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3021A -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3021A
CN109923021A CN201780068637.6A CN201780068637A CN109923021A CN 109923021 A CN109923021 A CN 109923021A CN 201780068637 A CN201780068637 A CN 201780068637A CN 109923021 A CN109923021 A CN 109923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lumn
tumbler
wall
clamping
contac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86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23021B (zh
Inventor
米克埃尔·索凯
阿兰·卡雷尔
雷米·伯纳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ome SAS
Original Assignee
ZF Systemes de Direction Nacam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Systemes de Direction Nacam SAS filed Critical ZF Systemes de Direction Nacam SAS
Publication of CN109923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3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23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3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转向柱(1),包括:支撑底座(2),其用于附接到底盘并且包括两个夹紧壁(20);转向件,其用于连接到方向盘,铰接地安装在支撑底座上并且布置在夹紧壁之间;夹紧机构,其用于将柱锁定,这样使得每个夹紧壁具有与转向件的外部接触区域接触的内部接触区域;在此柱中,内部接触区域(28)和/或外部接触区域与支撑它们的支撑面(26)的剩余部分相比具有增加的粗糙度。

Description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车辆转向柱,更特别地,是一种可通过相对于固定到车辆底盘的支撑底座旋转来调节的转向柱。
根据本发明的转向柱特别适用于但不专用于机动车辆。
转向柱将方向盘的旋转传递到车轮以改变其方向,例如按以下顺序:方向盘、转向柱、中间轴、齿条,最后是车轮。
目前的转向柱使得能够在深度上和/或高度上调节方向盘。
典型的转向柱包括:
-转向件,其用于连接到车辆方向盘,
-底座,其相对于车辆底盘支撑此转向件,
-夹紧装置,其适于能够将转向件锁定在此支撑底座上。
在已知的转向柱上,通过转向件围绕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的水平轴线旋转,来实现高度调节。这叫做径向调节。
在选择方向盘的位置之后,驾驶员致动锁定系统,锁定系统通过在转向件周围夹紧(尤其是通过夹紧螺钉)支撑底座的夹紧壁,来固定此位置。
对竖直滑动的抵抗通常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在除了涉及车辆的事故以外的情况中也是一样。
事实上,在日常使用的情况中,用户可能会对方向盘施加竖直压力。例如,当脱掉夹克或进入车辆时,用户可能会抓住方向盘。
现在,夹紧装置与支撑底座和/或转向件之间经常存在间隙。因此,在施加这种竖直压力时,转向件在真正锁定之前,将相对于支撑底座稍微滑动十分之几毫米。
此间隙可能被认为是强度不足,或者甚至被解释为锁定系统的缺陷。
此问题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获得足够高到防止滑动的最小张力。然而,这些摩擦系统在阻力水平方面是有限的。而且,根据转向柱的构造,特别是其在夹紧螺钉和方向盘之间的长度,杠杆臂是这样的:使得在这种抓住的情况中,必要的张力可能不足。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找到一种转向件夹紧系统,其使得即使在抓住方向盘的情况中,除了通过增加夹紧力之外,也能够感觉到刚性。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一种转向柱,其包括:
-支撑底座,其用于相对于车辆底盘牢固地安装,并且包括两个夹紧壁,
-转向件,其用于连接到车辆的方向盘,所述转向件安装并铰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并且布置在这两个夹紧壁之间,
-夹紧机构,其适于使得夹紧壁能够朝着彼此移动,以将转向件夹紧在夹紧壁之间,从而锁定转向柱,这样使得当转向柱被锁定时,每个夹紧壁在内部面上具有内部接触区域,其与转向件的外部面的外部接触区域接触,
每个内部接触区域和/或每个外部接触区域都是粗糙的接触区域,其粗糙度比包含该粗糙区域的面的剩余部分的粗糙度大。
换句话说:
-每个内部接触区域的表面的粗糙度比夹紧壁的对应内部面的剩余部分的粗糙度大,和/或
-每个外部接触区域的表面的粗糙度比转向件的对应外部面的剩余部分的粗糙度大。
此增加的粗糙度导致与支撑底座和转向件接触的区域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因此,这使得能够在第一次抓住方向盘时感觉到刚性,特别是减小感觉到可能被解释为缺陷的间隙的危险。
而且,此增加的摩擦力是独立于夹紧机构所允许的夹紧力而获得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转向柱更容易适应不同类型的转向柱设计,包括具有更大转向柱长度的那些。
由于这是一个表面粗糙度的问题,所以没有由这些特征引起的间隙,例如与锁定机构相比。
而且,这使得可能限制接触区域的数量和尺寸。因此,这提高了整体尺寸、当车辆移动时的声级,以及转向柱的成本。
本发明可选地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夹紧机构可包括:
o夹紧螺钉,以及
o夹紧件,它们安装在夹紧螺钉上,并且布置在支撑底座的相反两侧上,夹紧螺钉依次穿过第一夹紧壁、转向件和第二夹紧壁,这样使得夹紧螺钉在任一方向上的旋转使得这些夹紧件能够朝着彼此移动或者背离彼此移动,以夹紧支撑底座,从而在夹紧壁之间夹紧或松开转向件;
这是一种产生锁定或解锁转向柱的夹紧的简单方法;
-夹紧螺钉可穿过被称为通道孔的通孔,从而穿过夹紧壁和转向件的壁,这些接触区域分布在设置有这些接触区域的面上的这些通道孔周围,特别是远到这些通道孔的边缘为止;因此,将夹紧力直接传递到接触区域,这可增强夹紧;而且,粗糙的接触区域在抓住方向盘的情况中将产生更有效的制动;
-移动元件可以是凸轮,通过致动由夹紧螺钉承载的反凸轮,驱动该凸轮沿着夹紧螺钉的轴线纵向运动;
-每个通道孔在对应夹紧壁的厚度中形成周边边缘表面;例如,此周边边缘表面是平滑的;这使得部件的简单滑动可能能够接触此周边边缘表面,例如夹紧螺钉;
-该凸轮可包括滑块,这些滑块布置在第一夹紧壁的通道孔内以能够抵靠此通道孔的边缘而滑动;这使得能够在转向柱的调节过程中相对于支撑底座引导该凸轮;这些边缘可由前一段落的平滑周边边缘表面形成;
-每个粗糙的接触区域的表面可具有分布于其上且赋予其粗糙度的微凸体;
-这些微凸体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不规则微凸体的刚度比通过规则微凸体获得的刚度大;
-可通过在对应粗糙的接触区域中消融材料来形成微凸体;这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通过降解表面来产生微凸体的方式;
-可通过喷砂和/或喷丸来获得微凸体;因此,微凸体具有通过这些获得其的方法而赋予的形状和分布;而且,它们更容易产生;而且,通过使用不规则砂粒或破碎丸粒,粗糙区域的表面具有不规则微凸体的随机分布,从而增强刚度;通过喷砂产生的微凸体使得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可通过在对应的粗糙的接触区域上喷涂材料来形成微凸体;这是不规则微凸体的一种变型实施例;
-喷涂材料可由碳化钨制成;此喷涂可例如由电弧或等离子体工艺来实现;
-可通过对应粗糙的接触区域的表面的变形来形成微凸体;这些变形可直接在拉拔工具中产生,例如在用于从钣金板形成支撑底座的拉拔工具中,和/或在用于从钣金板形成转向件的一部分的拉拔工具中;在后一种情况中,可在拉拔工具上布置与这些微凸体的负值相对应的高粗糙度的块,
-支撑底座和转向件可布置为,使得当柱被解锁时内部接触区域移动远离外部接触区域;这便于调节;
-在上一段落中,转向件可在每侧包括面向夹紧壁的内部面的至少一个凸台,这些凸台包括平滑的滑动面,该滑动面布置为当转向柱被锁定时及当其解锁时与所述那些内部面接触,这些接触在除了内部接触区域以外的夹紧壁的内部面的区域中产生;这使得可能在解锁过程中限制间隙,同时使得转向件能够抵靠支撑底座简单地滑动,从而减小在调节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滑动面可以是平面,并且与它们接触的夹紧壁的内部面的区域是平面,这有助于滑动并进一步限制间隙;
-转向件可包括面向夹紧壁的接合壁,这些接合壁在一侧彼此连接且在另一侧是自由的,这些接合壁由弧形部分连接,所述凸台布置在弧形部分中且位于接合壁的边缘处,每个接合壁包括外部接触区域;从而在夹紧过程中这些夹紧壁支承在这些滑动表面上,并且在它们的周围变形,朝着彼此移动,以接触这些接合壁;这是前两段落的简单实施例;
-转向柱可包括:
o下部本体,其铰接到支撑底座,并且包括所述接合壁和所述弧形部分,
o上管,其安装在下部本体中,与弧形部分接触,所述接合壁沿着下管离其一段距离地在转向柱的纵向轴线的相反两侧上延伸;
因此,前一段落的变形得以增强;而且,由此可通过使上管在下部本体中滑动来简单地进行深度调节;
-另选地,或者除了转向件上的凸台以外,这些夹紧壁的内部面可包括面向转向件的外部面布置的凸台,这些凸台包括平滑的滑动面,该滑动面布置为当转向柱被锁定时及当其解锁时与所述那些外部面接触,支撑底座和转向件布置为使得,当柱被解锁时内部接触区域移动远离外部接触区域;这还使得可能限制解锁过程中的间隙,同时使得转向件能够抵靠支撑底座简单地滑动,从而减小在调节过程中导致的噪音;
-所述凸台可通过拉拔转向件的钣金板来获得,尤其是形成弧形部分和接合壁的钣金板;这使得当拉拔钣金板时能够在一次操作中产生凸台;
-所述凸台是安装在(例如夹在)转向件上的部件,尤其是安装在弧形部分上;这使得能够通过单独制造这些部件,来简化产生钣金板的拉拔的元件;
-所述滑动面是凸的;
-所述滑动面相对于外部接触区域径向地向外偏移;例如,所述凸台可相对于外部接触区域径向地向外偏移大约十分之三毫米;
-所述转向件可围绕枢转轴线旋转地调节,这些夹紧壁中的通道孔具有稍微弯曲的边缘,尤其是具有与居中于枢转轴线且位于与该枢转轴线垂直的平面中的圆弧对应的曲率。
在阅读以下对非限制性实例的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为了理解其中内容将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从左侧看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向柱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2是从右侧看的图1的转向柱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分解图;
-图4是从前面的图的转向柱的转向件的下部本体的前面看的透视图;
-图5和图6分别是右侧和左侧的图4的下部本体的侧视图;
-图7和图8分别是右侧和左侧的图1至图3的转向柱的支撑底座的竖直纵向截面。
图1至图3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向柱1,整合有支架2,支架2形成转向件3的支撑底座。事实上,此支架2用于在车辆底盘的组装过程中固定到车辆底盘。
转向件3包括管,叫做上管6,其连接到方向盘端件7,方向盘端件7用于连接到车辆的方向盘(未示出)。方向盘端件7形成围绕旋转轴线自由旋转的转向轴的端部。此旋转使得能够将方向盘的旋转传递到驱动车辆的车轮的方向的转向机构(未示出)。此旋转轴线叫做转向柱轴线。
上管6安装在下部本体5中,以沿着与转向柱轴线同轴的轴向调节轴线滑动。这些图中的参考标号A表示这两个轴线中的任一个。此滑动使得能够对方向盘的深度进行第一次调节,也叫做轴向调节。
下部本体5安装为围绕枢转轴线4,或者围绕由支架2承载的枢转轴,自由地旋转。这是使得转向件3能够铰接到支架2的实施例。所述旋转使得能够围绕旋转轴线C对方向盘进行径向调节。枢转轴线4旨在当方向盘1安装在车辆中时是水平的。此径向调节也叫做高度调节。
支架2包括左侧夹紧壁20和右侧夹紧壁21。下部本体5布置在两个夹紧壁20、21之间。
夹紧机构布置为使得可能将支架2和转向件3夹在一起,特别是将支架2、下部本体5和上管6夹在一起。这使得可能将整个转向柱锁定在相对于车辆底盘固定的位置,从而将方向盘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保持在适当位置。
更具体地,该夹紧机构布置为使得,当转向柱1被锁定时,该夹紧机构使这些夹紧壁20、21朝着彼此移动。因此,这使得可能将转向件3(这里是其下部本体5)夹在夹紧壁20、21之间。
每个夹紧壁20、21在内部面上具有内部接触区域,一旦转向柱1已经被锁定,则内部接触区域便与转向件3的(这里是下部本体5的)外部面的外部接触区域接触,如下面详细描述的。
根据本发明,每个内部和/或外部接触区域都是粗糙的接触区域。也就是说,给定的粗糙的接触区域的粗糙度比包含该粗糙区域的面的剩余部分的粗糙度大。
这使得能够在转向件3和支架2之间赋予初始刚度。因此,如果驾驶员抓住方向盘,在其上施加竖直力,那么这将避免感到间隙。
在所示实例中,仅有支架2的内部面的接触区域是粗糙的,其在下文中叫做粗糙的接触区域。
该夹紧机构还适于能够松开支架2和转向件3,特别是然后支架2、下部本体5和上管6不再夹在一起。然后可执行方向盘的轴向和/或径向调节。
在所示实施例中,该夹紧机构包括:
-夹紧螺钉9,
-夹紧杆8,其安装在夹紧螺钉9的第一端,
-夹紧件,这些夹紧件安装在夹紧螺钉9上。
在此实例中,这些夹紧件包括移动元件10,该移动元件在这里是由安装在左侧夹紧壁20的外部面24的侧面上的凸轮10形成。它们还包括止推轴承12,尤其是滚针止推轴承,以及安装在夹紧螺钉9的第二端并安装在右侧夹紧壁21的外部面25的侧面上的夹紧螺母13。
如可在图3中看到的,夹紧螺钉9的纵向轴线与将移动元件10夹紧在支架2上的方向对应,并且由此与支架2和转向件3的方向对应。此纵向轴线在下文中叫做夹紧轴线B。
止推轴承12的直径比通过右侧夹紧壁21的夹紧螺钉的通道孔23的直径大,这对夹紧螺钉9沿着夹紧轴线B的平移运动形成了邻接。
这里,凸轮10包括中心孔,夹紧螺钉9通过该中心孔,使得凸轮10能够通过此中心孔而沿着夹紧螺钉9滑动。
凸轮10可包括斜面81,这些斜面与相对于夹紧螺钉固定的凸轮路径(未示出)配合,其尤其是由夹紧杆8所承载。因此,根据夹紧杆8的用于锁定或解锁进行的旋转,凸轮路径在沿着夹紧螺钉9的运动中驱动凸轮10,分别是朝向或远离左侧夹紧壁20。
可在凸轮10和左侧夹紧壁20之间布置弹性元件11,以方便于凸轮10在解锁时远离该壁移动。
带有齿的锁定元件11可同样布置在左侧夹紧壁20上,以使得在碰撞情况中能够固定下部本体5。这些齿与凸轮10的未示出的齿啮合,这里是位于与斜面81相反的面上。
在此实例中,锁定元件和弹性元件是一个相同的部件,这里是钣金板。然而,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弹性元件可以是弹簧,而锁定元件可以是另一带齿系统。
在所示实例中,锁定元件11在左侧夹紧壁20的下边缘的底部处固定在该左侧夹紧壁20上,并且在此左侧夹紧壁20的外部面24上的固定弧14的顶部处固定在该左侧夹紧壁20上。特别地,锁定元件11的底部和顶部可夹在此壁20上和/或插入此壁20中。
夹紧螺钉9穿过通道孔52、53布置在下部本体5中,其中,夹紧螺钉可围绕夹紧轴线B自由地旋转。因此,此夹紧螺钉9由下部本体5承载。这些通道孔在图4至图6中更明显。
下部本体5包括弧形部分60,该弧形部分连接布置在上管6的相反两侧并与上管6接触的两个侧面。这些侧面中的每个被刺穿以形成用于夹紧螺钉9的通道孔52、53中的一个。
这里,这些侧面中的每个都包括接合壁50、51。每个接合壁具有外部面56、57。
每个侧面还包括夹紧力传递件54、55,该夹紧力传递件固定到对应接合壁50、51的内部面,即,与其外部面56、57相反的面。每个传递件54、55与上管6直接接触。
在此实例中,每个传递件54、55限定下壁,该下壁与弧形部分60一起限定壳体63,壳体63沿着转向柱1的纵向轴线A纵向地延伸。上管6以伸缩方式可移动地安装在此壳体63中,从而使得能够对柱1进行轴向调节。
根据本发明,如图4所示,弧形部分60和接合壁50、51可由相同的“U形”整体截面钣金板形成。
这里通过传递件54、55和接合壁50、51形成的通道孔52、53具有比通过它们的夹紧螺钉9的直径稍大的高度。
因此,这在高度方向上在夹紧螺钉9的相反两侧上产生间隙。此间隙可以是从十分之一毫米到十分之八毫米。在没有粗糙区域的情况下,此间隙可能在抓住方向盘的情况中导致运动而没有初始刚度。
因此,为了减轻由此类型的间隙导致的缺陷感,支架2在其夹紧壁21、20的内部面27、26上包括内部粗糙区域29、28。这些粗糙区域29、28分别在图7和图8中示出。
夹紧壁20、21中的每个都包括用于夹紧螺钉9的通道孔22、23。
根据本发明,和在此实例中一样,这些在夹紧壁20、21中形成的通道孔22、23布置为使得,夹紧螺钉9能够相对于支架2旋转地移动并紧固到下部本体5。
特别地,这些通道孔22、23可具有弧形形状,该弧形形状带有对应于以枢转轴线4为中心的圆的边缘。在所示实例中是这样的情况:这些通道孔形成弧形的长圆形孔22、23,并且在下文中叫做左侧窗22和右侧窗23。然后,夹紧螺钉9能够移动这些窗22、23,特别是保持夹紧轴线B的方向,特别是水平方向。
下部本体5的左侧外部面56和右侧外部面57分别面向左侧夹紧壁20和右侧夹紧壁21的内部面26、27。
在窗22、23周围,每个对应的内部面26、27包括内部接触区域28、29,内部接触区域28、29与下部本体5的外部接触区域58、59接触。内部接触区域28、29在图7和图8中由用点填充的区域表现。
同样地,外部接触区域58、59布置在形成于接合壁50、51中的通道孔52、53周围。它们在图5和图6中由交叉阴影区域表现。
在所示实例中,这些接触区域特别延伸至远到通道孔22、23、52、53的边缘。换句话说,这些通道孔22、23、52、53在接触区域28、29、58、59中形成。
在所示实例中,每个夹紧壁20、21的内部接触区域28、29是粗糙的接触区域。
不规则形状的微凸体随机地分布在这些粗糙的接触区域28、29中的每个的所有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和所示实例中一样,微凸体例如可以是使得粗糙区域具有这样的轮廓,特征是:
-在5微米(μm)和15微米(μm)之间(包含5微米和15微米)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即,相对于粗糙区域的表面的中线的算术平均距离在此实例中是5微米(μm)和15微米(μm)之间(包含5微米和15微米)的范围,以及
-在50μm和90μm之间(包含50μm和90μm)的最大粗糙度Rz,即,最深凹陷微凸体和最高伸出微凸体之间的距离在50μm和90μm之间(包含50μm和90μm)。
在此实例中,这些微凸体已经通过降解夹紧壁20、21的内部面26、27的表面来形成,这里是通过用非圆形的(优选地不规则形状的)砂粒进行喷砂处理。
砂的这些实例纯粹是说明性的,可使用其他类型的砂。
在喷砂过程中,掩盖对应内部接触区域外的部分。
而且,在形成夹紧壁20、21的钣金的厚度中产生窗22、23。因此,它们由在夹紧壁20、21的厚度内形成的周边边缘表面30限定界限。
在此所示模式中,至少左侧夹紧壁20的窗22的周边边缘表面30是平滑的。特别地,这可通过在喷砂过程中掩盖此周边边缘表面30来获得。
右侧夹紧壁21中的窗23的周边边缘表面也可以是平滑的。
在所示实例中,接合壁50、51相对于弧形部分60向外偏移。然而,弧形部分60在下部本体5的相反两侧上包括凸台61、62。凸台相对于弧形部分60的剩余部分径向地延伸,并且每个凸台具有被称为滑动面的平面。在图5和图6中,用比外部接触区域58、59的交叉阴影更紧密间隔的交叉阴影示出这些滑动面。注意,这些滑动面反而可以是凸的,并且这些滑动面的面对的面(这里是夹紧壁20、21的内部面)可以是平面。
这些滑动面相对于外部接触区域58、59径向地偏移。
例如,凸台61、62可相对于外部接触区域59、58径向地向外偏移十分之三毫米。
当组装转向柱1时,这些凸台62、61在这里与粗糙区域28、29上方的(从而位于被称为滑动区域的平滑区域65、66中的)夹紧面的内部面26、27接触。这些滑动区域在图7和图8中用交叉阴影区域示出。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根据所示实例的转向柱1的操作。
夹紧杆8的锁定致动在与形成锁定元件11的钣金板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凸轮10上推动,如这里通过中间压力来实现的。因此,凸轮10压在此左侧夹紧壁20上。因此,夹紧螺钉9对止推轴承12传递张力。此止推轴承12的至少一部分和凸轮10由于此原因而朝着彼此移动。
因此,凸轮10和止推轴承12夹紧支架2,从而使支架2的夹紧壁20、21朝着彼此移动,这样使得它们由此夹紧下部本体5,从而使接合壁50、51朝着彼此移动。因此,夹紧力经由接触区域28、29、58、59尽可能靠近夹紧螺钉9传递。
然后,在弧形部分60的方向上将夹紧力传递到传递件54、55,这些传递件54、55适于当接合壁50、51朝着彼此移动时朝着弧形部分60移动。因此,上管6夹在这些传递件54、55和弧形部分60之间。
因此,转向件3在径向上且在轴向上锁定于给定位置。
在此夹紧过程中,夹紧壁20、21压在凸台62、61的滑动面上,并且通过变形而朝着彼此移动,从而在表面28、29、58和59之间导致接触。
可通过形成弧形部分60和接合壁50、51的钣金板的拉拔,来获得凸台62、61。
或者,凸台62、61可以是安装在(例如夹在)弧形部分60上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转向件3的(这里是下部本体5的)每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凸台61、62。因此,至少在柱的轴线A的左侧具有一个凸台,在该轴线A的右侧具有一个凸台。例如,和这里一样,在转向件3的(这里是下部本体5的)每侧上可具有两个凸台61、62。
在夹紧杆8的解锁致动时,凸轮部件不再推动凸轮10,夹紧壁20、21和下部本体5的侧面上的力减小,并且凸轮10移动远离左侧夹紧壁20。
正因为如此,上管6、下部本体5和支架2不再夹紧在一起。然后,可能沿着柱1的轴线A轴向地调节方向盘,或者围绕旋转轴线C径向地调节方向盘。
支架2和转向件3是这样的:使得粗糙的接触区域28、29在解锁过程中移动远离外部接触区域58、59。
根据本发明,和这里一样,凸台61、62的滑动面适于当转向柱1解锁时与所述滑动区域65、66保持接触。因此,与和粗糙表面接触相比,这以更小的噪声保持平滑滑动接触。因此,调节时的噪音更小。
在此实例中,这是由于滑动面相对于粗糙的接触区域28、29的径向偏移而实现的。
在车辆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夹紧运动施加足以将转向件3保持在适当位置的力。例如,尽管对方向盘施加200牛到1000牛的竖直力,此夹紧也使得方向盘能够保持锁定。
尽管这样夹紧,如上所述,在锁定位置中,转向柱1的特征是在夹紧螺钉9与接合壁50、51中的通道孔52、53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具有小间隙。然而,由于粗糙的接触区域28、29的粗糙度的原因,下部本体5和夹紧壁20、21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使得在抓住方向盘的情况中能够制动竖直运动。这使得可能避免转向柱1的缺陷感。
根据本发明,粗糙的接触区域28、29的表面的摩擦系数可以在0.2和0.35之间(包含0.2和0.35),这些粗糙的接触区域28、29外的表面具有0.1和0.15之间(包含0.1和0.15)的摩擦系数。
注意,凸轮10的与支承那些斜面81的面相反的面可支承从此该相反的面延伸且形成滑块的伸出部,在这些图中看不到,特别是在凸轮10中的中心孔的相反两侧上,夹紧螺钉9通过该中心孔。
这些滑块的宽度允许它们抵靠左侧夹紧壁20的窗22的周边边缘表面30滑动,从而在轴向调节过程中将凸轮10引导到适当位置。周边边缘表面30是平滑的这一事实促进了此滑动。

Claims (20)

1.转向柱(1),包括:
-支撑底座(2),用于相对于车辆底盘固定地安装并且包括两个夹紧壁(20、21),
-转向件(3),用于连接到车辆的方向盘,所述转向件安装并铰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并且布置在两个所述夹紧壁之间,
-夹紧机构,适于使得所述夹紧壁朝着彼此移动以将所述转向件夹紧在所述夹紧壁之间,从而锁定所述转向柱,这样使得当所述转向柱被锁定时,每个夹紧壁在内部面(26、27)上的内部接触区域(28、29)与所述转向件的外部面(56、57)的外部接触区域(58、59)接触,
所述转向柱的特征在于,每个内部接触区域和/或每个外部接触区域是粗糙的接触区域,该粗糙的接触区域的粗糙度比包含该粗糙的区域的面的剩余部分的粗糙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夹紧螺钉(9),以及
-夹紧件(10、13),这些夹紧件安装在所述夹紧螺钉上并且布置在所述支撑底座(2)的相反两侧上,所述夹紧螺钉(9)依次穿过第一夹紧壁(20)、所述转向件(3)和第二夹紧壁(21),这样使得所述夹紧螺钉在任一方向上的旋转使得所述夹紧件朝着彼此移动或者背离彼此移动,以夹紧所述支撑底座,从而在所述夹紧壁之间夹紧或松开所述转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螺钉穿过被称为通道孔(22、23、52、53)的通孔,从而穿过所述夹紧壁(20、21)和所述转向件(3)的壁,所述接触区域(28、29、58、59)分布在设置有这些接触区域的面(26、27、56、57)上的这些通道孔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孔(22、23、52、53)在对应的所述夹紧壁(20、21)的厚度中形成平滑的周边边缘表面(3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每个粗糙的接触区域(28、29)的表面具有分布于其上且赋予其粗糙度的微凸体,这些微凸体具有不规则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体是通过在对应的粗糙的所述接触区域(28、29)中消融材料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体是通过喷砂和/或喷丸而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凸体是通过在对应的粗糙的所述接触区域(28、29)上喷涂材料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材料由碳化钨制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和所述转向件(3)布置成使得当所述柱被解锁时所述内部接触区域(28、29)移动远离所述外部接触区域(58、59),并且所述转向件在每侧上包括面向所述夹紧壁(20、21)的内部面(26、27)的至少一个凸台(62、61),所述凸台包括平滑的滑动面,该平滑的滑动面布置为:当所述转向柱被锁定时及当其被解锁时,该平滑的滑动面与所述内部面(26、27)接触,这些接触在所述夹紧壁的内部面的除了所述内部接触区域(28、29)以外的区域中产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是平面,并且与这些滑动面接触的所述夹紧壁(20、21)的内部面(26、27)的区域是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3)包括面向所述夹紧壁(20、21)的接合壁(50、51),这些接合壁在一侧彼此连接且在另一侧是自由的,这些接合壁由弧形部分(62)连接,所述凸台(62、61)布置在所述弧形部分中且位于所述接合壁的边缘处,每个接合壁包括外部接触区域(28、29)。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3)包括:
-下部本体(5),铰接到所述支撑底座并且包括所述接合壁(50、51)和所述弧形部分(60),
-上管(6),安装在所述下部本体内,与所述弧形部分(62)接触,这些接合壁沿着下管离其一段距离地延伸并且是在所述转向柱的纵向轴线(A)的相反两侧上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62、61)是通过拉拔所述转向件(3)的钣金板来获得。
15.根据结合权利要求12或结合权利要求13的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62、61)是通过拉拔形成所述弧形部分(60)和所述接合壁(50、51)的钣金板来获得。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62、61)是安装在所述转向件(3)上的部件。
17.根据结合权利要求12或结合权利要求13的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61、62)是安装在所述弧形部分(60)上的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是凸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面相对于所述外部接触区域(58、59)径向地向外偏移。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壁的内部面包括布置为面向所述转向件的外部面的凸台,这些凸台包括平滑的滑动面,该平滑的滑动面布置为:当所述转向柱被锁定时及当其被解锁时,该平滑的滑动面与所述外部面接触,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转向件布置为使得:当所述柱被解锁时,所述内部接触区域移动远离所述外部接触区域。
CN201780068637.6A 2016-11-07 2017-10-31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Active CN1099230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660751A FR3058379B1 (fr) 2016-11-07 2016-11-07 Systeme de serrage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a friction augmentee
FR1660751 2016-11-07
PCT/FR2017/052992 WO2018083412A1 (fr) 2016-11-07 2017-10-31 Systeme de serrage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a friction augmente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3021A true CN109923021A (zh) 2019-06-21
CN109923021B CN109923021B (zh) 2021-06-18

Family

ID=5775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8637.6A Active CN109923021B (zh) 2016-11-07 2017-10-31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23021B (zh)
FR (1) FR3058379B1 (zh)
HU (1) HUP1900216A1 (zh)
WO (1) WO20180834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0550B3 (fr) * 2018-12-19 2021-01-01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ome Systeme de serrage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a friction augmente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0570A2 (de) * 2003-07-21 2005-01-26 ThyssenKrupp Presta AG Feststelleinrichtung einer in mindestens eine Verstellrichtung verstellbaren Lenksäule
CN1625501A (zh) * 2002-07-30 2005-06-08 纳卡姆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柱的位置调节装置
DE102006034714A1 (de) * 2006-07-27 2008-01-31 Daimler Ag Klemmeinrichtung für eine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eines Kraftwagens
US20110056324A1 (en) * 2009-09-07 2011-03-10 Mando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CN103921832A (zh) * 2013-01-15 2014-07-16 株式会社万都 车辆的转向柱
CN105923040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2765A1 (en) * 2000-04-20 2003-09-18 Roland Heiml Adjusting and fixing device for a steering shaft, whose height and/or length can be adjusted
EP3045377B1 (en) * 2014-01-07 2018-11-14 NSK Ltd.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for steering whee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501A (zh) * 2002-07-30 2005-06-08 纳卡姆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柱的位置调节装置
EP1500570A2 (de) * 2003-07-21 2005-01-26 ThyssenKrupp Presta AG Feststelleinrichtung einer in mindestens eine Verstellrichtung verstellbaren Lenksäule
DE102006034714A1 (de) * 2006-07-27 2008-01-31 Daimler Ag Klemmeinrichtung für eine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eines Kraftwagens
US20110056324A1 (en) * 2009-09-07 2011-03-10 Mando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CN103921832A (zh) * 2013-01-15 2014-07-16 株式会社万都 车辆的转向柱
CN105923040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83412A1 (fr) 2018-05-11
FR3058379B1 (fr) 2020-02-28
HUP1900216A1 (hu) 2019-11-28
FR3058379A1 (fr) 2018-05-11
CN109923021B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8160B2 (ja) 自動車の調整可能な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電気クランプ装置
JPWO2012011425A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168945B2 (en) Steering column comprising an improved depth-blocking mechanism
JP2006505438A (ja)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US20180170419A1 (en) Steering column hav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fixing device
EP1884446A1 (en) Steer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ring type support yoke
CN10792199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转向柱的夹持装置
CN109923021A (zh) 摩擦增加的转向柱夹紧系统
EP1681223A1 (fr)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position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réglabl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nsembl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et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tel ensemble
KR101083938B1 (ko) 조향 컬럼의 틸트 앤 텔리스코프 장치
CN10783577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的锁定装置
JP2001522760A (ja) ラックアンドピニオン式ステアリング・ギヤ装置
KR20160139160A (ko) 조향컬럼용 틸트 구조체
KR102216191B1 (ko) 차량용 조향장치
KR100854767B1 (ko) 조정 스프링을 구비한 자동차의 틸트 또는 틸트 앤텔레스코프 조향장치
KR101329651B1 (ko) 자동차용 스티어링 컬럼의 충격 흡수 구조
JP4582374B2 (ja) 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H02169368A (ja) 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6485388U (zh) 转向管柱锁紧装置
KR20160017199A (ko) 자동차의 조향 컬럼장치
KR101866192B1 (ko) 횡방향 변위가능한 전륜 차축을 갖춘 자동차 프레임 조립체
KR101631208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 컬럼장치
JP511979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KR101101615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장치
KR100805405B1 (ko)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칼럼의 충격흡수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