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7559B - 离合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7559B
CN105937559B CN201610120947.5A CN201610120947A CN105937559B CN 105937559 B CN105937559 B CN 105937559B CN 201610120947 A CN201610120947 A CN 201610120947A CN 105937559 B CN105937559 B CN 105937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mating
profile
profile sec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209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7559A (zh
Inventor
J·芬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5937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7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7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75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2Clutch-bands; Clutch shoes; Clutch-dru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8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 F16D13/683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61Hydraulically actuated multiple lamellae clutch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携动单元的离合器装置,携动单元能以围绕旋转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携动单元具有离合器片支架和携动件,携动件与离合器片支架借助于形状锁合的连接部转矩锁合地连接,形状锁合的连接部具有带第一缺口轮廓的第一缺口和至少一个带第二缺口轮廓的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在携动件中且在周向上相对于彼此错开地布置,形状锁合的连接部具有第一配合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配合元件,第一配合元件和第二配合元件在周向上错开地设置在离合器片支架上,第一配合元件配合到第一缺口中,第二配合元件配合到第二缺口中,第一配合元件仅在沿周向背离第二配合元件背离的一侧上具有与第一缺口轮廓的第一接触,第二配合元件仅在沿周向背离第一配合元件的一侧上具有与第二缺口轮廓的第二接触。

Description

离合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由EP 1 382 872 A1已知一种用于多片式离合器系统的携动单元。所述携动单元包括携动盘和离合器壳,其中,在携动盘上设置有外齿部,并且,其中,离合器壳的壳体设有相对于携动盘的外齿部至少区段地形状互补和功能互补的内齿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离合器装置。
该目的借助于以下离合器装置实现。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的离合器装置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所述离合器装置包括携动单元,该携动单元以能围绕旋转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该携动单元包括离合器片支架和携动件。离合器片支架构造用于承载摩擦组的至少一个摩擦副。携动件能与离合器装置的输入侧耦合。携动件与离合器片支架借助于形状锁合的连接部转矩锁合地连接。所述形状锁合的连接部包括具有第一缺口轮廓的第一缺口和至少一个具有第二缺口轮廓的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在携动件中且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错开地设置。此外,所述形状锁合的连接部包括第一配合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配合元件。第一配合元件和第二配合元件在周向方向上错开地设置在离合器片支架上。第一配合元件配合到第一缺口中,并且,第二配合元件配合到第二缺口中。第一配合元件仅仅在沿周向方向背离第二配合元件的一侧上具有与第一缺口轮廓的第一接触,并且,第二配合元件仅仅在沿周向方向背离第一配合元件的一侧上具有与第二缺口轮廓的第二接触。由此确保,不但牵引力矩而且滑移力矩可借助于在携动件和离合器片支架之间的形状锁合的连接部以无间隙的方式进行传递。由此可提供特别安静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尤其在滑移力矩和牵引力矩之间转矩改变时不产生嘎嘎噪声。
在这里,特别有利的是,第一缺口轮廓和/或第二缺口轮廓闭合地构造,因为由此避免离合器片支架的径向扩张,并且因此避免离合器片支架搭接到要承载在离合器片支架上的摩擦副上。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设置有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间隔片。第一缺口轮廓具有第一轮廓区段和第二轮廓区段。第二缺口轮廓具有第三轮廓区段和第四轮廓区段。第一轮廓区段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轮廓区段错开的设置,并且,第四轮廓区段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三轮廓区段错开地设置。第二轮廓区段在周向方向上设置在第一轮廓区段和间隔片之间,并且,第三轮廓区段在周向方向上设置在第二轮廓区段和间隔片之间。第一轮廓区段具有到旋转轴线的第一间距,第二轮廓区段具有到旋转轴线的第二间距,第三轮廓区段具有到旋转轴线的第三间距,第四轮廓区段具有到旋转轴线的第四间距。第一间距不同于第二间距,并且,第三间距不同于第四间距。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间距等于第三间距,并且,第一间距等于第四间距。
在这里,特别有利的是,所述轮廓区段中的至少一个轮廓区段在关于旋转轴线的圆形轨道上延伸。由此,缺口轮廓可特别简单地制造。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轮廓在第一轮廓区段和第二轮廓区段之间具有第一缺口侧壁。第二缺口轮廓在第三轮廓区段和第四轮廓区段之间具有第二缺口侧壁。第一缺口侧壁和第二缺口侧壁相对于彼此倾斜地设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元件具有第一配合侧壁,并且,第二配合元件具有第二配合侧壁。第一配合侧壁设置在沿周向方向背离第二配合元件的一侧上。第二配合侧壁设置在沿周向方向背离第一配合元件的一侧上。第一缺口侧壁与第一配合侧壁相应地定向,并且,第二缺口侧壁与第二配合侧壁相应地定向。第一接触在第一配合侧壁和第一缺口侧壁之间进行,并且,第二接触在第二配合侧壁和第二缺口侧壁之间进行。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元件和/或第二配合元件在径向方向上被预紧。因此,在离合器装置的好的状态下也可靠地确保无间隙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离合器装置具有带有至少一个摩擦副的摩擦组。离合器片支架包括齿部区段,所述齿部区段构造用于承载摩擦副。第一配合元件和第二配合元件在轴向上与齿部区段相邻地设置并且基本上在轴向方向上延伸。
特别有利的是,该离合器装置构造为双离合器、尤其构造为湿式运行的双离合器。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穿过离合器装置的半纵截面;
图2在图1中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离合器片支架的立体图;和
图3穿过在图1中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横截面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穿过离合器装置10的半纵截面。
离合器装置10以能围绕旋转轴线15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离合器装置10具有输入侧20和输出侧25。输入侧20构造用于与往复式活塞发动机的输出侧转矩锁合地连接。离合器装置10的输出侧25包括第一毂30和第二毂35。第一毂30提供到变速器装置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0的转矩锁合的连接。第二毂35提供到变速器装置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5的转矩锁合的连接。此外,离合器装置10包括转子50,该转子构造用于与离合器装置10的控制单元连接。离合器装置10包括第一摩擦组55和第二摩擦组60。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摩擦组55示例性地相对于第二摩擦组60设置在径向外侧。这两个摩擦组55,60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摩擦副65,70。在此,第一摩擦副65构造为无衬面的摩擦片,而相对地第二摩擦副70构造为摩擦衬片。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其它构型。在此,第一摩擦副65具有第一外齿部75,第二摩擦副70具有第一内齿部79。
离合器装置10具有携动单元80。携动单元80包括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和携动件90。携动件90在轴向上相邻地设置在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上。携动件90在径向内侧通过第一连接部91与输入侧20连接。在径向外侧,携动件90与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借助于第二连接部89转矩锁合地连接。
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罐状地构造并且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的齿部区段92和径向延伸区段93。径向延伸区段93在径向内侧通过第三连接部95与转子50转矩锁合地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部构造为焊接连接部。携动单元80基本上限定内部空间100,这两个摩擦组55,60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此外,离合器装置10包括第一操纵装置105和第二操纵装置110。第一操纵装置105具有第一压力室115,第二操纵装置110具有第二压力室120。这两个压力室115,120通过部分示出的、设置在转子50中的管路与控制单元液压地连接。
第一操纵装置105具有第一操纵元件125。第一操纵元件125在径向内侧从第一压力室115径向向外延伸直至第一摩擦组55并且在轴向上在第一摩擦组55的高度上穿过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第二操纵装置110包括第二操纵元件130,该第二操纵元件在径向上从设置在径向内侧的第二压力室120延伸到基本上在径向上第二摩擦组60的高度上。
此外,离合器装置10包括第二离合器片支架135、第三离合器片支架140和第四离合器片支架145。第二、第三和第四离合器片支架135,140,145示例性地罐状地构造并且具有相应的径向延伸区段和相应的轴向延伸区段。在径向延伸区段的径向内侧,第二离合器片支架135与第二毂35转矩锁合地连接。在此,第二离合器片支架135构造为内离合器片支架并且具有第二外齿部150。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和第二离合器片支架135构成第一环状间隙,第一摩擦组55布置在该第一环状间隙中。
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具有第二内齿部155。第二内齿部155和第一摩擦副65的第一外齿部75彼此相应地构造,其中,第一外齿部75配合到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的第二内齿部155中,从而第一摩擦组55的第一摩擦副65与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转矩锁合地连接。
第一摩擦组55的第二摩擦副70的第一内齿部79配合到第二外齿部150中,从而第二摩擦副70与第二离合器片支架135转矩锁合地连接。
离合器装置10具有多个切换状态。在打开的状态下,输入侧20与输出侧25分开。在离合器装置10的闭合状态下,输入侧20与输出侧25转矩锁合地连接。如果通过转子50将压力流体导入第一压力室115中,则第一操纵元件125在轴向方向上向第一摩擦组55的方向移动。在此,通过第一压力室115所提供的操纵力F通过第一操纵元件125导入到第一摩擦组55中。
携动件90在轴向上设置在第一摩擦组55的与第一操纵元件相对置的一侧上。携动件90用于提供与操纵力F相应的反作用力FG。因此,借助于第一操纵元件125使第一摩擦组55的摩擦副65,70在轴向上相互压紧,从而摩擦副65,70构成摩擦锁合并且使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与第二离合器片支架135转矩锁合地连接。以此方式,作为转矩起作用的牵引力矩MZ从输入侧20通过携动件90、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和第一摩擦组55导入到第二离合器片支架135中并且通过该第二离合器片支架导入到第二毂35中。在此,利用牵引力矩MZ驱动机动车。滑移力矩MS类似于牵引力矩MZ,然而具有例如相反的作用方向并且从输出侧25朝向输入侧20去地通过离合器装置10进行传递。通常,滑移力矩MS小于或等于牵引力矩MZ
第三离合器片支架140和第四离合器片支架145构成第二环状间隙,第二摩擦组60布置在该第二环状间隙中。第三离合器片支架140类似于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的构型地构造,并且提供与第一摩擦副65的转矩锁合的连接。此外,第三离合器片支架140在径向内侧与转子50转矩锁合地连接。第二摩擦组60的第二摩擦副70与第四离合器片支架145转矩锁合地连接,其方式类似于第二摩擦副70与第二离合器片支架135的连接。第四离合器片支架145在径向内侧与第一毂30转矩锁合地连接。
如果压力流体通过转子50导入到第二压力室120中,则第二操纵元件130在轴向上移动并且压紧第二摩擦组60,从而提供在第三离合器片支架140和第四离合器片支架145之间的转矩锁合。在这种情况下,牵引力矩MZ从输入侧20通过携动件90传递到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上并且从该第一离合器片支架传递到转子50上。牵引力矩MZ从转子50进一步通过第三离合器片支架140和第二摩擦组60传递到第四离合器片支架145中并且从该第四离合器片支架145传递到第一毂30中。在离合器装置10的该切换状态下,滑移力矩MS沿着与牵引力矩MZ相反的方向传递。
图2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的立体图。图3示出穿过在图1中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横截面的局部。
第二连接部89具有缺口对159,所述缺口对具有第一缺口160和第二缺口165。第一缺口160和第二缺口165在携动件90中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错开地布置。在这两个缺口160,165之间设置有间隔片170。间隔片170在径向方向上延伸。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在携动件90中设置有另外的缺口对159,在所述缺口对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隔片170。第一缺口160具有第一缺口轮廓175,第二缺口165具有第二缺口轮廓180。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轮廓175和第二缺口轮廓180闭合地构造。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这两个缺口轮廓175,180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敞开,尤其径向向内或者径向向外地敞开。
第一缺口轮廓175具有第一轮廓区段185、第二轮廓区段190和第一缺口侧壁195,其中,第一轮廓区段185邻接到第一缺口侧壁195上,并且第一缺口侧壁195邻接到第二轮廓区段190上。
第二轮廓区段190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轮廓区段185和间隔片170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轮廓区段185在周向方向上与第二轮廓区段190错开地布置在背离间隔片170的一侧上。第一缺口侧壁195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缺口轮廓175和第二缺口轮廓180之间,并且使第一轮廓区段185与第二轮廓区段190连接。第一缺口侧壁195相对于第一或第二轮廓区段185,190的切线196倾斜地设置在第一平面197内。
第一轮廓区段185具有到旋转轴线15的第一间距r1,并且,第二轮廓区段190具有到旋转轴线15的第二间距r2。在此,第一间距r1小于第二间距r2
在该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第一轮廓区段185在关于旋转轴线15的第一圆形轨道上延伸地构造,并且,第二轮廓区段190在关于旋转轴线15的第二圆形轨道上延伸地构造。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轮廓区段185,190具有直线的或者其它几何形状的构型。
第二缺口轮廓180具有第三轮廓区段200、第四轮廓区段205和第二缺口侧壁210,其中,第三轮廓区段200邻接到第二缺口侧壁210上,并且第二缺口侧壁210邻接到第四轮廓区段205上。
第三轮廓区段200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第四轮廓区段205和间隔片170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第四轮廓区段205在周向方向上与第三轮廓区段200错开地布置在背离间隔片170的一侧上。第二缺口侧壁210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三缺口轮廓200和第四缺口轮廓205之间,并且使第三轮廓区段200与第四轮廓区段205连接。第二缺口侧壁195相对于第三或第四轮廓区段200,205的切线206倾斜地设置在第二平面207内。
第二缺口侧壁210相对于第一缺口侧壁195倾斜地设置。在此,第一缺口侧壁195的定向和第二缺口侧壁210的定向这样选择,使得在其中设置有缺口侧壁195,210的平面197,207在携动件90的径向外侧相交。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侧壁195和/或第二缺口侧壁210示例性地直线地构造。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第一缺口侧壁195和/或第二缺口侧壁210弯曲地、例如弓形地和/或沿着渐开线齿部地导向。
在该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第三轮廓区段200在围绕旋转轴线15的第三圆形轨道上延伸,并且,第四轮廓区段205在围绕旋转轴线15的第四圆形轨道上延伸。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第三轮廓区段200和/或第四轮廓区段205直线地或者以不同方式构造。
第三轮廓区段200具有到旋转轴线15的第三间距r3,并且,第四轮廓区段205具有到旋转轴线15的第四间距r4。在此,第四间距r4小于第三间距r3
此外,第三轮廓区段200的第三间距r3等于第二轮廓区段190的第二间距r2。第四轮廓区段205的第四间距r4等于第一轮廓区段185的第一间距r1。因此,第一轮廓区段185和第四轮廓区段205位于围绕旋转轴线15的一个共同的圆形轨道上,并且,第二轮廓区段190和第三轮廓区段200同样地位于围绕旋转轴线15的一个共同的圆形轨道上。
此外,要指出,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选择所述间距并且因此第一间距不同于第二间距,第三间距不同于第四间距。
此外,第二连接部89具有配合元件对214,所述配合元件对具有第一配合元件215和第二配合元件220。第一配合元件215和第二配合元件220在轴向上与齿部区段92相邻地设置在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的背离径向区段93的一侧上。这两个配合元件215,220在配合元件215,220之间形成槽口224。在该实施方式中,配合元件215,220由此构造,其方式是,第二内齿部155在轴向方向上延续超出第一摩擦组55,并且使在配合元件215,220之间的材料被去除(例如借助于冲压方法)以便形成槽口224。因此,第一配合元件215和第二配合元件220在周向方向上错开地设置在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上。
第一配合元件215相对于第一轮廓区段185、第二轮廓区段190和第一缺口侧壁195布置在径向内侧。第二配合元件220相对于第三轮廓区段200、第四轮廓区段205和第二缺口侧壁210布置在径向内侧。第一配合元件215具有第一配合侧壁221,并且,第二配合元件220具有第二配合侧壁222。
第一配合侧壁221布置在沿周向方向背离间隔片170和背离第二配合元件220的一侧上。第一配合侧壁221和第一缺口侧壁195彼此相应地布置在共同的第一平面197内,并且因此具有相同的定向。
第二配合侧壁222布置在沿周向方向背离间隔片170和背离第一配合元件215的一侧上。第二配合侧壁222和第二缺口侧壁210彼此相应地布置在共同的第二平面207内,并且因此具有相同的定向。
此外,第一配合元件215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面225和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侧面230。第二侧面230在周向方向上与第一侧面225相对置地布置并且朝向间隔片170。第二配合元件220具有第三侧面235和第四侧面240。第三侧面235在周向方向上与第四侧面240相对置地布置并且朝向间隔片170。第一和第四侧面230,235布置在背离间隔片170的一侧上。
第一配合元件215和第二配合元件220在周向方向上预紧并且提供预紧力FS。在此,预紧力FS可在将配合元件215,220插到缺口160,165中时通过配合元件215,220的弹性变形而产生。替代地或附加地,也可考虑,预紧力FS具有径向向外作用到配合元件215,220上的离心力的一部分。
通过预紧力FS将第一配合侧壁221压到第一缺口侧壁195上,并且将第二配合侧壁222压到第二缺口侧壁210上。在此,第一和第二侧面225,230与第一缺口轮廓175间隔开地布置,从而在第一缺口轮廓175和第一配合元件215之间仅仅通过第一缺口侧壁195和第一配合侧壁221发生第一接触。同样地,也适用于第二配合元件220和第二缺口轮廓180。第二配合元件220仅仅在第二配合侧壁222上具有与第二缺口轮廓180的第二接触。在这里,特别地,第三侧面235和第四侧面240与第二缺口轮廓180间隔开地布置。
由此,牵引力矩MZ从携动件90通过在第一缺口侧壁195上的第一配合侧壁221传递到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上。在这里,第二配合元件220不传递牵引力矩MZ的任何部分。如果滑移力矩MS从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传递到携动件90上,则这通过第二配合元件220进行。该第二配合元件220借助第二配合侧壁222将滑移力矩MS传递到第二缺口侧壁210和携动件90上。这允许缺口轮廓175,180的上述闭合的构型。
通过上述第一配合侧壁221和第一缺口侧壁195相对于第二配合侧壁22和第二缺口侧壁210在两个不同的、在携动单元80的径向外侧相交的平面197,207内的布置和通过侧面225,230,235,240相对于相应的缺口轮廓175,180间隔开设置,使这两个配合元件215,220在周向方向上相互夹紧,从而不但在传递滑移力矩MS时而且在传递牵引力矩MZ时可通过配合侧壁221,222和缺口侧壁195,210实现无间隙的转矩传递。因此,在牵引力矩MZ和滑移力矩MS之间转变时可避免携动单元80的噪声,从而离合器装置10在运行时特别安静。
此外,第一缺口轮廓175和第二缺口轮廓180的闭合的构型避免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的径向扩张,并且因此避免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搭接到第一摩擦副85上。
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如在图2中所示出的这样,第二连接部89设置有在周向方向上分布的邻接到齿部区段92上的另外的配合元件对214。此外,相对于所述另外的配合元件对214而言,第二连接部89(未示出)在携动件90中具有在周向方向上与配合元件对214相应的另外的缺口对159。另外的配合元件对214和另外的缺口对159如以上所说明地构造。
概括地,离合器装置10的以上所说明的构型具有如下优点:可借助第二连接部89实现在携动件90和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之间的无间隙性、可靠的力矩传递,并且在携动单元80的高转速情况下可实现损坏的防止。此外,通过配合元件215,220在不同于到缺口轮廓175的配合侧壁221,222的区域中与缺口轮廓175,180,180的释放或者说间隔开,实现在第二连接部89中在携动件90和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之间的公差补偿。
要指出,不言而喻地,离合器装置10的在图1至3中示出的特征可相互组合。在此,尤其要指出,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离合器装置10构造为双离合器,但是,不言而喻地,离合器装置10也可仅构造为具有仅仅一个摩擦组55,60的单式离合器装置。
也可考虑,不同于离合器10在图1至3中所示出的作为湿式离合器装置的构型,该离合器装置10可构造为干式离合器装置。
也可考虑,第二连接部89的所示出的用于使第一离合器片支架85与携动件90连接的构型也设置在另外的离合器片支架135,140,145上。
附图标记列表
10 离合器装置
15 旋转轴线
20 输入侧
25 输出侧
30 第一毂
35 第二毂
40 第一变速器输入轴
45 第二变速器输入轴
50 转子
55 第一摩擦组
60 第二摩擦组
65 第一摩擦副
70 第二摩擦副
75 第一外齿部
79 第一内齿部
80 携动单元
85 第一离合器片支架(外离合器片支架)
89 第二连接部
90 携动件
91 第一连接部
92 齿部区段
93 径向区段
95 第三连接部
100 内部空间
105 第一操纵装置
110 第二操纵装置
115 第一压力室
120 第二压力室
125 第一操纵元件
130 第二操纵元件
135 第二离合器片支架(内离合器片支架)
140 第三离合器片支架(外离合器片支架)
145 第四离合器片支架(内离合器片支架)
150 第二外齿部
155 第二内齿部
159 缺口对
160 第一缺口
165 第二缺口
170 间隔片
175 第一缺口轮廓
180 第二缺口轮廓
185 第一轮廓区段
190 第二轮廓区段
195 第一缺口侧壁
196 切线
197 第一平面
200 第三轮廓区段
205 第四轮廓区段
206 切线
207 第二平面
210 第二缺口侧壁
214 配合元件对
215 第一配合元件
220 第二配合元件
221 第一配合侧壁
222 第二配合侧壁
224 槽口
225 第一侧面
230 第二侧面
235 第三侧面
240 第四侧面

Claims (10)

1.具有携动单元(80)的离合器装置(10),该携动单元能以围绕旋转轴线(15)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其中,所述携动单元(80)具有离合器片支架(85)和携动件(90),
-其中,所述离合器片支架(85)构造用于承载所述离合器装置(10)的摩擦组(55,60)的至少一个摩擦副(65,70),并且,其中,所述携动件(90)能与所述离合器装置(10)的输入侧(20)耦合,
-其中,所述携动件(90)与所述离合器片支架(85)借助于形状锁合的连接部(89)转矩锁合地连接,
-其中,所述形状锁合的连接部(89)具有:带有第一缺口轮廓(175)的第一缺口(160);和至少一个带有第二缺口轮廓(180)的第二缺口(165),
-其中,所述第一缺口(160)和所述第二缺口(165)在所述携动件(90)中并且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错开地设置,
-其中,所述形状锁合的连接部(89)具有第一配合元件(215)和至少一个第二配合元件(220),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元件(215)和所述第二配合元件(220)在周向方向上错开地设置在所述离合器片支架(85)上,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元件(215)配合到所述第一缺口(160)中,所述第二配合元件(220)配合到所述第二缺口(165)中,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元件(215)仅仅在沿周向方向背离所述第二配合元件(220)的一侧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缺口轮廓(175)的第一接触,
-其中,所述第二配合元件(220)仅仅在沿周向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配合元件(215)的一侧上具有与所述第二缺口轮廓(180)的第二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其中,所述第一缺口轮廓(175)和/或所述第二缺口轮廓(180)闭合地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
-其中,在所述第一缺口(160)和所述第二缺口(165)之间设置有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间隔片(170),
-其中,所述第一缺口轮廓(175)具有第一轮廓区段(185)和第二轮廓区段(190),并且,所述第二缺口轮廓(180)具有第三轮廓区段(200)和第四轮廓区段(205),
-其中,所述第一轮廓区段(185)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轮廓区段(190)错开地布置,并且,所述第四轮廓区段(205)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三轮廓区段(200)错开地布置,
-其中,所述第二轮廓区段(190)在周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轮廓区段(185)和所述间隔片(170)之间,并且,所述第三轮廓区段(200)在周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四轮廓区段(205)和所述间隔片(170)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轮廓区段(185)具有到所述旋转轴线(15)的第一间距,所述第二轮廓区段(190)具有到所述旋转轴线(15)的第二间距,所述第三轮廓区段具有到所述旋转轴线(15)的第三间距,所述第四轮廓区段具有到所述旋转轴线(15)的第四间距,
-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不同于所述第二间距,并且,所述第三间距不同于第四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其中,所述第二间距等于所述第三间距,并且,所述第一间距等于所述第四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其中,所述第一轮廓区段至第四轮廓区段中的至少一个轮廓区段在关于所述旋转轴线(15)的圆形轨道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
-其中,所述第一缺口轮廓(175)在所述第一轮廓区段(185)和所述第二轮廓区段(190)之间具有第一缺口侧壁(195),
-其中,所述第二缺口轮廓(180)在所述第三轮廓区段(200)和所述第四轮廓区段(205)之间具有第二缺口侧壁(210),
-其中,所述第一缺口侧壁(195)和所述第二缺口侧壁(210)相对于彼此倾斜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元件(215)具有第一配合侧壁(221),并且,所述第二配合元件(220)具有第二配合侧壁(222),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侧壁(221)设置在沿周向方向背离所述第二配合元件(220)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配合侧壁(222)设置在沿周向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配合元件(215)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第一缺口侧壁(195)与所述第一配合侧壁(221)相应地定向,并且,所述第二缺口侧壁(210)与所述第二配合侧壁(222)相应地定向,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在所述第一配合侧壁(221)和所述第一缺口侧壁(195)之间进行,并且,所述第二接触在所述第二配合侧壁(222)和所述第二缺口侧壁(210)之间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元件(215)和/或所述第二配合元件(220)在径向方向上被预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
-具有带有至少一个摩擦副(65,70)的摩擦组(55,60),
-其中,所述离合器片支架(85)包括齿部区段(92),所述齿部区段构造用于承载摩擦副(65,70),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元件(215)和所述第二配合元件(220)在轴向上与所述齿部区段(92)相邻地设置并且基本上在轴向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其中,所述离合器装置(10)构造为双离合器。
CN201610120947.5A 2015-03-03 2016-03-03 离合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375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03711.8 2015-03-03
DE102015203711.8A DE102015203711A1 (de) 2015-03-03 2015-03-03 Kupplungs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7559A CN105937559A (zh) 2016-09-14
CN105937559B true CN105937559B (zh) 2020-03-06

Family

ID=56738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2094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37559B (zh) 2015-03-03 2016-03-03 离合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7559B (zh)
DE (1) DE1020152037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25078A1 (de) * 2016-10-06 2018-04-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Kupplungseinrichtung und Hybridmodul
DE102017011257A1 (de) * 2017-12-06 2019-06-06 Borgwarner Inc. Lamellentraganordnung, Lamellenkupplung mit einer solchen Lamellentraganordnung und Lamelle oder Lamellenträger für eine solche Lamellentraganordnung
FR3080159B1 (fr) * 2018-04-17 2020-09-18 Valeo Embrayages Porte-disque assemble et mecanisme a double embrayage humide comprenant ce porte-disque assemble
FR3133222B1 (fr) * 2022-03-01 2024-03-15 Valeo Embrayages Module d’embrayage et procede de fermeture d’un tel module d’embray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5866B2 (ja) * 1997-08-28 2006-08-0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プラネタリギヤ式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382872B1 (de) 2002-07-16 2020-06-17 BorgWarner, Inc. Mitnehmereinheit für Lamellenkupplungssysteme
DE102006014737A1 (de) * 2006-03-30 2007-10-04 Zf Friedrichshafen Ag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r Lamellenkupplung in einem Getriebe
DE102007027121B4 (de) * 2007-06-13 2018-02-08 Volkswagen Ag Doppelkupplung
DE102012013873B4 (de) * 2012-07-12 2019-03-28 GETRAG B.V. & Co. KG Lamellenträger-Lageranordnung und Kupplungsanordn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antriebsstrang
DE102013008954A1 (de) * 2013-05-27 2014-11-2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Lamellenträgeranordnung für eine Lamellenkupp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203711A1 (de) 2016-09-08
CN105937559A (zh) 201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7559B (zh) 离合器装置
KR102520610B1 (ko) 자동차용 멀티 클러치 장치 및 하이브리드 모듈
EP3135958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KR102561026B1 (ko) 하이브리드 구동 시스템용 클러치 장치
CN105889351B (zh) 离合器装置
KR20190055146A (ko) 자동차용 멀티 클러치 장치 및 하이브리드 모듈
EP3543556B1 (en) Triple clutch and actuator thereof
KR102625582B1 (ko) 하이브리드 모듈
CN107202080B (zh) 离合器机构及用于将这样的机构组装在传动链上的方法
CN107914567B (zh) 离合器装置和混合动力模块
CN110914089B (zh) 混合动力模块
KR20180040685A (ko) 하이브리드 구동 시스템용 클러치 장치
US11590836B2 (en) Multiple disc clutch, in particular for a hybrid drive train
KR102320702B1 (ko) 제어 시스템의 피스톤의 행정을 제한할 수 있는 안전 베어링을 구비한 습식 이중 클러치
CN104948601B (zh) 具有插接连接的旋转组件以及扭矩传递装置
CN106870589B (zh) 离合器片支架连接结构
US20180298957A1 (en) Shifting Element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13614405B (zh) 具有优化的移动摩擦的多片式离合器;混动模块,双离合器装置以及动力总成
CN106468313B (zh) 离合器装置
CN106481683B (zh) 离合器装置
KR20210061283A (ko) 토크 전달 장치
CN105370746B (zh) 携动单元和离合器装置
CN106468314B (zh) 弹簧组件和离合器装置
CN113412373B (zh) 具有支撑体的紧凑的离合器装置
CN110809524B (zh) 混合动力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