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9034A -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9034A
CN105949034A CN201610467786.7A CN201610467786A CN105949034A CN 105949034 A CN105949034 A CN 105949034A CN 201610467786 A CN201610467786 A CN 201610467786A CN 105949034 A CN105949034 A CN 105949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glycerol
hydrogenolysis
meerschaum
liquo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677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9034B (zh
Inventor
刘平乐
龙威
郝芳
熊伟
罗和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4677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9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9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9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9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90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6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elimination of -OH groups, e.g. by dehyd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3/7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3/02 - B01J23/36
    • B01J23/84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metals, oxides or hydroxid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3/02 - B01J23/36 with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85Chromium,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B01J23/888Tungst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本发明采用Ni‑WO3/海泡石作为催化剂,碱性条件下加氢气催化甘油水液一步合成1,2‑丙二醇。本发明采用Ni‑WO3/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在水相中以温和的条件便能实现将甘油一步氢解生成1,2‑丙二醇,并且效果好,甘油的转化率能够高达87.01%,1,2‑丙二醇的选择性可高达96.67%;反应物原料和催化剂成本低且易得,稳定性好;反应条件温和,流程简短,操作方便,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2-丙二醇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科技的焦点,甘油作为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它广泛地存在于动物油脂、植物油或糖类等生物加工环节的废弃物中。近年来兴起的的清洁生物柴油,可以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已经受到重视和大力发展。以大豆、菜籽、油棕等油料植物加工产物中,动物油脂、废餐饮油中都有较多的甘油,甘油能在酯类交换反应中约20%的质量比例大量生成,以甘油为原料的生成工艺备受关注。将甘油一步加氢制取1,2-丙二醇、1,3-丙二醇等,是近年来新兴热门的科技路线,其核心集中在催化剂的制备和改性上。
1,2-丙二醇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原料,它可用于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的生产,也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树脂等,这些都有利于表面涂料和增强塑料的改性和制备。近年来,1,2-丙二醇在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烟草增湿剂、防霉剂、水果催熟剂等工艺合成中都有了广泛地的运用,它已在视频、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出不可代替的优势。
近年来,甘油一步法氢解制备1,2-丙二醇的化学工艺发展迅速,核心集中在催化剂的选择和改性上,其催化剂主要分为铜基催化剂、镍基催化剂、稀有贵金属催化剂三类。其中,铜基催化剂催化氢解的工艺比较成熟,但对温度和压力的要求非常高;镍基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很高,但容易使得C-C键断裂导致副产物较多;Ru、Re和Ir等金属对丙三醇的氢解也有活性,但成本较高,温度和压力的依耐性较强。
丙三醇的氢解对载体的选择性也比较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较大,但副产物多;传统的γ-Al2O3或SiO2的实验文献报道较多,其中Al元素可以降低催化剂对C-C键断裂的能力;无载体的多种合金催化剂也有报道,但效果并不显著且成本很高。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崔芳【CN101195557A】发明了Cu/SiO2固定床上甲醇-水混溶剂于150℃、6.5MPa反应,丙三醇的转化率99.0%,1,2-丙二醇的选择性90%;【CN101456791A】的Cu-CeO2-SiO2催化剂在190℃、3.0MPa,55wt%的甘油甲醇溶液于固定床上反应,丙三醇转化率92.7%,1,2-丙二醇选择性97.0%。这两种方法对压力要求过高,催化剂稳定性低,产物中甲醇有毒且难分离。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的宁春利【CN 101085719A】发明了固定床上温度220℃,压力9.0MPa,88%Cu-8%Zn-4%Al的催化效果最佳,丙三醇转化率97.8%,1,2-丙二醇的选择性96.8%,反应时间为6小时。焦昆【CN 101239315A】发明了Cu-Zr-Ti或Cu-Zr-Mo催化剂在固定床上220度,6.0MPa,甘油的转化率99.0%,1,2-丙二醇选择性95.9%。但此两法的压力大,温度高,催化剂的成本也很高。
复旦大学的谢颂海【CN 101816936A】发明了一种新的Cu-Ni-Al催化剂,结合不同的有机模板剂和一种酸溶于醇类溶剂,固定床上210℃、5.0MPa, 丙三醇的转化率99.2%,1,2-丙二醇的选择性94.5%。其缺点是压力高,反应时间过长。乔明华【CN 102584532A】 发明了急冷骨架镍钼催化剂加入氧化物共催化,使无需外加氢气的条件下就能发生高选择性加氢,固定床上丙三醇蒸汽先与金属氧化物接触发生重整制得氢气,氢气再使另一部分丙三醇氢解,235℃、3.1MPa下实现了甘油转化率98.9%,但1,2-丙二醇选择性仅有50.2%,虽然节约成本,但反应物和氢气的有效调控比例是很难达到控制。
山东省久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李奇【CN102764656A】发明了一种Cu-Al/SiO2混合的催化剂,固定床上220℃、2.0MPa,甘油的转化率91.56%,1,2-丙二醇的选择性仅为71.8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高俊魁【CN103664521A】发明了B2O3-ZnO-Cu/Al2O3,其中Cu:Zn的摩尔比=1:1.5,200℃、3.0MPa的条件下,丙三醇的转化率和1,2-丙二醇的选择性均超过90%以上,但使用甲醇做溶剂,不利于产物的分离。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贾庆龙【CN103657730A】发明了K-Cu-硅钨酸/Al2O3催化剂,于固定床上200℃、6MPa反应300小时,甘油转化率为90.12%,1,2-丙二醇的选择性89.66%,此方法的压力过高、反应时间过长。【CN104549347A】中发明了Cu25%-Zn40%-La25%-Ce5%无载体的催化剂于固定床上,220℃、6.0MPa反应80小时,最佳转化率为97.45%,1,2-丙二醇的选择性95.44%。此方法的压力过高、时间过长且催化剂成本高。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徐杰【CN101372444A】发明了一种双功能的负载型的非晶态催化剂Ni-Zn-Cu/活性炭,200℃、3MPa,丙三醇的转化率95%,其中1,2-丙二醇的选择性仅78.9%。此法的选择性较低,催化剂的成本较高。
最近的Seretis等人【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142(2016):135-146】提出活性组分Ni负载在SiO2-Al2O3混合载体上形成的负载型催化剂对甘油水液的氢解具有独特的催化效果,最大转化率80%以上。现有的方法中虽然关于铜基的催化剂报道多,但温度和压力较高,反应条件苛刻;关于镍基催化剂报道较少是因为副产物的减少一直是难实现的;其它贵金属的掺杂虽然能部分提高1,2-丙二醇的选择性,但催化剂本身昂贵,温度和压力要求也较高,且催化剂体系复杂;固定床上装置上的铜基催化剂采用气相甘油进料,需要高的氢气甘油比,耗能和原料成本均非常高,不利于工业生产。
甘油一步法氢解制备1,2-丙二醇的新的方法,其一是追求反应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能实现的温和条件;其二是追求廉价稳定的催化剂能尽量降低C-C键断裂形成副产物,以达到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其三是尽量避免有毒有害溶剂的促进作用,实现绿色无污染、产物易分离、节能高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甘油一步法氢解制备1,2-丙二醇的催化方法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Ni-WO3/海泡石的新型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短、原料成本低、催化剂简单易得、对环境友好、转化率高,的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以达到碱性环境下甘油水液的高效氢解反应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采用Ni-WO3/海泡石作为催化剂,碱性条件下加氢气催化甘油水液一步合成1,2-丙二醇。
进一步地,甘油水液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0.1~0.4。
进一步地, 碱性条件通过添加NaOH控制,甘油水液与NaOH的质量比为20:0.08~0.78。
进一步地,甘油水液的质量分数优选15~30%,更有选为20~25%。
进一步地,一步合成的温度优选120~220℃,时间优选2~24h。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剂在NaOH水溶液中,Ni和WO3负载在酸处理活化的海泡石载体制得,由如下以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组分制成:
活性组分Ni 5~20%,
掺杂助剂WO3 0~30%,
载体海泡石(Sep) 50~80%。
进一步地,活性组分Ni来源于六水合硝酸镍;WO3来源于钨酸铵的分解;海泡石的来源地优选湘潭;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中,采用不同摩尔比例的Ni-WO3负载在海泡石上都具有催化效果,催化效果最佳为负载型催化剂中的Nix-(WO3)y/海泡石,即符合Ni与WO3摩尔比x:y=7.5:1,其中金属Ni的质量是载体的20.0%,其甘油的转化率87.01%,1,2-丙二醇的选择性高达96.67%。
本发明优选使用WO3有利于提高主产物1,2-丙二醇的高选择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TEM表征表明金属活性组分负载在载体上分散均匀。
本发明所提供的酸活化海泡石负载Ni和WO3双金属催化剂及催化甘油水液一步法氢解制备1,2-丙二醇的方法,相对现有的方法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Ni-WO3/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在水相中以温和的条件便能实现将甘油一步氢解生成1,2-丙二醇,并且效果好,甘油的转化率能够高达87.01%,1,2-丙二醇的选择性可高达96.67%;
(2)反应物原料和催化剂成本低且易得,稳定性好;
(3)反应条件温和,流程简短,操作方便,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4)无污染,产物纯度高易分离,合成过程环保,符合绿色化学工艺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值得说明的是,以下wt%表示
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方法:
1.载体的预处理:海泡石需要进行酸活化处理。方法为:先配制质量分数为10.0%的稀盐酸,以质量比为20:1的比例加入已磨碎的海泡石于三口瓶内,放置于95℃的油浴锅中,连续热回流6小时,取出,用蒸馏水洗涤5次,抽滤后于110℃烘箱中连续干燥12小时,取出研磨成细粉末,通过160目的筛子,将其粉末置于瓷质蒸发皿中并送入马弗炉中,于400℃下连续焙烧6小时,冷却,形成处理好的海泡石载体粉末。经BET测试获得,处理前的海泡石粉末的比表面积仅为95.63m2/g,处理后的海泡石载体比表面积为226.73m2/g ,颜色较处理前变浅变白,呈灰白色细腻粉末状,其XRD表征显示载体中不含Mg。
2.浸渍法制备Ni/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称取好的0.50、1.00、2.00克的六水合硝酸镍(Ni(NO3)2·6H2O)溶于30.00毫升的高纯水中,室温下搅拌十分钟使其全部溶解,待形成均一、稳定的绿色溶液后,加入酸活化处理的2.00克的海泡石载体,连续搅拌下浸渍8小时,取出后超声30分钟后陈化2小时,于110℃温度下干燥一晚,取出研磨成细粉,过100目筛子,送入马弗炉中,于350℃下连续焙烧4小时,降温冷却,每次使用前置于350℃下的管式炉中用氢气还原3小时,形成了催化剂A、B、C (分别对应于0.50、1.00、2.00克的六水合硝酸镍),分别对应的Ni的负载质量分数为5.0%、10.0%及20.0%,密闭隔绝空气保存。
3. 对不同的催化剂和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甘油氢解反应的试验如下:
实施例1:加氢装置20毫升的不锈钢高压电热反应釜,首先加入16.0毫升的高纯水,加入4.0克的纯甘油,利用磁石搅拌半小时形成均匀的20wt%的甘油水液,加入0.64克的NaOH固体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0.30克的催化剂A,迅速关闭高压釜,并用氢气置换釜内空气3-4次,开动搅拌,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2.0MPa,升温至18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1。
实施例2:选择催化剂B,氢解反应条件同实施例1,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1。
实施例3:选择催化剂C,氢解反应条件同实施例1,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1。
表1
实施例4:共浸法制备Ni-WO3/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称取1.74克钨酸铵(NH4)10H2(W2O7)6溶于盛有30.0mL的蒸馏水,升温至40℃,并滴加2.0毫升的30%过氧化氢溶液,连续搅拌半小时。待钨酸铵完全溶解后,加入称取好的2.00克的六水合硝酸镍(Ni(NO3)2·6H2O),搅拌十分钟,降温至室温并形成均一、稳定的绿色溶液后,加入取好的2.00克的海泡石载体,连续搅拌下浸渍8小时,取出后超声30分钟后陈化2小时,于110℃温度下干燥一晚,取出研磨,过100目筛子,送入马弗炉中,于350℃下连续焙烧4小时,降温冷却,形成了NiO与WO3摩尔比为1:1的催化剂。催化剂使用前还须置于350℃下的管式炉中用氢气还原3小时,形成Ni-WO3/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D,氢解反应条件同实施事例1,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2。
实施例5:同实施例4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加入钨酸铵质量为0.696克,制备得到催化剂E,即满足催化剂中Ni与WO3摩尔比为2.5:1,同样的氢解反应条件下获得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2。
实施例6:同实施例4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加入钨酸铵质量为0.348克,制备得到催化剂F,即满足催化剂中Ni与WO3摩尔比为5.0:1,同样的氢解反应条件下获得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2。
实施例7:同实施例4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加入钨酸铵质量为0.232克,制备得到催化剂G,即满足催化剂中Ni与WO3摩尔比为7.5:1,同样的氢解反应条件下获得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2。
实施例8:同实施例4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加入钨酸铵质量为0.175克,制备得到催化剂H,即满足催化剂中Ni与WO3摩尔比为10:1,同样的氢解反应条件下获得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2。
表2
上述数据表明催化剂中Ni与WO3摩尔比为7.5:1时,20wt%的甘油水液在压力为2.0MPa,温度为180℃时,获得了较理想的转化率和理想的主产物1,2-丙二醇的选择性。
实施例9:装置为20毫升的不锈钢高压电热反应釜,首先加入16.0毫升的高纯水,加入4.0克的纯甘油,利用磁石搅拌半小时形成均匀的20wt%的甘油水液,加入0.64克的NaOH固体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0.30克的催化剂G,迅速关闭高压釜,并用氢气置换釜内空气3-4次,开动搅拌,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2.0MPa,升温至12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3。
实施例10:同实施例9的方法,升温至14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3。
实施例11:同实施例9的方法,升温至16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3。
实施例12:同实施例9的方法,升温至20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3。
实施例13:同实施例9的方法,升温至22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3。
表3
实施例14:装置为20毫升的不锈钢高压电热反应釜,首先加入16.0毫升的高纯水,加入4.0克的纯甘油,利用磁石搅拌半小时形成均匀的20wt%的甘油水液,加入0.64克的NaOH固体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0.30克的催化剂G,迅速关闭高压釜,并用氢气置换釜内空气3-4次,开动搅拌,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1.0MPa,升温至18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4。
实施例15:同实施例14的方法,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1.5MPa,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4。
实施例16:同实施例14的方法,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2.5MPa,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4。
实施例17:同实施例14的方法,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3.0MPa,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4。
实施例18:同实施例14的方法,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3.5MPa,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4。
实施例19:同实施例14的方法,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4.0MPa,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4。
表4
实施例20:装置为20毫升的不锈钢高压电热反应釜,首先加入16.0毫升的高纯水,加入4.0克的纯甘油,利用磁石搅拌半小时形成均匀的20wt%的甘油水液,加入0.08克的NaOH固体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0.30克的催化剂G,迅速关闭高压釜,并用氢气置换釜内空气3-4次,开动搅拌,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2.0MPa,升温至18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5。
实施例21:同实施例20的方法,加入0.22克的NaOH固体,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5。
实施例22:同实施例20的方法,加入0.36克的NaOH固体,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5。
实施例23:同实施例20的方法,加入0.50克的NaOH固体,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5。
实施例24:同实施例20的方法,加入0.78克的NaOH固体,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5。
表5
实施例25:装置为20毫升的不锈钢高压电热反应釜,首先加入16.0毫升的高纯水,加入4.0克的纯甘油,利用磁石搅拌半小时形成均匀的20wt%的甘油水液,加入0.64克的NaOH固体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0.10克的催化剂G,迅速关闭高压釜,并用氢气置换釜内空气3-4次,开动搅拌,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2.0MPa,升温至18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6。
实施例26:同实施例25的方法,加入0.20克的催化剂G,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6。
实施例27:同实施例25的方法,加入0.40克的催化剂G,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6。
表6
实施例28:装置为20毫升的不锈钢高压电热反应釜,首先加入16.0毫升的高纯水,加入4.0克的纯甘油,利用磁石搅拌半小时形成均匀的20wt%的甘油水液,加入0.64克的NaOH固体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0.30克的催化剂G,迅速关闭高压釜,并用氢气置换釜内空气3-4次,开动搅拌,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2.0MPa,升温至18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2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7。
实施例29:同实施例28的方法,在180℃下连续反应4小时后,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7。
实施例30:同实施例28的方法,在180℃下连续反应8小时后,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7。
实施例31:同实施例28的方法,在180℃下连续反应12小时后,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7。
实施例32:同实施例28的方法,在180℃下连续反应24小时后,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7。
表7
4、对不同的载体进行甘油氢解反应的试验如下:
实施例33:共浸法制备Ni-WO3/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称取1.74克钨酸铵(NH4)10H2(W2O7)6溶于盛有30.0mL的蒸馏水,升温至40℃,并滴加2.0毫升的30%过氧化氢溶液,连续搅拌半小时。待钨酸铵完全溶解后,加入称取好的2.00克的六水合硝酸镍(Ni(NO3)2·6H2O),搅拌十分钟,降温至室温并形成均一、稳定的绿色溶液后,加入取好的2.00克的活性炭载体,连续搅拌下浸渍8小时,取出后超声30分钟后陈化2小时,于110℃温度下干燥一晚,取出研磨,过100目筛子,送入马弗炉中,于350℃下连续焙烧4小时,降温冷却,形成了NiO与WO3摩尔比为1:1的催化剂。催化剂使用前还须置于350℃下的管式炉中用氢气还原3小时,制备Ni-WO3/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氢解在反应装置为20毫升的不锈钢高压电热反应釜中进行,首先加入16.0毫升的高纯水,加入4.0克的纯甘油,利用磁石搅拌半小时形成均匀的20wt%的甘油水液,加入0.64克的NaOH固体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0.30克的催化剂Ni-WO3/ACC,迅速关闭高压釜,并用氢气置换釜内空气3-4次,开动搅拌,调节通入的氢气压力至2.0MPa,升温至180℃,在此温度下连续反应6小时后冷却,常温下释压并取出产物称量,并取上层液体离心后气相色谱外标法检测,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8。
实施例34:选择Al2O3做载体,催化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3,氢解反应试验条件同实施例33,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8。
实施例35:选择SiO2做载体,催化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3,氢解反应试验条件同实施例33,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8。
实施例36:选择ZrO2做载体,催化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3,氢解反应试验条件同实施例33,计算得到相关物种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数据见表8。
表8
上述结果说明:我们发明的Nix-(WO3)y/海泡石新型负载型催化剂(Ni与WO3摩尔比x:y=7.5:1,Ni的质量分数为20.0%),对甘油水液氢解制备1,2-丙二醇在温和的条件下具有理想的催化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酸活化海泡石负载Ni和WO3双金属催化剂及催化甘油水液一步法氢解制备1,2-丙二醇的催化剂,以酸化处理后的海泡石为载体、Ni-WO3共负载其上制备双金属催化剂,在低浓度碱性水溶液中一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该方法工艺路线简短,反应设备以及操作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且催化剂简单易得,主产物选择性高、易于产物的分离且绿色环保,适合工业推广。

Claims (7)

1.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Ni-WO3/海泡石作为催化剂,碱性条件下加氢气催化甘油水液一步合成1,2-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甘油水液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0:0.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条件通过添加NaOH控制,甘油水液与NaOH的质量比为20:0.08~0.7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甘油水液的质量分数为1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步合成的温度为120~220℃,时间为2~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在NaOH水溶液中,Ni和WO3负载在酸处理活化的海泡石载体制得,由如下以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组分制成:
活性组分Ni 5~20%,
掺杂助剂WO3 0~30%,
载体海泡石Sep 50~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Ni来源于六水合硝酸镍;WO3来源于钨酸铵的分解;海泡石的来源地为湘潭。
CN201610467786.7A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9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7786.7A CN105949034B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67786.7A CN105949034B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9034A true CN105949034A (zh) 2016-09-21
CN105949034B CN105949034B (zh) 2017-10-10

Family

ID=56904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677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9034B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903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4271A (zh) * 2017-10-25 2018-03-09 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1,2‑丙二醇的高选择性催化剂
CN110026202A (zh) * 2019-05-21 2019-07-19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甘油加氢催化剂、催化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36716C1 (ru) * 2019-12-30 2020-11-19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переработке нефти" (АО "ВНИИ НП") Катализаторы для гидрогенизационной конверсии глицерина в пропанолы, способ их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гидрогенизационной конверсии глицерина в пропанолы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этих катализаторов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3339A1 (en) * 2006-10-23 2008-05-01 Paul Bloom Hydrogenolysis of Glycerol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from
CN101497047A (zh) * 2008-02-03 2009-08-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X型分子筛担载的Ni基催化剂在丙三醇氢解中的应用
CN104923240A (zh) * 2015-06-03 2015-09-23 湘潭大学 一种海泡石负载双金属改性的镍基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3339A1 (en) * 2006-10-23 2008-05-01 Paul Bloom Hydrogenolysis of Glycerol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from
CN101497047A (zh) * 2008-02-03 2009-08-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X型分子筛担载的Ni基催化剂在丙三醇氢解中的应用
CN104923240A (zh) * 2015-06-03 2015-09-23 湘潭大学 一种海泡石负载双金属改性的镍基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4271A (zh) * 2017-10-25 2018-03-09 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1,2‑丙二醇的高选择性催化剂
CN107774271B (zh) * 2017-10-25 2020-07-24 宏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1,2-丙二醇的高选择性催化剂
CN110026202A (zh) * 2019-05-21 2019-07-19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甘油加氢催化剂、催化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9034B (zh) 201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7483B (zh) 一种由糠醛或糠醇制备环戊酮和/或环戊醇的方法
CN102091624B (zh) 一种多元醇氢解制二元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1242B (zh) 一种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6744A (zh) 溶胶凝胶蒸氨法合成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597752A (zh) 一种糖醇选择性加氢脱氧制取c5,c6烷烃的负载型碳材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9034A (zh) 一种由甘油水液直接氢解生成1,2-丙二醇的方法
CN105126898A (zh) 加氢脱氧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地沟油制备柴油中的应用
CN108499566A (zh) 一种CuNi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83529A (zh) 一种氢化双酚a的制备方法及双酚a加氢用催化剂
WO2008071059A1 (fr) Catalyseur à suspension et son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CN101934233B (zh) 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Cu-ZnO/HZSM-5的制备方法
CN106622332A (zh) 一种用于制备β‑苯乙醇的Ni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4016B (zh) 肉桂醛加氢制备肉桂醇的方法
CN107118076A (zh) 一种己二酸二甲酯气相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方法
CN108623436A (zh) 一种一锅法转化纤维素为生物乙醇的方法
CN109908946A (zh) 由麻风果油制备生物航空燃油组分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3557A (zh) 一种电催化甲醇制乙醇Co3ZnC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9896923A (zh) 一种双组分催化剂上乙醇转化制备高碳伯醇的方法
CN101239315A (zh) 一种甘油加氢制备1,2-丙二醇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Razuki et al. Revolutionizing biodiesel production: A breakthrough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smuth ferrite nanocatalysts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palm and waste cooking oil
CN102675271A (zh) 一种苯酞及其衍生物的连续化制备方法
CN107626320A (zh) 草酸酯加氢合成乙二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70156B (zh) 类气凝胶结构的镍基甲烷干重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56879B (zh) 制备六氟异丙醇的连续方法
CN106902827B (zh) 凹凸棒土为载体负载镍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