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7308A -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7308A
CN105927308A CN201610380597.6A CN201610380597A CN105927308A CN 105927308 A CN105927308 A CN 105927308A CN 201610380597 A CN201610380597 A CN 201610380597A CN 105927308 A CN105927308 A CN 105927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housing
back shroud
cam phaser
type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05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建伟
刘佑杰
刘锐
王川
陈磊
王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Ful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805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27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27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7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包括皮带轮(1)、后盖板(2)、转子(3)和外壳结构,所述后盖板(2)与外壳结构之间以密封连接方式形成工作腔,所述转子(3)安装在工作腔中,所述皮带轮(1)位于后盖板(2)外侧,且与后盖板(2)连接固定。所述工作腔可以是壳体(7)与后盖板(2)密封连接形成,也可以是壳体(7)分别与前盖板(6)、后盖板(2)密封连接形成。由于本发明中的皮带轮实际上并不参与皮带式凸轮相位器的工作腔的密封,因此,排除了皮带轮发生粉末冶金外部泄露的可能性,有效地防止了由皮带轮所导致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总成发生泄漏,保证了皮带式凸轮相位器总成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及控制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凸轮相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在新型汽车发动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提升发动机功率、扭矩,并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提高发动机的节能降耗水平。
目前的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中,其中的凸轮相位器的工作腔是由皮带轮与壳体、转子、盖板共同形成的一个工作腔。由于该种结构的凸轮相位器中的皮带轮一般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成,这种粉末冶金皮带轮在制造或者工作过程中,由于材料和工艺原因,例如,粉末冶金的粉末颗粒间隙或孔隙存在,容易导致零件出现贯穿孔,从而不能保证皮带式凸轮相位器100%无外部泄漏。而当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发生外部泄露时,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及控制稳定性都会下降,造成发动机的整体性能降低,还有可能造成与相位器连接的皮带打滑,从而引起正时错误,甚至因此导致发动机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防止由皮带轮所导致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发生外部泄漏。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包括皮带轮、后盖板、转子和外壳结构,所述后盖板与外壳结构之间以密封连接方式形成工作腔,所述转子安装在工作腔中,所述皮带轮位于后盖板外侧,且与后盖板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后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工作腔。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皮带轮分别位于后盖板相对两侧,且皮带轮、后盖板、壳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贯穿皮带轮、后盖板、壳体固定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结构包括前盖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位于后盖板与前盖板之间,且分别与后盖板、前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工作腔。
优选地,所述的皮带轮、后盖板、壳体、前盖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贯穿皮带轮、后盖板、壳体、前盖板固定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皮带轮与后盖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贯穿皮带轮、后盖板固定连接成一体,且所述的后盖板、壳体、前盖板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贯穿后盖板、壳体、前盖板固定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前盖板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部位设置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后盖板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部位设置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的后盖板为钢材冲压成型件,或者为钢材压铸成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仅仅通过后盖板与外壳结构之间以密封连接方式形成工作腔,而皮带轮位于后盖板外侧且与后盖板连接固定,从而使得皮带轮实际上并不参与皮带式凸轮相位器的工作腔的密封,排除了皮带轮发生粉末冶金外部泄露的可能性,有效地防止了由皮带轮所导致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总成发生外部泄漏,保证了皮带式凸轮相位器总成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及控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的构造图(主视图,实施方式1)。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的构造图(主视图,实施方式2)。
图4为图3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的构造图(主视图,实施方式3)。
图6为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1-皮带轮,2-后盖板,3-转子,4-第一密封圈,5-第一连接件,6-前盖板,7-壳体,8-第二密封圈,9-第二连接件,10-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如图1、图2所示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主要包括皮带轮1、后盖板2、转子3和外壳结构,所述的外壳结构包括前盖板6和壳体7,所述壳体7位于后盖板2与前盖板6之间,所述皮带轮1贴合于后盖板2外侧,通过第一连接件5贯穿皮带轮1、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并使皮带轮1、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固定连接成一体,由壳体7分别与后盖板2、前盖板6以密封连接方式形成一个密封工作腔,所述转子3以间隙配合方式安装在工作腔内。
所述的第一连接件5最好采用螺钉,不仅装拆方便,而且连接可靠。所述壳体7优选为铝合金型材,其重量轻、强度可靠,加工容易。为了提高后盖板2与壳体7之间、前盖板6与壳体7之间的接触部位的密封性能,可以在壳体7的相对两侧的接触端面上分别开设凹槽,并在凹槽中分别安装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8,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8可以采用橡胶密封圈,以保证相位器的后盖板2与壳体7之间、前盖板6与壳体7之间具有可靠的接触气密性。
实施方式2
如图3、图4所示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主要包括皮带轮1、后盖板2、转子3和外壳结构,所述的外壳结构包括前盖板6和壳体7,所述壳体7位于后盖板2与前盖板6之间,所述皮带轮1贴合于后盖板2外侧,且皮带轮1与后盖板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9贯穿皮带轮1、后盖板2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之间则是通过第三连接件10贯穿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固定连接成一体,其它同实施方式1。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9、第三连接件10也最好采用螺钉,不仅装拆方便,而且连接可靠。与实施方式1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相比较,本实施方式2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在装配时,可以先通过第三连接件10贯穿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后,而使壳体7分别与后盖板2、前盖板6以密封连接方式形成一个密封工作腔,将转子3以间隙配合方式安装在工作腔内,然后,对相位器进行单独的基本性能测试,例如,相位器的密封性测试、摩擦力矩测试、转子可变动作角测试,如果测试结果合格,就装配皮带轮1;如果测试结果不合格,就不用装配皮带轮1。这样可以避免在相位器总成装配完成后因工作腔测试不合格而导致的皮带轮1的反复装拆,提高了相位器总成的一次性装配合格率。
实施方式3
如图5、图6所示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主要包括皮带轮1、后盖板2、转子3和外壳结构,所述的外壳结构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与皮带轮1分别位于后盖板2的相对两侧,且皮带轮1、后盖板2、壳体7之间是通过第一连接件5贯穿皮带轮1、后盖板2、壳体7固定连接成一体;由壳体7与后盖板2之间以密封连接方式形成一个密封工作腔,所述转子3以间隙配合方式安装在工作腔内。在与后盖板2相接触的壳体7的接触端面上开设凹槽,并在凹槽中安装第一密封圈4,如图6所示,通过在后盖板2与壳体7之间的接触部位增加设置第一密封圈4,可以提高后盖板2与壳体7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保证相位器总成的密封性可靠。另外,其中的壳体7可以是铝合金压铸成型,不仅加工容易,而且一体式成型结构的强度更加可靠。
上述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由于仅仅是通过后盖板2与外壳结构之间以密封连接方式形成工作腔,而皮带轮1是位于后盖板2外侧且与后盖板2连接固定,因此,皮带轮1实际上并不参与皮带式凸轮相位器的工作腔的密封,排除了皮带轮1发生粉末冶金外部泄露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由皮带轮1所导致的皮带式凸轮相位器总成发生外部泄漏,保证了皮带式凸轮相位器总成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及控制稳定性。其中,所述的后盖板2可以采用钢材冲压成型件,或者为钢材压铸成型件,由于其材质的金相组织致密,不会出现金相间隙、孔洞,因此,能很好地保证皮带式凸轮相位器总成的气密性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包括皮带轮(1)、后盖板(2)和转子(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结构,所述后盖板(2)与外壳结构之间以密封连接方式形成工作腔,所述转子(3)安装在工作腔中,所述皮带轮(1)位于后盖板(2)外侧,且与后盖板(2)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结构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与后盖板(2)密封连接形成工作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7)、皮带轮(1)分别位于后盖板(2)相对两侧,且皮带轮(1)、后盖板(2)、壳体(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5)贯穿皮带轮(1)、后盖板(2)、壳体(7)固定连接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结构包括前盖板(6)和壳体(7),所述壳体(7)位于后盖板(2)与前盖板(6)之间,且分别与后盖板(2)、前盖板(6)密封连接形成工作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轮(1)、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5)贯穿皮带轮(1)、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固定连接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轮(1)与后盖板(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9)贯穿皮带轮(1)、后盖板(2)固定连接成一体,且所述的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之间通过第三连接件(10)贯穿后盖板(2)、壳体(7)、前盖板(6)固定连接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6)与壳体(7)之间的接触部位设置第二密封圈(8)。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2)与壳体(7)之间的接触部位设置第一密封圈(4)。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盖板(2)为钢材冲压成型件,或者为钢材压铸成型件。
CN201610380597.6A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Pending CN105927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0597.6A CN105927308A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80597.6A CN105927308A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7308A true CN105927308A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3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0597.6A Pending CN105927308A (zh) 2016-05-31 2016-05-31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273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9182A1 (zh) * 2017-12-18 2019-06-27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相位调节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691A (zh) * 2007-09-14 2008-01-30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连续可变正时相位系统
US20110174252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Denso Corporation Valve timing adjuster
CN102235194A (zh) * 2010-04-20 2011-11-0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配气正时控制装置
CN102733880A (zh) * 2011-03-29 2012-10-17 株式会社电装 阀定时控制装置
CN102741509A (zh) * 2010-02-01 2012-10-17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改变内燃机的换气阀的配气相位的装置
CN203655379U (zh) * 2013-11-29 2014-06-18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执行器
CN205779081U (zh) * 2016-05-31 2016-12-07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3691A (zh) * 2007-09-14 2008-01-30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连续可变正时相位系统
US20110174252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Denso Corporation Valve timing adjuster
CN102741509A (zh) * 2010-02-01 2012-10-17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改变内燃机的换气阀的配气相位的装置
CN102235194A (zh) * 2010-04-20 2011-11-0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配气正时控制装置
CN102733880A (zh) * 2011-03-29 2012-10-17 株式会社电装 阀定时控制装置
CN203655379U (zh) * 2013-11-29 2014-06-18 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执行器
CN205779081U (zh) * 2016-05-31 2016-12-07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9182A1 (zh) * 2017-12-18 2019-06-27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相位调节装置
CN111868355A (zh) * 2017-12-18 2020-10-3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凸轮轴相位调节装置
US11066966B2 (en) 2017-12-18 2021-07-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evice for adjusting camshaft phas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2476A (zh) 用于内燃机的调节装置的密封装置
CN205779081U (zh)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CN105927308A (zh) 一种皮带式凸轮相位器
JP6530487B2 (ja) 改良されたシーリング部材を備えたチェックバルブ
CN100523518C (zh) 涡轮增压器密封结构及其方法
CN102884320B (zh) 空心阀板
EP1937955B1 (en) Decoupled housing seat
CN204060965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与进气管的密封连接结构
CN101761484A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储液器与泵体的连接方法
CN208578732U (zh) 一种车用空调压缩机的安装结构
CN209141810U (zh) 一种汽车后桥后盖的密封结构
CN208885481U (zh) 新能源汽车电子真空泵防溅水橡胶件
CN206903779U (zh) 低压egr阀磁钢定位机构
CN205504176U (zh) 一种汽车排气辅助制动器
CN110080968A (zh) 一种车用空压机内置式进油结构
WO2019119767A1 (zh) 排气控制阀
CN108105067B (zh) 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
CN217999681U (zh) 一种机油控制阀的前盖密封结构及车辆
CN203614760U (zh) 一种防导向卡滞复合密封加泄阀
JPH11334565A (ja) 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KR101923950B1 (ko) 터보차져 웨이스트게이트용 전자식 액츄에이터
CN203223595U (zh) 一种旋启式止回阀
CN201925045U (zh) 一种发动机正时罩盖
CN105650336A (zh) 一种汽车排气辅助制动器
CN220011773U (zh) 一种用于防坠安全器的快装型密封后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