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3040A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3040A
CN105923040A CN201610103139.8A CN201610103139A CN105923040A CN 105923040 A CN105923040 A CN 105923040A CN 201610103139 A CN201610103139 A CN 201610103139A CN 105923040 A CN105923040 A CN 105923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abutting part
abutting
column jacke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31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23040B (zh
Inventor
高桥良亮
松田雄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da KK
Original Assignee
Yamad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551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3679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da KK filed Critical Yamada KK
Publication of CN105923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3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23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30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具备内管(8)、抱持主体部(1)、狭缝部(1b)、外柱(A)、固定托架(4)、紧固件(7),前述抱持主体部抱持该内管,前述狭缝部在该抱持主体部的下部且沿轴向形成,前述外柱具有夹紧件(2),前述夹紧件由在该狭缝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部位上形成的两个紧固部(21)构成,前述固定托架具有夹持该外柱的固定侧部(41),前述紧固件将该固定托架和前述外柱紧固。前述转向装置具有第1抵接部(31)和第3抵接部(33),前述第1抵接部形成于外柱的两个紧固部的各自的外表面侧,前述第3抵接部位于外柱的比抱持主体部的轴芯(P)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径向上突出地形成。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在具备倾斜・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中,能够在由于倾斜调整引起外柱的高度位置的高低产生的紧固状态下,抑制产生的紧固力的不均,维持稳定的紧固刚性。
背景技术
在具有倾斜・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中,存在下述类型的转向装置:具有将转向轴在轴向上能够滑动且固定地支承的外柱,该外柱相对于固定托架上下移动。作为该种转向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关于该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7-223383号公报)的内容,将附图标记附加括号来概述。
在外柱(1)的左右的侧面上,在外柱(1)的轴芯附近形成有抵接面(16A、16B)。抵接面(16A、16B)在将紧固杆(34)松弛时,在与侧板(32A、32B)的内侧面(321A、321B)之间有若干间隙,在将紧固杆(34)紧固时,分别抵接于侧板(32A、32B)的内侧面(321A、321B)。
此外,抵接面(16A、16B)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从外柱1的车体前方侧端面(14)向车体后方侧延伸,形成至稍微越过形成于夹紧件(11A、11B)的伸缩用长槽(12A、12B)的车体后端的位置。因此,抵接面(16A、16B)遍及外柱(1)的伸缩位置调整范围的全长地抵接于侧板(32A、32B)的内侧面(321A、321B)。
在夹紧件(11A、11B)的各侧面上,在紧固杆(34)的轴芯的附近形成有抵接面(17A、17B)。抵接面(17A、17B)即使在将紧固杆(34)松弛时也较轻地抵接于侧板(32A、32B)的内侧面(321A、321B)。抵接面(17A、17B)能够遍及外柱(1)的伸缩位置调整范围的全长地抵接于侧板(32A、32B)的内侧面(321A、321B)。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338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抵接面(16A、16B)从外柱(1)的车体前方侧端面14向车体后方侧延伸,此外,抵接面(17A、17B)形成为遍及外柱1的伸缩位置调整范围的全长地在轴向上较长地延伸。因此,抵接面(16A、16B)及抵接面(17A、17B)形成为与车体安装托架(3)的侧板(32A、32B)的内侧面(321A、321B)在轴向上呈较长的面接触。
但是,车体安装托架(3)是金属板,将紧固杆(34)紧固时侧板(32A、32B)弯曲。抵接面(16A、16B)及抵接面(17A、17B)不与侧板(32A、32B)整面地接触,而是局部地接触。
弯曲部位每一台都不同,或者根据紧固时的不同而不同,在最需要抵接的部位即刚性较弱的部位,有可能不发生抵接。这样一来,外柱(1)的轴向上的刚性的差变大,有紧固刚性变弱的可能性。此外,抵接面(16A、16B)及抵接面(17A、17B)在轴向上较长地形成,对由于侧板(32A、32B)的弯曲而不发生抵接的部位也进行加工,所以加工面较多,花费成本。此外重量也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在具备倾斜・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中,能够在由于倾斜调整引起外柱的高度位置的高低产生的紧固状态下,抑制产生的紧固力的不均,维持稳定的紧固刚性。
因此,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设为下述转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转向装置具备内管、抱持主体部、狭缝部、外柱、固定托架、紧固件,前述抱持主体部抱持该内管,前述狭缝部在该抱持主体部的下部且沿轴向形成,前述外柱具有夹紧件,前述夹紧件由在该狭缝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部位上形成的两个紧固部构成,前述固定托架具有夹持该外柱的固定侧部,前述紧固件将该固定托架和前述外柱紧固,前述转向装置具有第1抵接部和第3抵接部,前述第1抵接部形成于前述外柱的两个前述紧固部的各自的外表面侧,前述第3抵接部位于前述外柱的比前述抱持主体部的轴芯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径向上突出地形成。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设置成下述转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第1技术方案中,前述第3抵接部沿轴向隔开既定间隔地形成至少两个。通过将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设置成下述转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第2技术方案中,后方侧的前述第3抵接部与前方侧的前述第3抵接部相比末端面较大。通过将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设置成下述转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第1或2技术方案中,在前述两个紧固部的上方且在前述第3抵接部的下方具有以遍及前述抱持主体部的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的第2抵接部,前述第3抵接部和前述第2抵接部的末端面在前述抱持主体部的水平径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上,前述第1抵接部位于不越过前述第3抵接部及前述第2抵接部的水平径向的末端面的位置。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设置成下述转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第1或2技术方案中,前述第3抵接部形成为圆筒突起状。通过将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设置成下述转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第4或5技术方案中,前述第2抵接部沿轴向隔开既定间隔分离成两个。通过将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设置成下述转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第4或5技术方案中,前述第2抵接部的下部沿轴向延伸地形成。
在本发明中,构成为具有第1抵接部和第3抵接部,前述第1抵接部形成于外柱的两个紧固部的外表面侧,前述第3抵接部位于比前述外柱的抱持主体部的轴芯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径向上突出地形成,由此在完成倾斜・伸缩调整并将固定托架和外柱借助紧固件紧固时,防止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和外柱的抵接状态的松动,保持紧固刚性。由此,能够维持由紧固件产生的由外柱的两个紧固部产生的相对于内管的稳定的紧固刚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图1B是图1A的(α)部的局部剖视的放大图,图1C是图1B的(β)部的外柱的放大侧视图,图1D是图1A的Y1-Y1方向放大剖视图,图1E是图1C的Y2-Y2向视图。
图2A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1C的Y3-Y3方向剖视图,图2B是图1C的X1-X1向视图,图2C是图1C的X2-X2向视图。
图3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倾斜中间位置的第1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接触状态的要部侧视图,图3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倾斜上层位置的第1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接触状态的要部侧视图,图3C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倾斜下层位置的第1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接触状态的要部侧视图。
图4A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具有形成为较短的长圆的两个第3抵接部的实施方式的外柱的要部侧视图,图4B是具有形成为较长的长圆的一个第3抵接部的实施方式的外柱的要部侧视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下述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在外柱上不装配间隔件,形成为第1抵接部、第2抵接部和第3抵接部的各自的末端面相对于垂直方向线的距离相等。
图6A是第2实施方式的外柱的放大侧视图,图6B是图6A的Y4-Y4向视剖视图,图6C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倾斜上层位置的第1抵接部、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接触状态的要部侧视图,图6D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倾斜下层位置的第1抵接部、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接触状态的要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作为在说明中表示方向的词语,存在前方侧和后方侧。关于该前方侧及后方侧,在将本发明的转向装置装配于汽车的状态下,以汽车的前后方向为基准。具体地,在转向装置的各结构部件中,设汽车的前轮侧为前方侧,设手柄(方向盘)侧为后方侧。此外,也有将转向装置的前后方向称作轴向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存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首先,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如图1A、图1B、图1D所示,具备倾斜・伸缩机构,主要地,由外柱A、固定托架4、紧固件7、内管8等构成。内管8在其内部在周向旋转自如地装配有构成转向装置的转向轴,在后端侧装配方向盘(手柄)。
外柱A由抱持主体部1和夹紧件2构成(参照图1C、图2)。前述抱持主体部1形成为内部设计为中空形状的大致圆筒状,具体而言,其内部具有形成为中空形状的抱持内周部1a。在前述抱持主体部1的垂直径向的下部侧形成有狭缝部1b(参照图1E、图2B)。
狭缝部1b是沿着从前述抱持主体部1的轴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的方向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空隙部分(参照图2B)。在狭缝部1b的宽度方向两侧对置的边缘部分相互接近,由此,前述抱持内周部1a收缩,其内径变小,能够将被收纳装配于前述抱持主体部1内的内管8紧固并锁定(固定)。
在前述抱持主体部1的下部且从狭缝部1b部位的宽度方向两端附近一体地形成有夹紧件2。夹紧件2由左右对称的紧固部21、21构成。分别形成有被紧固件7的螺栓杆71插通的紧固孔22、22。两个紧固部21、21在前述狭缝部1b的宽度方向两侧端的位置上对置成大致平行状态,与前述抱持主体部1一体地形成。此外,外柱A由铝合金压铸件制成。
固定托架4由形成在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侧部41、41和安装顶部42构成(参照图1A、图1D)。在两个固定侧部41、41上,形成有在大致上下方向或纵向上为长孔的倾斜用长孔43、43。紧固件7由螺栓轴71、锁定操作杆部72、紧固凸轮73和螺母74构成。前述紧固件7构成为,锁定操作杆部72及紧固凸轮73一起借助螺母74装配(参照图1D)。也有在外柱A和固定托架4的两个固定侧部41、41之间具备摩擦板等间隔件5的情况(参照图1D)。
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结构为,内管8以抱持状态装配于前述外柱A的抱持内周部1a。在该内管8的既定位置上借助焊接等固接方法固接有止动托架81。该止动托架81被配置于外柱A的狭缝部1b内。止动托架81在伸缩调整时起到确定伸缩调整范围的作用。
紧固件7的螺栓杆71插通于两个固定侧部41、41的倾斜用长孔43、43和外柱A的紧固孔22、22,借助锁定操作杆部72、紧固凸轮73和螺母74来能够进行锁定及能够解除锁定地装配。构成外柱A的夹紧件2的紧固部21、21与抱持主体部1一体地形成。紧固部21形成为从侧面观察呈大致方形。
前述外柱A具有第1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及第3抵接部33。首先,前述第1抵接部31形成于紧固部21的外侧面(参照图1C、图1E、图2A等)。具体地,第1抵接部31作为构成紧固部21的外侧面的宽度方向上的末端面31a,该末端面31a是相对于前述抱持主体部1的抱持内周部1a的水平径向正交的面。
前述抱持内周部1a的水平径向是指沿在水平方向上穿过抱持内周部1a的轴芯P的水平线的方向,将其称作水平方向线Lh。即,末端面31a相对于水平方向线Lh呈直角面。在紧固部21上形成有紧固孔22。在外柱A的夹紧件2被固定托架4的两固定侧部41、41挟持时,前述第1抵接部31抵接于前述固定侧部41的内侧面。在外柱A和固定托架4之间装配有间隔件5的情况下,前述第1抵接部31经由前述间隔件5抵接于前述固定侧部41的内侧面。
第2抵接部32是外柱A的从抱持主体部1的外周膨出状地形成的部位。第2抵接部32的末端是末端面32a,该末端面32a形成为相对于穿过抱持内周部1a的轴芯P的水平方向线Lh正交的平坦面。此外,第2抵接部32在上下方向上跨轴芯线Lp地形成,前述轴芯线Lp穿过抱持内周部1a的轴芯P。即,第2抵接部32形成为位于抱持主体部1的宽度方向两侧面的垂直方向中间。
此外,第2抵接部32在抱持主体部1的下方侧沿着轴向地形成。此外,第2抵接部32形成至少一个或多个。以下,对第2抵接部32在抱持主体部1的下方侧沿着轴向隔开既定间隔形成两个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2抵接部32将车体前方侧的部分称作前方侧第2抵接部32f,将车体后方侧的部分称作后方侧第2抵接部32r。借助前方侧第2抵接部32f和后方侧第2抵接部32r形成为大致V字形。前方侧第2抵接部32f和后方侧第2抵接部32r的轴向距离适当地设定。具体地,是下述间隔:能够在外柱A被固定托架4适当地支承的状态下,借助固定侧部41将前方侧第2抵接部32f和后方侧第2抵接部32r同时地全部或部分地覆盖。
形成有位于前方侧第2抵接部32f的下方且向轴向前方侧延伸的延伸部32c,形成有位于后方侧第2抵接部32r的下方且向轴向后方侧延伸的延伸部32d(参照图1C)。延伸部32c及延伸部32d比外柱A的轴芯线Lp靠下方地形成,比前述第1抵接部31靠上方地形成(参照图1C)。
也有前方侧第2抵接部32f的延伸部32c及后方侧第2抵接部32r的延伸部32d二者都不形成的情况。此外,也有仅形成延伸部32c、延伸部32d的某一个而不形成另一个的情况。
第3抵接部33形成为外柱A的从抱持内周部1a的轴芯P沿水平方向线Lh朝外侧突出的突起部状。设置成突起部状的第3抵接部33比抱持内周部1a的轴芯P靠上方地形成。设置成突起状的第3抵接部33具体来说是大致圆筒形,末端面33a是作为相对于水平直径正交的面的圆形的平坦面。
第3抵接部33沿抱持主体部1的轴向形成1个或2个。在本实施例中对沿轴向形成2个第3抵接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将第3抵接部33的车体前方侧的部分称作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将车体后方侧的部分称作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形成在距轴芯线Lp的高度位置相同的位置。适当地设定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的轴向的间隔。
具体地,是下述间隔:能够在外柱A被固定托架4适当地支承的状态下,借助固定侧部41将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同时地全部或部分地覆盖。第3抵接部33(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及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与第1抵接部31及第2抵接部32相比,末端面的面积较小。
作为第3抵接部33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存在末端面33a形成为长圆形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A、图4B)。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成轴向较短的长圆形的情况下,沿抱持主体部1的轴向形成2个(参照图4A)。此外,在设置成轴向较长的长圆形的情况下,沿抱持主体部1的轴向形成1个(参照图4B)。
前述第1抵接部31的宽度方向的末端的末端面31a、前述第2抵接部32的宽度方向的末端的末端面32a及前述第3抵接部33的宽度方向的末端的末端面33a在正交于水平径向的面上位于相同平面上。具体地,形成为,第1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对于在垂直方向上穿过轴芯P的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1、第2抵接部32的末端面32a相对于前述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2、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相对于前述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3相等(也包括大致相等)。
即,S1=S2=S3(参照图5)。
此外,在前述第1抵接部31和固定托架4之间装配摩擦板等间隔件5的情况下,第1抵接部31的末端的末端面31a形成为位于比前述第2抵接部32的末端面32a及前述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更靠外柱A的内侧即轴芯P侧的位置。
具体地,形成为,第2抵接部32的末端面32a相对于在垂直方向上穿过轴芯P的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2和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相对于前述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3大致相等。
即,S2=S3。
此外,第1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对于在垂直方向上穿过轴芯P的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1比距离S2及距离S3短。
即,S1<S2,S1<S3。
在前述第1抵接部31和固定托架4之间装配摩擦板等间隔件5,由此,形成为,第1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对于在垂直方向上穿过轴芯P的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1加上间隔件5的宽度方向尺寸后的距离与前述距离S2及前述距离S3大致相等。
即,S1+间隔件5的宽度方向尺寸=S2=S3。
图3表示在倾斜调整结束后的操作杆紧固状态下外柱A相对于固定托架4的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关于外柱A相对于固定托架4所处的中层、上层、下层的3个位置,示出了第1抵接部31至第3抵接部33和固定侧部41的抵接状态。
在外柱A借助倾斜调整相对于固定托架4位于中层的位置、即中立的位置时,外柱A相对于固定托架4呈水平状(参照图3A)。另外,即使外柱A相对于固定托架4呈水平状,固定托架4的后方侧即手柄装配侧也朝上方倾斜,所以外柱A以后方侧处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接着,在外柱A借助倾斜调整相对于固定托架4的位于上层位置时,外柱A的后方侧处于最上方位置(参照图3B)。此时第1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及第3抵接部33和固定侧部41的抵接部位与中层的位置相比向上方移动,但都能够维持抵接状态。
接着,在外柱A借助倾斜调整相对于固定托架4位于下层位置时,外柱A的位置向下下降(参照图3C)。但是,在外柱A上具有第3抵接部33,由此即使在倾斜下层位置上,第3抵接部33也能够抵接于固定侧部41的大致中间部位。此时第1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及第3抵接部33和固定侧部41的抵接部位与中层的位置相比向下方移动,但都能够维持抵接状态。
由此,紧固刚性提高。此外,第2抵接部32和第3抵接部33在外柱A的轴向上,从车体前方侧交替地形成前方侧第2抵接部32f、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后方侧第2抵接部32r、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进而第3抵接部33的形成部位在预先位于倾斜下层位置的情况下,形成为刚性变弱的部位。这样,抵接于选定的目标位置,由此紧固时的刚性提高。
此外,第2抵接部32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形状,遍及上下方向地与前述固定侧部41抵接,由此紧固保持力稳定。进而在第2抵接部32上,在前方侧第2抵接部32f及后方侧第2抵接部32r上分别在轴向上形成有延伸部32c及延伸部32d,该情况增加与固定侧部41的接触面积,提高刚性。
如以上说明,在倾斜调整后的操作杆紧固状态下,在刚性容易下降的部位上形成有第1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第3抵接部33,选定欲使其抵接的部位使其与固定托架4抵接,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倾斜调整位置产生的刚性的不均,能够维持稳定的紧固保持力。此外,固定托架4和外柱A经由第1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第3抵接部33局部地抵接,由此能够减少两个固定侧部41、41的弯曲量,提高刚性。
进而,借助第1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第3抵接部33局部地抵接,由此能够在不增加外柱A的加工面的情况下进行加工费用的削减。第1抵接部31、第2抵接部32、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在外柱A的上下方向、轴向都局部地存在多个,所以在每个倾斜调整位置上都能够保持紧固保持力,能够提高转向柱整体的刚性。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6A、图6B所示,外柱A具有第1抵接部31和第3抵接部33,未设有第2抵接部32。外柱A的其他结构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的外柱A大致相同。
第1抵接部31在紧固部21的外侧面上形成(参照图6A、图6B等)。第1抵接部31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此外,第3抵接部33位于比外柱A的抱持主体部1的抱持内周部1a的轴芯P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径向上突出地形成。第3抵接部33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沿抱持主体部1的轴向形成1个或多个。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沿轴向形成两个第3抵接部33的情况下,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形成2个第3抵接部33的情况的结构大致相同。并且,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位于前方侧的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和位于后方侧的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形成在距轴芯线Lp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的位置(参照图6A)。适当设定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的轴向的间隔。
作为具体的例,对下述结构进行说明: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各自的末端面33a的形状及面积的大小不同。关于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和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将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的末端面33a的形状设置成圆形,将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的末端面33a的形状设置成大致正方形等方形(参照图6A)。并且,存在下述情况:作为后方侧的第3抵接部33的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的末端面33a比作为前方侧的第3抵接部33的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的末端面33a大(参照图6A)。
这样,将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设置成与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相比末端面33a较大的结构,由此在借助紧固件产生的通常的紧固状态下,后方侧的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使外柱的后方侧、即方向盘装配侧的紧固状态呈牢固且稳定的状态。
在第1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的正交于水平径向的面的位置上,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1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和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位于相同平面上的情况;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与第1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比向外侧突出的情况。
即,第1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对于前述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1和第3抵接部33的末端面33a相对于前述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3的关系如下。
S1≤S3
此外,形成为,在前述第1抵接部31和固定托架4之间装配摩擦板等间隔件5,由此第1抵接部31的末端面31a相对于在垂直方向上穿过轴芯P的垂直方向线Lv的距离S1加上间隔件5的宽度方向尺寸的距离与前述距离S3大致相等。
图6C、图6D表示在倾斜调整结束后的操作杆紧固状态下外柱A相对于固定托架4的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关于外柱A相对于固定托架4所处的上层、下层两个位置,示出了第1抵接部31及第3抵接部33和固定侧部41的抵接状态。
在外柱A借助倾斜调整相对于固定托架4位于上层位置时,外柱A的后方侧处于最上方位置(参照图6C)。此时第1抵接部31、第3抵接部33和固定侧部41的抵接部位与中层的位置相比向上方移动,但都能够维持抵接状态。
接着,在外柱A借助倾斜调整相对于固定托架4位于下层位置时,外柱A的位置向下下降(参照图6D)。此时第1抵接部31及第3抵接部33和固定侧部41的抵接部位与中层的位置相比向下方移动,但都能够维持抵接状态。这样,后方侧第3抵接部33r的末端面比前方侧第3抵接部33f大,所以能够使方向盘装配侧的紧固状态牢固,能够抑制松动。由此提高转向柱的紧固刚性。
在第2实施方式中,前述第3抵接部设置成沿轴向隔开既定间隔形成至少两个的结构,由此能够使由外柱的垂直径向的上方位置的固定托架进行的支承进一步稳定化。在第3实施方式中,后方侧的前述第3抵接部构成为与前方侧的前述第3抵接部相比末端面较大的结构,由此在由紧固件进行的通常的紧固状态下,后方侧的第3抵接部和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接触面积变大,能够使外柱的后方侧、即方向盘装配侧的紧固状态牢固且稳定。
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完成倾斜・伸缩调整并借助紧固件将固定托架和外柱紧固时,防止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和外柱的抵接状态的不均,均匀地进行抵接。将第1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在外柱的垂直方向(上下方向)上隔开适当的间隔地设置于外柱,第3抵接部和第2抵接部都设为在水平方向线上处于同一平面,第1抵接部设置在不越过第3抵接部、第2抵接部的位置。
由此,即使第1抵接部、第2抵接部、第3抵接部各自的末端面和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借助倾斜调整位于中层、上层、下层的某一个位置,也能够切实地抵接。这样,在借助紧固件与固定托架紧固时,特别地在固定侧部的刚性容易变低的部位、即容易发生变形的部位形成有第1抵接部至第3抵接部,能够使其在应该被抵接的部位或其附近抵接。由此,即使第1至第3抵接部和固定侧部的抵接状态借助倾斜调整位于任何位置,也能够一直维持恒定的抵接状态,抑制由于紧固件产生的紧固压的不均,维持稳定的紧固刚性。
此外,固定托架和第1至第3抵接部产生局部的抵接状态,由此在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上产生的弯曲量减少,能够使刚性提高。此外,外柱和固定托架二者互相局部地推压刚性较弱的部位,由此能够在不增加无用的加工面的情况下提高性能,能够进行加工费的削减。此外,借助第1至第3抵接部,抵接部位在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上下方向和轴向局部地存在多个,所以在任何倾斜位置都能够保持向外柱A的保持力,使转向柱的刚性提高。特别地,在刚性容易降低的倾斜下层位置上,第3抵接部抵接于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上下方向大致中间位置,由此防止刚性的下降,提高倾斜位置保持力。
在第5实施方式中,第3抵接部设置成形成为圆筒突起状的结构,由此与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抵接为大致点接触,能够呈切实的抵接状态。在第6实施方式中,第2抵接部设置成沿轴向隔开既定间隔分离成两个的结构,由此能够切实地与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接触。在第7实施方式中,前述第2抵接部设置成下部沿轴向延伸地形成的结构,由此第2抵接部呈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形状,所以能够使与固定托架的固定侧部的末端面积变大,即使在紧固刚性变弱的部位,固定侧部也与第2抵接部在上下方向上抵接,紧固刚性稳定。
附图标记说明
A 外柱;1 抱持主体部;1b 狭缝部;2 夹紧件;21 紧固部;31 第1抵接部;32 第2抵接部;33 第3抵接部;4 固定托架;41 固定侧部;7 紧固件;8 内管。

Claims (9)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内管、抱持主体部、狭缝部、外柱、固定托架、紧固件,
前述抱持主体部抱持该内管,
前述狭缝部在该抱持主体部的下部且沿轴向形成,
前述外柱具有夹紧件,前述夹紧件由在该狭缝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部位上形成的两个紧固部构成,
前述固定托架具有夹持该外柱的固定侧部,
前述紧固件将该固定托架和前述外柱紧固,
前述转向装置具有第1抵接部和第3抵接部,
前述第1抵接部形成于前述外柱的两个前述紧固部的各自的外表面侧,
前述第3抵接部位于前述外柱的比前述抱持主体部的轴芯靠上方的位置,在水平径向上突出地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3抵接部沿轴向隔开既定间隔地形成至少两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后方侧的前述第3抵接部与前方侧的前述第3抵接部相比末端面较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两个紧固部的上方且在前述第3抵接部的下方具有以遍及前述抱持主体部的上下方向的方式形成的第2抵接部,前述第3抵接部和前述第2抵接部的末端面在前述抱持主体部的水平径向上位于同一平面上,前述第1抵接部位于不越过前述第3抵接部及前述第2抵接部的水平径向的末端面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3抵接部形成为圆筒突起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抵接部沿轴向隔开既定间隔分离成两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抵接部沿轴向隔开既定间隔分离成两个。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抵接部的下部沿轴向延伸地形成。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抵接部的下部沿轴向延伸地形成。
CN201610103139.8A 2015-02-27 2016-02-25 转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23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8802 2015-02-27
JP2015038802 2015-02-27
JP2015255173A JP6636798B2 (ja) 2015-02-27 2015-12-25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5-255173 2015-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3040A true CN105923040A (zh) 2016-09-07
CN105923040B CN105923040B (zh) 2019-12-10

Family

ID=56682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31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23040B (zh) 2015-02-27 2016-02-25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63164B2 (zh)
CN (1) CN105923040B (zh)
DE (1) DE10201620291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4758A (zh) * 2016-10-07 2018-04-17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操纵装置
CN109923021A (zh) * 2016-11-07 2019-06-21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公司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9845B2 (ja) * 2015-01-27 2019-03-27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731229B2 (ja) * 2015-10-16 2020-07-29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294A (zh) * 2004-06-16 2005-12-28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转向机构支撑装置
CN1989038A (zh) * 2004-07-27 2007-06-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CN102164803A (zh) * 2009-12-11 2011-08-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WO2014163112A1 (ja) * 2013-04-03 2014-10-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アウタコ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2462B1 (en) * 2005-09-08 2008-05-28 NSK Ltd. Steering apparatus
JP4525608B2 (ja) 2006-02-21 2010-08-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070795B2 (ja) * 2006-10-19 2012-11-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WO2012114812A1 (ja) * 2011-02-25 2012-08-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02905951B (zh) * 2011-03-31 2015-05-1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JP5626164B2 (ja) * 2011-07-26 2014-11-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用支持装置
CN104379430B (zh) * 2013-01-15 2017-06-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倾角可调式转向装置
EP2915720B1 (en) * 2013-02-13 2017-10-04 NSK Ltd. Outer column and steering column device
EP3095670B1 (en) * 2014-03-13 2018-06-13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eering device
WO2015156050A1 (ja) * 2014-04-08 2015-10-1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2294A (zh) * 2004-06-16 2005-12-28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转向机构支撑装置
CN1989038A (zh) * 2004-07-27 2007-06-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CN102164803A (zh) * 2009-12-11 2011-08-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WO2014163112A1 (ja) * 2013-04-03 2014-10-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アウタコ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4758A (zh) * 2016-10-07 2018-04-17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操纵装置
CN109923021A (zh) * 2016-11-07 2019-06-21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公司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CN109923021B (zh) * 2016-11-07 2021-06-18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公司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51026A1 (en) 2016-09-01
US9963164B2 (en) 2018-05-08
DE102016202917A1 (de) 2016-09-01
CN105923040B (zh) 201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3040A (zh) 转向装置
CN104843052A (zh) 操舵装置
CN107531267B (zh) 转向装置
JPH10512826A (ja) 調節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CN107614355B (zh) 转向装置
CN104245476B (zh) 转向柱
CN105620543A (zh) 转向装置
CN109927774A (zh) 转向装置
CN104379430B (zh) 倾角可调式转向装置
CN107792162A (zh) 转向装置
CN104781134A (zh) 转向柱支撑构造用支架以及转向柱的支撑构造
DE102015205155B4 (de) Fahrzeug, bei dem ein linkes und ein rechtes Rad durch ein Hilfsrahmenmodul an der Fahrzeugkarosserie befestigt sind
CN107107962A (zh) 仪表板加强件
CN109476335A (zh) 转向装置
US20170369090A1 (en) Vehicle steering wheel
US20180111656A1 (en) Drop-out structure for wheel alignment
US20090194569A1 (en) Carrying rack for cycles
CN105365795B (zh) 车辆用踏板臂
JP2004210262A (ja) スタビライザバーの弾性支持装置
CN105818853A (zh) 转向装置
CN105673752A (zh) 用于带有尖端嵌入件-圆头部的后悬架板弹簧的噪声降低
CN107848560A (zh) 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CN108602534B (zh) 车辆用紧固结构体
CN108821072B (zh) 电梯轿厢的底部支撑框架
JP6517541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