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600B -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1600B
TWI831600B TW112104014A TW112104014A TWI831600B TW I831600 B TWI831600 B TW I831600B TW 112104014 A TW112104014 A TW 112104014A TW 112104014 A TW112104014 A TW 112104014A TW I831600 B TWI831600 B TW I8316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chain
back plate
zipper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4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鍾俊彥
Original Assignee
墾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墾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墾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104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1600B/zh
Priority to CN202310182985.3A priority patent/CN116326892A/zh
Priority to CN202320307781.3U priority patent/CN219845321U/zh
Priority to US18/119,794 priority patent/US11877629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60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2"Two-way" or "double-acting" 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A44B19/384Separable slide fasteners with quick opening devices
    • A44B19/388Bottom end stop means for quick opening slide fasten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該下止裝置可用在雙開尾防夾拉鏈及雙開尾隱形拉鏈,其包含用於射出成型在兩鏈帶下端的一擋止梢單元和一活動梢單元,使兩拉鏈頭能滑動到擋止梢單元為止,而活動梢單元的活動梢能插入兩拉鏈頭以與擋止梢單元嵌合,也能反向從兩拉鏈頭抽離活動梢單元以使兩鏈帶彼此分離。特別是,該擋止梢單元與活動梢單元分別設有鏈布槽、夾持結構及其他特殊結構,能達到維持住鏈布內側邊的反折狀鏈齒帶的構型,能抵抗施加於鏈布的橫向拉力以及容易插入與拔出活動梢等目的。

Description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拉鏈的技術領域,尤指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使下止裝置能結合在雙開尾防夾拉鏈及雙開尾隱形拉鏈下端,使雙開尾拉鏈的兩鏈帶相鏈合在一起或完全分離,特別適合應用在外套的門襟。
現今服裝上普遍使用到拉鏈,包括衣物的口袋、褲/裙頭的開口或是外套的兩門襟等處,然而只要是有內裡的服裝,當拉鏈頭移動時,就可能夾到內裡的布料,造成拉鏈頭移動不順。如果是嚴重的捲入內裡布料,更將導致整個拉鏈頭被卡死,完全無法進退,往往需要破壞式的修複。為此,先前的習知技術提出多種防夾拉鏈設計方案,例如WO2014033926A1、US6701584B2、EP3289908A1、CN107567291A、CN106333432A、CN104106888A、CN211298642U等所示。但以上的技術不盡理想,本案申請人曾提出一種防夾拉鏈(專利號M624460,並同時提出發明申請案),其主要特徵為鏈布內側邊反折成一鏈齒帶,再將鏈齒結合在鏈齒帶前面,然後用一特殊結構的拉鏈頭帶動兩鏈齒帶相鏈合或分開,當拉鏈頭滑動時,其背面的兩翼會在鏈齒帶下方的滑動空間中移動,利用鏈布阻隔作用,因此兩翼不會接觸衣物的內襯,可達成防夾的功能,可以應用成單開尾拉鏈上。
在習知拉鏈技術領域中有一種開尾拉鏈(例如US09549593B2所示),經常應用在外套的門襟,其在一條拉鏈的兩鏈帶之間設有兩拉鏈頭,兩鏈帶的下端設有可卡合與分離的下止裝置。但是,上述本案申請人曾提出的防夾拉鏈構造具有鏈布內側邊反折的結構特徵,與一般的開尾拉鏈的鏈布內側邊無反折的特徵完全不同,因此造成習知的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不適於使用在雙開尾防夾拉鏈。另外,習知的開尾隱形拉鏈結構中也有鏈布內側邊反折成一鏈齒帶,及將鏈齒結合在該鏈齒帶上的結構設計(例如US5586370A所示)。為此,如何提出一種適用於上述的雙開尾防夾拉鏈及雙開尾隱形拉鏈的下止裝置,能夠穩定住鏈布內側邊的反折狀構造,使其具有更佳的抗橫向拉力強度,且拉鏈下止端更容易穿插等效果即為本發明所要積極克服的課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使其能應用在雙開尾防夾拉鏈、雙開尾隱形拉鏈或其他雙開尾拉鏈的鏈帶下端,對鏈布內側邊反折的鏈齒帶實施固定,能阻止拉鏈頭向下脫離拉鏈及使兩鏈帶能相鏈合或完全分離,並達到穩定住防夾拉鏈鏈布的反折狀的鏈齒帶形狀及具有更佳的抗橫向拉力效果。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其通過下止裝置的結構設計,使拉鏈頭向下滑到下止裝置時,能卡合在下止裝置,同時具有較容易的穿插使用等功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其用於分別結合在一雙開尾拉鏈的兩鏈帶下端,作為該雙開尾拉鏈的拉鏈頭滑動的終止部,其較佳技術方案包含:一擋止梢單元及一活動梢單元,該擋止梢單元與該活動梢單元的內側邊能彼此相互併攏及扣合在一起,其中:
該擋止梢單元係用於射出成型在該兩鏈帶其中之一鏈帶的一第一鏈布下端處,其包含一體成型的一擋止梢、一第一背板、一第一鏈布槽、一擋塊及一第一夾塊;該擋止梢為形成在該第一背板前面的內側邊的一第一條形體,該擋止梢從該第一背板的頂邊沿著該第一背板的內側邊延伸到該第一背板的底邊,該擋止梢的上端用於與該第一鏈布內側邊的鏈齒下端相對齊;該第一背板連接在該擋止梢的後方,並向該擋止梢的外側邊延伸成一板片體;該第一鏈布槽形成在該擋止梢與該第一背板之間,其具有朝向該擋止梢上端與該擋止梢外側邊的一第一開口;該擋塊形成在該第一背板的底邊的前面,並從該第一背板的前面向前突出,該擋止梢的下端連接於該擋塊的內側端;該第一夾塊形成在該第一背板的前面的外側邊,其與該第一背板之間形成一第一夾縫;
該活動梢單元係用於射出成型在該兩鏈帶其中另一鏈帶的一第二鏈布下端處,其包含一體成型的一活動插梢、一第二背板、一第二鏈布槽及一第二夾塊;該活動插梢為形成在該第二背板前面的內側邊的一第二條形體,該活動插梢從該第二背板的頂邊沿著該第二背板的內側邊延伸到該第二背板的底邊或突出該第二背板的底邊,該活動插梢的上端用於與該第二鏈布內側邊的鏈齒下端相對齊;該第二背板連接在該活動插梢的後方,並向該活動插梢的外側邊延伸成一板片體;該第二鏈布槽形成在該活動插梢與該第二背板之間,其具有朝向該活動插梢上端與該活動插梢的外側邊的一第二開口;該第二夾塊形成在該第二背板的前面的外側邊,其與該第二背板之間形成一第二夾縫。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更提出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之組裝結構,其較佳技術方案包含:
一雙開尾拉鏈,其具有兩鏈帶及帶動該兩鏈帶彼此鏈合或分離的兩拉鏈頭;該兩鏈帶具有一第一鏈布與一第二鏈布,及分別結合在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的兩鏈齒;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的內側邊分別朝向其正面反折向外側邊以分別形成反折的一鏈齒帶,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分別與其鏈齒帶之間形成一滑動空間,該滑動空間的開口側朝向其鏈布的外側邊;該兩鏈齒結合在該鏈齒帶上,使該鏈齒分別位於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的正面,而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的反面分別遮蔽住該鏈齒;
該擋止梢單元一體射出成型在該第一鏈布的下端,該第一鏈布近下端及其反折的內側邊延伸進入並被固定在該第一鏈布槽內,該第一鏈布的滑動空間的下端對齊於該第一鏈布槽的上端,該擋止梢的上端接合在該第一鏈布的鏈齒帶的端部;該第一鏈布近下端的背面貼合在該第一背板的前面並橫向延伸通過該第一夾縫,使該第一鏈布延伸突出該第一背板的外側邊,該第一背板的前面密接在該第一鏈布的背面;該擋塊從該第一背板的前面向前突出於該第一鏈布的前面的下端,用於該拉鏈頭向下滑動時阻擋該拉鏈頭;該第一夾塊貼合在該第一鏈布的前面,其並與位於該第一鏈布的背面的該第一背板一起夾住該第一鏈布;及
該活動梢單元一體射出成型在該第二鏈布的下端,該第二鏈布的近下端及其反折的內側邊延伸進入並被固定在該第二鏈布槽內,該第二鏈布的滑動空間的下端對齊於該第二鏈布槽的上端,該活動插梢的上端接合在該第二鏈布的鏈齒帶的端部;該第二鏈布近下端的背面貼合在該第二背板的前面並橫向延伸通過該第二夾縫,使該第二鏈布延伸突出該第二背板的外側邊,該第二背板的前面密接在該第二鏈布的背面;該第二夾塊貼合在該第二鏈布的前面,其並與位於該第二鏈布的背面的該第二背板一起夾住該第二鏈布。
本發明之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能達到以下功效:
(一)能固定住雙開尾防夾拉鏈兩鏈布內側邊的反折狀的鏈齒帶形狀。本發明能應用於專利號M624460所示的防夾拉鏈(該案同時發明申請案),使防夾拉鏈鏈布內側邊的反折裝鏈齒帶延伸到擋止梢單元及活動梢單元的鏈布槽中,穩固住反折狀的鏈齒帶及其滑動空間。
(二)具有較佳的抗橫向拉力。因為雙開尾防夾拉鏈通常用在外套的兩門襟,經常被使用者拉扯使其分離或插接在一起,本發明通過可射出成型在鏈布正反面的背板及夾塊等夾持及定型的構造,使雙開尾防夾拉鏈的下止裝置具有更佳的抗橫向拉力作用,能夠更有效維持鏈布反折狀的防夾構造,並使拉鏈開合時更容易穿插。
(三)擋止梢單元的擋塊能作為拉鏈頭的下止點及手指施力的部位。本發明該擋止梢單元的擋塊突出在第一背板的底邊的前面,能擋止拉鏈頭作為拉鏈頭的止點。同時該擋塊的內側端連接於擋止梢及外側端連接於第一夾塊的下端,藉此形成穩固的結構,能預防擋止梢往前翻轉變形。再者,該第一夾塊與該擋塊之間具有一凹弧面,當使用者手持該活動梢單元的活動插梢插入拉鏈頭或反向拉出時,該擋塊能作為另一手拿持施力的點。
茲依附圖實施例將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其他之作用、目的詳細說明如下:
參閱圖1至圖7所示,本發明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其較佳的具體實施例包含:用於結合在一雙開尾拉鏈30(例如有兩拉鏈頭的雙開尾防夾拉鏈或圖17、18所示的雙開尾隱形拉鏈)的兩鏈帶31、31’下端的一擋止梢單元10及一活動梢單元20,通過擋止梢單元10及活動梢單元20的構造,使雙開尾拉鏈30的上下兩拉鏈頭40、40’滑動到本發明之下止裝置為止,然後使用者可將活動梢單元20及其鏈布311’插入上下兩拉鏈頭40、40’(如圖3及圖4所示),使擋止梢單元10及活動梢單元20相併攏,再拉動上拉鏈頭40使兩鏈帶31、31’相鏈合(如圖5及圖6所示)。反之,也可以從上下兩拉鏈頭40、40’中抽出活動梢單元20的活動插梢21(如圖3及圖4所示),使雙開尾拉鏈30的兩鏈帶31、31’完全分離,因此本發明之下止裝置能使該雙開尾拉鏈30特別適用於外套的門襟。而且當兩鏈帶31、31’相鏈合時,也可以拉動下拉鏈頭40’使擋止梢單元10及活動梢單元20分離形成開尾的狀態(如圖7所示)。
如圖6及圖7所示,本發明該擋止梢單元10係用於射出成型在上述該兩鏈帶31、31’其中之一鏈帶31的一第一鏈布311下端處。並參閱圖8至圖16所示,其較佳的實施例包含一體成型的一擋止梢11、一第一背板12、一第一鏈布槽13、一擋塊14及一第一夾塊15,其中:
該擋止梢11為形成在該第一背板12前面的內側邊且斷面呈方形的一第一條形體,該擋止梢11的第一條形體從該第一背板12的頂邊沿著該第一背板12的內側邊延伸到該第一背板12的底邊。該擋止梢11的上端用於與該第一鏈布311內側邊的鏈齒32下端相對齊(如圖6及圖7所示),該擋止梢11並用於該下拉鏈頭40’滑向該擋止梢單元10時(如圖6所示),使擋止梢11插入下拉鏈頭40’第一側的導槽41’中(如圖13所示)。特別是,上述該擋止梢11的第一條形體具有一第一上段部111及一第一下段部112,該第一上段部111與該第一鏈布311的內側邊相平行,該第一下段部112朝向該第一上段部111的外側邊斜向下方延伸直到連接於該擋塊14的內側端。
該擋止梢單元10的第一背板12連接在該擋止梢11的後方,並向該擋止梢11的外側邊延伸成一板片體,該第一背板12用於成型在該第一鏈布311的背面,穩定住第一鏈布311近下端的構造。該第一鏈布槽13形成在該擋止梢11與該第一背板12之間,其具有朝向擋止梢11上端與擋止梢11外側邊的一第一開口131,使第一鏈布槽13能用於容納及固定該第一鏈布311的反折狀鏈齒帶312(如圖15所示)。該擋塊14形成在該第一背板12的底邊的前面,並從該第一背板12的前面向前突出,使擋塊14用於阻檔住下拉鏈頭40’(如圖13所示)。而該第一夾塊15形成在該第一背板12的前面的外側邊,從該第一背板12的頂邊沿著該第一背板12的外側邊延伸到該第一背板12的底邊,且該第一夾塊15與該第一背板12之間形成一第一夾縫16,該第一夾縫16用於容納該第一鏈布311(如圖15所示)。其中,該擋止梢11的第一下段部112與該擋塊14的內側端相連成一L形體,使該擋止梢11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防止該擋止梢11向前翻轉變形。
再參閱圖10及圖11所示,上述該第一背板12內側邊的前面具有一體連接在該擋止梢11後面的一第一連接部17,該第一連接部17相鄰於該第一鏈布槽13。再參閱圖6及圖15所示,上述該第一背板12與該第一夾塊15之間通過兩個第一連接梢18相連在一起,該連接梢18係用於穿過該第一鏈布311,使整個擋止梢單元10射出成型及固定在第一鏈布311的下端。
再參閱圖6及圖7所示,本發明下止裝置的活動梢單元20係用於射出成型在該兩鏈帶31、31’其中另一鏈帶31’的一第二鏈布311’下端處。並參閱圖8至圖16所示,該活動梢單元20較佳的實施例包含一體成型的一活動插梢21、一第二背板22、一第二鏈布槽23及一第二夾塊24,其中:
該活動插梢21為形成在該第二背板22前面的內側邊且斷面呈方形的一第二條形體,該活動插梢21的第二條形體從該第二背板22的頂邊沿著該第二背板22的內側邊延伸到該第二背板22的底邊或突出該第二背板22的底邊。該活動插梢21的上端用於與該第二鏈布311’內側邊的鏈齒32下端相對齊(如圖5所示),並能用於上下兩拉鏈頭40、40’滑向該擋止梢單元10時,使活動插梢21插入上下兩拉鏈頭40、40’中與上述該擋止梢11相併攏或反向抽離上下兩拉鏈頭40、40’(如圖3及圖4所示)。其中,該活動插梢21的第二條形體較佳的具有一第二上段部211及一第二下段部212,該第二上段部211與該第二鏈布311’的內側邊相平行,該第二下段部212的朝向該第二上段部211的外側邊斜向下方延伸直到該第二背板22的底邊或突出該第二背板22的底邊。
該第二背板22連接在該活動插梢21的後方,並向該活動插梢21的外側邊延伸成一板片體,使第二背板22用於成型在該第二鏈布311’的背面,穩定住第二鏈布311’近下端的構造。該第二鏈布槽23形成在該活動插梢21與第二背板22之間,其具有朝向該活動插梢21上端與活動插梢21的外側邊的一第二開口231,使第二鏈布槽23用於容納該第二鏈布311’的反折狀鏈齒帶312’(如圖10及圖16所示)。而該第二夾塊24形成在該第二背板22的前面的外側邊,從該第二背板22的頂邊沿著該第二背板22的外側邊延伸到該第二背板22的底邊,且該第二夾塊24與該第二背板22之間形成一第二夾縫25,該第二夾縫25用於容納該第二鏈布311’(如圖16所示)。
再參閱圖10及圖11所示,上述該第二背板22內側邊的前面具有連接在該活動插梢21後面的一第二連接部26,該第二連接部26相鄰於該第二鏈布槽23。又,上述該第二背板22與該第二夾塊24之間通過兩個第二連接梢27相連在一起(如圖7及圖16所示),該連接梢27用於穿過該第二鏈布311’,使整個活動梢單元20射出成型及固定在第二鏈布311’的下端。
參閱圖9至圖11所示,上述該擋止梢單元10的擋止梢11的內側邊突出一第一卡掣凸塊19,該第一卡掣凸塊19為三角形突塊;上述該活動梢單元20的活動插梢21的內側邊突出一第二卡掣凸塊28,該第二卡掣凸塊28具有匹配於第一卡掣凸塊19的一卡掣凹槽29,該卡掣凹槽29為從活動插梢21前面往背面凹入的凹槽,當該活動梢單元20的活動插梢21插入上下兩拉鏈頭40、40’時,使第一卡掣凸塊19卡止於卡掣凹槽29,進而使活動梢單元20與該擋止梢單元10相併合對齊在一起(如圖8及圖13所示)。
參閱圖13及圖14所示,本發明藉由該擋止梢11的第一下段部112朝向該第一上段部111的外側邊斜向下方,延伸直到連接於該擋塊14的內側端的結構,以及該活動插梢21的第二下段部212的朝向該第二上段部211的外側邊斜向下方,延伸直到該第二背板22的底邊或突出該第二背板22的底邊的結構,當下拉鏈頭40’滑動到本發明之下止裝置時,可使排成圖示中倒V形狀的該第一下段部112與第二下段部212卡住下拉鏈頭40’。且該擋止梢單元10的擋塊14能擋住下拉鏈頭40’的第一側邊,如此能防止下拉鏈頭40’脫出本發明之下止裝置。再者,該擋塊14設有一通孔141,該通孔141連通於該擋塊14的頂面與底面之間,可以容許該下拉鏈頭40’第一側的部件穿入該通孔141。
參閱圖8所示,本發明該擋止梢單元10的擋塊14係突出在第一背板12的底邊的前面,能擋止下拉鏈頭40’作為滑動的終止點。同時,該擋塊14的內側端連接於該擋止梢11,該擋塊14的外側端連接於第一夾塊15的下端,藉此形成穩固的結構,能預防該擋止梢11往前翻轉變形。再者,該第一夾塊15與該擋塊14之間具有一凹弧面142,當使用者手持該活動梢單元20的活動插梢21插入上下兩拉鏈頭40、40’或反向拉出時,該擋塊14還能夠作為另一手拿持該擋止梢單元10的施力點。
再參閱圖1至圖7及圖14所示,本發明通過上述下止裝置的結構技術,進一步提出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之組裝結構,能應用成為雙開尾防夾拉鏈(如圖所示的具有兩拉鏈頭的雙開尾防夾拉鏈),其較佳的實施例包含:
一雙開尾拉鏈30,該雙開尾拉鏈30如同本發明案先前提出的專利號M624460所示,其具有兩條用於相鏈合或分離的鏈帶31、31’,及帶動該兩鏈帶31、31’彼此鏈合或分離的上下兩拉鏈頭40、40’。該兩鏈帶31、31’分別各有一第一鏈布311與一第二鏈布311’,及結合在該第一鏈布311與該第二鏈布311’的兩鏈齒32。該第一鏈布311與該第二鏈布311’的內側邊分別朝向其正面反折向外側邊以分別形成反折的一鏈齒帶312、312’,該第一鏈布311與該第二鏈布311’分別與其鏈齒帶312、312’之間形成一滑動空間313、313’,該滑動空間313、313’的開口側朝向其鏈布的外側邊。該兩鏈齒32分別結合在該鏈齒帶312、312’上,使該鏈齒32分別位於該第一鏈布311與該第二鏈布311’的正面(前面,如圖1所示),而該第一鏈布311與該第二鏈布311’的反面分別遮蔽住該鏈齒32(如圖2所示)。當該上下兩拉鏈頭40、40’滑動時,係使上下兩拉鏈頭40、40’兩側的導板43、43’在滑動空間313、313’中移動,因此導板43、43’不會出現在雙開尾拉鏈30的背面(如圖2所示),使該雙開尾拉鏈30能夠達到防止夾到衣物內襯的功能。
上述該擋止梢單元10一體射出成型在該第一鏈布311下端,使該第一鏈布311近下端及反折的內側邊延伸並被固定在該第一鏈布槽13內(如圖15所示),該第一鏈布311的滑動空間313的下端銜接到該第一鏈布槽13的上端,使該擋止梢11接合在該第一鏈布311的鏈齒帶312前面。參閱圖15所示,該第一鏈布311近下端的背面則貼合在該第一背板12的前面,並橫向延伸通過該第一夾縫16,使該第一鏈布311延伸突出該第一背板12的外側邊,因此該第一背板12的前面係密接在該第一鏈布311的背面,以維持第一鏈布311的構形。上述該擋塊14從該第一背板12的前面向前突出於該第一鏈布311的前面的下端,能用於阻擋該下拉鏈頭40’。上述該第一夾塊15射出成型在該第一鏈布311的前面(如圖1及圖6所示),以與該第一背板12夾住該第一鏈布311,以此產生較佳的抵抗橫向拉力的夾持固定結構。
上述該活動梢單元20一體射出成型在該第二鏈布311’下端,使該第二鏈布311’近下端及反折的內側邊延伸並被固定在該第二鏈布槽23內(如圖16所示),因此該第二鏈布311’的滑動空間313’的下端能夠銜接到該第二鏈布槽23的上端,並藉此使該活動插梢21射出成型接合在該第二鏈布311’的鏈齒帶312’前面。再參閱圖16所示,該第二鏈布311’近下端的背面貼合在該第二背板22的前面,並橫向延伸通過該第二夾縫25,使該第二鏈布311’延伸突出該第二背板22的外側邊,因此該第二背板22的前面係密接在該第二鏈布311’的背面,以維持第二鏈布311’的構形。而上述該第二夾塊24射出成型貼合在該第二鏈布311’的前面,以與該第二背板22夾住該第二鏈布311’,以此產生較佳的抵抗橫向拉力的夾持固定結構。
參閱圖6、圖15及圖16所示,當上述該擋止梢單元10與該活動梢單元20分別射出成型在第一鏈布311與第二鏈布311’時,上述該第一背板12與第一夾塊15之間的第一連接梢18係穿過該第一鏈布311,而上述該第二背板22與該第二夾塊24之間的第二連接梢27則穿過該第二鏈布311’。藉此,使擋止梢單元10與活動梢單元20更穩固結合在第一鏈布311與第二鏈布311’,並具有更佳的抵抗橫向拉力作用。而且,本發明擋止梢單元10與活動梢單元20成型在第一鏈布311與第二鏈布311’,可通過其第一背板12與第二背板22作為使用者抓取的部位,方便使用者將活動梢單元20穿入上下兩拉鏈頭40、40’,使活動梢單元20與擋止梢單元10合併在一起,反之也能方便地抽離活動梢單元20。
上述圖1至圖16所示為本發明下止裝置應用在雙開尾防夾拉鏈的實施例,惟本發明之下止裝置亦可安裝在鏈布內側邊具有反折的鏈齒帶的雙開尾隱形拉鍊,參閱圖17及圖18所示,該雙開尾拉鏈30的上下兩拉鏈頭40、40’組裝在第一鏈布311與第二鏈布311’之間的背面,使該上下兩拉鏈頭40、40’與背面的鏈齒32同一面,而上下兩拉鏈頭40、40’前面的拉片則從第一鏈布311與第二鏈布311’之間穿過位於雙開尾隱形拉鍊的正面。如圖1所示是雙開尾防夾拉鏈的正面,其上下兩拉鏈頭40、40’及拉片與鏈齒32都在兩鏈帶31、31’的正面,因此使圖2所示的背面看不到拉鏈頭,如此有防夾功能。而圖17所示為雙開尾隱形拉鍊的背面,將上下兩拉鏈頭40、40’及鏈齒32隱藏在兩鏈帶31、31’的背面,只有拉片在兩鏈帶31、31’的正面(如圖18所示),其它結構與上述的雙開尾防夾拉鏈相同,因此不用另外重覆說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已確具實用性與創作性,其技術手段之運用亦出於新穎無疑,且功效與設計目的誠然符合,已稱合理進步至明。為此,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惟懇請   鈞局惠予詳審,並賜准專利為禱,至感德便。
10:擋止梢單元
11:擋止梢
111:第一上段部
112:第一下段部
12:第一背板
13:第一鏈布槽
131:第一開口
14:擋塊
141:通孔
142:凹弧面
15:第一夾塊
16:第一夾縫
17:第一連接部
18:第一連接梢
19:第一卡掣凸塊
20:活動梢單元
21:活動插梢
211:第二上段部
212:第二下段部
22:第二背板
23:第二鏈布槽
231:第二開口
24:第二夾塊
25:第二夾縫
26:第二連接部
27:第二連接梢
28:第二卡掣凸塊
29:卡掣凹槽
30:雙開尾拉鏈
31、31’:鏈帶
311:第一鏈布
311’:第二鏈布
312、312’:鏈齒帶
313、313’:滑動空間
32:鏈齒
40:上拉鏈頭
40’:下拉鏈頭
41’:導槽
43、43’:導板
[圖1]為本發明下止裝置應用於雙開尾防夾拉鏈之前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下止裝置應用於雙開尾防夾拉鏈之背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活動插梢插入雙開尾防夾拉鏈兩拉鏈頭或反向拉出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活動插梢插入雙開尾防夾拉鏈兩拉鏈頭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雙開尾防夾拉鏈的上拉鏈頭上拉使兩鏈帶相鏈合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下止裝置應用於雙開尾防夾拉鏈之前面構造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雙開尾防夾拉鏈的下拉鏈頭上拉使兩鏈帶分離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下止裝置之前視立體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下止裝置之前視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下止裝置之第一視角分離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下止裝置之第二視角分離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下止裝置及拉鏈頭之背面立體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下止裝置擋止住拉鏈頭之斷面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下止裝置擋止住雙開尾防夾拉鏈拉鏈頭之背面立體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擋止梢單元較佳實施例與第一鏈布結合狀態之斷面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活動梢單元較佳實施例與第二鏈布結合狀態之斷面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下止裝置應用於雙開尾隱形拉鏈之背面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下止裝置應用於雙開尾隱形拉鏈之正面示意圖。
10:擋止梢單元
11:擋止梢
111:第一上段部
112:第一下段部
12:第一背板
13:第一鏈布槽
131:第一開口
14:擋塊
141:通孔
142:凹弧面
15:第一夾塊
16:第一夾縫
17:第一連接部
19:第一卡掣凸塊
20:活動梢單元
21:活動插梢
211:第二上段部
212:第二下段部
22:第二背板
23:第二鏈布槽
231:第二開口
24:第二夾塊
25:第二夾縫
26:第二連接部
28:第二卡掣凸塊
29:卡掣凹槽

Claims (9)

  1. 一種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其用於分別結合在一雙開尾拉鏈的兩鏈帶下端,作為該雙開尾拉鏈的拉鏈頭滑動的終止部,其包含一擋止梢單元及一活動梢單元,該擋止梢單元與該活動梢單元的內側邊能彼此相互併攏及扣合在一起,其中:該擋止梢單元係用於射出成型在該兩鏈帶其中之一鏈帶的一第一鏈布下端處,其包含一體成型的一擋止梢、一第一背板、一第一鏈布槽、一擋塊及一第一夾塊;該擋止梢為形成在該第一背板前面的內側邊的一第一條形體,該擋止梢從該第一背板的頂邊沿著該第一背板的內側邊延伸到該第一背板的底邊,該擋止梢的上端用於與該第一鏈布內側邊的鏈齒下端相對齊;該第一背板連接在該擋止梢的後方,並向該擋止梢的外側邊延伸成一板片體;該第一鏈布槽形成在該擋止梢與該第一背板之間,其具有朝向該擋止梢上端與該擋止梢外側邊的一第一開口;該擋塊形成在該第一背板的底邊的前面,並從該第一背板的前面向前突出,該擋止梢的下端連接於該擋塊的內側端,及該擋塊設有一通孔,該通孔連通於該擋塊的頂面與底面之間,用於容許該拉鏈頭的部件穿入該通孔;該第一夾塊形成在該第一背板的前面的外側邊,其與該第一背板之間形成一第一夾縫;該活動梢單元係用於射出成型在該兩鏈帶其中另一鏈帶的一第二鏈布下端處,其包含一體成型的一活動插 梢、一第二背板、一第二鏈布槽及一第二夾塊;該活動插梢為形成在該第二背板前面的內側邊的一第二條形體,該活動插梢從該第二背板的頂邊沿著該第二背板的內側邊延伸到該第二背板的底邊或突出該第二背板的底邊,該活動插梢的上端用於與該第二鏈布內側邊的鏈齒下端相對齊;該第二背板連接在該活動插梢的後方,並向該活動插梢的外側邊延伸成一板片體;該第二鏈布槽形成在該活動插梢與該第二背板之間,其具有朝向該活動插梢上端與該活動插梢的外側邊的一第二開口;該第二夾塊形成在該第二背板的前面的外側邊,其與該第二背板之間形成一第二夾縫。
  2. 如請求項1所述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其中該擋止梢的第一條形體具有一第一上段部及一第一下段部,該第一上段部與該第一鏈布的內側邊相平行,該第一下段部的朝向該第一上段部的外側邊斜向下方延伸直到連接於該擋塊的內側端;該活動插梢的第二條形體具有一第二上段部及一第二下段部,該第二上段部與該第二鏈布的內側邊相平行,該第二下段部的朝向該第二上段部的外側邊斜向下方延伸直到該第二背板的底邊。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其中該第一夾塊的下端連接於該擋塊的外側端,且該第一夾塊與該擋塊之間具有一凹弧面。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其中該第一背板內側邊的前面具有連接在該擋止梢後面的一第一連 接部,該第一連接部相鄰於該第一鏈布槽;該第二背板內側邊的前面具有連接在該活動插梢後面的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二連接部相鄰於該第二鏈布槽。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其中該第一背板與該第一夾塊之間通過一第一連接梢相連在一起;該第二背板與該第二夾塊之間通過一第二連接梢相連在一起。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其中該擋止梢的內側邊突出一第一卡掣凸塊,該活動插梢的內側邊突出一第二卡掣凸塊,該第二卡掣凸塊具有一卡掣凹槽;及該活動梢單元與該擋止梢單元相併攏時,使該第一卡掣凸塊嵌入該卡掣凹槽。
  7. 一種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之組裝結構,其包含:一雙開尾拉鏈,其具有兩鏈帶及帶動該兩鏈帶彼此鏈合或分離的兩拉鏈頭;該兩鏈帶具有一第一鏈布與一第二鏈布,及分別結合在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的兩鏈齒;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的內側邊分別朝向其正面反折向外側邊以分別形成反折的一鏈齒帶,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分別與其鏈齒帶之間形成一滑動空間,該滑動空間的開口側朝向其鏈布的外側邊;該兩鏈齒結合在該鏈齒帶上,使該鏈齒分別位於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的正面,而該第一鏈布與該第二鏈布的反面分別遮蔽住該鏈齒; 該擋止梢單元一體射出成型在該第一鏈布的下端,該第一鏈布近下端及其反折的內側邊延伸進入並被固定在該第一鏈布槽內,該第一鏈布的滑動空間的下端對齊於該第一鏈布槽的上端,該擋止梢的上端接合在該第一鏈布的鏈齒帶的端部;該第一鏈布近下端的背面貼合在該第一背板的前面並橫向延伸通過該第一夾縫,使該第一鏈布延伸突出該第一背板的外側邊,該第一背板的前面密接在該第一鏈布的背面;該擋塊從該第一背板的前面向前突出於該第一鏈布的前面的下端,用於該拉鏈頭向下滑動時阻擋該拉鏈頭;該第一夾塊貼合在該第一鏈布的前面,其並與位於該第一鏈布的背面的該第一背板一起夾住該第一鏈布;及該活動梢單元一體射出成型在該第二鏈布的下端,該第二鏈布的近下端及其反折的內側邊延伸進入並被固定在該第二鏈布槽內,該第二鏈布的滑動空間的下端對齊於該第二鏈布槽的上端,該活動插梢的上端接合在該第二鏈布的鏈齒帶的端部;該第二鏈布近下端的背面貼合在該第二背板的前面並橫向延伸通過該第二夾縫,使該第二鏈布延伸突出該第二背板的外側邊,該第二背板的前面密接在該第二鏈布的背面;該第二夾塊貼合在該第二鏈布的前面,其並與位於該第二鏈布的背面的該第二背板一起夾住該第二鏈布。
  8. 如請求項7所述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之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一背板與該第一夾塊之間通過一第一連接梢相 連在一起,該第一連接梢穿過該第一鏈布。
  9. 如請求項7所述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之組裝結構,其中該第二背板與該第二夾塊之間通過一第二連接梢相連在一起,該第二連接梢穿過該第二鏈布。
TW112104014A 2023-02-04 2023-02-04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TWI831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4014A TWI831600B (zh) 2023-02-04 2023-02-04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CN202310182985.3A CN116326892A (zh) 2023-02-04 2023-02-21 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及其组装结构
CN202320307781.3U CN219845321U (zh) 2023-02-04 2023-02-21 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及其组装结构
US18/119,794 US11877629B1 (en) 2023-02-04 2023-03-09 Bottom stop device of double-open end zipper and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4014A TWI831600B (zh) 2023-02-04 2023-02-04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1600B true TWI831600B (zh) 2024-02-01

Family

ID=85704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4014A TWI831600B (zh) 2023-02-04 2023-02-04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9845321U (zh)
TW (1) TWI83160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68865A1 (en) * 2011-01-26 2013-12-04 YKK Corporation Zipper chain with bottom stop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id zipper chain
US9549593B2 (en) * 2011-03-30 2017-01-24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TW202038795A (zh) * 2019-04-26 2020-11-01 芊茂拉鏈股份有限公司 使拉鏈頭與左右上止鎖定的結構
CN112425866A (zh) * 2020-12-25 2021-03-02 开易(浙江)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双向啮合拉链用的双向拉头及拉链
TWM631197U (zh) * 2022-05-09 2022-08-21 墾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防夾拉鏈的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TWM641522U (zh) * 2023-02-04 2023-05-21 墾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68865A1 (en) * 2011-01-26 2013-12-04 YKK Corporation Zipper chain with bottom stop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id zipper chain
US9549593B2 (en) * 2011-03-30 2017-01-24 Ykk Corporatio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TW202038795A (zh) * 2019-04-26 2020-11-01 芊茂拉鏈股份有限公司 使拉鏈頭與左右上止鎖定的結構
CN112425866A (zh) * 2020-12-25 2021-03-02 开易(浙江)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双向啮合拉链用的双向拉头及拉链
TWM631197U (zh) * 2022-05-09 2022-08-21 墾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防夾拉鏈的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TWM641522U (zh) * 2023-02-04 2023-05-21 墾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5321U (zh) 2023-10-20
CN116326892A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0595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의 역개방 개방 격리용 끼움 부재
TWI274562B (en) Slider for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and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CA1308539C (en) Pull tab for slide fastener slider
TW200819076A (en) Fastener
TWI363603B (zh)
TWM631197U (zh) 防夾拉鏈的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TW200900022A (en) Stop for slide fasteners
TW201206362A (en) Slide fastener
TWI645799B (zh) zipper
TWM641522U (zh)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TWI831600B (zh) 雙開尾拉鏈之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TW201206365A (en) Slide fastener
TW201225874A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retainer
TWI400045B (zh) Zipper and zipper attachments
TWI243035B (en)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US20230145192A1 (en) Anti-pinch zipper
US11877629B1 (en) Bottom stop device of double-open end zipper and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KR940006204Y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의 슬라이더용 견인 탭
TWI784787B (zh) 防夾拉鏈
TWI796216B (zh) 防夾拉鏈的下止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EP4275542A1 (en) Lower stop device of an anti-pinch zipper and its assembly structure
KR100794613B1 (ko) 레일 지퍼
CN114468484B (zh) 拉链及应用该拉链的物品
TWM624460U (zh) 防夾拉鏈
CN210642813U (zh) 一种磁力扣具及包含该磁力扣具的防弹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