示的拉链链牙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若简单说明,则本实施例一的拉链链牙13具有配置在成为拉链带11的第一面的上面(表面)侧的链牙上半部14、和配置在成为该拉链带11的第二面的下面(背面)侧的链牙下半部15,链牙上半部14具有第一带夹持部、和从该第一带夹持部向着带外侧延伸设置的第一头部。
另外,在链牙上半部14的第一带夹持部和第一头部的一部分上,在前方侧面以及后方侧面上设置有使该链牙上半部1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向着上方逐渐减少的前方以及后方锥形部,从而能够使拉链链牙13的外观看作为如金属制的拉链链牙一般,并且能够提高拉链链牙13相对于拉链带11的固定强度。在该情况下,链牙上半部14的前方以及后方锥形部的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大致10°。
该链牙上半部14的第一头部延伸设置直到链牙下半部15的前端,并形成为使前后方向的尺寸从与第一头部的第一带夹持部接合的基端部向着前端部逐渐减少的前端细窄形状。另外,该第一头部以与链牙下半部15的后述的颈部相比沿前后方向突出的方式构成。另外,在链牙上半部14上形成有上方锥形部,该上方锥形部具有以使拉链链牙13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朝着第一头部的前端逐渐减少的方式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在该情况下,使上方锥形部的向下倾斜开始的倾斜开始部14a,设定在使从第一头部的前端到倾斜开始部14a的带宽度方向的尺寸成为该拉链链牙13整体的带宽度方向的尺寸的45%的大小的位置上,另外,相对于上方锥形部的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大致20°。
该拉链链牙13的链牙下半部15与链牙上半部14一体形成。该链牙下半部15具有:在与链牙上半部14的第一带夹持部之间将拉链带11夹持的第二带夹持部;从第二带夹持部向着带外侧延伸设置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中间收细的形状的颈部;和配置在颈部的前端部且沿前后方向膨大的第二头部。
本实施例一的第一以及第二拉头21、22是与使用在具有以往的双开用的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中的两个拉头实质上同样地构成的,以使相互的后口相对的方式配置。在此,第一拉头21与第二拉头22相比配置在阻止件39侧(前方侧),作为在向着阻止件39侧滑动时使左右的链牙列12啮合的前开用的拉头来使用。另外,第二拉头22与第一拉头21相比配置在分离嵌插侧(后方侧),作为在向着阻止件39侧滑动时使左右的链牙列12分离的后开用的拉头来使用。
另外,第一以及第二拉头21、22分别具有拉头主体23、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在拉头主体23上的拉攀24。各拉头21、22的拉头主体23具有上下翼板、将该上下翼板的一端部间连结的引导柱、从上下翼板的左右侧缘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的凸缘部、和立设在上翼板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
在该拉头主体23的一端形成有将引导柱夹在之间的左右的肩口,在拉头主体23的后端形成有后口。另外,在上下翼板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口与后口连通的大致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在拉头主体23的左右侧部设有能够使拉链带11穿插的带穿插间隙。
本实施例一的插管31以从左侧的第一拉链牙链带10a的链牙列12的后端部连续的方式与链牙列12相邻地配置,并以跨着拉链带11的带表背两面的方式固定。该插管31通过将与聚甲醛等的拉链链牙13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射成型而形成。
另外,插管31具有:固定在拉链带11上的插管主体部31a;在插管主体部31a的靠近链牙列12的前端部上作为退避部而形成的第一锥形部31b;配置在插管3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且向着座管32侧沿带宽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1c;配置在突出部31c的后方侧的第二锥形部31d;从与插管主体部31a的前端部的座管相对侧面沿带宽度方向凹设的收容凹部31e;和从插管主体部31a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的链牙卡定部31f。
在该插管31中成为退避部的第一锥形部31b,在插管主体部31a的上半部侧配置在包含与座管32相对的相对侧面侧的前端转角部在内的插管前端部的上面侧,并构成为,在从正面侧观察该插管31(上面侧)时,呈包含插管31的前端缘与座管相向侧缘而作为两条边的大致三角形状。该情况下,第一锥形部31b配置在从插管31的前端缘到带长度方向的10%以内的前端区域中。
另外,第一锥形部31b由平坦的倾斜面构成,该倾斜面具有使插管31的带表背方向的厚度尺寸如图5所示地向着座管相向侧缘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并且如图4所示地向着插管前端缘也沿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插管31上形成的退避部并不限定于第一锥形部31b那样的倾斜面,也可以由使插管31的带表背方向的厚度尺寸向着座管相向侧缘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并且向着插管前端缘也沿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弯曲面构成。在该情况下,构成退避部的弯曲面可以向着外侧弯曲为凸状,也可以弯曲为凹状。例如,在重视插管的外观的情况下,优选为将弯曲面形成为凸状,另外,在重视作为退避部的功能的情况下,优选为将弯曲面形成为凹状。
在本实施例一中,通过作为退避部而具有上述那样的第一锥形部31b,而使插管31的座管相对侧面侧的前端转角部的上半部的厚度尺寸缩小,并能够如后述那样地,将该第一锥形部31b作为避免使插管31与第一链牙13a相互干涉的干涉回避机构而使用。另外,也能够将第一锥形部31b作为倒角部来利用。
尤其,由于本实施例一的第一锥形部31b如上述那样地以大致三角形状配置在插管31的前端区域中,所以不会增大第一锥形部31b的形成区域,能够有效缩小插管31的转角部的厚度尺寸,并也能够抑制插管31自身的强度降低。
该情况下,插管主体部31a的上表面与拉链带11的带表面平行地配置,相对于该插管主体部31a的上表面,第一锥形部31b在15°以上且不足90°的范围内倾斜地形成,优选为在20°以上且45°以下的范围内倾斜地形成。尤其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锥形部31b相对于插管主体部31a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30°。
该插管31的突出部31c配置在插管31的上半部侧,从插管3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向着座管32侧沿带宽度方向突出设置。该突出部31c的后端面以相对于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并构成为,在为了使左右的链牙列13啮合而将插管31向第一以及第二拉头21、22插入时,与座管32的后述的层差部32d抵接。该情况下,通过在突出部31c的后方侧设置第二锥形部31d,而能够稳定地形成突出部31c的后端面。
在该插管31的座管相对侧面上凹设的收容凹部31e以能够将座管32的后述的卡定凸部32c收容的方式构成,通过将座管32的卡定凸部32c收容到该收容凹部31e中,而能够进行相对于座管32的插管31的定位。
该插管31的链牙卡定部31f设在插管31的下半部,以能够嵌入至第一链牙13a的颈部而将第一链牙13a卡定的方式从插管主体部31a的前端向前方突出。该情况下,链牙卡定部31f的上表面构成为平坦面。
本实施例一的座管32以从右侧的第二拉链牙链带10b的链牙列12的后端部连续的方式与链牙列12相邻地配置,并以跨着拉链带11的带表背两面的方式固定。该座管32通过将与聚甲醛等的拉链链牙13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射成型而形成。
另外,座管32具有:固定在拉链带11上的座管主体部32a;配置在座管主体部32a的后端部的上下面上的止挡部32b;在座管主体部32a的前端侧从与插管31相对的相向侧缘向带宽度方向突出的卡定凸部32c;和与卡定凸部32c相比配置在后方的层差部32d。
该座管32的止挡部32b以能够与第二拉头22的肩口侧端部抵接的方式,具有与第二拉头22的上下翼板间的间隔相比较大的厚度尺寸。通过使第二拉头22与该止挡部32b抵接,而限制第二拉头22与止挡部32b相比向后方滑动,从而防止第二拉头22从第二拉链牙链带10b上脱落。
该座管32的卡定凸部32c以插入至设在插管31上的收容凹部31e而被收容的方式,从座管主体部32a的插管相对侧面的前端区域向着带外侧突出设置。该卡定凸部32c以从正面侧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状的方式形成,其上端缘以与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
该座管32的层差部32d以从插管31相向侧缘向内侧切缺的方式形成在座管主体部32a的上半部,以能够将设在插管31上的突出部31c卡定的方式构成。
本实施例一的阻止件39以从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的链牙列12的前端部连续的方式,跨着拉链带11的带表背两面地固定。
该阻止件39与在以往的一般的拉链1中所使用的阻止件同样地构成,通过将聚甲醛等合成树脂材料注射成型而形成。通过具有该阻止件39来限制第一拉头21的滑动,能够防止第一拉头21从第二拉链牙链带10b上脱落。
具有以上构成的本实施例一的拉链1,如上述那样地由第二拉头22、插管31以及座管32构成双开用的分离嵌插件30。由此,在从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分离的状态使链牙列12啮合时,使第二拉头22移动到与座管32的止挡部32b抵接的滑动后端位置,并且使第一拉头21移动至与该第二拉头22抵接的位置。
接着,将插管31从第一拉头21的肩口插入至第一以及第二拉头21、22的链牙引导路内。此时,如图3所示,插管31的突出部31c与座管32的层差部32d卡合,并且座管32的卡定凸部32c收容到插管31的收容凹部31e中,由此,使插管31相对于座管32相对定位。
然后,通过使第一拉头21向着阻止件39向前方滑动,而能够如图1所示地使左右的链牙列12啮合。另外,通过从左右的链牙列12啮合的状态,使保持在座管32中的第二拉头22向着阻止件30向前方滑动,而能够使左右的链牙列12分离。
而且,在本实施例一的拉链1中,在插管31的前端区域中作为退避部而配置有第一锥形部31b,由此在从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地链牙列12啮合的状态,如图6所示地将该拉链1的链牙列12在插管31以及座管32的附近位置上,向上表面侧折曲为U字状时,能够通过第一锥形部31b确保用于使第一链牙13a退避的空间,则能够避免插管31与第一链牙13a相互干涉。
尤其在本实施例一的拉链1中,在各拉链链牙13的链牙上半部14上配置有成为干涉回避机构的上部锥形部,由此,能够更确实地避免插管31与第一链牙13a发生干涉,并且还能够避免左右的拉链链牙13的链牙上半部14彼此发生干涉。由此,能够有效防止以插管31与第一链牙13a的干涉为原因而在链牙列12上发生拉链开裂的情况,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拉链链牙13的啮合状态。
而且,即使在将本实施例一的拉链1强力折曲直到成为较小的曲率半径的情况下,插管31的第一锥形部31b和第一链牙13a的上方锥形部发生接触,第一链牙13a也不会被插管31按压直到使与相对方的拉链链牙13的啮合脱开,由此,能够维持左右的拉链链牙13的啮合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一的拉链1成为极难通过拉链1的折曲而发生拉链开裂的高品质的拉链。
实施例二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二的拉链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配置在该拉链上的插管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二的拉链2中,配置有用于将左右的链牙列12开闭的独立的第一拉头21,另外,分离嵌插件40由后述的插管41、座管42以及插座43构成,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拉链1实质上同样地构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二中,在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拉链1相同的结构的部件上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表示,由此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二的拉链2具有:在左右的拉链带11的相对的带侧缘部上具有链牙列12的左右一对的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以能够沿链牙列12滑动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拉头21;配置在左侧的第一拉链牙链带10a的下端部上的插管41;配置在右侧的第二拉链牙链带10b的下端部上的座管42;与座管42的下端部一体化的插座43;沿着链牙列12安装在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的上端部上的阻止件39。在该情况下,由插管41、座管42、以及插座43构成拉链2的分离嵌插件40。
本实施例二的第一拉头21与上述实施例以的第一拉头21同样地构成,以在向着阻止件39侧滑动时使左右的链牙列12啮合的方式配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二的拉链2中,配置在上述实施例一的拉链1上的第二拉头22被排除。
本实施例二的插管41以从第一拉链牙链带10a的链牙列12的后端部连续的方式配置,并以跨着拉链带11的带表背两面的方式固定。
另外,插管41具有:固定在拉链带11上的插管主体部41a;配置在插管主体部41a的上表面侧的座管相向侧缘侧的前端转角部上的第一锥形部41c;在插管主体部41a的前端转角部与第一锥形部41c相比设置在座管相向侧缘侧的切缺部41b;配置在插管主体部41a的前端部的带内方侧的第二锥形部41d;从与插管主体部41a的前端部的座管相对侧面沿带宽度方向凹设的收容凹部41e;和从插管主体部41a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的链牙卡定部41f。
该插管41的第一锥形部41c作为退避部而配置在从插管41的前端缘到带长度方向的10%以内的前端区域中。该第一锥形部41c具有使插管41的带表背方向的厚度尺寸向着座管相向侧缘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并且向着插管前端缘也沿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由此,使插管41的上半部的厚度尺寸缩小,并能够将该第一锥形部41c作为避免使插管41与第一链牙13a相互干涉的干涉回避机构而使用。
该情况下,相对于插管主体部41a的上表面,第一锥形部41c在15°以上且不足90°的范围内倾斜地形成,优选为在20°以上且45°以下的范围内倾斜地形成。尤其在本实施例一中,第一锥形部41c相对于插管主体部41a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30°。
该插管41的切缺部41b以使插管主体部41a的上半部从座管相向侧缘向带宽度方向切缺的方式构成。通过设置该切缺部41b,在比第一锥形部41c更靠近座管相向侧缘侧,形成与切缺侧面41g和切缺底面41h。由此,在第一锥形部41c与切缺底面41h之间经由切缺侧面41g而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层差,并且在切缺底面41h的上方形成没有合成树脂的空间部。在该情况下,切缺部41b的切缺侧面41g构成插管41的上半部的座管相对侧面的一部分。
通过使这样的切缺部41b以与第一锥形部41c的座管相向侧缘侧相邻的方式设置,而使其与第一锥形部41c一同,作为避免插管41与第一链牙13a相互干涉的干涉回避机构而发挥功能。在本实施例二的插管41中,成为干涉回避机构的第一锥形部41c和切缺部41b配置在从插管41的前端缘到带长度方向的10%以内的前端区域中。
该插管41的第二锥形部41d以与第一锥形部41c的带内方侧相邻的方式配置在插管主体部41a的前端部。该第二锥形部41d具有使插管41的带表背方向的厚度尺寸向着插管前端缘并沿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并作为插管41的倒角部而构成。
凹设在该插管41的座管相对侧面上的收容凹部41e以能够将座管42的后述的卡定凸部收容的方式构成,通过将座管42的卡定凸部收容到该收容凹部41e中,而能够进行相对于座管42的插管41的定位。
该插管41的链牙卡定部41f设在插管41的下半部,以能够嵌入至第一链牙13a的颈部而将第一链牙13a卡定的方式从插管主体部41a的前端向前方突出。该情况下,链牙卡定部41f的上表面构成为平坦面。
本实施例二的座管42以从第二拉链牙链带10b的链牙列12的后端部连续的方式配置,并以跨着拉链带11的带表背两面的方式固定。该座管42具有固定在拉链带11上的座管主体部42a、和在座管主体部42a的前端侧从与插管41相对的相向侧缘沿带宽度方向突出的未图示的卡定凸部。
本实施例二的插座43设在座管42的下端部。该插座43具有从正面侧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的插座主体部43a、和从上表面侧形成在插座主体部43a的左侧半部的插管插入孔部。
具有以上构成的本实施例二的拉链2,如上述那样地由插管41、座管42以及插座43构成单开(前开)用的分离嵌插件40。由此,在从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分离的状态使链牙列12啮合时,首先,使第一拉头21移动至与插座43抵接的位置。
接着,将插管41从第一拉头21的肩口经由第一拉头21的链牙引导路而插入至插座43的插管插入孔部中。此时,座管42的卡定凸部收容到插管41的收容凹部41e中,由此,使插管41相对于座管42相对定位。然后,通过使第一拉头21向着阻止件39向前方滑动,而能够如图7所示地使左右的链牙列12啮合。
而且,在本实施例二的拉链2中,在插管41的前端中作为退避部而配置有第一锥形部41c,并且与该第一锥形部41c的座管相向侧缘侧相邻地配置有切缺部41b。由此,由于在链牙列12啮合的状态下,将链牙列12在插管41以及座管42的附近位置上,向上表面侧折曲为U字状时,能够通过第一锥形部41c和切缺部41b较大地确保用于使第一链牙13a退避的空间,所以能够与上述实施例一相比更有效地避免插管41与第一链牙13a相互干涉。因此,能够有效防止在插管41以及座管42的附近位置上,在链牙列12上发生拉链开裂的情况,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拉链链牙13的啮合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拉链
2拉链
10a第一拉链牙链带
10b第二拉链牙链带
11拉链带
11a芯线部
12链牙列
13拉链链牙
13a第一链牙
14链牙上半部
14a倾斜开始部
15链牙下半部
21第一拉头
22第二拉头
23拉头主体
24拉攀
30分离嵌插件
31插管
31a插管主体部
31b第一锥形部
31c突出部
31d第二锥形部
31e收容凹部
31f链牙卡定部
32座管
32a座管主体部
32b止挡部
32c卡定凸部
32d层差部
39阻止件
40分离嵌插件
41插管
41a插管主体部
41b切缺部
41c第一锥形部
41d第二锥形部
41e收容凹部
41f链牙卡定部
41g切缺侧面
41h切换底面
42座管
42a座管主体部
43插座
43a插座主体部

Claims (7)

1.一种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其具有:在第一以及第二拉链带(11)的相对的带侧缘部上配置有链牙列(12)的左右一对的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和配置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拉链牙链带(10a、10b)的一端部上的分离嵌插件(30、40),所述分离嵌插件(30、40)至少具有:以与所述第一拉链牙链带(10a)的所述链牙列(12)相邻的方式安装的插管(31、41);和以与所述第二拉链牙链带(10b)的所述链牙列(12)相邻的方式安装的座管(32、42),所述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1、2)的特征在于,
所述插管(31、41)在作为该插管(31、41)的表面的第一面侧,在靠近所述链牙列(12)的前端部的与所述第二拉链牙链带(10b)相对的相向侧缘侧配置的转角部,具有退避部(31b、41c),该退避部(31b、41c)具有使所述插管(31、41)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向着所述相向侧缘且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部(31b、41c)具有使所述插管(31、41)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向着所述链牙列(12)侧的前端缘且沿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或者弯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部(31b、41c)构成为,在从正面侧观察所述插管(31)时,呈包含所述退避部(31b、41c)、所述链牙列(12)侧的前侧缘以及所述相向侧缘而成的大致三角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部(31b、41c)配置在从所述插管(31、41)的所述链牙列(12)侧的前端缘到带长度方向的10%以内的前端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部(31b、41c)相对于所述插管(31、41)的第一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15°以上且不足9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转角部的所述退避部(31b、41c)更靠近与所述第二拉链牙链带(10b)相向的相向侧缘侧,设有切缺部(41b)。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在作为构成所述链牙列(12)的拉链链牙(13)的表面的第一面侧,配置有使该拉链链牙(13)的带表背方向的尺寸向着该拉链链牙(13)的头部侧前端且沿带宽度方向逐渐减少的倾斜面。
CN201180067401.3A 2011-03-30 2011-03-30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Active CN103369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58036 WO2012131940A1 (ja) 2011-03-30 2011-03-30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9981A CN103369981A (zh) 2013-10-23
CN103369981B true CN103369981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92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7401.3A Active CN103369981B (zh) 2011-03-30 2011-03-30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49593B2 (zh)
EP (1) EP2692262B1 (zh)
JP (1) JP5832522B2 (zh)
KR (1) KR101559220B1 (zh)
CN (1) CN103369981B (zh)
TW (1) TWI503085B (zh)
WO (1) WO2012131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627516T3 (es) * 2011-03-24 2017-07-28 Ykk Corporation Cierre de cremallera y cursor con mecanismo de bloqueo sencillo
WO2017072925A1 (ja) * 2015-10-29 2017-05-04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金型
USD809426S1 (en) * 2016-09-14 2018-02-06 Eric Gates Link chain zipper
USD894788S1 (en) * 2016-09-14 2020-09-01 Eric Gates Chain zipper link
DE112016007305B4 (de) * 2016-09-30 2023-09-21 Ykk Corporation Drehmechanismus eines teilbaren Anschlagsteils für einen Reißverschluss und einen solchen aufweisenden Reißverschluss
US11071357B2 (en) * 2017-02-02 2021-07-27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6894739B2 (ja) * 2017-03-28 2021-06-30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631916B (zh) * 2017-05-24 2018-08-11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梢狀組件
USD887895S1 (en) * 2018-08-31 2020-06-23 Ykk Corporation Insert pin for slide fastener
CN110037393B (zh) * 2019-04-13 2021-07-06 浙江固齿拉链有限公司 一种拉链
WO2021001984A1 (ja) * 2019-07-04 2021-01-07 Ykk株式会社 エレメント部材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CN112293874A (zh) * 2019-07-29 2021-02-02 台湾华可贵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
CN112690549B (zh) * 2020-12-22 2023-01-31 上海宝塑阿罗伊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四边开合的箱包
TWI831600B (zh) * 2023-02-04 2024-02-01 墾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US11877629B1 (en) * 2023-02-04 2024-01-23 Kcc Zipper Co., Ltd. Bottom stop device of double-open end zipper and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3299A (ja) * 2003-03-20 2004-10-14 Ykk Corp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2006346364A (ja) * 2005-06-20 2006-12-28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WO2010082294A1 (ja) * 2009-01-13 2010-07-2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26599A (en) * 1945-11-17 1950-10-17 Bolta Company Separable bottom stop mechanism for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BE487427A (zh) * 1948-04-21
US2892231A (en) * 1955-05-24 1959-06-30 Conmar Prod Corp Slide fastener
US3046627A (en) * 1960-05-09 1962-07-31 Louis H Morin Separator for invisible separable fastener stringers
US3503102A (en) * 1966-04-13 1970-03-31 Yoshida Kogyo Kk Slide fasteners
DE2603241C3 (de) * 1976-01-29 1979-08-16 Optilon W. Erich Heilmann Gmbh, Cham (Schweiz) Reißverschluß mit teilbarer Endkupplung
US4090279A (en) * 1977-01-10 1978-05-23 Textron Inc. Separable slide fastener
JPS5925227Y2 (ja) * 1978-06-15 1984-07-2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開離嵌插具
JPS6029509U (ja) * 1983-08-03 1985-02-28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の開離嵌挿具
JPS60193404A (ja) * 1984-03-15 1985-10-0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開離嵌插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アスナ−
US5131120A (en) * 1991-12-23 1992-07-21 Yoshida Kogyo K.K. Separable bottom end assembly for slide fastener
JPH0838219A (ja) * 1994-07-29 1996-02-13 Ykk Kk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JP3622885B2 (ja) * 1997-12-18 2005-02-23 Ykk株式会社 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ダー用の開離嵌挿具
JP3620973B2 (ja) * 1998-09-30 2005-02-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JP3621040B2 (ja) * 2000-10-31 2005-02-16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逆開き開離嵌挿具
JP3733327B2 (ja) * 2001-12-20 2006-01-11 Ykk株式会社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開離嵌挿具
JP3733343B2 (ja) * 2002-05-20 2006-01-11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JP2003334108A (ja) * 2002-05-20 2003-11-25 Ykk Corp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152216B2 (ja) * 2003-02-19 2008-09-17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JP2004283300A (ja) * 2003-03-20 2004-10-14 Ykk Corp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7036191B2 (en) * 2003-04-21 2006-05-02 Chang-Wen Tsaur Lower stop of zipper
JP4176052B2 (ja) * 2004-06-18 2008-11-05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き具
JP4628329B2 (ja) * 2006-08-17 2011-02-09 Ykk株式会社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762108B2 (ja) * 2006-10-20 2011-08-31 Ykk株式会社 逆開き開離嵌挿具付きの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4726876B2 (ja) * 2007-10-15 2011-07-20 Ykk株式会社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2170803B (zh) 2008-10-06 2012-03-21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2245046B (zh) 2008-12-12 2014-04-02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US20100299887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Yu-Pau Lin Insertion pin and insertion pin assembly for zipper
JP5143285B2 (ja) * 2009-07-29 2013-02-13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EP2460431A4 (en) * 2009-07-30 2013-05-22 Ykk Corp ZIP CLOSURE
US20120167354A1 (en) * 2009-09-11 2012-07-05 Ykk Corporation Reverse Opening Slide Fastener
JP5606452B2 (ja) * 2009-12-25 2014-10-15 Ykk株式会社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1151882A1 (ja) * 2010-05-31 2011-12-08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11161784A1 (ja) * 2010-06-23 2011-12-2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3299A (ja) * 2003-03-20 2004-10-14 Ykk Corp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2006346364A (ja) * 2005-06-20 2006-12-28 Ykk Corp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WO2010082294A1 (ja) * 2009-01-13 2010-07-2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92262A1 (en) 2014-02-05
EP2692262B1 (en) 2016-10-19
US9549593B2 (en) 2017-01-24
JP5832522B2 (ja) 2015-12-16
KR101559220B1 (ko) 2015-10-13
CN103369981A (zh) 2013-10-23
TWI503085B (zh) 2015-10-11
EP2692262A4 (en) 2014-12-24
JPWO2012131940A1 (ja) 2014-07-24
TW201238512A (en) 2012-10-01
US20140020217A1 (en) 2014-01-23
WO2012131940A1 (ja) 2012-10-04
KR20130124580A (ko) 201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9981B (zh)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CN103027447B (zh) 拉链牙链带
CN102365038B (zh)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CN106714609B (zh) 拉链链牙、拉链牙链带及拉链
TWI468122B (zh) zipper
CN102843928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2469852B (zh) 拉链
EP2050349A2 (en) Reverse opening type slide fastener
EP1886592B1 (en) Slide fastener slider
CN105960178B (zh) 拉链牙链带
JP5575976B2 (ja) 簡易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2245046B (zh) 拉链用分离嵌插件
CN103096749B (zh) 拉链用拉头
CN102892325A (zh) 拉链
JP6161708B2 (ja)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並びに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CN103153117A (zh) 拉链
CN103153119A (zh) 拉链
CN101248917A (zh) 拉链拉头
CN102227179B (zh) 拉链
CN102469859B (zh) 拉链
CN101980627B (zh) 拉链用开口部件
US20140013549A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Automatic Stop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4997243A (zh) 拉链
CN115279225A (zh) 拉链及其设计方法
CN109788826A (zh) 拉头及拉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